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2325U - 一种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2325U
CN210462325U CN201921511405.6U CN201921511405U CN210462325U CN 210462325 U CN210462325 U CN 210462325U CN 201921511405 U CN201921511405 U CN 201921511405U CN 210462325 U CN210462325 U CN 210462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base
display
plat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14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培忠
王文龙
孙鑫
邹宝华
曾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14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2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2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2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属于显示装置技术领域。该显示器包括背板、底座及底座连接件,所述底座连接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背板及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及所述第三连接件两两垂直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背板,所述第三连接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底座。该显示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两两垂直并进行装配,提高了底座连接件整体的角度稳定性,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器的良率;通过三块连接件拼接的方式将背板和底座相连接,提高了底座连接件的强度,同时不再需要使用铸铝件,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产品的发展,底座连接件作为显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对底座连接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生产成本要求越来越低。
目前,显示产品的底座连接件的结构主要采用钣金件和铸铝件两种方案。钣金底座连接件主要通过冲压折弯成型,但需要设计较大的料厚以确保折弯成型后的底座连接件的强度,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折弯的角度,保证底座连接件与显示产品的连接角度,以确保连接质量。因此,量产不良率较高,主要用于低端机型。铸铝底座连接件,不仅需要压铸模具,而且由于铝原材价格较贵,使底座连接件的生产成本较高,主要用于高端机型。
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显示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器,通过将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垂直并连接,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器的良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器,包括背板、底座及底座连接件,所述底座连接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背板及所述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及所述第三连接件两两垂直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背板,所述第三连接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及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及所述第三加强板两两垂直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至少两个叠板,所述叠板层叠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上设置有凸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所述凸台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凸台插接于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平板与所述背板。
优选地,所述平板上与所述凸台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折板,所述折板与所述平板呈90°设置,所述折板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底座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螺丝和第三螺丝,所述第二螺丝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平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三螺丝被配置为固定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还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三连接件均一体成型,均为钣金件。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底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两两垂直并连接,通过90°折弯角度与平面进行装配,提高了底座连接件整体的角度稳定性,不再需要严格控制连接件的折弯角度,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器的良率;背板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底座与第三连接件连接;通过三块连接件拼接的方式将背板和底座相连接,提高了底座连接件整体的强度,同时不再需要使用铸铝件,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的总成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与背板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与背板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
1-第一连接件;11-折板;111-第四螺纹孔;12-平板;121-第二螺纹孔;122- 第六螺纹孔;13-第二螺丝;14-凸台;15-第一螺丝;
2-第二连接件;21-第一加强板;211-第七螺纹孔;22-第二加强板;221-第九螺纹孔;23-第三加强板;
3-第三连接件;31-第五螺纹孔;32-第四螺丝;33-第八螺纹孔;34-第三螺丝;35-第一螺纹孔;
4-背板;5-第一壳体;6-第二壳体;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己。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的总成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与背板的装配示意图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与背板的装配示意图二,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随着液晶显示产品的发展,底座连接件作为显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对底座连接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生产成本要求越来越低。
目前,显示产品的底座连接件的结构主要采用钣金件和铸铝件两种方案。钣金底座连接件主要通过冲压折弯成型,但需要设计较大的料厚以确保折弯成型后的底座连接件的强度,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折弯的角度,保证底座连接件与显示产品的连接角度,以确保连接质量。因此,量产不良率较高,主要用于低端机型。铸铝底座连接件,不仅需要压铸模具,而且由于铝原材价格较贵,使底座连接件的生产成本较高,主要用于高端机型。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显示器。如图1所示,该显示器包括底座连接件、背板4、底座7、第一壳体5以及第二壳体6,底座连接件用于连接背板4与底座7。其中,第一壳体5与背板4连接,背板4与底座连接件连接,第二壳体6位于底座连接件与底座7之间,底座连接件同时与第二壳体6及底座7相连接,以实现整个显示器的装配。
具体地,如图2所示,底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及第三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及第三连接件3两两垂直并连接,第一连接件1被配置为连接背板4,第三连接件3被配置为连接底座7。其中,第三连接件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35,第一螺纹孔35被配置为连接底座7。第三连接件3为平面度较高的底板,第三连接件3具有较高的平面度,能够与底座7 贴合更好,使连接效果较好,以使显示器具有较好的装配质量。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以及第三连接件3均采用一体成型,均为钣金件,通过冲压折弯成型。
