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7687U - 一种排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7687U
CN210477687U CN201920467981.9U CN201920467981U CN210477687U CN 210477687 U CN210477687 U CN 210477687U CN 201920467981 U CN201920467981 U CN 201920467981U CN 210477687 U CN210477687 U CN 210477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cavity
mould
di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79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679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7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7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7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包括前模、后模、型腔以及分型面,所述型腔设置在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所述分型面设置在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的接触面上,还包括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设置在所述前模的分型面上并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前模的内部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排气槽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通气孔与外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结构结构简单,在型腔和通气孔之间设置了排气槽进行气体的导流,更好地对模具内的高温气体进行分流,避免高温气体在一瞬间进行较大的冲击,更好、更稳定、更有层次地进行排气,排气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排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管道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塑料管道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管道制造的过程中,模具是保证品质的最有效的工具,在管道注塑成型过程中,熔融状态的塑料进入模具型腔的时候需要一瞬间排净型腔内的空气,其中包括腔和浇注系统中存在的空气、塑料原料含有的水分在高温下蒸发而产生的水蒸气、高温下塑料分解产生的气体、塑料中某些添加剂挥发或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等几部分。但是在现如今的模具当中,现有的排气结构大多采用通气孔直接连接型腔的方式进行排气,排气效果不好,排气不良,从而造成模具碳化发黄等问题,降低了生产效率以及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结构,结构简单,排气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气结构,包括前模、后模、型腔以及分型面,所述型腔设置在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所述分型面设置在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的接触面上,还包括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设置在所述前模的分型面上并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前模的内部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排气槽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通气孔与外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型腔直接连通通气孔排气的方式不同,在型腔和通气孔之间设置了排气槽进行气体的导流,更好地对模具内的高温气体进行分流,避免高温气体在一瞬间进行较大的冲击,更好、更稳定、更有层次地进行排气,排气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良品率。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的形状为人字形,所述排气槽包括主路排气道以及岔路排气道,所述主路排气道与所述型腔相连通,所述岔路排气道分别与所述主路排气道以及所述通气孔相连通,对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分流,更好地进行排气,排气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主路排气道与所述型腔连接处的宽度12mm,所述主路排气道相对于所述分型面的深度为5mm,在不影响模具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排气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岔路排气道相对于所述分型面的深度为0.25mm,在不影响模具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排气效果,排气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岔路排气道的数量为两条,所述岔路排气道之间的角度为30度,气体的分流效果好,排气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的形状为直角弯曲形管道,易于制作弯曲形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设置在所述型腔的转弯熔接线处,排气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在型腔和通气孔之间设置了排气槽进行气体的导流,更好地对模具内的高温气体进行分流,避免高温气体在一瞬间进行较大的冲击,更好、更稳定、更有层次地进行排气,排气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排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模;2、分型面;3、型腔;4、主路排气道;5、岔路排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如图1所示,一种排气结构,包括前模1、后模、型腔3以及分型面2,所述型腔3设置在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之间,所述分型面2设置在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之间的接触面上,还包括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设置在所述前模1的分型面2上并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所述前模1的内部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排气槽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通气孔与外界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型腔3直接连通通气孔排气的方式不同,在型腔3和通气孔之间设置了排气槽进行气体的导流,更好地对模具内的高温气体进行分流,避免高温气体在一瞬间进行较大的冲击,更好、更稳定、更有层次地进行排气,排气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良品率。
如图1所示,所述排气槽的形状为人字形,所述排气槽包括主路排气道4以及岔路排气道5,所述主路排气道4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所述岔路排气道5分别与所述主路排气道4以及所述通气孔相连通,对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分流,更好地进行排气,排气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路排气道4与所述型腔3连接处的宽度12mm,所述主路排气道4相对于所述分型面2的深度为5mm,在不影响模具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排气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岔路排气道5相对于所述分型面2的深度为0.25mm,在不影响模具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排气效果,排气效率高。
如图1所示,所述岔路排气道5的数量为两条,所述岔路排气道5之间的角度为30度,气体的分流效果好,排气效率高。
如图1所示,所述型腔3的形状为直角弯曲形管道,易于制作弯曲形管道。
如图1所示,所述排气槽设置在所述型腔3的转弯熔接线处,排气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排气结构,包括前模(1)、后模、型腔(3)以及分型面(2),所述型腔(3)设置在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之间,所述分型面(2)设置在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之间的接触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设置在所述前模(1)的分型面(2)上并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所述前模(1)的内部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排气槽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通气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排气槽的形状为人字形,所述排气槽包括主路排气道(4)以及岔路排气道(5),所述主路排气道(4)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所述岔路排气道(5)分别与所述主路排气道(4)以及所述通气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排气道(4)与所述型腔(3)连接处的宽度12mm,所述主路排气道(4)相对于所述分型面(2)的深度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岔路排气道(5)相对于所述分型面(2)的深度为0.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岔路排气道(5)的数量为两条,所述岔路排气道(5)之间的角度为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3)的形状为直角弯曲形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设置在所述型腔(3)的转弯熔接线处。
CN201920467981.9U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排气结构 Active CN210477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7981.9U CN210477687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排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7981.9U CN210477687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排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7687U true CN210477687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89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7981.9U Active CN210477687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排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76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9072A (zh) * 2020-11-20 2021-04-02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砂型排气结构及排气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9072A (zh) * 2020-11-20 2021-04-02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砂型排气结构及排气方法
CN112589072B (zh) * 2020-11-20 2022-06-10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砂型排气结构及排气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77687U (zh) 一种排气结构
CN103000301A (zh) 一种电缆环形冷却器
CN207327488U (zh) 一种中心进料高效注塑模具
CN204622559U (zh) 一种新型挤管辅机
CN205929373U (zh) 塑料绝缘子成型模具冷却装置
CN201633174U (zh) 中空注塑模具的改进结构
CN105946183A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塑料模具
CN202985994U (zh) 真空薄壁类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CN206536787U (zh) 一种改善注塑产品困气的模具结构
CN205871070U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塑料模具
CN206999524U (zh) 避免注塑产品产生熔合痕的模具
CN211227345U (zh) 一种全水冷高功率宽带同轴激光熔覆嘴
CN211662585U (zh) 一种橡胶管生产用的模具装置
CN203600537U (zh) 一种密封圈防脱浇口套
CN205951161U (zh) 具有模内切水口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壳体注塑模
CN206030411U (zh) 一种汽车配件塑胶外壳生产的快速接头模具
CN205310716U (zh) 一种橡胶注射模具
CN206520161U (zh) 一种注塑模具导气结构
CN206446047U (zh) 一种纵向多排列橡胶条铸造模具
CN201333786Y (zh) 一种cf卡插槽生产模具
CN205818359U (zh) 一种模具
CN214645429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薄铁优化结构
CN218660213U (zh) 一种模具镶针冷却装置机构
CN204955314U (zh) 注塑模具
CN206464529U (zh) 一种小s流道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