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7482U - 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7482U
CN210337482U CN201921319725.1U CN201921319725U CN210337482U CN 210337482 U CN210337482 U CN 210337482U CN 201921319725 U CN201921319725 U CN 201921319725U CN 210337482 U CN210337482 U CN 210337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control arm
wall
fixing ring
bush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97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棕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cle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cle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cle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cle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97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7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7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7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属于衬套结构设施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衬套主体,所述衬套主体包括有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外套管,且所述第二内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内管的外壁之间设有插片,所述插片包括外插板,所述外插板的一侧设有内插板,所述内插板和所述外插板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端设有弹性连接板,所述弹性连接板的底端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远离所述弹性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减轻了衬套的磨损,提高了稳定性,延长了衬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结构设施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悬架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而控制臂是悬架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件,起到导向和传力的作用,而控制臂前衬套作为一种减震部件,能够帮助控制臂完成需要的动作,并提高控制臂的寿命。在汽车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道路状况,往往会出现一些突然的速度和受力变化,因此控制臂上的前衬套往往需要承受极大的轴向载荷工况,在这种工况下,对前衬套的强度,耐久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的控制臂前衬套耐久性能低,橡胶老化快,压装稳定性不强,当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工况时,控制臂前衬套极易损坏。因此,发明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包括衬套主体,所述衬套主体包括有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外套管,且所述第二内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内管的外壁之间设有插片;
所述插片包括外插板,所述外插板的一侧设有内插板,所述内插板和所述外插板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缓冲装置,多个所述缓冲装置的端部均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外插板和所述内插板相连接;
所述缓冲装置的顶端设有弹性连接板,所述弹性连接板的底端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远离所述弹性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且所述伸缩柱延伸至所述固定座内的一端对称设有缓冲弹簧。
上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中,所述第一内管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橡胶条,且所述第一内管的顶端设有螺旋凸纹。
上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中,所述外套管的底端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顶端内侧与所述外套管的底端相接触。
上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中,所述外插板和所述内插板均设为弧形板结构,且所述外插板远离所述内插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内管的内壁相接触。
上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中,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内管的底端连接处设有第二橡胶圈。
上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中,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所述第一固定环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内管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中,所述第二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内管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中,所述外套管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内管。
上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中,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二内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一内管的顶端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
1、本实用新型在控制臂上使用时,当衬套主体受到突然变化的力或汽车的速度突然变化时,衬套主体将承受极大的轴向载荷,此时衬套主体受到的变化的力依次传递到第一内管、插片,通过设置的橡胶条、扭力弹簧和缓冲装置,有效的缓冲了力,使得第二内管发生较小的形变,当传递到外套管时,由于外套管为金属材质,使得第二内管不会由于突然变化的力继续形变,以上的装置有效的减轻了衬套主体的磨损,延长了衬套的使用寿命;
2、当在控制臂上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先调节插片的位置,使得插片与第一内管之间的各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衬套主体在各个部位的扭转刚度保持一致,提供了较好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环和第一固定环都是通过螺纹安装的,安装方便,同时可较为方便的更换磨损的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内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衬套主体;2、外套管;3、第二内管;4、第一内管;41、橡胶条;42、螺旋凸纹;5、第一固定环;51、内螺纹;6、第二固定环;7、第一橡胶圈;8、插片;81、外插板;82、内插板;83、缓冲装置;831、伸缩柱;832、固定座;833、限位块;834、扭力弹簧;835、弹性连接板;836、缓冲弹簧;9、第二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包括衬套主体1,所述衬套主体1包括有第一内管4,所述第一内管4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内管3,所述第二内管3的外壁上设有外套管2,且所述第二内管3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内管4的外壁之间设有插片8,所述插片8包括外插板81,所述外插板81的一侧设有内插板82,所述内插板82和所述外插板81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缓冲装置83,多个所述缓冲装置83的端部均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外插板81和所述内插板82相连接,通过第一内管4、第二内管3和外套管2提高了扭转刚度,增加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其中第一内管4和第二内管3为橡胶材质,外套管2为金属制作降低了橡胶的磨损,延长了前衬套的使用寿命,通过插片8及缓冲装置83提高了汽车行驶时的舒适度,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缓冲装置83的顶端设有弹性连接板835,所述弹性连接板835的底端设有扭力弹簧834,所述扭力弹簧834远离所述弹性连接板835的一侧设有伸缩柱831,所述伸缩柱831的底端设有固定座832,所述固定座832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833,且所述伸缩柱831延伸至所述固定座832内的一端对称设有缓冲弹簧836,当汽车遇到突然的速度和受力变化时,通过缓冲装置83缓冲前衬套受到突然变化的力,提高了汽车乘坐的舒适度。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内管4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橡胶条41,且所述第一内管4的顶端设有螺旋凸纹42,橡胶条41提高了前衬套的减震性能,螺旋凸纹42便于前衬套的安装,同时能紧固控制臂。
