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1738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1738U
CN216561738U CN202122705596.3U CN202122705596U CN216561738U CN 216561738 U CN216561738 U CN 216561738U CN 202122705596 U CN202122705596 U CN 202122705596U CN 216561738 U CN216561738 U CN 216561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ransparent cover
cover plate
display devic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55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束
金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55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1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1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1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装置包括透明盖板、显示面板、边框组件和红外触控组件。边框组件包括外框和滤光条;滤光条具有压覆透明盖板的前侧边缘的滤光部和位于透明盖板的侧面的缓冲部;外框具有外框主体、前框壁和后框壁;前框壁的外侧端与外框主体连接且内侧端压覆滤光部的前表面;后框壁的外侧端与外框主体连接,且具有抵触于缓冲部的外侧的抵触部。红外触控组件固定于前框壁和后框壁之间,其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或者红外接收器;显示面板固定于透明盖板后方。该显示装置能够降低触控高度。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触控白板通过捕捉红外对管的信号通断判定书写位置,其灯珠的高度需高于书写的钢化玻璃表面才能保障灯珠信号发射和接收的有效性。但是当前的触控高度较高,导致书写时的书写体验感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降低触控高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盖板、显示面板、边框组件和红外触控组件;
所述边框组件包括外框和滤光条;
所述滤光条具有压覆所述透明盖板的前侧边缘的滤光部和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侧面的缓冲部;
所述外框具有外框主体、前框壁和后框壁;所述前框壁的外侧端与所述外框主体连接且内侧端压覆所述滤光部的前表面;
所述后框壁的外侧端与所述外框主体连接,且具有抵触于缓冲部的外侧的抵触部;
红外触控组件固定于所述前框壁和所述后框壁之间,其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或者红外接收器;
显示面板固定于透明盖板后方。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包括承载段和导向段,所述承载段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的一半;
所述导向段连接于所述承载段的后端,并向外侧倾斜。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段的外侧面全部与所述抵触部抵触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段与所述透明盖板的侧面之间的夹角,在5°~30°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盖板的前侧边缘设置有倒角;
所述缓冲部还包括转接段,所述转接段平行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前侧边缘的倒角;
所述转接段的前端与所述滤光部连接,所述转接段的后端与所述承载段的前端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的厚度,不小于1毫米。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为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的0.9~1.3倍。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框壁设置有向后侧突出的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的后端厚度大于所述紧固凸起的前端厚度;
所述滤光部的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紧固凸起配合的紧固槽;所述紧固凸起插入所述紧固槽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框壁设置有向后侧突出的紧固凸起;所述滤光部的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紧固凸起配合的紧固槽;所述紧固凸起插入所述紧固槽中;
所述滤光条还包括向外侧突出的限位凸起;所述抵触部与所述限位凸起的后侧面抵触。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框壁还包括后框壁主体和连接壁;所述后框壁主体的外侧端与所述外框主体连接;所述连接壁连接在所述后框壁主体上,并延伸至与所述抵触部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框壁主体设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后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壁包括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的后侧端连接至后框壁主体的前侧面,所述第一连接壁的前侧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壁的外侧端,所述第二连接壁的内侧端连接至所述抵触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和所述后框壁主体之间形成有避让槽;
所述缓冲部包括承载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连接于所述承载段的后端,并向所述避让槽的方向延伸。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框连接且通过弹性材料粘接至所述透明盖板的后侧边缘。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竖壁、支撑横壁和第二支撑竖壁;
