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0700U - 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 Google Patents

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0700U
CN210370700U CN201921419295.0U CN201921419295U CN210370700U CN 210370700 U CN210370700 U CN 210370700U CN 201921419295 U CN201921419295 U CN 201921419295U CN 210370700 U CN210370700 U CN 210370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plate
clamping plate
main body
secondary l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92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禚锦鑫
刘斌
敖长江
郭志光
高树青
吕国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92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0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0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0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本实用新型由多个模板单元拼接而成,模板单元包括模板主体,与台车顶端法兰连接的基座,连接基座与模板主体的肋板,以及设置在模板主体上的连接板和模板顶升组件;模板主体为几字形结构,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围合形成止水带夹持槽,上夹板上设置有夹持螺栓,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模板主体两侧边沿,通过连接螺栓与相邻模板单元上对应的连接板连接;模板顶升组件设置在上模板顶部。本实用新型封堵效果好,可重复利用,可有效止水带、避免折叠错位,可准确定位衬砌内的外露钢筋。

Description

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公路、铁路、市政隧道二次衬砌浇筑多采用台车进行模筑法进行施工,拱墙后施做一层EVA防水板和背贴式橡胶止水带,衬砌中间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二次衬砌施工时,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一般利用钢筋弯卡固定,端头封堵模板一般采用条模板进行关模,此方法一般容易出现以下问题:木模板封模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通常需要4-5人安装8小时;封堵质量差,条木模板长度参差不齐,封堵不严密,易出现漏浆等问题;条木模板重复利用率低,为满足封堵要求,需多次进行切割,造成大量木材浪费;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安装质量差,在木模板关模过程中发生折叠,容易产生错位、扭曲等问题,无法起到止水作用;(衬砌钢筋定位不准,封模过程中对外露钢筋进行掰弯、移位等行为,造成二衬钢筋等;条木模板封堵时,容易对衬砌背后的防水板产生破坏,致使隧道产生漏水的隐患。
也有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钢模板作为端头封堵模板,但该模板使用笨重,不易操作,故在施工中并不常用。
上述问题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容易造成隧道漏水、两版衬砌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给隧道留下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堵效果好,可重复利用,可有效止水带、避免折叠错位,可准确定位衬砌内的外露钢筋的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施工方法中对止水带的固定效果差,端头封堵模板的拼接性差,容易出现渗漏,模板条的重复利用率差,材料浪费严重,衬砌钢筋定位不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由多个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包括模板主体,与台车顶端法兰连接的基座,连接基座与模板主体的肋板,以及设置在模板主体上的连接板和模板顶升组件;
模板主体为几字形结构,开口水平朝向衬砌浇筑区设置,包括上下对称、水平设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连接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短板,与上夹板垂直连接的上模板,以及与下夹板垂直连接的下模板,上夹板、下夹板与短板之间围合形成止水带夹持槽;上夹板上设置有夹持螺栓,夹持螺栓垂直于上夹板板面设置,向下穿过上夹板伸至止水带夹持槽内;
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模板主体两侧边沿,且板面垂直于下模板板面设置,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与相邻模板单元上对应的连接板连接;
