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5076U - 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5076U
CN210515076U CN201921560450.0U CN201921560450U CN210515076U CN 210515076 U CN210515076 U CN 210515076U CN 201921560450 U CN201921560450 U CN 201921560450U CN 210515076 U CN210515076 U CN 210515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operating
operating device
indicator
opera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04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冈阳一郎
安藤良彦
Original Assignee
Lix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l Corp filed Critical Lixil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5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5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 E03D5/028Pusher plates and 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uilt-in cister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05G1/10Details, e.g. of discs, knobs, wheels or 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1/0412Constructional or 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aucet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24Low-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03D1/26Bowl with flushing cistern mounted on the rearwardly extending end of the bow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2001/0418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having temperature indic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在容易掌握厨卫设备进行工作了的方面使用性良好的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具备装置主体(54)、和由用户操作的操作件(56),操作件(56)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通过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而能够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装置主体(54)具备外表面的颜色与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不同的标识部(82),操作件(56)在处于第一位置时从外部隐藏标识部(82),在处于第二位置时使标识部(82)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外部。

Description

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作厨卫设备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操作机构,其具备:通过推动操作而能够在下方位置与上方位置之间移动的按钮、和引导按钮的引导部。该按钮在排水栓处于闭栓状态时配置于与引导部的上表面齐平面的下方位置,在排水栓处于开栓状态时配置于从引导部的上表面突出的上方位置。在该操作机构中,为了通过目视确认容易掌握排水栓的开闭状态,在按钮上形成有仅按钮处于上方位置时露出于外部的标识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2-9742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推动操作处于下方位置的按钮,当将手离开按钮时,按钮向上方位置移动,在此,按钮的标识部首次露出。也就是说,按钮的标识部在按钮的操作中途不会露出。因此,不能掌握为了使排水栓进行工作而需要将按钮操作到哪种程度才可,用户可能感到使用性差。这是通过按钮、手柄等操作件使厨卫设备进行工作时共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认识到存在改进的余地。
本实用新型的某方式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掌握厨卫设备进行工作了的方面使用性良好的操作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操作装置。第一方式的操作装置具备装置主体、由用户操作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通过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而能够使厨卫设备进行工作,所述装置主体具备外表面的颜色与所述装置主体的邻接部位不同的标识部,所述操作件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从外部隐藏所述标识部,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标识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外部。
根据第一方式,在使操作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中途或移动之后,即使将手离开操作件,也通过目视确认装置主体的露出了的标识部,而能够掌握厨卫设备进行工作了。因此,相比于将手离开操作件而标识部首次露出的情况,容易掌握为了使厨卫设备进行工作而需要将操作件操作到哪种程度才可。因此,在掌握厨卫设备进行工作了的方面,能够使操作装置的使用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厨卫设备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图1的位置移动操作件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筒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厨卫设备的立体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厨卫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局部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局部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从图7的位置移动第一操作件后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厨卫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分解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15是表示从图12的位置移动第二操作件后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从图14的位置移动第一操作件后的状态的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标识部件的主视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的局部的侧面剖视图;
图1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局部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厨卫设备,14…操作装置,40…筒状部件,54…装置主体,56(56-A、56-B)…操作件,66…主体部件,68…标识部件,70a~70d…分界部,72…筒状部,74…台部,80…邻接部位,82…标识部,106…收纳孔,106a…上表面,106b…下表面,132…周缘部,134…引导部,136(136-A、136-B)…被引导部,150…筒状部,170…止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省略构成要件的一部分,或将其尺寸适当放大、缩小。配合标记的方向观察附图。在本说明书中的“固定”、“安装”只要没有特别说明,除了两者直接满足提及的条件的情况之外,还包含经由其它部件满足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也是本实施方式的厨卫(水回り)设备10的结构图。本实施方式的厨卫设备10为水龙头。该厨卫设备10具备:设备主体12、和通过操作装置14的操作件56(后述)进行工作的工作机构20。本实施方式的工作机构20具备阀机构22。
本实施方式的设备主体12具备能够喷出水的喷水部24,在设备主体12的内部设有向喷水部24供给水的供水路26。供水路26具有:向在供水路26的中途设置的阀机构22供给水的上游侧水路28、和将从阀机构22供给的水向喷水部24引导的下游侧水路30。在本实施方式的上游侧水路28中包含供给温水的温水供给路32、和供给冷水的冷水供给路34。
本实施方式的设备主体12具备:在前端部设有喷水部24的喷管(スパウト,spout)部36、喷管部36从外周面突出的主管部38、覆盖主管部38的前端开口部的作为帽的筒状部件40。对筒状部件40的详细进行后述。
