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5941U - 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75941U CN210475941U CN201921417795.0U CN201921417795U CN210475941U CN 210475941 U CN210475941 U CN 210475941U CN 201921417795 U CN201921417795 U CN 201921417795U CN 210475941 U CN210475941 U CN 2104759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rear cover
- cylinder
- welding station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包括后盖点焊工位、上料机构、板链传输装置和后盖环缝焊接工位,所述上料机构处于后盖点焊工位的侧部,所述后盖点焊工位的侧部与板链传输装置相连,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布设于板链传输装置的两侧,所述后盖点焊工位包括防护围栏和后盖点焊工作台,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处于防护围栏的内侧,所述防护围栏与后盖环缝焊接工位的侧部相连且处于板链传输装置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实现各工位、组件或装置的有效组合,整流程的完成加强圈后盖的焊接,便于工人的使用和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壳加强圈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背景技术
桥壳,是安装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装配基体,其主要作用是支承并保护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它是驱动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行驶系的主要组成件之一,加强圈作为桥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焊接过程一般是通过焊接机人实现电焊过程,然后人工进行环缝焊接。
但是,现有的组成焊接系统的工位、组件或装置,其整体的组合效果较差,不利于工人的操作和使用,不便于整流程的完成加强圈后盖的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实现各工位、组件或装置的有效组合,整流程的完成加强圈后盖的焊接,便于工人的使用和操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包括后盖点焊工位、上料机构、板链传输装置和后盖环缝焊接工位,所述上料机构处于后盖点焊工位的侧部,所述后盖点焊工位的侧部与板链传输装置相连,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布设于板链传输装置的两侧,所述后盖点焊工位包括防护围栏和后盖点焊工作台,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处于防护围栏的内侧,所述防护围栏与后盖环缝焊接工位的侧部相连且处于板链传输装置的外侧;
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包括底座、内孔定位组件、缺口定位组件、轴管抱紧组件、外圆定位组件、压紧组件、贯通座、焊枪和清枪机构组成,所述内孔定位组件、轴管抱紧组件、焊枪和清枪机构均安装于底座的上部,所述缺口定位组件和压紧组件均安装于内孔定位组件的上部,所述贯通座和外圆定位组件均安装于缺口定位组件的上部;
所述内孔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卡爪、基座、安装板、第一气缸、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下部与底座的上部相连,所述安装板的上部与缺口定位组件和压紧组件相连,所述基座安装于第一安装座的上部,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第一安装座的侧部,所述第一齿条安装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通过销键的配合安装于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二齿条对称滑动安装于基座的侧部,所述第二齿条的外侧通过连接板与卡爪相连,所述连接板安装于基座的上部,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
所述轴管抱紧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气缸、移动爪和抱紧块,所述第二气缸安装于第二安装座的侧部,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的与移动爪相连,所述移动爪的侧部与抱紧块相连;
