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0324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0324U
CN204100324U CN201420518333.9U CN201420518333U CN204100324U CN 204100324 U CN204100324 U CN 204100324U CN 201420518333 U CN201420518333 U CN 201420518333U CN 204100324 U CN204100324 U CN 204100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oven
fume
wall
air outlet
ove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83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徐麟
胡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183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00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0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0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风机和与电磁炉本体连接的吸油烟墙。电磁炉本体设有多个出风口,风机产生的风可通过所述多个出风口在电磁炉本体外周向上形成风墙,吸油烟墙用以与风墙一起将在使用电磁炉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围在由吸油烟墙与风墙围成的空间,以便吸走油烟。本实用新型吸油烟墙与风墙将油烟包围,吸油烟效果大大增强。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因为通过电磁感应加热进行烹饪食物,发热效率高,使用方便安全,同时携带方便,易于使用,只要有电源的地方皆可使用,与传统的加热设备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
正是因为电磁炉的安全性、便携性等优点,许多酒店式公寓、没有装设煤气管道的房间等都广泛使用电磁炉,然而因为这些地方往往都没有抽油烟机或没法安装抽油烟机,使得在使用电磁炉烹饪时产生的油烟无法及时排除,这些油烟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何解决电磁炉排油烟的问题,成了本领域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自带吸油烟墙,能够解决电磁炉不与抽油烟机等抽油烟设备一同使用时,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污染环境的问题,油烟吸除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及风机,电磁炉本体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风机产生的风可通过所述多个出风口在所述电磁炉本体外周向上形成风墙,电磁炉还包括与电磁炉本体连接用以与风墙包围电磁炉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以吸走油烟的吸油烟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吸油烟墙本身也起到了集中油烟的作用,即风机产生的风墙与吸油烟墙一起将在使用所述电磁炉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围在由所述吸油烟墙与风墙围成的空间,进而吸油烟墙将集中起来的油烟抽走,很好解决了油烟的扩散的问题,油烟吸除的效果大大增强。
优选地,所述电磁炉本体包括前侧部、后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吸油烟墙枢转连接于后侧部,所述多个出风口设于所述前侧部、所述左侧部和所述右侧部,所述风机产生的风在所述前侧部、所述左侧部和所述右侧部向上形成风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风墙形成在电磁炉本体的三个侧部,电磁炉本体的剩下一个侧部与吸油烟墙连接。因此,能够更好的解决将油烟约束集中在一定区域并通过吸油烟墙吸走的问题。由于风墙在三个方位对油烟的阻隔,油烟更容易被设置在未设置风墙的方位的吸油烟墙吸走。
优选地,前侧部上的出风口斜向上延伸并朝向后侧部倾斜,前侧部上方形成的风墙朝向所述吸油烟墙倾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出风口向着吸油烟墙倾斜,从而使得在该出风口上方形成的风墙也向着吸油烟墙倾斜,因此能更好的解决将使用电磁炉时产生的油烟约束集中并通过吸油烟墙吸走的问题。同时,由于使用电磁炉的人一般都是站在与吸油烟墙相对的一侧,因此,当风墙朝向吸油烟墙有一定倾斜的角度后,能够对使用电磁炉的人带来更好的保护,使其不受或减少油烟的熏染。
优选地,在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在所述左侧部、右侧部和前侧部内分别设有与各进风口及各出风口皆连通的风道,各出风口位于风道的上侧,各进风口位于风道的内侧,所述风机设置成与所述进风口相对。
如此设置,便于风机的风依次经过进风口、风道及出风口而形成风墙,整体布局简捷实用。
优选地,所述电磁炉本体内设置挡风壁,挡风壁在风机和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从而使得所述风机产生的风集中流向所述进风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有挡风装置,从而使得风机产生的风更顺利高效地流入进风口,因此使得风机产生的风的利用率得到最大化。节约了能源也使得形成的风墙的强度更高,更有利于将油烟约束在一定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电磁炉本体包括后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吸油烟墙连接于后侧部,在所述左、右侧部与所述后侧部相交的角部设置有附加出风口。
