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8448U -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8448U
CN210588448U CN201921485359.7U CN201921485359U CN210588448U CN 210588448 U CN210588448 U CN 210588448U CN 201921485359 U CN201921485359 U CN 201921485359U CN 210588448 U CN210588448 U CN 210588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rrier
guide
clamping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53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挺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853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8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8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8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上流水线和下流水线,下流水线设置在上流水线的下方,上流水线包括第一输送机构、下压装置以及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设置在下压装置的两侧,下流水线用于将若干第一载具依次输送并停留在下压装置正对于下流水线的区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权利要求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自动化生产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所有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的上流水线和下流水线均直线设置,所有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的上流水线的输出方向和下流水线的输出方向垂直设置,各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下流水线一一连接形成第一直线流水线,达到不需要对加工工件做定位标记实现对加工工件的定位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将产品本体放置在传送带上,在传送带上设有若干个工作位,工作位包括组装位、焊接位、打标位等。传送带使产品本体依次经过每个工作位,每个工作位对产品本体进行相应的处理。组装位包括第一机械手和设置在第一机械手上的夹爪,夹爪用于夹取或放置相应工件,第一机械手用于调整夹爪在空间上的位置。焊接位包括第二机械手和设置在第二机械手上的焊接装置,第二机械手用于控制焊接装置在空间上的位置,从而将放置在产品本体上的相关工件进行焊接。打标位包括第三机械手和设置在第三机械手上的打标装置,第三机械手用于调整打标装置在空间上的位置,打标装置对产品进行打标。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连接于定位系统,便于对产品本体进行定位,实现对产品本体的准确加工。工作位固定,传送带为流水线,故定位系统设置在固定的位置,定位系统需要对产品本体上的定位标记进行识别,而定位标记通常在产品本体放置在传送带上前已设置在产品本体上,从而导致产品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工序较复杂,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成本比较高。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为六轴或者多轴机械手,执行动作的精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位系统需要对产品本体上的定位标记进行识别,而定位标记通常在产品本体放置在传送带上前已设置在产品本体上,从而导致产品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工序较复杂,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成本比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上流水线和下流水线,所述下流水线设置在所述上流水线的下方,所述上流水线包括第一输送机构、下压装置以及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压装置的两侧,所述下流水线用于将若干第一载具依次输送并停留在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所述第一载具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待加工工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若干第二载具依次输送并停留在所述下压装置内,所述第二载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数量对应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对相应所述加工工件进行施工的施工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使所述下压装置内的所述第二载具活动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当所述第二载具位于所述下压装置内时,所述下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载具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载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下流水线可以同时输送若干个第一载具,同时上流水线可以同时输送若干个第二载具,保证该自动化生产装置生产的连续性。第一载具直接被运输到第二载具的下方,即第一载具直接被运输到区域中,下压装置带动第二载具与第一载具靠近,从而实现了对第一载具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不需要对第一载具的待加工物做定位标记,简化了待加工件的加工步骤,同时提高了对待加工件的加工效率。上流水线和下流水线同时为流水线,使得组装、焊接、喷涂等作业更灵活,便于对上流水线和下流水线进行扩展。通过该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采用以合模的方式进行组装,规避了机械手执行精度不够,成本高等缺点。第一载具和第二载具配合对多个待加工物进行同时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一载具和第二载具以合模的方式配合,规避了现有的机械手执行精度不够,成本高等缺点。
进一步地,所述下流水线包括第一放置板、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以及第一格挡装置,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一端用于与一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载具,所述第一格挡装置包括第一格挡驱动装置和第一格挡板,所述第一格挡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第一格挡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格挡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一格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格挡板位于或脱离两相邻的所述第一载具之间,当所述第一格挡板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载具之间时,所述第一格挡板阻止远离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的所述第一载具活动至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一导向杆,所述下流水线还包括第一载具推动装置,所述第一载具推动装置用于将一所述第一载具推动到