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7314U - 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37314U CN210437314U CN201921182119.XU CN201921182119U CN210437314U CN 210437314 U CN210437314 U CN 210437314U CN 201921182119 U CN201921182119 U CN 201921182119U CN 210437314 U CN210437314 U CN 2104373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automobile body
- frame
- sets
- dr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涉及交通设备领域,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上的车斗,车体底部设置有前驾驶轮和后驱动轮,车体前部对应前驾驶轮位置设置有操纵把手,车体上设置有双驾驶座椅,双驾驶座椅包括对称设置在操纵把手前后两侧的前驾驶座椅、后驾驶座椅,前驾驶座椅包括前座框、坐垫一,前座框通过一连接架活动设置在车体上,坐垫一设置在前座框上端面,后驾驶座椅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座椅箱,座椅箱内设置有蓄电池,座椅箱上端设置有坐垫二,车体上还设置有双向刹车机构,具备双向驾驶功能、操纵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座椅驾驶式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以电能为动力,由电动机为驱动的拉货、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其具有环保、清洁,转换率高等优点,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现有的电动三轮车的驾驶人都位于车斗的前面,驾驶时,车斗位于人的背后,在拉货时由于人背对车斗,因此人观察不到车斗的情况,因此容易造成货物丢失等情况,同时现有的电动三轮车在狭窄的地形进行运输货物时,容易受到地形的影响进而不方便操控,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座椅驾驶式电动三轮车,具备双向驾驶功能、操纵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上的车斗,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前驾驶轮和后驱动轮,所述车体前部对应前驾驶轮位置设置有操纵把手,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双驾驶座椅,所述双驾驶座椅包括对称设置在操纵把手前后两侧的前驾驶座椅、后驾驶座椅,所述前驾驶座椅包括前座框、坐垫一,所述前座框通过一连接架活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坐垫一设置在前座框上端面,所述后驾驶座椅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座椅箱,所述座椅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座椅箱上端设置有坐垫二,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双向刹车机构,所述双向刹车机构包括联动杆以及相对设置在车体上的左刹车板、右刹车板,所述联动杆转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左刹车板设置在车体上对应前座框右侧位置,所述右刹车板设置在车体上对应座椅箱右侧位置,所述左刹车板、右刹车板通过一连接杆连接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两端对称设置有刹车线,所述刹车线与后驱动轮的刹车板相连。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前座框上背离操纵把手一端向上设置有靠背架,所述靠背架内侧端面上设置有靠背。
优选的,所述车斗底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同轴穿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固定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车斗翻转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铰接安装在车斗底部,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铰接安装在车体上。
优选的,所述操纵把手上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用于控制电动车的控制按钮。
优选的,所述车体上对应操纵把手位置设置有弯梁,所述车架上对应前驾驶座椅两侧位置设置有踏板架,所述左刹车板、右刹车板均设置在踏板架上。
优选的,所述车体上对应车斗前部位置设置有卡扣,所述车斗的长宽比为10:6。
优选的,所述车斗底部对应车架位置设置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包括十字交叉设置的支撑板、连接板,所述支撑板对应设置在车斗底部对应车架两侧位置,所述连接板并排设置在车斗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驾驶座椅搭配整体车架,操纵人员可以通过前驾驶座椅、后驾驶座椅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控制,一方面可以保障电动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动车的运输控制效率;在车体上安装有两个刹车板,通过两个刹车板配合联动杆可以实现任意一侧均可实现刹车控制,同时刹车机构可以对后侧的两个车轮进行同时控制,保证了刹车控制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在车斗底部安装有加强架,通过加强架可以提高车斗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在车体上对应操纵把手位置安装有弯梁,通过弯梁可以保证整体车架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车的主视图;
图2为电动车的俯视图;
图3为车斗翻转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车斗底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体,2-车斗,3-前驾驶轮,4-后驱动轮,5-操纵把手,6-前座框,7-座椅箱,8-靠背架,9-坐垫一,10-靠背,11-左刹车板,12-右刹车板,13-联动杆,14-电动推杆,15-支撑板,16-连接板,17-铰接板,18-弯梁,19-控制按钮,2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包括车体1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车斗2,车斗底部对应车架位置安装有加强架,加强架包括十字交叉安装的支撑板15、连接板16,支撑板15对应安装在车斗底部对应车体两侧位置,连接板16并排安装在车斗底部,通过支撑板与车体直接接触,避免车斗底板与车体刚性接触,同时连接板可以提高整体车斗的结构强度,以提高其整体的承载能力;车斗底部靠近尾部位置安装有套筒,套筒内同轴穿装有转轴,转轴两端固定安装在车体上,车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车斗向后翻转的电动推杆14,电动推杆14一端铰接安装在车斗底部的铰接板17上,电动推杆另一端铰接安装在车体上,通过电动推杆配合转轴可以实现车斗的翻转,进而实现车斗内物品快速卸下,车体上对应车斗前部位置安装有卡扣,通过卡扣实现车斗与车体之间的固定,防止行走过程中出现车斗偏斜的情况;车斗的长宽比为10:6,可以保证车体较大的承载能力以及在狭窄的区域进行运动;
