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7738U -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7738U
CN210317738U CN201920396291.9U CN201920396291U CN210317738U CN 210317738 U CN210317738 U CN 210317738U CN 201920396291 U CN201920396291 U CN 201920396291U CN 210317738 U CN210317738 U CN 210317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t
pump
sealing
pump body
f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62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勇
王杰
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Vowa 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Vowa 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Vowa 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Vowa 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62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7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7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7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本实用新型的熔体齿轮泵的泵体组件刚开始工作时,采用调节阀将回流通道断开,此时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工作将熔体从低压进口输送到高压出口中,由于高压出口处的熔体压力较高,使得此处的熔体逐渐充满回流通道的轴润滑段部分,将该位置处的空气从轴密封位置处的间隙中排出,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通过调节阀打开回流通道,此时回流通道将高压出口和低压进口连通,熔体开始在回流通道中循环流动,由于工作出气已经将回流通道中的空气排出,避免了轴密封位置处的空气混入到回流通道的熔体中,解决了因此造成的熔体泵的真空度被破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化工产品生产流程中,经常会有真空反应釜,想把反应釜里的物料输送出来就会用到熔体齿轮泵,常规的熔体齿轮泵一般采用自润滑方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438344B的中国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齿轮泵,该齿轮泵包括泵体、主、从动齿轮、滑动轴承、泵盖,其特征在于:滑动轴承上开设有利用所输送的热熔体对滑动摩擦副进行润滑的沟槽组合结构,沟槽组合结构由分别设于滑动轴承对应主、从动齿轮两端伸出轴的滑动工作面上的沟槽A、设于滑动轴承面向泵体中心侧的端面上且与沟槽A相通的沟槽B、设于滑动轴承面向泵盖侧的端面上的沟槽C、设于滑动轴承外周面上且与沟槽C相通的沟槽D组成,沟槽C与泵盖和主、从动齿轮两端伸出轴间的空隙相通,沟槽D与泵体内腔相通,沟槽A和沟槽B位于泵体的出料侧,沟槽C和沟槽D位于泵体的进料侧。这种齿轮泵通过多个沟槽配合形成回流通道,实现自润滑。
但是这种类型的熔体齿轮泵的轴密封位置不能封真空,在齿轮泵刚开始工作时,回流通道中的空气会混入熔体中,这样非但不能将反应釜里的物料抽出来,反而会从齿轮泵的轴密封位置处进入空气,进而破坏反应釜内的真空环境,破坏反应釜内的物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体齿轮泵,以解决现有的熔体齿轮泵的轴密封位置处容易混入空气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齿轮泵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熔体齿轮泵,包括具有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的泵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泵体组件的内腔中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动力输入轴向外悬伸到所述泵体的外侧,所述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之间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具有经过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润滑段,所述回流通道上靠近低压进口的一侧设有调节阀,在熔体齿轮泵刚开始工作时通过所述调节阀将所述回流通道断开以使熔体充满靠近所述轴润滑段中并将轴润滑段中的空气排出,工作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调节阀使所述回流通道连通。
所述调节阀包括螺纹装配在所述泵体组件上的阀杆,所述阀杆具有深入到所述回流通道中以将其阻断或者打开的头部以及背离所述头部的操作端,所述泵体组件上密封装配有罩设在所述阀杆的操作端上的密封罩。
所述阀杆的头部为球形结构,所述回流通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球形结构密封配合的配合台。
所述泵体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阀杆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外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密封台,所述密封罩螺纹装配在所述螺纹孔的外端且密封罩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台顶压配合的顶压台,所述顶压台与所述密封台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所述密封垫片为金属密封垫片。
