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3837U -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3837U
CN210363837U CN201921218987.9U CN201921218987U CN210363837U CN 210363837 U CN210363837 U CN 210363837U CN 201921218987 U CN201921218987 U CN 201921218987U CN 210363837 U CN210363837 U CN 210363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top cover
vehicle body
rod
chai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89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盛华
袁立峰
刘小毅
曾轩昂
付建新
刘波
黄华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Huas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Hua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Huas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Hua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89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3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3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3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端面上的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杆和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所述拨杆和链轮链条往复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拨杆的转动能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沿车体宽度方向,在车体顶部敞口处设置有伸缩顶盖,所述伸缩顶盖的一端与链轮链条往复机构连接;所述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还包括能使拨杆转动的驱动动力机构,利用驱动动力机构带动拨杆转动,进而通过拨杆的转动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伸缩顶盖沿车体宽度方向伸出张开将车体敞口遮盖住或使得伸缩顶盖沿车体宽度方向回缩收拢将车体敞口打开。

Description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盖开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货运敞口车是指具有端壁、侧壁、地板而无车顶,向上敞开的货车,主要供运送煤炭、矿石、矿建物资、木材、钢材等大宗货物用,也可用来运送重量不大的机械设备。因此,敞车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在货车组成中数量最多。
为了防止在货运敞口车在运输途中,车厢中的煤炭等物品洒落到沿线,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一般需要在车厢顶部蒙盖帆布或其他遮篷物。目前,在车厢顶部蒙盖或拆卸帆布时,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但是这样操作起来,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为此,在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一些能自动开启的活动顶盖,但是,这样活动顶盖的开启和关闭都需要通过人工手动操作,这样就增加了活动顶盖的加装成本和加装难度。
申请人已申请的相关专利文献如下:
一、授权公告号为CN207481910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6月1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货运敞口车折叠式活动顶盖的开闭机构,包括设置在敞车上的折叠式活动顶盖,所述折叠式活动顶盖包括折叠式活动顶盖一和折叠式活动顶盖二,折叠式活动顶盖一和折叠式活动顶盖二均能从敞车的中部分别向敞车的两端收拢打开;所述开闭机构还包括带式传动机构,所述带式传动机构包括通过转轴一转动连接在敞车两侧的转动轮一和转动轮二、通过转轴二转动连接在敞车两侧的转动轮三和转动轮四以及传动带,传动带包括传动带一和传动带二,转动轮一和转动轮三之间通过传动带一配合传动连接,转动轮二和转动轮四之间通过传动带二配合传动连接;折叠式活动顶盖一的一端与传动带一 的一侧相连接且在折叠式活动顶盖一的一端上设置有外凸部一,折叠式活动顶盖一的另外一端固接在敞车上,折叠式活动顶盖二的一端与传动带二的一侧相连接且在折叠式活动顶盖二的一端上设置有外凸部二,传动带一的一侧移动方向与传动带二的一侧移动方向相反,折叠式活动顶盖二的另外一端也固接在敞车上;在位于敞车两侧的地面上分别设置有挡块装置一和挡块装置二,当敞车移动时,通过挡块装置一与外凸部一相接触,从而带动带式传动机构朝一个方向转动,以使得折叠式活动顶盖一和折叠式活动顶盖二均从敞车的中部分别向敞车的两端收拢打开;当敞车继续朝同一方向移动时,通过挡块装置二与外凸部 二相接触,从而带动带式传动机构朝相反的另外一个方向转动,以使得折叠式活动顶盖一和折叠式活动顶盖二均从敞车的两端向敞车的中部伸出关闭。
二、授权公告号为CN207225367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4月1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货运敞口车的折叠式活动顶盖,包括设置在敞车车厢顶部上的轨道、设置在轨道上的折叠式盖板和设置在敞车车厢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带式传动机构和驱动带式传动机构转动的气动马达,折叠式盖板的一端与敞车车厢固接,折 叠式盖板的另外一端与带式传动机构的传动带连接,在传动带的带动下,折叠式盖板的另外一端能沿轨道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折叠式盖板打开将敞车车厢顶部开口遮挡住或使得折叠式盖板收拢在一起将敞车车厢顶部开口外露出来。