车体底部安装有前驾驶轮3和后驱动轮4,车体前部对应前驾驶轮位置安装有操纵把手5,车体上安装有双驾驶座椅,双驾驶座椅包括对称安装在操纵把手5前后两侧的前驾驶座椅、后驾驶座椅,前驾驶座椅包括前座框6、坐垫一9,前座框通过一连接架活动安装在车体上,坐垫一9安装在前座框上端面,前座框上背离操纵把手一端向上安装有靠背架,靠背架内侧端面上安装有靠背10,操纵人员可以通过靠背架8保护背部,以提高操纵人员在前驾驶座椅进行操纵的舒适度;后驾驶座椅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座椅箱7,座椅箱7内安装有蓄电池,座椅箱上端安装有坐垫二,后驾驶座椅采用现有车型中较为常见的安装方式,车体上还安装有双向刹车机构,双向刹车机构包括联动杆以及相对安装在车体上的左刹车板、右刹车板,联动杆转动安装在车体上,左刹车板安装在车体上对应前座框右侧位置,右刹车板安装在车体上对应座椅箱右侧位置,车体上对应操纵把手位置安装有弯梁18,通过弯梁可以保证整体车架的结构强度;车架上对应前驾驶座椅两侧位置安装有踏板架,左刹车板11、右刹车板12均安装在踏板架上,通过踏板架提高车体整体的结构尺寸,保证双向刹车机构的工作稳定性,左刹车板11、右刹车板12通过一连接杆20连接联动杆,联动杆13两端对称安装有刹车线,刹车线与后驱动轮的刹车板相连,通过两个刹车板配合联动杆13可以实现任意一侧均可实现刹车控制,同时刹车机构可以对后侧的两个车轮进行同时控制,保证了刹车控制的稳定性;操纵把手5上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一组用于控制电动车的控制按钮19,操纵人员可以通过前驾驶座椅、后驾驶座椅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控制,一方面可以保障电动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动车的运输控制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上的车斗,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前驾驶轮和后驱动轮,所述车体前部对应前驾驶轮位置设置有操纵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双驾驶座椅,所述双驾驶座椅包括对称设置在操纵把手前后两侧的前驾驶座椅、后驾驶座椅,所述前驾驶座椅包括前座框、坐垫一,所述前座框通过一连接架活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坐垫一设置在前座框上端面,所述后驾驶座椅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座椅箱,所述座椅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座椅箱上端设置有坐垫二,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双向刹车机构,所述双向刹车机构包括联动杆以及相对设置在车体上的左刹车板、右刹车板,所述联动杆转动设置在车体上,所述左刹车板设置在车体上对应前座框右侧位置,所述右刹车板设置在车体上对应座椅箱右侧位置,所述左刹车板、右刹车板通过一连接杆连接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两端对称设置有刹车线,所述刹车线与后驱动轮的刹车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框上背离操纵把手一端向上设置有靠背架,所述靠背架内侧端面上设置有靠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底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同轴穿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固定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车斗翻转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一端铰接安装在车斗底部,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铰接安装在车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把手上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用于控制电动车的控制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对应操纵把手位置设置有弯梁,车架上对应前驾驶座椅两侧位置设置有踏板架,所述左刹车板、右刹车板均设置在踏板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对应车斗前部位置设置有卡扣,所述车斗的长宽比为1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底部对应车架位置设置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包括十字交叉设置的支撑杆、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对应设置在车斗底部对应车架两侧位置,所述连接杆并排设置在车斗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82119.XU CN210437314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82119.XU CN210437314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37314U true CN210437314U (zh) | 2020-05-01 |
Family
ID=7040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82119.XU Active CN210437314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37314U (zh) |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21182119.XU patent/CN2104373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50862A (zh) | 一种电动游览车 | |
CN102826117B (zh) | 一种轻小型电动叉车 | |
CN210437314U (zh) | 一种双驾驶座椅式电动车 | |
KR101191789B1 (ko) | 변환좌석을 구비한 동력 운반수레 | |
CN217201866U (zh) | 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 | |
CN203876810U (zh) | 电动手推车 | |
CN205220321U (zh) | 一种底盘 | |
CN207955914U (zh) | 微型便携折叠电动车 | |
CN208007215U (zh) | 一种链条传动的国标电动自行车 | |
CN207804507U (zh) | 电动轮椅车及其动力辅助装置 | |
CN204674731U (zh) | 便捷式电动车 | |
KR101761776B1 (ko) | 전기 구동식 이륜 차량 | |
CN210971393U (zh) | 一种车厢可坐式手掀电动三轮货车 | |
CN201419763Y (zh) | 一种三轮摇摆脚踏车 | |
CN201124899Y (zh) | 双人并列休闲三轮车 | |
CN208544380U (zh) | 一种倒三轮电动车 | |
CN211844714U (zh) | 一种货运车 | |
CN214648778U (zh) | 一种多用型工程车 | |
CN201257071Y (zh) | 电动轮椅 | |
CN213323491U (zh) | 一种基于老人购物出行行为的代步车 | |
CN213735346U (zh) | 一种双电源锂电池自行车 | |
CN103434595B (zh) | 一种太阳能电动四轮自行车 | |
CN201353999Y (zh) | 超低地板纯电动车专用底盘 | |
CN214189970U (zh) | 用于电动三轮摩车的一体联动制动装置 | |
CN106741294A (zh) | 可翻转式组合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