所述泵体组件包括具有用于容纳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内腔的泵壳,所述泵壳上安装有穿装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的端盖,所述调节阀安装在所述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加工生产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熔体加工生产线,包括真空反应釜以及与所述真空反应釜连通的熔体齿轮泵,所述熔体齿轮泵包括具有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的泵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泵体组件的内腔中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动力输入轴向外悬伸到所述泵体的外侧,所述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之间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具有经过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润滑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道上靠近低压进口的一侧设有调节阀,在熔体齿轮泵刚开始工作时通过所述调节阀将所述回流通道断开以使熔体充满靠近所述轴润滑段中并将轴润滑段中的空气排出,工作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调节阀使所述回流通道连通。
所述调节阀包括螺纹装配在所述泵体组件上的阀杆,所述阀杆具有深入到所述回流通道中以将其阻断或者打开的头部以及背离所述头部的操作端,所述泵体组件上密封装配有罩设在所述阀杆的操作端上的密封罩。
所述阀杆的头部为球形结构,所述回流通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球形结构密封配合的配合台。
所述泵体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阀杆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外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密封台,所述密封罩螺纹装配在所述螺纹孔的外端且密封罩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台顶压配合的顶压台,所述顶压台与所述密封台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所述密封垫片为金属密封垫片。
所述泵体组件包括具有用于容纳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内腔的泵壳,所述泵壳上安装有穿装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的端盖,所述调节阀安装在所述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熔体齿轮泵的泵体组件刚开始工作时,采用调节阀将回流通道断开,此时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工作将熔体从低压进口输送到高压出口中,由于高压出口处的熔体压力较高,使得此处的熔体逐渐充满回流通道的轴润滑段部分,将该位置处的空气从轴密封位置处的间隙中排出,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通过调节阀打开回流通道,此时回流通道将高压出口和低压进口连通,熔体开始在回流通道中循环流动,由于工作出气已经将回流通道中的空气排出,避免了轴密封位置处的空气混入到回流通道的熔体中,解决了因此造成的熔体泵的真空度被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熔体加工生产线的实施例中的熔体齿轮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回流通道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调节阀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泵壳;2、端盖;3、主动齿轮;4、动力输入轴;5、轴承;6、密封套;7、调节阀;11、低压进口;12、高压出口;13、配合台;21、端盖沟槽;22、螺纹孔;23、密封台;24、顶压台;41、轴密封配合段;61、密封圈;71、阀杆;72、密封罩;73、头部;74、操作端;101、轴承端面流道;102、轴承内孔流道;103、端盖流道;104、泵壳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加工生产线的实施例,熔体加工生产线,包括真空反应釜以及与真空反应釜连通的熔体齿轮泵,熔体齿轮泵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熔体齿轮泵,包括具有低压进口11和高压出口12的泵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泵体组件的内腔中的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3的动力输入轴4向外悬伸到泵体的外侧,低压进口11和高压出口12之间设有回流通道,回流通道具有经过动力输入轴4的轴润滑段,回流通道上靠近低压进口11的一侧设有调节阀7,在熔体齿轮泵刚开始工作时通过调节阀7将回流通道断开以使熔体充满靠近轴润滑段中并将轴润滑段中的空气排出,工作设定时间后打开调节阀7使回流通道连通。
调节阀7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3,调节阀7包括螺纹装配在泵体组件上的阀杆71,阀杆71具有深入到回流通道中以将其阻断或者打开的头部73以及背离头部73的操作端74,泵体组件上密封装配有罩设在阀杆71的操作端74上的密封罩72。调节阀7的阀杆71与泵体组件上螺纹配合,这样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阀杆调整阀口的大小,从而调整回流通道的流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材质的熔体。密封罩72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从阀杆的安装位置处进入到回流通道中,提高密封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阀杆进行操作时,需要先将密封罩72去掉,使阀杆的操作端74外露出来,从而便于操作,调整完毕后再将密封罩72安装到位。
在本实施例中,阀杆的头部73为球形结构,回流通道上设有用于与球形结构密封配合的配合台13。通过球形结构与配合台13的配合能够将回流通道封闭,采用球头结构密封性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阀杆的螺纹孔22,螺纹孔22的外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密封台23,密封罩72螺纹装配在螺纹孔22的外端且密封罩上设有与密封台23顶压配合的顶压台24,顶压台24与密封台23之间设有密封垫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避免额外加工密封罩的安装结构,使其借用阀杆的螺纹孔22即可,这样降低加工成本。具体地,密封垫片为金属密封垫片,这样使该密封位置处能够承受高温,提高其适应性。
