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3591U - 一种vr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vr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3591U
CN210323591U CN201921556282.8U CN201921556282U CN210323591U CN 210323591 U CN210323591 U CN 210323591U CN 201921556282 U CN201921556282 U CN 201921556282U CN 210323591 U CN210323591 U CN 210323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es
heat dissipation
air outlet
electronic equipment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62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璧靛伐
赵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o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o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o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o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562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3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3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35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R眼镜,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机构即可实现电子设备容纳腔中热量的散出,防止内部电子设备过热,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也能将风导入观察端,并通过透气孔排出,实现观察端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人体面部感到闷热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镜片除雾机构,可对VR镜片进行加热,在镜片起雾时,能够及时的去除,保证用户的正常观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VR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R眼镜。
背景技术
VR眼镜,是利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的产品,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
现有的VR眼镜一般都是和手机结合使用,将手机放在VR眼镜的镜片后,即可实现虚拟场景的再现。
但是现有的VR眼镜具有以下不足:(1)现有的VR眼镜在使用时,随着使用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VR镜片上很容易出现水雾,影响人们的观看,需要人们摘下VR眼镜对镜片进行擦拭,严重的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2)手机在放入VR眼镜后,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装载手机的空间又是密闭空间,不能将热量及时的散出,导致热量堆积,不仅会造成手机过热,加速其内部电子元器件的老化,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还会将热量传递到人体面部,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3)现有的VR眼镜与人体面部一般都是紧密贴合,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使人们的面部感到闷热,使人体极其不适,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VR眼镜所存在的容易出现水雾、内部热量无法排出和长时间使用后会使人体面部感到闷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镜片除雾和内部散热通风的VR眼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VR眼镜,包括VR眼镜主体、电子设备容纳腔、散热机构和镜片除雾机构;
所述VR眼镜主体面向人体面部的一端为观察端,所述观察端上设有两个VR镜片,且所述观察端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所述VR眼镜主体背向人体面部的一端上设有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且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的两侧分别设有散热窗口;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微型风扇、三通阀、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和若干散热鳍片,其中,所述散热窗口内设有所述散热鳍片;
所述微型风扇位于所述VR眼镜主体的顶部,所述三通阀的进口位于所述微型风扇的正下方,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管,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且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观察端内;
所述镜片除雾机构包括电阻丝和电池,其中,所述电阻丝沿在所述VR镜片的外沿缠绕,并电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电池还电连接所述微型风扇。
优化的,所述VR镜片的外周开有一圈安装槽,所述电阻丝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电阻丝未接触安装槽的表面涂抹有消防绝缘漆。
优化的,所述第二出风管上设置有两个出风通道,其中,两个出风通道位于所述VR镜片的正上方,并分别与两个VR镜片一一对应。
优化的,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包括前盖,其中,所述前盖通过卡接结构扣合在所述VR眼镜主体背向观察端的一端上;