所述第一支撑竖壁连接于所述支撑横壁的前侧端且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一支撑竖壁与所述透明盖板的后侧边缘之间通过弹性材料粘接;所述第二支撑竖壁连接于所述支撑横壁的后端且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二支撑竖壁与所述外框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材料为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的粘附面的宽度,为所述滤光部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的宽度的1.1~2.0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BP、透明盖板;PNL、显示面板;AA、红外触控组件;A1、红外发射器;A2、红外接收器;A3、电路板;AG、布线腔;CC、边框组件;DD、外框;D1、外框主体;D2、前框壁;D21、紧固凸起;D22、第一凸台;D2G、第一凹槽;D3、后框壁;D31、后框壁主体;D32、连接壁;D321、第一连接壁;D322、第二连接壁;D33、抵触部;D34、第二凸台;D3G、第二凹槽;EE、支撑件;E1、第一支撑竖壁;E2、第二支撑竖壁;E3、支撑横壁;FF、滤光条;F1、滤光部;F1G、紧固槽;F2、缓冲部;F21、转接段;F22、承载段;F23、导向段;F3、限位凸起;BB、背壳;HF、前侧;HB、后侧;HI、内侧;HO、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红外触控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白板、会议平板、可交互展板或者其他可行的显示装置。参见图1,该显示装置包括透明盖板BP、显示面板PNL、边框组件CC和红外触控组件AA。其中,透明盖板BP设置于显示面板PNL前方以保护显示面板PNL;边框组件CC设置于显示装置的四周以提供边框;红外触控组件AA设置于边框组件CC中,并在透明盖板BP前方形成触控面。
参见图1,在本公开中,除非特别说明之处外,将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画面的一侧定义为前侧HF,与前侧相反的一侧定位为后侧HB。示例性地,透明盖板BP位于显示面板PNL的前方;显示面板PNL向前方出射光线以显示画面。
在本公开中,除非特别说明之处外,将远离显示平面的中心的方向定义为外侧HO,将靠近显示平面的中心的方向定义为内侧HI。示例性地,边框组件CC位于透明盖板BP的外侧。
参见图2和图3,在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边框组件CC包括外框DD和滤光条FF。
所述滤光条FF具有压覆所述透明盖板BP的前侧边缘的滤光部F1和位于所述透明盖板BP的外侧的缓冲部F2。
所述外框DD具有最外侧的外框主体D1,以及具有前框壁D2和后框壁D3;所述前框壁D2的外侧端与所述外框主体D1连接且内侧端压覆所述滤光部F1的前侧表面;所述后框壁D3的外侧端与所述外框主体D1连接,且具有抵触于缓冲部F2的外侧的抵触部D33。红外触控组件AA固定于所述前框壁D2和所述后框壁D3之间,其设置有正对所述滤光部F1的红外发射器A1或者红外接收器A2。显示面板PNL固定于透明盖板BP后方。
在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中,滤光条FF与透明盖板BP之间直接接触连接,两者之间不设置胶黏层(例如泡棉双面胶等)等其他用于紧固的膜层。这样,可以使得滤光部F1更贴近透明盖板BP的前表面。红外发射器A1所发射的红外线可以穿过滤光部F1以进入相对的边框组件中的红外接收器A2。通过检测外物PN(例如手指、触控笔)等对红外线的遮挡可以对外物进行定位,进而实现触控操作。由于滤光部F1更贴近透明盖板BP的前侧表面,因此用于触控的红外线更贴近透明盖板BP的前侧表面,这可以降低红外触控的触控高度HH,进而改善触控体验。在本公开中,为了实现对滤光条FF的固定,可以使得边框组件CC的前框壁D2压覆在滤光部F1的前侧面上,进而使得滤光部F1被夹设于透明盖板BP与前框壁D2之间,克服了滤光部F1与透明盖板BP之间的不粘接而导致滤光条FF设置不稳定的问题。而在相关技术中,需要下滤光部与透明盖板之间设置缓冲泡棉双面胶进行粘接,以实现对滤光部的固定;这一方面显著地抬高了红外光线与透明盖板之间的距离,使得触控高度抬高而导致书写体验差。另一方面,贴附缓冲泡棉双面胶需要进行较为精准的对准,这使得安装工序更复杂,不利于提高装配节拍。
在边框组件CC的抵触部D33与透明盖板BP之间设置有滤光条FF的缓冲部F2,这使得边框组件CC的抵触部D33与透明盖板BP之间不直接接触。在触控操作时,透明盖板BP容易被敲击而振动;但是该透明盖板BP振动时不会与外框DD直接接触、碰撞和摩擦,进而避免外框DD与透明盖板BP之间接触而产生异响。而在相关技术中,外框与透明盖板的边缘直接接触,且外框采用金属材料;在触控时,透明盖板与外框摩擦而产生明显的异响,降低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框组件CC还包括支撑件EE,所述支撑件EE与所述外框DD连接,且通过弹性材料与所述透明盖板BP的后侧边缘粘接。这样,在触控时透明盖板BP所产生的振动可以至少部分被弹性材料吸收,一方面可以减小透明盖板BP的振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透明盖板BP与支撑件EE之间摩擦而产生异响。
因此,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不仅可以降低触控高度,而且可以减小或者消除触控时的异响。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中,触控包括,显示装置响应触控动作而改变画面。例如,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触控跟踪外物PN(例如手指、触控笔等)的轨迹并进行显示,达成在显示装置上书写的效果。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原理和效果做进一步地解释和说明。
在本公开中,滤光条FF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材料,例如可以为PC(聚碳酸酯)等。红外触控组件AA可以包括红外发射单元和红外接收单元,红外发射单元和红外接收单元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外框DD中。其中,红外发射单元可以包括电路板A3和固定于电路板A3上的红外发射器A1(例如红外线灯珠)。红外接收单元包括电路板A3和固定于电路板A3上的红外接收器A2(例如红外传感器)。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外框DD中,一个外框DD设置有红外发射单元,另一个外框DD中设置有红外接收单元。其中,红外发射器A1所发出的红外线经过滤光条FF过滤后,能够穿过透明盖板BP前方并透过另一侧的滤光条FF而被红外接收器A2所检测。