本实施方式的阀机构22构成流量调整阀。该阀机构22利用操作件56能够改变上游侧水路28的开度,通过该改变而能够调整向下游侧水路30供给的水的流量。本实施方式的阀机构22也构成热水混合阀。该阀机构22利用操作件56也能够改变温水供给路32与冷水供给路34的开度的比率,通过该改变而能够调整向下游侧水路30供给的水的温度。这种阀机构22众所周知,因此,在此简化说明。
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的设备主体12具备:外壳42,其固定于设备主体12的主管部38的内部并且收纳阀机构22;固定螺母44,其拧入主管部38并且将阀机构22固定在外壳42内。
本实施方式的阀机构22具备:壳体46、在壳体46固定的盘状的固定阀芯48、在壳体46内配置的盘状的可动阀芯50、能够旋转地收纳在壳体46内的旋转支架52。可动阀芯50通过与操作件56连动地移动,而如上所述能够改变在固定阀芯48形成的温水供给路32及冷水供给路34的开度或温水供给路32及冷水供给路34的开度的比率。
操作装置14具备:装置主体54、由用户操作的操作件56、将从操作件56接受的外力向工作机构20传递的传递部58。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54兼作厨卫设备10的设备主体12。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54也具备喷管部36、主管部38、筒状部件40等。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件56为手柄,作为所谓的单手柄发挥作用。操作件56具备:将装置主体54的一部分覆盖的盖部60、和接受用户操作的操作接受部62。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接受部62形成从盖部60突出的长条状。
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8是与操作件56分体设置的长条体,且固定于操作件56的盖部60。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8经由支承轴64绕穿过支承轴64的第一轴线La1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旋转支架52。操作件56相对于装置主体54,经由工作机构20(阀机构22)及传递部58随着绕第一轴线La1的转动而能够倾斜移动地被支承。操作件56成为,相对于装置主体54绕第一轴线La1能够转动地被支承。
传递部58设置为,能够以在绕第一轴线La1转动时工作机构20的可动阀芯50直线移动的方式传递传递部58的活动。当可动阀芯50的位置因操作件56的倾斜移动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时,上游侧水路28的开度被可动阀芯50改变。
传递部58相对于装置主体54,经由旋转支架52绕与第一轴线La1正交的第二轴线La2能够旋转地被支承。操作件56成为,相对于装置主体54经由工作机构20(阀机构22)及传递部58绕第二轴线La2能够旋转地被支承。
传递部58设置为,能够以在绕第二轴线La2旋转时可动阀芯50旋转的方式传递传递部58的活动。当可动阀芯50的旋转量因操作件56的旋转而变化时,温水供给路32或冷水供给路34的开度的比率被可动阀芯50改变。开度的比率以操作件56越接近可旋转的范围的一端侧温水供给路32的开度越大且越接近可旋转的范围的另一端侧冷水供给路34的开度越大的方式改变。
参照图1、图3。图1表示操作件56处于接下来说明的第一位置Ps1的状态,图3表示操作件56处于接下来说明的第二位置Ps2的状态。表示如下例子:在图1中操作件56处于能够倾斜移动范围的一端位置,在图3中操作件56处于能够倾斜移动范围的另一端位置。
在操作件56处于能够倾斜移动范围的一端侧的第一位置Ps1时,厨卫设备10成为停止从喷水部24喷出水的第一状态(停水状态)。在操作件56处于能够倾斜移动范围内比第一位置Ps1更靠另一端侧的第二位置Ps2时,厨卫设备10成为从喷水部24喷出水的第二状态(喷水状态)。这样,操作件56通过从第一位置Ps1向第二位置Ps2移动,而能够使工作机构20进行工作。由此,操作件56能够以切换厨卫设备10的状态的方式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在操作件56处于第二位置Ps2时,越接近操作件56的能够倾斜移动范围的另一端侧,水的流量越多,越接近操作件56的能够倾斜移动范围的一端侧,水的流量越少。本实施方式的操作件56在处于第一位置Ps1及第二位置Ps2的任一位置时,均保持静止的状态。
参照图1、图2、图4。筒状部件40构成装置主体54(设备主体12)的一部分,并安装于装置主体54的其他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部位”是指装置主体54的主管部38,通过载置于主管部38的前端开口部而安装在主管部38上。在筒状部件40的内侧插通有传递部58。
筒状部件40具备:在主管部38的前端开口部插入的下侧部分40a、和在筒状部件40的筒轴方向Dca上设置于比下侧部分40a更靠操作件56侧的上侧部分40b。本实施方式的上侧部分40b具有随着在筒轴方向Dca上朝向操作件56侧而缩径的形状的缩径部40c。作为缩径部40c的一个例子,缩径部40c形成球带状。在筒状部件40的外周部,在下侧部分40a与上侧部分40b之间设有台阶部40d。台阶部40d载置于主管部38的前端开口部。
筒状部件40具备分割了筒状部件40的形状的主体部件66和标识部件68。主体部件66和标识部件68是以筒状部件40的筒轴方向Dca的中途位置为第一分界部70a且以筒状部件40的周向的中途位置的两个部位为第二分界部70b来分割筒状部件40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分界部70a及第二分界部70b以仅穿过筒状部件40的缩径部40c的方式设置。
主体部件66以例如树脂、陶器、金属等为原材料而构成。主体部件66具有遍及筒状部件40的整周地连续的筒状部72。筒状部72的一部分构成载置标识部件68的台部74。由此,利用主体部件66的台部74实现在筒状部件40的筒轴方向Dca上定位标识部件68。
标识部件68固定于主体部件66。本实施方式的标识部件68经由固定结构76固定于主体部件66。固定结构76具有在主体部件66设置的承接部76a、和在标识部件68设置的被承接部76b。固定结构76通过利用主体部件66的承接部76a承接标识部件68的被承接部76b,而将标识部件68固定于主体部件66。本实施方式的承接部76a通过与被承接部76b相互嵌合,而承接被承接部76b。本实施方式的承接部76a和被承接部76b的一方为凸部,另一方为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承接部76a为凹部,被承接部76b为凸部。
承接部76a和被承接部76b在筒状部件40的第一分界部70a设置于彼此对置的部位。详细而言,承接部76a在主体部件66的台部74的外表面(上表面)上设置,被承接部76b在与该台部74的外表面对置的标识部件68的外表面(下表面)上设置。承接部76a和被承接部76b在处于标识部件68固定到主体部件66的状态时,设置为不露出于外部而无法被看到。
参照图1、图3。标识部件68构成外表面的颜色与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不同的标识部82。本实施方式中的邻接部位80由主体部件66构成。操作件56在处于第一位置Ps1(以下,均称为隐藏位置Ps1)时从外部隐藏标识部82,在处于第二位置Ps2(以下,均称为露出位置Ps2)时使标识部82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外部。只要在从一个视点观察操作装置14的外观时满足该条件即可。在改变观察的视点时,也是可以存在如下情况,即,从处于隐藏位置Ps1的操作件56与装置主体54之间的间隙能够稍微看到标识部8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沿着标识部82的外表面的法线方向的任意方向观察时满足上述条件。
这里的“隐藏”是指,以标识部82不露出于外部的方式隐藏标识部82的整体。操作件56在处于隐藏位置Ps1时,从外部也隐藏标识部件68与主体部件66的分界部70a、70b。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件56的盖部60从外部隐藏标识部82。这样,标识部82作为如下标识发挥作用,即,通过在操作件56从隐藏位置Ps1移动至露出位置Ps2时露出于外部,而显示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在至少一部分,在操作件56处于隐藏位置Ps1、露出位置Ps2的任一位置时均露出于外部。在操作件56处于隐藏位置Ps1时,主体部件66的筒状部72的外周面遍及周向的整周的范围地露出于外部。
在使颜色在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和标识部82中不同的方面,例如可以使原材料的颜色在标识部82和邻接部位80中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该方案。标识部件68成为由标识部82的外表面的颜色的原材料构成,主体部件66成为由邻接部位80的外表面的颜色的原材料构成。除此之外,在使颜色在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和标识部82中不同的方面,例如可以在标识部82和邻接部位80中改变表面处理的有无,或使因该表面处理造成的颜色不同。这里的“表面处理”是指例如涂装、电镀、蒸镀等。
使标识部82的外表面的颜色为第一色,使邻接部位80的外表面的颜色为第二色。在本说明书中表示的是,带点的外表面的部位为第一色,除此以外的外表面的部位为第二色。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色为蓝色,第二色为银色。在标识部82显示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了时,显示使用户产生水的印象的蓝色。因此,容易认识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了。这里的蓝色是指,色调处于以孟塞尔值计5PB~5BG的范围内。第二色为第一色即蓝色的色调范围外的颜色。
在邻接部位80和标识部82中“外表面的颜色不同”是指,在第一色与第二色之间,色调、纯度及明度中的至少一项不同。为了通过目视容易识别标识部82和邻接部位80,第一色与第二色的色调差优选设为例如,在孟塞尔表色系统中5以上的色调差。另外,从相同的观点来看,第一色与第二色的明度差优选设为例如,在孟塞尔表色系统中4以上的明度差。另外,从相同的观点来看,第一色与第二色的纯度差优选设为,例如在孟塞尔表色系统中4以上的纯度差。通过满足这样的条件,而即使标识部82的向外部露出的露出范围较小,也实现容易识别标识部8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相邻并且向外部露出的部位的表面由与该邻接部位80同等的颜色构成。本实施方式中,这里的“露出的部位”是指装置主体54的主管部38的外周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件56的向外部露出的部位的表面也由与该邻接部位80同等的颜色构成。这里的“同等”包含在Lab色空间中的色差ΔE为1.5以下的情况。
