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8622U - 厨具 - Google Patents

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8622U
CN210568622U CN201921062207.6U CN201921062207U CN210568622U CN 210568622 U CN210568622 U CN 210568622U CN 201921062207 U CN201921062207 U CN 201921062207U CN 210568622 U CN210568622 U CN 210568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machine body
baffle
appliance accord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22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腾
谭浩志
黄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22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8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8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8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具,包括:机体,机体具有出风通道;壳体,壳体设置在机体内,壳体具有出风口,且出风口与出风通道对接;闸门结构,闸门结构设置在机体和壳体之间,并与机体和壳体连接,闸门结构具有至少一个U字形的通道,并阻碍气体通过闸门结构。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技术中集成灶上防回流结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厨具。
背景技术
集成灶上嵌设的大功率电磁炉由于发热量大,因而需要散热性能较好的散热通道和散热结构,同时由于热量在通过散热通道时容易通过缝隙回流到集成灶其他组件内,因而在电磁炉嵌入到集成灶上,需要在散热通道处设置密封件或者防回流结构以防止回流。现有的防回流结构通常结构复杂,而密封圈等密封方式又会增加电磁炉的安装难度,从而使得电磁炉的连接安装、拆卸维护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具,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集成灶上防回流结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具,包括:机体,机体具有出风通道;壳体,壳体设置在机体内,壳体具有出风口,且出风口与出风通道对接;闸门结构,闸门结构设置在机体和壳体之间,并与机体和壳体连接,闸门结构具有至少一个U字形的通道,并阻碍气体通过闸门结构。
进一步地,壳体与机体分体设置,壳体能够安装到机体上,闸门结构的一部分与机体连接,闸门结构的另一部分与壳体连接,且当壳体安装到机体上时,闸门结构上与壳体连接的部分插入至闸门结构上与机体连接的部分,并形成通道。
进一步地,闸门结构包括:插板,插板与壳体连接;至少两个挡板,挡板设置在出风通道内,并与机体连接,沿气体流出出风口的方向,插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当壳体安装到机体上时,插板插入到两个挡板之间以形成通道。
进一步地,插板和挡板均沿出风口的径向伸出,且二者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插板和挡板位于出风口的下方或两侧,且插板与出风口的边缘连接。
进一步地,挡板位于出风口的下方且挡板的上边缘不高于出风口的下边缘。
进一步地,挡板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具有导向斜面,并且沿靠近出风口的方向,导向斜面向远离插板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出风口为多个,且至少两个出风口与同一个出风通道对接,壳体还包括隔板,隔板设置在与同一个出风通道对接的两个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出风通道和闸门结构均具有多个,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具有多个彼此分隔的散热腔,每个散热腔均具有出风口,厨具还包括多个发热件,发热件设置在散热腔处。
进一步地,所有散热腔中,至少两个散热腔的出风口与同一个出风通道对接。
进一步地,厨具为集成灶,集成灶包括与机体分体设置的电磁炉组件,电磁炉组件具有壳体。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体和壳体之间设置有闸门结构,闸门结构形成的U字形的通道具有防止热气回流的作用,避免热气从机体和壳体之间的缝隙回流到机体内,同时,闸门结构本身的结构简单,壳体安装方便,能够极大降低壳体安装到机体上时的操作量。上述设置方式在保证厨具及时有效散热的同时,降低了防回流结构的复杂程度,并且还能够方便地将壳体安装到机体上,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集成灶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集成灶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集成灶的后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集成灶出风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P处的放大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集成灶的电磁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7中的电磁炉组件安装到机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体;11、出风通道;20、壳体;21、出风口;22、隔板;30、闸门结构;31、通道;32、插板;33、挡板;331、导向斜面;40、发热件;41、电磁灶;42、线圈盘;43、机芯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集成灶上防回流结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厨具。
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厨具,包括机体10、壳体20和闸门结构30,机体10具有出风通道11;壳体20设置在机体10内,壳体20具有出风口21,且出风口21与出风通道11对接,以使气体由出风口21经由出风通道11排出厨具;闸门结构30设置在机体10和壳体20之间,并与机体10和壳体20连接,闸门结构30具有至少一个U字形的通道31,并阻碍气体通过闸门结构30。