模板顶升组件设置在上模板顶部,包括L形夹持板和顶升螺栓,L形夹持板的水平肢板垂直于上模板板面且端部边沿与上模板的外表面固定,竖向肢板与上模板之间形成模板插槽,橡胶模板插固在模板插槽内,橡胶模板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初期支护在外立面的防水板贴合设置,顶升螺栓垂直于L形夹持板的水平肢板设置,向上穿过水平肢板伸入模板插槽内,端部与橡胶模板下端面接触设置。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螺栓端部设置有光滑段,光滑段的长度为8-12mm。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进一步的,所述肋板成对设置,肋板板面垂直于下模板板面,上端端面与下夹板板面固定连接,相邻一侧端面与下模板板面固定连接,下端向下延伸超出下模板后通过转轴与基座转动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位于上模板与上夹板之间的上连接板和位于下模板与下夹板之间的下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半圆形的筋槽,筋槽轴线垂直于下模板板面通长设置,与相邻模板单元上对应的连接板上的筋槽扣合,卡固在衬砌内的伸出钢筋上。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进一步的,所述L形夹持板下方设置有加劲板,加劲板呈直角梯形,相邻三侧的端面分别与L形夹持板的水平肢板下表面、上模板表面和上夹板的上表面固定。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为模板单元沿隧道轮廓拼接而成,相邻模板单元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紧固,使所有的模板单元联结成整体结构,将衬砌浇筑时产生的垂直模板的推力进行传递,通过基座与砌筑台车固定,使其不能产生纵向位移的限制,达到自锁目的。
本实用新型带有中埋式止水带的夹持装置,通过夹持装置上的螺栓拧入,使止水带固定在夹持装置上,避免模板锁闭不严的缺陷,且止水带不发生变形,定位准确,不发生位移、褶皱等,提高止水带的止水性能,有效地避免隧道施工缝漏水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在顶部设置橡胶模板,橡胶模板具有一定的形变量,质量轻,可有效避免模板锁闭时与背贴式止水带产生冲突,致使产生背贴式止水带安装不便、安装效果差等问题,通过螺杆顶升,可使橡胶模板与背贴式止水带有效地贴合在一起,封堵效果好,同时可避免因初期支护施工轮廓不规则、凹凸不平致使端头封堵模板锁闭不紧密、有空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模板单元体量较小,操作简单、便捷,消耗人工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邻模板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板单元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模板主体;11-上夹板;12-下夹板;13-短板;14-上模板;15-下模板;2-止水带夹持槽;3-夹持螺栓;4-基座;5-肋板;51-转轴;52-紧固螺母;61-上连接板;62-下连接板;63-连接螺栓;7-筋槽;81-L形夹持板;82-顶升螺栓;83-模板插槽;84-加劲板;91-台车顶端法兰; 92-橡胶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由多个模板单元拼接而成,模板单元底部与台车顶端法兰91连接固定,相邻模板单元之间通过连接螺栓63连接为一体。
如图3和图4所示,模板单元包括模板主体1,与台车顶端法兰91连接的基座4,连接基座4与模板主体1的肋板5,以及设置在模板主体1上的连接板和模板顶升组件。
模板主体1为厚度不小于8mm的钢板条带一体弯折而成的几字形结构,开口水平朝向衬砌浇筑区设置,包括上下对称、水平设置的上夹板11与下夹板12,连接上夹板11与下夹板12的短板13,与上夹板11垂直连接的上模板14,以及与下夹板12垂直连接的下模板15,上夹板11、下夹板12与短板13之间围合形成止水带夹持槽2。
上夹板11上设置有夹持螺栓3,夹持螺栓3位于上夹板11的中心位置,垂直于上夹板11板面设置,向下穿过上夹板11伸至止水带夹持槽2内,确保夹持螺栓3端部可以接触顶撑在下夹板12上,当中埋式止水带插入止水带夹持槽2内后,可以通过旋拧夹持螺栓3使其端部顶固在中埋式止水带上,从而固定中埋式止水带,避免中埋式止水带在关模过程中发生折叠而产生错位、扭曲等问题;夹持螺栓3端部设置有无螺纹的光滑段,光滑段的长度为8-12mm,避免拆模时夹持螺栓3与砂浆固结。
肋板5成对设置,肋板5呈倒置的直角梯形,板面垂直于下模板15板面,为厚度不小于8mm的钢板,长底一侧边沿与下夹板12板面固定连接,相邻高线一侧端面与下模板15板面固定连接,短底一侧边沿向下延伸超出下模板15后通过转轴51与基座4转动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母52锁紧;模板主体1在肋板5的带动下与台车转动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松开紧固螺母52,向外转动模板主体1,即可完成拆模,使用便捷;同时肋板5不仅可以连接模板主体1与基座4,而且肋板5本身又可作为加劲肋,增强模板主体1的刚度,在衬砌浇筑时产生的垂直模板的推力作用下,避免模板受力变形,消除爆模隐患。
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模板主体1两侧边沿,且板面垂直于下模板15板面设置,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63与相邻模板单元上对应的连接板连接,不仅提高了模板单元之间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有效避免漏浆问题,而且操作便捷高效,各单元可拆卸连接,可重复利用,不会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