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所述第一载具推动装置避开所述下压装置设置,所述第一载具推动装置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一推动驱动机构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的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推动板上,所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板靠近或远离一所述第一载具,所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下压装置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流水线还包括第一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设置位于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一夹紧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第一夹板相对设置有两个且连接在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板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一载具,所述第一载具上固定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第一引导面,当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夹紧于所述第一载具时,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一引导面靠近,且所述第一夹板驱动所述第一载具沿着所述下流水线水平活动至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放置板、第三导向板、第四导向板、第二格挡装置以及第二载具推动装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放置板、第七导向板以及第八导向板,所述第二放置板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二放置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一端用于与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放置板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二格挡装置包括第二格挡驱动装置和第二格挡板,所述第二格挡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板上,所述第二格挡板连接在第二格挡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二格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格挡板位于或脱离两相邻的所述第二载具之间;
当所述第二格挡板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载具之间时,所述第二格挡板阻止远离所述下压装置的所述第二载具进入所述下压装置;
所述第二载具推动装置用于将一所述第二载具沿着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推动到所述下压装置内,所述第二载具推动装置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第二推动驱动机构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推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的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二放置板上;
所述第三放置板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三放置板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七导向板和所述第八导向板分别固定在对应所述第三放置板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七导向板和所述第八导向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载具。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柱,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驱动装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五导向板以及第六导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下压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且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面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面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配合支撑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五导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六导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五导向板和所述第六导向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五导向板和所述第六导向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有若干个且固定在所述第一载具上,所述第二载具上设有若干个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各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均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载具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载具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第一插接组件,所述下压装置还包括第二插接组件,所述第二插接组件连接在所述下压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载具上,所述下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插接组件插接或远离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当所述第二插接组件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组件上时,所述第二插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之间电气连接、或所述第二插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之间传输液体、或所述第二插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之间传输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上流水线还包括第二夹紧机构,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夹板和第二夹紧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下压装置上,所述第二夹板位于所述下压装置内,所述第二夹板相对设置有两个且连接在所述夹紧驱动机构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板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二载具上固定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设有第二引导面,当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夹