CN210589828U -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9828U
CN210589828U CN201921274464.6U CN201921274464U CN210589828U CN 210589828 U CN210589828 U CN 210589828U CN 201921274464 U CN201921274464 U CN 201921274464U CN 210589828 U CN210589828 U CN 210589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template
sub
prefabricated
prefabr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44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华庚
严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44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9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9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9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底部模板、侧部模板以及移动支撑架;侧部模板布置于所述底部模板的侧部,与所述底部模板围绕形成成型腔体;移动支撑架与所述侧部模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侧部模板或所述侧部模板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模板,通过使移动支撑架沿水平方向移动,以辅助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组装或者拆卸,减少了拆装模具时的机械及人工劳动力,降低了组装难度,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市场对预制装配式构件的需求逐渐增长,例如需求量逐渐增大,且预制装配式构件的多样性也增大,由此用于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生产需求更是与日俱增。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构件便是其中一种。由于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后,常常需要与现浇构件连接,所以在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成型过程中通常需预埋钢筋或用于连接钢筋的螺纹套筒。
针对有出露钢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构件,目前还没有对应此种构件的模具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以使具有出露钢筋的预制装配式构件能够采用模具浇筑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组装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从而可以降低组装或者拆卸模具机械及人工地劳动力。
针对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底部模板、侧部模板以及移动支撑架;侧部模板布置于所述底部模板的侧部,与所述底部模板围绕形成成型腔体;移动支撑架与所述侧部模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侧部模板或所述侧部模板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移动支撑架包括与所述侧部模板连接的支撑件、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连接杆,所述支撑件、所述底板以及所述连接杆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三角形支撑架,所述底板的下部设置有滚轮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支撑件、所述底板以及所述连接杆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杆能够伸缩,使得所述侧部模板在倾斜姿态位置和竖直姿态位置之间转换。
具体地,所述模具还包括轨道,所述滚轮组件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侧部模板包括多个侧部子模板,所述移动支撑架为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支撑架分别与多个所述侧部子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对拉杆,所述对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部子模板上,所述对拉杆为多个,分别配置于所述模具的顶端和底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部子模板包括下侧子模板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侧子模板之上的上侧子模板,所述移动支撑架与所述上侧子模板连接,所述下侧子模板与所述底部模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侧子模板以及/或者所述下侧子模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成型腔体与外部的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具有支撑面,所述底部模板和所述侧部模板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顶部模板,所述顶部模板位于所述成型腔体的上方,且所述顶部模板与所述侧部模板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移动支撑架能够带动侧部模板或者侧部模板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辅助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组装或者拆卸,减少了拆装模具时的机械及人工劳动力,降低了组装难度,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部模板; 200、端部模板;
300、侧部模板; 301、侧部子模板;
3011、下侧子模板; 3012、上侧子模板;
302、移动支撑架; 3021、连接杆;
3022、底板; 3023、支撑件;
3024、轨道; 3025、滚轮组件;
400、顶部模板; 500、模具底座;
600、对拉杆; 700、加强筋;
