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7764U - 一种上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7764U
CN210557764U CN201920772121.6U CN201920772121U CN210557764U CN 210557764 U CN210557764 U CN 210557764U CN 201920772121 U CN201920772121 U CN 201920772121U CN 210557764 U CN210557764 U CN 210557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frame
fixed
bracket
convey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21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利
于天波
徐林园
左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Art TP Pist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Art TP Pist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Art TP Pist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Art TP Pist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21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7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7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7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料装置,包括底座、料框升降装置、输送装置和移载装置;所述料框升降装置对称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料框升降装置的下方均设有输送装置,所述移载装置设置在料框升降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和移载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料框升降装置和输送装置配合设置,实现对堆放活塞的料框机械自动化上下料,同时,再通过移载装置的设置,对用于上料的料框升降装置中空的料框进行夹持移送至对用于下料的料框升降装置中收集氧化完成的活塞,实现机械化上下料,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整车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活塞已发展成为集轻质高强度新材料、异性外圆复合型面、异型销孔等多项新技术于一体的搞技术含量的产品,以保证活塞的耐热性、耐磨性、平稳的导向性和良好的密封功能,减少发动机的摩擦功损失,降低油耗、噪声和排放。活塞在生产加工中需要进行氧化处理,目前市场上对活塞氧化的上料和下料多为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市场上对活塞氧化的上料和下料多为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下料装置,包括底座、料框升降装置、输送装置和移载装置;所述料框升降装置对称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料框升降装置的下方均设有输送装置,所述移载装置设置在料框升降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和移载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通过料框升降装置和输送装置配合设置,实现对堆放活塞的料框机械自动化上下料,同时,再通过移载装置的设置,对用于上料的料框升降装置中空的料框进行夹持移送至对用于下料的料框升降装置中收集氧化完成的活塞,实现机械化上下料,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料框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托架,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托架固定在升降机构上,所述托架下端设有输送装置,上端设有移载装置。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链条和转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和下端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形状不同的轴承座,所述第一支架顶端的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架下端侧面的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设有与主动齿轮对应的从动齿轮,对应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绕设有链条,所述托架固定在链条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来实现托架上升或是下降,从而实现对托架上的料框进行举升,机械操作,减少人工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减小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滑座、支撑架和支撑条,所述第一滑座设置在第一支架两侧的第一滑块上,并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座还通过连接块与链条连接,所述支撑架垂直固定在远离第一滑块的第一滑座两端表面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料框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之间有间隙;利用链条带动第一滑座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条上的料框移动,实现料框的机械升降,减少人工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减小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轴承架、输送辊组和输送电机,所述轴承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轴承架之间设有多个输送辊组成的输送辊组,所述输送辊组之间为链式输送,所述输送辊组连接输送电机;通过输送装置对堆放好的料框输送至托架进行上料或对堆放好的料框输送出去完成下料,机械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减小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轴承架和输送辊组一侧设置在托架下端,设置在托架下端的轴承架上分别竖直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设置在托架下端的输送辊组均穿过支撑条之间的间隙,所述支撑架内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杆相配合的滑槽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还设有穿过链条且平行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之间还设有竖直的第二定位杆;通过第二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的组合设置,对托架上的料框进行定位,防止料框偏移,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移动夹持机构,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移动夹持机构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架的水平滑架上;通过移动夹持机构实现对料框升降装置中空的料框进行夹持移送至对用于下料的料框升降装置中收集氧化完成的活塞,实现机械化操作,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移动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滑座、第一气缸、第二滑块、夹持座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滑座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架的水平滑架上,所述第二滑座上固定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滑座远离水平滑架的一侧竖直设有平行的第二滑块,所述夹持座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朝输送装置方向设置的夹持座。
优选地,所述移载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固定在与料框升降装置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架的水平滑架下表面,所述压紧机构的数量和料框升降装置相同;通过压紧机构对托架上的料框进行压紧定位,更好的防止料框偏移,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悬架、压紧气缸和压紧板,所述悬架固定在与料框升降装置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架的水平滑架下表面,所述悬架上固定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朝输送装置方向设置并连接压紧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料框升降装置和输送装置配合设置,实现对堆放活塞的料框机械自动化上下料,同时,再通过移载装置的设置,对用于上料的料框升降装置中空的料框进行夹持移送至对用于下料的料框升降装置中收集氧化完成的活塞,实现机械化上下料,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2、通过第二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的组合设置,对托架上的料框进行定位,防止料框偏移,提高生产效率。
