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3099U - 一种散热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3099U
CN210423099U CN201921076460.7U CN201921076460U CN210423099U CN 210423099 U CN210423099 U CN 210423099U CN 201921076460 U CN201921076460 U CN 201921076460U CN 210423099 U CN210423099 U CN 210423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heat dissipation
coil winding
cor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64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大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wode (Fosh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awar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awar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awar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64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3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3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3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散热风机,包括风道壳、导风芯、风叶及电机,导风芯设有容置腔及转孔,电机装设于容置腔内,电机的转轴经由转孔突伸出导风芯并与风叶连接,风道壳与导风芯之间设有将风道壳分隔成多个导风通道并呈渐开线弧面的多个导风板,转孔内设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多个凹槽、散热套及轴承,散热套的外壁与多个凹槽的内壁围设成多个散热通道,多个散热通道均与容置腔连通。其结构简单且紧凑,实现了风机的模块化,风道壳和导风芯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便于对不同规格的风叶、风道壳和导风芯进行更换,通过风叶所产生的风流经由散热结构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且导风板为渐开线弧面,提高了风压和风量。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散热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主要由电机、风叶、风道壳和导风芯组成。现有技术中的风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体式风机,另一种是分体式风机。现有的一体式风机的导风芯与风道壳为一体成型,其拆装和维护不方便,维护成本高,电机的转轴的同轴度较差,且由于导风芯与风道壳为一体成型,导致生产制造的难度大,生产成本提高,以及不能根据实际所需风量的大小更换不同的导风芯和风道壳;而现有的分体式风机的散热效果较差,风机的使用寿命短,风阻较大,导风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机,其结构简单且紧凑,实现了风机的模块化,拆装和维护方便,风道壳和导风芯采用可拆卸式结构,能够根据风机所需风量的大小,便于对不同规格的风叶、风道壳和导风芯进行更换,从而便于组装成不同类型的风机,实用性强,通过风叶所产生的风流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又通过风叶所产生的风流经由散热结构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且导风板为渐开线弧面,便于对风流进行导风,降低了风流的风阻,提高了风压和风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风机,其包括风道壳、可拆卸地设置于风道壳内的导风芯、转动设置于风道壳内并与导风芯同轴设置的风叶及可拆卸地设置于导风芯内并用于驱动风叶转动的电机,所述导风芯同轴设置有容置腔及与容置腔连通的转孔,所述电机装设于容置腔内,所述电机的转轴经由转孔突伸出导风芯并与风叶连接,所述风道壳与导风芯之间设置有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将风道壳与导风芯之间的间隙分隔成多个导风通道,所述导风板为渐开线弧面,所述转孔内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自转孔的内壁凹设而成的多个凹槽、装设于转孔内的散热套及装设于散热套内的轴承,所述电机的转轴经由轴承与导风芯转动连接,多个凹槽沿着转孔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散热套的外壁与多个凹槽的内壁围设成多个散热通道,多个散热通道均与容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芯还包括套筒部及连接于套筒部的中心部,所述容置腔贯穿套筒部,所述转孔贯穿中心部,所述中心部与套筒部之间设置有多个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部远离风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触轴承及散热套的一端的定位环;所述风道壳内设置有连接芯,所述中心部插装于连接芯,所述中心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抵触轴承及散热套的另一端的散热端盖,所述散热端盖扣合于连接芯并位于套筒部与风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端盖和散热套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端盖设置有多个卡爪,所述风道壳设置有多个用于卡接卡爪的弹性卡块,所述连接芯设置有多个用于容设卡爪的限位槽,所述卡爪设置有用于抵触连接芯的外侧壁的固定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线圈绕组架、线圈绕组及磁铁,所述磁铁