所述前盖的内底面设有磁吸式手机支架和电池盒,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盒内,且所述散热窗口位于所述前盖的左右侧壁上。
优化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卡扣和卡扣槽,其中,所述前盖的开合端上设有所述卡扣,所述VR眼镜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位置相对应的卡扣槽。
优化的,所述VR眼镜主体的顶部还设有散热开关和除雾开关,其中,所述微型风扇通过所述散热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电阻丝通过所述除雾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池。
优化的,所述观察端的四周设有一圈面部泡棉,其中,所述面部泡棉的底部还设有鼻梁托架,且所述面部泡棉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透气孔。
优化的,所述散热窗口的出风端和所述微型风扇的进风端分别设有防尘网。
优化的,所述VR眼镜主体上还设有瞳距调节旋钮和物距调节旋钮。
优化的,还包括固定带,其中,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VR眼镜主体的两侧,所述固定带为松紧带,且中部设有海绵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VR眼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镜片除雾机构,即通过通电的电阻丝对VR镜片进行加热,实现清除VR镜片上水雾的功能,可在VR镜片起雾时,及时的去除水雾,大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在电子设备容纳腔上设有散热窗口,且在散热窗口中设置有散热鳍片,通过这样设计,散热鳍片能够吸收电子容纳腔内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并将其传递到外界,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容纳腔的散热,避免电子设备过热,防止其内部电子元器件加速老化,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及时的排出热量,也能防止热量传递到人体面部,避免人体面部感到闷热。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微型风扇,并通过第一出风管将风吹入电子设备容纳腔,与散热鳍片进行配合,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将微型风扇吹入的风通过第二出风管导入VR眼镜主体的观察端,并通过透气孔排出,这样就实现了观察端内空气的流通,从而使人体面部一直清爽,避免了传统VR眼镜长时间使用后,会使人体面部感到闷热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R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观察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R眼镜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风扇与第一出风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出风管与VR镜片的位置关系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R镜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VR眼镜主体;101-VR镜片;102-透气孔;103-瞳距调节旋钮;104-物距调节旋钮;101a-安装槽;2-电子设备容纳腔;201-散热窗口;202-前盖;202a-磁吸式手机支架;202b-电池盒;3-微型风扇;4-三通阀;5-第一出风管;6-第二出风管;601-出风通道;7-散热鳍片;8-电阻丝;9-电池;10-卡扣;11-卡扣槽;12-散热开关;13-除雾开关;14-面部泡棉;15-鼻梁托架;16-防尘网;17-固定带;18-海绵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此外,特定特征、结构、功能或特性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组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实施例可以结合第二实施例,只要与这两个实施例相关联的特定特征、结构、功能或特性不互相排斥。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VR眼镜,包括VR眼镜主体1、电子设备容纳腔2、散热机构和镜片除雾机构。
所述VR眼镜主体1面向人体面部的一端为观察端,所述观察端上设有两个VR镜片101,且所述观察端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透气孔102。
所述VR眼镜主体1背向人体面部的一端上设有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且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的两侧分别设有散热窗口201。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微型风扇3、三通阀4、第一出风管5、第二出风管6和若干散热鳍片7,其中,所述散热窗口201内设有所述散热鳍片7。
所述微型风扇3位于所述VR眼镜主体1的顶部,所述三通阀4的进口位于所述微型风扇3的正下方,所述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管5,所述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6,且所述第一出风管5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内,所述第二出风管6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观察端内。
所述镜片除雾机构包括电阻丝8和电池9,其中,所述电阻丝8沿在所述VR镜片101的外沿缠绕,并电连接所述电池9,所述电池9还电连接所述微型风扇3。
如图1~4所示,下面对所述VR眼镜进行具体结构的描述:
所述VR眼镜主体1则是实现虚拟现实再现的主要器件,而用户只需要将VR眼镜主体1佩戴在面部,眼镜对准VR镜片101即可。
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则是放入播放设备的场所,即播放源,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容纳腔2放入的为手机,但是不仅限于为手机。
所述散热机构则是对电子设备容纳腔2进行散热的设备,及时的排出其内部的热量,防止放置在内部的电子设备过热,也能防止热量传递到人体面部,使人体感到闷热。
