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8612U - 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38612U CN210538612U CN201821604219.2U CN201821604219U CN210538612U CN 210538612 U CN210538612 U CN 210538612U CN 201821604219 U CN201821604219 U CN 201821604219U CN 210538612 U CN210538612 U CN 2105386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fragrance
- infrared
- tea
- tea lea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包括箱体、控制器、传动装置、温控装置、驱动装置、混香装置和红外线加热干燥板,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所述传动装置上设有传输带,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为从进料斗到出料口,在出料口处设有茶叶收集箱;所述温控装置与红外线加热干燥板相连,红外线加热干燥板设置于箱体内顶部;所述混香装置包括储液箱、喷香器和香料混合液,所述储液箱设置于传输带的下方,香料混合液盛放于储液箱中,喷香器上设有吸液管,喷香器上设有数个喷头,喷头的喷嘴朝向传输带。本实用新型提香机,能够防止茶叶被烧焦,使得干燥提香后的茶叶具备高香或者其他香味;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制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提香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背景技术
茶树,原名:茶,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衮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目前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然而茶叶从茶树上面摘下来之后并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烘干等加工过程才能食用,但是加工茶叶的过程十分的麻烦,众所周知,为提高茶叶品质,在制茶后续阶段,通常采用瞬时高温加热茶叶,使茶叶中香气散发,呈现浓郁香味,故达到茶叶提香的目的。茶叶提香是制茶工艺中的重要技术,传统的制茶工艺是将茶叶置于高强度的炭火上进行间歇烘干处理,在间歇烘烤的过程需要及时的对茶叶进行翻动与冷却,将茶叶的苦涩感烘焙成甘甜、香醇的好茶,形成茶叶特有的高香,由于是人工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翻转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烘焙时间太长、经济价值效益低,制造过程耗时又繁琐,致使传统古法烘焙的所剩无几。
目前,茶厂大量使用的提香机有两种:一种是热风干燥提香机,由于其热源是热空气,因为干燥介质不同,故干燥提香后的茶叶缺乏传统的高香或者其他香味;另外一种是红外线干燥提香机,茶叶在烘焙过程可能会出现烧焦,故干燥提香后的茶叶具有焦味。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能够使得茶叶在提香后具备一定的香味,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包括箱体和控制器,在箱体的上部设有进料斗,在箱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装置、温控装置、驱动装置、混香装置和红外线加热干燥板,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所述传动装置上设有传输带,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为从进料斗到出料口,在出料口处设有茶叶收集箱;所述温控装置与红外线加热干燥板相连,红外线加热干燥板设置于箱体内顶部;所述混香装置包括储液箱、喷香器和香料混合液,所述储液箱设置于传输带的下方,香料混合液盛放于储液箱中,喷香器上设有吸液管,吸液管置于储液箱的底部,喷香器上设有数个喷头,喷头的喷嘴朝向传输带。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进料斗上设有进料门,进料门上设有进料门控制阀;在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门,出料门上设有出料门控制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进料门控制阀和出料门控制阀相连。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温控装置、驱动装置和喷香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装置为皮带轮组,传动轴与皮带轮组相连,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皮带轮组转动。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传输带的末端和出料口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板。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箱体的顶部设有一层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中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能够防止茶叶被烧焦,能够使得干燥提香后的茶叶具备高香或者其他香味;整个提香机人工参与度低,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制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箱体1,进料斗2,出料口3,进料门控制阀21,出料门控制阀31,传动装置4,传输带5,温控装置6,控制器7,驱动装置8,盛放香料混合液的储液箱9,喷香器10,香料混合液11,吸液管12,喷头13,斜板14,茶叶收集箱15,隔热层16,红外线加热干燥板17,温度传感器18,湿度传感器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包括箱体1、控制器7、传动装置4、温控装置6、驱动装置8、混香装置和红外线加热干燥板17。在箱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斗2,在箱体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3,在进料斗2上设有进料门,进料门上设有进料门控制阀21;在出料口3上设有出料门,出料门上设有出料门控制阀31,所述控制器7分别与进料门控制阀21和出料门控制阀31相连。在体现过程中,进料门和出料门关闭,防止红外线外漏。
驱动装置8与传动装置4相连,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装置4为皮带轮组,传动轴与皮带轮组相连,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皮带轮组转动。所述传动装置4上设有传输带5,传输带5的传输方向为从进料斗2到出料口3,在传输带5的末端和出料口3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板14,在出料口3处设有茶叶收集箱15。茶叶从进料斗进入,落入到传输带上,传输带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缓慢朝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当整个传输带铺满茶叶后停止,此时,控制器控制进料门和出料门关闭,防止红外线外漏,并且进行茶叶提香工作。当茶叶提香完成之后,出料口处的出料门控制阀打开,传输带继续传动,将其上的茶叶通过斜板的辅助,落入到茶叶收集箱中进行收集。
