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4337U - 一种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4337U
CN210404337U CN201920397727.6U CN201920397727U CN210404337U CN 210404337 U CN210404337 U CN 210404337U CN 201920397727 U CN201920397727 U CN 201920397727U CN 210404337 U CN210404337 U CN 210404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k plug
flame
plug
propaga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77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斌
杨向东
邸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977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4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4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43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花塞;通过该火花塞设置的堵盖位于中心电极顶部,侧筋作为侧电极,限制了火花塞点火初期的火焰轴向传播路径,在与堵盖相连的侧电极上开有若干侧孔,形成径向火焰传播通道,火焰沿径向的传播不受影响,最大限度的消除点火提前角阶段产生的负功;而且,该火花塞设置有多个侧筋,较现有结构相比,每个侧筋骨平均受热两面积减小,堵盖上的高温向壳休冷端传热面积增大,避免了顶部表面失火情况;另外,该火花塞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合面向社会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花塞,属于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管何种汽油机,都必须借助强度适当、时机恰当的火花将混合气引燃,在发动机上,产生这种火花的装置,即为火花塞。
汽油机工作时,为获得最大的热功转换效率,火花塞在上止点前点火是客观需求与存在,此阶段点火燃烧释放热能所作的功,即为负功。
伴随着汽油机的诞生,火花塞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火花塞虽然在外观设计、耐久性设计、提高火花强度等细节上有许多进步,但普遍沿革了适应早期两气门结构汽油机点火燃烧过程的头部设计,由于两气门结构的限制火花塞的安装位置只能偏向燃烧室的一侧,为使火焰快速传播致燃烧室最远端,侧电极必须设计为条状或针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点燃后的火焰散射传播路径的限制。此种结构下汽油机工作时带负功运行成为常态。
伴随汽油机技术的发展进步,四气门结构得到普遍应用,火花塞在燃烧室的位置移到了正中心,火花塞火点后,火焰传播至燃烧室最远端的最短传播路径,由原来的轴向传播变为径向传播,且径向传播至燃烧室壁面的距离远远大于轴向传播至燃烧室壁面的距离,这就为改变火花塞头部形状,在不影响火焰径向传播的情况下,对点火初期的火焰传播方式进行人为控制,减少轴向火焰燃烧量,使此阶段产生的负功最小化提供了可能。减小负功,就是增加正功,也就提高汽油机的整体热效率,提高汽油机的节油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火花塞;通过该火花塞设置的堵盖位于中心电极顶部,侧筋作为侧电极,限制了火花塞点火初期的火焰轴向传播路径,在与堵盖相连的侧电极上开有若干侧孔,形成径向火焰传播通道,火焰沿径向的传播不受影响,最大限度的消除点火提前角阶段产生的负功;而且,该火花塞设置有多个侧筋,较现有结构相比,每个侧筋骨平均受热两面积减小,堵盖上的高温向壳休冷端传热面积增大,避免了顶部表面失火情况;另外,该火花塞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合面向社会推广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火花塞,它由壳体、侧筋、堵盖、侧孔、绝缘体、中心电极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壳体中心设置有中心电极,中心电极外侧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体,壳体下端通过侧筋与堵盖相连接,侧筋之间设置有侧孔,若干个侧孔形成径向火焰传播通道。
所述的侧筋2为侧电极。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火花塞设置的堵盖位于中心电极顶部,侧筋作为侧电极,限制了火花塞点火初期的火焰轴向传播路径,在与堵盖相连的侧电极上开有若干侧孔,形成径向火焰传播通道,火焰沿径向的传播不受影响,最大限度的消除点火提前角阶段产生的负功。
2、该火花塞设置有多个侧筋,较现有结构相比,每个侧筋骨平均受热两面积减小,堵盖上的高温向壳休冷端传热面积增大,避免了顶部表面失火情况。
3、该火花塞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合面向社会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的堵盖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的节能原理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图中各个部分由下列阿拉伯数字表示:
壳体-1、侧筋-2、堵盖-3、侧孔-4、绝缘体-5、中心电极-6。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火花塞,它由壳体1、侧筋2、堵盖3、侧孔4、绝缘体5、中心电极6部分组成。
壳体1中心设置有中心电极6,中心电极6外侧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绝缘体5,壳体1下端通过侧筋2与堵盖3相连接,侧筋2之间设置有侧孔4,若干个侧孔4形成径向火焰传播通道。
如图1-图4所示,侧筋2为侧电极。
如图4所示,增加堵盖3的火花塞点火后,在火焰散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点火前期未燃烧区,该区域的混合气,由于火焰散射传播的特性将在点火提前角阶段后期一同燃烧,明显推迟了参与作负功的时机。这样就实现了最大限度减少火花塞点火初期形成的负功损失的上目的。
到目前为止该实用新型已在大众、尼桑等多个车型上进行了试装试用,均取得了节油2-5%的明显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火花塞,它由壳体(1)、侧筋(2)、堵盖(3)、侧孔(4)、绝缘体(5)、中心电极(6)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壳体(1)中心设置有中心电极(6),中心电极(6)外侧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绝缘体(5),壳体(1)下端通过侧筋(2)与堵盖(3)相连接,侧筋(2)之间设置有侧孔(4),若干个侧孔(4)形成径向火焰传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其特征是:侧筋(2)为侧电极。
CN201920397727.6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火花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4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7727.6U CN21040433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火花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7727.6U CN21040433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火花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4337U true CN210404337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37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772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0433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4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0314A1 (en) Ignition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30066507A1 (en) Multi-zone combustion chamber for combustion rate shaping and emissions control in premixed-charge combustion engines
CN204205284U (zh) 一种火花塞
WO2016161817A1 (zh) 串联间隙多点放电火花塞
CN210404337U (zh) 一种火花塞
JP4552773B2 (ja) エンジンの燃焼室構造
CN107725169A (zh) 一种防爆震发动机
JP2020084885A (ja) 副室付内燃機関
JP4139849B1 (ja) 多点点火装置
JPH01193080A (ja) エンジンの点火装置
CN212154964U (zh) 一种气缸盖结构及汽油机
CN210509408U (zh) 带有预燃室的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气缸装置
CN201347809Y (zh) 一种发动机缸头
CN109854360A (zh) 燃烧室装置、气缸、发动机及汽油机
CN115355080B (zh) 一种燃烧系统以及气体发动机
JP2007002797A (ja) 内燃機関の燃焼室構造
CN114991941B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天然气发动机及车辆
CN115405409B (zh) 一种燃烧室及气体发动机
CN215979597U (zh) 一种强挤流高湍流离心式活塞燃烧室及燃烧系统
TWM540675U (zh) 具預熱效果之電熱絲點火之模型汽油引擎
CN215256452U (zh) 燃烧室及发动机
CN2513266Y (zh) 环齿状多极火花塞
JP6620784B2 (ja) エンジンの燃焼室構造
JP6620785B2 (ja) エンジン
JP6489157B2 (ja) エンジンの燃焼室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