所述外圆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安装座、调整板、调节杆、定位块、第三气缸和限位块,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侧部与调整板相连,所述调整板通过调节杆安装于定位块的侧部,所述定位块通过螺栓与限位块相连,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限位块相连;
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块和旋转压紧缸,所述压紧块的下部螺纹连接于旋转压紧缸的内侧;
所述贯通座包括基板、固定板、支座、定位销和插销,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于基板的上部,所述固定板的上部与支座相连,所述支座的上部与定位销相焊接,所述插销插接于定位销的上外侧;
所述清枪机构包括第四安装座、顶紧气缸、V形块、放置座、第一升降气缸、气动马达和铰刀,所述顶紧气缸、放置座、V形块和第一升降气缸均安装于第四安装座的侧部,所述放置座处于顶紧气缸和V形块之间,所述顶紧气缸的输出端与V形块相对,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端通过马达座与气动马达相连,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端与铰刀相连,所述铰刀与放置座的下部相对。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支架、直线滑轨、第二升降气缸、导向柱、进退气缸和上料架,所述直线滑轨安装于支架的上部,所述直线滑轨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安装于滑块的下部,所述导向柱安装于第二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导向柱贯穿滑块的中部与上料架相连,所述进退气缸的输出端与滑块的侧部相连,所述进退气缸安装于支架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板链传输装置包括安装架、减速电机、电机座、板式链条和限位挡板,所述电机座和限位挡板均安装于安装架的侧部,所述减速电机通过螺栓安装于电机座的上部,所述板式链条转动安装于安装架的上部,所述板式链条通过齿轮和驱动链条的配合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包括座板、全封闭防护罩、横梁、自动焊接机器人、变位机机头、变位机尾座、翻转组件和焊接夹具,所述横梁、全封闭防护罩、变位机机头、变位机尾座均安装于座板的上部,所述翻转组件和焊接夹具通过支撑块分别架设于变位机机头和变位机尾座之间,所述自动焊接机器人安装于横梁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变位机机头包括第一箱体、第一外部轴电机、第一减速机、轴承座和芯轴,所述轴承座安装于第一箱体的侧部,所述芯轴转动安装于轴承座侧部,所述第一外部轴电机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的配合与芯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减速机安装于芯轴的外侧,所述第一减速机的侧部与支撑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变位机尾座包括第二箱体、回转轴承和回转主轴,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之间通过回转轴承转动架设回转主轴,所述回转主轴与支撑块的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架体、第二外部轴电机、第二减速机、回转块和第三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外部轴电机安装架体的侧部,所述架体的侧部安装有回转块,所述第三升降气缸安装于架体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焊接夹具包括固定气缸、导柱、第五安装座和夹块,所述固定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导柱和第五安装座与夹块相连,所述导柱安装于第五安装座的侧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实现各工位、组件和装置的有效组合,整流程的完成加强圈后盖的焊接,便于工人的使用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盖点焊工位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孔定位组件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孔定位组件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缺口定位组件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轴管抱紧组件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外圆定位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