由于吸油烟墙连接于后侧部,在左、右侧部与后侧部相交的角部设置附加出风口,利于风墙与吸油烟墙更好的将油烟围起来。
优选地,所述附加出风口呈向角部外侧凸出的弧形。
如此设计,左右两侧的风墙与吸油烟墙更平滑紧密的配合,可更好的将油烟围起来。
优选地,所述吸油烟墙包括吸烟板和轴流风扇,其中,所述吸烟板为内部空心结构,且所述吸烟板的面向所述电磁炉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烟孔,所述吸烟孔布满该侧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吸油烟墙由吸烟板和轴流风扇组成,由于吸烟板方便合在所述电磁炉本体上,因此使得整个电磁炉携带非常方便,同时,由于吸烟板侧面上设置有布满整个侧面的吸烟孔,因此,使得油烟的吸入更加快速充分,单位面积的吸烟板的吸烟率更高,从而可以用更小体积的吸烟板实现吸走油烟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吸油烟墙包括吸烟板和轴流风扇,所述吸烟板与所述电磁炉本体连接的部分为圆筒,圆筒与所述吸烟板内部流体连通,所述圆筒设有排烟口,所述轴流风扇设置于所述圆筒内部并位于所述排烟口内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轴流风扇设置于吸烟板的圆筒内部,因此使得吸烟板的结构紧凑。从而使得整个电磁炉具有更好的便携性。
优选地,在所述圆筒两端各设有一个排烟口,在每个所述排烟口内侧皆设有一个轴流风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轴流风扇设置于吸烟板与电磁炉连接处的两端,使得通过吸烟板吸入的油烟更容易被集中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炉的立体图(未示出电磁炉面板)。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炉的仰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的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10、吸油烟墙20、以及风机30。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机30位于电磁炉本体10内部,吸油烟墙20与电磁炉本体10枢转连接。未使用电磁炉时,吸油烟墙20可以旋转盖合于电磁炉本体10上,此时电磁炉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当需要使用电磁炉时,将吸油烟墙20相对于电磁炉本体10旋转打开。吸油烟墙20相对于电磁炉本体10的旋转角度可以由用户自由设定。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电磁炉本体10包括前侧部11、后侧部12、左侧部13、右侧部14、电磁炉面板(未图示)以及电磁线盘和电路板。其中,电磁线盘和电路板位于电磁炉本体内部。电磁炉面板位于电磁炉本体10上侧。前侧部11、后侧部12、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从四周将电磁线盘和电路板包围。电磁炉面板从上方挡住电磁线盘和线路板。
前侧部11、左侧部13以及右侧部14皆为内部中空结构,且前侧部11、左侧部13以及右侧部14之间皆流体连通。从而气体可以在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之间流动。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的上表面皆设有多个出风口100,从而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中的气体皆可以通过这些出风口100向上流出从而形成在电磁炉本体10前侧及左右两侧环绕电磁炉本体的风墙。电磁炉面板位于电磁炉本体10上侧,出风口100位于电磁炉面板外围。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上表面的出风口100皆为一些细长的孔,且这些孔都分别与其所在的侧部垂直。从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各侧部上的出风口100。这些出风口100皆垂直向上。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上的出风口100也可以以别的方式排布。例如可以是,每一个出风口100都沿着平行于其所在的侧部方向排列。这样在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上将形成多个平行于其所在侧部外侧的出风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的出风口100还可以设置于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的外侧面。此时,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的外侧面设置为朝向电磁炉本体10的内部倾斜。从而从前侧部11、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上的出风口100喷出的气体形成朝向电磁炉外部倾斜的风墙。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前侧部11、后侧部12、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彼此交接而构成的四个角部处也设置有附加出风口101,且该附加出风口101设置为圆弧形。从而使得在电磁炉本体的角部上方也形成有风墙。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仅仅在位于后侧部的两个角部102、103上设置附加出风口101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左侧部13及右侧部14的内侧壁131、内侧壁141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30和140,且进风口130设置在靠近后侧部12的左侧部13的内侧壁131上,进风口140设置在靠近后侧部12的右侧部14的内侧壁141上。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进风口可以设置在左、右侧部(13、14)的内侧壁(131、141)的任意位置,而且也可以设置在前侧部11的内侧壁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电磁炉本体内部设置有两个风机30,且分别与进风口130和进风口140相对。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果进风口的位置改变,风机的位置也将随着改变。从而使得风机产生的风可以通过进风口进入各侧部从而形成风墙。