800、紧固件; 90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5,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可以包括底部模板100、设置于底部模板100的两端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模板200以及连接于两个端部模板200之间的侧部模板300,其中,端部模板200是侧部模板300的一种,只是因为安装位置不同。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可以具有由底部模板100、端部模板200以及侧部模板300围成的成型腔体,该成型腔体用于形成预制装配式构件,其中,侧部模板300设置于底部模板100的侧部,例如位于底部模板100的边缘的外侧,或者位于底部模板100的边缘之上。
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底部模板100为矩形结构,其中,模具可以呈六面体结构,但不以此为限,例如模具也可以为圆筒状结构,其中,底部模板100可以为圆形结构。
根据实际需要,该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可以包括顶部模板400,顶部模板40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成型腔体的上方,具体地,该顶部模板400可以与端部模板200或者侧部模板300连接,以使成型腔体形成为封闭式结构,例如但不限于,该顶部模板400的边缘可以与端部模板200或者侧部模板300的上端边缘连接。
在使用混凝土浇筑预制装配式构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从该模具的顶端外溢,可以将顶部模板400组装于成型腔体的上方,例如图1中显示的模具,其顶部为非水平面,例如由左向右该模具的顶端边缘距离地面的竖直高度逐渐减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从竖直高度较低的一端(如图1中右侧)外溢,此种情况下,模具需要设置顶部模板400以防止混凝土从顶端外溢。
当然,在模具的顶端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安装该顶部模板400,使成型腔体为敞口结构。是否安装顶部模板400,可以依据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流动情况而定,若混凝土量较少不会在浇筑过程中溢出,即无需安装顶部模板400,此情况下,模具可以为由底部模板100、端部模板200以及侧部模板300围成的敞口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顶部模板400可以分为多片,即,顶部模板400包括多个顶部子模板,每个顶部子模板都可以与位于其两侧的侧部模板300连接,相邻的顶部子模板依次排列,覆盖成型腔体的上部开口。
继续参照图1,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侧部模板300可以为一片,也可以分为多片,换句话说,侧部模板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侧部子模板301,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之间的拼缝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而多个侧部子模板301沿水平方向围绕模具的周向依次拼接,形成用于该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的侧部模板300。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可形成为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多次拆装,更具体地,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可以通过紧固件800连接。如上所述,端部模板200也是侧部模板300的一种,所以端部模板200可以有相同的结构,不再赘述。
参照图2和图5,更近一步地,侧部子模板301可以包括上下对接的下侧子模板3011和上侧子模板3012,上侧子模板3012可以固定于该下侧子模板3011之上,更进一步地,上侧子模板3012与下侧子模板3011可以形成为可拆卸地连接。下侧子模板3011可以与底部模板10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上侧子模板3012与下侧子模板3011之间的连接缝可水平布置,或者倾斜布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参照图2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端部模板200和侧部模板300上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供预制装配式构件的外伸钢筋或者螺纹套筒穿过的通孔900,每个端部模板200或者侧部模板300上的通孔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上设置通孔900,可以满足预制装配式构件的钢筋或者螺纹套筒外伸的需求,从而可以满足现在市场上对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多样性的需求。更进一步地,也满足了具有外伸钢筋或螺纹套筒的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浇筑生产需求。
更加具体地,通孔900可以设置于侧部子模板301的任意位置,更进一步地,沿模具周向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的接合处形成有通孔900,其中,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的接合处的边缘形成有通孔的一部分,例如半孔,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对接后,两个半孔配对便可以形成为通孔。当然,位于侧部子模板301的接合处的边缘的通孔的一部分可以为通孔的1/3,或者1/4,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具体地,通孔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且通孔关于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的接合缝对称设置,例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通孔为圆形通孔,每个侧部子模板301的边缘设置有半圆孔。其中,上侧子模板3012与下侧子模板3011之间的接合处可以设置有通孔900。
继续参照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侧部子模板301的外侧可以设置有加强筋700,该加强筋700可以竖直分布或者水平分布,该加强筋700可以提高侧部子模板301的结构强度,以防止侧部子模板301变形。
参照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可以包括模具底座500,该模具底座500可以具有水平支撑面,以便于将底部模板100和侧部模板300设置于该模具底座500上。具体地,当拼装模具时,可以先将模具底座500放置在支撑面上,再将底部模板100安装在模具底座500上,其次安装侧部模板300。更进一步地,在拼装侧部模板300时,两个侧部模板300可以同时布置,例如可以对称布置一对侧部子模板301。