压紧组件的轴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贯通座的轴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清枪机构的轴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运输桥壳时板链传输装置的轴测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后盖环缝焊接工位的内部结构轴测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变位机机头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变位机尾座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组件的轴测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组件的侧视剖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夹具部分结构轴测图。
图中:1、后盖点焊工位;2、上料机构;201、支架;202、直线滑轨;203、第二升降气缸;204、导向柱;205、进退气缸;206、上料架;207、滑块;3、板链传输装置;301、安装架;302、减速电机;303、电机座;304、板式链条;305、限位挡板;4、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01、座板;402、全封闭防护罩;403、横梁;404、自动焊接机器人;5、防护围栏;6、后盖点焊工作台;7、底座;8、内孔定位组件;801、第一安装座;802、卡爪;803、基座;804、安装板;805、第一气缸;806、第一齿条;807、第二齿条;808、第一齿轮;809、第二齿轮;810、转轴;811、连接板;9、缺口定位组件;10、轴管抱紧组件;1001、第二安装座;1002、第二气缸;1003、移动爪;1004、抱紧块;11、外圆定位组件;1101、第三安装座;1102、调整板;1103、调节杆;1104、定位块;1105、第三气缸;1106、限位块;12、压紧组件;1201、压紧块;1202、旋转压紧缸;13、贯通座;1301、基板;1302、固定板;1303、支座;1304、定位销;1305、插销;14、焊枪;15、清枪机构;1501、第四安装座;1502、顶紧气缸;1503、V形块;1504、放置座;1505、第一升降气缸;1506、气动马达;1507、铰刀;1508、马达座;16、变位机机头;1601、第一箱体;1602、第一外部轴电机;1603、第一减速机;1604、轴承座;1605、芯轴;17、变位机尾座;1701、第二箱体;1702、回转轴承;1703、回转主轴;18、翻转组件;1801、架体;1802、第二外部轴电机;1803、第二减速机;1804、回转块;1805、第三升降气缸;19、焊接夹具;1901、固定气缸;1902、导柱;1903、第五安装座;1904、夹块;20、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包括后盖点焊工位1、上料机构2、板链传输装置3和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上料机构2处于后盖点焊工位1的侧部,后盖点焊工位1的侧部与板链传输装置3相连,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布设于板链传输装置3的两侧,后盖点焊工位1包括防护围栏5和后盖点焊工作台6,后盖点焊工作台6处于防护围栏5的内侧,防护围栏5与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的侧部相连且处于板链传输装置3的外侧;
后盖点焊工作台6包括底座7、内孔定位组件8、缺口定位组件9、轴管抱紧组件10、外圆定位组件11、压紧组件12、贯通座13、焊枪14和清枪机构15组成,内孔定位组件8、轴管抱紧组件10、焊枪14和清枪机构15均安装于底座7的上部,缺口定位组件9和压紧组件12均安装于内孔定位组件8的上部,贯通座13和外圆定位组件11均安装于缺口定位组件9的上部;
内孔定位组件8包括第一安装座801、卡爪802、基座803、安装板804、第一气缸805、第一齿条806、第二齿条807、第一齿轮808和第二齿轮809,第一安装座801的下部与底座7的上部相连,安装板804的上部与缺口定位组件9和压紧组件12相连,基座803安装于第一安装座801的上部,第一气缸805安装于第一安装座801的侧部,第一齿条806安装于第一气缸805的输出端,第一安装座80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轴810,第一齿轮808和第二齿轮809均通过销键的配合安装于转轴810的外侧,第二齿条807对称滑动安装于基座803的侧部,第二齿条807的外侧通过连接板811与卡爪802相连,连接板811安装于基座803的上部,第二齿条807与第二齿轮809相啮合,第一齿轮808与第一齿条806相啮合;
轴管抱紧组件10包括第二安装座1001、第二气缸1002、移动爪1003和抱紧块1004,第二气缸1002安装于第二安装座1001的侧部,第二气缸1002的输出端的与移动爪1003相连,移动爪1003的侧部与抱紧块1004相连;