三、授权公告号为CN207225366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4月1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驱动的货运敞口车的卷曲式可折叠顶盖,车厢的两端都设有驱动机构,车厢的上方设有顶盖,顶盖的前端固定在前端的驱动机构上,转动前端的驱动机构能将顶盖卷曲在前端的驱动机构上,将车厢上的顶盖打开;顶盖的后端与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绳索的另一端固定在后端的驱动机构上,转动后端的驱动机构能将绳索卷曲在后端的驱动机构上,将车厢上的顶盖闭合。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与本申请均不相似。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顶盖开闭装置,使其能自动开启或关闭顶盖,无需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减小顶盖的加装难度和加装成本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能自动开启或关闭顶盖,无需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减小了顶盖的加装难度和加装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车体端面上的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杆和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所述拨杆和链轮链条往复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拨杆的转动能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沿车体宽度方向,在车体顶部敞口处设置有伸缩顶盖,所述伸缩顶盖的一端与链轮链条往复机构连接;
所述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还包括能使拨杆转动的驱动动力机构,利用驱动动力机构带动拨杆转动,进而通过拨杆的转动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伸缩顶盖沿车体宽度方向伸出张开将车体敞口遮盖住或使得伸缩顶盖沿车体宽度方向回缩收拢将车体敞口打开。
优选的,在车体敞口处且位于车体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伸缩顶盖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根顶盖支撑导杆和连接在多根顶盖支撑导杆上的顶盖,每根顶盖支撑导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导轮,通过将每根顶盖支撑导杆两端的导轮分别与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配合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多根顶盖支撑导杆滑动连接在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之间;
多根顶盖支撑导杆中最外一侧的一根顶盖支撑导杆为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与链轮链条往复机构连接。
优选的,在车体两端面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侧部导轨一和侧部导轨二,所述侧部导轨一和侧部导轨二的一端分别与顶盖导轨一的一端和顶盖导轨二的一端相连通;在位于侧部导轨一和侧部导轨二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挡块一和限位挡块二,所述限位挡块一和侧部导轨一之间构成侧部容纳槽一,所述限位挡块二和侧部导轨二之间构成侧部容纳槽二。
优选的,所述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均包括设置在车体端部上的支撑架和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导槽,每根顶盖支撑导杆两端的导轮分布伸入到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的导槽中配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为U型集水槽,导槽设置在U型集水槽的一侧边上,在所述U型集水槽的一侧边上还开有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拨杆包括拨杆一和拨杆二,所述拨杆一和拨杆二均包括横向连杆和与所述横向连杆垂直的拨杆本体,拨杆本体的一端与横向连杆的一端连接;
所述链轮链条往复机构包括链轮链条机构和与所述链轮链条机构配合转动的链轮链条传动组,所述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与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采用转向器,转向器设置在车体端面上,拨杆一的横向连杆的另外一端、拨杆二的横向连杆的另外一端以及链轮链条传动组均与转向器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拨杆的转动能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在所述链条上设置有多个勾体,当顶盖回缩收拢时,利用多个勾体分别勾住除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之外的其他顶盖支撑导杆,从而带动所述其他顶盖支撑导杆和链条一起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动力机构为设置在车体上的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动力机构为设置在地面上的阻挡块,通过车体移动使得拨杆与地面上的阻挡块相接触,带动拨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拨杆一的横向连杆的另外一端和拨杆二的横向连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转向器的联轴一和联轴二配合传动连接,所述拨杆一的横向连杆、联轴一、联轴二和拨杆二的横向连杆沿车体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在转向器的联轴三上设置有联轴链轮,联轴链轮与链轮链条传动组配合传动连接,转向器的联轴三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拨杆一的拨杆本体的另外一端和拨杆二的拨杆本体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地面阻挡块相接触,从而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开启或关闭顶盖,无需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减小了顶盖的加装难度和加装成本。通过对侧部容纳槽的设置,使得货运敞车在进行装货时,能将车体敞口完全打开,提高了装货的效率。通过在链条上设置多个勾体,增加了顶盖开、闭的流畅性,进一步保证了货运敞车装载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在顶盖导轨上设置U型集水槽和排水孔,能避免雨水进入到车体内部中。