所述镜片除雾机构则是在使用环境出现温度变化,使VR镜片101上出现水雾时,及时的去除水雾的机构,保证了人们的正常观看。
如图3和图4所示,下面对散热机构进行具体结构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微型风扇3、三通阀4、第一出风管5和第二出风管6;二是散热窗口201和散热鳍片7。
散热窗口201设置在电子设备容纳腔2上,通过散热窗口201可实现电子设备容纳腔2内热量的散出,同时,在散热窗口201中设置散热鳍片7,可加速内部热量的散出,因为散热鳍片7一般采用铝或铜制成,导热性能佳,能够通过热传递的原理将内部的热量导出,实现热量的散出。
另一方面,在VR眼镜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微型风扇3,并通过第一出风管5将风导入电子设备容纳腔2,并通过散热窗口201排出。通过上述设计,即实现了电子设备容纳腔2内空气的循环流通,通过导入的风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带走,进一步的增加了散热效果。这样即避免了电子设备过热的问题,保证了其正常工作,同时也能防止热量传递到人体面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二出风管6,且第二出风管6的出风口位于观察端,通过上述设计,即可将微型风扇3产生的风导入观察端,并通过透气孔102排出,这样就实现了观察端内空气的流通,从而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人体面部感到闷热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方案进行优化的,为了节约资源,不浪费电能,可以在电子设备容纳腔2中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电子设备容纳腔2内的温度,并在VR眼镜主体1的顶部设置警示灯,用以提醒温度过高。
在电子设备容纳腔2内的温度没有达到报警温度时,仅仅使用散热鳍片7即可满足散热需求,不需要开启风扇,避免能源浪费。
而当警示灯点亮时,则表明,散热鳍片7已不能满足散热需求,不能将电子设备容纳腔2中的温度降低,此时,即可开启微型风扇3,实现热量的快速排出。
当然,也可设置一个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控制散热风扇的自行启动,实现散热的自动控制。
如图6所示,下面对镜片除雾机构进行具体结构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阻丝加热VR镜片101实现水雾的去除,本实施例中,将电阻丝8缠绕在VR镜片101的外沿,即绕VR镜片缠绕一圈,并通过电池9对其供电,实现VR镜片101的加热。
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通过散热机构即可实现电子设备容纳腔2中热量的散出,防止内部电子设备过热,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也能将风导入观察端,并通过透气孔102排出,实现观察端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人体面部感到闷热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镜片除雾机构,可对VR镜片101进行加热,在镜片起雾时,能够及时的去除,保证用户的正常观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化的,所述VR镜片101的外周开有一圈安装槽101a,所述电阻丝8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01a内,且所述电阻丝8未接触安装槽101a的表面涂抹有消防绝缘漆。
如图6所示,通过安装槽101a可便于缠绕电阻丝8,更容易的将电阻丝8缠绕在VR镜片101的外沿。
同时,在电阻丝8未接触VR镜片101的表面上涂抹消防绝缘漆,可保证电阻丝8通电时的使用安全。消防绝缘漆是一种特种功能涂料,是一种集绝缘为主导,防腐耐酸碱、防火阻燃、耐温耐热、防水防潮耐磨为增能作用于一体的涂料,能够防止电阻丝8产生的热量传递到VR眼镜主体1上,出现塑料因高温而熔化,产生安全问题,增加了VR眼镜使用的安全性。
优化的,所述第二出风管6上设置有两个出风通道601,其中,两个出风通道601位于所述VR镜片101的正上方,并分别与两个VR镜片101一一对应。
如图5所示,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将风吹向VR镜片101,也能防止VR镜片101起雾。
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包括前盖202,其中,所述前盖202通过卡接结构扣合在所述VR眼镜主体1背向观察端的一端上。
所述前盖202的内底面设有磁吸式手机支架202a和电池盒202b,所述电池9安装在所述电池盒202b内,且所述散热窗口201位于所述前盖202的左右侧壁上。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放置在前盖202上,即粘贴在磁吸式手机支架202a上,同时,前盖202采用扣合结构,可方便用户开关,便捷的拿取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磁吸式手机支架202a是一种现有产品,采用铷磁铁吸附手机,被大量运用在车载和桌面上。
另外,电池盒202b设置在前盖202内,可方便用户更换电池9,提高了使用的便携性。
优化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卡扣10和卡扣槽11,其中,所述前盖202的开合端上设有所述卡扣10,所述VR眼镜主体1上设有与所述卡扣10位置相对应的卡扣槽11。
通过卡扣10和卡扣槽11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前盖202的扣合,更便于用户开关前盖202,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优化的,所述VR眼镜主体1的顶部还设有散热开关12和除雾开关13,其中,所述微型风扇3通过所述散热开关12电连接所述电池9,所述电阻丝8通过所述除雾开关13电连接所述电池9。通过上述设计,用户可自行开关散热机构和镜片除雾机构,增加了使用的便携性。
优化的,所述观察端的四周设有一圈面部泡棉14,其中,所述面部泡棉14的底部还设有鼻梁托架15,且所述面部泡棉14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透气孔102。
如图1所述,设置所述面部泡棉14能够增加用户佩戴的舒适性,防止VR眼镜主体1压迫面部,同理,鼻梁托架17也是为了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优化的,所述散热窗口201的出风端和所述微型风扇3的进风端分别设有防尘网16。通过上述设计,能够防止灰尘进入电子设备容纳腔2,也能防止灰尘附着在微型风扇3上和散热鳍片7上,影响散热效果。