装设于转轴以形成磁铁转子,所述磁铁转子转动设置于线圈绕组内,所述线圈绕组装设于线圈绕组架内,所述磁铁转子与线圈绕组之间设置有环形空间,所述线圈绕组架插装于套筒部的容置腔内并与风道壳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环形空间与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绕组架包括扣合于套筒部的容置腔并抵触线圈绕组的一端的安装环、连接于安装环的多个固定脚及连接于安装环的多个卡扣件,线圈绕组位于多个固定脚内,所述卡扣件与风道壳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脚插装于固定槽内,所述固定脚与固定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设置有用于抵触固定槽内的固定脚的多个限位件,限位件与固定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件设置有定位肩及卡扣块,所述风道壳设置有用于容设卡扣块的卡扣孔及用于容设定位肩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紧凑,实现了风机的模块化,拆装和维护方便,风道壳和导风芯采用可拆卸式结构,能够根据风机所需风量的大小,便于对不同规格的风叶、风道壳和导风芯进行更换,从而便于组装成不同类型的风机,实用性强,通过风叶所产生的风流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又通过风叶所产生的风流经由散热结构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且导风板为渐开线弧面,便于对风流进行导风,降低了风流的风阻,提高了风压和风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道壳;11、连接芯;12、限位槽;13、卡扣孔;14、定位槽;2、导风芯;21、容置腔;22、转孔;23、导风板;24、导风通道;25、套筒部;251、固定槽;252、限位件;26、中心部;27、通孔;28、定位环;29、弹性卡块;3、风叶;41、转轴;42、线圈绕组架;421、安装环;422、固定脚;423、卡扣件;424、定位肩;425、卡扣块;43、线圈绕组;44、磁铁;45、环形空间;5、轴承;6、端盖;61、卡爪;611、固定卡块;7、凹槽;71、散热套;8、避让孔;81、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风机,其包括风道壳1、可拆卸地设置于风道壳1内的导风芯2、转动设置于风道壳1内并与导风芯2同轴设置的风叶3及可拆卸地设置于导风芯2内并用于驱动风叶3转动的电机,所述导风芯2同轴设置有容置腔21及与容置腔21连通的转孔22,所述电机装设于容置腔21内,所述电机的转轴41经由转孔22突伸出导风芯2并与风叶3连接,所述风道壳1与导风芯2之间设置有多个导风板23,多个导风板23将风道壳1与导风芯2之间的间隙分隔成多个导风通道24,相邻的两个导风板23与风道壳1的内侧壁围设成导风通道24,所述导风板23为渐开线弧面,所述风叶3位于风道壳1的进风端,所述电机位于风道壳1的出风端,优选地,所述电机为三相电机,所述转孔22内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自转孔22的内壁凹设而成的多个凹槽7、装设于转孔22内的散热套71及装设于散热套71内的轴承5,所述电机的转轴41经由轴承5与导风芯2转动连接,多个凹槽7沿着转孔2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散热套71的外壁与多个凹槽7的内壁围设成多个散热通道,多个散热通道均与容置腔21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且紧凑,实现了风机的模块化,拆装和维护方便,风道壳1和导风芯2采用可拆卸式结构,能够根据风机所需风量的大小,便于对不同规格的风叶3、风道壳1和导风芯2进行更换,从而便于组装成不同类型的风机,实用性强,通过风叶3所产生的风流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又通过风叶3所产生的风流经由散热结构对电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且导风板23为渐开线弧面,便于对风流进行导风,降低了风流的风阻,提高了风压和风量。
根据实际的需求,多个导风板23环形阵列设置于导风芯2,或者多个导风板23环形阵列设置于风道壳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芯2还包括套筒部25及连接于套筒部25的中心部26,所述容置腔21贯穿套筒部25,所述转孔22贯穿中心部26,所述中心部26与套筒部25之间设置有多个与容置腔21连通的通孔27,风叶3所产生的风流也可以经由通孔27对容置腔21内的电机进行散热,避免电机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状态,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导风芯2为一体成型,保证了导风芯2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导风芯2的强度和硬度。
优选地,所述轴承5的数量为两个,提高了转轴41转动的稳定性,保证了转轴41、导风芯2和风道壳1的同轴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部26远离风叶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触轴承5的一端及散热套71的一端的定位环28,所述定位环28位于转孔22内,所述风道壳1内设置有连接芯11,所述中心部26插装于连接芯11,所述中心部26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抵触轴承5的另一端及散热套71的另一端的散热端盖6,所述散热端盖6扣合于连接芯11并位于套筒部25与风叶3之间。轴承5安装在散热套71内,散热套71装设于转孔22内,定位环28和散热端盖6分别抵触轴承5的外圈的两端及散热套71的两端,保证轴承5稳定地安装在散热套71内,散热套71能够稳定地装设于转孔22内;中心部26插装于连接芯11的中心孔内,使得导风芯2与风道壳1的组装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端盖6和散热套71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制成的散热端盖6和铝合金制成的散热套71,其具备重量轻、强度高和导热性能好的特点,其中,由于铝合金制成的散热端盖6和铝合金制成的散热套71的导热性能好,所以电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容易传导至散热端盖6和散热套71上,散热端盖6和散热套71上的热量容易传导至风叶3所产生的风流,进而便于对电机进行散发,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端盖6设置有多个卡爪61,所述风道壳1设置有多个用于卡接卡爪61的弹性卡块29,所述连接芯11设置有多个用于容设卡爪61的限位槽12,所述卡爪61设置有用于抵触连接芯11的外侧壁的固定卡块611。