在本实施例中,泵体组件包括具有用于容纳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的内腔的泵壳1,泵壳1上安装有穿装在动力输入轴4上的端盖2,调节阀安装在端盖2上。在端盖2的外侧还安装有轴密封部件,具体包括套装在轴上的密封套6以及设置在密封套6内周面上并与轴的外周面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圈61。回流通道具体包括一次首尾连通的轴承端面流道101、轴承内孔流道102、端盖流道103和泵壳流道104,其中轴承端面流道101与高压出口12连通,泵壳流道与低压进口11连通,每个流道均由各自部件上设置的沟槽形成,具体为在轴承端面以及内孔上设置的沟槽、在端盖的端面设置的端盖沟槽21以及贯穿泵壳1设置的泵壳1沟槽,其中泵壳沟槽为通孔结构,配合台13设置在该通孔结构的外孔沿上。图中的箭头表示实际工作过程中熔体的流向。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齿轮泵的泵体组件刚开始工作时,采用调节阀将回流通道断开,此时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工作将熔体从低压进口11输送到高压出口12中,由于高压出口12处的熔体压力较高,使得此处的熔体逐渐充满回流通道的轴润滑段部分,将该位置处的空气从轴密封位置处的间隙中排出,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通过调节阀打开回流通道,此时回流通道将高压出口12和低压进口11连通,熔体开始在回流通道中循环流动,由于工作出气已经将回流通道中的空气排出,避免了轴密封位置处的空气混入到回流通道的熔体中,解决了因此造成的熔体泵的真空度被破坏的问题。
该熔体齿轮泵的低压进口11与真空反应釜相连接,高压出口12与后端管道相连接,连接处都有密封垫片,可以杜绝空气从连接出吸入真空反应釜,唯有轴密封组件、熔体齿轮泵轴之间的间隙无法消除,在高达300℃的温度下,多数能够密封气体的密封圈61均不能满足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齿轮泵的轴承润滑、回流通道中加入了一种特殊设计的压力调节阀,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齿轮泵启动后,高压出口中的一小股物料经轴承摩擦面上设置的润滑沟槽后,经过齿轮泵端盖、齿轮泵壳体上的回流沟槽、孔回到低压出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调节阀巧妙的设置在此回路中,通过逐渐调节阀门的开关量,调节物料的回流通道大小,进而使回流通道中的压力升高,迫使物料流向齿轮泵轴和轴密封组件的间隙,使其充满物料,进而达到阻隔空气由此倒吸入泵体内后进入真空反应釜。当熔体齿轮泵后端管路充满物料,并且压力提升到设定要求后,此时要解决的不是倒吸空气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轴密封组件处的压力过高引起泄漏的问题,此时我们又将通过调节调节阀组件,加大回流量,从而降低轴密封组件处的压力,而解决密封泄漏问题,最终稳定在一个设定的工况。调节阀在此熔体齿轮泵运行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调节阀通过压力调节控制,将物料压力引入齿轮泵轴密封,反向阻隔空气进入,进而达到一个理想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调节阀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阀结构,比如采用开关阀或者球阀结构;还可以在阀杆与端盖之间设置填料来实现该位置处的密封;阀杆的头部还可以设置为锥形结构;配合台的结构还可以采用锥形结构;密封垫片还可以采用其他材质,比如橡胶或者尼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熔体齿轮泵的实施例,所述熔体齿轮泵与上述的熔体加工生产线的实施例中的熔体齿轮泵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熔体齿轮泵,包括具有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的泵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泵体组件的内腔中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动力输入轴向外悬伸到所述泵体的外侧,所述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之间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具有经过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润滑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道上靠近低压进口的一侧设有调节阀,在熔体齿轮泵刚开始工作时通过所述调节阀将所述回流通道断开以使熔体充满靠近所述轴润滑段中并将轴润滑段中的空气排出,工作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调节阀使所述回流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体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包括螺纹装配在所述泵体组件上的阀杆,所述阀杆具有深入到所述回流通道中以将其阻断或者打开的头部以及背离所述头部的操作端,所述泵体组件上密封装配有罩设在所述阀杆的操作端上的密封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体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头部为球形结构,所述回流通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球形结构密封配合的配合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体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阀杆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外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密封台,所述密封罩螺纹装配在所述螺纹孔的外端且密封罩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台顶压配合的顶压台,所述顶压台与所述密封台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体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为金属密封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熔体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包括具有用于容纳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内腔的泵壳,所述泵壳上安装有穿装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的端盖,所述调节阀安装在所述端盖上。
