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8956U - 一种电机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8956U
CN210468956U CN201921771458.1U CN201921771458U CN210468956U CN 210468956 U CN210468956 U CN 210468956U CN 201921771458 U CN201921771458 U CN 201921771458U CN 210468956 U CN210468956 U CN 210468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hreaded rod
end cover
butt joint
slid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14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xi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xi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xi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xi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14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8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8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8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包括前端盖、机壳体和后端盖,前端盖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第一抵接板,后端盖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第二抵接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一一对应;第一抵接板和对应的第二抵接板之间设有两个滑块,滑块能沿机壳体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滑块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搭在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相背面上的拉钩;机壳体上设有驱动两个滑块同步做反向运动的驱动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省去了操作者频繁旋转紧固螺栓的操作,方便了操作者对电机外壳进行组装或拆装,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来作为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作为动力源在各个行业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电机外壳是电机的核心零部件,电机外壳通常起着保护电机不受外力损坏的作用。
如公告号为CN201962510U的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电机外壳,包括前端盖和机壳体,前端盖与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中间部分凸出形成内腔的轴承室,前端盖上设有螺纹孔和平面通风孔,螺纹孔和平面通风孔沿着轴承室间歇排布;所述机壳体在端部设有若干个V型缺口和大定位缺口,大定位缺口位于V型缺口旁边,机壳体在表面上设有护磁环定位孔。
上述电机外壳虽然实现了耗电低、噪音低、寿命长、环保等效果,但它和传统的电机外壳在结构上大致一样,主要由前端盖、机壳体和后端盖三部分组成,其中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往往是通过多个紧固螺丝来抵紧在机壳体的两端上。操作者在组装电机外壳时,操作者需要一个一个地拧紧紧固螺栓来使前端盖和后端盖抵紧在机壳体上;操作者在拆分电机外壳时,操作者又需要一个一个地拧松紧紧固螺栓,这种组装或拆分电机外壳的方式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外壳,方便了操作者对电机外壳进行组装或拆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机外壳,包括前端盖、机壳体和后端盖,前端盖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第一抵接板,后端盖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第二抵接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一一对应;第一抵接板和对应的第二抵接板之间设有两个滑块,滑块能沿机壳体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滑块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搭在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相背面上的拉钩;机壳体上设有驱动两个滑块同步做反向运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准备对电机外壳进行组装时,操作者首先将前端盖和后端盖准确地摆放在机壳体的两端上,随后转动位于机壳体同一侧上的两个拉钩,并使两个拉钩分别搭在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相背面上,紧接着操作者再通过驱动机构驱使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和拉钩便会随着滑块同步发生滑动,前端盖和后端盖将会牢牢地抵紧在机壳体的两端上,进而完成了电机外壳的组装。