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9435U - 循环吹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循环吹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9435U
CN210339435U CN201721374076.6U CN201721374076U CN210339435U CN 210339435 U CN210339435 U CN 210339435U CN 201721374076 U CN201721374076 U CN 201721374076U CN 210339435 U CN210339435 U CN 210339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air blowing
cavity
surroun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40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家鑫
叶存冬
段学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uit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ui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ui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ui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40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9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9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9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吹气系统,能够辅助泵盖在理盖器中避免出现滑落,卡死现象的发生,理盖器的传动主体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带动转盘做离心式转动,转盘带动转盘周围的理盖单元一起离心转动,泵盖从转盘上方无规则的自由下落,通过离心运动,使得泵盖向转盘周围的理盖单元运动,理盖单元能够使得泵盖以头部朝下的姿势自由下落至理盖单元内,循环吹气系统,能够辅助泵盖向转盘周围滑落,加快下滑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循环吹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吹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化等行业中,很多产品都是采用泵盖类的瓶盖。旋盖机是一种能够将瓶盖旋在瓶身上的装置,为了保证旋盖顺利进行,瓶盖在进入旋盖机之前需要先进行理盖操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设计了理盖器,但是理盖器在工作过程中,泵盖在滑落过程中会出现卡死,滞留等现象,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泵盖在滑落过程中会出现卡死,滞留等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吹气系统,能够辅助泵盖在理盖器中避免出现滑落,卡死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吹气系统,用于辅助整理泵盖,所述泵盖包括头部的压盖以及压盖下方的吸管,所述循环吹气系统还包括循环吹气系统,所述循环吹气系统包括风腔内围板、风腔外围板、第一吹气管、吹气装置、吸风装置、底板、围板和盖板,围板呈环形,风腔内围板架设在围板上,风腔内围板的形状和围板的形状相配合,风腔外围板垂直固定设置于底板上,风腔外围板围在风腔内围板外,所述风腔外围板和风腔内围板的形状相配合,盖板固定与风腔外围板和风腔内围板的顶部,所述风腔外围板、风腔内围板、底板以及盖板之间围合成风腔,所述第一吹气管的一端位于风腔内围板内,第一吹气管的另一端穿过风腔内围板经过风腔再穿出底板,第一吹气管的另一端和吹气装置相连接,风腔内围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底板上还开设有和风腔相连通的吸风通孔,吸风通孔和吸风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循环吹气系统,能够辅助泵盖向转盘周围滑落,加快下滑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具体的,为了提高吹气效果,所述第一吹气管的一端具有弯管头,所述弯管头位于风腔内围板内的中部的,弯管头吹气口朝向风腔内围板内壁的底部。使得吹出斜向下的风向,辅助泵盖向下滑落。
为了提高吹气和吸气效果,使得风腔基本密封(气体泄漏量较少),所述围板上开设有出料口,风腔内围板和风腔外围板上也相应开设有和出料口相配合的开口,风腔内围板和风腔外围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挡风板。
为了使得泵盖在下落槽中下落的更加稳定,所述循环吹气系统还包括落料挡板,落料挡板的顶部固定在盖板的底部,落料挡板和风腔外围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吹气管,第二吹气管固定于落料挡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吹气管的一端竖直向下,第二吹气管另一端和吹气装置相连接。