当红外发射器A1与红外接收器A2之间的光路被遮挡时,例如被触控笔或者手指遮挡,则红外接收器A2无法感测红外线,显示装置的控制器可以据此判断出遮挡物在透明盖板BP上的位置,实现对遮挡物的定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3,滤光部F1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可以平行,以保证滤光部F1用于对红外线进行滤光的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沿内外方向的尺寸)。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部F2包括承载段F22,所述承载段F22的宽度(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不小于所述透明盖板BP的厚度(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的一半。抵触部D33至少部分抵触于承载段F22的外侧面。这样,当显示装置竖直放置时,例如挂壁设置或者通过支架竖立以作为电子白板时,位于下方的承载段F22可以承载透明盖板BP,并保证承载段F22与透明盖板BP之间具有较大的承载面积,避免承载宽度(接触面沿前后方向的尺寸)较小而导致透明盖板BP滑脱。在一种示例中,承载段F22的宽度,不小于透明盖板BP的厚度的3/4。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承载段F22的内侧面,与透明盖板BP的外侧面平行。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承载段F22的外侧面全部与抵触部D33抵触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3,缓冲部F2还可以包括导向段F23;所述导向段F23连接于所述承载段F22的后端,并向外侧倾斜。换言之,沿向后侧HB的方向,相对设置的滤光条FF的导向段F23整体上呈扩口状。这样,当装配透明盖板BP时,导向段F23可以引导透明盖板BP滑动至与滤光部F1配合,进而降低装配难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段F23与所述透明盖板BP的侧面之间的夹角,在5°~30°之间。如此可以保证导向段F23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向段F23的外侧面,至少部分与抵触部D33抵触连接。这样,抵触部D33可以为导向段F23提供支撑,使得导向段F23能够维持形状以对透明盖板BP进行导向。当然的,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向段F23的外侧面也可以与抵触部D33完全不接触;只有在装配透明盖板BP时,导向段F23在透明盖板BP的压力下弯折至与抵触部D33接触。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抵触部D33的内侧面设置有与导向段F23的外侧面匹配的倒角,以有效支撑导向段F23。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盖板BP的前侧边缘设置有倒角;所述缓冲部F2还包括转接段F21,所述转接段F21平行于所述透明盖板BP的前侧边缘处的倒角;所述转接段F21的前端与所述滤光部F1连接,所述转接段F21的后端与所述承载段F22的前端连接。如此,可以提高缓冲部F2与透明盖板BP之间的匹配程度,达成更佳的缓冲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F2的厚度,不小于1毫米。如此,该滤光条FF在整体上可以采用挤塑工艺进行制备,避免缓冲部F2厚度太小而增大挤塑成本。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部F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为所述透明盖板BP的厚度的0.9~1.3倍,例如可以为透明盖板BP的厚度的1.1~1.2倍。如此,既可以保证缓冲部F2对透明盖板BP的承载强度,又可以避免缓冲部F2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太长而导致挤塑成本增高。
参见图2和图3,所述外框DD具有外框主体D1、前框壁D2和后框壁D3。其中,外框主体D1位于外框DD的最外侧,前框壁D2和后框壁D3均位于外框主体D1的内侧且与外框主体D1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外框主体D1的外侧面可以基本平行于显示装置的法线。当然的,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外框主体D1的外侧面可以与显示装置的法线方向呈现一定的夹角,例如可以呈现出0~10°的夹角,使得外框主体D1的外侧面呈现一定的倾斜角度。
前框壁D2的外侧端可以连接至外框主体D1,前框壁D2的内侧端可以与滤光部F1接触连接,使得滤光部F1压覆在透明盖板BP的前侧边缘。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框壁D2设置有向后侧突出的紧固凸起D21;所述滤光部F1的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紧固凸起D21配合的紧固槽F1G;所述紧固凸起D21插入所述紧固槽F1G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前框壁D2与滤光条FF的结合强度,对滤光条FF实现更好的压覆和固定。另一方面,在装配时,可以使得滤光条FF能够预先固定在外框DD上,然后在装配透明盖板BP。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凸起D21的后端厚度(沿内外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紧固凸起D21的前端厚度(沿内外方向上的尺寸)。紧固槽F1G的尺寸与紧固凸起D21的尺寸相匹配,其槽底高度(紧固槽F1G的槽底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槽口高度(紧固槽F1G的槽口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这样,当将紧固凸起D21插入紧固槽F1G中时,紧固凸起D21将不能够从紧固槽F1G的槽口处脱离,进而保证了滤光条FF与外框DD之间结合的可靠性和结合强度。在一种示例中,紧固凸起D21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呈梯形(例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且梯形的底边在后侧。在另一种示例中,紧固凸起D21也可以呈T型或者类T型结构。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条FF还包括向外侧突出的限位凸起F3;所述后框壁D3的抵触部D33与所述限位凸起F3的后侧面抵触。这样,滤光条FF同时与紧固凸起D21和抵触部D33配合,进而保证了滤光条FF与外框DD之间结合的可靠性和结合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紧固槽F1G的内侧面(即紧固凸起D21的内侧面),与滤光部F1的内侧面平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部F1的内侧面与所述前框壁D2的内侧面共平面。