通过在车体两端部设置摆臂式机构分别与伸缩顶盖配合连接,这样更加便于伸缩顶盖的顺利张开或收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拨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盖未打开时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盖打开后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G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拨杆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拨动机构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6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盖开闭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盖开闭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盖开闭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顶盖开闭的原理示意图四;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摆臂式机构一的拨杆和摆臂式机构二的拨杆之间设置关系的俯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顶盖开闭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顶盖开闭的原理示意图二;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顶盖开闭的原理示意图三;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顶盖开闭的原理示意图四;
图中:1. 车体,2. 拨动机构,211. 拨动机构一,212. 拨动机构二,3. 拨杆,4.链轮链条往复机构,5. 传动机构,511. 联轴一,512. 联轴二,513. 联轴三,6. 敞口,7.伸缩顶盖,711. 顶盖支撑导杆,712. 顶盖,8. 顶盖导轨一,713. 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9.顶盖导轨二,10. 导轮,11. 侧部导轨一,12. 侧部导轨二,13. 限位挡块一,14. 侧部容纳槽一,15. 支撑架,151. U型集水槽,16. 导槽,17. 排水孔,18. 拨杆一,19. 拨杆二,20.横向连杆,21. 拨杆本体,22. 链轮链条机构,221. 链条,222. 链轮,23. 链轮链条传动组,231. 传动链轮,232. 传动链条一,24. 轴承座,25. 联轴链轮,26. 传动链条二,27.勾体,28. 阻挡块一,29. 阻挡块二,30. 接触滚轮,31. 阻挡块三,32. 阻挡块四,33. 阻挡块五,34. 阻挡块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车体1端面上的拨动机构2,所述拨动机构2包括拨杆3和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所述拨杆3和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之间通过传动机构5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拨杆3的转动能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沿车体的宽度方向(Y方向)往复运动,沿车体宽度方向(Y方向),在车体顶部敞口6处设置有伸缩顶盖7,所述伸缩顶盖7的一端与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连接;
所述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还包括能使拨杆转动的驱动动力机构(图中未示出),利用驱动动力机构带动拨杆3转动,进而通过拨杆3的转动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沿车体的宽度方向(Y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伸缩顶盖7沿车体宽度方向伸出张开将车体敞口遮盖住或使得伸缩顶盖7沿车体宽度方向回缩收拢将车体敞口打开。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自动开启或关闭顶盖,无需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减小了顶盖的加装难度和加装成本。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车体敞口6处且位于车体1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顶盖导轨一8和顶盖导轨二9,顶盖导轨一8和顶盖导轨二9均为弧形,顶盖导轨一8和顶盖导轨二9沿车体宽度方向(Y方向)设置,所述伸缩顶盖7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X方向)设置的多根顶盖支撑导杆711和连接在多根顶盖支撑导杆711上的顶盖712,每根顶盖支撑导杆711的两端均设置有导轮10,通过将每根顶盖支撑导杆两端的导轮10分别与顶盖导轨一8和顶盖导轨二9配合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多根顶盖支撑导杆711滑动连接在顶盖导轨一8和顶盖导轨二9之间;
多根顶盖支撑导杆711中最外一侧的一根顶盖支撑导杆为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713,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713与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连接,从而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的往复运动下能带动顶盖712伸出张开或回缩收拢。所述顶盖712可采用PVC材料、帆布或其他遮篷物制成。
如图1、图2以及图6至图8所示,在车体1两端面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侧部导轨一11和侧部导轨二12,所述侧部导轨一11和侧部导轨二12的一端分别与顶盖导轨一8的一端和顶盖导轨二9的一端相连通;在位于侧部导轨一11和侧部导轨二12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挡块一13和限位挡块二,所述限位挡块一13和侧部导轨一11之间构成侧部容纳槽一14,所述限位挡块二和侧部导轨二之间构成侧部容纳槽二。当顶盖回缩收拢后,除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713之外的其他顶盖支撑导杆711的两端导轮均移动至侧部容纳槽一14和侧部容纳槽二中。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得货运敞车在进行装货时,能将车体敞口完全打开,提高了装货的效率。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顶盖导轨一8和顶盖导轨二9均包括设置在车体端部上的支撑架15和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架15上的弧形导槽16,每根顶盖支撑导杆711两端的导轮10分布伸入到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的导槽16中配合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架15的顶部设置为U型集水槽151,导槽16设置在U型集水槽151的一侧边上,在所述U型集水槽151的一侧边上还开有排水孔17。当遇到风雨天气时,雨水会沿着顶盖落入到U型集水槽中,再通过排水孔排出,这样能避免雨水进入到车体内部中。