为了能够移走卡在下落槽的泵盖,所述围板上开设有吹气孔,吹气孔的出风方向水平朝向围板内部,吹气孔连接有第三吹气管,第三吹气管和吹气装置相连接。通过吹气孔吹气,能够将卡在下落槽上的泵盖,重新吹到转盘上,再进行自由滑落,直至泵盖以头部朝下的姿势下落至理盖单元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吹气系统,理盖器的传动主体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带动转盘做离心式转动,转盘带动转盘周围的理盖单元一起离心转动,泵盖从转盘上方无规则的自由下落,通过离心运动,使得泵盖向转盘周围的理盖单元运动,理盖单元能够使得泵盖以头部朝下的姿势自由下落至理盖单元内,循环吹气系统,能够辅助泵盖向转盘周围滑落,加快下滑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理盖器所整理的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循环吹气系统的所应用的理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循环吹气系统的所应用的理盖器除去部分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是图3的B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循环吹气系统所应用的理盖器的若干理盖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循环吹气系统所应用的理盖器的若干理盖单元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循环吹气系统所应用的理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分连接管路未画出)。
图中:1、泵盖,11、压盖,12、吸管,101、底板,1011、吸风通孔,102、围板,1021、出料口,1022、吹气孔,202、传动轴,303、转盘,4、理盖单元,41、滑落块,411、上端面,4111、斜面一,4112、斜面二,412、外侧面,413、托边,42、第一端面挡板,421、左挡面,43、第二端面挡板,431、右挡面,44、隔板,45、第一下落槽,46、第二下落槽,47、料道插槽,48、辅槽,5、换向装置,51、内侧料道挡板,511、曲线部,52、外侧料道挡板,53、料道,54、辅助挡板,6、盖板,7、落料挡板,8、风腔,801、风腔内围板,8011、通孔,802、风腔外围板,803、第一吹气管,8031、弯管头,804、挡风板,805、第二吹气管,9、吸风装置,10、吹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循环吹气系统,结合理盖器进行说明,理盖器用于整理泵盖1,泵盖1包括头部的压盖11以及压盖11下方的吸管12,所述理盖器能够将无规则散落的泵盖1整理成有序排列,理盖器包括
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01和围板102,底板101水平设置,围板102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01;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主体和传动轴202,传动主体固定于所述底板101;传动轴202竖向设置,一端连接传动主体;传动主体可以采用多级减速机。
理盖机构,包括转盘303,转盘303外周呈圆形,所述圆形所在的面和底板101相平行,转盘303中心连接于所述传动轴202另一端,转盘303外周固定围绕设置有若干理盖单元4,若干理盖单元4围绕拼合成环形,理盖单元4能够使得泵盖1以头部朝下的姿势自由下落至理盖单元4内,理盖单元4的围成的外周与围板102的内圈相配;本实施例中围板102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转盘303转动后做离心运动,转盘303呈锥盘,锥盘表面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向下倾斜。
理盖单元4包括滑落块41、第一端面挡板42、第二端面挡板43和隔板44,所述滑落块41的内侧面呈弧形,所述弧形的弧度和转盘303外周所在的圆的弧度相匹配,滑落块的上端面411呈内侧高外侧低的斜面,滑落块的外侧面412呈弧形,外侧面412和内侧面相匹配,外侧面412的上端和上端面411的外侧连接,外侧面412的下端向外水平延伸有托边413,若干理盖单元4的托边413外围呈的外圆周和所述围板102的内圈相配,所述第一端面挡板42固定于滑落块41的左侧面,且第一端面挡板42部分外凸于外侧面412和上端面411,外凸部分形成左挡面421,第二端面挡板43固定于滑落块41的右侧面,且第二端面挡板43部分外凸于外侧面412和上端面411,外凸部分形成右挡面431,第一端面挡板42和第二端面挡板43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端面挡板42和第二端面挡板43之间的距离大于泵盖1的整体长度L1,隔板44固定于外侧面412上,隔板44的顶部低于第一端面挡板42和第二端面挡板43的顶部,第一端面挡板42、第二端面挡板43和隔板44的底部均垂直固定于托边413的上表面,左挡面421、托边413、隔板44、外侧面412以及围板102之间形成第一下落槽45,右挡面431、托边413、隔板44、外侧面412以及围板102之间形成第二下落槽46。
第一下落槽45和第二下落槽46的宽度均略大于泵盖1的最大宽度L2。上端面411由斜面一4111和斜面二4112组成,斜面一4111靠近滑落块41的内侧,斜面二4112靠近靠近滑落块41的外侧,斜面一4111和斜面二4112均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斜面一4111的最低处和斜面二4112的最高处相连接。