示例性地,滤光部F1的内侧面呈现一定的坡度角,使得相对的两个滤光部F1呈现朝前的阔口设置。具体的,沿朝向前方的方向,滤光部F1的内侧面向外侧延伸。相应的,前框壁D2的内侧面也呈现相同的坡度角,且前框壁D2的内侧面的后侧边缘与滤光部F1的内侧面的前侧边缘齐平。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框壁D2的内侧面的后侧边缘与滤光部F1的内侧面的前侧边缘齐平。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框壁D3还包括后框壁主体D31和连接壁D32;其中,后框壁主体D31的外侧端与外框主体D1连接,并向内侧延伸;连接壁D32连接在后框壁主体D31上,并延伸至与抵触部D33连接。这样,抵触部D33通过连接壁D32和后框壁主体D31与外框主体D1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框壁主体D31设于透明盖板BP的后侧;连接壁D32连接于后框壁主体D31的前侧面且延伸至与与抵触部D33连接。
在一种示例中,连接壁D32包括第一连接壁D321和第二连接壁D322。所述第一连接壁D321所在平面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壁D322所在平面沿内外方向设置。换言之,第一连接壁D321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连接壁D322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沿内外方向延伸。
在进一步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和所述后框壁主体之间形成有避让槽。所述导向段向所述避让槽的方向延伸。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连接壁与导向段之间产生空间位置上的干涉。即便导向段因制备工艺误差而略长,其依然可以伸入至避让槽内而不会被连接壁所阻挡,因此,这可以降低连接壁和滤光条的制备精度,提高其工艺窗口,进而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当导向段引导透明盖板以利于装配时,该避让槽可以为导向段的形变提供一定的空间,进而利于透明盖板的装配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段朝向避让槽的方向延伸,并不意味这导向段伸入至避让槽内。导向段既可以完全不位于避让槽内,也可以部分位于避让槽内。
其中,第一连接壁D321的后侧端连接至后框壁主体D31的前侧面,第一连接壁D321的前侧端连接至第二连接壁D322的外侧端,第二连接壁D322的内侧端连接至抵触部D33。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框壁D2的后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D2G;所述后框壁D3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D3G;所述红外触控组件AA包括电路板A3和设置于所述电路板A3上的红外发射器A1或者红外接收器A2。
所述电路板A3的两侧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凹槽D2G和所述第二凹槽D3G中;所述红外发射器A1或者红外接收器A2正对所述滤光部F1,以从滤光部F1发出红外线或者接收从滤光部F1透过的红外线。其中,第一凹槽D2G和第二凹槽D3G沿前后方向正对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前框壁D2的后侧面设置有向后方凸起的第一凸台D22,第一凹槽D2G开设于第一凸台D22上。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凹槽D2G导致前框壁D2局部减薄,进而保证前框壁D2在设置有第一凹槽D2G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较高的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D3G设置于所述后框壁主体D31的前侧面。
在一种示例中,后框壁主体D31的前侧面设置有向前方凸起的第二凸台D34,第二凹槽D3G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台D34。
在一种示例中,第二凹槽D3G设置于第一连接壁D321的外侧。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连接壁D321也连接至第二凸台D34。
在一种示例中,后框壁主体D31的内侧前边缘设置有倒角,以减轻后框壁主体D31的重量和节省材料。进一步地,倒角的外侧端与第一连接壁D321的后侧端的内侧边缘相交,以在保证第一连接壁D321与后框壁主体D31的连接强度的条件下,尽量减轻后框壁主体D31的材料消耗和重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A3与所述外框主体D1之间形成有布线腔AG。所述电路板A3的信号端口设置于所述布线腔AG中。如此,当不同的外框DD相互拼接时,各个外框DD中的电路板A3可以通过信号端口进行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件EE包括第一支撑竖壁E1、支撑横壁E3和第二支撑竖壁E2;支撑横壁E3所在平面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支撑竖壁E1和第二支撑竖壁E2所在平面沿内外方向延伸。换言之,沿垂直于支撑件EE的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中,第一支撑竖壁E1和第二支撑竖壁E2的横截面沿内外方向延伸,支撑横壁E3的横截面沿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支撑竖壁E1连接于所述支撑横壁E3的前侧端且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一支撑竖壁E1与所述透明盖板BP的后侧边缘之间通过弹性材料MM粘接;所述第二支撑竖壁E2连接于所述支撑横壁E3的后端且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二支撑竖壁E2与所述外框DD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撑竖壁E1与透明盖板BP的后侧边缘之间,可以设置既具有弹性又具有粘接性的材料,以使得第一支撑竖壁E1与透明盖板BP之间粘接。在一种示例中,第一支撑竖壁E1与透明盖板BP的后侧边缘之间设置双面胶。在更进一步地方案中,所述双面胶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的粘附面的宽度(沿内外方向上的尺寸),为所述滤光部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的宽度(沿内外方向上的尺寸)的1.1~2.0倍,例如为1.3~.15倍。