散热端盖6与风道壳1组装时,只需将散热端盖6的卡爪61与弹性卡块29一一对应,再将散热端盖6按压在风道壳1上,使得散热端盖6的卡爪61抵触风道壳1上的弹性卡块29,在弹性卡块29的弹性形变的作用下,使得弹性卡块29卡接卡爪61,进而实现散热端盖6与风道壳1卡接。当散热端盖6与风道壳1完成装配后,卡爪61容设于限位槽12内,限位槽12的侧壁抵触卡爪61以对卡爪61进行限位,以保证散热端盖6装设于风道壳1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固定卡块611抵触连接芯11的外侧壁,进一步保证了散热端盖6与风道壳1组装的稳定性。
具体地,多个卡爪61与多个弹性卡块29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卡爪61与多个固定卡块6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风道壳1设置有多个用于容设弹性卡块29的避让孔8,每个弹性卡块29均容设于一个避让孔8内,避让孔8为弹性卡块29提供避让空间,便于弹性卡块29发生弹性形变,所述避让孔8内装设有用于密封避让孔8的内壁与弹性卡块29之间的间隙的封盖81,所述封盖81呈U型,使得风道壳1的侧壁结构完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审美效果,外形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包括线圈绕组架42、线圈绕组43及磁铁44,所述磁铁44装设于转轴41以形成磁铁转子,所述磁铁转子转动设置于线圈绕组43内,所述线圈绕组43装设于线圈绕组架42内,所述磁铁转子与线圈绕组43之间设置有环形空间45,所述线圈绕组架42插装于套筒部25的容置腔21内并与风道壳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环形空间45与通孔27连通。线圈绕组架42、线圈绕组43和磁铁转子直接安装在导风芯2的容置腔21内,使得风机的结构紧凑,导风芯2取代了传统电机所需的外壳,减少了电机的零部件,从而降低了生产制造的成本,实现了电机的模块化,线圈绕组架42与风道壳1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便于风机的拆装,且风叶3所产生的风流流经通孔27和环形空间45,便于对线圈绕组43和磁铁转子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绕组架42包括扣合于套筒部25的容置腔21并抵触线圈绕组43的一端的安装环421、连接于安装环421的多个固定脚422及连接于安装环421的多个卡扣件423,线圈绕组43位于多个固定脚422内,多个固定脚422夹紧线圈绕组43,多个固定脚422和多个卡扣件423均环形阵列设置于安装环421,多个卡扣件423分别于多个固定脚422的外侧,所述卡扣件423与风道壳1卡接;线圈绕组43与线圈绕组架42的拆装方便,线圈绕组架42与风道壳1的拆装方便,拆装时,无需额外拆装工具即可实现对风机进行拆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25设置有与容置腔21连通的多个固定槽251,所述固定脚422插装于固定槽251内,所述固定脚422与固定槽251一一对应设置。固定槽251对固定脚422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线圈绕组架42安装在导风芯2内,且固定槽251对固定脚422进行限位,避免线圈绕组架42发生松动(如:自转),提高了线圈绕组架42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部25设置有用于抵触固定槽251内的固定脚422的多个限位件252,限位件252与固定槽25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件252显露于固定槽251外,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绕组架42与导风芯2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423设置有定位肩424及卡扣块425,所述风道壳1设置有用于容设卡扣块425的卡扣孔13及用于容设定位肩424的定位槽14;线圈绕组架42与风道壳1组装时,定位肩424容置于定位槽14内,卡扣块425容置于卡扣孔13内,实现了卡扣块425与卡扣孔13的侧壁卡接,使得线圈绕组架42与风道壳1的连接稳固,拆装方便,且定位槽14对线圈绕组架42的安装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线圈绕组架42安装在风道壳1上,也避免线圈绕组架42发生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壳、可拆卸地设置于风道壳内的导风芯、转动设置于风道壳内并与导风芯同轴设置的风叶及可拆卸地设置于导风芯内并用于驱动风叶转动的电机,所述导风芯同轴设置有容置腔及与容置腔连通的转孔,所述电机装设于容置腔内,所述电机的转轴经由转孔突伸出导风芯并与风叶连接,所述风道壳与导风芯之间设置有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将风道壳与导风芯之间的间隙分隔成多个导风通道,所述导风板为渐开线弧面,所述转孔内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自转孔的内壁凹设而成的多个凹槽、装设于转孔内的散热套及装设于散热套内的轴承,所述电机的转轴经由轴承与导风芯转动连接,多个凹槽沿着转孔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散热套的外壁与多个凹槽的内壁围设成多个散热通道,多个散热通道均与容置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芯还包括套筒部及连接于套筒部的中心部,所述容置腔贯穿套筒部,所述转孔贯穿中心部,所述中心部与套筒部之间设置有多个与容置腔连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远离风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触轴承及散热套的一端的定位环;所述风道壳内设置有连接芯,所述中心部插装于连接芯,所述中心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