优化的,所述VR眼镜主体1上还设有瞳距调节旋钮103和物距调节旋钮104。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便于用户进行瞳距调节和物距调节,进而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优化的,还包括固定带17,其中,所述固定带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VR眼镜主体1的两侧,所述固定带17为松紧带,且中部设有海绵垫片18。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便于用户佩戴VR眼镜,且海绵垫片18也能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R眼镜,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VR眼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镜片除雾机构,即通过通电的电阻丝8对VR镜片101进行加热,实现清除VR镜片101上水雾的功能,可在VR镜片101起雾时,及时的去除水雾,大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在电子设备容纳腔2上设有散热窗口201,且在散热窗口201中设置有散热鳍片7,通过这样设计,散热鳍片7能够吸收电子容纳腔2内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并将其传递到外界,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容纳腔2的散热,避免电子设备过热,防止其内部电子元器件加速老化,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及时的排出热量,也能防止热量传递到人体面部,避免人体面部感到闷热。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微型风扇3,并通过第一出风管5将风吹入电子设备容纳腔2,与散热鳍片7进行配合,可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将微型风扇3吹入的风通过第二出风管6导入VR眼镜主体1的观察端,并通过透气孔102排出,这样就实现了观察端内空气的流通,从而使人体面部一直清爽,避免了传统VR眼镜长时间使用后,会使人体面部感到闷热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VR眼镜主体(1)、电子设备容纳腔(2)、散热机构和镜片除雾机构;
所述VR眼镜主体(1)面向人体面部的一端为观察端,所述观察端上设有两个VR镜片(101),且所述观察端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透气孔(102);
所述VR眼镜主体(1)背向人体面部的一端上设有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且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的两侧分别设有散热窗口(201);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微型风扇(3)、三通阀(4)、第一出风管(5)、第二出风管(6)和若干散热鳍片(7),其中,所述散热窗口(201)内设有所述散热鳍片(7);
所述微型风扇(3)位于所述VR眼镜主体(1)的顶部,所述三通阀(4)的进口位于所述微型风扇(3)的正下方,所述三通阀(4)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管(5),所述三通阀(4)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6),且所述第一出风管(5)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内,所述第二出风管(6)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观察端内;
所述镜片除雾机构包括电阻丝(8)和电池(9),其中,所述电阻丝(8)沿在所述VR镜片(101)的外沿缠绕,并电连接所述电池(9),所述电池(9)还电连接所述微型风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VR镜片(101)的外周开有一圈安装槽(101a),所述电阻丝(8)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01a)内,且所述电阻丝(8)未接触安装槽(101a)的表面涂抹有消防绝缘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管(6)上设置有两个出风通道(601),其中,两个出风通道(601)位于所述VR镜片(101)的正上方,并分别与两个VR镜片(101)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容纳腔(2)包括前盖(202),其中,所述前盖(202)通过卡接结构扣合在所述VR眼镜主体(1)背向观察端的一端上;
所述前盖(202)的内底面设有磁吸式手机支架(202a)和电池盒(202b),所述电池(9)安装在所述电池盒(202b)内,且所述散热窗口(201)位于所述前盖(202)的左右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相互配合卡扣(10)和卡扣槽(11),其中,所述前盖(202)的开合端上设有所述卡扣(10),所述VR眼镜主体(1)上设有与所述卡扣(10)位置相对应的卡扣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主体(1)的顶部还设有散热开关(12)和除雾开关(13),其中,所述微型风扇(3)通过所述散热开关(12)电连接所述电池(9),所述电阻丝(8)通过所述除雾开关(13)电连接所述电池(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端的四周设有一圈面部泡棉(14),其中,所述面部泡棉(14)的底部还设有鼻梁托架(15),且所述面部泡棉(14)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透气孔(1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窗口(201)的出风端和所述微型风扇(3)的进风端分别设有防尘网(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主体(1)上还设有瞳距调节旋钮(103)和物距调节旋钮(10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带(17),其中,所述固定带(1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VR眼镜主体(1)的两侧,所述固定带(17)为松紧带,且中部设有海绵垫片(18)。
