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3711U -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3711U
CN210573711U CN201921617696.7U CN201921617696U CN210573711U CN 210573711 U CN210573711 U CN 210573711U CN 201921617696 U CN201921617696 U CN 201921617696U CN 210573711 U CN210573711 U CN 210573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frame
touch screen
mounting bracket
touch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76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景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76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3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3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3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包括:边框;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与边框连接;触摸屏,触摸屏固设于安装支架上;及滤光条,滤光条设置于边框上,滤光条面向触摸屏的侧面沿边框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一凹部,触摸屏夹固于第一凹部与安装支架之间;或/和触摸屏面向滤光条的侧面沿边框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二凹部,滤光条卡装于第二凹部能并将触摸屏压固在安装支架上。减小了边框、滤光条、触摸屏和安装支架组装成型后的总厚度,利于实现触控模组窄边框设计,减少制造耗材,降低生产成本。触摸屏的表面能够更贴近发射灯射出的光线,能够有效降低书写高度,从而解决误触控或触控不良,用户使用体验欠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书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同时丰富人们生活,增加乐趣,市面上出现了使用触控技术工作的电子产品,例如平板、笔记本、人机交互一体机等。考虑到强度、可靠性等因素,这类产品通常边框厚度较大,无法实现窄边框设计,导致整个产品较为笨重,携带不便,制造耗材高,导致生产成本升高;此外触控书写高度大,容易造成误触控或触控不良的问题,致使用户体验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携带不便、制造成本高、触控可靠性差、使用体验欠佳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模组,其包括:
边框;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框连接;
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固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及
滤光条,所述滤光条设置于所述边框上,所述滤光条与所述触摸屏在垂直于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
在上述触控模组中,与传统现有技术相比,滤光条依旧安装在边框上用于过滤发射灯发出的光线,触摸屏依旧通过安装支架与边框组装固定为一体,触摸屏用作书写载体,区别之处则在于,滤光条与触摸屏在垂直于边框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即表明在垂直于边框厚度方向上滤光条与触摸屏发生了重叠,如此能够减小滤光条与触摸屏叠装后的总厚度,也即减小了边框、滤光条、触摸屏和安装支架组装成型后的总厚度,利于实现触控模组窄边框设计,减轻产品整体重量,使产品更加轻便,方便携带,同时减少制造耗材,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触摸屏与滤光条之间沿边框的厚度方向存在部分重叠,使得触摸屏的表面能够更贴近发射灯射出的光线,即能够有效降低书写高度,从而解决因触控书写高度大,导致容易造成误触控或触控不良,进而引起用户使用体验欠佳的问题。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条、所述安装支架以及所述触摸屏在垂直于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条面向所述触摸屏的侧面沿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一凹部,所述触摸屏夹固于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或/和所述触摸屏面向所述滤光条的侧面沿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滤光条卡装于所述第二凹部能并将所述触摸屏压固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形成为台阶结构,所述触摸屏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面向所述滤光条的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台阶结构的两个侧壁一一对应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阶结构的侧壁上覆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与所述钢化玻璃粘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的侧壁设有沿所述滤光条的厚度方向呈阶梯设置的至少两个台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包括主体、及由所述主体延伸出来并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体和第二支架体,所述第一支架体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体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间隔形成卡口,所述第一支架体面向所述卡口的侧面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支架体面向所述卡口的侧面凹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滤光条设有第一凸体和第二凸体,所述第一凸体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凸体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所述第二支架体设有弹性形变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与所述触摸屏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黏胶层,所述承托板面向所述触摸屏的侧面形成有容胶槽,所述黏胶层设置于所述容胶槽内;所述承托板通过所述黏胶层与所述触摸屏粘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紧固件、与所述承托板连接的过渡支板、及与所述过渡支板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边框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内以将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框紧固连接。