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1339U - 一种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1339U
CN210321339U CN201920706102.3U CN201920706102U CN210321339U CN 210321339 U CN210321339 U CN 210321339U CN 201920706102 U CN201920706102 U CN 201920706102U CN 210321339 U CN210321339 U CN 210321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cover plate
slab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61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ing Taihe The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ping Taihe The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ing Taihe The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ping Taihe Therm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61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1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1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1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上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下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板片,所述第一板片下侧设置有第二板片,且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对称的连接垫片,所述第二板片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下侧设置有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第二板片、第二隔热层两侧均设置有通孔,这样即使当内部的换热片损坏,以及内部器其它工件损坏时,可以通过拆卸螺栓,更换内部的受损工件,可以降低换热器的使用成本,所述挡板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为可拆卸式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机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在化工生产中换热机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机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其中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市场上大多的板式换热器里的换热片大多是固定连接在换热器内部,这就导致了换热片损坏时不方便更换,而且大多换热器只能换热一组介质,但实际生活中通常需要换热两种不同介质的换热器,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方便更换换热片,以及可以同时换热两种介质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这样的装置具有方便更换换热片以及更换内部组件,可以同时换热两种介质等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上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上盖板下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板片,所述第一板片下侧设置有第二板片,且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对称的连接垫片,所述第二板片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下侧设置有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部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上盖板、所述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板片、所述第二板片、第二隔热层、至所述下盖板的底侧,所述螺栓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套接有垫圈,所述螺栓底端套接有相匹配的螺母,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表面上侧设置有热介质入口、热介质出口,所述挡板表面下侧设置有冷介质入口、冷介质出口,热介质通管贯穿所述热介质入口缠绕所述第一板片外表面后贯穿所述热介质出口,冷介质通管贯穿所述冷介质入口缠绕在所述第二板片外表面后贯穿所述冷介质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板片、所述第二板片、第二隔热层两侧均设置有通孔,这样的设置可以让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可以活连接,这样即使当内部的换热片损坏,以及内部器其它工件损坏时,可以通过拆卸螺栓,更换内部的受损工件,可以降低换热器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通管的管口与所述热介质入口、所述热介质出口的管口相匹配,所述冷介质通管管口与所述冷介质入口、冷介质出口管口相匹配,这样的设置可以让所述热介质通管可以通过所述热介质入口、所述热介质出口,不会因为管口过于小而不能导致所述热介质通管通过,造成换热的失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垫片的材质为耐高温材质,所述热介质通管、所述冷介质通管的材质为抗氧化材质,所述连接片耐高温的属性可以让连接片不会受换热片高温的影响,从而会产生变形,所述热介质通管、所述冷介质通管耐氧化的特性可以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不会轻易被氧气等物质等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的材质为石棉材料,石棉材料有很好的隔热性,不会因为能量过热从而导致隔热层会变形,损耗、破裂。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板片、所述第二板片、第二隔热层两侧均设置有通孔,这样的设置可以让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可以活连接,这样即使当内部的换热片损坏,以及内部器其它工件损坏时,可以通过拆卸螺栓,更换内部的受损工件,可以降低换热器的使用成本,所述挡板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为可拆卸式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让换热器方便拆卸,不会因为一个工件的损坏而影响整个板式换热器的整体工作,且挡板设置的所述热介质入口、所述热介质出口,所述冷介质入口、冷介质出口这样设置方便了所述热介质通管的管口和所述冷介质通管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板片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上盖板、2第一隔热层、3第一板片、4第二板片、5第二隔热层、6下盖板、7螺母、8螺栓、9连接垫片、10垫圈、11热介质通管、12冷介质通管、13热介质入口、14热介质出口、15冷介质入口、16冷介质出口、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上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7,所述上盖板1下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2,所述第一隔热层2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板片3,所述第一板片3下侧设置有第二板片4,且所述第一板片3和所述第二板片4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对称的连接垫片9,所述第二板片4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层5,所述第二隔热层5的下侧设置有下盖板6,所述上盖板1与所述下盖板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槽18,所述螺纹槽18内部贯穿有螺栓8,所述螺栓8贯穿所述上盖板1、所述第一隔热层2、所述第一板片3、所述第二板片4、第二隔热层5、至所述下盖板6的底侧,所述螺栓8与所述上盖板1之间套接有垫圈10,所述螺栓8底端套接有相匹配的螺母7,所述上盖板1与所述下盖板6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表面上侧设置有热介质入口13、热介质出口14,所述挡板17表面下侧设置有冷介质入口15、冷介质出口16,热介质通管11贯穿所述热介质入口13缠绕所述第一板片3外表面后贯穿所述热介质出口14,冷介质通管12贯穿所述冷介质入口15缠绕在所述第二板片4外表面后贯穿所述冷介质出口16。
