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4872U - 分拣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4872U
CN210434872U CN201920808655.XU CN201920808655U CN210434872U CN 210434872 U CN210434872 U CN 210434872U CN 201920808655 U CN201920808655 U CN 201920808655U CN 210434872 U CN210434872 U CN 210434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rting system
conveying
sorted
chut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86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祥
马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86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4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4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4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拣系统。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拣系统,包括暂存平台和至少一个传送装置,其中:暂存平台包括N变形台面并用于暂存被分拣物品,且中部设有用于容置分拣人员的开口;而传送装置沿着暂存平台的周向布置,并用于接收和输送经站在开口内的分拣人员分拣过的暂存于暂存平台上的被分拣物品。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所需的自动化设备及人力均较少,这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成本及人力成本,提高分拣系统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分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分拣系统是物流领域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对打包好的被分拣物品按照路向进行分拣,之后集合分发至不同的集包处,以实现对同一目的地被分拣物品的统一收集、存储和运输。
目前,存在自动化分拣系统和非自动化分拣系统。其中,自动化分拣系统是将被分拣物品输送到自动化分拣设备,通过扫描每个被分拣物品上的面单,然后通过自动分拣设备分拣到相应的滑道口;而非自动化分拣系统则是将被分拣物品输送到相应的输送线,输送线两侧根据不同的滑道口站着分拣人员,分拣人员查看被分拣物品面单并识别面单信息,然后将自己负责被分拣物品搬运到自己的滑道口上。
现有的自动化分拣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自动化设备,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对场地的需求较高;而现有的非自动化方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的滑道口,安排相应数量的人员守在输送线的两侧,然而,输送线输送被分拣物品的速度是一定的,被分拣物品分布及被分拣物品数量受到客户下单情况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会导致很多滑道口存在很多人闲置,这些人只能在原地等待自己滑道口的被分拣物品到来,存在人员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所需自动化设备及人力均较少的分拣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拣系统,其包括:
暂存平台,用于暂存被分拣物品,且中部设有用于容置分拣人员的开口;和
至少一个传送装置,沿着暂存平台的周向布置,并用于接收和输送经站在开口内的分拣人员分拣过的暂存于暂存平台上的被分拣物品;
其中:暂存平台包括N边形台面,且N边形台面的n条边处分别对应设有传送装置,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且n为1至N中的任意一个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暂存平台的台面的周向的部分被构造为连通开口与外部的缺口,其中:缺口处不对应设置传送装置;或者,缺口处对应设有传送装置,且缺口与对应的传送装置之间间隔布置,以形成供分拣人员出入开口的人员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第一监测装置和提示装置,第一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传送装置的工作情况,提示装置与第一监测装置电连接并在第一监测装置监测到传送装置的工作情况发生异常时发出提示信息,传送装置的工作情况包括传送装置上的被分拣物品是否发生堵塞;和/或,分拣系统还包括转运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转运装置与传送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并用于接收由传送装置输送的被分拣物品,且第二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转运装置的工作情况,提示装置与第二监测装置电连接并在第二监测装置监测到转运装置的工作情况发生异常时发出提示信息,转运装置的工作情况包括转运装置是否已满。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信息显示装置,信息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传送装置的设定信息,传送装置的设定信息包括传送装置对应的被分拣物品的流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装置包括滑道,滑道由暂存平台向着远离暂存平台的方向延伸,且滑道的高度沿着远离暂存平台的方向逐渐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设置在滑道上并用于与传送装置上的被分拣物品的下表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二滚轮和两个侧挡件,两个侧挡件位于滑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第二滚轮设置在两个侧挡件的至少一个上并用于与传送装置上的被分拣物品的侧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的第一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光电开关,第一光电开关布置于两个侧挡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且第一光电开关用于监测传送装置上的被分拣物品是否发生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设置在滑道上并用于与传