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26407U - 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26407U
CN210526407U CN201920810385.6U CN201920810385U CN210526407U CN 210526407 U CN210526407 U CN 210526407U CN 201920810385 U CN201920810385 U CN 201920810385U CN 210526407 U CN210526407 U CN 210526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wall
wall portion
work vehicle
portions
po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03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合雄一郎
小宫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8103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26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26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26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作业车,具有驾驶部和用于乘降所述驾驶部的乘降用台阶(17),所述乘降用台阶(17)具有脚踏部(18)和纵壁部(25),所述纵壁部(25)位于所述脚踏部(18)的里侧,并且以位于比所述脚踏部(18)更靠上的位置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用于乘降驾驶部的乘降用台阶的作业车。
背景技术
以往,在乘降用台阶的机体内侧部位,具有以支承于机体框架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壁部。通过纵壁部能够抑制脚部过分进入里侧的情况。
然而,就以上所述的纵壁部支承在机体框架的结构而言,纵壁部与设置于机体的行驶装置之间的间隔较窄。结果是,随着机体行驶,有时泥土、草屑等会堆积在纵壁部与行驶装置之间的较窄的间隙,当堆积的泥土等增多时,可能导致行驶装置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希望既能够抑制脚部过分进入乘降用台阶,又能够减少泥土、草屑等的堆积。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的特征在于,具有驾驶部和用于乘降所述驾驶部的乘降用台阶,所述乘降用台阶具有脚踏部和纵壁部,所述纵壁部位于所述脚踏部的里侧,且以位于比所述脚踏部更靠上的位置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纵壁部抑制置于脚踏部的脚部过分进入里侧。此外,由于在乘降用台阶具有纵壁部,因此,纵壁部与设置于机体的行驶装置之间的间隔较大,能够减少泥土等堆积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俯视时,在所述纵壁部和所述脚踏部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该结构,当驾驶员将脚部置于脚踏部时,附着在鞋子上的泥土等能够从纵壁部和脚踏部之间的间隙落至下方,不会堆积在脚踏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脚踏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和所述纵壁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一致。
根据该结构,由于纵壁部不向下侧凸出,因此,与地面的突起部、作物等接触的可能性也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以在上下方向上空出间隔的方式具有多个所述脚踏部,从侧面观察时,在所述纵壁部的上端和位于所述纵壁部的上侧的所述脚踏部的下端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该结构,既能够抑制驾驶员的脚部过分踏入,又能够通过使泥土、作物等经过纵壁部和上侧的脚踏部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堆积。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具有支承所述脚踏部的左右两侧部的左右支承部件,所述纵壁部支承在所述左右支承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为了稳定地支承脚踏部而设置的左右支承部件,通过简单的支承构造支承纵壁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纵壁部横跨所述左右支承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支承纵壁部的左右两侧,从而稳定地支承纵壁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左右支承部件分别具有:脚踏支承部,支承所述脚踏部;以及延伸部,从所述脚踏支承部向里侧延伸,所述纵壁部横跨所述左右延伸部的里侧端部彼此且与所述左右延伸部一体形成。
根据该结构,纵壁部与构成支承部件的左右延伸部一体形成,因此,能够以较大的支承强度支承纵壁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左右延伸部分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左右脚踏支承部位于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状态。
根据该结构,左右延伸部能够不影响脚踏部地设置在左右脚踏支承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乘降用台阶具有:固定部,位于上侧且固定在所述驾驶部;以及可动部,位于比所述固定部更靠下侧的位置,且能够在使用姿势和非使用姿势之间变更姿势,在所述可动部具有所述纵壁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可动部切换成非使用姿势,从而例如在将作业车载置于货车进行搬运等时,能够提高乘降用台阶的地面高度等进而实现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可动部能够通过摆动在所述使用姿势和所述非使用姿势之间变更姿势,所述作业车具有移动限制机构,当所述可动部呈所述使用姿势时,所述移动限制机构能够在限制姿势变更用的摆动移动的限制状态和解除所述摆动移动的限制的限制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该结构,当可动部呈使用姿势时,通过移动限制机构限制其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可动部因机体摆动等导致姿势不稳定的情况。此外,通过将移动限制机构切换成限制解除状态,从而能够将可动部变更姿势为非使用姿势。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可动部通过绕水平轴心上下摆动,能够在所述使用姿势和所述非使用姿势之间变更姿势,所述移动限制机构具有:卡合销,以向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以及凹入部,以朝下开口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可动部,所述移动限制机构通过使所述卡合销卡入所述凹入部从而切换成所述限制状态,当所述移动限制机构呈所述限制状态时,通过使延伸至比所述卡合销的轴心更靠下侧的位置的所述凹入部的两侧抵接在所述卡合销,从而限制所述可动部绕所述水平轴心摆动。
