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5316U -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5316U
CN210465316U CN201921334367.1U CN201921334367U CN210465316U CN 210465316 U CN210465316 U CN 210465316U CN 201921334367 U CN201921334367 U CN 201921334367U CN 210465316 U CN210465316 U CN 210465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hamber
cover
upper cover
situ xrd
p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43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洋
冯艳艳
刘泽萍
王潇晗
肖俊
罗成果
范广新
朱林剑
江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Nali Youcai Technology Co ltd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Banlv Nano Material Engineering Co ltd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Banlv Nano Material Engineering Co ltd,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ozuo Banlv Nano Mater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43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5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5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5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包括导电的上盖和绝缘的下盖,下盖上穿设有导电体;上盖、下盖扣合,形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所述上盖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凸缘,极片腔室中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上端面用于在装配时顶压正极片,使凸缘与正极片紧密配合;所述内衬套中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用于在装配时顶压负极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导电体导电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不存在X射线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对人体无毒害。

Description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领域电池原位XRD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会受到测试条件(如温度、电流、电压等)的影响。对电极材料进行原位XRD(XRD即X射线衍射仪)测试,可实时监测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变化、即时监控样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推断化学反应机理,并据此对电池材料进行改性,因此原位XRD测试被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的研发中。
CN109632848A披露的一种适用于电化学原位XRD表征的光谱池,X射线窗口选用金属铍窗,因此,这种技术不仅需要上下法兰进行进行固定以对腔室进行密封,而且毒性大的金属铍给操作者造成潜在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采用金属铍窗会对操作者造成潜在危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包括导电的上盖和绝缘的下盖,下盖上穿设有导电体;上盖、下盖扣合,形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所述上盖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凸缘,极片腔室中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上端面用于在装配时顶压正极片,使凸缘与正极片紧密配合;所述内衬套中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用于在装配时顶压负极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导电体导电接触。
为了降低对操作者的危害,可以不使用金属铍窗,直接以正极片为窗口;由于内衬套与正极片、凸缘配合实现了密封,因此可以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复杂的密封结构,同时,负极片承受弹簧垫片的弹性压紧力,受力方式与正极片不同,从而保证了隔膜不会被损坏,并且使整个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之间受力均匀,有利于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下盖螺纹连接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套的外形为T形,包括大尺寸部分和小尺寸部分,大尺寸部分设置在小尺寸部分上部;上盖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阶梯形,在上盖与下装配时,所述大尺寸部分的下端面与上盖的阶梯面在同一平面内,并均与下盖的上端面相对。
进一步的,在所述相对处夹装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片包括上部的垫片和下部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体为T形。T形的导电体有助于增加接触面积,保证导电接触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中固定有接线柱。上盖中接线柱用于连接电源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还具有一个夹持板。可直接插入到衍射仪的样品台上,无需再设计特制的固定座。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无精密螺丝等小型配件,内部组件均可替换,二次使用时拆卸方便。简化加工工艺,减少了生产成本。适用性更广,可以在多种X射线衍射仪上工作。测试时装卸方便,可直接插入到衍射仪的样品台上,无需再设计特制的固定座。正极集流体同时作为X射线照射窗口,与内衬套相结合,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不存在X射线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对人体无毒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其中,1-上盖,2-接线柱,3-正极片,4-电池室,5-密封圈,6-隔膜,7-负极片,8-弹簧垫片,9-下盖,10-导电体,101-夹持片,102-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是不使用金属铍,而直接利用正极片实现极片腔室的密封紧固装配。从而降低操作的危险性,同时也简化了反应室结构。
如图1所示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包括上盖1、下盖9,上盖1与下盖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扣合。上盖1由导电材料制成,一个接线柱2固定在上盖1上,接线柱2用于连接正极;为了避免上下盖短路,下盖9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聚酰胺材料等)。为了实现对试验体通电,下盖9上穿设有导电体10。
上盖1为中空结构,上盖1上端开口,用于使X射线射入。内侧设有电池室4,电池室4为一外形为T形的内衬套,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聚氯乙烯材料),包括大尺寸部分和小尺寸部分,大尺寸部分设置在小尺寸部分上部;上盖1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阶梯形,在上盖1与下盖9螺纹连接时,电池室4的大尺寸部分的下端面与上盖1的阶梯面在同一平面内,并均与下盖9的上端面相对,且在相对处夹装有密封圈5(采用聚酰胺树脂材料制成),以实现连接处的密封。
上盖1、下盖9围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极片腔室分为两部分,上部分用于放置正极片3、隔膜6、负极片7。下部分用于设置弹簧垫片8,弹簧垫片8由弹簧和垫片组成,垫片与负极片7接触,以顶压负极片7,保证极片腔室上部分的稳固。弹簧与垫片均导电,与下盖9中的导电体10形成导电接触。为了保证可靠的导电接触,导电体10为T形,其与弹簧接触的部分为大径部分,小径部分穿出下盖9下端,用于连接负极。上盖1上还设有一个夹持片101,夹持片可直接插入或者被夹持到衍射仪的样品台上。
其中,极片腔室中,上盖1上端开口处有凸缘102,凸缘102与电池室4之间挤压正极片3的边缘部分,正极片直径大于隔膜和负极片,隔膜、负极片的外缘与电池室内壁适配。这样能够使电池室4与正极片3紧固配合,从而利用正极片3本身实现了对极片腔室的密封。同时,负极片承受弹簧垫片的弹性压紧力,受力方式与正极片不同,从而保证了隔膜不会被损坏,并且使整个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之间受力均匀,有利于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也就是说,正极集流体同时作为X射线照射窗口,与电池室相结合,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不存在X射线信号干扰问题,而且对人体无毒害。
其中,弹簧垫片8用于顶压上部的负极片,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垫片,例如将弹簧改弹片等元件。
其中,上盖与下盖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装配较为方便,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卡扣配合或者螺栓固定。
试验时,首先要完成电池极片的制备,利用现有技术将正极活性物质涂覆或沉积到制备的正极集流体(如铝箔,厚度<0.01mm)上,形成正极片3;同时将负极活性物质涂覆或沉积到制备的负极集流体(可以采用铜箔、锂片等)上,形成负极片4。然后在手套箱中完成XRD电池反应室的组装,即依次放置上盖1、正极片3、电池室4、隔膜6、负极片7、弹簧垫片8和下盖9,在正极片3、隔膜6和负极片4处加入电解液,并将下盖9与上盖1螺纹连接,通过电池室4将正极片3挤紧在电池室4与上盖1的凸缘之间实现密封,通过弹簧垫片8挤压负极片7使负极片7、隔膜6与正极片3紧密结合,装配完成后,将XRD电池反应室从手套箱中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将上盖1上的夹持板101插入X射线衍射仪样品台,然后接线柱2连接电源正极,导电体10连接电源负极,使正极片导通电源正极,负极片导通电源负极,启动X射线衍射仪与电化学工作站,设定完成参数,开始测试即可。