对以上的操作装置14的效果进行说明。
(A)操作件56在处于隐藏位置Ps1时从外部隐藏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在处于露出位置Ps2时使标识部82露出于外部。因此,通过目视确认该露出了的标识部82而能够掌握如下情况,即,通过使操作件56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而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另外,在使操作件56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的中途或移动之后,即使将手离开操作件56,也能够通过目视确认露出了的标识部82,而掌握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了。因此,相比于手离开操作件56而标识部82首次露出的情况,容易掌握为了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而需要将操作件56操作到哪种程度才可。因此,在掌握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了的方面,能够使操作装置14的使用性良好。
(B)操作件56在处于隐藏位置Ps1时从外部隐藏标识部82。因此,此时标识部82不显著,外观设计性良好。另外,通过利用操作件56从外部隐藏标识部82,而使用户掌握厨卫设备10的动作已停止。
(C)标识部件68由标识部82的外表面的颜色的原材料构成,主体部件66由邻接部位80的外表面的颜色的原材料构成。因此,排除涂装剥落的影响,能够由标识部82及邻接部位80长期地显示不同的颜色。
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由分割了筒状部件40的主体部件66构成,标识部82由分割了筒状部件40的标识部件68构成。因此,由主体部件66和标识部件68构成筒状部件40且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特别是在标识部82和邻接部位80中显示不同的颜色的方面,不需要使用双色成型,具有抑制制造成本的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操作件56从第一位置Ps1侧向第二位置Ps2侧移动,来自喷水部24的水的流量变多,并且标识部82的露出面积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操作件56从第二位置Ps2侧向第一位置Ps1侧移动,来自喷水部24的水的流量变少,并且标识部82的露出面积减少。也就是说,通过目视确认由操作件56的位置变化引起的标识部82的露出面积的增减,而能够掌握水的流量。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5、图6。本实施方式的厨卫设备10是成为向马桶90供给清洁水的清洁水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水箱装置。该厨卫设备10具备:作为设备主体12的水箱92、通过操作装置14的操作件56(图中的56-A、56-B)进行工作的工作机构20、能够向水箱92内供水至规定水位的供水装置94。供水装置94例如是球形水龙头等。
本实施方式的水箱92在马桶90的后部的上方配置,且与马桶90一体化。水箱92能够在内部贮存清洁水,并在水箱92的底部形成排水口92a。水箱92具备:贮存清洁水的水箱主体96、和覆盖并堵塞在水箱主体96形成的上表面开口部的盖体98。盖体98形成水箱92的上表面部,并且能够装卸地设置于水箱主体96。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机构20具备:阀机构22、和将从操作件56受到的外力向阀机构22传递的传递机构100。
本实施方式的阀机构22构成能够将水箱92的排水口92a开闭的开闭阀。阀机构22使用例如浮阀等。本实施方式的传递机构100是如下的连杆机构,即,将操作件56的压入方向Dd1(后述)上的外力转换为阀机构22打开排水口92a的方向De的力。阀机构22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该排水口92a打开时,当预先设定的设定流量的清洁水从水箱92的内部排出时将排水口92a关闭。由此,从水箱92向马桶90供给设定流量的清洁水。这样,厨卫设备10通过工作机构20从操作件56接受外力,而开始向马桶90供给设定流量的清洁水的清洁水供给动作。
参照图5、图7、图8。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4具备:装置主体54、由用户操作的多个操作件56、将从操作件56受到的外力向工作机构20传递的传递部58。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54兼作厨卫设备10的设备主体12。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54还具备水箱主体96、盖体98。盖体98具备:将露出于水箱92的外部的表面形成的表面部件102、和在表面部件102的背侧固定的加强部件104。
装置主体54具有在成为装置主体54的表面的装置主体54的上表面开口的收纳孔106。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孔106在盖体98的上表面开口。装置主体54具备:主体部件66,其构成收纳孔106开口的装置主体54的表面;标识部件68,其配置于比主体部件66的收纳孔106的开口部位更靠进深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件66由盖体98的表面部件102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标识部件68在主体部件66的背侧配置。
操作件56在装置主体54的收纳孔106的内侧配置。操作件56是接受用户的推动操作而能够移动的按钮,相对于装置主体54在收纳孔106的深度方向Dd上能够移动地被支承。这里的“深度方向Dd”是指,沿着收纳孔106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本实施方式的操作件56能够以接受用户的推动操作而向深度方向Dd的一侧(以下,也称为压入方向Dd1)直线移动的方式移动。
操作件56具备接受用户的推动操作的操作接受部62。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8由与操作件56相同的部件构成,且从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向操作件56的压入方向Dd1突出。传递部58经过在标识部件68形成的贯通孔68a而能够进退。贯通孔68a供能够进退自如地引导传递部58。
当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接受推动操作而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时,外力从操作接受部62经由传递部58向工作机构20传递。在工作机构20中装入有用于使操作件56从露出位置Ps2向隐藏位置Ps1回位的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为螺旋弹簧等弹性部件。当解除施加于操作件56的外力时,利用施力部件从露出位置Ps2向隐藏位置Ps1回位。
在多个操作件56中包含第一操作件56-A和第二操作件56-B。在本说明书中,关于这种具有共同点的多个构成要件,使用统称的名称说明它们的共同点,使用单独的名称说明各个构成要件中不同的点。“统称的名称”是指,省略了开头的“第一、第二”、末尾的“-A、-B”的名称。
参照图7~图10。图7、图8表示操作件56-A、56-B处于隐藏位置Ps1的状态,图10表示第一操作件56-A处于露出位置Ps2的状态。多个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收纳于装置主体54的收纳孔106。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嵌入一个收纳孔106中。在从深度方向Dd观察时,多个操作件56-A、56-B在第一方向Da上相邻地设置。以下,将在从深度方向Dd观察时与第一方向Da(以下,为了方便,称为左右方向Da)正交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Db(以下,为了方便,称为前后方向Db)。
操作件56通过在接受到用户的推动操作时向收纳孔106的进深侧移动,而能够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在操作件56处于隐藏位置Ps1时,厨卫设备10成为停止清洁水的供给的第一状态。在操作件56从隐藏位置Ps1移动至露出位置Ps2时,厨卫设备10开始进行清洁水供给动作。这样,操作件56通过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而能够使工作机构20进行工作。由此,操作件56能够以厨卫设备10开始进行清洁水供给动作的方式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利用第一操作件56-A和第二操作件56-B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时的设定流量不同。利用第一操作件56-A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时的设定流量变多,利用第二操作件56-B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时的设定流量变少。
标识部件68具备:绕操作件56的深度方向Dd的方向轴线包围的周壁部110、在压入方向Dd1上设置于与操作件56对置的部位的底壁部112、在主体部件66固定的固定部114。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114从周壁部110向外方突出,使用螺丝等固定件116固定于主体部件66。
标识部件68构成外表面的颜色与邻接部位80不同的标识部82。本实施方式的标识部82构成收纳孔106的内表面,详细而言,构成收纳孔106的内周面。因此,能够在操作件56的推动操作的中途使标识部82露出。本实施方式中的“邻接部位80”由主体部件66构成,设置于比标识部82更靠收纳孔106的入口侧的位置,构成收纳孔106的内周面中比标识部82更靠入口侧的部位。该邻接部位80设置于遍及收纳孔106的内周面的整周的范围。