外圆定位组件11包括第三安装座1101、调整板1102、调节杆1103、定位块1104、第三气缸1105和限位块1106,第三安装座1101的侧部与调整板1102相连,调整板1102通过调节杆1103安装于定位块1104的侧部,定位块1104通过螺栓与限位块1106相连,第三气缸1105的输出端与限位块1106相连;
压紧组件12包括压紧块1201和旋转压紧缸1202,压紧块1201的下部螺纹连接于旋转压紧缸1202的内侧;
贯通座13包括基板1301、固定板1302、支座1303、定位销1304和插销1305,固定板1302通过螺栓安装于基板1301的上部,固定板1302的上部与支座1303相连,支座1303的上部与定位销1304相焊接,插销1305插接于定位销1304的上外侧;
清枪机构15包括第四安装座1501、顶紧气缸1502、V形块1503、放置座1504、第一升降气缸1505、气动马达1506和铰刀1507,顶紧气缸1502、放置座1504、V形块1503和第一升降气缸1505均安装于第四安装座1501的侧部,放置座1504处于顶紧气缸1502和V形块1503之间,顶紧气缸1502的输出端与V形块1503相对,第一升降气缸1505的输出端通过马达座1508与气动马达1506相连,气动马达1506的输出端与铰刀1507相连,铰刀1507与放置座1504的下部相对。
具体的,上料机构2包括支架201、直线滑轨202、第二升降气缸203、导向柱204、进退气缸205和上料架206,直线滑轨202安装于支架201的上部,直线滑轨202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7,第二升降气缸203安装于滑块207的下部,导向柱204安装于第二升降气缸203的输出端,导向柱204贯穿滑块207的中部与上料架206相连,进退气缸205的输出端与滑块207的侧部相连,进退气缸205安装于支架201的侧部。
具体的,板链传输装置3包括安装架301、减速电机302、电机座303、板式链条304和限位挡板305,电机座303和限位挡板305均安装于安装架301的侧部,减速电机302通过螺栓安装于电机座303的上部,板式链条304转动安装于安装架301的上部,板式链条304通过齿轮和驱动链条的配合与减速电机302的输出端相连。
具体的,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包括座板401、全封闭防护罩402、横梁403、自动焊接机器人404、自动焊接机器人404采用FANUC-R-1000iA系列自动焊接机器人,变位机机头16、变位机尾座17、翻转组件18和焊接夹具19,横梁403、全封闭防护罩402、变位机机头16、变位机尾座17均安装于座板401的上部,翻转组件18和焊接夹具19通过支撑块20分别架设于变位机机头16和变位机尾座17之间,自动焊接机器人404安装于横梁403的下部。
具体的,变位机机头16包括第一箱体1601、第一外部轴电机1602、第一减速机1603、轴承座1604和芯轴1605,轴承座1604安装于第一箱体1601的侧部,芯轴1605转动安装于轴承座1604侧部,第一外部轴电机1602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的配合与芯轴1605转动相连,第一减速机1603安装于芯轴1605的外侧,第一减速机1603的侧部与支撑块20相连。
具体的,变位机尾座17包括第二箱体1701、回转轴承1702和回转主轴1703,第二箱体1701的侧壁之间通过回转轴承1702转动架设回转主轴1703,回转主轴1703与支撑块20的一端相连。
具体的,翻转组件18包括架体1801、第二外部轴电机1802、第二减速机1803、回转块1804和第三升降气缸1805,第二外部轴电机1802安装于架体1801的侧部,架体1801的侧部安装有回转块1804,第三升降气缸1805安装于架体1801的侧部。
具体的,焊接夹具19包括固定气缸1901、导柱1902、第五安装座1903和夹块1904,固定气缸1901的输出端贯穿导柱1902和第五安装座1903与夹块1904相连,导柱1902安装于第五安装座1903的侧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加强圈放置在缺口定位组件9的上部,然后运行内孔定位组件8,第一气缸805驱动第一齿条806移动,第一齿条806的移动带动第一齿轮808转动,进而带动转轴810转动,转轴810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809转动,进而推动第二齿条807移动,第二齿条807的移动带动卡爪802行走实现桥壳及加强圈的撑紧,气缸行程为75MM,行程为150MM,行程范围大,适应工件的种类多,不用更换卡爪802能满足所有桥壳及加强圈的内孔定位,实现固定;
运行轴管抱紧组件10,第二气缸1002的运行带动移动爪1003移动,移动爪1003的移动带动抱紧块1004移动,将桥壳轴管夹紧在抱紧块1004和第二安装座1001的侧部,实现桥壳定位夹紧;
运行外圆定位组件11,第三气缸1105带动限位块1106移动,进而带动调整板1102、调节杆1103和第三安装座1101移动,压住后盖的外圆,运行压紧组件12,旋转压紧块1201,调整压紧块1201探入旋转压紧缸1202内部的距离,使得压紧块1201压住后盖,运行贯通座13,调节定位销1304插入插销1305的距离,将定位销1304与后盖本身带有的通孔,即可整体的实现后盖的固定;
手动运行焊枪14,对后盖本桥壳进行点焊,点焊一定时间后,将焊枪14放置在放置座1504的上部,然后运行顶紧气缸1502,顶紧气缸1502的运行将焊枪14压在顶紧气缸1502的输出端和V形块1503之间,运行第一升降气缸1505和气动马达1506,第一升降气缸1505通过马达座1508带动气动马达1506移动,气动马达1506带动铰刀1507转动,气动马达1506的移动带动转动的铰刀1507与焊枪14的侧部接触,实现焊枪14的清洁;