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撑竖壁E1与透明盖板BP的后侧边缘之间,可以设置胶黏层和弹性材料层所形成的复合层,以使得第一支撑竖壁E1与透明盖板BP之间粘接。在一种示例中,在第一支撑竖壁E1与透明盖板BP的后侧边缘之间可以设置有层叠的胶黏层、缓冲泡棉层和胶黏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框壁主体D31的内侧面可以沿前后方向设置,支撑横壁E3的外侧面可以与后框壁主体D31的内侧面相互抵触。这样,后框壁主体D31可以对支撑横壁E3进行定位和支撑,提高支撑件EE与外框DD的结合强度和结合稳定性。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框壁主体D3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装配面,第二支撑竖壁E2的前侧面可以与装配面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竖壁E2可以固定于后框壁主体D31上,例如通过螺钉或者胶黏剂固定于后框壁主体D31上。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后框壁主体D31的厚度(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可以大于外框主体D1的厚度(沿内外方向的尺寸),例如可以为外框主体D1的最大厚度的1.2~2倍。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后框壁主体D31自身的强度,使得其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承载第二支撑竖壁E2和抵触部D33上所传导过来的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后框壁主体D31与外框主体D1之间具有更大的结合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最终,使得外框DD具有足够的强度来固定透明盖板BP和承受透明盖板BP被敲击(例如触控笔进行触控时对透明盖板BP的碰撞)时所产生的振动。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设置有背壳BB,背壳BB位于显示面板PNL的后侧且固定于边框组件CC。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在第二支撑竖壁E2与外框主体D1之间可以预留有缝隙;背壳BB的边缘可以弯折并插入该预留的缝隙中。
在本公开中,透明盖板BP的材料可以为无机材料或者有机材料。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盖板BP的材料可以为钠钙玻璃(soda-lime glass)、石英玻璃、蓝宝石玻璃等玻璃材料。再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盖板BP的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乙烯基苯酚(Polyvinyl phenol,PVP)、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等透明有机材料。
在一种示例中,透明盖板BP为钢化玻璃盖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外框DD和支撑件EE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可以为合金材料,以提高外框DD、支撑件EE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外框DD、支撑件EE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一种示例中,外框DD、支撑件EE的材料为铝合金。
在本公开中,显示面板PNL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MicroLED显示面板(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QD-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QD-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LCD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EPD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或者其他可行的显示面板,以能够显示画面为准,本公开不做特殊的限定。示例性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为LCD显示面板,LCD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模组设于显示模组后方的背光模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盖板、显示面板、边框组件和红外触控组件;
所述边框组件包括外框和滤光条;
所述滤光条具有压覆所述透明盖板的前侧边缘的滤光部和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侧面的缓冲部;
所述外框具有外框主体、前框壁和后框壁;所述前框壁的外侧端与所述外框主体连接且内侧端压覆所述滤光部的前表面;
所述后框壁的外侧端与所述外框主体连接,且具有抵触于缓冲部的外侧的抵触部;
红外触控组件固定于所述前框壁和所述后框壁之间,其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或者红外接收器;
显示面板固定于透明盖板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承载段和导向段,所述承载段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的一半;
所述导向段连接于所述承载段的后端,并向外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段的外侧面全部与所述抵触部抵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与所述透明盖板的侧面之间的夹角,在5°~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前侧边缘设置有倒角;
所述缓冲部还包括转接段,所述转接段平行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前侧边缘的倒角;
所述转接段的前端与所述滤光部连接,所述转接段的后端与所述承载段的前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的厚度,不小于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为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的0.9~1.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壁设置有向后侧突出的紧固凸起,所述紧固凸起的后端厚度大于所述紧固凸起的前端厚度;