多个操作件56的各自在处于隐藏位置Ps1时从外部隐藏标识部82的对应的部位,在处于露出位置Ps2时使标识部82的对应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这里的与第一操作件56-A对应的标识部82的部位118(以下,称为第一对应部位118)是标识部82的周向的一部分。另外,与第二操作件56-B对应的标识部82的部位120(以下,称为第二对应部位120)是标识部82的周向的其它部分,详细而言,是标识部82的除第一对应部位118以外的剩余部分。由此,即使在存在多个操作件56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A)的效果。
标识部82中与多个操作件56的各自对应的部位118、120由单个标识部件68构成。也就是说,第一对应部位118和第二对应部位120由单个标识部件68构成。由此,相比于标识部82中与多个操作件56的各自对应的部位各自使用分开的部件,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标识部82的外表面的颜色(第一色)为蓝色,邻接部位80的外表面的颜色(第二色)为白色。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相邻并向外部露出的部位的表面由与该邻接部位80同等的颜色(白色)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这里的“露出的部位”是指盖体98的上表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向操作件56的外部露出的部位的表面也由与该邻接部位80同等的颜色构成。
当以上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接受推动操作并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时,如上所述,外力传递至厨卫设备10的工作机构20,能够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此时,操作件56使从外部隐藏了的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露出于外部。用户通过目视确认该露出了的标识部82,而能够掌握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了。当解除对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施加的外力时,利用工作机构20的施力部件,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从露出位置Ps2自动地向隐藏位置Ps1回位。此时,操作件56将露出于外部的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从外部隐藏。用户目视确认这样从外部隐藏了标识部82,从而能够掌握厨卫设备10的动作已停止。
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4,也能够得到上述的(A)~(C)的效果。
与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相邻的邻接部位80设置于比标识部82更靠收纳孔106的入口侧的位置。因此,标识部82设置于收纳孔106的进深部位,难以从外部目视确认标识部82,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设计性。
说明操作装置14的其它特征。
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具备在收纳孔106的深度方向Dd上设置于入口侧并且接受推动操作的入口侧面部130。装置主体54在装置主体54的表面具备在收纳孔106的开口部位的周缘设置的周缘部132。操作件56的入口侧面部130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在操作件56处于隐藏位置Ps1时,与周缘部132的表面成齐平面。这里的“齐平面”不仅包含相邻的面无高度差地排列的情况,也包含几乎无高度差地排列的情况。
在收纳孔106的内周面设有引导部134(图8的134-A、134-B)。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134设置于收纳孔106的内周面中的邻接部位80及标识部8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与多个操作件56的各自对应的多个引导部134。在多个引导部134中包含与第一操作件56-A对应的第一引导部134-A、和与第二操作件56-B对应的第二引导部134-B。第一引导部134-A由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及邻接部位80的周向的一部分构成,第二引导部134-B由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及邻接部位80的周向的其他部分构成。
操作件56具备在与收纳孔106的引导部134对置的部位设置的被引导部136。被引导部136在与收纳孔106对置的部位设置于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的外周面部。在操作件56的外周面部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被引导部136。操作件56-A、56-B的操作接受部62的外周面部具有:在左右方向Da上朝向与另一操作件56-A、56-B相反一侧的第一面部62a、朝向前后方向Db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面部62b、在左右方向Da上与另一操作件56-A、56-B对置的对置面部62c。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件56的第一面部62a、第二面部62b分别设置至少两个操作件56的被引导部136。在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的外周面部,至少在朝向第二方向Db的两侧的部位分别设置操作件56的被引导部136。
本实施方式的被引导部136形成沿着深度方向Dd延伸的凸状。在操作接受部62的外周面部,在从深度方向Dd的入口侧端部起的一部分的范围内不设置被引导部136,而在从中途位置到进深侧端部的范围内设置被引导部136。在与深度方向Dd正交的截面上,被引导部136形成向外方凸起的圆弧状。
在操作件56在与深度方向Dd正交的方向上错位地沿着深度方向Dd移动时,操作件56的被引导部136随着相对于引导部134的滑动而被引导部134引导。被引导部136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在操作件56处于隐藏位置Ps1时,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与邻接部位80的分界部70c更靠深度方向Dd的进深侧的位置。由于这种引导部134设置于标识部82,因此,除了作为表示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了的标识的功能之外,使标识部82还具有引导操作件56的功能。
以上的多个引导部134-A、134-B设置于单个标识部件68。由此,在将多个与操作件56对应的引导部134设置于标识部82的方面,相比于使用分别的部件,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装置主体54的周缘部132与邻接部位80的外表面为同等的颜色。由此,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容易比周缘部132及邻接部位80显眼。随之,利用标识部82进一步容易认识到厨卫设备10通过操作件56进行工作了。
在被引导部136的深度方向Dd的入口侧端面,设置以随着朝向深度方向Dd的进深侧而连续地接近收纳孔106的方式延伸的斜面136a。斜面136a在操作件56处于隐藏位置Ps1时,设置于在深度方向Dd上比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与邻接部位80的分界部70c更靠入口侧(参照图7)的位置。另一方面,斜面136a在操作件56处于露出位置Ps2时,设置于在深度方向Dd上比上述分界部70c更靠进深侧的位置(参照图10)。
考虑如下情况,即,在操作件56从露出位置Ps2向隐藏位置Ps1回位时,在装置主体54的分界部70c设置通过与被引导部136的入口侧端面的接触而限制操作件56的移动的台阶部。在该情况下,被引导部136的斜面136a以通过伴随相对于分界部70c的台阶部的滑动而远离该分界部70c的台阶部的方式引导操作件56。由此,即使在装置主体54的分界部70c具有台阶部的情况下,操作件56的被引导部136也不会卡在该台阶部,而使操作件56移动。
上述的水箱92的水箱主体96及马桶90为陶器制,盖体98为树脂制。上述的操作件56配置于该盖体98的收纳孔106的内侧。在盖体98的收纳孔106与操作件56之间没有配置其他部件。这里的“其他部件”不包含操作件56。也可以在一个操作件56-A与收纳孔106之间配置另一操作件56-B。盖体98的收纳孔106在盖体98的表面部件102形成。表面部件102的整体在包含收纳孔106的周缘部132的范围内由单个部件构成。说明该结构的优点。
考虑与水箱主体96一样将水箱92的盖体98设为陶器制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陶器制的盖体98受到伴随成形工序中的干燥而进行收缩的影响,其收纳孔106的形状容易产生较大的不均。如果在该盖体98的收纳孔106的内侧配置操作件56,则由于收纳孔106与操作件56之间的间隙的不均较大,因此,操作件56容易在与深度方向Dd正交的方向上晃动。作为其对策,在使用陶器制的盖体98的情况下,为了吸收其收纳孔106的制造误差,通常在收纳孔106的内侧配置树脂制或金属制的框部件,经由该框部件在盖体98安装操作件56。在该情况下,存在容易在盖体98与框部件的连接处积存污垢的问题。