紧于所述第二载具时,所述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引导面靠近,且所述第二夹板驱动所述第二载具在所述下压装置内水平活动至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流水线用于选择性输送所述第一载具和所述第二载具中任意一个,所述下流水线用于选择性输送对应于所述上流水线的所述第二载具的所述第一载具和对应于所述上流水线的所述第一载具的所述第二载具中任意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所有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的所述上流水线和所述下流水线均设为直线型流水线,所有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的所述上流水线的输出方向和所述下流水线的输出方向垂直设置,多个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的所述下流水线连接形成第一直线流水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流水线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直线流水线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第一直线流水线的所述上流水线之间连接形成第二直线流水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第一载具能够在第一直线流水线输送,使第一载具经过不同的下压装置正对于第一直线流水线的区域,便于对第一载具上的产品本体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提高产品本体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上流水线;11、第一输送机构;111、第二放置板;112、第三导向板;113、第四导向板;114、第二格挡装置;1141、第二格挡驱动装置;1142、第二格挡板;12、下压装置;121、下压驱动装置;122、第一连接板;123、第二连接板;124、第一支撑板;125、第二支撑板;126、第五导向板;127、第六导向板;128、第一线路板;13、第二输送机构;131、第三放置板;132、第七导向板;133、第八导向板;14、第二载具推动装置;141、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42、第二推动驱动机构;143、第二推动板;2、下流水线;21、第一放置板;22、第一导向板;23、第二导向板;24、第一格挡装置;241、第一格挡驱动装置;242、第一格挡板;25、第一载具推动装置;251、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52、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3、第一推动板;3、第一载具;31、第一导向块;32、第一安装件;4、第二载具;41、第二线路板;42、第二导向块;43、导向孔;44、第二安装件;5、第一导向杆;6、弹性顶针;7、第二导向柱;8、弹性件;9、第一夹紧机构;91、第一夹板;911、第一连接槽;912、第一引导面;92、第一夹紧驱动机构;10、第二夹紧机构;101、第二夹板;1011、第二连接槽;1012、第二引导面;102、第二夹紧驱动机构;1a、第一直线流水线;2a、第二直线流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进行说明。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上流水线1和下流水线2,下流水线2设置在上流水线1的下方,上流水线1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1、下压装置12以及第二输送机构13,第一输送机构11和第二输送机构13分别设置在下压装置12的两侧,下流水线2用于将若干第一载具3依次输送并停留在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第一载具3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件32,第一安装件32用于可拆卸连接待加工工件(图中未示),第一输送机构11用于将若干第二载具4依次输送并停留在下压装置12内,第二载具4设置有与第一安装件32数量对应的第二安装件44,第二安装件44用于可拆卸连接对相应加工工件进行施工的施工件;第一输送机构11用于使下压装置12内的第二载具4活动到第二输送机构13上;
当第二载具4位于下压装置12内时,下压装置12用于控制第二载具4远离或靠近第一载具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下流水线2可以同时输送若干个第一载具3,同时上流水线1可以同时输送若干个第二载具4,保证该自动化生产装置生产的连续性。第一载具3直接被运输到第二载具4的下方,即第一载具3直接被运输到区域中,下压装置12带动第二载具4与第一载具3靠近,从而实现了对第一载具3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不需要对第一载具3的待加工物做定位标记,简化了待加工件的加工步骤,同时提高了对待加工件的加工效率。上流水线1和下流水线2同时为流水线,使得组装、焊接、喷涂等作业更灵活,便于对上流水线1和下流水线2进行扩展。通过该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采用以合模的方式进行组装,规避了机械手执行精度不够,成本高等缺点。第一载具3和第二载具4配合对多个待加工物进行同时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一载具3和第二载具4以合模的方式配合,规避了现有的机械手执行精度不够,成本高等缺点。
具体地,第一载具3上固定有若干个待加工物。若待加工物需要进行焊接时,在第二载具4面向第一载具3的表面固定有焊接头。若待加工物需要安装组件时,在第二载具4面向第一载具3的表面连接有组件。若待加工物需要进行打标时,在第二载具4面向第一载具3的表面固定有打标装置。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一导向杆5,下流水线2还包括第一载具推动装置25,第一载具推动装置25用于将一第一载具3推动到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第一载具推动装置25避开下压装置12设置,第一载具推动装置25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51、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和连接在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的输出轴上的第一推动板253,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51固定在第一放置板21上,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的输出轴固定在第一推动板253上,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用于驱动第一推动板253靠近或远离一第一载具3,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固定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51的输出轴上,第一导向杆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放置板21上,下压装置12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杆5上。
