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0296U -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0296U
CN212620296U CN202020991748.3U CN202020991748U CN212620296U CN 212620296 U CN212620296 U CN 212620296U CN 202020991748 U CN202020991748 U CN 202020991748U CN 212620296 U CN212620296 U CN 212620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end plate
heat exchanger
plat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17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
陈庚
高健
徐殿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PANSTAR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PANSTAR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PANSTAR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PANSTAR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17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0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0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0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前端板、后端板、支撑板、上导杆、下导杆、固定杆、换热板片以及垫片,所述前端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接口,所述前端板的表面上下两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前端板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前安装槽,所述后端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接口,所述后端板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后安装槽,所述后端板的上侧表面开设有上U形槽,所述上U形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开设安装槽,将固定杆嵌入到安装槽中,然后前安装槽两侧通过轴承和螺母配合固定,后安装槽两侧通过垫圈和螺母配合固定,拆卸时也不磕碰到到换热板片,导致换热板片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板式换热器为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主体结构由换热换热板片以及板间的胶条组成,长期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其体积大,换热效率低,更换胶条价格昂贵。
现有的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存在下列问题:
1、现有的可拆板式换热器,在更换垫片时需要将整个导热结构拆卸下来,工作量大,且非常麻烦。
2、现有的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通过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两侧开设螺纹孔,用一根螺纹杆穿过螺纹孔,再用螺母固定两端,这种连接方式拆卸时容易触碰到换热板片,导致换热板片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更换垫片麻烦和容易让换热板片变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前端板、后端板、支撑板、上导杆、下导杆、固定杆、换热板片以及垫片,所述前端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接口,所述前端板的表面上下两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前端板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前安装槽,所述后端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接口,所述后端板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后安装槽,所述后端板的上侧表面开设有上U形槽,所述上U形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后端板的下侧表面开设有下U形槽,所述下U形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轮,所述固定杆嵌在前安装槽和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换热板片的上侧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换热板片的下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下导杆的下端与放置槽滑动连接,所述上导杆的上端与支撑槽滑动连接,所述换热板片的表面设有密封槽和第三接口,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上导杆和下导杆的两端固定连接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一端贯穿前端板上的第一螺纹孔与螺帽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另一端贯穿支撑板上的第二螺纹孔与螺帽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在前安装槽两侧设置有轴承和螺母,所述固定杆在后安装槽两侧设置有垫圈和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导杆为U形,所述下导杆为倒U形,所述上导杆的下侧开设有第一滑轮槽,所述下导杆的上侧开设有第二滑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导杆的中部嵌在上U形槽中,所述下导杆的中部嵌在下U形槽,所述第一滑轮的上端滑动连接第一滑轮槽,所述第二滑轮的下端滑动连接第二滑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槽与垫片相配合,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之间通过垫片和导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板片的中部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为人字波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通过散热板片与上下导杆之间滑动连接,当需要更换垫片时,只需移动后端板,拨开叠在一起的散热片就可以跟换损坏的垫片,更换好后重新固定后端板,换热器就可以重新工作。
2、该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通过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开设安装槽,将固定杆嵌入到安装槽中,然后前安装槽两侧通过轴承和螺母配合固定,后安装槽两侧通过垫圈和螺母配合固定,拆卸时也不磕碰到到传热板片,导致换热板片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板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中:1、前端板;2、后端板;3、支撑板;4、上导杆;5、下导杆;6、固定杆;7、换热板片;8、垫片;9、第一接口;10、第一螺纹孔;11、前安装槽;12、第二接口;13、后安装槽;14、上U形槽;15、第一滑轮;16、下U形槽;17、第二滑轮;18、支撑槽;19、放置槽;20、密封槽;21、第三接口;22、第二螺纹孔;23、螺纹柱;24、轴承;25、垫圈;26、第一滑轮槽;27、第二滑轮槽;28、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前端板1、后端板2、支撑板3、上导杆4、下导杆5、固定杆6、换热板片7以及垫片8,前端板1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接口9,前端板1的表面上下两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前端板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前安装槽11,后端板2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接口12,后端板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后安装槽13,后端板2的上侧表面开设有上U形槽14,上U形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轮15,后端板2的下侧表面开设有下U形槽16,下U形槽1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轮17,固定杆6嵌在前安装槽11和后安装槽13的内部,换热板片7的上侧开设有支撑槽18,换热板片7的下侧开设有放置槽19,下导杆5的下端与放置槽19滑动连接,上导杆4的上端与支撑槽18滑动连接,换热板片7的表面设有密封槽20和第三接口21,支撑板3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2,上导杆4和下导杆5的两端固定连接螺纹柱23,螺纹柱23一端贯穿前端板1上的第一螺纹孔10与螺帽固定连接,螺纹柱23另一端贯穿支撑板3上的第二螺纹孔22与螺帽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9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右上侧热介质进口、右下侧热介质出口、左下侧冷介质进口、左下侧冷介质出口。