如图3和图4以及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拨杆3包括L型拨杆一18和L型拨杆二19,所述拨杆一18和拨杆二19均包括横向连杆20和与所述横向连杆20垂直的拨杆本体21,拨杆本体21的一端与横向连杆20的一端连接;
所述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包括链轮链条机构22和与所述链轮链条机构22配合转动的链轮链条传动组23,所述链轮链条机构22中的链条与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713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5采用转向器,转向器设置在车体1端面上,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的另外一端、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的另外一端以及链轮链条传动组23均与转向器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拨杆的转动能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拨杆在沿车体长度方向(X方向)上产生转动,通过转向器转换力的作用方向从而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在沿车体宽度方向(Y方向)上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转向器采用T系列螺旋锥齿轮转向箱。横向连杆20的中部均通过轴承座24与车体端面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动力机构为设置在地面上的阻挡块,通过车体移动使得拨杆与地面上的阻挡块相接触,带动拨杆转动,即通过车体1移动使得拨杆3与地面上的阻挡块(图中未示出)相接触,带动拨杆3转动,进而通过拨杆3的转动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4沿车体的宽度方向(Y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伸缩顶盖7沿车体宽度方向伸出张开将车体敞口遮盖住或使得伸缩顶盖7沿车体宽度方向回缩收拢将车体敞口打开。
所述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的另外一端和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的另外一端分别与转向器的联轴一511和联轴二512配合传动连接,所述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联轴一511、联轴二512和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沿车体宽度方向(Y方向)依次设置,在转向器的联轴三513上设置有联轴链轮25,联轴链轮25与链轮链条传动组23配合传动连接,转向器的联轴三513沿车体的长度方向(X方向)设置;在转向器中,联轴一511和联轴二512为输入轴,联轴三513为输出轴;
通过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的另外一端和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地面阻挡块相接触,从而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如图11所示,链轮链条机构22包括链条221和与所述链条221相配合的多个链轮222,链轮222转动设置在车体端面上,所述链轮链条传动组23包括多级传动链轮231和与所述多级传动链轮相互配合的传动链条一232,链轮链条机构22和链轮链条传动组23之间是通过链条221与多级传动链轮中的一个传动链轮231相配合传动而连接起来的。在本实施例中,多级传动链轮共设置有四个传动链轮231,分别传动链轮A1, 传动链轮A2, 传动链轮A3和传动链轮A4,其中,传动链轮A1和传动链轮A2为同轴链轮且传动链轮A1的直径大于传动链轮A2的直径,传动链轮A3和传动链轮A4为同轴链轮且传动链轮A4的直径大于传动链轮A3的直径,通过链条221将传动链轮A4和链轮222配合传动连接,从而将链轮链条机构22和链轮链条传动组23之间传动连接起来。转向器的联轴链轮25和链轮链条传动组23之间是通过传动链条二26配合连接起来的,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传动链条二26将联轴链轮25和传动链轮A2配合连接起来,从而将链轮链条传动组23和转向器之间传动连接起来的。在本实施例中,链轮链条传动组相当于齿轮传动组的作用,主要起到调整传动比的作用,从而保证拨杆本体转动一定角度的情况下,能带动链条运行一定的范围,进而保证顶盖能全部伸出或收拢。至于多级传动链轮中传动链轮的具体数量、直径大小及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按照实际所需的传动比进行设置。
如图8、图12和图13所示,在所述链条221上设置有多个勾体27,当顶盖回缩收拢时,利用多个勾体27分别勾住除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之外的其他顶盖支撑导杆711,从而带动所述其他顶盖支撑导杆711和链条221一起移动。多个勾体27的开口朝向侧部容纳槽一侧,以便于勾住除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之外的其他顶盖支撑导杆711。这样设置,增加了顶盖开、闭的流畅性,进一步保证了货运敞车装载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图6至图8所示,当需要打开车体敞口时,由于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713与链条221是连接在一起的,只要控制链条221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只要控制链条221朝靠近侧部容纳槽的一侧运动(即图6中逆时针方向,如箭头所示),从而带动多个顶盖支撑导杆711朝侧部容纳槽一侧移动,最终只保留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713停留在顶盖导轨上,而其他顶盖支撑导杆711均落入侧部容纳槽中,此时,顶盖712被回缩收拢,车体敞口处于打开状态;
当需要遮盖车体敞口时,只要控制链条221朝远离侧部容纳槽的一侧运动(即图6中顺时针方向),就能带动多个顶盖支撑导杆711均移动位于顶盖导轨上,从而使得顶盖张开将车体敞口遮挡住。
如图1和图14至图17所示,所述拨动机构2设置有一个,所述一个拨动机构2设置在车体1的一端面上,在拨杆一18和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中,一个拨杆本体(如B杆)处于垂直状态,另外一个拨杆本体(如C杆)处于倾斜状态;
在车体移动过程中,通过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图B杆)的另外一端与地面阻挡块相接触,从而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将车体敞口遮盖住或打开。
具体过程如下:
如图14所示,假设此时,是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B杆),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C杆)。