提香温度的控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温控装置,温控装置6、驱动装置8和喷香器10分别与控制器7相连。温控装置6和驱动装置8分别设置于传动装置的下方。所述温控装置6与红外线加热干燥板17相连,红外线加热干燥板17设置于箱体1内顶部;通过红外线对箱体内的茶叶进行温度加热。
所述混香装置包括储液箱9、喷香器10和香料混合液11,所述储液箱9设置于传输带5的下方,香料混合液11盛放于储液箱9中,喷香器10上设有吸液管12,吸液管12置于储液箱9的底部,喷香器10上设有数个喷头13,喷头13的喷嘴朝向传输带5,通过喷头将香料喷洒到茶叶上,并且在红外线加热干燥板17的作用下快速的烘干,留香持久。
另外,为了防止茶叶被烤焦,在箱体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8和湿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8和湿度传感器19分别与控制器7相连,通过温度传感器来传递箱体内温度情况,通过湿度传感器来传递箱体内湿度情况,方便控制器掌控箱体内的温湿度,便于调控温控装置和混香装置。
为了防止箱体过热,烫伤使用人员,在箱体1的顶部设有一层隔热层16,所述隔热层16为中空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包括箱体和控制器,在箱体的上部设有进料斗,在箱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装置、温控装置、驱动装置、混香装置和红外线加热干燥板,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所述传动装置上设有传输带,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为从进料斗到出料口,在出料口处设有茶叶收集箱;所述温控装置与红外线加热干燥板相连,红外线加热干燥板设置于箱体内顶部;所述混香装置包括储液箱、喷香器和香料混合液,所述储液箱设置于传输带的下方,香料混合液盛放于储液箱中,喷香器上设有吸液管,吸液管置于储液箱的底部,喷香器上设有数个喷头,喷头的喷嘴朝向传输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斗上设有进料门,进料门上设有进料门控制阀;在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门,出料门上设有出料门控制阀,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进料门控制阀和出料门控制阀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其特征在于:温控装置、驱动装置和喷香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装置为皮带轮组,传动轴与皮带轮组相连,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皮带轮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其特征在于:在传输带的末端和出料口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红外线提香机,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顶部设有一层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中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04219.2U CN210538612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04219.2U CN210538612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38612U true CN210538612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4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0421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38612U (zh) | 2018-09-29 | 2018-09-29 | 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386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94506A (zh) * | 2022-04-25 | 2022-07-29 | 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羊肚菌的加工设备 |
-
2018
- 2018-09-29 CN CN201821604219.2U patent/CN2105386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94506A (zh) * | 2022-04-25 | 2022-07-29 | 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羊肚菌的加工设备 |
CN114794506B (zh) * | 2022-04-25 | 2023-09-05 | 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羊肚菌的加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53363B (zh) |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5166123A (zh) | 滚筒和微波联合杀青用于生产茅香型茶叶的新工艺 | |
CN111919946B (zh) | 一种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 | |
CN111820293A (zh) | 一种祁红小青柑的加工工艺 | |
KR101199026B1 (ko) | 발효차 생산 자동화 장치 | |
CN101411367A (zh) | 武侯春茶叶加工工艺 | |
CN109566788A (zh) | 一种制作九华安茶的生产系统 | |
KR20120023331A (ko) | 발효차 자동 제조방법 | |
CN110800817B (zh) | 一种嫩甜香型颗粒红茶的制备方法 | |
CN210538612U (zh) | 一种茶叶红外线提香机 | |
CN107087696A (zh) | 一种桑叶茶和桑叶茶粉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5901191A (zh) | 用于茶叶加工的自动化复合揉捻装置及其复合揉捻方法 | |
CN105211349A (zh) | 一种多功能生产线制作多种红茶的方法 | |
CN101461428A (zh) | 一种茶叶的生产方法 | |
CN103392837A (zh) | 翠芽的制备方法 | |
CN115736030B (zh) | 一种小罐铁观音茶连续化生产线 | |
CN106070802A (zh) | 锌硒茶加工工艺 | |
CN105815485A (zh) | 六堡茶二次发酵方法 | |
CN217429157U (zh) | 一种发酵茶制备生产线 | |
CN216415881U (zh) | 红茶加工设备 | |
CN115644275A (zh) | 利用生物酶制备小罐铁观音茶的工艺方法 | |
CN114208904A (zh) | 红茶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及红茶 | |
CN113575715A (zh) | 一种发酵茶制备生产线 | |
CN113575714A (zh) | 一种多功能茶叶自动生产线 | |
CN106106868A (zh) | 金丝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