根据该结构,在限制状态下,在可动部侧的凹入部卡入固定部侧的卡合销,凹入部的两侧抵接在卡合销,从而限制可动部的摆动。在限制解除状态下,卡合销与凹入部之间的卡合被解除,可动部能够绕水平轴心上下摆动。
结果是,移动限制机构通过卡合销和凹入部这样简单的构造,能够使可动部在限制状态和限制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前部的侧视图。
图2是乘降用台阶的侧视图。
图3是乘降用台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乘降用台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7:驾驶部
17:乘降用台阶
18:脚踏部
19:固定部
20:可动部
24:支承部件
25:纵壁部
26:脚踏支承部
27:延伸部
30:移动限制机构
31:卡合销
32:凹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的实施方式适用于作为作业车的示例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图1的附图标记F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前侧,图1的附图标记B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后侧。图4的附图标记L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左侧,图 4的附图标记R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右侧。
图1示出了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前部。该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具有机体框架1和履带行驶装置2。在行驶机体的前方设有收割农田的作物(直立谷秆) 的收割部3。收割部3具有:拨禾轮4,拨入直立谷秆;收割刀5,切割直立谷秆;以及螺旋推运器6,将收割谷秆沿收割宽度方向横向移送集中并向后方送出。在收割部3的后方设有驾驶部7。驾驶部7被驾驶室8覆盖。在驾驶部7的后方具有存储脱粒处理后的谷粒的谷粒存储部9。对收割谷秆的整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10以与谷粒存储部9横向排列的状态设置。以横跨收割部3和脱粒装置10的方式具有将收割谷秆的整秆向脱粒装置10搬运的输送器11。
在驾驶室8的右侧部形成有搭乘口12,搭乘口12被能够开闭的门13所关闭。在门13的后侧具有用于吸取发动机的燃烧用空气的防尘箱14。
在位于门13的后方的后支柱15具有支承门13的后部的铰链16。门13以能够通过铰链16绕上下轴心摆动开闭的方式支承在后支柱15。
(乘降用台阶)
如图2所示,在搭乘口12(门13)的下侧具有当驾驶员乘降驾驶部7时用于放置脚部的乘降用台阶17。乘降用台阶17以在上下方向上空出间隔的方式具有2个脚踏部18。并且,如图3所示,乘降用台阶17具有:固定部19,位于上侧;以及可动部20,位于下侧,且能够在使用姿势和非使用姿势之间变更姿势。上侧的脚踏部18A设置于固定部19,下侧的脚踏部18B设置于可动部20。
在说明乘降用台阶17的过程中,当定义左右时,以与机体的左右方向不同的状态来定义。即,在此,左右是指进行乘降的驾驶员所观察的左右。具体而言,相当于机体前后方向。
如图2、3所示,固定部19具有:左右支承托架23,螺栓连结在支承驾驶部7的驾驶部框架21的侧壁22,并向外侧延伸;以及上侧脚踏部18A,以横跨左右支承托架23的延伸端部的状态连结。
可动部20具有:下侧脚踏部18B;左右支承部件24,支承下侧脚踏部18B 的左右两侧部;以及纵壁部25,位于下侧脚踏部18B的里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左右支承部件24分别具有:脚踏支承部26,支承下侧脚踏部18B;以及延伸部27,从脚踏支承部26向里侧延伸。纵壁部25横跨左右延伸部27的里侧端部彼此而延伸,且与左右延伸部27一体形成。
脚踏支承部26以位于下侧脚踏部18B的左右两侧的状态呈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板状。在左右脚踏支承部26的下端部通过焊接方式连结下侧脚踏部18B。
左右延伸部27和纵壁部25通过将带板状的部件弯曲成俯视时大致呈U字形的方式一体形成。左右延伸部27螺栓连结在左右脚踏支承部26的下端部。
如图4所示,俯视时,在纵壁部25和下侧脚踏部18B之间形成间隙S1。下侧脚踏部18B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与纵壁部25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一致。此外,从侧面观察时,在纵壁部25的上端与上侧脚踏部18A的下端之间形成间隙S2。
下面对可动部20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3、4所示,在左右支承托架23的延伸端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设有向外方凸出的支承销28。在左右脚踏支承部26的上端部形成有供支承销28 插通的上下较长的插通孔29。可动部20能够在插通孔29的长度范围内上下移动,可动部20在呈使用姿势时,以插通孔29的上端部抵接在支承销28的状态受到悬挂支承(图4中实线所示的状态)。
在用手将可动部20抬起,使插通孔29的下端部抵接在支承销28的状态下,当使可动部20绕支承销28的轴心向上方摆动时,能够切换成退避至上方的非使用姿势(图4的虚线所示的状态)。
还具有移动限制机构30,当可动部20呈使用姿势时,移动限制机构30能够在限制姿势变更用的移动操作的限制状态和解除移动操作的限制的限制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移动限制机构30具有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于固定部19 的卡合销31和以向下开口的状态设置于可动部20的凹入部32。
即,在左右支承托架23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除了支承销28,还设有向外方凸出的卡合销31。此外,在左右脚踏支承部26的上端部,形成有以朝下开口的状态设置的凹入部32。当可动部20呈使用姿势时,卡合销31卡入凹入部32。通过将延伸至比卡合销31的轴心更靠下侧的位置的凹入部32的两侧抵接到卡合销31,从而限制可动部20绕支承销28的水平轴心摆动。
在左右脚踏支承部26的上端部形成有凹入部33,当可动部20被切换成非使用姿势时,能够使卡合销31卡入凹入部33。在呈非使用姿势时,卡合销31 卡合在凹入部33,从而限制可动部20绕支承销28的水平轴心摆动。
(其他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其他实施方式。