电磁炉本体内设置有挡风壁。挡风壁在风机和进风口之间形成一个较为密封的风道,从而使得风机30产生的风通过风道由进风口130和进风口140完全进入各侧部。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不设挡风壁或仅设部分挡风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吸油烟墙20可遮挡在电磁炉本体10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后侧),其主要部分有吸烟板及轴流风扇221。吸烟板的外轮廓与电磁炉本体10的外轮廓相似,从而在不使用电磁炉时,可以将吸烟板绕电磁炉旋转从而盖合在电磁炉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吸烟板为矩形板。其具有两个侧面。其中面向电磁炉本体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吸烟孔21。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吸烟孔21布满整个侧面。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孔也可以仅仅布置在吸烟板侧面的一部分上。吸烟板内部是中空结构。从而吸烟孔21与吸烟板内部流体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吸烟板枢转连接在电磁炉本体10的后侧部上,由于吸烟板与电磁炉本体10的形状相匹配,因此,在不需要使用电磁炉时,可以将吸烟板通过旋转的方式合在电磁炉本体10上,从而整个电磁炉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及运输。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吸烟板与电磁炉的后侧部12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圆筒22。该圆筒22与吸烟板内部流体连通。如图2所示,该圆筒22两端为排烟口,在每一个排烟口内侧的圆筒中设置有轴流风扇221。通过所述轴流风扇221的旋转可以吸走吸烟板内部的气体。然而,也可以仅在圆筒22的一端设置排烟口。此时,仅需在排烟口内侧的圆筒22中设置一个轴流风扇。于实际使用时,可在排烟口连接管道以将油烟导到适宜的地方,还可为本电磁炉配备过滤油烟的装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该吸烟板与电磁炉本体的后侧部连接的部位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比如柱状,锥状等。这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烟板上的吸烟孔21为圆形,但是别的形状的吸烟孔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比如矩形、菱形等。
当需要使用电磁炉时,将吸油烟墙20绕电磁炉后侧部12旋转从而打开吸油烟墙20。风机30产生的风在挡风壁的约束下集中通过进风口流进左侧部13和右侧部14,由于左侧部13、右侧部14和前侧部11流体连通。因此通过进风口流入的风在左侧部13、右侧部14以及前侧部11之间流动,并通过各侧部上的出风口100向电磁炉本体10上方喷出,从而在电磁炉本体10前、左和右三侧形成风墙。由于此时吸油烟墙20已经打开,打开的吸油烟墙20位于电磁炉本体的后侧,从而吸油烟墙20与左、右侧部和前侧部上方的风墙将电磁炉本体环绕并将使用电磁炉的过程中产生的油烟约束在一定的空间内。
又由于轴流风扇221的旋转,将吸烟板内部的气体吸出,吸烟板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的气压,从而在吸烟板内部形成一个负压的空间。此时,被风墙约束集中起来的油烟由于吸烟板内部压强的减小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吸烟板内部,并进一步通过排烟口排出,从而完成吸油烟的过程。由于油烟源源不断地从排烟口排出,轴流风扇不停旋转,因此,油烟将源源不断的流向吸烟板。如此,完成在整个使用电磁炉时的吸油烟的过程。
在吸油烟过程中,由于吸烟装置和风墙的整合,使得吸油烟效果大大增强,同时也防止了油烟的扩散。于其他实施方式中吸油烟墙20可只在小部分的区域设有通孔形成吸油烟的区域,其他区域在电磁炉本体10的一侧起到阻止油烟扩散作用。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应理解,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只要是通过设置在电磁炉本体上的风墙和风机的配合从而实现防止油烟扩散以及抽走油烟的电磁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还包括风机,电磁炉本体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风机产生的风可通过所述多个出风口在所述电磁炉本体外周向上形成风墙,所述电磁炉还包括连接电磁炉本体用以与风墙包围电磁炉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以吸走油烟的吸油烟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本体包括前侧部、后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吸油烟墙枢转连接于后侧部,所述多个出风口设于所述前侧部、所述左侧部和所述右侧部,所述风机产生的风在所述前侧部、所述左侧部和所述右侧部向上形成风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