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5737U - 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5737U
CN210575737U CN201922207653.8U CN201922207653U CN210575737U CN 210575737 U CN210575737 U CN 210575737U CN 201922207653 U CN201922207653 U CN 201922207653U CN 210575737 U CN210575737 U CN 210575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cover
ceramic
spring seat
polar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76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丁志
孟甲乐
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ptune Electric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ptune Electr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ptune Electric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ptune Electr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76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5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5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5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包括方形体的陶瓷罩和位于该陶瓷罩下发的方形的导磁板,陶瓷罩的内部靠近其一侧边设有隔离墙使陶瓷罩的内腔分割成大腔体和小腔体;大腔体内安装动接触片和推杆组件,小腔体内安装微动开关组件,陶瓷罩外侧设置四个磁钢形成无极性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保持陶瓷体为方形结构的情况下,拥有了目前只有在圆形结构中才有的辅助触点,可实现无极性通断,而不会使电弧与电弧或电弧与金属发生碰撞,有效地监测负载的开断情况且实现无极性通断。

Description

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尤其涉及一种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高压陶瓷接触器中陶瓷腔体的形状决定了产品的外形,目前市场上可见的高压陶瓷接触器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接触器安装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大,但其陶瓷腔体较大,便于做辅助触点与无极性结构;而方形接触器安装使用时占用空间较小,但其陶瓷腔体较小,不便于做辅助触点与无极性结构。辅助触点的主要功能是监测负载的开断状态,无极性产品的应用面更广,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圆形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接触器由于占用空间较大等原因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在方形接触器上带有辅助触点与无极性结构,可有效地监测负载的开断状态,又可以实现无极性通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包括方形体的陶瓷罩和位于该陶瓷罩下发的方形的导磁板,所述陶瓷罩的内部靠近其一侧边设有隔离墙使所述陶瓷罩的内腔分割成大腔体和小腔体;所述陶瓷罩位于所述大腔体的顶部固定有两个输出端,以及位于所述小腔体的顶部固定有两个插针;所述陶瓷罩的小腔体内设有PCB板和微动开关,两个插针和微动开关分别电连接至所述PCB板设置的电路上,所述微动开关的底部设有微动开关静拨片;所述陶瓷罩的大腔体内设有动接触片和推杆,该动接触片通过弹簧座固定在推杆的上端,该动接触片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输出端的下方并形成两个动接触端;所述弹簧座的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微动开关下方,并形成微动开关动拨片;所述推杆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导磁板、静铁芯和复位弹簧后固定连接在动铁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以两个所述输出端连线方向为所述陶瓷罩的长度方向,所述陶瓷罩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设有两块磁钢,以及宽度方向的两侧外分别设有一块磁钢,所述磁钢通过磁钢架固定在所述陶瓷罩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罩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的两块磁钢的S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的后侧面上,所述陶瓷罩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外的两个磁钢的N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的左右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罩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的两块磁钢的N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的后侧面上,所述陶瓷罩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外的两个磁钢的S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的左右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座包括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所述推杆的中部设有限位凸起,所述下弹簧座和上弹簧座依次套入所述推杆的上端上,且所述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动接触片位于所述压力弹簧和上弹簧座之间,所述上弹簧座的上端通过开口卡簧固定在所述推杆的上端,使所述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安装于所述推杆位于所述限位凸起以上的部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弹簧座的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微动开关下方并形成微动开关动拨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铁芯焊接固定在所述导磁板的下侧面上,所述推杆的下端与所述动铁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CB板与微动开关和插针分别通过锡焊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磁板的上侧面和陶瓷罩之间设有框片,以及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外设有铁芯外壳,该铁芯外壳的上端口焊接于所述导磁板的下侧面上,使所述陶瓷罩和所述铁芯外壳之间形成密闭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磁板上设有导气管,该导气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密闭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保持陶瓷体为方形结构的情况下,拥有了目前只有在圆形结构中才有的辅助触点,可实现无极性通断,而不会使电弧与电弧或电弧与金属发生碰撞,有效地监测负载的开断情况且实现无极性通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杆组件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杆组件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动开关组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磁吹灭弧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正向通电电弧受力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反向通电电弧受力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陶瓷罩; 101——隔离墙;