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盖体98为树脂制,因此,相比于将盖体98设为陶器制的情况,抑制成形工序中的收缩的影响,抑制收纳孔106的形状的不均。因此,即使在收纳孔106的内侧不配置框部件地配置操作件56,也抑制收纳孔106与操作件56之间的间隙的不均,容易抑制操作件56的晃动。得到这种效果,且也可以不在盖体98的收纳孔106的内侧配置框部件,因此,实现零件数量的削减。除此之外,具有不仅抑制在盖体98的收纳孔106的周缘部132产生污垢、而且即使产生这种污垢也容易擦去的优点。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1。本实施方式的厨卫设备10也是向马桶(未图示)供给清洁水的水箱装置。该厨卫设备10也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具备作为设备主体12的水箱92、通过操作装置14的操作件56(图中的操作件56-A、56-B)进行工作的工作机构20、供水装置94。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机构20也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具备:阀机构22、和将从操作件56受到的外力向阀机构22传递的传递机构100。本实施方式的传递机构100也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是如下的连杆机构,即,将操作件56的压入方向上的外力转换为阀机构22打开排水口92a的方向De上的力。
参照图12~图14。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4具备:装置主体54、由用户操作的多个操作件56、将从操作件56受到的外力向工作机构20传递的传递部58。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54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与厨卫设备10的设备主体12分体地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54构成带壁面板。该装置主体54具备:在划分室内空间的室内壁部140固定的基底部件142、固定于基底部件142并露出于室内空间的盖部件144。基底部件142使用螺丝部件等固定件146固定于室内壁部140。
装置主体54具有在成为装置主体54的表面的装置主体54的前表面开口的收纳孔106。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孔106在盖部件144的前表面开口。装置主体54具备:主体部件66,其构成收纳孔106开口的装置主体54的表面;标识部件68,其配置于主体部件66的背侧。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件66由盖部件144构成。主体部件66具有:构成装置主体54的表面的表面部148、和从表面部148的收纳孔106的开口部位向表面部148的背侧突出的筒状部150。筒状部150构成收纳孔106的内周面的一部分。
操作件56是接受用户的推动操作而能够移动的按钮。操作件56具备:接受用户的推动操作的操作接受部62、和从操作接受部62延伸的臂部152。臂部152经由在臂部152的前端部设置的支承轴64,绕穿过支承轴64的第一轴线La1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主体部件66。操作件56成为,相对于装置主体54绕第一轴线La1能够转动地被支承。本实施方式的操作件56相对于装置主体54沿着深度方向Dd能够移动地被支承,接受用户的推动操作而绕第一轴线La1能够转动。
本实施方式的传递部58是与操作件56分体地设置的长条体。传递部58插通于在基底部件142形成的支承孔142a并能够进退地支承于基底部件142。
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当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接受推动操作而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时,外力从操作接受部62经由传递部58向工作机构20传递。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当解除对操作件56施加的外力时,利用工作机构20的施力部件从露出位置Ps2自动地向隐藏位置Ps1回位。
在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操作件56中也包含第一操作件56-A和第二操作件56-B。参照图12、图14~图16。图12、图14表示操作件56处于隐藏位置Ps1的状态,图15表示第二操作件56-B处于露出位置Ps2的状态,图16表示第一操作件56-A处于露出位置Ps2的状态。多个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收纳于装置主体54的收纳孔106内。操作件56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通过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而能够使工作机构20进行工作。由此,操作件56能够以厨卫设备10开始进行清洁水供给动作的方式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
标识部件68具备:绕装置主体54的深度方向Dd的方向轴线包围的筒状的周壁部110、和从周壁部110突出的爪部154。向周壁部110的内侧嵌入主体部件66的筒状部150。标识部件68的爪部154作为通过与操作件56接触而限制操作件56的压入方向上的可动范围的止动件发挥作用。
标识部件68构成外表面的颜色与装置主体54的邻接部位80不同的标识部82。本实施方式的标识部82设置于收纳孔106的内周面。本实施方式中的“邻接部位80”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由主体部件66构成,且设置于比收纳孔106的标识部82更靠入口侧的位置。
多个操作件56的各自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在处于隐藏位置Ps1时从外部隐藏标识部82的对应的部位,在处于露出位置Ps2时使标识部82的对应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标识部82中与多个操作件56的各自对应的部位也由单个标识部件68构成。
标识部82的外表面的颜色(第一色)为蓝色,邻接部位80的外表面的颜色(第二色)为白色。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邻接部位80相邻并向装置主体54的外部露出的部位的表面由与该邻接部位80同等的颜色(白色)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这里的“露出的部位”是指,盖部件144的表面(前表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向操作件56的外部露出的部位的表面也由与该邻接部位80同等的颜色构成。
当以上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接受推动操作而从隐藏位置Ps1向露出位置Ps2移动时,如上所述,外力向厨卫设备10的工作机构20传递,能够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此时,操作件56使从外部隐藏了的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露出于外部。用户通过目视确认该露出了的标识部82,而能够掌握厨卫设备10工作了。当解除对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施加的外力时,利用工作机构20的施力部件,操作件56的操作接受部62从露出位置Ps2自动地向隐藏位置Ps1回位。此时,操作件56将露出到外部的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从外部隐藏。用户目视确认这样从外部隐藏了标识部82,从而能够掌握厨卫设备10的动作已停止。
利用以上的操作装置14,也能够得到上述的(A)~(C)的效果。
说明操作装置14的其它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件56的入口侧面部130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在操作件56处于隐藏位置Ps1时,与装置主体54的周缘部132的表面成齐平面。
参照图13、图17。在收纳孔106的内周面设置引导部134。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134设置于收纳孔106的内周面中的标识部8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操作件56设置共同的引导部134。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部134为凹部。
相邻的操作件56的各自具有在与共同的引导部134对置的部位设置的被引导部136(图中的136-A、136-B)。被引导部136包含设置于第一操作件56-A的第一被引导部136-A、和设置于第二操作件56-B的第二被引导部136-B。本实施方式的被引导部136是在引导部134构成的凹部的内侧配置的凸部。除此之外,也可以将相邻的操作件56的被引导部136-A设为凹部,将共同的引导部134设为凸部,且在该凹部的内侧配置凸部。这些凸部及凹部沿着深度方向Dd延伸。
在操作件56在与深度方向Dd正交的方向(在本例中,在配合标记的方向观察图17时的纸面左右方向)上错位地沿着深度方向Dd移动时,被引导部136随着相对于共同的引导部134的滑动而被引导部134引导。通过在相邻的操作件56上设置共同的引导部134,而能够削减用于操作件56的引导的装置主体54的引导部134的数量,能够简化装置主体54的结构。
参照图18。收纳孔106的内周面由上表面106a、下表面106b、一对侧面106c构成。标识部82具有:构成收纳孔106的上表面106a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构成收纳孔106的下表面106b的下表面构成部108b、构成收纳孔106的侧面106c的侧面构成部108c。
将标识部82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的深度尺寸设为Lu,将标识部82的下表面构成部108b的深度尺寸设为Ll,将标识部82的侧面构成部108c的深度尺寸设为Ls。这里的深度尺寸是指收纳孔106的深度方向Dd上的尺寸。此时,上表面构成部108a的深度尺寸Lu比下表面构成部108b的深度尺寸Ll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构成部108a的深度尺寸Lu比侧面构成部108c的深度尺寸Ls小。另外,深度尺寸Ls是与深度尺寸Ll同等的大小。标识部82的深度尺寸以根据收纳孔106的内周面中的位置不同而各异的方式设定。
