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4476U -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4476U
CN210454476U CN201921262064.3U CN201921262064U CN210454476U CN 210454476 U CN210454476 U CN 210454476U CN 201921262064 U CN201921262064 U CN 201921262064U CN 210454476 U CN210454476 U CN 210454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fixedly connected
pure electric
controll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20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国生
米永杰
叶翔
陈小龙
孙七林
王凯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Qunlo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Qunlo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Qunlo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Qunlo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20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4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4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4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包括壳体、控制板和控制按钮,壳体内腔的顶部通过螺钉与控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控制板的顶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顶部,控制板的顶部与控制按钮的底部活动连接,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元件,壳体内腔顶部的一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能够对壳体内部的内部元件进行散热,避免了热量在壳体内部堆积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且散热时外界空气进入到壳体时会经过过滤板进行过滤,避免了外界的灰尘进入到壳体,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能够对进风箱拆装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纯电动汽车,它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虽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纯电动汽车内部一般有多合一控制器,用以控制汽车的各项操作,多合一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现有控制器一般为铝制壳体,散热效果不是很好,一些具有散热效果的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灰尘容易通过通风孔进入到壳体,长时间使用后对内部元件有一定的影响,导致控制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传统的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不能够对壳体内部的内部元件进行散热,热量在壳体内部堆积容易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且散热时外界空气进入到壳体时不会进行过滤,外界的灰尘容易进入到壳体,不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不强,不能够对进风箱拆装维护,难以保证空气中灰尘过滤的效果,不具有一定的辅助散热效果,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散热效果不好且外界灰尘容易进入壳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包括壳体、控制板和控制按钮,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通过螺钉与控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的顶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顶部,所述控制板的顶部与控制按钮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元件,并且壳体内腔顶部的一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的底端与壳体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并且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螺纹块的一侧与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内部连通有均风管。
优选的,所述壳体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L型安装板,并且L型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一侧与壳体的一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且位于两个L型安装板之间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有出风箱,并且出风箱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且导热管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一端与内部元件的一侧接触,所述出风箱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且位于两个L型安装板之间连通有进风箱,所述进风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并且卡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进风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并且进风箱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滑杆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散热风扇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壳盖。
优选的,所述内部元件的顶部通过导线与控制板的底部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通过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元件,并且壳体内腔顶部的一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的底端与壳体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壳体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并且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螺纹块的一侧与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壳体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内部连通有均风管,能够对壳体内部的内部元件进行散热,避免了热量在壳体内部堆积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且散热时外界空气进入到壳体时会经过过滤板进行过滤,避免了外界的灰尘进入到壳体,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2)、该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通过壳体的另一侧且位于两个L型安装板之间连通有进风箱,进风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并且卡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进风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并且进风箱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固定板的一侧与滑杆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散热风扇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能够对进风箱拆装维护,保证了对空气中灰尘过滤的效果。
(3)、该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通过壳体的一侧且位于两个L型安装板之间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有出风箱,并且出风箱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散热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管,导热管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且导热管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一端与内部元件的一侧接触,出风箱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在不使用散热风扇时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散热效果,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风箱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风箱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控制板;3、控制按钮;4、内部元件;5、电机;6、螺纹杆;7、螺纹块;8、滑杆;9、滑套;10、散热风扇;11、固定板;12、L型安装板;13、橡胶垫;14、出风箱;15、散热片;16、导热管;17、进风箱;18、卡槽;19、复位弹簧;20、卡块;21、过滤板;22、导板;23、壳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包括壳体1、控制板2和控制按钮3,壳体1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壳盖23,内部元件4的顶部通过导线与控制板2的底部电性连接,壳体1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L型安装板12,并且L型安装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3,在使用者通过L型安装板12对整体进行安装后,橡胶垫13可以对壳体1进行一定的缓冲,保证了整体的固定效果,橡胶垫13的一侧与壳体1的一侧接触,壳体1内腔的顶部通过螺钉与控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控制板2的顶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顶部,控制板2的顶部与控制按钮3的底部活动连接,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元件4,并且壳体1内腔顶部的一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为伺服电机,可以进行正反转,这样电机5正反转后可以带动螺