具体的,固定杆6的表面设有螺纹,固定杆6在前安装槽11两侧设置有轴承24和螺母,固定杆6在后安装槽13两侧设置有垫圈25和螺母。
本实施例中,将固定杆6嵌入到前安装槽11和后安装槽13中,然后将换热板片7安装到上导杆4和下导杆5之间,推动后端板2挤压换热板片7,使其紧贴在一起,前安装槽11两侧通过轴承24和螺母配合固定,后安装槽13两侧通过垫圈25和螺母配合固定。
具体的,上导杆4为U形,下导杆5为倒U形,上导杆4的下侧开设有第一滑轮槽26,下导杆5的上侧开设有第二滑轮槽27。
本实施例中,上导杆4为U形,下导杆5为倒U形,并且表面光滑,垫片8在后端板2不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在上导杆4和下导杆5之间滑动。
具体的,上导杆4的中部嵌在上U形槽14中,下导杆5的中部嵌在下U形槽16,第一滑轮15的上端滑动连接第一滑轮槽26,第二滑轮17的下端滑动连接第二滑轮槽27。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轮15可以在第一滑轮槽26中滑动,第二滑轮17可以在第二滑轮槽27中滑动。
具体的,密封槽20与垫片8相配合,第一接口9、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21之间通过垫片8和导管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口9、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21的数量均为四个,分别为右上侧热介质进口、右下侧热介质出口、左下侧冷介质进口、左侧冷介质出口,第一接口9、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21之间通过垫片8和导管固定连接。
具体的,换热板片7的中部开设有引导槽28,引导槽28为人字波形。
本实施例中,引导槽28为人字形波纹,有效的提高了与换热板片7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固定杆6嵌入到前安装槽11和后安装槽13中,然后将换热板片7安装到上导杆4和下导杆5之间,推动后端板2挤压换热板片7,使其紧贴在一起,前安装槽11两侧通过轴承24和螺母配合固定,后安装槽13两侧通过垫圈25和螺母配合固定,安装好后,热介质从右上侧第一接口9进入换热装置,冷介质从左下侧第一接口9进入换热装置,经过换热板片7实现热能转换,引导槽28为人字形波纹,有效的提高了与换热板片7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当需要更换垫片8时,只需松动后端板2,拨开叠在一起的换热板片7,就可以跟换损坏的垫片8,更换好后重新固定后端板2,换热器就又可以重新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包括前端板(1)、后端板(2)、支撑板(3)、上导杆(4)、下导杆(5)、固定杆(6)、换热板片(7)以及垫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1)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接口(9),所述前端板(1)的表面上下两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所述前端板(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前安装槽(11),所述后端板(2)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接口(12),所述后端板(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后安装槽(13),所述后端板(2)的上侧表面开设有上U形槽(14),所述上U形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轮(15),所述后端板(2)的下侧表面开设有下U形槽(16),所述下U形槽(1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轮(17),所述固定杆(6)嵌在前安装槽(11)和后安装槽(13)的内部,所述换热板片(7)的上侧开设有支撑槽(18),所述换热板片(7)的下侧开设有放置槽(19),所述下导杆(5)的下端与放置槽(19)滑动连接,所述上导杆(4)的上端与支撑槽(18)滑动连接,所述换热板片(7)的表面设有密封槽(20)和第三接口(21),所述支撑板(3)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2),所述上导杆(4)和下导杆(5)的两端固定连接螺纹柱(23),所述螺纹柱(23)一端贯穿前端板(1)上的第一螺纹孔(10)与螺帽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23)另一端贯穿支撑板(3)上的第二螺纹孔(22)与螺帽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6)在前安装槽(11)两侧设置有轴承(24)和螺母,所述固定杆(6)在后安装槽(13)两侧设置有垫圈(25)和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杆(4)为U形,所述下导杆(5)为倒U形,所述上导杆(4)的下侧开设有第一滑轮槽(26),所述下导杆(5)的上侧开设有第二滑轮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杆(4)的中部嵌在上U形槽(14)中,所述下导杆(5)的中部嵌在下U形槽(16),所述第一滑轮(15)的上端滑动连接第一滑轮槽(26),所述第二滑轮(17)的下端滑动连接第二滑轮槽(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20)与垫片(8)相配合,所述第一接口(9)、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21)之间通过垫片(8)和导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片(7)的中部开设有引导槽(28),所述引导槽(28)为人字波形。
CN202020991748.3U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212620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1748.3U CN212620296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1748.3U CN212620296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0296U true CN212620296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1748.3U Active CN212620296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0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20296U (zh) 一种新型可拆板式换热器
CN208952748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板式冷却器
CN212458046U (zh) 一种高分子密封垫片及其使用该垫片的高性能板式热交换器
CN201047720Y (zh) 热交换器
CN208779990U (zh)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CN211926586U (zh) 一种螺旋盘管式换热装置
CN105021065B (zh) 一种防腐换热器结构
CN114216358A (zh) 一种高承压耐腐蚀可拆式板式换热器
CN208398706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110986638A (zh) 一种热超导散热结构循环水冷却节能装置
CN214407133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09012187U (zh)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的管式油冷却器
CN201047732Y (zh) 水冷式热交换器
CN212133391U (zh) 碱洗塔换热器
CN212030289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9200130U (zh) 一种提高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结构
CN215003102U (zh) 一种新型防腐蚀型换热器
CN219736076U (zh) 一种双板热交换反应器
CN213902026U (zh) 一种高效罐壳式换热器
CN221077343U (zh) 一种多效合一的换热器
CN219736110U (zh) 一种不锈钢热交换器
CN217058460U (zh) 一种高效率的碳化硅换热器套筒
CN209763802U (zh) 带内齿的新型微通道扁管换热器
CN210664095U (zh) 一种高效翅片线换热器
CN214250666U (zh) 一种热循环通畅的即热型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