如图6所示,所述外插板81和所述内插板82均设为弧形板结构,且所述外插板81远离所述内插板8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内管3的内壁相接触,设置的外插板81和内插板82提高了前衬套的减震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内管4与所述第二内管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环5,所述第一固定环5与所述第一内管4的顶端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圈7,所述外套管2的底端设有第二固定环6,所述第二固定环6的顶端内侧与所述外套管2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第二固定环6与所述第一内管4的底端连接处设有第二橡胶圈9,设置的第一橡胶圈7对第一固定环5和第一内管4起到了紧固作用,设置的第二橡胶圈9对第一内管4和第二固定环6起到了紧固的作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环5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51,且所述第一固定环5通过所述内螺纹51与所述第二内管3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6与所述第一内管4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外套管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内管3,所述第二内管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内管4,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6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控制臂上使用时,当衬套主体1受到突然变化的力或汽车的速度突然变化时,衬套主体1承受极大的轴向载荷,此时衬套主体1受力首先传递到第一内管4内壁的橡胶条41上,多个橡胶条41增加了多个受力点,有效的减小第一内管4的变形,此时变化的力继续相外传递,传递至插片8的位置,此时插片8内的缓冲装置83通过设置的扭力弹簧834和缓冲弹簧836等零件,有效的缓冲了力,使得第二内管3发生较小的形变,变化的力继续向下传递至外套管2,由于外套管2为金属材质,使得第二内管3不会由于突然变化的力继续形变,有效的减轻了衬套主体1的磨损;
当在控制臂上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先调节插片8的位置,使得插片8与第一内管4之间的各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衬套主体1在各个部位的扭转刚度保持一致,提供了较好的舒适性,之后通过螺旋凸纹42将控制臂与衬套主体1紧固,使得衬套主体1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环6和第一固定环5都是通过螺纹安装的,安装方便,同时可较为方便的更换磨损的第一内管4和第二内管3。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包括衬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主体(1)包括有第一内管(4),所述第一内管(4)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内管(3),所述第二内管(3)的外壁上设有外套管(2),且所述第二内管(3)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内管(4)的外壁之间设有插片(8),所述第一内管(4)与所述第二内管(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环(5),所述第一固定环(5)与所述第一内管(4)的顶端连接处设有第一橡胶圈(7);
所述插片(8)包括外插板(81),所述外插板(81)的一侧设有内插板(82),所述内插板(82)和所述外插板(81)之间均匀设有多个缓冲装置(83),多个所述缓冲装置(83)的端部均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外插板(81)和所述内插板(82)相连接;
所述缓冲装置(83)的顶端设有弹性连接板(835),所述弹性连接板(835)的底端设有扭力弹簧(834),所述扭力弹簧(834)远离所述弹性连接板(835)的一侧设有伸缩柱(831),所述伸缩柱(831)的底端设有固定座(832),所述固定座(832)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833),且所述伸缩柱(831)延伸至所述固定座(832)内的一端对称设有缓冲弹簧(8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管(4)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橡胶条(41),且所述第一内管(4)的顶端设有螺旋凸纹(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的底端设有第二固定环(6),所述第二固定环(6)的顶端内侧与所述外套管(2)的底端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插板(81)和所述内插板(82)均设为弧形板结构,且所述外插板(81)远离所述内插板(8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内管(3)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6)与所述第一内管(4)的底端连接处设有第二橡胶圈(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5)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51),且所述第一固定环(5)通过所述内螺纹(51)与所述第二内管(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6)与所述第一内管(4)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内管(3),所述第二内管(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内管(4)。
CN201921319725.1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Active CN210337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9725.1U CN210337482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9725.1U CN210337482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7482U true CN210337482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9725.1U Active CN210337482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7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1988U (zh) 一种缓冲器
CN210337482U (zh) 一种控制臂前衬套结构
CN102745056A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108859719A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CN202358796U (zh) 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CN110615339B (zh) 一种曳引电梯用联轴器
CN208360296U (zh) 一种保护支架
CN213981823U (zh) 减振装置、电机悬挂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435042A (zh) 一种悬置减振用球铰的限位方法
CN107606015A (zh) 一种板簧衬套总成
CN211441950U (zh) 一种车用变速箱悬置装置
CN104044569A (zh) 电动真空泵与安装支架间连接用弹性减震装置
CN111457043A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
CN211526845U (zh) 一种车载冰箱压缩机安装结构
CN208011068U (zh) 一种不锈钢管道卡扣
CN218266959U (zh) 一种橡胶减振器
CN215258402U (zh) 一种减震的汽车机油冷却回油管
CN212718536U (zh) 一种可曲挠橡胶接头
CN220101881U (zh) 一种发动机用的减振器
CN107199883A (zh) 变速箱悬置胶垫及其固定结构
CN212950121U (zh) 一种中消排气管吊耳
CN220168443U (zh) 一种变矩器减震支架
CN210371776U (zh) 一种导向臂与拉杆用橡胶衬套
CN210240278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的弹簧螺丝紧固件
CN220281375U (zh) 一种地铁列车司机室导流罩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