将第一载具3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第一载具3从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脱离进入到第一导向板22和第二导向板23之间,使第一载具3在第一放置板21上沿着第一预设方向活动。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一载具3会与在第一放置板21上的第一载具3靠近,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一载具3为第一放置板21上的第一载具3活动提供动力。当第一放置板21上的一第一载具3位于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第一格挡驱动装置241驱动第一格挡板242阻挡准备进入到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的第一载具3,从而其他第一载具3不能进入到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保证该第一载具3能够正常的加工。当该第一载具3加工完成后,第一格挡驱动装置241驱动第一格挡板242退出相邻第一载具3的间隙,从而已加工的第一载具3在相邻的第一载具3的推动下脱离区域,同时已加工的第一载具3在相邻的第一载具3会活动到区域中,实现对新的第一载具3进行加工。当需要加速第一载具3活动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时,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带动第一推动板253与第一载具3靠近,然后通过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51带动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直线活动,实现第一推动板253带动第一载具3直线活动至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当第一推动板253带动第一载具3直线活动至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后,通过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带动第一推动板253远离第一载具3,然后通过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51带动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远离位于下压装置12下方的第一载具3,实现第一推动板253远离位于下压装置12下方的第一载具3,方便对下一第一载具3进行加速进入到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下压装置12沿着第一导向杆5竖向滑动,保证下压装置12滑动的稳定性,实现对第二载具4控制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格挡驱动装置241为第一舵机或第一气缸。第一格挡装置24相对设置有两个。
具体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51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杆。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放置板21上,第一丝杆的螺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一丝杆的螺母与第一放置板21滑动连接。
优化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252为第二舵机或第二气缸,第二舵机或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丝杆的螺母上。
具体地,第一导向杆5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流水线2还包括第一夹紧机构9,第一夹紧机构9设置位于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中,第一夹紧机构9包括第一夹板91和第一夹紧驱动机构92,第一夹紧驱动机构92固定在第一放置板21上,第一夹板91相对设置有两个且连接在第一夹紧驱动机构92的输出轴上,第一夹紧驱动机构92用于驱动第一夹板91以夹紧或松开第一载具3。
第一夹紧机构9使位于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2的区域的第一载具3在加工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6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输送机构11包括第二放置板111、第三导向板112、第四导向板113、第二格挡装置114以及第二载具推动装置14,第二输送机构13包括第三放置板131、第七导向板132以及第八导向板133,第二放置板111用于支撑第二载具4,第二放置板111相对间隔设置,第二放置板111的一端用于与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水平设置,第三导向板112和第四导向板113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二放置板111上且相对设置,第三导向板112和第四导向板113之间用于放置第二载具4;
第二格挡装置114包括第二格挡驱动装置1141和第二格挡板1142,第二格挡板1142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二放置板111上,第二格挡板1142连接在第二格挡驱动装置1141上,第二格挡驱动装置1141用于驱动第二格挡板1142位于或脱离两相邻的第二载具4之间;
当第二格挡板1142位于两相邻的第二载具4之间时,第二格挡板1142阻止远离下压装置12的第二载具4进入下压装置12;
第二载具推动装置14用于将一第二载具4沿着第三导向板112和第四导向板113推动到下压装置12内,第二载具推动装置14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41、第二推动驱动机构142和连接在第二推动驱动机构142的输出轴上的第二推动板143,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41固定在第二放置板111上;
第三放置板131用于放置第二载具4,第三放置板131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七导向板132和第八导向板133分别固定在对应第三放置板131上且相对设置,第七导向板132和第八导向板133之间用于放置第二载具4。
将第二载具4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第二载具4从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脱离进入到第三导向板112和第四导向板113之间,使第二载具4在第二放置板111上沿着第三预设方向活动。第二传送带上的第二载具4会与在第二放置板111上的第二载具4靠近,第二传送带上的第二载具4为第二放置板111上的第二载具4活动提供动力。当第二放置板111上的一第二载具4位于下压装置12的内部时,第二格挡驱动装置1141驱动第二格挡板1142与该第二载具4相邻的第二载具4上,从而其他第二载具4不能进入到下压装置12的内部,保证该第二载具4能够正常靠近或远离第一载具3。当该第二载具4对第一载具3加工完成后,第二格挡驱动装置1141驱动第二格挡板1142不与第二载具4靠近,从而该第二载具4的相邻的第二载具4会推动该第二载具4脱离下压装置12的内部,该第二载具4的相邻的第二载具4会活动到下压装置12的内部,实现新的第二载具4进入到下压装置12的内部。当第二载具4脱离下压装置12的内部时,第二载具4可以在第三放置板131上沿着第七导向板132和第八导向板133活动,第二载具4不易脱离第三放置板131,便于将脱离下压装置12的第二载具4输送到其余自动化生产装置的第二放置板111上,或便于对脱离下压装置12的第二载具4进行统一收集。当需要加速第二载具4活动到下压装置12的内部时,第二推动驱动机构142带动第二推动板143与第二载具4靠近,然后通过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41带动第二推动驱动机构142直线活动,实现第二推动板143带动第二载具4直线活动至下压装置12的内部。当第二推动板143带动第二载具4直线活动至下压装置12的内部后,通过第二推动驱动机构142带动第二推动板143远离第二载具4,然后通过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41带动第二推动驱动机构142远离位于下压装置12内部的第二载具4,实现第二推动板143远离位于下压装置12内部的第二载具4,方便对下一第二载具4进行加速进入到下压装置12的内部。
具体地,第二格挡驱动装置1141为第三舵机或第三气缸。第二格挡装置114相对设置有两个。
具体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41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杆。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放置板111上,第二丝杆的螺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第二丝杆的螺母与第二放置板111靠近。