送装置上的被分拣物品的下表面接触,在高度方向上,第一光电开关的检测部位于相应位置的第二滚轮的下端与第一滚轮的上表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包括位于滑道的宽度方向的中部的分隔件,分隔件将滑道分隔为沿着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三滚轮,第三滚轮设置在分隔件上并用于与第一滑道上的被分拣物品的侧面接触;和/或,传送装置还包括第四滚轮,第四滚轮设置在分隔件上并用于与第二滑道上的被分拣物品的侧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装置包括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且在高度方向上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交替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还包括与传送装置对应设置的转运装置,且转运装置包括第一转运装置和第二转运装置,第一转运装置与第一滑道对应设置并用于接收由第一滑道输送的被分拣物品,第二转运装置与第二滑道对应设置并用于接收由第二滑道输送的被分拣物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的第二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传送装置上的第二光电开关,且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光电开关,与第一滑道对应的第二光电开关用于监测第一转运装置是否已满,且与第二滑道对应的第二光电开关用于监测第二转运装置是否已满。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的提示装置包括第一提示装置和第二提示装置,第一提示装置和第二提示装置分别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对应布置,并分别用于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上的被分拣物品发生堵塞时发出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拣系统的信息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分别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对应布置,并分别用于显示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设定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和/或第二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传送装置设定信息的第一显示板和第二显示板,第一显示板和第二显示板分别设置于传送装置的沿输送方向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包括缓冲板,缓冲板布置于滑道的远离暂存平台的一端并用于接收由滑道输送的被分拣物品,且缓冲板沿着远离暂存平台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中,对被分拣物品路向的识别由分拣人员完成,因此,相对于依靠自动化分拣设备完成相应识别工作的现有自动化分拣系统,可以减少自动化分拣设备的数量,同时,暂存平台中部设有容置被分拣人员的开口,且暂存平台的周向布置用于输送被分拣人员分拣过的被分拣物品的传送装置,使得只需较少分拣人员即可完成被分拣物品的路向识别及流转工作,因此,相对于分拣人员站在输送线两侧的现有非自动化分拣系统,又可以减少分拣人员的数量。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所需的自动化设备及人力均较少,这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成本及人力成本,提高分拣系统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拣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所示分拣系统的俯视图。
图3示出传送装置与转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图3的前视图。
图5示出传送装置与转运装置的侧视图。
图6示出图5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示出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输送装置;
2、暂存平台;21、开口;
3、传送装置;31、支撑结构;311、框架;312、底层板;313、可调地脚;32、滑道;321、第一滑道;322、第二滑道;331、第一滚轮;332、第二滚轮;333、第三滚轮;334、第四滚轮;34、侧挡件;35、分隔件;36、缓冲板;
4、转运装置;41、第一转运装置;42、第二转运装置;
51、第一光电开关支架;52、第一光电开关;53、第二光电开关;54、第二光电开关支架;
61、第一提示灯;62、第二提示灯;63、提示灯支架;
711、第一显示板;712、第二显示板;
a、被分拣物品;b、人员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分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分拣系统,包括:
暂存平台2,用于暂存被分拣物品a,且中部设有用于容置分拣人员的开口21;和
至少一个传送装置3,沿着暂存平台2的周向布置,并用于接收和输送经站在开口21内的分拣人员分拣过的暂存于暂存平台2上的被分拣物品a。
通过设置用于暂存被分拣物品a且中部具有用于容置被分拣人员的开口21的暂存平台2,并将用于接收和输送被分拣人员分拣过的被分拣物品a的传送装置3布置于暂存平台2的周向,本实用新型使得分拣系统可以无需依赖自动分拣设备来完成对被分拣物品a的分配和拣选,且执行分配和拣选任务的分拣人员数量也较少,因此,可以有效节约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其传送装置3的数量、传送装置3与暂存平台2的布局关系、以及开口21中分拣人员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被分拣物品a的多少)灵活地布置,因此,使用灵活性较高,产线适应性较强。
在本实用新型中,暂存平台2的台面可以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多种形状。其中,当台面采用多边形结构时,即当台面的边数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时,更方便传送装置3在暂存平台2周向的布置,更有利于减少暂存平台2和传送装置3对场地的占用,减少分拣系统的占地面积,也更方便分拣人员将经过分拣的被分拣物品a传递至不同流向(或称路向)的传送装置3上。
对于包括N变形台面的暂存平台2,其N变形台面的n条边处可以分别对应设置传送装置3,其中,n为1至N中的任意一个整数,也即,N变形台面的各条边处可以均分别设置传送装置3,也可以仅其中的部分边(一条或几条边)处分别设置传送装置3,以灵活地满足不同的分拣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其在暂存平台2的上游可以还包括输送装置1,该输送装置1向暂存平台2输送被分拣物品a;而在传送装置3的下游其也可以还包括转运装置4,该转运装置4与传送装置3一一对应地设置并用于接收和转运由传送装置3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通过设置输送装置1和转运装置4,可以使得分拣系统能够完成被分拣物品a的输入、分拣、输出和收集转运等各个环节,提高被分拣物品a的流转效率。