由此,在比处于站立姿势的用户的头部低的位置配置操作装置14的情况下,用户难以目视确认的部位(标识部82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中的标识部82的深度尺寸变短。因此,即使改变了标识部82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和下表面构成部108b的深度尺寸,该改变也不显著,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设计性。需要说明的是,假定这里的“用户”在操作装置14的销售国家具有平均体格。
操作件56的臂部152配置于在深度方向Dd上与标识部82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的一部分82a(参照图14)对置的部位。该标识部82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的深度尺寸Lu比除标识部82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以外的部位中的标识部82的深度尺寸短。因此,相比于使标识部82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的深度尺寸Lu与除标识部82的上表面构成部108a以外的部位中的深度尺寸一致,容易避免与操作件56的臂部152干涉。
另外,如上所述,标识部82的深度尺寸以根据在收纳孔106的内表面中的位置不同而各异的方式设定。由此,相比于使标识部82的深度尺寸较短的部位与深度尺寸较长的部位的深度尺寸一致,能够削减部件使用量。
参照图19。图19还表示图17的A-A截面中的第一操作件56-A及标识部件68。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与邻接部位80的分界部70d构成止动件170,该止动件170限制操作件56的可动范围。本实施方式的分界部70d在标识部82与邻接部位80之间形成为随着朝向收纳孔106的进深侧而使内部尺寸扩大那样的台阶状。通过被引导部136抵接于止动件170,而限制操作件56的可动范围。
由此,也能够使标识部82与邻接部位80的分界部70d具有作为止动件170的功能。因此,相比于与该分界部70d分开地设置止动件170,能够简化操作装置14的结构。
这种标识部82由标识部件68构成,邻接部位80由与标识部件68分体的主体部件66构成。因此,即使在单个部件不设置成为止动件的凹凸,仅通过组合标识部件68和主体部件66,也能够构成止动件170。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7所示,在操作件56设置用于与由标识部件68和主体部件66构成的其他止动件抵接的凸部172。另外,在标识部件68设置凹部174,在该凹部174的内侧配置有凸部172。通过设置这种凹部174,而容易确保操作件56的凸部172的相对于止动件的接触面积。这也是通过将上述的引导部134设为凹部而得到的效果。
说明各构成要件的其它的变形例。
厨卫设备10只要是用于厨卫的设备即可,对其具体例不作特别限制。厨卫设备10除了这些之外,还包含例如:马桶、浴缸、洗脸盆、洗手盆、水槽、止水龙头等以及它们的附属物。另外,在作为厨卫设备的清洁水供给装置中包含冲洗阀。
操作装置14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操作件56。对操作件56的数量不作限制。以按钮、手柄为例对操作件56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把手、拨扭开关等。
操作件56只要是通过从第一位置Ps1向第二位置Ps2移动而能够使厨卫设备10进行工作即可。这里的“使厨卫设备进行工作”,除了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以切换厨卫设备的状态的方式进行工作的情况之外,还包含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那样以厨卫设备开始动作的方式进行工作的情况。另外,这里的“状态”除了包含厨卫设备进行特定的动作的状态之外,还包含停止特定的动作的状态、即厨卫设备不动作的状态。
就操作件56而言,在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对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即,操作件56从第一位置Ps1移动至第二位置Ps2时不保持于第二位置Ps2,而是与厨卫设备10的动作连动并利用从厨卫设备10的工作机构20施加的外力从第二位置Ps2向第一位置Ps1回位。除此之外,操作件56也可以使用与工作机构20分开地设置的施力部件从第二位置Ps2自动地向第一位置Ps1回位。该施力部件利用例如弹簧等弹性件构成。
操作件56也可以使用位置保持机构,使位置保持于第一位置Ps1与其他位置之间,且每当操作操作件56时切换保持位置。这里的位置保持机构是例如推力锁定机构、心形凸轮机构、旋转凸轮机构、棘轮凸轮机构等。这里的“操作操作件56”是例如推动操作操作件56。这里的“其他位置”也可以是上述的第二位置Ps2,也可以是比第二位置Ps2靠第一位置Ps1的位置。不管哪种情况,只要以在使操作件56从第一位置Ps1向第二位置Ps2移动时厨卫设备10开始动作或切换厨卫设备10的状态的方式进行工作即可。
虽然对操作装置14的传递部58将从操作件56受到的外力向厨卫设备10的工作机构20机械性地传递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之外,也可以电传递。在该情况下,传递部58例如可以利用传感器探测操作件56从第一位置Ps1移动至第二位置Ps2,并基于该探测结果利用驱动源驱动工作机构20,由此,传递从操作件56受到的外力。这里的探测机构例如是电路基板的接触点、接近传感器等。驱动源是例如马达、促动器等。
与装置主体54的标识部82相邻的邻接部位80可以在操作件56处于第一位置Ps1、第二位置Ps2的任一位置时露出,也可以被操作件56或其它部件隐藏。
对标识部82和邻接部位80由彼此不同的部件(标识部件68和主体部件66)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标识部82和邻接部位80也可以由相同的部件构成。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只要通过在标识部82和邻接部位80中改变表面处理的有无或使因表面处理造成的颜色不同而使标识部82和邻接部位80的颜色不同即可。
对标识部82及邻接部位80的外表面的颜色的组合不作特别限制。以蓝色和银色的组合为例子,但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是从黄色、红色、黑色、白色等中选择的两种颜色的组合,也可以是它们中的一种颜色与无色透明的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的筒状部件40也可以构成与厨卫设备10的设备主体12分体的操作装置14的装置主体54。对筒状部件40的相对于装置主体54的安装部位不作特别限定。对构成筒状部件40的主体部件66及标识部件68的分割位置不作特别限定,主体部件66也可以不具备台部74。
就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结构76而言,对承接部76a和被承接部76b为凸部及凹部的组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承接部76a和被承接部76b也可以是例如爪部及爪承接部的组合。
就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54而言,也可以由单个标识部件构成标识部82中与多个操作件56的各自对应的部位。
第三实施方式的止动件170也可以设置于单个部件的标识部82与邻接部位80的分界部。
虽然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标识部82的深度尺寸在收纳孔106的上表面最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该深度尺寸变小的部位不作特别限定。
以上的构成要件的任意的组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式也是有效的。说明该组合的一个例子。
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4的标识部82的深度尺寸也可以以根据在收纳孔106的内表面的位置不同而各异的方式设定。与第三实施方式一样,就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4而言,也可以由标识部82与邻接部位80的分界部构成止动件。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4也可以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筒状部件40。与第二、第三实施方式一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4也可以具备多个操作件56。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均只不过是表示实施本实用新型时的具体例。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内容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构成要件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能够进行这种设计变更的内容,标注“实施方式”的标题来进行强调,但即使是这种未标题的内容也允许进行设计变更。附图的截面中标注的剖面线不限定标注了剖面线的对象的材质。
当将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变形例而具体化的实用新型通用化时,导出以下的技术思想。以下,使用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中记载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一方式中,上述操作件是接受用户的推动操作而能够移动的按钮。
第三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二方式中,上述操作件相对于上述装置主体能够转动地被支承。
第四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一方式中,上述操作件是相对于上述装置主体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手柄。
第五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一~第三方式的任一项中,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在上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开口的收纳孔,上述操作件通过向上述收纳孔的进深侧移动而能够从上述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上述标识部设置于上述收纳孔的内表面。根据该方式,能够使标识部在操作件的推动操作的中途露出。