参照图4和图5,具体地,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800连接在一起。当拼装端部模板200时,端部模板200可以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左端部模板和右端部模板,左端部模板和右端部模板可以同时组装。侧部模板300可以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侧部模板和后侧部模板,前侧部模板和后侧部模板可以同时组装。待端部模板200和侧部模板300都组装完成后,可以在模具顶端和底端分别用对拉杆600将相对的侧部模板300或者端部模板200拉住,以提高浇筑混凝土构件过程中模具的稳定性。
继续参照图1,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可以包括与侧部模板300连接的移动支撑架302。当侧部模板300为一片式结构的情况下,移动支撑架302可以与侧部模板300连接以带动该侧部模板300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侧部模板300靠近或者远离底部模板100。当然,当侧部模板300包括沿模具的周向布置的多个侧部子模板301的情况下,移动支撑架302可以设置为多个,每个移动支撑架302可以连接于相应的侧部子模板301,以带动该侧部子模板301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完成侧部模板300的组装。在侧部子模板301包括上下对接的下侧子模板3011和上侧子模板3012的情况下,移动支撑架302可以连接于上侧子模板3012或者下侧子模板3011。移动支撑架302可以在水平面上移动,从而可以协助组装或者拆卸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减少了拆装模具时的机械及人工地劳动力,降低了组装难度,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移动支撑架302设置在上侧子模板3012上,并在下文中对该移动支撑架302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
参照图1和图5,更进一步地,移动支撑架302可以为滚动支撑架,具体地,移动支撑架302可以包括底板3022、位于底板3022上的支撑件3023以及连接于该支撑件3023和底板3022之间的连接杆3021。
底板3022、支撑件3023以及连接杆3021可以形成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例如,支撑件3023可以连接于上侧子模板3012的外表面,且支撑件3023大致呈竖直设置,以支撑上侧子模板3012的重量,该支撑件3023的下端连接于底板3022的一端,连接杆3021的下端连接于底板3022的另一端,支撑件3023的上端可以与连接杆3021的上端连接。更进一步地,支撑件3023可以为杆状或板状。
底板3022大致平行于地面设置,并且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为了减少摩擦阻力,底板3022上可以设置有滚轮组件3025,以便于底板3022相对于地面滚动,例如该滚轮组件3025可以位于底板3022的下部。
继续参照图1和图5,其中,支撑件3023、底板3022以及连接杆3021可以依次首尾铰接形成为活动三角形结构,并且连接杆3021可以沿其长度方向伸缩,从而可以使上侧子模板3012在竖直姿态位置和倾斜姿态位置之间转换。具体地,支撑件3023可以连接于上侧子模板3012上,在上侧子模板3012位于竖直姿态位置时,移动支撑架302在端部模板200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该支撑件3023可以作为一个直角边沿竖直方向设置,连接杆3021可以作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调整连接杆3021的长度,使其缩短,则上侧子模板3012可以转变为倾斜姿态,由此,调整连接杆3021的长度,便可以使侧部子模板301在倾斜姿态位置和竖直姿态位置之间转换,以便于拆卸或者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连接杆3021可以为伸缩丝杆或者液压缸。
具体地,连接杆3021的上端可以铰接于支撑件3023的上端,连接杆3021的下端可以铰接于底板3022上的第一铰接部,支撑件3023的下端可以铰接于底板3022的第二铰接部,且该第一铰接部与该第二铰接部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以使三者形成的三角形结构能够稳定支撑上侧子模板3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可以包括轨道3024,滚轮组件3025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轨道3024内,轨道3024可以设置在模具底座500上。
组装该模具时,可以先将底部模板100以及侧部子模板301的下侧子模板3011固定于模具底座500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再推动移动支撑架302携带着上侧子模板3012靠近下侧子模板3011,然后将上侧子模板3012固定于下侧子模板3011上,如此,依次设置相邻的侧部子模板301,直至整个侧部模板组装完成即可。
具体地,上侧子模板3012组装前,可以位于倾斜姿态位置,以减轻对连接处施加的作用力,在该状态下驱动移动支撑架302朝向下侧子模板3011所在位置移动,上侧子模板3012随移动支撑架302一起朝靠近下侧子模板3011的方向移动,直至上侧子模板3012位于下侧子模板3011的上方,移动支撑架302停止移动。然后,可以调整连接杆3021的长度,使连接杆3021的总长度伸长,从而可以使上侧子模板3012从倾斜姿态位置旋转到竖直姿态位置,以使上侧子模板3012的底端面能够与下侧子模板3011的顶端面配合,并利用紧固件800将上侧子模板3012固定于下侧子模板3011上。拼装好整套模具后,即可进行预制装配式构件的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连接杆3021的长度,以对上侧子模板3012施加支撑力,防止上侧子模板3012在混凝土的压力下向外倾斜。
待混凝土形成的预制装配式构件硬化后,便可进行拆模。拆卸侧模的过程,可以先拆卸上侧子模板3012与下侧子模板3011接合处的紧固件800,再调整连接杆3021,以使连接杆3021总长度缩短,从而可以使上侧子模板3012从竖直姿态位置旋转到倾斜姿态位置,使上侧子模板3012的底端面从下侧子模板3011的顶端面离开。再驱动移动支撑架302朝向远离下侧子模板3011的方向移动,直至到达预定位置。随即再将下侧子模板3011与底部模板100拆除,直至模具拆除完毕。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支撑架302协助组装或者拆卸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减少了拆装模具时的机械及人工地劳动力,降低了组装难度,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手动调节连接件,即可拆模或者装模,节省了既有拆模的人力以及机械的费用,简单省力。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连接相邻的部件之间的紧固件的数量、尺寸参数可做调整,也可采取除紧固件800之外的其他的连接装置,侧部模板300及端部模板200的开孔位置、孔的数量、孔的排布方式等不做限制。对侧部模板300、端部模板200和顶部模板400的加强筋700的数量和间距不做限制,且加强筋700的延伸方向也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
底部模板(100);