而为了实现分拣系统更安全、可靠及高效的工作过程,在本实用新型中,分拣系统可以还包括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提示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分别用于监测传送装置3和转运装置4的工作情况。此处,传送装置3的工作情况包括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是否发生堵塞;转运装置4的工作情况包括转运装置4是否已满。这样,可以分别利用第一监测装置和第二监测装置自动监测传送装置3和转运装置4的工作情况是否发生异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提示装置可以被设置为能够在传送装置3和/或转运装置4的工作情况发生异常时发出提示信息,以便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作出反应,这一点对于工作人员不在现场或距离分拣系统较远的情况尤其重要。其中,为了使提示装置能在传送装置3发生异常时发出提示信息,提示装置可以与第一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一监测装置在监测到传送装置3发生异常时向提示装置发出信号,提示装置则在接收到第一监测装置的信号时发出提示信息;类似地,为了使提示装置能在转运装置4发生异常时发出提示信息,提示装置可以与第二监测装置电连接,第二监测装置在监测到转运装置4发生异常时向提示装置发出信号,提示装置则在接收到第二监测装置的信号时发出提示信息。提示装置的提示信息可以包括声音和/或灯光信息,换句话说,提示装置可以包括声音提示装置和/或灯光提示装置。
而信息显示装置则用于显示传送装置3的设定信息,此处的传送装置3的设定信息包括传送装置3对应的被分拣物品a的流向信息(或称路向信息),以便于分拣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直观地了解各传送装置3的设定信息,有利于分拣人员更高效准确地将各目的地对应的被分拣物品a传递至各目的地对应的传送装置3上,实现被分拣物品a与传送装置3更高效高质的匹配,从而提高分拣效率,降低分拣错误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传送装置3可以采用动力传送设备,例如链传送设备或带传送设备等,这些设备在电机等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实现输送目的;或者,传送装置3也可以采用无动力传送设备,以进一步简化结构,节约能源,例如,传送装置3也可以被构造为沿着远离暂存平台2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这样,传送装置3可以在无动力驱动的情况下依靠在输送方向上的高度差来实现被分拣物品a的输送,使得被分拣人员放到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完成输送。
其中,作为传送装置3的一种实施方式,传送装置3可以包括滑道32,该滑道32由暂存平台2向着远离暂存平台2的方向延伸,且该滑道32的高度沿着远离暂存平台2的方向逐渐降低。基于此,到达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地沿着滑道32滑动,从而使得传送装置3无需动力设备的驱动即可完成对被分拣物品a的输送。
并且,为了进一步方便被分拣物品a在滑道32上的顺利滑动,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可以还包括滚轮,且滚轮可以被布置于滑道32上或者滑道32的侧方,以通过与被分拣物品a的下表面或者侧面接触,来减少被分拣物品a在滑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帮助被分拣物品a实现更顺畅的滑动过程,这可以减少被分拣物品a发生滑动缓慢甚至堵塞的风险,并提高传送装置3的输送效率。
另外,为了方便分拣人员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分拣系统中可以设置人员通道b,供分拣人员进出开口21。而为了形成人员通道b,在本实用新型中,暂存平台2的台面的周向的部分可以被构造为连通开口21与外部的缺口,且可以使该缺口不被传送装置3阻挡,来形成人员通道b。例如,可以通过在缺口处不设置传送装置3,来使缺口不被传送装置3阻挡;或者,也可以在缺口处对应设置传送装置3,但将缺口与对应的传送装置3间隔布置,来使缺口不被传送装置3阻挡。其中,当台面为前述的多边形台面时,被构造为缺口的台面的周向的部分可以为台面的一条或几条边处。
下面结合图1-7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分拣系统包括输送装置1、暂存平台2、传送装置3和转运装置4等。
其中,输送装置1用于向暂存平台2输送被分拣物品a,其沿着被分拣物品a的流转方向位于暂存平台2的上游。该实施例的输送装置1包括输送带,被分拣物品a被放置于输送带上后,在输送带的带动下向暂存平台2运动。可替代地,输送装置1也可以包括输送链等其他输送机构。
暂存平台2沿着被分拣物品a的流转方向布置于输送装置1的下游,其用于接收由输送装置1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并对分拣物品a进行暂存,以供分拣人员分拣。在该实施例中,暂存平台2包括台面和支撑于台面下方的多个支柱,其中台面采用边数N大于4的多边形形状。
具体地,由图1和图2可知,在该实施例中,台面呈六边形形状,其中部设有开口21,该开口21也呈六边形形状并贯通台面的上下表面。这样,暂存平台可以在占据较小场地的前提下实现对较多被分拣物品a的暂存,且分拣人员可以站在该开口21中,方便地查看和识别暂存于台面上的被分拣物品a的面单信息,完成对被分拣物品a的拣选和分配。
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输送装置1布置于台面的一条边的外侧,而传送装置3则布置于台面的其他边的外侧。这样不仅布局紧凑,分拣系统占地面积较小,并且由于台面呈多边形且开口21位于台面的中间部分,因此,一个分拣人员可以方便地将不同目的地的分拣物品a按照面单信息分配至不同边处的传送装置3上,从而使得只需较少的分拣人员即可完成较大量的分拣任务,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员浪费。
传送装置3沿着被分拣物品a的流转方向位于暂存平台2的下游,用于接收经分拣人员分拣过的被分拣物品a,并将所接收到的被分拣物品a输送至转运装置4。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5个传送装置3分别布置于六边形台面的除输送装置1所在边之外的其余5条边的外侧。由于多边形台面的除输送装置1所对应的边之外的其他各边处均分别对应设有传送装置3,因此,可以实现对空间的充分利用,且由于传送装置3的数量较多,可以同时完成对不同或相同流向的被分拣物品a的输送,因此,分拣效率也较高。
