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0349U -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0349U
CN210360349U CN201920814352.9U CN201920814352U CN210360349U CN 210360349 U CN210360349 U CN 210360349U CN 201920814352 U CN201920814352 U CN 201920814352U CN 210360349 U CN210360349 U CN 210360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wall
wall surface
crimping
clamping
f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43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继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egate Precision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egate Precision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egate Precision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egate Precision Machinery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43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0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0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0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包括支承板,支承板上设有若干限位销柱、及若干压接机构,若干限位销柱之间形成限位空间,第一竖立壁面、第二竖立壁面、第三竖立壁面及第四竖立壁面分别与至少一个限位销柱相抵接,至少两个竖立壁面受到压接机构的压接限位,任意压接机构包括与对应竖立壁面的顶面相配合的压接端。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裂变器外壳敞口端向上状态的夹固,夹固位置精度高,夹持力稳定。针对具备外沿的一组相对竖立壁面进行精确对位及支撑、对另一组相对竖立壁面进行压接,从而满足对裂变器外壳的夹持精度要求,同时夹持力平均,降低夹持形变风险。整体设计简洁,针对性较强,满足裂变器外壳的加工夹持稳定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属于铝铸件夹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铸造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可以制成形状复杂的零件,不需要庞大的附加设备。具有节约金属、降低成本、减少工时等优点,在航空工业和民用工业得到广泛应用。
铝合金铸件在浇铸成型后,一般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包括局部车铣、激光镭雕、孔道攻丝等处理,因此需要对铝合金铸件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二次加工的装夹,并且还需要满足装夹的稳定性,确保二次加工精度可靠。
本案涉及裂变器外壳的夹固作业需求,传统地夹具无法实现对其稳定夹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地夹具无法实现对裂变器外壳稳定夹固问题,提出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所述裂变器外壳包括矩形底板、四个竖立壁面,所述四个竖立壁面包括第一竖立壁面、第二竖立壁面、第三竖立壁面及第四竖立壁面,所述第一竖立壁面与所述第三竖立壁面相对、所述第二竖立壁面与所述第四竖立壁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的顶部和第三竖立壁面的顶部分别设有外延的沿边,任意所述沿边的一端设有配接孔槽、另一端设有开口孔槽,
所述装夹治具包括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上设有若干限位销柱、及若干压接机构,
若干所述限位销柱之间形成用于对所述裂变器外壳的外周进行限位的限位空间,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第二竖立壁面、第三竖立壁面及第四竖立壁面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相抵接,
至少两个所述竖立壁面受到所述压接机构的压接限位,任意所述压接机构包括与对应所述竖立壁面的顶面相配合的压接端。
优选地,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相配合的限位销柱,并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的开口孔槽相匹配的凸起,另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的配接孔槽相匹配的锥形凸起;
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三竖立壁面相配合的限位销柱,并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三竖立壁面的开口孔槽相匹配的凸起,另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三竖立壁面的配接孔槽相匹配的锥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竖立壁面相配合的压接机构、与所述第四竖立壁面相配合的压接机构。
优选地,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竖立壁面相配合的压接机构,并且两个所述压接机构的压接端分设与所述第二竖立壁面的顶面两侧;
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四竖立壁面相配合的压接机构,并且两个所述压接机构的压接端分设与所述第四竖立壁面的顶面两侧。
优选地,所述压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板上的伸缩气缸、设置在所述伸缩气缸主体上的枢轴支撑座、及与所述枢轴支撑座相枢轴配接的压接杠杆,所述压接杠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相连、另一端为所述压接端。
优选地,所述支承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矩形底板的柔性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能实现裂变器外壳敞口端向上状态的夹固,夹固位置精度高,夹持力稳定。
2.针对具备外沿的一组相对竖立壁面进行精确对位及支撑、对另一组相对竖立壁面进行压接,从而满足对裂变器外壳的夹持精度要求,同时夹持力平均,降低夹持形变风险。
3.整体设计简洁,针对性较强,满足裂变器外壳的加工夹持稳定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夹治具夹持裂变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如图1所示,裂变器外壳1包括矩形底板11、四个竖立壁面12,四个竖立壁面12包括第一竖立壁面12a、第二竖立壁面12b、第三竖立壁面12c及第四竖立壁面12d,第一竖立壁面12a与第三竖立壁面12c相对、第二竖立壁面12b与第四竖立壁面12d相对。
其中,第一竖立壁面12a的顶部和第三竖立壁面12c的顶部分别设有外延的沿边13,任意沿边13的一端设有配接孔槽14、另一端设有开口孔槽15。
该裂变器外壳1需要对矩形底板11的顶面及底面进行加工,即需要采用两种夹持方式,一种是敞口向上,一种是敞口向下。传统地治具为通用型,及通过若干升降压接机构进行压接,在敞口向下时夹固是可行的,但是当如图1所示的敞口向上时,很难保障对其的装夹精度,因此本案提出了对其敞口向上的装接治具。
如图1和图2所示,装夹治具包括支承板2,支承板2上设有若干限位销柱3、及若干压接机构4。
若干限位销柱3之间形成用于对裂变器外壳1的外周进行限位的限位空间,第一竖立壁面12a、第二竖立壁面12b、第三竖立壁面12c及第四竖立壁面12d分别与至少一个限位销柱3相抵接,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销柱3位于竖立壁面12的外侧。
至少两个竖立壁面12受到压接机构4的压接限位,任意压接4机构包括与对应竖立壁面12的顶面相配合的压接端41。
通过限位销柱3对裂变器外壳1进行了周向限位,再通过对至少两个竖立壁面进行顶部压接,从而实现了对裂变器外壳1的限位锁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承板2上设有两个与第一竖立壁面12a相配合的限位销柱31,并且,其中一个限位销柱31的顶端设有与第一竖立壁面12a的开口孔槽15相匹配的凸起311,另一个限位销柱31的顶端设有与第一竖立壁面12a的配接孔槽14相匹配的锥形凸起312。