左挡面421、右挡面431和隔板44的外侧均向内开设有同一水平高度的料道插槽47,料道插槽47的底部向内延伸至外侧面412内。
出料机构,包括能够将泵盖1姿势翻转的换向装置5,换向装置5固定于底板101上,围板102上设置有出料口1021,换向装置5的入口和出料口1021相连接。换向装置5包括内侧料道挡板51和外侧料道挡板52,内侧料道挡板51和外侧料道挡板52之间形成料道53,料道53呈弧形。
内侧料道挡板51的进料端从出料口1021延伸至外侧面412内的料道插槽47内,内侧料道挡板51靠近进料端处具有呈将泵盖1向外引导的曲线部511,外侧料道挡板52位于理盖单元4外。
围板102的顶部设有盖板6,循环吹气系统还包括落料挡板7,落料挡板7的顶部和盖板6底部固定连接,落料挡板7的底部和位于转盘303的外边缘的上方,落料挡板7的呈弧形,弧形和转盘303外周的弧度相配合,落料挡板7靠近出料口1021,且落料挡板7能够挡住泵盖1向出料口1021滑落。由于为了避免泵盖歪斜,内侧料道挡板51和外侧料道挡板52上方还分别架设的辅助挡板54,为了防止内侧的辅助挡板54影响理盖单元4转动,左挡面421和右挡面431的外侧的同一位置上还开设有辅槽48,辅槽48高于隔板44的顶部。内侧的辅助挡板54的端部位于内侧料道挡板51的端部的后方。理盖单元4转动过程中,内侧的辅助挡板54能够插入辅槽48内,不影响影响理盖单元4转动。
工作原理:传动主体带动传动轴202,传动轴202带动转盘303做离心式转动,转盘303带动理盖单元4一起离心转动,围板102固定不动,使得转盘离心运动,泵盖1从转盘303上方无规则的自由下落,通过离心运动,由于转盘303呈锥盘,使得泵盖1从转盘303上向四周自由无规则滑落至理盖单元4上(但是由于重力作用,会使得下滑过程中泵盖1的头部偏向下方),然后依次滑过斜面一4111和斜面二4112,最后泵盖1以头朝下的姿势下滑至第一下落槽45或第二下落槽46中,下落至第一下落槽45或第二下落槽46中的泵盖1跟着理盖单元4转动,由于理盖单元4上设有料道插槽47,内侧料道挡板51的进料端从出料口1021延伸至外侧面412内的料道插槽47内,外侧料道挡板52位于理盖单元4外,因此,内侧料道挡板51和外侧料道挡板52均不影响理盖单元4转动,内侧料道挡板51靠近进料端处具有呈将泵盖1向外引导的曲线部511,能够将泵盖1引导至料道53内,通过换向装置5能使头朝下的泵盖1在料道53的弧形轨迹的作用下转变为头朝上,然后进入下一工序的旋盖机,便于旋盖机旋盖。
循环吹气系统,包括风腔内围板801、风腔外围板802、第一吹气管803、吹气装置和吸风装置,风腔内围板801架设在围板102上,风腔内围板801的形状和围板102的形状相配合,风腔外围板802垂直固定设置于底板101上,风腔外围板802围在风腔内围板801外,风腔外围板802和风腔内围板801的形状相配合,风腔外围板802、风腔内围板801、底板101以及盖板6之间围合成风腔8,第一吹气管803的一端位于风腔内围板801内,第一吹气管803的另一端穿过风腔内围板801经过风腔8再穿出底板101,第一吹气管803的另一端和吹气装置10相连接,风腔内围板80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8011,底板101上还开设有和风腔8相连通的吸风通孔1011,吸风通孔1011和吸风装置9通过管路相连接。
第一吹气管803的一端具有弯管头8031,弯管头8031位于转盘303的上方靠近转盘303中心位置,弯管头8031吹气口朝向理盖单元4,使得吹出斜向的风向。
吹气装置10向第一吹气管803内吹气,气体从弯管头8031吹气口吹出,风向从上向下倾斜,能够辅助转盘303上的泵盖1向理盖单元4滑落。弯管头8031吹气口吹出的气体被风腔内围板801上的若干通孔8011吸入风腔8内,再通过吸风通孔1011吸入管路中,最后吸到吸风装置9中,吹气装置10和吸风装置9连接在同一个风机上,形成循环。
由于围板102上设有出料口1021,风腔内围板801为了不阻碍泵盖1的下落,在相同位置也设置有开口,为了使得风腔8尽量密闭,因此风腔内围板801和风腔外围板802的两端均设置有挡风板804。
落料挡板7和风腔外围板80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吹气管805,第二吹气管805固定安装在落料挡板7上,第二吹气管805位于第一下落槽45和第二下落槽46上方,第二吹气管805的一端朝向第一下落槽45和第二下落槽46,第二吹气管805另一端穿出底板101和吹气装置10相连接。
围板102上开设有吹气孔1022,吹气孔1022对准第一下落槽45和第二下落槽46,吹气孔1022连接有第三吹气管,第三吹气管和吹气装置10相连接。由于泵盖1不能保证100%以头朝下的姿势落入下落槽中,通过吹气孔1022吹气,能够将卡在第一下落槽45和第二下落槽46上的泵盖1,重新吹到转盘303上,再进行自由滑落,直至泵盖1以头部朝下的姿势下落至理盖单元4内。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5)

1.一种循环吹气系统,用于辅助整理泵盖(1),所述泵盖(1)包括头部的压盖(11)以及压盖(11)下方的吸管(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吹气系统还包括循环吹气系统,所述循环吹气系统包括风腔内围板(801)、风腔外围板(802)、第一吹气管(803)、吹气装置(10)、吸风装置(9)、底板(101)、围板(102)和盖板(6),围板(102)呈环形,风腔内围板(801)架设在围板(102)上,风腔内围板(801)的形状和围板(102)的形状相配合,风腔外围板(802)垂直固定设置于底板(101)上,风腔外围板(802)围在风腔内围板(801)外,所述风腔外围板(802)和风腔内围板(801)的形状相配合,盖板(6)固定与风腔外围板(802)和风腔内围板(801)的顶部,所述风腔外围板(802)、风腔内围板(801)、底板(101)以及盖板(6)之间围合成风腔(8),
所述第一吹气管(803)的一端位于风腔内围板(801)内,第一吹气管(803)的另一端穿过风腔内围板(801)经过风腔(8)再穿出底板(101),第一吹气管(803)的另一端和吹气装置(10)相连接,