3、通过压紧机构对托架上的料框进行压紧定位,进一步的防止料框偏移,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上下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上下料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料框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料框升降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料框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料框升降装置2、输送装置3和移载装置4;所述料框升降装置2对称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料框升降装置2的下方均设有用于输送料框5的输送装置3,所述移载装置4设置在料框升降装置2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3和移载装置4均固定在底座1上;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右端的料框升降装置2和输送装置3用于上料,底座1左端的料框升降装置2和输送装置3用于下料;通过料框升降装置2和输送装置3配合设置,实现对堆放活塞的料框5机械自动化上下料,同时,再通过移载装置4的设置,对用于上料的料框升降装置2中空的料框5进行夹持移送至对用于下料的料框升降装置2中收集氧化完成的活塞,实现机械化上下料,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参阅图3至图4,所述料框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机构21和托架22,所述升降机构21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托架22固定在升降机构21上,在托架22上堆放料框5,升降机构21实现对托架22上的料框5的升降进行上料或下料,所述托架22下端设有输送装置3,上端设有移载装置4。
所述升降机构21包括第一支架211、轴承座212、第一转轴213、第二转轴(图中未示)、主动齿轮214、从动齿轮(图中未示)、链条215和转动电机216,所述第一支架211的顶端和下端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形状不同的轴承座212,所述第一支架211顶端的轴承座212之间设有第一转轴213,所述第一转轴213两端均设有主动齿轮214,所述第一支架211下端侧面的轴承座212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设有与主动齿轮214对应的从动齿轮,对应的主动齿轮214与从动齿轮之间绕设有链条215,所述托架22固定在链条215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213的一端连接转动电机216的输出端,通过转动电机216的正转或反转来实现托架22上升或是下降,从而实现对托架22上的料框5进行举升,机械操作,减少人工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减小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11上还设有与支架211垂直的水平架6,通过加水平架6的设置,对支架211进行加固,保证支架211的稳固性,在本实施中,所述水平架6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托架22包括第一滑座221、支撑架222和支撑条223,所述第一滑座221设置在第一支架211两侧的第一滑块2111上,并与第一滑块21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座221还通过连接块7与链条215连接,所述支撑架222垂直固定在远离第一滑块2111的第一滑座221两端表面上,所述支撑架222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料框5的支撑条223,所述支撑条223之间设有间隙;利用链条215带动第一滑座221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条223上的料框5移动,实现料框5的机械升降,减少人工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减小生产成本。
参阅图5,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的轴承架31、输送辊组32和输送电机33,所述轴承架31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轴承架31之间设有多个输送辊组成的输送辊组32,所述输送辊组32之间为链式输送,所述输送辊,32连接输送电机33,进一步的,参阅图2,所述轴承架31和输送辊组32前端设置在托架22下端,所述输送辊组32前端的输送辊均穿插在支撑条223之间的间隙,通过输送装置3对堆放好的料框5输送至托架22进行上料或对堆放好的料框5输送出去完成下料,机械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减小生产成本。
参阅图6至图7,所述移载装置4包括第二支架41和移动夹持机构42,所述第二支架41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移动夹持机42构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架41的水平滑架411上;通过移动夹持机构42实现对料框升降装置2中空的料框5进行夹持移送至对用于下料的料框升降装置2中收集氧化完成的活塞,实现机械化操作,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所述移动夹持机构42包括第二滑座421、第一气缸422、第二滑块423、夹持座424和第二气缸425,所述第二滑座421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架41的水平滑架411上,所述第二滑座421上固定第一气缸422,用于给第二滑座421提供动力,实现第二滑座421能够在水平滑架41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滑座421远离水平滑架411的一侧竖直设有平行的第二滑块423,所述夹持座424与第二滑块42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425通过固定座426固定在第二滑座421上,所述第二气缸425的输出端连接朝输送装置3方向设置的夹持座4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座424包括U形座4241和对称设置在U形座两端内侧的第三气缸4242,所述第三气缸4242的输出端均连接有用于夹持料框5的夹持块424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堆放活塞的料框5堆放至右端输送装置3上,并启动输送电机33对输送辊组32提供动力,将料框5输送至托架22上,此时停止输送电机33是运作,启动转动电机216正转,通过主动齿轮214转动带动链条215转动,从而带动托架22上移,实现对料框5的举升,当料框5举升至设计好的高度时,停止转动电机216运作;同时,在左端的托架22上放置一个空的料框5,重复以上步骤,将空的料框5举升至设计好的高度;此时通过机械手臂(图中未示)对右端料框5内的活塞进行抓取,进行氧化处理,氧化处理完成后的活塞又通过机械手臂放置在左端空的料框5内。
当右端料框5内的活塞全部处理完成后,再启动第一气缸422为第二滑座421提供动力,使得夹持座424移动至右端料框5上,通过第二气缸425使得夹持座424下移至于右端料框5齐平,再通过第三气缸4242启动,通过夹持块4243对右端空的料框5进行夹持,夹持完成后,又通过第二气缸425使得夹持座424上移;同时,右端料框5内的活塞都完成氧化处理并放入左端的料框5内,使得料框5装满活塞,则此时左右两端的料框升降装置2进行运作,左端料框升降装置2对料框5进行下降,右端的料框升降装置2对料框进行上升,当完成各自的升降后,移动夹持机构42将夹持的空的料框5放置在左端的料框5上为一下次活塞收集提高料框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右端的料框5内的活塞全部完成上料,同时也将料框5全部放置在左端的托架22上,对氧化完成的活塞实现收集,再通过输送装置3实现下料,通过上述机械化上下料,减少人工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减小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参阅图8至图9,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设置在托架22下端的轴承架31上分别竖直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杆3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杆311为四个,两两分布在轴承架31上,所述第一定位杆311均穿过支撑条223之间的间隙,所述支撑架222内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杆311相配合的滑槽块224,方便托架22的上下移动,减少摩擦力。
所述第一支架211之间还设有穿过链条且平行的水平杆(图中未标注),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杆2112,所述第一滑座221在限位杆2112之间上下移动,通过限位杆2112对第一滑座221进行限位,当第一滑座221触碰到上面的限位杆2112时,转动电机216停止运作,托架22不再上升,进一步的,当第一滑座221触碰到下面的限位杆2112时,转动电机216停止运作,托架22停止运动,开始堆放下一轮料框5。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2112之间还设有竖直的第二定位杆2113,通过第二定位杆2113与第一定位杆311的组合设置,对托架22上的料框5进行三面定位,防止料框5偏移,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三