焊接完成后,按照上述相反的步骤,使得桥壳和后盖脱离固定,运行上料机构2,运行第二升降气缸203和进退气缸205,进退气缸205带动滑块207在直线滑轨202的上部移动,第二升降气缸203通过导向柱204带动上料架206移动,将桥壳从后盖点焊工位1移动至板链传输装置3;
运行板链传输装置3,减速电机302的运行通过齿轮和驱动链条的配合,带动板式链条304移动,进而带动桥壳在板式链条304上移动,实现转运过程;
桥壳通过与上料机构2类似的组成结构,将桥壳转移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
焊接夹具19安装在翻转组件18的侧部,焊接夹具19利用与内孔定位组件8类似的结构,对桥壳的内孔进行固定,然后运行固定气缸1901,固定气缸1901带动第五安装座1903和夹块1904移动,并利用与轴管抱紧组件10对桥壳的轴管进行固定,实现对桥壳侧部的固定;
运行变位机机头16和变位机尾座17,通过第一外部轴电机1602的运行带动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转动,进而带动芯轴1605转动,芯轴1605带动第一减速机1603转动,第一减速机1603的转动带动支撑块20和翻转组件18转动,回转主轴1703和回转轴承1702用于配合支撑块20的转动,实现翻转组件18的转动;
运行翻转组件18,第三升降气缸1805带动焊接夹具19移动,进而实现桥壳在焊接过程中的移动,运行自动焊接机器人404,自动焊接机器人404实现环缝焊接;
实现各工位、组件和装置的有效组合布设,整流程的完成加强圈后盖的焊接,便于工人的使用和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包括后盖点焊工位(1)、上料机构(2)、板链传输装置(3)和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处于后盖点焊工位(1)的侧部,所述后盖点焊工位(1)的侧部与板链传输装置(3)相连,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布设于板链传输装置(3)的两侧,所述后盖点焊工位(1)包括防护围栏(5)和后盖点焊工作台(6),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6)处于防护围栏(5)的内侧,所述防护围栏(5)与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的侧部相连且处于板链传输装置(3)的外侧;
所述后盖点焊工作台(6)包括底座(7)、内孔定位组件(8)、缺口定位组件(9)、轴管抱紧组件(10)、外圆定位组件(11)、压紧组件(12)、贯通座(13)、焊枪(14)和清枪机构(15)组成,所述内孔定位组件(8)、轴管抱紧组件(10)、焊枪(14)和清枪机构(15)均安装于底座(7)的上部,所述缺口定位组件(9)和压紧组件(12)均安装于内孔定位组件(8)的上部,所述贯通座(13)和外圆定位组件(11)均安装于缺口定位组件(9)的上部;
所述内孔定位组件(8)包括第一安装座(801)、卡爪(802)、基座(803)、安装板(804)、第一气缸(805)、第一齿条(806)、第二齿条(807)、第一齿轮(808)和第二齿轮(809),所述第一安装座(801)的下部与底座(7)的上部相连,所述安装板(804)的上部与缺口定位组件(9)和压紧组件(12)相连,所述基座(803)安装于第一安装座(801)的上部,所述第一气缸(805)安装于第一安装座(801)的侧部,所述第一齿条(806)安装于第一气缸(805)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安装座(80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转轴(810),所述第一齿轮(808)和第二齿轮(809)均通过销键的配合安装于转轴(810)的外侧,所述第二齿条(807)对称滑动安装于基座(803)的侧部,所述第二齿条(807)的外侧通过连接板(811)与卡爪(802)相连,所述连接板(811)安装于基座(803)的上部,所述第二齿条(807)与第二齿轮(809)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808)与第一齿条(806)相啮合;
所述轴管抱紧组件(10)包括第二安装座(1001)、第二气缸(1002)、移动爪(1003)和抱紧块(1004),所述第二气缸(1002)安装于第二安装座(1001)的侧部,所述第二气缸(1002)的输出端的与移动爪(1003)相连,所述移动爪(1003)的侧部与抱紧块(1004)相连;
所述外圆定位组件(11)包括第三安装座(1101)、调整板(1102)、调节杆(1103)、定位块(1104)、第三气缸(1105)和限位块(1106),所述第三安装座(1101)的侧部与调整板(1102)相连,所述调整板(1102)通过调节杆(1103)安装于定位块(1104)的侧部,所述定位块(1104)通过螺栓与限位块(1106)相连,所述第三气缸(1105)的输出端与限位块(1106)相连;
所述压紧组件(12)包括压紧块(1201)和旋转压紧缸(1202),所述压紧块(1201)的下部螺纹连接于旋转压紧缸(1202)的内侧;
