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1782U -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1782U
CN210511782U CN201921038442.XU CN201921038442U CN210511782U CN 210511782 U CN210511782 U CN 210511782U CN 201921038442 U CN201921038442 U CN 201921038442U CN 210511782 U CN210511782 U CN 210511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ste heat
frame
integrat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84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浩梁
楼正力
钱纪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end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end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end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endu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84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1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1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17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余热保温装置,余热保温装置包括框架,框架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进风槽,框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框架内设置有储水腔,框架的顶面上设置有水龙头,水龙头通过增压装置与储水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余热保温装置的设计,可以将炒菜时产生的热量对冷水进行加热利用,防止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该制造方法不仅提高了余热保温装置与集成灶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而且便于在炒菜时对锅子添加水,同时避免了明火直接裸露在外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现有的集成灶一般没有余热保温或余热回收装置,容易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同时集成灶在工作时明火直接裸露在外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的技术方案,通过余热保温装置的设计,可以将炒菜时产生的热量对冷水进行加热利用,防止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余热保温装置与集成灶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而且便于在炒菜时对锅子添加水,同时避免了明火直接裸露在外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灶具,其特征在于: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余热保温装置,余热保温装置包括框架,框架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进风槽,框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卡槽位于灶具的正上方,进风槽与卡槽连通,框架内设置有储水腔,框架的顶面上设置有水龙头,水龙头通过增压装置与储水腔连通;通过余热保温装置的设计,可以将炒菜时产生的热量对冷水进行加热利用,防止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框架的设计不仅便于储存水,而且便于放置锅子,防止锅子在炒菜时发生倾斜,进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进风槽可以使外部的空气进入框架内,使灶具上输出的燃气能完全燃烧,同时防止火苗因风力发生便宜,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卡槽不仅可以将锅子进行定位,而且可以防止锅子在蒸煮时液体溢出而直接流至灶具上,造成灶具的堵塞,进而影响燃气输出的效率,储水腔可以储存水,经炒菜时对水进行加热保温,在增压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使储水腔内的热水经水龙头输出,方便锅子接水,不需要再将锅子移至水槽上接水,提高了炒菜时的便捷性。
进一步,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立柱,两个立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导烟板,导烟板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与导烟板之间设置有进风口,通过立柱、导烟板和密封板的设计,可以将炒菜时产生的油烟快速吸入集成灶内,减少厨房内油烟的浓度,为使用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进一步,集成灶本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集烟腔、导烟管和排烟管,集烟腔通过导烟管连接在排烟管的上方,导烟管上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可以为集成灶吸油烟提供动力,油烟经集烟腔进入导烟管,再经排烟管输出。