CN201921556282.8U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vr眼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3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6282.8U CN210323591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vr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6282.8U CN210323591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vr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3591U true CN210323591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2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62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3591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vr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359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6707A (zh) * 2020-12-09 2021-04-16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电子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64229A (zh) * 2021-02-25 2021-05-07 何小宝 一种防水雾vr眼镜
CN112987304A (zh) * 2021-02-20 2021-06-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雾镜筒模组及智能头戴设备
CN113189774A (zh) * 2021-04-16 2021-07-30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5079418A (zh) * 2022-07-25 2022-09-20 广州唯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技能实践的vr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6709753A (zh) * 2023-08-04 2023-09-05 广州几维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可视化展示展览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6707A (zh) * 2020-12-09 2021-04-16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电子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87304A (zh) * 2021-02-20 2021-06-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雾镜筒模组及智能头戴设备
CN112987304B (zh) * 2021-02-20 2022-11-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雾镜筒模组及智能头戴设备
CN112764229A (zh) * 2021-02-25 2021-05-07 何小宝 一种防水雾vr眼镜
CN113189774A (zh) * 2021-04-16 2021-07-30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3189774B (zh) * 2021-04-16 2022-08-19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5079418A (zh) * 2022-07-25 2022-09-20 广州唯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技能实践的vr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5079418B (zh) * 2022-07-25 2022-11-11 广州唯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技能实践的vr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16709753A (zh) * 2023-08-04 2023-09-05 广州几维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可视化展示展览设备
CN116709753B (zh) * 2023-08-04 2023-10-20 广州几维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可视化展示展览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3591U (zh) 一种vr眼镜
TW201947810A (zh) 電池單元、電池模組及汽車
CN214404053U (zh) 挂脖风扇
CN210203513U (zh) 半导体温控头盔
CN111106677A (zh) 无线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09579200B (zh) 运动挂载装置
CN212811844U (zh) 镜头组件及具有其的拍摄设备
CN108965146A (zh) 一种防水防尘路由器
CN211456759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105977571A (zh) 电池包
CN112433378A (zh) 一种基于3d动画设计的沉浸式显示装置
CN209088030U (zh) 一种便携式户外车载锂电池
CN209184925U (zh) 一种新型手机壳散热结构
CN213841164U (zh) 一种挂脖制冷风扇
CN110806644A (zh) 一种可散热式vr头盔
CN211183543U (zh) 无线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系统
CN211982400U (zh) 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7037229U (zh) 一种vr头盔
CN210278019U (zh) 一种设置fpc外接显示模组及红外摄像的空呼面罩
CN214375572U (zh) 一种恒温vr眼镜
CN213072797U (zh)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手机塑胶壳
CN209167691U (zh) 眼罩及头戴式显示装置
CN210183371U (zh) 一种高散热的手机后盖
CN111175984A (zh) 一种头戴显示器
CN215734789U (zh) 一种散热耳套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