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0060U -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0060U
CN210360060U CN201921407628.8U CN201921407628U CN210360060U CN 210360060 U CN210360060 U CN 210360060U CN 201921407628 U CN201921407628 U CN 201921407628U CN 210360060 U CN210360060 U CN 210360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backup pad
pushing
outlet cylind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76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chang Enro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chang Enro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chang Enro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chang Enro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76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0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0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0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与底板平行的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上方设有第一推动装置,在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盘,所述第一定位盘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一推动装置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通过定位块连接第三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四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三支撑板对出气筒进行定位夹紧,使出气筒组件紧密贴合,提高焊接效率,确保焊接位置不变,提高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要求,目前,以氨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逐渐成为各整车厂、发动机厂和后处理供应商降低氮氧化物的主要技术方案。SCR技术的原理是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尿素分解产生的NH3,与NOX反应产生N2,从而减少排气中对的NOx,将尾气处理到满足国五及以上的排放标准。
颗粒捕捉器能够减少柴油发动机所产生的烟灰达9 0%以上。捕捉到的微粒排放物质随后在车辆运转过程中燃烧殆尽。它的工作原理是:如柴油微粒过滤器喷涂上金属铂、铑、钯,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含有炭粒的黑烟,通过专门的管道进入发动机尾气颗粒捕捉器,经过其内部密集设置的袋式过滤器,将炭烟微粒吸附在金属纤维毡制成的过滤器上;当微粒的吸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尾端的燃烧器自动点火燃烧,将吸附在上面的炭烟微粒烧掉,变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排出。
在颗粒捕捉器的出气筒焊接时,采用人工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存在定位难,焊接过程易移位等问题,焊接效率低,无法很准确的确定焊接位置,工人手扶着焊接件进行焊接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会影响焊接质量,另外,焊接时焊接件容易因工人未扶稳而发生偏移,导致焊接件焊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焊接效率,防止焊接件焊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焊接变位机工作台上的底板,底板上方两侧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与底板平行的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上方设有第一推动装置,在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盘,所述第一定位盘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一推动装置的第一推杆;
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通过定位块连接第三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四支撑板。
第四支撑板上部为凹陷的弧状面。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垂直连接底板。
所述第三支撑板垂直第二支撑板,且第三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定位螺杆与第三支撑板相互平行,定位块垂直连接第三支撑板。
第一定位盘周侧设有环状的定位环。
所述第一支撑杆至少有一个。
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包括推动底座、推动把手和推动块,所述推动底座一侧通过销孔连接第一推杆,推动底座的另一侧铰接推动把手,在推动底座中部安置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一侧铰接第一推杆,推动块另一侧铰接推动把手。
推动块是由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组成,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的一端均铰接推动把手,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的另一端均铰接第一推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三支撑板对出气筒进行定位夹紧,使出气筒组件紧密贴合,提高焊接效率,确保焊接位置不变,提高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推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出气筒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 底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定位块,6.定位螺杆,7.第一定位盘,71.定位环块,8.第一支撑杆,9.第一推杆,10.第一推动装置,101.推动把手,102.推动底座,103.左推动块,104.右推动块,105.销孔,11.第一推动板,12.第四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到4所示,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焊接变位机工作台上的底板1,底板1上方两侧设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板2远离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设有与底板1平行的第一推动板11,所述第一推动板11上方设有第一推动装置10,在第一支撑板2靠近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盘7,所述第一定位盘7通过第一支撑杆8连接第一推动装置10的第一推杆9;第一支撑杆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盘7,第一支撑杆8至少有一个,如附图2,在第一支撑杆8为两个,并且第一支撑杆8平行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盘7,使第一定位盘7更加稳固,第一支撑杆8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第一推杆9连接,通过安装板使第一支撑杆8左右移动,或者第一支撑杆8为一个时,第一推杆9通过螺纹或者螺栓直接连接第一支撑杆8,第一推杆9通过螺纹或者螺栓连接第一支撑杆8,在第一支撑板2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杆8相配的第一通孔,第一支撑杆8通过第一通孔连接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杆8可以沿第一通孔在第一支撑板2中左右滑动。
所述第二支撑板3靠近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板4,所述第三支撑板4远离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设有定位螺杆6,所述定位螺杆6通过定位块5连接第三支撑板4,定位块5中设有螺纹孔,定位螺杆6通过螺纹连接定位块5。
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设有第四支撑板12,第四支撑板12上部为凹陷的弧状面,第四支撑板12上方的凹陷的弧状面与出气筒的圆周弧面相配合,第四支撑板12支撑出气筒,防止因自身重力出气筒从第一定位盘7和第二定位盘之间脱离,加强出气筒的紧固和定位。
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垂直连接底板1,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底板1垂直焊接或螺栓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板4垂直第二支撑板3,且第三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定位螺杆6与第三支撑板4相互平行,定位块5垂直连接第三支撑板4。