纹块7在螺纹杆上往返直线运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并且螺纹杆6的底端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壳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螺纹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8,并且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9,螺纹块7的一侧与滑套9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套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0,壳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滑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并且固定板11的内部连通有均风管,固定板11的一侧与滑杆8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散热风扇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22固定板11的一侧与滑杆8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散热风扇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22,电机5启动后会带动螺纹杆6的转动,进而带动螺纹块7的转动,因为滑杆8和滑套9的限位作用,这样第一电机5启动后会带动螺纹块7在螺纹杆6上直线运动,进而带动了滑套9的直线运动,继而带动了散热风扇10的直线运动,这时启动散热风扇10,散热风扇10启动后,外界的空气会通过进风孔进入到进风箱17内部,然后经过过滤板21的过滤,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过滤后会进入到壳体1,这样散热风扇10的风力经过固定板11内的均风管通入到壳体1,进而对内部元件4进行散热,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两个L型安装板12之间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有出风箱14,并且出风箱14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5,在散热风扇10不进行工作时,内部元件4的热量一部分会经过导热管16传递给散热片15,这样散热片15就可以将内部元件4产生的热量散发,散热片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管16,导热管16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并且导热管16延伸至壳体1内部的一端与内部元件4的一侧接触,出风箱14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壳体1的另一侧且位于两个L型安装板12之间连通有进风箱17,进风箱1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8,并且卡槽18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0,卡块20远离复位弹簧19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进风箱17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1,并且进风箱17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带有热量的空气会经过出风箱14排出,且需要对过滤板21进行维护时,这时使用者可将卡块20向进风箱17的内部挤压,当卡块20运动至合适位置时,这时使用者可将进风箱17取下,然后对过滤板21进行清理。
工作时,壳体1内部的内部元件4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到达一定程度时,这时可以启动电机5,电机5启动后会带动螺纹杆6的转动,进而带动螺纹块7的转动,因为滑杆8和滑套9的限位作用,这样第一电机5启动后会带动螺纹块7在螺纹杆6上直线运动,进而带动了滑套9的直线运动,继而带动了散热风扇10的直线运动,这时启动散热风扇10,散热风扇10启动后,外界的空气会通过进风孔进入到进风箱17内部,然后经过过滤板21的过滤,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过滤后会进入到壳体1,这样散热风扇10的风力经过固定板11内的均风管通入到壳体1,进而对内部元件4进行散热,然后带有热量的空气会经过出风箱14排出,且需要对过滤板21进行维护时,这时使用者可将卡块20向进风箱17的内部挤压,当卡块20运动至合适位置时,这时使用者可将进风箱17取下,然后对过滤板21进行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包括壳体(1)、控制板(2)和控制按钮(3),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通过螺钉与控制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2)的顶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顶部,所述控制板(2)的顶部与控制按钮(3)的底部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元件(4),并且壳体(1)内腔顶部的一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并且螺纹杆(6)的底端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7),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螺纹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8),并且滑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9),所述螺纹块(7)的一侧与滑套(9)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套(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0),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且位于滑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并且固定板(11)的内部连通有均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L型安装板(12),并且L型安装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3),所述橡胶垫(13)的一侧与壳体(1)的一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两个L型安装板(12)之间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有出风箱(14),并且出风箱(14)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5),所述散热片(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管(16),所述导热管(16)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并且导热管(16)延伸至壳体(1)内部的一端与内部元件(4)的一侧接触,所述出风箱(14)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且位于两个L型安装板(12)之间连通有进风箱(17),所述进风箱(1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8),并且卡槽(18)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远离复位弹簧(19)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箱(17)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过滤板(21),并且进风箱(17)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与滑杆(8)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散热风扇(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壳盖(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元件(4)的顶部通过导线与控制板(2)的底部电性连接。
CN201921262064.3U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Active CN210454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2064.3U CN210454476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2064.3U CN210454476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4476U true CN210454476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2064.3U Active CN210454476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4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2155B (zh) 一种电力安装柜的散热结构
CN211238341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装置
CN210454476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多合一控制器
CN218301352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储能结构
CN111315195A (zh) 一种纯电动车电机控制器散热装置
CN212749665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大数据服务器
CN212114985U (zh) 一种新能源车风冷电机的机壳
CN204992660U (zh) 车载式电动车充电机散热结构
CN114327001A (zh) 一种支持移动充电的散热风扇
CN2178816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护散热装置
CN21307342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工控柜
CN217116729U (zh) 一种无人全自动化行车的控制装置
CN220402118U (zh) 一种储能终端控制器
CN218160585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装置
CN21545151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监测设备
CN21153003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用水冷装置
CN217404345U (zh) 一种电力系统运行监测装置
CN218416118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汽车电机刷架
CN219017707U (zh) 具有改进结构的氢燃料电池
CN115911726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装置
CN215042144U (zh) 一种散热稳定的便携式充电机
CN220586677U (zh) 一种低功耗逆变器
CN216468230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自行车电池盒
CN219321449U (zh) 一种散热板
CN21564395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防尘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