其中,各传送装置3的流向信息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例如,当不同流向的被分拣物品a均较多时,可以将5个传送装置3设置为流向信息各不相同,以分别输送各个流向对应的被分拣物品a,此时分拣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对5个不同流向的分拣任务;而当仅某一流向被分拣物品a较多,而其他流向被分拣物品a均较少时,也可以将5个传送装置3中的两个或多个传送装置3设置为流向信息相同,以使得可以利用两个或多个传送装置3输送同一流向的被分拣物品a,此时分拣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少于5个流向的分拣任务,但能够更好地满足流量较大的流向的分拣需求。可见,该实施例的分拣系统,其工作灵活性较高。
此外,该实施例分拣系统的较高灵活性还体现在: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分拣任务的需要,改变一条边处所设传送装置3的数量,例如一条边处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传送装置3,或者,也可以改变设有传送装置3的边的数量,例如可以仅在六边形台面的剩余五条边中的四条、三条、两条甚至一条边处设置传送装置3;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实际分拣任务的需要,更换具有不同边数台面的暂存平台2。可见,该实施例的分拣系统,其可以通过改变暂存平台2的形状以及传送装置3在暂存平台2周向的布局,来灵活地满足不同分拣任务的需求。
而为了方便分拣人员进出,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台面的设有传送装置3的一条边被构造为缺口,且与该缺口对应的传送装置3与该缺口及相邻的传送装置3之间均间隔布置,这样形成图1所示的位于缺口处的人员通道b,可以方便分拣人员进出开口21。该实施例仅将台面的一条边构造为缺口,可以在形成人员通道b的同时,使得暂存平台2仍具有较大的用于存放被分拣物品a的台面面积,这有利于增大暂存平台2对被分拣物品a的存放量,从而有利于加快分拣系统的运行节拍。
转运装置4用于接收由传送装置3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以实现对特定流向被分拣物品a的收集。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分拣系统包括5个转运装置4,这5个转运装置4与前述5个传送装置3一一对应地设置,并分别沿着被分拣物品a的流转方向布置于相应的传送装置3的下游,用于接收对应的传送装置3所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
转运装置4可以仅具有容器功能,例如转运装置4可以仅包括转运箱,这种情况下,转运装置4仅实现对被分拣物品a的收集和存储,而后续向集包处的运输则由人工或者另外的输送设备(例如输送小车)来完成;或者,转运装置4也可以兼具存储和外运功能,例如转运装置4可以包括转运箱和承载转运箱并能带动转运箱移动的移动机构,此时对分拣物品a的收集和向集包处的运输均可以由转运装置4自身来实现。
为了描述方便,将分拣系统的位于暂存平台2下游的与各边对应的部分称为传送转运单元,可以理解,该传送转运单元中包括传送装置3和对应的转运装置4。在该实施例中,各传送转运单元采用相同的结构,这样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基于此,接下来仅以其中一个传送转运单元为例予以说明,以简化描述。
结合图3和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传送转运单元,其传送装置3包括支撑结构31和滑道32,支撑结构31支撑于滑道32下方,并使得滑道32沿着远离暂存平台2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换句话说,滑道32沿着由暂存平台2至转运装置4的方向向下倾斜,这使得无需动力设备的驱动,被分拣物品a即可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倾斜的滑道32滑动,并最终落入转运装置4中,被转运装置4收集。
其中,如图3-7所示,支撑结构31包括框架311、底层板312和可调地脚313。框架311的上端与滑道32连接,框架311的下端与可调地脚313连接,以实现对滑道32的支撑。而底层板312则设置于框架311的下部并与框架311连接。在可调地脚313的作用下,传送装置3的高度等可以被调节,便于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而如图7所示,滑道32的宽度方向(也可以称为输送方向的横向)的中部设有分隔件35,且该分隔件35将滑道32分隔为沿着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具体地,分隔件35沿着滑道32的输送方向由滑道3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基于此,一方面,分隔件35可以对被分拣物品a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实现被分拣物品a更有序的输送过程,另一方面,分隔件35将宽度较宽的滑道32划分为宽度较窄的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也有利于实现减少被分拣物品a的拥堵,而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传送装置3对被分拣物品a的输送效率。并且,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的流向信息可以相同或不同,以进一步增加分拣系统的工作灵活性。
同时,如图7所示,滑道3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还分别设有侧挡件34,两个侧挡件34也沿着滑道32的输送方向由滑道3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设置的两个侧挡件34,可以防止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从滑道32的边缘掉落,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对被分拣物品a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被分拣物品a沿着输送方向(即由暂存平台2至转运装置4的方向)滑动。
通过在滑道32上设置位于宽度方向边缘的两个侧挡件34和位于宽度方向中部的分隔件35,不仅使得滑道32被划分为沿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还使得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的两侧均具有侧挡件34和分隔件35,便于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在对应的侧挡件34和分隔件35的作用下更高效可靠地输送被分拣物品a。
并且,由图3和图7可知,该实施例的传送装置3还包括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第一滚轮331、第二滚轮332、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通过设置滚轮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传送装置3的输送效率及输送可靠性。