参阅图10至图12,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所述移载装置4还包括压紧机构43,所述压紧机构43固定在与料框升降装置2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架41的水平滑架411下表面,所述压紧机构43的数量和料框升降装置2相同;通过压紧机构43对托架22上的料框5进行四面定位,更好的防止料框5偏移,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压紧机构43包括悬架431、压紧气缸432和压紧板433,所述悬架431固定在与料框升降装置2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架41的水平滑架411下表面,所述悬架431上固定有压紧气缸432,所述压紧气缸432的输出端朝输送装置3方向设置并连接压紧板433,所述压紧板的高度与机械手臂抓取所放置活塞的料框5高度一致,通过压紧气缸432的伸缩,实现压紧板433的伸缩,从而实现对机械手臂抓取所放置活塞的料框5进行压紧定位,防止料框5偏移,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料框升降装置、输送装置和移载装置;所述料框升降装置对称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料框升降装置的下方均设有输送装置,所述移载装置设置在料框升降装置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和移载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托架,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托架固定在升降机构上,所述托架下端设有输送装置,上端设有移载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链条和转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和下端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形状不同的轴承座,所述第一支架顶端的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架下端侧面的轴承座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设有与主动齿轮对应的从动齿轮,对应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绕设有链条,所述托架固定在链条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滑座、支撑架和支撑条,所述第一滑座设置在第一支架两侧的第一滑块上,并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座还通过连接块与链条连接,所述支撑架垂直固定在远离第一滑块的第一滑座两端表面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料框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之间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轴承架、输送辊组和输送电机,所述轴承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轴承架之间设有多个输送辊组成的输送辊组,所述输送辊组之间为链式输送,所述输送辊组连接输送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架和输送辊组一侧设置在托架下端,设置在托架下端的轴承架上分别竖直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设置在托架下端的输送辊组均穿过支撑条之间的间隙,所述支撑架内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杆相配合的滑槽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还设有穿过链条且平行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之间还设有竖直的第二定位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移动夹持机构,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移动夹持机构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架的水平滑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滑座、第一气缸、第二滑块、夹持座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滑座能够移动的固定在第二支架的水平滑架上,所述第二滑座上固定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滑座远离水平滑架的一侧竖直设有平行的第二滑块,所述夹持座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朝输送装置方向设置的夹持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固定在与料框升降装置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架的水平滑架下表面,所述压紧机构的数量和料框升降装置相同;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悬架、压紧气缸和压紧板,所述悬架固定在与料框升降装置对应位置的第二支架的水平滑架下表面,所述悬架上固定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朝输送装置方向设置并连接压紧板。
CN201920772121.6U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上下料装置 Active CN210557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2121.6U CN210557764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上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2121.6U CN210557764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上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7764U true CN21055776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2121.6U Active CN210557764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上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7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932A (zh) * 2019-05-27 2019-09-17 安庆雅德帝伯活塞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932A (zh) * 2019-05-27 2019-09-17 安庆雅德帝伯活塞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0826U (zh) 电梯导轨积放式自动金加工输送线
CN214298026U (zh) 一种智能双向可逆刀片摆盘机
CN112607434A (zh) 一种包装箱堆叠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10557764U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113911502B (zh) 一种降低损耗的吊具运输架
CN211732924U (zh) 一种托盘装载单元
CN210735526U (zh) 一种高效移载机
CN210559108U (zh) 一种料框举升机构
CN110239932A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210655123U (zh) 一种换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换向输送线
CN210223981U (zh) 半导体封装一体机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11225529U (zh) 一种新型砖板垛提升分离设备
CN21204947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密封条的连续上料装置
CN110217720B (zh) 一种料框举升机构
CN108238437A (zh) 自动化成型设备的周转板提升平移装置
CN209957292U (zh) 一种辊道窑托盘提升装置
CN216736543U (zh) 一种保温板码垛装置
CN218433493U (zh) 一种幕墙铝型材集合输送及翻转设备
CN213650950U (zh) 一种挂具吊架转运装置
CN211945269U (zh) 一种循环上料机构
CN217501227U (zh) 一种用于停车系统的升降移载机构
CN21723002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运装置
CN213170265U (zh) 一种接料装置以及电机加工设备
CN212953100U (zh) 一种自动叠砖设备
CN218319257U (zh) 周转箱物料流转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