进一步,框架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均匀设置在卡槽的外圆周上,通气孔的设计不仅可以使燃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沿着通气孔往上流动,提高燃气燃烧的效率,而且可以防止锅子内液体溢出直接掉落至灶具上,造成灶具出气孔的堵塞,影响燃气的输送效率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保证余热的回收保温。
进一步,左右相邻两个卡槽之间通过导通孔连通,导通孔可以实现空气的快速流通,同时便于二氧化碳的快速消散,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
进一步,框架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和出水阀,进水管可以将外部水管中的清水输入储水腔内,储水腔内多余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输出,进水阀和出水阀可以分别控制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开关。
进一步,增压装置包括水泵,水泵固定连接在集成灶本体的内部,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二输水管连接储水腔,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输水管连接水龙头,通过水泵可以将储水腔内的水经第二输水管和第一输水管连续输送至水龙头上,便于锅子用水的需求,使用方便快捷。
进一步,水龙头上设置有阀门,阀门可以控制水龙头的开关。
制造如上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集成灶本体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集成灶本体的尺寸大小,制作相应的集成灶本体,并在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安装灶具,便于对余热保温装置进行安装定位,提高余热保温装置的装配精度;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集烟腔和导烟管的尺寸大小,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集烟腔和导烟管,将集烟腔与导烟管固定安装在集成灶本体的内部,使导烟管与集烟腔连通,并在连接处做好密封处理,提高集成灶的吸油烟能力,防止造成跑烟;
c、接着根据集成灶的设计排风量选择合适尺寸的风机,将风机固定安装在导烟管上,通过风机可以为集成灶的吸油烟提供动力;
d、最后根据集成灶本体的尺寸选取合适的排烟管,将排烟管水平固定安装在集成灶本体的内部,将导烟管的底端与排烟管连通,便于将吸入集成灶内部的油烟从排烟管排出,防止油烟回流至厨房内,进而影响厨房内的环境卫生;
2)导风装置加工安装
a、首先根据集成灶的尺寸选取两个尺寸相同的立柱,将两个立柱固定安装在集成灶本体的顶面后侧,保证两个立柱相互平行;
b、然后在两个立柱的顶面之间水平安装导烟板,并将导烟板进行固定;
c、接着沿两个立柱的内侧面分别安装密封板和挡板,使密封板位于前侧,保证密封板与导烟板之间形成进风口,同时对立柱、密封板、挡板和集成灶本体顶面的连接缝隙处做好密封处理,可以使炒菜时产生的油烟直接通过进风口吸入集成灶的内部;
3)余热保温装置加工安装
a、首先根据集成灶本体顶面的尺寸及灶具的安装位置确定框架的尺寸,通过拼接形成所需的框架,并对各个侧边的缝隙进行焊接密封处理,从而提高框架外侧的密封性能,防止造成余热保温装置中的液体溢出;
b、然后沿着框架的外侧面开设进风槽,使每个进风槽的深度和宽度保持相等,同时保证进风槽在框架外侧面的高度与灶具的高度一致,再根据灶具的安装位置确定卡槽的位置,通过钻孔机钻取两个对称分布的卡槽,且每个卡槽的内侧面为圆弧面,当锅子放置在卡槽内时,通过卡槽的圆弧面可以对锅子进行定位,防止炒菜时锅子发生倾斜,同时可以避免明火直接裸露在外面,提高了集成灶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内胆层,将内胆层固定安装在框架内,使框架与内胆层之间形成储水腔,在安装内胆层时保证卡槽与进风槽连通,并在左右相邻两个卡槽之间的内胆层上开设导通孔,同时沿着每个卡槽的外圆周在框架上沿竖直方向均匀钻取通气孔,并做好密封处理,待整个内胆层安装完毕后,沿着框架的外侧面安装进水管和出水管,使进水管、出水管与储水腔连通,并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安装进水阀和出水阀,储水腔用于存放水,当冷水注入储水腔后,经集成灶的燃气余热回收,可以使冷水加热,不仅减少了热量的散失,而且可以通过水龙头对锅子进行冲洗,通气孔的设计,可以使燃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顺利排出,导通孔的设计便于相邻两个卡槽之间气体的流通;
d、最后沿着框架的顶面安装水龙头,在水龙头的侧面上安装阀门,沿着框架的底面平行安装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将第二输水管的顶端与储水腔连通,第二输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水泵的进水接口上,将水泵的出水接口通过第一输水管与水龙头进行连通,加热后的水或冷水在水泵的作用下,经第二输水管和第一输水管直接输送至水龙头上,便于炒菜时使用或者对锅子进行清洗,不需要再将锅子移至水槽上的水龙头上加水,使用方便快捷,不需要通过热水器将冷水进行加热,降低了能量的损耗;
4)集成灶试运行
a、首先将框架水平吊运至集成灶本体顶面上方15~20cm的高度位置,将水泵放入集成灶本体内进行固定,再将框架固定安装在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使卡槽与灶具对齐;
b、然后将灶具的进气管与外部管道连通,将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外部水管连通,关闭出水阀,打开进水阀,使水连续注入储水腔内,直至达到设定的位置,关闭进水阀;