当需要打开车体敞口进行装货时,在位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B杆)一侧的前方地面上设置一个阻挡块一28,然后控制车体朝阻挡块一28的方向移动(如图中的D向),在车体的移动过程中,利用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B杆)的另外一端与阻挡块一28相接触,从而带动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通过转向器的作用,能带动联轴链轮25转动进而带动链条221移动将顶盖回缩收拢使得车体敞口打开进行装货,在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的同时,由于转向器的作用,能同时带动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朝着与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如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顺时针转动,则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逆时针转动),从而当车体敞口打开后,如图15所示,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B杆),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C杆)。上述倾斜状态和垂直状态均是与地面水平面相比较来描述的。
如图16所示,当装货完毕后,控制车体继续朝同一方向移动(如图中D向),此时,在位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C杆)一侧的前方地面上设置一个阻挡块二29,在车体的移动过程中,利用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C杆)的另外一端与阻挡块二29相接触,从而带动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通过转向器的作用,能带动联轴链轮25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链条221反向移动将顶盖伸出张开使得车体敞口被遮盖住,在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的同时,由于转向器的作用,能同时带动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朝着与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如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顺时针转动,则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逆时针转动),从而当车体敞口被顶盖遮挡住后,如图17所示,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C杆),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B杆),各拨杆回到原位,以便进行下次的顶盖开闭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块采用楔块型,阻挡块可采用升降式结构设置在地面上,如在地面上设置一个升降装置,阻挡块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平时,升降装置处于回缩状态,带动阻挡块也处于回缩状态;当需要其中一个阻挡块工作时,只要控制升降装置升起,就能带动阻挡块伸出进行工作。在这里,阻挡块还可以采用旋转式结构设置在地面上,平时,阻挡块与选装装置相连且阻挡块位于拨杆本体一侧位置,当需要其中一个阻挡块工作时,只要控制旋转装置旋转,就能带动阻挡块旋转至拨杆本体的前面位置进行工作。在拨杆本体与阻挡块接触的一端上还设置有接触滚轮30,通过设置接触滚轮30能更加便于与楔块型阻挡块的接触。
实施例2:如图18和图19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拨动机构2设置有二个,包括拨动机构一211和拨动机构二212,拨动机构一211和拨动机构二212分别设置在车体1的两端端面上,所述伸缩顶盖7的一端与拨动机构一211的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以及拨动机构二212的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连接;
在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一18和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中,一个拨杆本体处于垂直状态(如图19中D1杆),另外一个拨杆本体处于倾斜状态(如图19中E1杆);在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一18和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中,一个拨杆本体也处于垂直状态(如图19中D2杆),另外一个拨杆本体也处于倾斜状态(如图19中E2杆);所述拨动机构一的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图19中D1杆)和所述拨动机构二的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图19中D2杆)成对角关系设置,所述拨动机构一的处于倾斜状态的拨杆本体(如图19中E1杆)和所述拨动机构二的处于倾斜状态的拨杆本体(如图19中E2杆)也成对角关系设置;
在车体移动过程中,通过拨动机构一和拨动机构二中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的另外一端与地面阻挡块相接触,从而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将车体敞口遮盖住或打开。
具体过程如下:
如图20所示,假设此时,是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D1杆),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E1杆);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E2杆),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D2杆);