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边框;11、主体;12、第一支架体;121、第一卡槽;13、第二支架体;131、第二卡槽;14、卡口;20、安装支架;21、承托板;22、紧固件;23、过渡支板;24、安装板;30、触摸屏;40、滤光条;41、第一凹部;42、第一凸体;43、第二凸体;50、黏胶层;60、容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本申请要求保护一种电子设备,其可以是市面上诸如人机交互一体机、平板、电视等各种信息交互显示产品,下面本方案着重以人机交互一体机为例进行说明。人机交互一体机的主体仍然为类似于平板的平面交互显示器件,其包括壳体组件、触控模组、显示组件、控制器件等,触控模组、显示组件和控制器件分别安装在壳体组件的预设位置处,并通过电线相互电性连接良好。可以理解的,一实施例中,触控模组为红外触控模组,使得人机交互一体机采用触控技术工作,用户使用手指或触控笔就能够在触控模组上进行书写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展示了本方案中一实施例的触控模组,其包括:边框10、PCB板、发射灯、安装支架20、触摸屏30及滤光条40。PCB板与发射灯电连接良好并均安装在边框10内的预设位置。所述安装支架20与所述边框10连接;所述触摸屏30固设于所述安装支架20上;所述滤光条40设置于所述边框10上并位于所述触摸屏30的一侧,并且在触控模组的厚度方向上,滤光条40处于触摸屏30的上方位置。触摸屏30的表面形成为触控书写区域,发射灯射出的光线经设滤光条40后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经过于触控书写区域的上方。可以理解的,光线与触摸屏30表面之间的距离即为触控书写高度。
当上述各部件组装完毕后,在垂直于边框10的厚度方向上,滤光条40与触摸屏30的投影存在重叠。可以理解的,重叠的含义包包括部分重叠和完全重叠两种情况;本方案着重于部分重叠的情况。
综上,实施本申请上述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上述触控模组中,与传统现有技术相比,滤光条40依旧安装在边框10上用于过滤发射灯发出的光线,触摸屏30依旧通过安装支架20与边框10组装固定为一体,触摸屏30用作书写载体,区别之处则在于,滤光条40和触摸屏30在垂直于边框10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即表明在垂直于边框10厚度方向上滤光条40与触摸屏30发生了重叠,如此能够减小滤光条40与触摸屏30叠装后的总厚度,也即减小了边框10、滤光条40、触摸屏30和安装支架20组装成型后的总厚度,利于实现触控模组窄边框10设计,减轻产品整体重量,使产品更加轻便,方便携带,同时减少制造耗材,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触摸屏30与滤光条40之间沿边框10的厚度方向存在部分重叠,使得触摸屏30的表面能够更贴近发射灯射出的光线,即能够有效降低书写高度,从而解决因触控书写高度大,导致容易造成误触控或触控不良,进而引起用户使用体验欠佳的问题。
如图2所示,在本方案一较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条40、所述安装支架20以及所述触摸屏30在垂直于所述边框10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其相较于传统安装结构,将夹固在滤光条40与触摸屏30之间的安装支架20抽离,并布置于触摸屏的一侧,而使滤光条40与触摸屏30直接接触,如此便可减少安装支架20的厚度,达到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进一步地,为达到减小边框厚度的目的,可通过结构设计实现。一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条40面向所述触摸屏30的侧面沿所述边框10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一凹部41,所述触摸屏30夹固于所述第一凹部41与所述安装支架20之间;或/和所述触摸屏30面向所述滤光条40的侧面沿所述边框10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滤光条40卡装于所述第二凹部能并将所述触摸屏30压固在所述安装支架20上。滤光条40面向触摸屏30的侧面沿边框10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了第一凹部41,并且触摸屏30是被夹固在第一凹部41与安装支架20之间的,或/和触摸屏30面向滤光条40的侧面沿边框10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了第二凹部,并且滤光条40的底部部分可以卡装在第二凹部内,这使得滤光条40的厚度与触摸屏30的厚度均发生了重叠,减小了滤光条40与触摸屏30叠装后的总厚度,也即减小了边框10、滤光条40、触摸屏30和安装支架20组装成型后的总厚度,利于实现触控模组窄边框10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用触控技术工作的触控模组,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的成熟技术手段进行工作,例如感识别技术、轨迹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边框的厚度方向”,具体是指图2中边框10由下至上的直线方向的尺寸。
本方案中,边框10为环形中空的框架结构,可以是但不限于矩形、圆形、梯形等;本方案优选边框10为矩形结构。边框10由四根框条和四个转角构件沿环向一一交替装配构成,相邻的框条与转角构件之间可采用锁螺钉、粘接等方式连接固定。
可选地,各框条和转角可以是但不限于铝材挤出件,整体性好,结构强度高。
可选地,触摸屏30可以是但不限于玻璃、钢化玻璃、亚克力等;在本方案中,触摸屏30较优选地采用钢化玻璃,具体为AG钢化玻璃。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着重以仅在滤光条40上凹设第一凹部41的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阅图2,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41形成为台阶结构,所述触摸屏30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面向所述滤光条40的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台阶结构的两个侧壁一一对应抵接。采用钢化玻璃制成触摸屏30,耐磨性能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钢化玻璃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立方体结构,其外形尺寸与边框10的矩形中空腔的尺寸适配。钢化玻璃的端面和相邻的一侧面分别与台阶结构的两个侧壁对应抵接,可保证钢化玻璃安装牢固,不易松动,且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防止外部灰尘侵入产品内部影响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为保证钢化玻璃安装更加牢固,所述台阶结构的侧壁上覆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与所述钢化玻璃粘接固定。可以理解的,粘接层可以是但不限于双面胶、各种类胶水等。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成熟连接技术手段提供钢化玻璃与台阶结构的装联强度,例如通过在台阶结构的侧壁上安装吸盘通过真空吸力吸附钢化玻璃,或分别在台阶结构的侧壁和钢化玻璃的侧壁上分别设置卡件和扣件,通过卡扣连接固定等。
