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0094U -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0094U
CN216740094U CN202220375416.1U CN202220375416U CN216740094U CN 216740094 U CN216740094 U CN 216740094U CN 202220375416 U CN202220375416 U CN 202220375416U CN 216740094 U CN216740094 U CN 216740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plate
building
clamping
card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54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芯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zhen Dongy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54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0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0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0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构件主体、墙板、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主体包括连接板中心下方设置固定柱,所述墙板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柱配合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一顶板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卡板与第二顶板卡接配合,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底部及其对应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上均设置有插销配合的销孔。本实用新型连接节点受力面积大,操作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顶板和墙板都属于建筑内部的一个部分板块结构,顶板是房屋内顶部的结构,而墙板则是竖立在房屋内部和顶板相连接起到支撑作用的板块,二者均是属于房屋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建筑顶板和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大多采用传统的连接件来进行实现,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连接件多,固定时施工步骤较多,且多为螺纹连接件配合连接,操作时不够方便等方面,且连接件与顶板连接节点受力面积小,使得建筑顶板和建筑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连接件数量少,连接节点受力面积大,操作方便快捷的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构件主体、墙板、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构件主体包括连接板中心下方设置固定柱,所述墙板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柱配合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一顶板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卡板与第二顶板卡接配合,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底部及其对应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上均设置有插销配合的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上表面设置有凹台,所述插销顶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配合于所述凹台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为弧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连接端设置有配合固定柱的配合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先将构件主体插入限位孔,同时,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即可插入卡槽内,即可完成初步连接,然后插入插销,完成顶板和墙板的连接,连接件数量少,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板卡接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并通过插销连接实现固定,连接板和顶板之间的受力点面积大,对应力变化的容忍度较高,操作方便快捷,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构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顶板1,墙板2,限位孔21,第二顶板3,卡槽4,销孔5,构件主体6,第一卡板61,第二卡板62,固定柱63,凹台64,插销7,配合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3出示了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2的连接结构,包括构件主体6、墙板2、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3,所述构件主体6包括连接板中心下方设置固定柱63,所述墙板2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限位孔21,所述固定柱63配合于所述限位孔21内,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卡板61和第二卡板62,所述第一卡板61与第一顶板1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卡板62与第二顶板3卡接配合,所述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3设置有卡槽4,所述卡槽4底部及其对应的第一卡板61和第二卡板62上均设置有插销7配合的销孔5。
所述第一卡板61和第二卡板62上表面设置有凹台64,所述插销7顶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配合于所述凹台64内。
所述第一卡板61和第二卡板62为弧面板,如图3所示,弧面更容易配合,不易发生崩坏,稳定性更强。
所述卡槽4的连接端设置有配合固定柱63的配合槽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先将构件主体6插入限位孔21,同时,第一卡板61和第二卡板62即可插入卡槽4内,即可完成初步连接,然后插入插销7,完成顶板和墙板2的连接,连接件数量少,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板卡接第一顶板1和第二顶板3,并通过插销7连接实现固定,连接板和顶板之间的受力点面积大,对应力变化的容忍度较高,操作方便快捷,安装效率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构件主体、墙板、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主体包括连接板中心下方设置固定柱,所述墙板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柱配合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一顶板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卡板与第二顶板卡接配合,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底部及其对应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上均设置有插销配合的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上表面设置有凹台,所述插销顶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配合于所述凹台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为弧面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连接端设置有配合固定柱的配合槽。
CN202220375416.1U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6740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5416.1U CN216740094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5416.1U CN216740094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0094U true CN216740094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5416.1U Active CN216740094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0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40094U (zh) 一种建筑顶板与建筑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1134114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CN217580678U (zh) 一种建筑物装配式预制墙体
CN215761429U (zh) 一种装配式铝艺别墅庭院门
CN212405466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结构
CN215630634U (zh) 用于钢结构梁柱连接的侧向嵌合式连接件
CN212956980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活动房
CN210562667U (zh) 一种高稳定性混凝土装配式梁节点结构
CN21034223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钢结构柱梁连接构件
CN211081119U (zh) 一种施工建筑承重支架
CN210529918U (zh) 装配式阳台的下悬挑连接单元
CN206428959U (zh) 一种脚手架立杆底座
CN110565813A (zh) 一种木结构建筑柱板连接结构
CN211665936U (zh) 一种钢结构柱
CN113494154B (zh) 一种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20036282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装配式钢结构铁塔
CN204899218U (zh) 一种叠合板支撑架
CN217150682U (zh) 一种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
CN216109183U (zh) 装配式墙板系列龙骨连接构件及高强度复合墙板
CN217441152U (zh) 一种多功能地脚螺栓
CN21908112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抗震高性能木制凉亭
CN211080541U (zh) 一种节能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系统
CN218346824U (zh) 一种t型梁钢模板
CN213087050U (zh) 一种全螺栓铸钢连接梁柱节点
CN213268329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0

Address after: No. 7, Production 2nd Road, Xinglong Street, Kenli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7500

Patentee after: Qizhen (Dongyi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No. 2, Xiaowei 4th Road,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