Claims (8)

1.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的上盖和绝缘的下盖,下盖上穿设有导电体;上盖、下盖扣合,形成用于极片试验的极片腔室;所述上盖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凸缘,极片腔室中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上端面用于在装配时顶压正极片,使凸缘与正极片紧密配合;所述内衬套中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用于在装配时顶压负极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导电体导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盖螺纹连接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的外形为T形,包括大尺寸部分和小尺寸部分,大尺寸部分设置在小尺寸部分上部;上盖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阶梯形,在上盖与下盖装配时,所述大尺寸部分的下端面与上盖的阶梯面在同一平面内,并均与下盖的上端面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对处夹装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包括上部的垫片和下部的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为T形。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中固定有接线柱。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原位XRD电池反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具有一个夹持板。
CN201921334367.1U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Active CN210465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4367.1U CN210465316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4367.1U CN210465316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5316U true CN210465316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51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4367.1U Active CN210465316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53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832A (zh) * 2020-09-03 2020-11-13 广州阳瑞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X射线衍射仪的原位电池附件、安装座及装配方法
CN113686908A (zh) * 2021-09-01 2021-11-23 安徽大学 一种压力原位xrd测试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832A (zh) * 2020-09-03 2020-11-13 广州阳瑞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X射线衍射仪的原位电池附件、安装座及装配方法
CN111933832B (zh) * 2020-09-03 2023-10-20 广州阳瑞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X射线衍射仪的原位电池附件及装配方法
CN113686908A (zh) * 2021-09-01 2021-11-23 安徽大学 一种压力原位xrd测试装置
CN113686908B (zh) * 2021-09-01 2023-12-26 安徽大学 一种压力原位xrd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80835A1 (en) Housing assembly of button cell, button cell and electronic product
JP5515042B2 (ja) 電力蓄積セル用の電気接続端子
CN210465316U (zh) 一种原位xrd电池反应室
KR101550754B1 (ko) 엑스선 회절분석이 가능한 투과슬릿을 가진 인시추 코인셀과 그 홀더
JPH1064507A (ja) 電池の接続構造
CN104764780A (zh) 一种原位光谱分析用电池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210198962U (zh) 锂电池耐高温拉曼/x射线衍射原位光谱测试装置
GR3007603T3 (zh)
KR20120089573A (ko) 축전 소자
CN201038264Y (zh) 一种模拟锂离子电池三电极体系
CN110763713A (zh) 原位x射线衍射与x射线荧光联用的样品池及其装配方法
CN109752657B (zh) 核磁共振原位电池测试附件及其测试方法
CN211507752U (zh) 扣式电池
CN112697850A (zh) 一种可以观察电极横截面的电化学测试装置
CN113687231A (zh) 一种软包电池内产气在线分析用装置
CN101504378A (zh) 用于现场x-射线衍射分析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测试盒
CN210200774U (zh) 电池壳体和电池
CN210465314U (zh) Xrd电池反应室
CN213071223U (zh) 纽扣电池
CN111141716A (zh) 电池原位拉曼测试装置
CN218726795U (zh) 一种原位xrd测试装置
KR20150082960A (ko) 배터리 셀 상태 측정 시스템
CN219350435U (zh) 一种电池单体
CN217587027U (zh) 一种模拟电池三电极反应设备
CN217007074U (zh) 电池x射线衍射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4000 middle section of Jiaoke Road, Zhongzhan District, Jiaozuo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Nali Youca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54150 middle section of Jiaoke Road, zhongzhan District, Jiaozuo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OZUO BANLV NANO MATERIAL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