当需要打开车体敞口进行装货时,在位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D1杆)一侧的前方地面上和位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D2杆)一侧的前方地面上分别设置阻挡块三31和阻挡块四32,然后控制车体朝阻挡块三31和阻挡块四32的方向移动(如图中的E向),在车体的移动过程中,利用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D1杆)的另外一端与阻挡块三31相接触以及利用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D2杆)的另外一端与阻挡块四32相接触,从而带动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以及带动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通过两个转向器的作用,能带动拨动机构一211的链条221运转以及拨动机构二212的链条221运转,从而将顶盖回缩收拢使得车体敞口打开进行装货,在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和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的同时,由于两个转向器的作用,能同时带动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朝着与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如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顺时针转动,则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逆时针转动)以及带动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朝着与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当车体敞口打开后,如图21所示,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D1杆), 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D2杆),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E1杆),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E2杆)。上述倾斜状态和垂直状态均是与地面水平面相比较来描述的。
如图22所示,当装货完毕后,控制车体继续朝同一方向移动(如图中E向),此时,在位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E1杆)一侧的前方地面上和位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E2杆)一侧的前方地面上分别设置阻挡块五33和阻挡块六34,在车体的移动过程中,利用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E1杆)的另外一端与阻挡块五33相接触以及利用处于垂直状态的拨杆本体(如E2杆)的另外一端与阻挡块六34相接触,从而带动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和带动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通过两个转向器的作用,能带动拨动机构一211的链条221和拨动机构二212的链条221反向运转将顶盖伸出张开使得车体敞口被遮盖住,在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和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的同时,由于两个转向器的作用,能同时带动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朝着与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如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顺时针转动,则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逆时针转动)以及带动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一18的横向连杆20朝着与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二19的横向连杆20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当车体敞口被顶盖遮挡住后,如图23所示,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E1杆),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二19的拨杆本体21处于倾斜状态(如E2杆), 拨动机构一211的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D1杆),拨动机构二212的拨杆一18的拨杆本体21处于垂直状态(如D2杆),各拨杆回到原位,以便进行下次的顶盖开闭操作。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动力机构为设置在车体上的动力机构,如气动机构,液压机构或电机等,通过上述动力机构直接带动拨杆转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开启或关闭顶盖,无需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减小了顶盖的加装难度和加装成本。通过对侧部容纳槽的设置,使得货运敞车在进行装货时,能将车体敞口完全打开,提高了装货的效率。通过在链条上设置多个勾体,增加了顶盖开、闭的流畅性,进一步保证了货运敞车装载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在顶盖导轨上设置U型集水槽和排水孔,能避免雨水进入到车体内部中。通过在车体两端部设置摆臂式机构分别与伸缩顶盖配合连接,这样更加便于伸缩顶盖的顺利张开或收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体端面上的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杆和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所述拨杆和链轮链条往复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拨杆的转动能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沿车体宽度方向,在车体顶部敞口处设置有伸缩顶盖,所述伸缩顶盖的一端与链轮链条往复机构连接;
所述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还包括能使拨杆转动的驱动动力机构,利用驱动动力机构带动拨杆转动,进而通过拨杆的转动带动链轮链条往复机构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得伸缩顶盖沿车体宽度方向伸出张开将车体敞口遮盖住或使得伸缩顶盖沿车体宽度方向回缩收拢将车体敞口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体敞口处且位于车体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伸缩顶盖包括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根顶盖支撑导杆和连接在多根顶盖支撑导杆上的顶盖,每根顶盖支撑导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导轮,通过将每根顶盖支撑导杆两端的导轮分别与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配合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多根顶盖支撑导杆滑动连接在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之间;