其中,第一滚轮331设置在滑道32上,其通过与被分拣物品a的下表面接触,来减小被分拣物品a滑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进而提高被分拣物品a的输送效率,改善被分拣物品a的输送顺畅性。如图3和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均设有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多行第一滚轮331。由于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的高度均沿着输送方向逐渐降低,因此,在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的每行第一滚轮331中,也是靠近暂存平台2一端的第一滚轮331的位置较高,而远离暂存平台2(或称靠近转运装置4)一端的第一滚轮331的位置较低。
第二滚轮332设置在侧挡件34上,其通过与被分拣物品a的侧面接触,来起到减小被分拣物品a滑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作用,以辅助实现被分拣物品a的顺利滑动,同时,其也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被分拣物品a沿着所期望的输送方向运动,更快速地到达转运装置4处。虽然第二滚轮332可以仅设置在一个侧挡件34上,但在该实施例中,两个侧挡件34上均设有第二滚轮332,这使得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均可以在第二滚轮332的作用下,较为高效地滑动至转运装置4中。并且,每个侧挡件34上均沿高度方向设有多行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滚轮332,以方便第二滚轮332对高度尺寸不同或处于不同高度位置处的被分拣物品a均起到作用。
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均设置在分隔件35上,并分别用于与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的侧表面接触,以与第二滚轮332类似地,起到减小摩擦和导向等作用。具体地,由图3和图7可知,在该实施例中,在高度方向上,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均至少设有两行,且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交替布置,这样更方便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分别受到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的作用。作为变型,分隔件35上也可以仅设置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中的一种。
基于上述设置,如图3、图4和图7所示,第一滑道3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滚轮332和第三滚轮333,相应的第二滚轮332和第三滚轮333可以共同作用,更好地引导和辅助第一滑道321上的被分拣物品a顺利地沿着朝向转运装置4的方向滑动;且第二滑道32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滚轮332和第三滚轮334,相应的第二滚轮332和第三滚轮333可以共同作用,更好地引导和辅助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顺利地沿着朝向转运装置4的方向滑动
而为了方便第二滚轮332、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的安装,在该实施例中,侧挡件34和分隔件35均包括外框和与外框连接并沿高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条安装板,而每行第二滚轮332、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均分别安装在一条安装板上。这样,第二滚轮332、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通过与安装板连接,而被安装于侧挡件34和分隔件35上。
并且,由图3和图7可知,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滚轮332仅朝向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内侧的表面裸露,而朝向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外侧的表面则受到安装板的遮挡作用;同时,第三滚轮333仅朝向第一滑道321的表面裸露,而朝向第二滑道322的表面被安装板遮挡;第四滚轮334则仅朝向第二滑道322的表面裸露,而朝向第一滑道321的表面被安装板遮挡。这样,一方面,安装板能对第二滚轮332、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第二滚轮332、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均设置在分隔件35上的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相互干扰,使得二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对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起作用,这有利于实现被分拣物品a在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更顺畅的输送过程。
另外,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传送装置3还包括缓冲板36,该缓冲板36布置于滑道32的远离暂存平台2的一端,且该缓冲板36沿着远离暂存平台2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通过在滑道32下游设置该沿着输送方向延伸并向下倾斜的缓冲板36,可以利用缓冲板36接收由滑道22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并引导被分拣物品a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转运装置4中,且该过程中,缓冲板36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和缓冲减速作用,有利于使被分拣物品a更准确且受到更小冲击地落入转运装置4中。其中,缓冲板36的靠近滑道32的一端低于位于滑道32末端(即滑道32的远离暂存平台2的一端)的第一滚轮331,以便被分拣物品a在重力作用下顺利地由第一滚轮331转移至该缓冲板36上。
由于滑道32被分隔为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因此,缓冲板3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对应。
类似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转运装置4也包括分别与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对应的第一转运装置41和第二转运装置42,第一转运装置41用于接收由第一滑道321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第二转运装置42则用于接收由第二滑道322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且该实施例的第一转运装置41和第二转运装置42均具体为转运箱。在两个缓冲板36的作用下,位于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分别滑落至第一转运装置41和第二转运装置42中,被第一转运装置41和第二转运装置42收集。