第六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五方式中,上述邻接部位设置于比上述标识部更靠上述收纳孔的入口侧的位置。根据该方式,在收纳孔的进深的部位设置标识部,难以从外部目视确认标识部,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设计性。
第七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六方式中,上述装置主体在上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具有在上述收纳孔的开口部位的周缘设置的周缘部,上述周缘部是与上述邻接部位的外表面同等的颜色。根据该方式,装置主体的标识部容易比周缘部及邻接部位显眼,利用标识部更加容易认识厨卫设备通过操作件进行工作了。
第八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五方式中,上述装置主体具有:主体部件,其构成上述收纳孔开口的上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及上述邻接部位;标识部件,其配置于比上述主体部件中的上述收纳孔的开口部位更靠进深侧的位置,并且构成上述标识部。
第九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五方式中,上述标识部的深度尺寸以根据在上述收纳孔的内周面中的位置不同而各异的方式设定。根据该方式,相比于使标识部的深度尺寸的较短的部位与深度尺寸的较长的部位的深度尺寸一致,能够削减部件使用量。
第十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九方式中,上述收纳孔开口在上述装置主体的前表面开口,上述标识部具有构成上述收纳孔的上表面的上表面构成部、和构成上述收纳孔的下表面的下表面构成部,上述上表面构成部的深度尺寸比上述下表面构成部的深度尺寸小。根据该方式,在操作装置配置于比处于站立姿势的用户的头部低的位置的情况下,用户难以目视确认的部位中的标识部的深度尺寸变短。因此,即使在标识部的上表面构成部和下表面构成部改变深度尺寸,该改变也不显著,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设计性。
第十一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一~第四方式的任一项中,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引导部,上述操作件具有被上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上述引导部设置于上述标识部。根据该方式,除了作为表示厨卫设备进行工作了的标识的功能之外,使标识部还具有引导操作件的功能。
第十二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十一方式中,上述引导部为凹部或凸部。
第十三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一~第四方式的任一项中,上述邻接部位与上述标识部的分界部构成限制上述操作件的可动范围的止动件。根据该方式,能够使装置主体的标识部与邻接部位的分界部还具有作为止动件的功能,相较于与分界部分开地设置止动件,能够简化操作装置的结构。
第十四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十三方式中,上述装置主体具有构成上述邻接部位的主体部件、和构成上述标识部的标识部件。根据该方式,即使在单个部件不设置成为止动件的凹凸,仅通过组合标识部件与主体部件,也能够构成止动件。
第十五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一~第四方式的任一项中,本操作装置具备多个上述操作件,上述多个操作件的各自在处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从外部隐藏上述标识部的对应的部位,在处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使上述标识部的对应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外部。根据该方式,即使在具有多个操作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的第一方式的效果。
第十六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十五方式中,上述装置主体具有构成上述标识部中与上述多个操作件的各自对应的部位的单个标识部件。根据该方式,相比于标识部中与多个操作件各自对应的部位使用分开的部件,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第十七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十六方式中,上述装置主体具有与上述多个操作件各自对应的多个引导部,上述多个操作件各自具有被对应的上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上述多个引导部设置于上述单个标识部件。根据该方式,不仅将与多个操作件对应的引导部设置于标识部,而且相比于使用分开的部件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第十八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十六方式中,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引导部,相邻的上述操作件的各自具有被共同的上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根据该方式,能够削减在多个操作件的引导中使用的装置主体的引导部的数量,能够简化装置主体的结构。
第十九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十八方式中,上述共同的引导部是设置于上述装置主体的单个凹部或凸部。
第二十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一~第四方式的任一项中,上述装置主体具备筒状部件,上述筒状部件具备分割了上述筒状部件的形状的主体部件及标识部件,上述标识部件构成上述标识部。根据该方式,利用主体部件和标识部件构成筒状部件且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
第二十一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二十方式中,上述主体部件具有台部,上述标识部件载置于上述台部。根据该方式,利用主体部件的台部实现在筒状部件的筒轴方向上定位标识部件。
第二十二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在第一~第四方式的任一项中,上述装置主体具备构成上述标识部并由上述标识部的外表面的颜色的原材料构成的标识部件。根据该方式,排除涂装剥落的影响,能够长期显示标识部的外表面的颜色。
另外,将由以上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具体化的实用新型通用化时,也可以说包含以下的项目中记载的实用新型。
(第一项目)
一种水箱装置,其具备:
树脂制的盖体,其覆盖并堵塞在水箱主体形成的上表面开口部;
树脂制的按钮,其配置于在上述盖体形成的收纳孔的内侧。
(第二项目)
根据第一项目所记载的水箱装置,其中,在上述盖体的上述收纳孔与上述按钮之间未配置其它部件。
与该项目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相关的课题如下所述。
如上所述,在使用陶器制的盖体的情况下,受到成形工序中的收缩的影响,其收纳孔的形状产生较大的不均。在产生这种不均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需要采取在收纳孔的内侧配置框部件等对策,因此,期望改善。
该项目所记载的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抑制收纳孔的形状的不均的水箱装置。

Claims (23)

1.一种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主体;
操作件,其由用户操作;
所述操作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通过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而能够使厨卫设备进行工作,
所述装置主体具备外表面的颜色与所述装置主体的邻接部位不同的标识部,
所述操作件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从外部隐藏所述标识部,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标识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是接受用户的推动操作而能够移动的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能够转动地被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是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能够转动地被支承的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在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开口的收纳孔,
所述操作件通过向所述收纳孔的进深侧移动而能够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所述标识部设置于所述收纳孔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接部位设置于比所述标识部更靠所述收纳孔的入口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在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具有在所述收纳孔的开口部位的周缘设置的周缘部,