当需要对电机外壳进行拆分时,操作者再通过驱动机构使两个滑块相互远离,滑块上的拉钩将不再驱使前端盖和后端盖抵紧在机壳体上,操作者最后再旋开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上的拉钩即可对电机外壳进行拆分。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省去了操作者频繁旋转紧固螺栓的操作,方便了操作者对电机外壳进行组装或拆装,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壳体上且与机壳体长度方向相同的螺纹杆,螺纹杆穿过两个滑块并与两个滑块均螺纹配合;螺纹杆分为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分段,两个滑块分别与螺纹杆上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分段螺纹配合;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壳体上用于驱动螺纹杆发生旋转的转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机壳体上用于限制滑块随螺纹杆发生旋转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转动组件来驱动螺纹杆发生旋转,在两个分段的螺纹以及限位组件的共同作用下,两个滑块便会沿着螺纹杆的轴向在机壳体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块上的拉钩便将驱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抵紧或不抵紧机壳体,进而方便操作者对电机外壳进行组装或拆分,调节机构的结构原理简单,且操作上十分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螺纹杆中部的蜗轮、转动连接在机壳体上且与蜗轮啮合的蜗杆,以及设置在蜗杆上用于驱动蜗杆发生旋转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把手来驱动蜗杆发生旋转,在蜗杆和蜗轮的联动作用下,螺纹杆便可发生旋转,转动组件的结构原理简单,且操作上十分便捷。此外,由于蜗轮蜗杆结构本身具有放大转矩的功能,这可使操作者旋转把手的过程更加省力,让螺纹杆的旋转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靠近把手的一端上开设有横截面呈多边形的插槽,插槽内插接有一块与把手固定连接的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螺纹杆发生旋转时,操作者直接将把手上的插块嵌入到插槽内,操作者随后即可旋转把手来驱动螺纹杆发生旋转,一个把手即可对多根蜗杆进行驱动,节约了电机外壳的制造成本。当不需要驱动螺纹杆发生旋转时,操作者直接将把手和插块拔出即可,进而减少了电机外壳的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的槽口处呈扩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槽口处的扩口可对插块插入插槽时起到导向作用,进而使插块能更顺利地嵌入插槽内,进而使蜗杆与把手之间的安装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体上且与螺纹杆平行的限位杆、开设在滑块上供限位杆穿过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内侧壁与限位杆的侧壁相贴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孔和限位杆可使滑块只能沿着螺纹杆的轴向在机壳体上发生滑动,有效地避免了滑块随着螺纹杆发生旋转的情况,滑块将更顺利地滑动于机壳体上并带动拉钩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相背面上均开设有供拉钩嵌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可对拉钩进行限位,有利于降低拉钩从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上发生意外脱离的概率,让前端盖和后端盖能牢牢地抵紧在的机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体的两端上均开设有一圈环槽;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环槽卡接配合的环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和环条的设置,一来可使前端盖和后端盖能更精准地安装在机壳体上,二来还可增大前端盖、后端盖与机壳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前端盖、后端盖与机壳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滑块、拉钩和驱动机构的设置,方便了操作者对电机外壳进行组装或拆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插槽和插块的设置,一来节约了电机外壳的制造成本,二来有利于减少电机外壳的占用空间;
限位槽的设置,可使前端盖和后端盖牢牢地抵紧在的机壳体上;
环槽和环条的设置,不仅可使前端盖和后端盖能更精准地安装在机壳体上,还可提高前端盖、后端盖与机壳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壳体;2、前端盖;3、后端盖;4、环槽;5、环条;6、第一抵接板;7、第二抵接板;8、滑块;9、拉钩;10、限位槽;11、螺纹杆;12、蜗轮;13、蜗杆;14、把手;15、限位组件;151、限位杆;152、限位孔;16、插槽;17、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电机外壳,包括横截面呈方环形的机壳体1、设置在机壳体1一端上的前端盖2,以及设置在机壳体1另一端上的后端盖3。机壳体1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一圈环槽4,环槽4沿着机壳体1端部的边缘延伸布置,前端盖2和后端盖3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圈与环槽4插接配合的环条5。