本实施例通过在机体10和壳体20之间设置有闸门结构30,闸门结构30形成的U字形的通道31具有防止热气回流的作用,避免热气从机体10和壳体20之间的缝隙回流到机体10内,同时,闸门结构30本身的结构简单,壳体20安装方便,能够极大降低壳体20安装到机体10上时的操作量。上述设置方式在保证厨具及时有效散热的同时,降低了防回流结构的复杂程度,并且还能够方便地将壳体20安装到机体10上,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以厨具为集成灶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相应地,厨具包括电磁炉组件,电磁炉组件包括壳体20和多个发热件40,发热件40连接在壳体20上,将壳体20安装到机体10上也就是将电磁炉组件安装到机体10上。更具体地说,电磁炉组件中发热的部件包括2KW小功率的电磁灶41、5KW大功率的线圈盘42以及IGBT模块的机芯盒43,其中电磁灶41、线圈盘42和机芯盒43均为发热件40,发热件40产生的热量由壳体20上的出风口21经由出风通道11排出集成灶。当然,厨具也可以是其他厨房设备,发热件40也可以是集成灶上其他部件的发热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炉组件整体与机体10分体设置,壳体20能够安装到机体10上,闸门结构30的一部分与机体10连接,闸门结构30的另一部分与壳体20连接,且当壳体20安装到机体10上时,闸门结构30上与壳体20连接的部分插入至闸门结构30上与机体10连接的部分,并形成通道31。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闸门结构30包括插板32和两个挡板33,其中,插板32与壳体20连接,挡板33设置在出风通道11内,并与机体10连接,沿气体流出出风口21的方向,插板32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挡板33,这样,由于挡板33与插板32之间并无直接的连接关系,在将壳体20安装到机体10上时,直接将插板32插入到两个挡板33之间即可将壳体20安装到机体10上,使得电磁炉组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方便快捷,如图7和图8所示。并且当插板32插入到两个挡板33之间时,插板32与两个挡板33之间均有间隔,并且插板32的边缘与机体10之间也具有间隔,这些间隔形成了U字形的通道31,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出风口21吹出的热风通常会上升,冷风通常会下降,因此排出的热风一般会向上流动排出集成灶,不太可能会逆势向下流动并绕过呈U字形的通道31流动到机体10的其他部位,即热风会沿着图5中实线部分所示的路径流动,而不会沿图5中虚线部分所示的路径流动,从而实现了防回流的效果,保证出风口21的气流经由出风通道11排出集成灶外。
需要说明的是,插板32和挡板3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设置,插板32至少一个,挡板33至少两个,并且至少要有一个插板32位于两个挡板33之间,其形成的通道31的整体形状可以不仅仅是一个U字形,可能是多个U字形顺次连接形成的盘旋式,例如∽形等,但无论其整体形状如何,由于至少要有一个插板32位于两个挡板33之间,因而整体形状中的至少有一部分呈U字形。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21沿水平方向出气,插板32和挡板33均沿出风口21的径向伸出,且二者平行设置,以便于将插板32插入到两个挡板3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插板32和挡板33位于出风口21的下方,且插板32与出风口21的下边缘连接,并且挡板33的上边缘即挡板33的最高处不高于出风口21的下边缘,以保证出风口21吹出的热气不会被吹入到U字形的通道31内,降低了热气经过通道31的可能性,保证防回流的效果。当然,插板32和挡板33也可以设置在出风口21的左右两侧。
可选地,挡板33靠近出风口21的一端具有导向斜面331,并且沿靠近出风口21的方向,导向斜面331向远离插板32的方向倾斜,导向斜面331能够在插板32插入到两个挡板33之间时,为插板32的运动进行导向,即使插板32未对正挡板33之间的间隔,也能够在导向斜面331的作用下伸入到间隔内,从而进一步便于安装。
优选地,由于导向斜面331位于挡板33的最上段,因而导向斜面331的顶端不高于出风口21的下边缘,且导向斜面331的底端即挡板33的折弯处尽可能地接近出风口21的下边缘,以保证闸门结构30的防回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21为多个,每个发热件40都单独设置有一个出风口21以用于散热,且线圈盘42所在的散热腔和机芯盒43所在的散热腔二者的出风口21与同一个出风通道11对接,流经线圈盘42和机芯盒43的气流汇集到一个出风通道11内排出集成灶,这样,将两个散热腔的出风口21与同一个出风通道11对接,使得两个发热件40共用一个出风通道11,在不影响发热件40散热的基础上简化了集成灶的结构,并且还便于进行管理。共用一个出风通道11的发热件40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是更多个,或者也可以将散热腔与出风通道11之间一一对应设置,即每个散热腔的出风口21与一个出风通道11对接。
本实施例的壳体20还包括隔板22,隔板22设置在线圈盘42的出风口21和机芯盒43的出风口21之间,隔板22能够避免两股气流在进入到一个出风通道11时产生相互干扰而影响排出的情况,保证气流按照预定的方式排出集成灶。隔板22的底部可以根据需要向下延伸,由于隔板22向下延伸有可能会与挡板33发生干涉,因而合理调整隔板22底端的高度或者挡板33顶端的高度,以保证二者不会产生干涉。本实施例在出风口21处还设置有出风风扇,出风风扇能够辅助气流吹出,以保证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11和闸门结构30均具有多个,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得每个出风口21吹出的气流都能够有效地从出风通道11排出,每个出风口21与出风通道11之间都有闸门结构30起到防回流的效果,保证集成灶整体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具有多个彼此分隔的散热腔,每个散热腔均具有出风口21,每个散热腔内均设置有一个发热件40,从而将发热件40独立隔开,减少相互干扰,使得每个发热件40能够分别独立进行散热,既避免了发热件40发热之间的相互影响,又提高了发热件40的散热效果,保证发热件40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集成灶外,并且即使是大功率发热件也能够及时进行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改善了现有技术中集成灶上防回流结构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2、闸门结构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能够防止热气回流的作用,避免热气从机体和壳体之间的缝隙回流到机体内;