c、接着启动集成灶,将锅子放置在相应的卡槽上进行定位,在炒菜时,空气通过进气槽进入框架内,燃烧后的气体经通气孔向上流动,锅子周围产生的热量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
d、最后在水泵的作用下,储水腔内的水通过第二输水管和第一输水管进入水龙头,打开阀门即可将水注入锅子中。
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余热保温装置与集成灶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而且便于在炒菜时对锅子添加水,同时避免了明火直接裸露在外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余热保温装置的设计,可以将炒菜时产生的热量对冷水进行加热利用,防止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
2、框架的设计不仅便于储存水,而且便于放置锅子,防止锅子在炒菜时发生倾斜,进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进风槽可以使外部的空气进入框架内,使灶具上输出的燃气能完全燃烧,同时防止火苗因风力发生便宜,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
4、卡槽不仅可以将锅子进行定位,而且可以防止锅子在蒸煮时液体溢出而直接流至灶具上,造成灶具的堵塞,进而影响燃气输出的效率。
5、储水腔可以储存水,经炒菜时对水进行加热保温,在增压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使储水腔内的热水经水龙头输出,方便锅子接水,不需要再将锅子移至水槽上接水,提高了炒菜时的便捷性。
6、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余热保温装置与集成灶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而且便于在炒菜时对锅子添加水,同时避免了明火直接裸露在外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余热保温装置的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余热保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成灶本体;2-余热保温装置;3-立柱;4-导烟板;5-密封板;6-排烟管;7-灶具;8-框架;9-进风槽;10-卡槽;11-通气孔;12-进水管;13-出水管;14-水龙头;15-阀门;16-储水腔;17-导通孔;18-集烟腔;19-导烟管;20-风机;21-水泵;22-第一输水管;23-第二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1,集成灶本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灶具7,集成灶本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立柱3,两个立柱3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导烟板4,导烟板4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板5,密封板5与导烟板4之间设置有进风口,通过立柱3、导烟板4和密封板5的设计,可以将炒菜时产生的油烟快速吸入集成灶内,减少厨房内油烟的浓度,为使用者的健康提供保障。集成灶本体1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集烟腔18、导烟管19和排烟管6,集烟腔18通过导烟管19连接在排烟管6的上方,导烟管19上设置有风机20,通过风机20可以为集成灶吸油烟提供动力,油烟经集烟腔18进入导烟管19,再经排烟管6输出。
集成灶本体1的顶面上设置有余热保温装置2,余热保温装置2包括框架8,框架8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进风槽9,框架8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10,卡槽10位于灶具7的正上方,进风槽9与卡槽10连通,框架8上设置有通气孔11,通气孔11均匀设置在卡槽10的外圆周上,通气孔11的设计不仅可以使燃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沿着通气孔11往上流动,提高燃气燃烧的效率,而且可以防止锅子内液体溢出直接掉落至灶具7上,造成灶具7出气孔的堵塞,影响燃气的输送效率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保证余热的回收保温,左右相邻两个卡槽10之间通过导通孔17连通,导通孔17可以实现空气的快速流通,同时便于二氧化碳的快速消散,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
框架8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且进水管12位于出水管13的上方,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和出水阀,进水管12可以将外部水管中的清水输入储水腔16内,储水腔16内多余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管13输出,进水阀和出水阀可以分别控制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的开关。