前端盖2的相对两侧边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抵接板6,第一抵接板6的长度方向与机壳体1的长度方向呈垂直设置。后端盖3的相对两侧边上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接板7,第二抵接板7的长度方向与机壳体1的长度方向同样呈垂直设置,且两块第二抵接板7的位置与两块第一抵接板6的位置一一对应。机壳体1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均设有两个滑块8,两个滑块8均位于第一抵接板6和对应第二抵接板7之间的连线位置上,靠近第一抵接板6的滑块8上转动连接有一个方环形的拉钩9,操作者旋转拉钩9后可使拉钩9搭在第一抵接板6远离第二抵接板7的一表面上;靠近第二抵接板7的滑块8上同样转动连接有一个方环形的拉钩9,操作者旋转此拉钩9后同样可使此拉钩9搭在第二抵接板7远离第一抵接板6的一表面上。操作者将前端盖2和后端盖3分别插至机壳体1的两端上后,再旋转对应的拉钩9并使其搭在第一抵接板6、第二抵接板7上,用以避免前端盖2、后端盖3脱离机壳体1的情况,电机外壳便得以组装。当需要对电机外壳进行拆分时,操作者旋开第一抵接板6、第二抵接板7上的对应拉钩9,然后再将前端盖2、后端盖3拔离机壳体1即可。
为了降低拉钩9意外脱离第一抵接板6、第二抵接板7的概率,第一抵接板6和第二抵接板7的相背面上均开设有供对应拉钩9嵌入的限位槽10。
机壳体1的相对两外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一根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长度方向与机壳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螺纹杆11垂直穿过两个滑块8并与两个滑块8均螺纹配合。螺纹杆11上的螺纹槽分为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分段,两个滑块8分别与螺纹杆11上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分段螺纹配合。螺纹杆11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一个蜗轮12,机壳体1上转动连接有与蜗轮12啮合的蜗杆13,蜗杆1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13发生旋转的把手14。机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滑块8随螺纹杆11做发生旋转的限位组件15。当对应的拉钩9已经搭在第一抵接板6和第二抵接板7上后,操作者可通过把手14来旋蜗杆13,在蜗杆13和蜗轮12的联动作用下,螺纹杆11便会绕自身的轴线发生旋转,再在螺纹杆11两个分段的螺纹和限位组件15的共同作用下,两个滑块8将相互靠近,两个拉钩9将随着对应的滑块8同步发生滑动并相互靠近,拉钩9便会通过第一抵接板6驱使前端盖2牢牢抵紧在机壳体1的一端上,拉钩9同时还会通过第二抵接板7驱使后端盖3牢牢抵紧在机壳体1的另一端上,进而使电机外壳的组装更加牢固。当需要对电机外壳进行拆卸时,操作者再反向驱动螺纹杆11发生旋转,两个滑块8将相互远离,滑块8上的拉钩9也将不再驱使前端盖2和后端盖3抵紧在机壳体1上,操作者便可对电机外壳进行拆分。其中的蜗轮12、蜗杆13和把手14组成了转动组件;螺纹杆11、转动组件和限位组件15组成了用于驱动两个滑块8同步做反向运动的驱动机构。
限位组件15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体1上且与螺纹杆11平行的限位杆151、开设在滑块8上供限位杆151穿过的限位孔152,限位杆151的侧壁与限位孔152的内侧壁相互贴紧。限位杆151和限位孔152的设置,有效避免了滑块8随对应螺纹杆11发生旋转的情况。
参照图2,蜗杆13靠近把手14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截面呈矩形的插槽16,插槽16的槽口处呈扩口设置,把手14上固定连接有与插槽16插接配合的插块17。通过插槽16和插块17的设置,使把手14与蜗杆13成为可拆的连接结构,不仅可通过一个把手14来实现对多根蜗杆13的旋转,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还可取下把手14来减小电机外壳的占用空间。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将前端盖2和后端盖3分别插至机壳体1的两端上后,再旋转对应的拉钩9并使其搭在第一抵接板6、第二抵接板7上,当对应的拉钩9已经搭在第一抵接板6和第二抵接板7上后,操作者可通过把手14来旋蜗杆13,在蜗杆13和蜗轮12的联动作用下,螺纹杆11便会绕自身的轴线发生旋转,再在螺纹杆11两个分段的螺纹和限位组件15的共同作用下,两个滑块8将相互靠近,两个拉钩9将随着对应的滑块8同步发生滑动并相互靠近,拉钩9便会通过第一抵接板6驱使前端盖2牢牢抵紧在机壳体1的一端上,拉钩9同时还会通过第二抵接板7驱使后端盖3牢牢抵紧在机壳体1的另一端上,进而使电机外壳的组装更加牢固。当需要对电机外壳进行拆卸时,操作者再反向驱动螺纹杆11发生旋转,两个滑块8将相互远离,滑块8上的拉钩9也将不再驱使前端盖2和后端盖3抵紧在机壳体1上,操作者便可对电机外壳进行拆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外壳,包括前端盖(2)、机壳体(1)和后端盖(3),其特征在于:前端盖(2)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第一抵接板(6),后端盖(3)的相对两侧边上均设有第二抵接板(7),第一抵接板(6)和第二抵接板(7)一一对应;第一抵接板(6)和对应的第二抵接板(7)之间设有两个滑块(8),滑块(8)能沿机壳体(1)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滑块(8)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搭在第一抵接板(6)和第二抵接板(7)相背面上的拉钩(9);机壳体(1)上设有驱动两个滑块(8)同步做反向运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壳体(1)上且与机壳体(1)长度方向相同的螺纹杆(11),螺纹杆(11)穿过两个滑块(8)并与两个滑块(8)均螺纹配合;螺纹杆(11)分为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分段,两个滑块(8)分别与螺纹杆(11)上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分段螺纹配合;