优化地,第二推动驱动机构142为第三舵机或第三气缸,第三舵机或第三气缸固定在第二丝杆的螺母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6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柱7和第一插接组件,下压装置12包括下压驱动装置121、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第六导向板127以及第二插接组件,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23连接在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上且相对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板124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22面向第二连接板123的表面,第二支撑板125固定在第二连接板123面向第一连接板122的表面,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配合支撑第二载具4,第五导向板126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24上,第六导向板127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24上,第五导向板126和第六导向板127相对设置,第五导向板126和第六导向板127之间用于放置第二载具4,第二导向柱7设置有若干个且固定在第一载具3上,第二载具4上设有若干个导向孔43,第二导向柱7穿设于对应的导向孔43,各第二导向柱7上均套设有弹性件8,弹性件8远离第一载具3的一端用于与第二载具4接触,第二插接组件连接在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23之间,第一插接组件固定在第二载具4上,下压驱动装置121用于驱动第二插接组件插接或远离第一插接组件,当第二插接组件插接在第一插接组件上时,第二插接组件与第一插接组件之间电气连接、或第二插接组件与第一插接组件之间传输液体、或第二插接组件与第一插接组件之间传输气体。
第二载具4位于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23之间后,第二载具4支撑在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上,实现第二载具4稳定位于下压装置12内。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驱动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以及第六导向板127同步竖直向上活动时,第二载具4在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的支撑作用下向上活动远离第一载具3。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驱动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以及第六导向板127同步竖直向下活动,且第二载具4没有与第一载具3靠近时,第二载具4在重力的作用下与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以及第六导向板127同步活动;当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驱动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以及第六导向板127同步竖直向下活动,且第二载具4与第一载具3靠近时,第二载具4不与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以及第六导向板127同步竖直向下活动,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的端部会与第二载具4靠近,使第二载具4与第一载具3稳定靠近。第二导向柱7和导向孔43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第二载具4能够对第一载具3进行准确的加工处理。弹性件8使第二载具4在向下活动的过程中第二线路板41和第一线路板128进行电连接,便于快速使第二线路板41正常工作。第二插接组件和第一插接组件配合,便于第二插接组件向第二载具传输电流或气体或液体。第一夹板91在夹紧第一载具3的同时,能够调整第一载具3在下流水线2上的水平位置,从而保证每个第一载具3都在下压装置12正对于下流水线1的区域中加工,保证自动化生产装置生产的质量。
具体地,下压驱动装置121设为第四气缸或直线电机。
具体地,第二插接组件包括第一线路板128和弹性顶针6,第一线路板128连接在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23之间,第一插接组件包括第二线路板41和弹性顶针6,第一线路板128上设有第一通讯区域(图中未示),第二线路板41上第二通讯区域(图中未示),当第二载具4位于下压装置12内时,第一通讯区域和第二通讯区域相对设置,第一通讯区域和第二通讯区域上均电连接弹性顶针6。当第一通讯区域和第二通讯区域连接时,实现第一线路板128和第二线路板41通信连接。当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驱动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以及第六导向板127同步竖直向下活动,且第二载具4与第一载具3靠近时,第二载具4不与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以及第六导向板127同步竖直向下活动。且当弹性顶针6与第二通讯区域电连接时,第一线路板128的第一通讯区域会与弹性顶针6靠近,使第二载具4与第一载具3稳定靠近的同时第一线路板128使第二线路板41正常工作。当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驱动第一连接板122、第二连接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二支撑板125、第五导向板126以及第六导向板127同步竖直向上活动时,第二载具4在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的支撑作用下向上活动远离第一载具3,此时第一线路板128的第一通讯区域不与弹性顶针6靠近,实现对第二线路板41进行断电,方便对第二载具4进行更换。
具体的,第二插接组件包括电磁阀(图中未示)和气嘴(图中未示),气嘴固定在下压驱动装置121的输出轴上,气嘴的一端连接于电磁阀的一端,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于供气装置(图中未示)的出气端。第一插接组件包括接筒(图中未示),接筒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载具上且穿设第二载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流水线1还包括第二夹紧机构10,第二夹紧机构10包括第二夹板101和第二夹紧驱动机构102,第二夹紧驱动机构102固定在下压装置12上,第二夹板101位于下压装置12内,第二夹板101相对设置有两个且连接在第二夹紧驱动机构102的输出轴,第二夹紧驱动机构102用于驱动第二夹板101以夹紧或松开第二载具4,第二载具4上固定有第二导向块42,第二夹板101上设有第二连接槽1011,第二连接槽1011内设有第二引导面1012,当第二夹紧驱动机构102夹紧于第二载具4时,第二导向块42与第二引导面1012靠近,且第二夹板101驱动第二载具4在下压装置12内水平活动至预设位置。
第二夹紧驱动机构102带动第二夹板101在夹紧第二载具4的同时,能够调整第二载具4在下压装置12内的水平位置,从而保证每个第二载具4都在预设位置靠近第一载具3,保证自动化生产装置生产的质量。当第二载具4位于预设位置后,第二夹紧驱动机构102带动第二夹板101远离第二载具4,下压装置12正常控制第二载具4的上升、下降以及控制与第一载具3靠近。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流水线1用于选择性输送第一载具3和第二载具4中任意一个,下流水线2用于选择性输送对应于上流水线1的第二载具4的第一载具3和对应于上流水线1的第一载具3的第二载具4中任意一个。
该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使用灵活,使用范围更加广。
请参阅图1和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若干个自动化生产装置,所有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的上流水线1和下流水线2均设为直线型流水线,所有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的上流水线1的输出方向和下流水线2的输出方向垂直设置,多个自动化生产装置的下流水线2连接形成第一直线流水线1a。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统,第一载具3能够在第一直线流水线1a输送,使第一载具3经过不同的下压装置12正对于第一直线流水线1a的区域,便于对第一载具3上的产品本体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提高产品本体加工的效率。