连接板包括位于上模板14与上夹板11之间的上连接板61和位于下模板15与下夹板12之间的下连接板62,上连接板61和下连接板62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半圆形的筋槽7,筋槽7轴线垂直于下模板15板面通长设置,与相邻模板单元上对应的连接板上的筋槽7扣合,卡固在衬砌内的伸出钢筋上,实现伸出钢筋的定位和固定,避免伸出钢筋的绑扎间距不均匀,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同时无需切断伸出钢筋即可实现端部模板封闭,有效提高了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
模板顶升组件设置在上模板14顶部,包括L形夹持板81和顶升螺栓82,L形夹持板81的水平肢板垂直于上模板14板面且端部边沿与上模板14的外表面固定,竖向肢板与上模板14之间形成模板插槽83,橡胶模板92插固在模板插槽83内,顶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初期支护在外立面的防水板贴合设置,可形成有效的封闭;顶升螺栓82垂直于L形夹持板81的水平肢板设置,向上穿过水平肢板伸入模板插槽83内,端部与橡胶模板92下端面接触设置,通过调节顶升螺栓82,来调节橡胶模板92的高度和设置位置,确保橡胶木板和防水板紧密贴合,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灵活便捷。
L形夹持板81下方还可以设置有加劲板84,加劲板84呈直角梯形,相邻三侧的端面分别与L形夹持板81的水平肢板下表面、上模板14表面和上夹板11的上表面固定,可有效增强模板主体1的刚度,在衬砌浇筑时产生的垂直模板的推力作用下,避免模板受力变形,消除爆模隐患。
本实用新型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模板单元的规格尺寸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将模板单元的基座4固定在台车顶端法兰91上,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进行固定,确保相邻模板单元的连接板可以贴合固定;
步骤二、衬砌台车就位后,旋转模板主体1至上模板14与台车模板面的夹角为120°-150°时,将条状的橡胶模板92卡入L形夹持板81内;
步骤三、继续旋转模板主体1至上模板14与台车模板面的夹角为90°,将中埋式止水带安装在止水带夹持槽2内,拧紧夹持螺栓3,使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在止水带夹持槽2内,将已完成绑扎的衬砌钢筋卡入筋槽7,实现预留钢筋的定位和预留,完成单个模板单元的就位;
步骤四、自中间向两侧,依照步骤二-步骤三,完成相邻模板单元的就位,使用连接螺栓63将相邻的模板单元固结在一起,循环施工,依次闭合并连接所有端头封堵的模板单元;
步骤五、安装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步骤六、逐个拧入顶升螺栓82,顶升橡胶模板92,使橡胶模板92与贴在防水板上的背贴式止水带紧密贴合,衬砌端头封堵模板安装就位;
步骤七、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步骤八、达到拆模条件后,逐个拆除模板单元;
具体的拆除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1、逐个松拧橡胶模板92顶升螺栓82,使橡胶模板92脱离与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步骤8.2、逐个松拧止水带夹持螺栓3,松开止水带夹持装置对止水带的夹持作用;
步骤8.3、拆除相邻模板单元之间连接的连接螺栓63,实现相邻模板单元固结的拆除;每拆除一组连接螺栓63,将单个模板单元旋转打开,将连接螺栓63回收或拧入单个模板单元进行存放;
步骤8.4、拆除橡胶模板92,实现端头封堵模板的拆除。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由多个模板单元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包括模板主体(1),与台车顶端法兰(91)连接的基座(4),连接基座(4)与模板主体(1)的肋板(5),以及设置在模板主体(1)上的连接板和模板顶升组件;
模板主体(1)为几字形结构,开口水平朝向衬砌浇筑区设置,包括上下对称、水平设置的上夹板(11)与下夹板(12),连接上夹板(11)与下夹板(12)的短板(13),与上夹板(11)垂直连接的上模板(14),以及与下夹板(12)垂直连接的下模板(15),上夹板(11)、下夹板(12)与短板(13)之间围合形成止水带夹持槽(2);上夹板(11)上设置有夹持螺栓(3),夹持螺栓(3)垂直于上夹板(11)板面设置,向下穿过上夹板(11)伸至止水带夹持槽(2)内;
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模板主体(1)两侧边沿,且板面垂直于下模板(15)板面设置,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63)与相邻模板单元上对应的连接板连接;