第一定位盘7周侧设有环状的定位环块71,定位环块71限定出气筒,防止焊接件偏移。
所述第一支撑杆8至少有一个,第二支撑杆为一个时,第一支撑杆8直接与第一推杆9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杆为两个以上时,两个第二支撑杆一端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第一推杆9固定连接,使第一推杆9推动安装板带动多个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推动装置10包括推动底座102、推动把手101和推动块,所述推动底座102一侧通过销孔105连接第一推杆9,推动底座102的另一侧铰接推动把手101,在推动底座102中部安置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一侧铰接第一推杆9,推动块另一侧铰接推动把手101,优选的,如附图3所示,推动把手101为弯折的L型,在推动把手101下部位弯折处,上部为推动部位,弯折处的一端铰接推动底座102,另一端铰接推动块,推动的距离为弯折出的长度,也就是推动把手101上两个铰接点的连线的投影的距离。
推动块是由左推动块103和右推动块104组成,左推动块103和右推动块104的一端均铰接推动把手101,左推动块103和右推动块104的另一端均铰接第一推杆9,左推动块103和右推动块104夹紧推动把手101,在左推动块103与右推动块104之间为中空状,防止干涉推动把手101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焊接前安装出气筒的焊接件,出气筒是由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组成,如附图4所示,第一焊接件放置在第四支撑板12上方,第一焊接件后部顶紧第三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4横向限制第一焊接件往后的方向,转动定位螺杆6,使定位螺杆6顶住第一焊接件中的定位孔,然后将第二焊接件放置在第一定位盘7,工人手动推动第一推动装置10的推动把手101,推动把手101绕推动底座102的一侧转动,带动推动块往左移动,推动块与第一推杆9铰接,第一推杆9沿推动底座102的销孔105移动,此处的销孔105为长条孔,第一推杆9即能在销孔105滑动,同时销孔105也限制第一推杆9只能水平移动,不能倾斜移动,即推动块带动第一推杆9水平往左移动,第一推杆9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与第一定位盘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推杆9推动第一支撑杆8水平往左移动,第一支撑杆8带动第一定位盘7水平往左移动,对第二焊接件进行夹紧固定和定位,第二定位盘往左移动的距离为,推动把手101折弯处的长度,也就是推动把手101上两个铰接点的连线的投影的距离;完成出气筒的焊接件的安装定位,最后通过工人焊接或者机器人焊接,焊接完成后,拆卸出气筒,拆卸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此处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焊接变位机工作台上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上方两侧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与底板平行的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上方设有第一推动装置,在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盘,所述第一定位盘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一推动装置的第一推杆;
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通过定位块连接第三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四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筒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支撑板上部为凹陷的弧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筒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垂直连接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筒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垂直第二支撑板,且第三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气筒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螺杆与第三支撑板相互平行,定位块垂直连接第三支撑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筒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盘周侧设有环状的定位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筒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至少有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气筒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包括推动底座、推动把手和推动块,所述推动底座一侧通过销孔连接第一推杆,推动底座的另一侧铰接推动把手,在推动底座中部安置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一侧铰接第一推杆,推动块另一侧铰接推动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气筒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块是由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组成,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的一端均铰接推动把手,左推动块和右推动块的另一端均铰接第一推杆。
CN201921407628.8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Active CN210360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7628.8U CN21036006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7628.8U CN21036006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0060U true CN210360060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2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7628.8U Active CN210360060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0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1782B2 (en) After-treatment system
EP2042227A3 (en) Emission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scr filter
CN104822915B (zh) 废气构件支架结构
EP0708809A4 (en) METHOD FOR REDUCING NOX EMISSIONS AND PARTICLES FROM A DIESEL ENGINE
CN204457948U (zh) 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
CN210105952U (zh) 一种铁路工程机械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
CN210360060U (zh) 一种出气筒焊接装置
KR101503049B1 (ko) 단열층이 커버링된 배기파이프의 제조방법
CN210388162U (zh) 一种出气筒焊接工装
CN214291639U (zh) 一种车用doc总成焊接成型夹持机构
CN210360059U (zh) 一种scr后端筒体加弯管焊接工装
CN210549271U (zh) 一种柴油机颗粒捕捉器筒体焊接工装
CN112253295A (zh) 一种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装置
CN216066173U (zh) 一种车用混合器端锥及筒体焊接成型夹持机构
CN210388135U (zh) 一种doc组件加弯管焊接工装
CN211638817U (zh) 一种车用dpf组件焊接夹持结构
CN210127890U (zh) 一种船用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
ATE188392T1 (de) Verfahren zur katalytischen reduktion von in den rauchgasen einer feuerung mit flüssigen brennstoffen enthaltenen, stickoxiden mit ammoniak und verfahren zur regenerierung eines katalysators
CN203978566U (zh) 一种插入式汽车催化器装置
CN219622763U (zh) 新型柴油车scr净化器
CN108757121B (zh) 一种尿素液位传感器的滤网结构
KR101494608B1 (ko) 배기파이프제조용 심용접 고정지그 및 이를 구비한 배기파이프제조용 심용접장치
KR100764608B1 (ko) 촉매 컨버터용 용접장치
CN2537823Y (zh) 柴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
KR100998507B1 (ko) 차량용 매연저감촉매조립체의 담체랩핑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