前侧部上的出风口斜向上延伸并朝向后侧部倾斜,前侧部上方形成的风墙朝向所述吸油烟墙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在所述左侧部、右侧部和前侧部内分别设有与各进风口及各出风口皆连通的风道,各出风口位于风道的上侧,各进风口位于风道的内侧,所述风机设置成与所述进风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本体内设置挡风壁,挡风壁在风机和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从而使得所述风机产生的风集中流向所述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本体包括后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吸油烟墙连接于后侧部,在所述左、右侧部与所述后侧部相交的角部设置有附加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出风口呈向角部外侧凸出的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墙包括吸烟板和轴流风扇,其中,所述吸烟板为内部空心结构,且所述吸烟板的面向所述电磁炉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吸烟孔,所述吸烟孔布满该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墙包括吸烟板和轴流风扇,所述吸烟板与所述电磁炉本体连接的部分为圆筒,圆筒与所述吸烟板内部流体连通,所述圆筒设有排烟口,所述轴流风扇设置于所述圆筒内部并位于所述排烟口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筒两端各设有一个排烟口,在每个所述排烟口内侧皆设有一个轴流风扇。
CN201420518333.9U 2014-09-09 2014-09-09 电磁炉 Active CN204100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8333.9U CN204100324U (zh) 2014-09-09 2014-09-09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8333.9U CN204100324U (zh) 2014-09-09 2014-09-09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0324U true CN204100324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8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8333.9U Active CN204100324U (zh) 2014-09-09 2014-09-09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03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4324A (zh) * 2015-07-07 2015-10-07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移动式集成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4324A (zh) * 2015-07-07 2015-10-07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移动式集成灶
CN104964324B (zh) * 2015-07-07 2017-11-17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移动式集成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1610A (zh) 一种高效散热嵌入式微波炉
CN102913967B (zh) 用于火锅或烧烤的自循环油烟净化无烟设备
CN102865612A (zh) 带有吸油烟装置的厨房烹饪设备
CN204100324U (zh) 电磁炉
CN203336669U (zh) 一种双向吸风式抽油烟机
CN203215787U (zh) 一种集成灶
CN206239127U (zh) 一种蒸箱
CN208579366U (zh) 吸油烟机导流装置
CN206361764U (zh) 一种内部导油板一体成型的l型吸油烟机
CN205610058U (zh) 一种配电网自动化实施装置
CN202403316U (zh) 橱柜式抽油烟机
CN209840187U (zh) 一种集成灶智能系统
CN203215799U (zh) 一种强拢烟型集成灶
CN202769759U (zh) 一种兼能排除厨房顶部油烟的抽油烟机
CN206247442U (zh) 一种顶部挡烟且照明一体的l型吸油烟机
CN208547015U (zh) 油烟机
CN206247443U (zh) 一种同时具备上、下进风口的l型吸油烟机
CN105757872A (zh) 新风机
CN107270350A (zh) 一种低噪音风幕油烟机
CN201476136U (zh) 一种带整流板的近吸式油烟机
CN206247451U (zh) 一种前盖板可支撑的l型吸油烟机
CN201322352Y (zh) 家用簸箕形三扇高效吸油烟机
CN205866636U (zh) 一种烤箱蒸汽冷却系统
CN205482273U (zh) 一种肉苁蓉提取物快速干燥装置
CN102305422A (zh) 橱柜式抽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0118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Joyoung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Xinsha Road,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12 250118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mpany Limite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