所述贯通座(13)包括基板(1301)、固定板(1302)、支座(1303)、定位销(1304)和插销(1305),所述固定板(1302)通过螺栓安装于基板(1301)的上部,所述固定板(1302)的上部与支座(1303)相连,所述支座(1303)的上部与定位销(1304)相焊接,所述插销(1305)插接于定位销(1304)的上外侧;
所述清枪机构(15)包括第四安装座(1501)、顶紧气缸(1502)、V形块(1503)、放置座(1504)、第一升降气缸(1505)、气动马达(1506)和铰刀(1507),所述顶紧气缸(1502)、放置座(1504)、V形块(1503)和第一升降气缸(1505)均安装于第四安装座(1501)的侧部,所述放置座(1504)处于顶紧气缸(1502)和V形块(1503)之间,所述顶紧气缸(1502)的输出端与V形块(1503)相对,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505)的输出端通过马达座(1508)与气动马达(1506)相连,所述气动马达(1506)的输出端与铰刀(1507)相连,所述铰刀(1507)与放置座(1504)的下部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支架(201)、直线滑轨(202)、第二升降气缸(203)、导向柱(204)、进退气缸(205)和上料架(206),所述直线滑轨(202)安装于支架(201)的上部,所述直线滑轨(202)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7),所述第二升降气缸(203)安装于滑块(207)的下部,所述导向柱(204)安装于第二升降气缸(203)的输出端,所述导向柱(204)贯穿滑块(207)的中部与上料架(206)相连,所述进退气缸(205)的输出端与滑块(207)的侧部相连,所述进退气缸(205)安装于支架(201)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链传输装置(3)包括安装架(301)、减速电机(302)、电机座(303)、板式链条(304)和限位挡板(305),所述电机座(303)和限位挡板(305)均安装于安装架(301)的侧部,所述减速电机(302)通过螺栓安装于电机座(303)的上部,所述板式链条(304)转动安装于安装架(301)的上部,所述板式链条(304)通过齿轮和驱动链条的配合与减速电机(302)的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环缝焊接工位(4)包括座板(401)、全封闭防护罩(402)、横梁(403)、自动焊接机器人(404)、变位机机头(16)、变位机尾座(17)、翻转组件(18)和焊接夹具(19),所述横梁(403)、全封闭防护罩(402)、变位机机头(16)、变位机尾座(17)均安装于座板(401)的上部,所述翻转组件(18)和焊接夹具(19)通过支撑块(20)分别架设于变位机机头(16)和变位机尾座(17)之间,所述自动焊接机器人(404)安装于横梁(403)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机头(16)包括第一箱体(1601)、第一外部轴电机(1602)、第一减速机(1603)、轴承座(1604)和芯轴(1605),所述轴承座(1604)安装于第一箱体(1601)的侧部,所述芯轴(1605)转动安装于轴承座(1604)侧部,所述第一外部轴电机(1602)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的配合与芯轴(1605)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减速机(1603)安装于芯轴(1605)的外侧,所述第一减速机(1603)的侧部与支撑块(2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尾座(17)包括第二箱体(1701)、回转轴承(1702)和回转主轴(1703),所述第二箱体(1701)的侧壁之间通过回转轴承(1702)转动架设回转主轴(1703),所述回转主轴(1703)与支撑块(20)的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8)包括架体(1801)、第二外部轴电机(1802)、第二减速机(1803)、回转块(1804)和第三升降气缸(1805),所述第二外部轴电机(1802)安装架体(1801)的侧部,所述架体(1801)的侧部安装有回转块(1804),所述第三升降气缸(1805)安装于架体(1801)的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夹具(19)包括固定气缸(1901)、导柱(1902)、第五安装座(1903)和夹块(1904),所述固定气缸(1901)的输出端贯穿导柱(1902)和第五安装座(1903)与夹块(1904)相连,所述导柱(1902)安装于第五安装座(1903)的侧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17795.0U CN210475941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17795.0U CN210475941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75941U true CN210475941U (zh) | 2020-05-08 |
Family