除了包括前述传送装置3和转运装置4,在该实施例中,传送转运单元还包括信息显示装置、第一监测装置、第二监测装置和提示装置,以实现对传送装置3和转运装置4的监控,并方便工作人员对工作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情况及时反应。
信息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传送装置3的包括流向信息在内的设定信息,以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直观地了解传送装置3的设定信息。为了实现对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设定信息的分别显示,该实施例的信息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分别与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对应布置,并分别用于显示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的设定信息。并且,如图3和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均包括第一显示板711和第二显示板712,第一显示板711和第二显示板712分别设置于传送装置3的沿输送方向的两端。
通过在传送装置3的沿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显示板711和第二显示板712,使得工作人员在传送装置3的两端及两端之间的位置均可以方便地查看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的流向信息等,且由于传送装置3沿输送方向高度逐渐降低,因此,第一显示板711的设置位置高于第二显示板712,这又方便工作人员在不同高度位置查看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的流向信息等。例如,在图3中,第一显示板711设置于位于滑道32上方的侧挡板34上,而第二显示板712位于滑道32下方并位于转运装置4上方,这样,在移动和更换转运装置4时,工作人员也可以方便地查看和确定相应转运装置4内所盛装的被分拣物品a对应的目的地,从而也方便后续向目的地的准确转运。
其中,第一显示板711和第二显示板712可以为电子显示板,自动显示设定信息。或者,第一显示板711和第二显示板712也可以为手写板,通过工作人员在上边书写,来显示设定信息。所显示的设定信息可以根据实际分拣任务灵活设定。当然,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也可以仅其中一个包括布置于传送装置3输送方向两端的第一显示板712和第二显示板712。
第一监测装置用于监测传送装置3是否发生堵塞等工作情况,并在监测到堵塞等异常情况时向提示装置发送信号。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监测装置包括布置于侧挡件34上的第一光电开关52,且第一光电开关52用于监测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是否发生堵塞。并且,由图4和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两个侧挡件34上均设有第一光电开关52,且第一光电开关52均通过第一光电开关支架51与侧挡件34连接。这样,第一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对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的监测,实时监测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是否发生堵塞。
其中,为了方便第一光电开关52监测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是否发生堵塞,如图6所示,第一光电开关52被设置为其检测部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对应位置的第二滚轮332的下端与第一滚轮331的上表面之间,这样,第一光电开关52可以检测到被分拣物品a的阻挡信号,进而方便第一光电开关52识别是否发生堵塞。例如,第一光电开关52可以被设置为当在一段时间内(例如连续2分钟内)一直获得被分拣物品a的阻挡信号,则判断相应的滑道内已经发生堵塞,并向提示装置发送信号,便于提示装置发出提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第二监测装置用监测转运装置4是否已满等工作情况,并在监测到转运装置4出现已满等情况时向提示装置发送信号。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传送装置3上的第二光电开关53,该第二光电开关53用于监测转运装置4是否已满。并且,为了实现对第一转运装置41和第二转运装置42的分别监测,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处分别设有第二光电开关53,第二光电开关53具体地通过第二光电开关支架54与缓冲板36下方的框架311连接,且第二光电开关53的检测部对着对应的转运装置的顶部开口,从而当与第一滑道321对应的第一转运装置41或与第二滑道322对应的第二转运装置42被装满时,相应的第二光电开关53能够获得信号,并通过提示装置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提示装置用于在出现传送装置3堵塞等异常情况或者转运装置4已满等情况时,发出提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反应。在该实施例中,提示装置包括分别用作第一提示装置和第二提示装置的第一提示灯61和第二提示灯62,第一提示灯61和第二提示灯62分别与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对应布置(具体地分别通过提示灯支架63与两个侧挡板34连接),并分别用于在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发生堵塞时发出提示信息,同时还分别用于在第一转运装置41和第二转运装置42已满是发出提示信息。其中,第一提示灯61可以与第一滑道321对应的第一光电开关52和第二光电开关53电连接,以接收第一滑道321的堵塞信号及第一转运装置41的已满信号;第二提示灯62可以与第二滑道322对应的第一光电开关52和第二光电开关53电连接,以接收第二滑道322的堵塞信号及第二转运装置42的已满信号。且第一提示灯61和第二提示灯62被构造为能够在接收到信号时亮起,并发出蜂鸣声,即能够发出声音和灯光提示信息。
该实施例的分拣系统,其工作方式可以如下:
(1)根据需求在暂存平台2的周向配置相应数量的传送装置3,并在每个传送装置3处放置相应的转运装置4,完成场地布局;
(2)在控制装置中匹配传送装置3与流向信息,并在每个传送装置3上的信息显示装置上设置相应的设定信息;