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壳体(1)上用于驱动螺纹杆(11)发生旋转的转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机壳体(1)上用于限制滑块(8)随螺纹杆(11)发生旋转的限位组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螺纹杆(11)中部的蜗轮(12)、转动连接在机壳体(1)上且与蜗轮(12)啮合的蜗杆(13),以及设置在蜗杆(13)上用于驱动蜗杆(13)发生旋转的把手(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3)靠近把手(14)的一端上开设有横截面呈多边形的插槽(16),插槽(16)内插接有一块与把手(14)固定连接的插块(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6)的槽口处呈扩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15)包括固定连接在机壳体(1)上且与螺纹杆(11)平行的限位杆(151)、开设在滑块(8)上供限位杆(151)穿过的限位孔(152),限位孔(152)的内侧壁与限位杆(151)的侧壁相贴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一抵接板(6)和第二抵接板(7)的相背面上均开设有供拉钩(9)嵌入的限位槽(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体(1)的两端上均开设有一圈环槽(4);所述前端盖(2)和所述后端盖(3)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环槽(4)卡接配合的环条(5)。
CN201921771458.1U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电机外壳 Active CN210468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458.1U CN210468956U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电机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1458.1U CN210468956U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电机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8956U true CN210468956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3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1458.1U Active CN210468956U (zh) 2019-10-19 2019-10-19 一种电机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89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9257A (zh) * 2020-09-27 2020-12-04 江苏恒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电机用密封装置
CN112675983A (zh) * 2020-12-23 2021-04-20 佛山市三水金晖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球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9257A (zh) * 2020-09-27 2020-12-04 江苏恒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电机用密封装置
CN112039257B (zh) * 2020-09-27 2022-04-01 江苏恒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电机用密封装置
CN112675983A (zh) * 2020-12-23 2021-04-20 佛山市三水金晖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球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8956U (zh) 一种电机外壳
CN106385145B (zh) 外转子起重机永磁电动机永磁体的装配装置及应用方法
CN204156703U (zh) 用于油泵驱动的直流无刷电机及控制系统一体机
CN213305112U (zh) 一种便于外壳拆卸的电磁电机
CN207593699U (zh) 一种飞轮止动工装
CN212020622U (zh) 一种安装直流电机换向器的工装
CN214590888U (zh) 一种易于更换电机盖的永磁电机
CN109140016A (zh) 一种带直齿轮减速机的螺纹插装式旋转直驱电液伺服阀
CN211192855U (zh) 可以方便拆装钻具的数控钻孔攻牙机
CN213796283U (zh) 一种手动砂轮机前端盖拆卸工具
CN216265376U (zh) 一种加工内啮合齿轮端面工装
CN210421553U (zh)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玻璃幕墙
CN201590711U (zh) 缝纫机用伺服电机
CN201314324Y (zh) 一种用于直联传动的电机主轴输出端的结构
CN213693274U (zh) 充磁电机组件
CN213093535U (zh) 一种多pin针的伺服折弯装置
CN216959609U (zh) 一体电机转子安装工装
CN220297149U (zh) 一种机器人关节电机转子连接结构
CN216478800U (zh) 一种方便安装使用的减速机外壳
CN219444967U (zh) 一种便携带轮拆卸工装
CN210404982U (zh) 一种直流减速电机的连接机构
CN219444133U (zh) 螺杆式空压机电机和机头连接器快拆装置
CN218771479U (zh) 一种可加装铁芯的电机转子
CN219643731U (zh) 一种集成变速箱的紧凑型外转子无刷电机
CN219082006U (zh) 一种用于拼接的紧固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