3、闸门结构本身的结构简单,降低了防回流结构的复杂程度;
4、挡板与插板之间并无直接的连接关系,直接将插板插入到两个挡板之间即可将壳体安装到机体上,安装拆装方便快捷;
5、将发热件独立隔开,减少相互干扰,提高散热效果。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0),所述机体(10)具有出风通道(11);
壳体(20),所述壳体(20)设置在所述机体(10)内,所述壳体(20)具有出风口(21),且所述出风口(21)与所述出风通道(11)对接;
闸门结构(30),所述闸门结构(30)设置在所述机体(10)和所述壳体(20)之间,并与所述机体(10)和所述壳体(20)连接,所述闸门结构(30)具有至少一个U字形的通道(31),并阻碍气体通过所述闸门结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与所述机体(10)分体设置,所述壳体(20)能够安装到所述机体(10)上,所述闸门结构(30)的一部分与所述机体(10)连接,所述闸门结构(30)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壳体(20)连接,且当所述壳体(20)安装到所述机体(10)上时,所述闸门结构(30)上与所述壳体(20)连接的部分插入至所述闸门结构(30)上与所述机体(10)连接的部分,并形成所述通道(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结构(30)包括:
插板(32),所述插板(32)与所述壳体(20)连接;
至少两个挡板(33),所述挡板(33)设置在所述出风通道(11)内,并与所述机体(10)连接,沿气体流出所述出风口(21)的方向,所述插板(32)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挡板(33),当所述壳体(20)安装到所述机体(10)上时,所述插板(32)插入到两个所述挡板(33)之间以形成所述通道(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2)和所述挡板(33)均沿所述出风口(21)的径向伸出,且二者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2)和所述挡板(33)位于所述出风口(21)的下方或两侧,且所述插板(32)与所述出风口(21)的边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3)位于所述出风口(21)的下方且所述挡板(33)的上边缘不高于所述出风口(21)的下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3)靠近所述出风口(21)的一端具有导向斜面(331),并且沿靠近所述出风口(21)的方向,所述导向斜面(331)向远离所述插板(32)的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1)为多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出风口(21)与同一个所述出风通道(11)对接,所述壳体(20)还包括隔板(22),所述隔板(22)设置在与同一个所述出风通道(11)对接的两个所述出风口(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11)和所述闸门结构(30)均具有多个,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具有多个彼此分隔的散热腔,每个所述散热腔均具有所述出风口(21),所述厨具还包括多个发热件(40),所述发热件(40)设置在所述散热腔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散热腔中,至少两个所述散热腔的出风口(21)与同一个所述出风通道(11)对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厨具为集成灶,所述集成灶包括与所述机体(10)分体设置的电磁炉组件,所述电磁炉组件具有所述壳体(20)。
CN201921062207.6U 2019-07-08 2019-07-08 厨具 Active CN210568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2207.6U CN210568622U (zh) 2019-07-08 2019-07-08 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2207.6U CN210568622U (zh) 2019-07-08 2019-07-08 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8622U true CN210568622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2207.6U Active CN210568622U (zh) 2019-07-08 2019-07-08 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8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6763U (zh) 散热系统及烤箱
CN202173286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烤箱
WO2021115104A1 (zh) 嵌入式微波炉
CN210568622U (zh) 厨具
WO2021115107A1 (zh) 抽屉式微波炉
WO2021115106A1 (zh) 抽屉式微波炉
CN220192746U (zh) 烹饪设备
CN112377957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12324615U (zh) 一种机柜散热结构及电源系统
CN210601758U (zh) 厨具
CN211345586U (zh) 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2754313B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2546865U (zh) 电磁炉及电磁炉双室散热风道
CN210373581U (zh) 电焰灶
CN210568643U (zh) 炉头及电焰灶
WO2021115105A1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CN211260900U (zh) 一种电磁炉的模块化炉芯
CN210463126U (zh) 一种改良商用微波炉
CN112393281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10717688U (zh) 厨具
CN217610500U (zh) 蒸汽烹饪装置及其排汽散热结构
CN105910144A (zh) 微波炉
CN218606221U (zh) 一种抽屉式空气炸锅
CN211270223U (zh) 烤箱风道系统及烤箱
CN211231007U (zh) 散热结构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