进一步地,参阅图1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直线流水线1a设有若干个,第一直线流水线1a平行设置,相邻第一直线流水线1a的上流水线1之间连接形成第二直线流水线2a。
相邻的第一直线流水线1a上的第二载具4可以共同使用,提高该系统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流水线和下流水线,所述下流水线设置在所述上流水线的下方,所述上流水线包括第一输送机构、下压装置以及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压装置的两侧,所述下流水线用于将若干第一载具依次输送并停留在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所述第一载具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待加工工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若干第二载具依次输送并停留在所述下压装置内,所述第二载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数量对应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可拆卸连接对相应所述加工工件进行施工的施工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使所述下压装置内的所述第二载具活动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
当所述第二载具位于所述下压装置内时,所述下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载具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载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流水线包括第一放置板、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以及第一格挡装置,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一端用于与一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载具,所述第一格挡装置包括第一格挡驱动装置和第一格挡板,所述第一格挡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第一格挡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格挡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一格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格挡板位于或脱离两相邻的所述第一载具之间,当所述第一格挡板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载具之间时,所述第一格挡板阻止远离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的所述第一载具活动至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一导向杆,所述下流水线还包括第一载具推动装置,所述第一载具推动装置用于将一所述第一载具推动到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所述第一载具推动装置避开所述下压装置设置,所述第一载具推动装置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一推动驱动机构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的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推动板上,所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板靠近或远离一所述第一载具,所述第一推动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下压装置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流水线还包括第一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设置位于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一夹紧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第一夹板相对设置有两个且连接在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板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一载具,所述第一载具上固定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夹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第一引导面,当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夹紧于所述第一载具时,所述第一导向块与所述第一引导面靠近,且所述第一夹板驱动所述第一载具沿着所述下流水线水平活动至所述下压装置正对于所述下流水线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放置板、第三导向板、第四导向板、第二格挡装置以及第二载具推动装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放置板、第七导向板以及第八导向板,所述第二放置板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二放置板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一端用于与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放置板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载具;
所述第二格挡装置包括第二格挡驱动装置和第二格挡板,所述第二格挡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板上,所述第二格挡板连接在第二格挡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二格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格挡板位于或脱离两相邻的所述第二载具之间;
当所述第二格挡板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载具之间时,所述第二格挡板阻止远离所述下压装置的所述第二载具进入所述下压装置;
所述第二载具推动装置用于将一所述第二载具沿着所述第三导向板和所述第四导向板推动到所述下压装置内,所述第二载具推动装置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第二推动驱动机构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推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的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二放置板上;