框架内设置有储水腔16,框架8的顶面上设置有水龙头14,水龙头14通过增压装置与储水腔16连通,增压装置包括水泵21,水泵21固定连接在集成灶本体1的内部,水泵21的进水端通过第二输水管23连接储水腔16,水泵2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输水管22连接水龙头14,通过水泵21可以将储水腔16内的水经第二输水管23和第一输水管22连续输送至水龙头14上,便于锅子用水的需求,使用方便快捷,水龙头14上设置有阀门15,阀门15可以控制水龙头14的开关;通过余热保温装置2的设计,可以将炒菜时产生的热量对冷水进行加热利用,防止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框架8的设计不仅便于储存水,而且便于放置锅子,防止锅子在炒菜时发生倾斜,进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进风槽9可以使外部的空气进入框架8内,使灶具7上输出的燃气能完全燃烧,同时防止火苗因风力发生便宜,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卡槽10不仅可以将锅子进行定位,而且可以防止锅子在蒸煮时液体溢出而直接流至灶具7上,造成灶具7的堵塞,进而影响燃气输出的效率,储水腔16可以储存水,经炒菜时对水进行加热保温,在增压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使储水腔16内的热水经水龙头14输出,方便锅子接水,不需要再将锅子移至水槽上接水,提高了炒菜时的便捷性。
制造如上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集成灶本体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集成灶本体1的尺寸大小,制作相应的集成灶本体1,并在集成灶本体1的顶面上安装灶具7,便于对余热保温装置2进行安装定位,提高余热保温装置2的装配精度;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集烟腔18和导烟管19的尺寸大小,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集烟腔18和导烟管19,将集烟腔18与导烟管19固定安装在集成灶本体1的内部,使导烟管19与集烟腔18连通,并在连接处做好密封处理,提高集成灶的吸油烟能力,防止造成跑烟;
c、接着根据集成灶的设计排风量选择合适尺寸的风机20,将风机20固定安装在导烟管19上,通过风机20可以为集成灶的吸油烟提供动力;
d、最后根据集成灶本体1的尺寸选取合适的排烟管6,将排烟管6水平固定安装在集成灶本体1的内部,将导烟管19的底端与排烟管6连通,便于将吸入集成灶内部的油烟从排烟管6排出,防止油烟回流至厨房内,进而影响厨房内的环境卫生;
2)导风装置加工安装
a、首先根据集成灶的尺寸选取两个尺寸相同的立柱3,将两个立柱3固定安装在集成灶本体1的顶面后侧,保证两个立柱3相互平行;
b、然后在两个立柱3的顶面之间水平安装导烟板4,并将导烟板4进行固定;
c、接着沿两个立柱3的内侧面分别安装密封板5和挡板,使密封板5位于前侧,保证密封板5与导烟板4之间形成进风口,同时对立柱3、密封板5、挡板和集成灶本体1顶面的连接缝隙处做好密封处理,可以使炒菜时产生的油烟直接通过进风口吸入集成灶的内部;
3)余热保温装置加工安装
a、首先根据集成灶本体1顶面的尺寸及灶具7的安装位置确定框架8的尺寸,通过拼接形成所需的框架8,并对各个侧边的缝隙进行焊接密封处理,从而提高框架8外侧的密封性能,防止造成余热保温装置2中的液体溢出;
b、然后沿着框架8的外侧面开设进风槽9,使每个进风槽9的深度和宽度保持相等,同时保证进风槽9在框架8外侧面的高度与灶具7的高度一致,再根据灶具7的安装位置确定卡槽10的位置,通过钻孔机钻取两个对称分布的卡槽10,且每个卡槽10的内侧面为圆弧面,当锅子放置在卡槽10内时,通过卡槽10的圆弧面可以对锅子进行定位,防止炒菜时锅子发生倾斜,同时可以避免明火直接裸露在外面,提高了集成灶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内胆层,将内胆层固定安装在框架8内,使框架8与内胆层之间形成储水腔16,在安装内胆层时保证卡槽10与进风槽9连通,并在左右相邻两个卡槽10之间的内胆层上开设导通孔17,同时沿着每个卡槽10的外圆周在框架8上沿竖直方向均匀钻取通气孔11,并做好密封处理,待整个内胆层安装完毕后,沿着框架8的外侧面安装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使进水管12、出水管13与储水腔16连通,并在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上分别安装进水阀和出水阀,储水腔16用于存放水,当冷水注入储水腔16后,经集成灶的燃气余热回收,可以使冷水加热,不仅减少了热量的散失,而且可以通过水龙头14对锅子进行冲洗,通气孔11的设计,可以使燃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顺利排出,导通孔17的设计便于相邻两个卡槽10之间气体的流通;
d、最后沿着框架8的顶面安装水龙头14,在水龙头14的侧面上安装阀门15,沿着框架8的底面平行安装第一输水管22和第二输水管23,将第二输水管23的顶端与储水腔16连通,第二输水管2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水泵21的进水接口上,将水泵21的出水接口通过第一输水管22与水龙头14进行连通,加热后的水或冷水在水泵21的作用下,经第二输水管23和第一输水管22直接输送至水龙头14上,便于炒菜时使用或者对锅子进行清洗,不需要再将锅子移至水槽上的水龙头14上加水,使用方便快捷,不需要通过热水器将冷水进行加热,降低了能量的损耗;
4)集成灶试运行
a、首先将框架8水平吊运至集成灶本体1顶面上方15~20cm的高度位置,将水泵21放入集成灶本体1内进行固定,再将框架8固定安装在集成灶本体1的顶面上,使卡槽10与灶具7对齐;
b、然后将灶具7的进气管与外部管道连通,将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与外部水管连通,关闭出水阀,打开进水阀,使水连续注入储水腔16内,直至达到设定的位置,关闭进水阀;
c、接着启动集成灶,将锅子放置在相应的卡槽10上进行定位,在炒菜时,空气通过进气槽进入框架8内,燃烧后的气体经通气孔11向上流动,锅子周围产生的热量对储水腔16内的水进行加热;
d、最后在水泵21的作用下,储水腔16内的水通过第二输水管23和第一输水管22进入水龙头14,打开阀门15即可将水注入锅子中。