侧部模板(300),布置于所述底部模板(100)的侧部,与所述底部模板(100)围绕形成成型腔体;以及
移动支撑架(302),与所述侧部模板(300)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侧部模板(300)或所述侧部模板(300)的一部分沿水平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模板(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架(302)包括与所述侧部模板(300)连接的支撑件(3023)、底板(3022)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3022)与所述支撑件(3023)之间的连接杆(3021),所述支撑件(3023)、所述底板(3022)以及所述连接杆(302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三角形支撑架,所述底板(3022)的下部设置有滚轮组件(30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23)、所述底板(3022)以及所述连接杆(3021)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杆(3021)能够伸缩,使得所述侧部模板(300)在倾斜姿态位置和竖直姿态位置之间转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轨道(3024),所述滚轮组件(3025)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3024)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模板(300)包括多个侧部子模板(301),所述移动支撑架(302)为多个,多个所述移动支撑架(302)分别与多个所述侧部子模板(301)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对拉杆(600),所述对拉杆(6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部子模板(301)上,所述对拉杆(600)为多个,分别配置于所述模具的顶端和底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子模板(301)包括下侧子模板(3011)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侧子模板(3011)之上的上侧子模板(3012),所述移动支撑架(302)与所述上侧子模板(3012)连接,所述下侧子模板(3011)与所述底部模板(100)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子模板(3012)以及/或者所述下侧子模板(301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成型腔体与外部的通孔(900)。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模具底座(500),所述模具底座(500)具有支撑面,所述底部模板(100)和所述侧部模板(300)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还包括顶部模板(400),所述顶部模板(400)位于所述成型腔体的上方,且所述顶部模板(400)与所述侧部模板(300)可拆卸地连接。
CN201921274464.6U 2019-08-07 2019-08-07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Active CN210589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4464.6U CN210589828U (zh) 2019-08-07 2019-08-07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4464.6U CN210589828U (zh) 2019-08-07 2019-08-07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9828U true CN210589828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4464.6U Active CN210589828U (zh) 2019-08-07 2019-08-07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9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9447B1 (ko) 탈형이 용이한 보 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 시공 방법
CN102828758B (zh) 一种隧道中心水沟和侧沟的成型设备及其成型工艺
CN110394885B (zh) 一种应用于箱涵预制的整体液压式模板
CN204626958U (zh) 一体化墙体构造砼模用设备
CN210589828U (zh) 用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模具
CN210850741U (zh) 一种预制飘窗生产模具
CN109899088A (zh) 一种用于浇注隧道中心水沟的移动模架及浇注方法
CN111823386A (zh) 层叠式预制混凝土设备管道井浇筑成型模具
CN111391111A (zh) 生产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自动化成型方法
CN114541748B (zh) 一种用于拼接建筑模板的装置
CN111015909A (zh) 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
CN111391112B (zh) 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生产方法
CN212385681U (zh) 层叠式预制混凝土设备管道井浇筑成型模具
CN206053965U (zh)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CN112523243B (zh) 沉箱模板
CN210525425U (zh) 一种用于预制铁路遮板的模具
CN218365447U (zh) 一种用于预制拼接式管廊l形侧板的模具
CN111251423A (zh) 生产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模具
CN216099546U (zh) 一种井盖浇灌模具组件
CN218170805U (zh) 一种可更换模板的复合结构梁柱模具
JP4476403B2 (ja) 中空PCa部材製造用型枠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CN217558348U (zh) 一种水沟电缆槽台车模板
CN211806839U (zh) 预制构件的成型模具
CN209937205U (zh) 一种箱型梁内模
CN218476894U (zh) 一种预制构件生产用拆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830026 No. 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0026 No. 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