102——大腔体; 103——小腔体;
2——输出端; 3——插针;
4——PCB板; 5——微动开关;
51——微动开关静拨片; 6——动接触片;
7——推杆; 8——弹簧座;
80——微动开关动拨片; 81——上弹簧座;
82——下弹簧座; 83——压力弹簧;
84——开口卡簧; 9——导磁板;
10——铁芯外壳; 11——静铁芯;
12——复位弹簧; 13——动铁芯;
14——磁钢; 15——磁钢架;
16——框片; 17——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参阅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包括方形体的陶瓷罩1和位于该陶瓷罩下发的方形的导磁板9,陶瓷罩1的内部靠近其一侧边设有隔离墙101使陶瓷罩1的内腔分割成大腔体102和小腔体103;陶瓷罩1位于大腔体102的顶部固定有两个输出端2,以及位于小腔体103的顶部固定有两个插针3。
陶瓷罩1的小腔体103内设有PCB板4和微动开关5,两个插针3和微动开关5分别通过锡焊电连接至PCB板4设置的电路上,微动开关5的底部设有微动开关静拨片51。
陶瓷罩1的大腔体102内设有动接触片6和推杆7,该动接触片6通过弹簧座8固定在推杆7的上端,该动接触片6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输出端2的下方并形成两个动接触端;弹簧座8的一侧向外延伸至微动开关下方,并形成微动开关动拨片81。推杆的下端依次穿过导磁板9、静铁芯11和复位弹簧12后固定连接在动铁芯13上,其中,静铁芯焊接固定在导磁板的下侧面上,推杆的下端与动铁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静铁芯和动铁芯外设有铁芯外壳10,铁芯外壳的上端口与导磁板的下侧面焊接。
另外,所述导磁板的上侧面和陶瓷罩之间设有框片16,使所述陶瓷罩和所述导磁板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导磁板上设有导气管17,该导气管的一端连通至密闭腔体内。
所述弹簧座包括上弹簧座81和下弹簧座82,所述推杆的中部设有限位凸起71,下弹簧座82和上弹簧座81依次套入推杆的上端上,且上弹簧座81和下弹簧座82之间设有压力弹簧83,动接触片位于压力弹簧和上弹簧座之间,上弹簧座81的上端通过开口卡簧84固定在推杆的上端,使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安装于推杆位于限位凸起以上的部分上。下弹簧座的一侧向外延伸至微动开关下方并形成微动开关动拨片80。
以两个输出端2连线方向为陶瓷罩1的长度方向,陶瓷罩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设有两块磁钢14,以及宽度方向的两侧外分别设有一块磁钢,磁钢通过磁钢架15固定在陶瓷罩1外侧。其中,第一种实施例为:所述陶瓷罩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的两块磁钢14的S极分别贴合在陶瓷罩的后侧面上,陶瓷罩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外的两个磁钢的N极分别贴合在陶瓷罩1的左右侧面上。第二种实施例为:所述陶瓷罩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的两块磁钢14的N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1的后侧面上,所述陶瓷罩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外的两个磁钢的S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1的左右侧面上。
该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首先通过在陶瓷罩内设置陶瓷隔离墙将陶瓷罩内腔分割成大腔体和小腔体,大腔体内安装动接触片和传动组件,小腔体内安装微动开关组件,实现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结构,同时在陶瓷罩外侧设置四个磁钢,形成无极性结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时,动铁芯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12的弹力带动推杆向上运动,而推杆会带动下弹簧座、压力弹簧、动触片、上弹簧座与开口卡簧向上运动;达到稳态后,动铁芯贴合到静铁芯上,动触片贴合在输出端上,下弹簧座挤压微动开关的拨片,此时,动触片与输出端处于开路状态,同时微动开关与插针也处于开路状态。当线圈断电磁场消失时,动铁芯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推杆向下运动,而推杆会带动开口卡簧、上弹簧座、动触片、压力弹簧与下弹簧座向下运动;达到稳态时,动铁芯与静铁芯完全分离,动触片与输出端完全分离,下弹簧座与微动开关的拨片完全分离,即动触片与输出端处于断路状态,同时微动开关与插针也处于断路状态。这种方形产品结构实现了通过检测插针(辅助触点)的通断状态来判断接在输出端上的负载的通断状态。
在动触片与输出端组成的回路由开路到断路的转换过程中,即动触片与输出端分离的瞬间,会产生电弧,电弧在磁力作用下会被拉至陶瓷内壁而迅速熄灭。磁钢产生的磁场分布如图7曲线所示(以第一种实施例为例说明),在输出端通正向电流的情况下,即左输出端流入,右输出端流出,根据左手定则,电弧产生时受力F的方向如图8所示,电弧被拉至陶瓷内壁空间中间的位置后熄灭;在输出端通反向电流的情况下,即左输出端流出,右输出端流入,根据左手定则,电弧产生时受力F的方向如图9所示,电弧分别被拉至陶瓷内壁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位置后熄灭;两种情况下电弧都是被拉至陶瓷内壁,而不会产生电弧与电弧或电弧与金属的碰撞,有效地减小了电弧对产品的损伤,提高了产品的寿命。这种结构,无论电流连接是正向或是反向,都使得电弧被拉至陶瓷内壁后熄灭,从而实现了无极性灭弧。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在保持陶瓷体为方形结构的情况下,拥有了目前只有在圆形结构中才有的辅助触点,可实现无极性通断,而不会使电弧与电弧或电弧与金属发生碰撞,有效地监测负载的开断情况且实现无极性通断。