风腔内围板(80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8011),底板(101)上还开设有和风腔(8)相连通的吸风通孔(1011),吸风通孔(1011)和吸风装置(9)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吹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管(803)的一端具有弯管头(8031),所述弯管头(8031)位于风腔内围板(801)内的中部,弯管头(8031)吹气口朝向风腔内围板(801)内壁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吹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102)上开设有出料口(1021),风腔内围板(801)和风腔外围板(802)上也相应开设有和出料口(1021)相配合的开口,风腔内围板(801)和风腔外围板(802)的两端均设置有挡风板(8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吹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吹气系统还包括落料挡板(7),落料挡板(7)的顶部固定在盖板(6)的底部,落料挡板(7)和风腔外围板(80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吹气管(805),第二吹气管(805)固定于落料挡板(7)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吹气管(805)的一端竖直向下,第二吹气管(805)另一端和吹气装置(10)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吹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102)上开设有吹气孔(1022),吹气孔(1022)的出风方向水平朝向围板(801)内部,吹气孔(1022)连接有第三吹气管,第三吹气管和吹气装置(10)相连接。
CN201721374076.6U 2017-10-23 2017-10-23 循环吹气系统 Active CN210339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4076.6U CN210339435U (zh) 2017-10-23 2017-10-23 循环吹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4076.6U CN210339435U (zh) 2017-10-23 2017-10-23 循环吹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9435U true CN210339435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2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4076.6U Active CN210339435U (zh) 2017-10-23 2017-10-23 循环吹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94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19354A1 (en) * 2022-02-01 2023-08-02 Weightpack S.r.l. Spray container pump sorting ma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19354A1 (en) * 2022-02-01 2023-08-02 Weightpack S.r.l. Spray container pump sorting machi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87972U (zh) 一种拨盘式硬币分拣机
CN107651421B (zh) 理盖器
US9475069B2 (en) Device for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from a gas flow
CN206417562U (zh) 直线式旋盖机的理盖机构
CN207174002U (zh) 灌装机自动下料机构
CN210339435U (zh) 循环吹气系统
CN109436429B (zh) 一种导电胶条自动分料装盒包装装置
CN207434481U (zh) 理盖器
CN110902284A (zh) 一种理瓶盘设备及含有其的饮料瓶回收系统
CN206782689U (zh) 一种冷却式提升机
CN208407349U (zh) 一种离心机
CN107140413A (zh) 异形盖理盖机
CN2590700Y (zh) 瓶盖内垫组合机
CN107673042B (zh) 理盖器用工位板
CN207434477U (zh) 理盖器用工位板
CN206345403U (zh) 塑料瓶自动排序装置
CN207434476U (zh) 理盖器用出料机构
CN206417482U (zh) 高效的瓶盖输送系统
CN205023423U (zh) 理盖机
CN103863797B (zh) 斜盖理盖机
CN208181498U (zh) 勺子排序装置及包装设备
CN210260140U (zh) 一种高产理盖机
CN103626090A (zh) 一种易拉盖理盖器
CN111361959A (zh) 适用于高盖的理盖装置
CN208326404U (zh) 一种高效白酒瓶吹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