(3)启动分拣系统,由输送装置1将贴有面单的被分拣物品a输送至暂存平台2上,并由站在暂存平台2内的分拣人员根据面单信息对被分拣物品a进行拣选和向不同传送装置3上的分配,被分配到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在第二滚轮332、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的辅助作用下,顺着滑道32上的第一滚轮331和缓冲板36自动滑落到相应的转运装置4内;
(6)当某滑道对应的第二光电开关53监测到某转运装置已被装满后,则通知相应滑道的提示灯亮起并发出蜂鸣声,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相应转运装置的更换操作等;
(7)当某滑道对应的第一光电开关52一段时间(例如连续2min)内检测到信号后,则通知相应的滑道提示灯亮起并发出蜂鸣声,提醒操工作人员进行相应滑道堵塞的处理等;
(8)通常情况下,暂存平台内1~2个分拣人员即可完成相应的分拣工作,若赶上被分拣物品a数量较多时,则可以安排2~3个分拣人员进行相应的分拣工作,由于可以用较少的分拣人员完成分货,且可以根据物品流量来合理安排分拣人员,因此,产线适应性较强,可以较大地节约成本;
(9)分拣人员可以通过暂存平台2缺口处的人员通道b进出工作,方便分拣人员正常出入。
可见,该实施例的分拣系统,可以形成多流向的分拣产线,其由1~3个分拣人员即可完成集中分拣任务,并可使被分拣物品a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向转运装置4,且其结构组成、场地布局及工作流程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场地条件等灵活设计,因此,不仅成本较低,还对场地的要求较低,且灵活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暂存平台(2),用于暂存被分拣物品(a),且中部设有用于容置分拣人员的开口(21);和
至少一个传送装置(3),沿着所述暂存平台(2)的周向布置,并用于接收和输送经站在所述开口(21)内的分拣人员分拣过的暂存于所述暂存平台(2)上的被分拣物品(a);
其中:所述暂存平台(2)包括N边形台面,且所述N边形台面的n条边处分别对应设有所述传送装置(3),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且n为1至N中的任意一个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平台(2)的台面的周向的部分被构造为连通所述开口(21)与外部的缺口,其中:所述缺口处不对应设置所述传送装置(3);或者,所述缺口处对应设有所述传送装置(3),且所述缺口与对应的所述传送装置(3)之间间隔布置,以形成供分拣人员出入所述开口(21)的人员通道(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第一监测装置和提示装置,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传送装置(3)的工作情况,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电连接并在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传送装置(3)的工作情况发生异常时发出提示信息,所述传送装置(3)的工作情况包括所述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是否发生堵塞;和/或,
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转运装置(4)、第二监测装置和提示装置,所述转运装置(4)与所述传送装置(3)一一对应地设置并用于接收由所述传送装置(3)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且所述第二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转运装置(4)的工作情况,所述提示装置与所述第二监测装置电连接并在所述第二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转运装置(4)的工作情况发生异常时发出提示信息,所述转运装置(4)的工作情况包括所述转运装置(4)是否已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信息显示装置,所述信息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传送装置(3)的设定信息,所述传送装置(3)的设定信息包括所述传送装置(3)对应的被分拣物品(a)的流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滑道(32),所述滑道(32)由所述暂存平台(2)向着远离所述暂存平台(2)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滑道(32)的高度沿着远离所述暂存平台(2)的方向逐渐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滚轮(331),所述第一滚轮(331)设置在所述滑道(32)上并用于与所述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的下表面接触;
第二滚轮(332)和两个侧挡件(34),所述两个侧挡件(34)位于所述滑道(3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所述第二滚轮(332)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挡件(34)的至少一个上并用于与所述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的侧面接触;
分隔件(35),位于所述滑道(32)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将所述滑道(32)分隔为沿着宽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滑道(321)和第二滑道(322);
缓冲板(36),布置于所述滑道(32)的远离所述暂存平台(2)的一端并用于接收由所述滑道(32)输送的被分拣物品(a),且所述缓冲板(36)沿着远离所述暂存平台(2)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所述第二滚轮(332)和所述两个侧挡件(34),且所述分拣系统的第一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光电开关(52),所述第一光电开关(52)布置于所述两个侧挡件(34)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所述第一光电开关(52)用于监测所述传送装置(3)上的被分拣物品(a)是否发生堵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装置(3)还包括第一滚轮(331),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光电开关(52)的检测部位于相应位置的所述第二滚轮(332)的下端与第一滚轮(331)的上表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所述分隔件(35),并且:
所述传送装置(3)还包括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滚轮(333)设置在所述分隔件(35)上并用于与所述第一滑道(321)上的被分拣物品(a)的侧面接触,所述第四滚轮(334)设置在所述分隔件(35)上并用于与所述第二滑道(322)上的被分拣物品(a)的侧面接触;和/或,