多根顶盖支撑导杆中最外一侧的一根顶盖支撑导杆为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与链轮链条往复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体两端面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侧部导轨一和侧部导轨二,所述侧部导轨一和侧部导轨二的一端分别与顶盖导轨一的一端和顶盖导轨二的一端相连通;在位于侧部导轨一和侧部导轨二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挡块一和限位挡块二,所述限位挡块一和侧部导轨一之间构成侧部容纳槽一,所述限位挡块二和侧部导轨二之间构成侧部容纳槽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均包括设置在车体端部上的支撑架和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导槽,每根顶盖支撑导杆两端的导轮分布伸入到顶盖导轨一和顶盖导轨二的导槽中配合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为U型集水槽,导槽设置在U型集水槽的一侧边上,在所述U型集水槽的一侧边上还开有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包括拨杆一和拨杆二,所述拨杆一和拨杆二均包括横向连杆和与所述横向连杆垂直的拨杆本体,拨杆本体的一端与横向连杆的一端连接;
所述链轮链条往复机构包括链轮链条机构和与所述链轮链条机构配合转动的链轮链条传动组,所述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与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采用转向器,转向器设置在车体端面上,拨杆一的横向连杆的另外一端、拨杆二的横向连杆的另外一端以及链轮链条传动组均与转向器配合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拨杆的转动能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链条上设置有多个勾体,当顶盖回缩收拢时,利用多个勾体分别勾住除外侧顶盖支撑导杆一之外的其他顶盖支撑导杆,从而带动所述其他顶盖支撑导杆和链条一起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动力机构为设置在车体上的动力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动力机构为设置在地面上的阻挡块,通过车体移动使得拨杆与地面上的阻挡块相接触,带动拨杆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一的横向连杆的另外一端和拨杆二的横向连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转向器的联轴一和联轴二配合传动连接,所述拨杆一的横向连杆、联轴一、联轴二和拨杆二的横向连杆沿车体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在转向器的联轴三上设置有联轴链轮,联轴链轮与链轮链条传动组配合传动连接,转向器的联轴三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拨杆一的拨杆本体的另外一端和拨杆二的拨杆本体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地面阻挡块相接触,从而带动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条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
CN201921218987.9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Active CN210363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8987.9U CN21036383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8987.9U CN21036383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3837U true CN210363837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8987.9U Active CN21036383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3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340116B2 (en)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movable and retractable top cover of convertible railway freight compartment
CN204383286U (zh) 一种用于自卸车/货车的环保篷布自动加盖装置
RU2435679C2 (ru) Передвижной элемент крыши для легк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DE10225482A1 (d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Heckklappe
KR101351538B1 (ko) 덮개 수단이 구비된 차량용 적재함
CN109823152B (zh) 一种顶部开启式货物运输车厢
CN107839708B (zh) 货车及货车的活动顶盖装置
CN109625880B (zh) 斗提式皮带机廊道落料回收车
CN210363837U (zh)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链轮链条式顶盖开闭装置
CN110371150B (zh)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顶盖开闭方法
US1763560A (en) Loading apparatus
CN210363836U (zh)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摆臂卷簧式顶盖开闭装置
CN210363835U (zh) 一种货运敞口车的摆臂式顶盖开闭装置
CN211281019U (zh) 拨盖装置
CN206012447U (zh) 一种自卸车用篷布遮盖装置
CN212529464U (zh) 一种自卸料车遮盖装置
CN112249061B (zh) 车厢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2476658B (zh) 一种仓栅式货车
CN210174867U (zh) 拨盖机构及拨盖装置
CN210554834U (zh) 拨盖装置
CN209738784U (zh) 一种顶部开启式货物运输车厢
CN108725489B (zh) 一种车辆盖板的重力式自锁方法及机构
CN220247913U (zh) 一种船用后通道滑升门
CN2379348Y (zh) 顶盖折叠伸缩式封闭货运车厢
DE102009002590A1 (de) Personenkraftwagen mit einem zu öffnenden und verstaubaren D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