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余热保温装置2与集成灶本体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而且便于在炒菜时对锅子添加水,同时避免了明火直接裸露在外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所述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余热保温装置,所述余热保温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进风槽,所述框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灶具的正上方,所述进风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框架内设置有储水腔,所述框架的顶面上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通过增压装置与所述储水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导烟板,所述导烟板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导烟板之间设置有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本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集烟腔、导烟管和排烟管,所述集烟腔通过所述导烟管连接在所述排烟管的上方,所述导烟管上设置有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均匀设置在所述卡槽的外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左右相邻两个所述卡槽之间通过导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且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上方,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水阀和出水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集成灶本体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二输水管连接所述储水腔,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输水管连接所述水龙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上设置有阀门。
CN201921038442.XU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1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8442.XU CN210511782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8442.XU CN210511782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1782U true CN210511782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1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844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1782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1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0173U (zh) 一种移动式节能环保净化灶
CN111853876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511782U (zh) 一种带有余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CN205597781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烧烤架
CN206371934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煎烤机
CN211233015U (zh) 一种便于油烟快速冷却的集成灶
CN206191626U (zh) 一种厨房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01915432B (zh) 换热式节能环保灶及换热方法
CN205939073U (zh) 一种节能、高效蒸汽炉
CN212691848U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余热回收装置
CN201297684Y (zh) 多功能集成式炉灶
CN211269983U (zh) 一种余热利用型节能双头蒸饭柜
CN207400665U (zh) 一种减少热量散失的空气炸锅
CN208269200U (zh) 燃气余热回收炉灶
CN215723457U (zh) 一种集成灶烹饪箱总成及集成灶
CN207515001U (zh) 一种厨房余热收集装置
CN111503686A (zh) 集成灶
CN110887089A (zh) 一种便于油烟快速冷却的集成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79440U (zh) 带火锅的无烟电烧烤炉
CN217161830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161731U (zh) 一种集成灶
CN111981543B (zh) 一种集成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5533715U (zh) 一种空气炸锅及加热设备
CN215570607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1407506U (zh) 一种可余热回收的制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