所述分拣系统的第二监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3)上的第二光电开关(53),所述第一滑道(321)和所述第二滑道(322)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第二光电开关(53),与所述第一滑道(32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电开关(53)用于监测所述分拣系统的转运装置(4)的与所述第一滑道(321)对应的第一转运装置(41)是否已满,且与所述第二滑道(322)对应的所述第二光电开关(53)用于监测所述转运装置(4)的与所述第二滑道(322)对应的第二转运装置(42)是否已满;和/或,
所述分拣系统的信息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滑道(321)和所述第二滑道(322)对应布置,并分别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滑道(321)和所述第二滑道(322)的设定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装置(3)还包括第三滚轮(333)和第四滚轮(334),且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滚轮(333)和所述第四滚轮(334)交替布置;和/或,
所述分拣系统的信息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装置和第二显示装置,且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所述传送装置(3)设定信息的第一显示板(711)和第二显示板(712),所述第一显示板(711)和所述第二显示板(712)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3)的沿输送方向的两端。
CN201920808655.XU 2019-05-31 2019-05-31 分拣系统 Active CN210434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8655.XU CN210434872U (zh) 2019-05-31 2019-05-31 分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8655.XU CN210434872U (zh) 2019-05-31 2019-05-31 分拣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4872U true CN210434872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8655.XU Active CN210434872U (zh) 2019-05-31 2019-05-31 分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4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8514A (zh) * 2021-11-25 2022-01-11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一种适用于多类型体育器材的收纳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8514A (zh) * 2021-11-25 2022-01-11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一种适用于多类型体育器材的收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94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der picking of articles into order containers
US8678169B2 (en) Checkpoint system with wheeled bins
EP2384825B1 (en) A sort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orting device
CA2862368C (en) Sort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6897395B2 (en) Mail sorter
EP2949604B1 (en) Method of commissioning in a storage facility having a plurality of lifts
AU758457B2 (en) Dispatch system for containers of sorted mail and method therefor
GB2188017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ive storage devices
US5352081A (en) Goods hand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0434872U (zh) 分拣系统
CN113318989A (zh) 一种仓内物流分拣方法及系统
US20220072588A1 (en) Package handling and sorting system
WO2023207231A1 (zh) 物品分拣装置和物品分拣系统
CN217512326U (zh) 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
EP1714916B1 (en) Device for recirculating containers at a baggage inspection apparatus
KR20230008203A (ko) 제품 저장고 및 적어도 하나의 주문 이행 영역을 갖는 주문 이행을 위한 창고
CN219839142U (zh) 机场物流包裹投放系统
CN110902263A (zh) 一种安检托盘回传系统
CN219052140U (zh) 一种自动测振仪分区机构
JP7457201B1 (ja) 仕分け装置
CN218319173U (zh) 一种工装自动分流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17512325U (zh) 分拣装置和分拣系统
CN114144370B (zh) 用于订单履行的仓库
CN213670525U (zh) 分拣系统
CN212069547U (zh) 低控制难度物品分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3

Address after: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6 8th Floor, 76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3

Address after: 6 / F, 76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 1st floor, building 2, yard 20, Suzhou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Jingbangda Tra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