根据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隔热层2、所述第一板片3、所述第二板片4、第二隔热层5两侧均设置有通孔,这样的设置可以让螺栓8穿过所述通孔可以活连接,这样即使当内部的换热片损坏,以及内部器其它工件损坏时,可以通过拆卸螺栓8,更换内部的受损工件,可以降低换热器的使用成本。
根据图1和图3所示,所述热介质通管11的管口与所述热介质入口13、所述热介质出口14的管口相匹配,所述冷介质通管12管口与所述冷介质入口15、冷介质出口16管口相匹配,这样的设置可以让所述热介质通管11可以通过所述热介质入口13、所述热介质出口14,不会因为管口过于小而不能导致所述热介质通管通过,造成换热的失败。
根据图1所示,所述连接垫片9的材质为耐高温材质,所述热介质通管11、所述冷介质通管12的材质为抗氧化材质,所述连接片9耐高温的属性可以让连接片9不会受换热片高温的影响,从而会产生变形,所述热介质通管11、所述冷介质通管12耐氧化的特性可以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不会轻易被氧气等物质等腐蚀。
根据图3和图4显示,所述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的材质为石棉材料,石棉材料有很好的隔热性,不会因为能量过热从而导致隔热层会变形,损耗、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拆卸所述板式换热器时,所述上盖板1与所述下盖板6之间设置有螺栓8,螺栓8的底侧设置有螺母7,拆卸时,旋转螺母7就可以松动所述螺栓8,因为下盖板6与挡板非固定连接,即可通过旋转下螺母7,可以拆卸下盖板6和第一板片3、第二板片4、第一个隔热层2、第二隔热层5、且挡板17上设置的冷介质入口15、冷介质出口16、热介质入口13、热介质出口14可以让11热介质通管通过从热介质入口13进,缠绕第一板片3后,热介质出口14出,冷介质通管12从冷介质入口15进去,缠绕第二板片4后,从冷介质16出口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上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7),所述上盖板(1)下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2),所述第一隔热层(2)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板片(3),所述第一板片(3)下侧设置有第二板片(4),且所述第一板片(3)和所述第二板片(4)相邻的一侧均设置有对称的连接垫片(9),所述第二板片(4)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层(5),所述第二隔热层(5)的下侧设置有下盖板(6),所述上盖板(1)与所述下盖板(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槽(18),所述螺纹槽(18)内部贯穿有螺栓(8),所述螺栓(8)贯穿所述上盖板(1)、所述第一隔热层(2)、所述第一板片(3)、所述第二板片(4)、第二隔热层(5)、至所述下盖板(6)的底侧,所述螺栓(8)与所述上盖板(1)之间套接有垫圈(10),所述螺栓(8)底端套接有相匹配的螺母(7),所述上盖板(1)与所述下盖板(6)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表面上侧设置有热介质入口(13)、热介质出口(14),所述挡板(17)表面下侧设置有冷介质入口(15)、冷介质出口(16),热介质通管(11)贯穿所述热介质入口(13)缠绕所述第一板片(3)外表面后贯穿所述热介质出口(14),冷介质通管(12)贯穿所述冷介质入口(15)缠绕在所述第二板片(4)外表面后贯穿所述冷介质出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2)、所述第一板片(3)、所述第二板片(4)、第二隔热层(5)两侧均设置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通管(11)的管口与所述热介质入口(13)、热介质出口(14)的管口相匹配,所述冷介质通管(12)管口与所述冷介质入口(15)、冷介质出口(16)管口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片(9)的材质为耐高温材质,所述热介质通管(11)、所述冷介质通管(12)的材质为抗氧化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2)、第二隔热层(5)的材质为石棉材料。
CN201920706102.3U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210321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6102.3U CN210321339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6102.3U CN210321339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1339U true CN210321339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6102.3U Active CN210321339U (zh) 2019-05-16 2019-05-16 一种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1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0580U (zh) 一种钛复合换热器
CN101458044B (zh) 一种高效全铝合金换热器
CN212931108U (zh) 一种宽流道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换热板片
CN210321339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2362907U (zh) 一种螺旋管管壳式换热器
CN109323607A (zh) 一种蜂窝型超紧凑板式热交换器
CN209485115U (zh) 一种焊接板式换热器
WO2015055122A1 (zh) 一种板管式换热器
CN200965438Y (zh) 宽通道焊接板式换热器
CN104132566A (zh) 一种轴流板壳式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10862348U (zh) 管板式换热器封头
CN210602912U (zh) 一种螺旋扰动式换热器
CN110779371B (zh) 一种流体进出口优化分布的水冷管板式换热器
CN210321382U (zh) 一种换热器的检漏工装
CN208238608U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换热器
CN208091273U (zh) 一种高效的钛换热器
CN207262994U (zh) 换热芯片组及板式换热器
CN204806939U (zh) 毛细管密布式油冷却器
CN217636930U (zh) 一种导热油热交换器
CN212620296U (zh)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CN220771980U (zh) 一种波纹管换热器
CN216845854U (zh) 一种换热器中心筒下端与管板的连接结构
CN210426189U (zh) 一种换热管内带有螺旋扰流丝的换热器
CN210570143U (zh) 一种热辐射板式气体换热器
CN207635915U (zh) 一种多管程管式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