ID=7053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17795.0U Active CN210475941U (zh) | 2019-08-29 | 2019-08-29 | 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7594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27188A (zh) * | 2021-06-10 | 2021-09-24 | 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 | 一种双加强圈与桥壳焊接工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58637A (zh) * | 2021-06-25 | 2021-10-01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桥壳内、外双焊缝后盖及生产工艺 |
CN114905130A (zh) * | 2022-06-24 | 2022-08-16 | 无锡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筒体类产品加强圈组焊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18832357A (zh) * | 2024-08-07 | 2024-10-25 | 苏州利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液冷板焊接工装 |
-
2019
- 2019-08-29 CN CN201921417795.0U patent/CN2104759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27188A (zh) * | 2021-06-10 | 2021-09-24 | 方盛车桥(柳州)有限公司 | 一种双加强圈与桥壳焊接工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58637A (zh) * | 2021-06-25 | 2021-10-01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桥壳内、外双焊缝后盖及生产工艺 |
CN114905130A (zh) * | 2022-06-24 | 2022-08-16 | 无锡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筒体类产品加强圈组焊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18832357A (zh) * | 2024-08-07 | 2024-10-25 | 苏州利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液冷板焊接工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475941U (zh) | 一种桥壳加强圈后盖焊接站 | |
CN208391368U (zh) | 翻转夹持机构 | |
CN110587319B (zh) |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槽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 | |
CN103707152B (zh) | 铝型材自动去毛刺机 | |
CN212577538U (zh) | 一种金属零件自动钻孔机构 | |
JP7352816B2 (ja) | 搬送装置および工作機械 | |
CN109850219B (zh) | 一种全自动芯体捆扎机器人 | |
CN116851988A (zh) | 一种阀体密封面自动堆焊设备及焊接方法 | |
CN110732868A (zh) | 工件自动打螺丝设备 | |
CN207534355U (zh) | 一种手机中框激光焊接生产线 | |
CN210908956U (zh) |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槽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 | |
CN113829070A (zh) | 一种高强韧轻量化压铸铝合金工件的全自动加工设备 | |
CN102528135B (zh) | 一种全自动数控钢管切割机 | |
CN210818216U (zh) | 一种双驱动环缝焊接工装 | |
CN209452894U (zh) | 方管斜口自动切割机 | |
CN110947806A (zh) | 一种全自动弯管设备和方法 | |
CN213998467U (zh) | 分总成压焊接一体机 | |
CN108941844A (zh) | 一种载体环缝焊接机组 | |
CN115945744A (zh) | 一种齿轮加工设备 | |
CN211991558U (zh) | 一种定心平移机构 | |
CN115488569A (zh) | 一种挖掘机动臂多工位焊接装置 | |
CN210701852U (zh) | 伺服弯管机 | |
CN208800880U (zh) | 一种载体环缝焊接机组 | |
CN221560190U (zh) | 一种弦梁激光复合焊夹具结构 | |
CN107350370B (zh) | 改进的无靠模缩口系统及其在工件缩口加工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