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包括方形体的陶瓷罩(1)和位于该陶瓷罩下发的方形的导磁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罩(1)的内部靠近其一侧边设有隔离墙(101)使所述陶瓷罩(1)的内腔分割成大腔体(102)和小腔体(103);所述陶瓷罩(1)位于所述大腔体(102)的顶部固定有两个输出端(2),以及位于所述小腔体(103)的顶部固定有两个插针(3);所述陶瓷罩(1)的小腔体(103)内设有PCB板(4)和微动开关(5),两个插针(3)和微动开关(5)分别电连接至所述PCB板(4)设置的电路上,所述微动开关(5)的底部设有微动开关静拨片(51);所述陶瓷罩(1)的大腔体(102)内设有动接触片(6)和推杆(7),该动接触片(6)通过弹簧座(8)固定在推杆(7)的上端,该动接触片(6)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输出端(2)的下方并形成两个动接触端;所述弹簧座(8)的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微动开关下方,并形成微动开关动拨片(80);所述推杆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导磁板(9)、静铁芯(11)和复位弹簧(12)后固定连接在动铁芯(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以两个所述输出端(2)连线方向为所述陶瓷罩(1)的长度方向,所述陶瓷罩(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设有两块磁钢(14),以及宽度方向的两侧外分别设有一块磁钢,所述磁钢通过磁钢架(15)固定在所述陶瓷罩(1)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罩(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的两块磁钢(14)的S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1)的后侧面上,所述陶瓷罩(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外的两个磁钢的N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1)的左右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罩(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外的两块磁钢(14)的N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1)的后侧面上,所述陶瓷罩(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外的两个磁钢的S极分别贴合在所述陶瓷罩(1)的左右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包括上弹簧座(81)和下弹簧座(82),所述推杆的中部设有限位凸起(71),所述下弹簧座(82)和上弹簧座(81)依次套入所述推杆的上端上,且所述上弹簧座(81)和下弹簧座(82)之间设有压力弹簧(83),所述动接触片位于所述压力弹簧和上弹簧座之间,所述上弹簧座(81)的上端通过开口卡簧(84)固定在所述推杆的上端,使所述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安装于所述推杆位于所述限位凸起以上的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簧座的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微动开关下方并形成微动开关动拨片(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焊接固定在所述导磁板的下侧面上,所述推杆的下端与所述动铁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与微动开关和插针分别通过锡焊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板的上侧面和陶瓷罩之间设有框片(16),以及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外设有铁芯外壳,该铁芯外壳的上端口焊接于所述导磁板的下侧面上,使所述陶瓷罩和所述铁芯外壳之间形成密闭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板上设有导气管(17),该导气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密闭腔体内。
CN201922207653.8U 2019-12-11 2019-12-11 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Active CN210575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7653.8U CN210575737U (zh) 2019-12-11 2019-12-11 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7653.8U CN210575737U (zh) 2019-12-11 2019-12-11 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5737U true CN210575737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7653.8U Active CN210575737U (zh) 2019-12-11 2019-12-11 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57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9764A (zh) * 2020-07-20 2020-10-02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继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9764A (zh) * 2020-07-20 2020-10-02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继电器
CN111739764B (zh) * 2020-07-20 2020-12-04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9610B (zh) 带辅助触点的高压密封直流接触器
CN210575737U (zh) 方形陶瓷带辅助触点且无极性的直流接触器
US20230230789A1 (en) Relay
CN112466716A (zh)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JP5990281B2 (ja)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CN202221739U (zh) 大功率继电器
CN212032959U (zh) 一种可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112309776A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WO2023036062A1 (zh) 可增强灭弧能力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5933498U (zh) 一种带簧片式辅助触点的高压密封直流接触器
CN213601825U (zh) 一种具有指示屏的空气开关
CN201975311U (zh) 快速动作船形开关
CN212136359U (zh) 一种能够提高灭弧能力的直流继电器
CN210073729U (zh) 一种带绝缘座的直流继电器
CN213366486U (zh) 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2990992U (zh) 一种带气压检测型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10692398U (zh) 一种便捷无卡滞留现象轻触开关
CN220873491U (zh) 一种具有监测主回路工作状态功能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20829914U (zh) 一种基于电磁斥力分闸的常闭型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04740975U (zh) 能抑制电弧的开关
CN216054496U (zh) 一种灭弧配件及拍合式灭弧电磁继电器
CN217061988U (zh) 一种断路器
CN109841458B (zh) 一种全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3277953U (zh) 一种适合线路板上安装的直流接触器
CN214956657U (zh) 机械开关灵活控制节能型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