所述滤光部的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紧固凸起配合的紧固槽;所述紧固凸起插入所述紧固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壁设置有向后侧突出的紧固凸起;所述滤光部的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紧固凸起配合的紧固槽;所述紧固凸起插入所述紧固槽中;
所述滤光条还包括向外侧突出的限位凸起;所述抵触部与所述限位凸起的后侧面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壁还包括后框壁主体和连接壁;所述后框壁主体的外侧端与所述外框主体连接;所述连接壁连接在所述后框壁主体上,并延伸至与所述抵触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壁主体设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后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包括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的后侧端连接至后框壁主体的前侧面,所述第一连接壁的前侧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壁的外侧端,所述第二连接壁的内侧端连接至所述抵触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和所述后框壁主体之间形成有避让槽;
所述缓冲部包括承载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连接于所述承载段的后端,并向所述避让槽的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框连接且通过弹性材料粘接至所述透明盖板的后侧边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竖壁、支撑横壁和第二支撑竖壁;
所述第一支撑竖壁连接于所述支撑横壁的前侧端且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一支撑竖壁与所述透明盖板的后侧边缘之间通过弹性材料粘接;所述第二支撑竖壁连接于所述支撑横壁的后端且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二支撑竖壁与所述外框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的粘附面的宽度,为所述滤光部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的宽度的1.1~2.0倍。
CN202122705596.3U 2021-11-05 2021-11-05 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561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5596.3U CN216561738U (zh) 2021-11-05 2021-11-05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5596.3U CN216561738U (zh) 2021-11-05 2021-11-05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1738U true CN216561738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5596.3U Active CN216561738U (zh) 2021-11-05 2021-11-0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1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789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7789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2585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6032066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7920222B2 (en) LCD and backlight module, front frame, and back bezel thereof
US20120106197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422518B (zh) 一种红外触控液晶一体屏显示模组
WO2018145469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15063852A1 (ja) 表示装置
CN216561738U (zh) 显示装置
WO2022089022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US820378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reen attachment
CN101583900B (zh) 显示设备
KR102478678B1 (ko) 표시 장치
WO2023077986A1 (zh) 显示装置
WO2018201312A1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CN202362549U (zh) 缓冲件及显示装置
CN216647771U (zh) 显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514862U (zh) 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7177723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825369B (zh) 顯示裝置
US2011029231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backlight module
CN211403943U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19066125U (zh) 红外触控设备
CN11165078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060704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KR102483767B1 (ko) 친환경 공법을 적용하여 패널과 커버글라스 사이의 거리가 최소화된 전자칠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