常规方案中,一种产品中的边框10与钢化玻璃的尺寸需要按照某种特定值作适配设计,这直接导致边框10不能与不同尺寸的钢化玻璃灵活适配组装,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基于此,为实现一种边框10与不同钢化玻璃均能适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41的侧壁设有沿所述滤光条40的厚度方向呈阶梯设置的至少两个台阶面。通过如此设置,呈阶梯设置的不同台阶面在边框10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不同深度(提供不同尺寸窄边框10设计的必要条件),且在边框10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不同间距,使得不同钢化玻璃的长度和宽度不同时,可灵活选择不同的台阶面来安装,形成不仅可满足窄边框10设计需要,同时满足同一种尺寸规格的边框10与不同尺寸钢化玻璃均能适配组装的目的,由此大大提升了边框10的通用性,利于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经济性。
请继续参阅图2,此外,一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0包括主体11、及由所述主体11延伸出来并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体12和第二支架体13,第一支架体12为L型结构,构成边框10的外壁面;第二支架体13布置于第一支架体12的内侧,同样为L型结构。第一支架体12与第二支架体13之间围设形成有安装腔,用于安装PCB板和发射灯。
此外,所述第一支架体12远离所述主体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体13远离所述主体11的一端间隔形成卡口14,卡口14与安装腔连通,发射灯与卡口14相对并朝向钢化玻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体12面向所述卡口14的侧面凹设有第一卡槽121,所述第二支架体13面向所述卡口14的侧面凹设有第二卡槽131,所述滤光条40设有第一凸体42和第二凸体43,所述第一凸体42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121内,所述第二凸体43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131内。如此,可保证滤光条40可靠、牢固卡装在边框10上,利于提升触控模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与强度。此时,发射灯发出的光线投射经过滤光条40后,平行间隔分布在钢化玻璃的表面上方。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第一凸体42和第二凸体43分别对应卡装到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31内,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体1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者,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体13设有弹性形变段。综上,无论第二支架体13整体采用弹性材料制造,还是部分(即弹性形变段)采用弹性材料制造,均能够在压迫力作用下向远离第一支架体12方向发生形变收缩,扩大卡口14的开口大小,从而方便安装滤光条4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架体13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具有弹性形变复位能力的金属、塑胶、复合材料等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形变段具体为L型结构的第二支架体13的转角部分,该形成为直角或近似直角的转角部分更易于发生形变。但需要注意的是,该转角部分需采用弧面过渡设计,以避免形变时应力过度集中而发生折断。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支架20包括承托板21,所述承托板21与所述触摸屏30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如此,安装支架20通过承托板21对钢化玻璃形成支撑,并最终通过连接件将钢化玻璃安装固定,使边框10、安装支架20以及钢化玻璃三者牢固装联,保证结构稳定。
具体地,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黏胶层50,所述承托板21面向所述触摸屏30的侧面形成有容胶槽60,所述黏胶层50设置于所述容胶槽60内;所述承托板21通过所述黏胶层50与所述触摸屏30粘接固定。可选地,黏胶层50为AB胶。AB胶通过点胶方式置于承托板21上,安装时,将钢化玻璃放置于承托板21上并稍用力按压,钢化玻璃便能够与AB胶牢靠粘连,并最终与安装支架20牢固连接,如此可有效防止因外界振动造成钢化玻璃松脱。此外,通过设置容胶槽60,容胶槽60对AB胶具备一定的限制流动作用,确保AB胶聚拢在槽内,避免AB胶在钢化玻璃与安装支架20按压粘结时发生溢漏,影响钢化玻璃与安装支架20的连接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用胶接方式实现钢化玻璃与安装支架20连接的方案并非唯一,其它实施例中,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成熟连接手段,例如熔融焊接、铆接、螺接、卡扣连接等,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20还包括紧固件22、与所述承托板21连接的过渡支板23、及与所述过渡支板23连接的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边框1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22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内以将所述安装支架20与所述边框10紧固连接。其中,过渡支板23能够将承托板21与安装板24连接为一体,并承载钢化玻璃安装时向下传递的载荷,确保对钢化玻璃可靠支撑固定。而安装板24通过紧固件22能够与边框10(连接固定本方案中,紧固件22具体与主体11连接),保证边框10、安装支架20、钢化玻璃组装结构稳定。具体地,承托板21、过渡支板23以及安装板24三者构成类Z型结构,可采用塑胶、金属等材料制成。如此,安装支架20具备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在钢化玻璃受外力冲击时通过形变抵消冲击力,保证钢化玻璃不会遭受刚性冲击而碎裂损坏。
具体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22为螺丝,第一装配孔为通孔,第二装配孔为螺纹孔。螺丝穿过通孔并螺接于螺纹孔内,便能够快速、牢固使安装支架20与边框10装联固定,且该连接方式操作便捷、省力,装拆方便,连接强度高。
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用螺接方式实现边框10与安装支架20连接的方案并非唯一,其它实施例中,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成熟连接手段,例如熔融焊接、铆接、螺接、卡扣连接等,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具体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而为了保证安装时,通孔与螺纹孔能够快速、准确对准,降低安装难度,同时使安装支架20能够预固定在边框10上,释放工人双手进行其它操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边框10的侧壁均凹设有凹槽,所述安装支架20设有凸部,所述凸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如此,通过凸部卡嵌到凹槽内,使安装支架20能够被定位,且与边框10形成预装配固定关系,从而达到上述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框连接;
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固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及