通过将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及第三连接件3两两垂直并连接,以 90°折弯角度与平面进行装配,提高了底座连接件整体的角度稳定性,不再需要严格控制连接件的折弯角度,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器的良率;且背板4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底座7与第三连接件3连接;通过三块连接件拼接成的方式将背板4和底座7相连接,提高了底座连接件整体的强度;同时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以及第三连接件3均为钣金件,不再需要使用铸铝件,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2包括第一加强板21、第二加强板22及第三加强板 23,第一加强板21、第二加强板22及第三加强板23两两垂直并连接,以90°折弯角度进行装配,提高了底座连接件整体的角度稳定性。且第一加强板21包括至少两个叠板,叠板层叠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21包括两个层叠放置的叠板。通过两个叠板层叠放置,不再需要设计较大的料厚就能使第二加强板22的强度增加一倍,确保了整个底座连接件的强度,同时加工两个叠板层叠放置能够使加工工序及成本较少。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第一加强板21包括三个或者四个层叠放置的叠板。具体叠板的设置的数量需要根据实际的强度要求以及加工难易程度决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件1包括平板12,平板12的一端上设置有凸台14,背板4上设置有凸台14相匹配的通孔,凸台14能够插接于通孔内,以将第一连接件1预固定在背板4上,提高了第一连接件1与背板4 的装配效率及装配精准度。
具体地,底座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螺丝15,第一螺丝15被配置为固定平板 12与背板4。平板12上还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1,背板4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121相匹配的第三螺纹孔,第一螺丝15通过穿过第二螺纹孔121与第三螺纹孔,以实现将平板12固定在背板4上。
进一步地,平板12上与设置有凸台14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折板11,折板11 与平板12呈90°设置,折板11的方向与凸台14的方向相反,折板11被配置为与第三连接件3连接。具体地,如图5所示,底座连接件还包括第四螺丝32,折板11上设置有第四螺纹孔111,第三连接件3上还设置有与第四螺纹孔111 相匹配的第五螺纹孔31,第四螺丝32通过穿过第四螺纹孔111与第五螺纹孔 31,以将第一连接件1与第三连接件3相固定。
如图6所示,底座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螺丝13,第二螺丝13被配置为将平板 12与第一加强板21相固定,第三螺丝34被配置为将第三连接件3与第二加强板22相固定。具体地,平板12上还设置有第六螺纹孔122,第一加强板21上设置有与第六螺纹孔122相匹配的第七螺纹孔211,第二螺丝13通过穿过第六螺纹孔122与第七螺纹孔211,以将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相固定。
进一步地,底座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螺丝34,第三连接件3上还设置有第八螺纹孔33,第二加强板22上设置有与第八螺纹孔33相匹配的第九螺纹孔221,第三螺丝34通过穿过第八螺纹孔33与第九螺纹孔221,以将第三连接件3与第二连接件2相固定。通过第二连接件2将第一连接件1和第三连接件3使用螺丝进行高强度连接,以使整个显示器的强度及稳定性均较好,且连接方式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4)、底座(7)及底座连接件,所述底座连接件被配置为连接所述背板(4)及所述底座(7),所述底座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及第三连接件(3),所述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二连接件(2)及所述第三连接件(3)两两垂直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被配置为连接所述背板(4),所述第三连接件(3)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底座(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第一加强板(21)、第二加强板(22)及第三加强板(23),所述第一加强板(21)、所述第二加强板(22)及所述第三加强板(23)两两垂直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21)包括至少两个叠板,所述叠板层叠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平板(12),所述平板(12)的一端上设置有凸台(14),所述背板(4)上设置有所述凸台(14)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凸台(14)插接于所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螺丝(15),所述第一螺丝(15)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平板(12)与所述背板(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12)上与所述凸台(14)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折板(11),所述折板(11)与所述平板(12)呈90°设置,所述折板(11)被配置为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3)。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螺丝(13)和第三螺丝(34),所述第二螺丝(13)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平板(12)与所述第一加强板(21),所述第三螺丝(34)被配置为固定所述第三连接件(3)与所述第二加强板(2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3)上还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5),所述第一螺纹孔(35)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底座(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二连接件(2)以及所述第三连接件(3)均一体成型,均为钣金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包括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5)与所述背板(4)连接,所述第二壳体(6)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3)与所述底座(7)之间。
CN201921511405.6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显示器 Active CN210462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1405.6U CN210462325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1405.6U CN210462325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2325U true CN210462325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3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1405.6U Active CN210462325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2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5299Y (zh) 液晶面板框架组接结构
US20220299816A1 (en) Processing method of backplane, backplane and display module
US11271444B2 (en) Motor rotor assembly structure
CN210462325U (zh) 一种显示器
CN109862156B (zh) 一种支撑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5528961B (zh) 一种显示装置前壳与胶框的固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1823106A (zh) 平板显示器用金属框架的制造方法
CN2822116Y (zh) 显示器面板的框架结构
CN213150200U (zh) 盖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7414126U (zh) 一种模块化的钎焊板式热交换器成型模具
CN204759274U (zh) 显示模块
CN203287650U (zh) 一种背板及液晶模组
CN209744028U (zh) 一种9折型材
CN201702708U (zh) 一种工装夹具
CN210311282U (zh) 一种边角整齐的酒盒
CN110708877A (zh) 用于超长尺寸新能源软板的加工方法
CN201590020U (zh) 计算机主板背板
CN201260519Y (zh) 一种搁板
CN210075296U (zh) 一种支撑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8332459U (zh) 一种电子设备面板安装结构
CN216529842U (zh) 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及开关柜
CN202488937U (zh) 电子装置组装结构
CN201199755Y (zh) 液晶面板框架结构
CN216357705U (zh) 一种电子设备后壳组件的加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4941118U (zh) 用于发动机盖的分体压合式铰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