模板顶升组件设置在上模板(14)顶部,包括L形夹持板(81)和顶升螺栓(82),L形夹持板(81)的水平肢板垂直于上模板(14)板面且端部边沿与上模板(14)的外表面固定,竖向肢板与上模板(14)之间形成模板插槽(83),橡胶模板(92)插固在模板插槽(83)内,橡胶模板(92)的顶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初期支护在外立面的防水板贴合设置,顶升螺栓(82)垂直于L形夹持板(81)的水平肢板设置,向上穿过水平肢板伸入模板插槽(83)内,端部与橡胶模板(92)下端面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螺栓(3)端部设置有光滑段,光滑段的长度为8-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5)成对设置,肋板(5)呈倒置的直角梯形,板面垂直于下模板(15)板面,长底一侧边沿与下夹板(12)板面固定连接,相邻高线一侧端面与下模板(15)板面固定连接,短底一侧边沿向下延伸超出下模板(15)后通过转轴(51)与基座(4)转动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母(52)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位于上模板(14)与上夹板(11)之间的上连接板(61)和位于下模板(15)与下夹板(12)之间的下连接板(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61)和下连接板(62)上分别向内凹陷形成半圆形的筋槽(7),筋槽(7)轴线垂直于下模板(15)板面通长设置,与相邻模板单元上对应的连接板上的筋槽(7)扣合,卡固在衬砌内的伸出钢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夹持板(81)下方设置有加劲板(84),加劲板(84)呈直角梯形,相邻三侧的端面分别与L形夹持板(81)的水平肢板下表面、上模板(14)表面和上夹板(11)的上表面固定。
CN201921419295.0U 2019-08-29 2019-08-29 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Active CN210370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9295.0U CN210370700U (zh) 2019-08-29 2019-08-29 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9295.0U CN210370700U (zh) 2019-08-29 2019-08-29 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0700U true CN210370700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4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9295.0U Active CN210370700U (zh) 2019-08-29 2019-08-29 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0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050A (zh) * 2019-08-29 2019-11-22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夹持止水带的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050A (zh) * 2019-08-29 2019-11-22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夹持止水带的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9396B (zh) 一种叠合板、叠合板生产设备及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CN105926942A (zh) 组合铝/钢框木塑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4947944B (zh) 将槽钢预埋进混凝土构件的预埋方法
CN210370700U (zh) 自锁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端头封堵模板
CN211229506U (zh) 用于清水砼浇筑的梁板模系统
CN111719856A (zh) 清水混凝土施工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4983649U (zh) 一种大倾角圆柱钢模板
CN207813019U (zh) 一种浇筑混凝土柱用的uhpc免拆模板
CN109441099A (zh) 地下室单侧支模系统及利用其施工地下室外墙的方法
CN211817040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拼缝处防漏浆构造
CN212784485U (zh) 一种配电箱内支撑装置
CN202831624U (zh) 剪力墙变形缝模板
CN206000163U (zh) 铝合金建筑模板拼接组件
CN203334661U (zh) 一种砖混结构构造柱无架眼支模施工装置
CN210597794U (zh) 一种预制板的连接装置
CN108894490B (zh) 封边装置及其用于装配式结构叠合层混凝土施工的方法
CN109594765B (zh) 剪力墙模板系统支模方法
CN217268107U (zh) 防止渗水可重复利用的外墙工字钢预留洞口封堵装置
CN206873914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专用铝合金模板
CN204781944U (zh) 填充墙构造柱的支模结构
CN208396295U (zh) 一种明挖车站施工用楼梯支模结构
CN112900855A (zh) 一种用于楼板边缘外墙洞口封堵的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92964A (zh) 一种模板快拆装置
CN105178593A (zh) 填充墙构造柱的支模方法及结构
CN216305380U (zh) 一种新型预留洞口内外侧封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