抵触轴承及散热套的另一端的散热端盖,所述散热端盖扣合于连接芯并位于套筒部与风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端盖和散热套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端盖设置有多个卡爪,所述风道壳设置有多个用于卡接卡爪的弹性卡块,所述连接芯设置有多个用于容设卡爪的限位槽,所述卡爪设置有用于抵触连接芯的外侧壁的固定卡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线圈绕组架、线圈绕组及磁铁,所述磁铁装设于转轴以形成磁铁转子,所述磁铁转子转动设置于线圈绕组内,所述线圈绕组装设于线圈绕组架内,所述磁铁转子与线圈绕组之间设置有环形空间,所述线圈绕组架插装于套筒部的容置腔内并与风道壳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环形空间与通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架包括扣合于套筒部的容置腔并抵触线圈绕组的一端的安装环、连接于安装环的多个固定脚及连接于安装环的多个卡扣件,线圈绕组位于多个固定脚内,所述卡扣件与风道壳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脚插装于固定槽内,所述固定脚与固定槽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设置有用于抵触固定槽内的固定脚的多个限位件,限位件与固定槽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设置有定位肩及卡扣块,所述风道壳设置有用于容设卡扣块的卡扣孔及用于容设定位肩的定位槽。
CN201921076460.7U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散热风机 Active CN210423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6460.7U CN210423099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散热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6460.7U CN210423099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散热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3099U true CN210423099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8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6460.7U Active CN210423099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散热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3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8709B2 (en) Rotorcraft and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arm and airframe of rotorcraft
CN210397172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110043491B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210423099U (zh) 一种散热风机
CN209877134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0423088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209990669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209990659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210423102U (zh) 一种无轴轮缘风机
CN211573832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212660018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211573833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211239598U (zh) 一种电机
CN209990703U (zh) 一种分体式风道及风机
CN209990699U (zh) 一种风机外壳
CN209990704U (zh) 一种导风芯及风机
CN210423083U (zh) 一种无轴轮缘风机
CN210889393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CN210423146U (zh) 一种无轴轮缘风机的轮缘风叶转子
CN211429123U (zh) 一种用于高速永磁电机的通风冷却结构
WO2021139532A1 (zh) 一种电机及分体式风机
CN210423103U (zh) 一种无轴轮缘风机的转芯组件
CN113074134A (zh) 一种离心风机机壳与轴之间的密封装置
CN109301119B (zh) 电池散热支撑结构
CN213928790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5

Address after: 402-1, floor 4, Block E, Foshan National Torc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rk, No. 13, Huabao South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Patentee after: Jiawode (Fosh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89 607-161, Kechuang building, No.5 Lantian Road, National Aviation hi tech industrial bas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jiawar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