支承板2上设有两个与第三竖立壁面12c相配合的限位销柱32,并且,其中一个限位销柱32的顶端设有与第三竖立壁面的开口孔槽相匹配的凸起321,另一个限位销柱32的顶端设有与第三竖立壁面的配接孔槽相匹配的锥形凸起322。
通过特定地限位销柱31和限位销柱32设计,满足了对两个沿边13的精确限位及支承,确保裂变器外壳的限位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承板2上设有与第二竖立壁面12b相配合的压接机构4、与第四竖立壁面12d相配合的压接机构4。
更优化地,支承板2上设有两个与第二竖立壁面12b相配合的压接机构4,并且两个压接机构4的压接端分设与第二竖立壁面12b的顶面两侧;
支承板2上设有两个与第四竖立壁面12d相配合的压接机构4,并且两个压接机构的压接端分设与第四竖立壁面的顶面两侧。
采用针对一组相对竖立壁面的准确限位、及对另一组相对竖立壁面的压接,从而满足对裂变器外壳的夹持精度要求,同时夹持力平均、夹持稳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接机构4包括设置在支承板2上的伸缩气缸42、设置在伸缩气缸主体42上的枢轴支撑座43、及与枢轴支撑座43相枢轴配接的压接杠杆44,压接杠杆44的一端与伸缩气缸42的伸缩端相连、另一端为压接端41。
采用枢轴配接式的压接杠杆44设计,满足压接需求,同时节省空间,而伸缩气缸42的选择,易于自动化装夹的需求,同时可实现联动控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承板2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矩形底板11的柔性垫片5。能防止裂变器外壳的矩形底板11的底面受到压接损伤,提高产品良率。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能实现裂变器外壳敞口端向上状态的夹固,夹固位置精度高,夹持力稳定。针对具备外沿的一组相对竖立壁面进行精确对位及支撑、对另一组相对竖立壁面进行压接,从而满足对裂变器外壳的夹持精度要求,同时夹持力平均,降低夹持形变风险。整体设计简洁,针对性较强,满足裂变器外壳的加工夹持稳定性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所述裂变器外壳包括矩形底板、四个竖立壁面,所述四个竖立壁面包括第一竖立壁面、第二竖立壁面、第三竖立壁面及第四竖立壁面,所述第一竖立壁面与所述第三竖立壁面相对、所述第二竖立壁面与所述第四竖立壁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的顶部和第三竖立壁面的顶部分别设有外延的沿边,任意所述沿边的一端设有配接孔槽、另一端设有开口孔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夹治具包括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上设有若干限位销柱、及若干压接机构,
若干所述限位销柱之间形成用于对所述裂变器外壳的外周进行限位的限位空间,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第二竖立壁面、第三竖立壁面及第四竖立壁面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相抵接,
至少两个所述竖立壁面受到所述压接机构的压接限位,任意所述压接机构包括与对应所述竖立壁面的顶面相配合的压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相配合的限位销柱,并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的开口孔槽相匹配的凸起,另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竖立壁面的配接孔槽相匹配的锥形凸起;
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三竖立壁面相配合的限位销柱,并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三竖立壁面的开口孔槽相匹配的凸起,另一个所述限位销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三竖立壁面的配接孔槽相匹配的锥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竖立壁面相配合的压接机构、与所述第四竖立壁面相配合的压接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竖立壁面相配合的压接机构,并且两个所述压接机构的压接端分设于所述第二竖立壁面的顶面两侧;
所述支承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四竖立壁面相配合的压接机构,并且两个所述压接机构的压接端分设于所述第四竖立壁面的顶面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板上的伸缩气缸、设置在所述伸缩气缸主体上的枢轴支撑座、及与所述枢轴支撑座相枢轴配接的压接杠杆,所述压接杠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相连、另一端为所述压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矩形底板的柔性垫片。
CN201920814352.9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Active CN210360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4352.9U CN210360349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4352.9U CN210360349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0349U true CN210360349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2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4352.9U Active CN210360349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0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7579A (zh) * 2022-01-20 2022-03-25 迈凯实金属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加工方法及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7579A (zh) * 2022-01-20 2022-03-25 迈凯实金属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加工方法及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34517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钢结构板房
CN210360349U (zh) 一种裂变器外壳的装夹治具
CN210360431U (zh) 一种钥匙扣体的夹持治具
CN219986670U (zh) 一种电芯极耳与转接片焊接工装
CN113277116B (zh) 前缘襟翼装配工装及其装配工艺
CN210360350U (zh) 高压充电双法兰接口件的装夹治具
CN212420996U (zh) 一种盘罩的专用夹具
CN110315267B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片式标准节组对焊接定位工装
CN213438492U (zh) 零件装夹工装
CN209881061U (zh) 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
CN219444906U (zh) 一种组装产品用的工装
CN220382900U (zh) 电机转子铁芯安装装置
CN209805067U (zh) 屏蔽插头装夹治具
CN212760964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阀板组件铆接定位装置
CN216740094U (zh)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18192703U (zh) 一种风机风口接管加工工装
CN220296335U (zh) 一种合镗缸体分拆装置
CN219767225U (zh) 一种提高焊接构件定位精度的工装夹具
CN219094073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密封钉焊接工序的压钉装置
CN221065372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弹性夹紧装置
CN215510010U (zh) 一种装夹工装
CN220816148U (zh) 一种大底板间快速精定位和连接固定的结构
CN219152201U (zh) 一种内撑式夹具
CN220687771U (zh) 一种拆装连接装置
CN217668031U (zh) 一种精密液压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