所述第三放置板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三放置板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七导向板和所述第八导向板分别固定在对应所述第三放置板上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七导向板和所述第八导向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载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柱,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驱动装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五导向板以及第六导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下压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且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面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面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配合支撑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五导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六导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五导向板和所述第六导向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五导向板和所述第六导向板之间用于放置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有若干个且固定在所述第一载具上,所述第二载具上设有若干个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导向孔,各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均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载具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载具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还包括第一插接组件,所述下压装置还包括第二插接组件,所述第二插接组件连接在所述下压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载具上,所述下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插接组件插接或远离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当所述第二插接组件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组件上时,所述第二插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之间电气连接、或所述第二插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之间传输液体、或所述第二插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插接组件之间传输气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水线还包括第二夹紧机构,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夹板和第二夹紧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下压装置上,所述第二夹板位于所述下压装置内,所述第二夹板相对设置有两个且连接在所述夹紧驱动机构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板以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二载具,所述第二载具上固定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设有第二引导面,当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夹紧于所述第二载具时,所述第二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引导面靠近,且所述第二夹板驱动所述第二载具在所述下压装置内水平活动至预设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水线用于选择性输送所述第一载具和所述第二载具中任意一个,所述下流水线用于选择性输送对应于所述上流水线的所述第二载具的所述第一载具和对应于所述上流水线的所述第一载具的所述第二载具中任意一个。
10.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设置有若干个,所有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的所述上流水线和所述下流水线均设为直线型流水线,所有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中的所述上流水线的输出方向和所述下流水线的输出方向垂直设置,多个所述自动化生产装置的所述下流水线连接形成第一直线流水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流水线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直线流水线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第一直线流水线的所述上流水线之间连接形成第二直线流水线。
CN201921485359.7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0588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5359.7U CN210588448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5359.7U CN210588448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8448U true CN210588448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2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5359.7U Active CN210588448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84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198A (zh) * 2019-09-06 2019-12-13 黄挺爽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198A (zh) * 2019-09-06 2019-12-13 黄挺爽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3079B (zh) 一种pcb板激光切割机
CN107159835B (zh) 一种自动铆螺母装置
US20080000069A1 (en) Assembly line vehicle body positioning
JP2010269403A (ja) 圧入方法及び圧入装置
CN210588448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CN113600702A (zh) 一种端拾器预搭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825387U (zh) 加工系统及其传送机构
CN110561198A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装置及系统
JP2017013215A (ja) 生産システム
CN109089385B (zh) 一种印制板与插针自动组装设备的运行方法
JPH0226799B2 (zh)
CN108712827B (zh) 一种印制板与插针自动组装设备
CN115740889A (zh) 一种机器人智能焊接系统
CN213847169U (zh) 一种带视觉自动插端子设备
CN212711608U (zh) 一种插装类板级组件装配平台
CN113857806A (zh) 管接件自动组装设备
CN110606342B (zh) 一种用于排母加工的走料装置
CN209920777U (zh) Ict智能检测打标系统
JP2001062579A (ja) レーザー加工装置へのワークハンドラー
CN210413058U (zh) Type-C自动激光焊接机
CN220371966U (zh) 一种加热折弯设备
CN203765244U (zh) 双转式夹具结构和多工件型插装设备
CN220679692U (zh) 一种自动镭码装置
CN220501793U (zh) 一种载具的输送抬升机构
CN216029119U (zh) 管接件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