所述周缘部与所述邻接部位的外表面为同等的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
主体部件,其构成所述收纳孔开口的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及所述邻接部位;
标识部件,其配置于比所述主体部件中的所述收纳孔的开口部位更靠进深侧的位置,并且构成所述标识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部的深度尺寸以根据在所述收纳孔的内周面中的位置不同而各异的方式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孔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前表面开口,
所述标识部具有构成所述收纳孔的上表面的上表面构成部、和构成所述收纳孔的下表面的下表面构成部,
所述上表面构成部的深度尺寸比所述下表面构成部的深度尺寸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引导部,
所述操作件具有被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设置于所述标识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为凹部或凸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接部位与所述标识部的分界部构成限制所述操作件的可动范围的止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
主体部件,其构成所述邻接部位;
标识部件,其构成所述标识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操作装置具备多个所述操作件,
所述多个操作件的各自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从外部隐藏所述标识部的对应的部位,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使所述标识部的对应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于外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构成所述标识部中与所述多个操作件的各自对应的部位的单个标识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与所述多个操作件的各自对应的多个引导部,
所述多个操作件的各自具有被对应的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
所述多个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单个标识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引导部,
相邻的所述操作件的各自具有被共同的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同的引导部是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凹部或凸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备筒状部件,
所述筒状部件具备分割了所述筒状部件的形状的主体部件和标识部件,
所述标识部件构成所述标识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件具有台部,
所述标识部件载置于所述台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具备构成所述标识部并且由所述标识部的外表面的颜色的原材料构成的标识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使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回位。
CN201921560450.0U 2019-01-31 2019-09-19 操作装置 Active CN21051507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5153A JP2020122340A (ja) 2019-01-31 2019-01-31 操作装置
JP2019-015153 2019-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5076U true CN210515076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5124.5A Pending CN111506151A (zh) 2019-01-31 2019-09-19 操作装置
CN201921560450.0U Active CN210515076U (zh) 2019-01-31 2019-09-19 操作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5124.5A Pending CN111506151A (zh) 2019-01-31 2019-09-19 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48439A1 (zh)
JP (1) JP2020122340A (zh)
CN (2) CN1115061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615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骊住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1994A (zh) * 2020-11-11 2021-01-29 厦门市乐浴智能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心率检测智能感应水龙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2347B2 (ja) * 2003-11-11 2010-07-28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切換弁及び浄水器
US8820705B2 (en) * 2011-07-13 2014-09-02 Masco Corporation Of Indiana Faucet handle with angled interface
CN103150095B (zh) * 2013-03-07 2015-12-23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JP2017190564A (ja) * 2016-04-11 2017-10-19 株式会社日本アルファ 操作装置
US11306831B2 (en) * 2016-05-12 2022-04-19 Ramtaps Pty Ltd Relevant to taps and handles and their operation
JP2020122340A (ja) * 2019-01-31 2020-08-13 株式会社Lixil 操作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615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骊住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22340A (ja) 2020-08-13
CN111506151A (zh) 2020-08-07
US20200248439A1 (en)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15076U (zh) 操作装置
US11713566B2 (en) Bidet washing apparatus with disinfectant wash feature
CN205745594U (zh) 触控式软管龙头
MXPA04000673A (es) Montaje de boquilla rociadora de grifo.
US10046340B2 (en) Combination showerhead with rotary button switching
AU2002317047B2 (en) Anal cleaning device
CN108005196B (zh) 一种洁身器底座及洁身器
JP4940862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5088736B2 (ja) シングルレバー水栓
US7278446B2 (en) Mixing faucet
KR20150096843A (ko) 노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변좌와 비데
JP4940748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2002356889A (ja) 自動吐水機器
JP5626304B2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5661703B2 (ja) 水栓装置
JP2007297813A (ja) ノズル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衛生洗浄装置
JPH0354222Y2 (zh)
CA2990925A1 (en) Faucets providing additional control for water flow
JPH11229462A (ja) 吐水装置
JP3536173B2 (ja) 吐水具
CN215744183U (zh) 一种多功能出水器
US7104280B2 (en) Mixing faucet with a swivel tap
JP5314263B2 (ja) 水栓装置
US20070295837A1 (en) Dual-flow faucet head
JP2001132029A (ja) 湯水混合水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LIXI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Lizhu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Lizh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LIXIL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