(1)也可以使纵壁部25和下侧的脚踏部18B之间封闭,还可以使脚踏部18B 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与纵壁部25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不同。
(2)纵壁部25和左右延伸部27也可以分体构成。
(3)也可以一体设置脚踏支承部26和左右延伸部27。
(4)可动部20可以通过滑动而进行姿势变更,此外,乘降用台阶17整体也可以设置成位置固定的状态。
(5)移动限制机构30也可以通过能够插拔的销或螺丝的交换等进行姿势切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等收割机以及拖拉机等农用作业车,不仅农用作业车,还能够适用于建设机械等作业车。

Claims (13)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驾驶部和用于乘降所述驾驶部的乘降用台阶,
所述乘降用台阶具有脚踏部和纵壁部,所述纵壁部位于所述脚踏部的里侧,且以位于比所述脚踏部更靠上的位置的状态沿上下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俯视时,在所述纵壁部和所述脚踏部之间形成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踏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和所述纵壁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踏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和所述纵壁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以在上下方向上空出间隔的方式具有多个所述脚踏部,
从侧面观察时,在所述纵壁部的上端和位于所述纵壁部的上侧的所述脚踏部的下端之间形成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以在上下方向上空出间隔的方式具有多个所述脚踏部,
从侧面观察时,在所述纵壁部的上端和位于所述纵壁部的上侧的所述脚踏部的下端之间形成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所述脚踏部的左右两侧部的左右支承部件,
所述纵壁部支承在所述左右支承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部横跨所述左右支承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支承部件分别具有:脚踏支承部,支承所述脚踏部;以及延伸部,从所述脚踏支承部向里侧延伸,
所述纵壁部横跨所述左右延伸部的里侧端部彼此且与所述左右延伸部一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延伸部分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左右脚踏支承部位于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以及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降用台阶具有:固定部,位于上侧且固定在所述驾驶部;以及可动部,位于比所述固定部更靠下侧的位置,且能够在使用姿势和非使用姿势之间变更姿势,
在所述可动部具有所述纵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能够通过摆动在所述使用姿势和所述非使用姿势之间变更姿势,
所述作业车具有移动限制机构,当所述可动部呈所述使用姿势时,所述移动限制机构能够在限制姿势变更用的摆动移动的限制状态和解除所述摆动移动的限制的限制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通过绕水平轴心上下摆动,能够在所述使用姿势和所述非使用姿势之间变更姿势,
所述移动限制机构具有:卡合销,以向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以及凹入部,以朝下开口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可动部,
所述移动限制机构通过使所述卡合销卡入所述凹入部从而切换成所述限制状态,
当所述移动限制机构呈所述限制状态时,通过使延伸至比所述卡合销的轴心更靠下侧的位置的所述凹入部的两侧抵接在所述卡合销,从而限制所述可动部绕所述水平轴心摆动。
CN201920810385.6U 2019-05-31 2019-05-31 作业车 Active CN210526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0385.6U CN210526407U (zh) 2019-05-31 2019-05-31 作业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0385.6U CN210526407U (zh) 2019-05-31 2019-05-31 作业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26407U true CN210526407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9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0385.6U Active CN210526407U (zh) 2019-05-31 2019-05-31 作业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26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69878B1 (en) Roll center for harvester attachment frame control arms
US4737067A (en) Device for mounting working implements on tractor
CN210526407U (zh) 作业车
JP5395613B2 (ja) コンバインの運転部構造
CN211406886U (zh) 作业车
JP6919195B2 (ja) 乗用型芝刈機
JP3806233B2 (ja) 乗用コンバインの乗降ステップ装置
EP3011823B1 (en) Combine with a weight transfer and residue spreading apparatus
CN210226230U (zh) 作业车
JP2004344053A (ja) コンバイン
JP7419223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325174B2 (ja) コンバイン
JPS641906Y2 (zh)
JPH0312624Y2 (zh)
JP7262426B2 (ja) コンバイン
CN210120804U (zh) 联合收割机
JP7406798B2 (ja) 収穫機
JP3833158B2 (ja) コンバイン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JP2012044917A (ja) 若葉収穫機
CN209105686U (zh) 收割机
CN116941416A (zh) 收割机
CN114651600A (zh) 联合收割机
JPH0210901Y2 (zh)
JPS6242677Y2 (zh)
JPS593152Y2 (ja) 移動農機のエンジン搭載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