滤光条,所述滤光条设置于所述边框上,所述滤光条与所述触摸屏在垂直于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条、所述安装支架以及所述触摸屏在垂直于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条面向所述触摸屏的侧面沿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一凹部,所述触摸屏夹固于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或/和所述触摸屏面向所述滤光条的侧面沿所述边框的厚度方向凹设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滤光条卡装于所述第二凹部能并将所述触摸屏压固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形成为台阶结构,所述触摸屏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面向所述滤光条的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台阶结构的两个侧壁一一对应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结构的侧壁上覆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与所述钢化玻璃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侧壁设有沿所述滤光条的厚度方向呈阶梯设置的至少两个台阶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主体、及由所述主体延伸出来并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体和第二支架体,所述第一支架体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体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间隔形成卡口,所述第一支架体面向所述卡口的侧面凹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支架体面向所述卡口的侧面凹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滤光条设有第一凸体和第二凸体,所述第一凸体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凸体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或所述第二支架体设有弹性形变段。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与所述触摸屏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黏胶层,所述承托板面向所述触摸屏的侧面形成有容胶槽,所述黏胶层设置于所述容胶槽内;所述承托板通过所述黏胶层与所述触摸屏粘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紧固件、与所述承托板连接的过渡支板、及与所述过渡支板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边框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对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内以将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框紧固连接。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模组。
CN201921617696.7U 2019-09-26 2019-09-26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573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7696.7U CN210573711U (zh) 2019-09-26 2019-09-26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7696.7U CN210573711U (zh) 2019-09-26 2019-09-26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3711U true CN210573711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2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7696.7U Active CN210573711U (zh) 2019-09-26 2019-09-26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37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2127A (zh) * 2021-08-24 2021-11-19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边框连接装置、边框机构和显示设备
WO2023077789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2127A (zh) * 2021-08-24 2021-11-19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边框连接装置、边框机构和显示设备
WO2023077789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73711U (zh)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6713796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10573710U (zh) 内凹显示组件、触控模组及智能交互设备
WO2020135328A1 (zh) 显示模组和电视机
TW201323984A (zh)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的電子設備
CN220271697U (zh) 一种显示设备
US20100053852A1 (en) Display Device
CN218864128U (zh) 灯盘防水结构及洁净防水灯具
CN112558805A (zh) 内凹显示组件、触控模组及交互智能设备
CN216561738U (zh) 显示装置
CN112114692A (zh) 红外触摸框及显示装置
CN219287973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边框组件、显示设备及交互平板
CN220353268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金属铝塑复合板
CN111464682A (zh) 移动终端及曲面屏模组
CN210720953U (zh) 一种弧面结构的背光模组
CN220438711U (zh) 一种零贴合智能白板
CN211474613U (zh) 终端设备
CN114639320B (zh) 一种显示屏壳体及显示屏
CN215932493U (zh) 一种滤光条、面框组件及交互平板
CN210038750U (zh) 红外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CN217238772U (zh) 一种防尘的人机交互触摸屏
CN216084134U (zh) 一种电容屏的固定支架、屏幕组件及交互平板
CN217821554U (zh)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117666193A (zh) 显示屏模组
CN210466355U (zh) 滤光条、边框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