7.熔体加工生产线,包括真空反应釜以及与所述真空反应釜连通的熔体齿轮泵,所述熔体齿轮泵包括具有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的泵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泵体组件的内腔中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动力输入轴向外悬伸到所述泵体的外侧,所述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之间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具有经过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润滑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道上靠近低压进口的一侧设有调节阀,在熔体齿轮泵刚开始工作时通过所述调节阀将所述回流通道断开以使熔体充满靠近所述轴润滑段中并将轴润滑段中的空气排出,工作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调节阀使所述回流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体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包括螺纹装配在所述泵体组件上的阀杆,所述阀杆具有深入到所述回流通道中以将其阻断或者打开的头部以及背离所述头部的操作端,所述泵体组件上密封装配有罩设在所述阀杆的操作端上的密封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体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头部为球形结构,所述回流通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球形结构密封配合的配合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熔体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阀杆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外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密封台,所述密封罩螺纹装配在所述螺纹孔的外端且密封罩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台顶压配合的顶压台,所述顶压台与所述密封台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CN201920396291.9U 2019-03-27 2019-03-27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Active CN210317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6291.9U CN210317738U (zh) 2019-03-27 2019-03-27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6291.9U CN210317738U (zh) 2019-03-27 2019-03-27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7738U true CN210317738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5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6291.9U Active CN210317738U (zh) 2019-03-27 2019-03-27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7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7273A (zh) * 2019-03-27 2019-07-16 郑州沃华机械有限公司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7273A (zh) * 2019-03-27 2019-07-16 郑州沃华机械有限公司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17738U (zh)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CN206439610U (zh) 一种机油泵总成
US5178525A (en) Variable volume type vane pump with lubricating oil reservoir
CN112360589B (zh) 集成安全阀功能滑块的全可变排量机油泵
AU2001293149A1 (en) Improved engine prelubrication pump assembly
CN112228223B (zh) 一种大功率燃气涡轮发动机
CN211039022U (zh) 机油泵总成
CN115217771A (zh) 一种单级与多级离心泵的快速切换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10422903U (zh) 一种高转速轴向柱塞泵
CN110043490B (zh) 水润滑的离心式空压机
WO2016108171A1 (en) Rotary fluid pump
CN219387983U (zh) 一种高效回油的泵头及柴油泵
CN106837629B (zh) 外置式多功能冷启动电动燃油泵
CN210265113U (zh) 一种转子油泵
CN216665940U (zh) 一种带回流阀的自吸泵
CN211692794U (zh) 一种斜盘柱塞泵配油端盖
CN217736537U (zh) 一种s管出口端用密封套
CN110017273A (zh) 熔体齿轮泵以及使用该熔体齿轮泵的熔体加工生产线
KR102577037B1 (ko) 오일펌프용 릴리프 밸브
CN216617736U (zh) 液压机械
CN210949142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20487854U (zh) 变量叶片泵
CN109578269B (zh) 一种发动机转子机油泵结构
CN115711226B (zh) 一种自泄压齿轮泵
CN219587823U (zh) 一种燃油泵低流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