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7854U - 变量叶片泵 - Google Patents

变量叶片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7854U
CN220487854U CN202322138997.4U CN202322138997U CN220487854U CN 220487854 U CN220487854 U CN 220487854U CN 202322138997 U CN202322138997 U CN 202322138997U CN 220487854 U CN220487854 U CN 220487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pump
fixed cylinder
disc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89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竹宇
翁明堂
陈家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draulik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drauli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drauli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drauli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89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7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7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7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变量叶片泵,包括泵体、动转轴、定筒体、盘体组件、多片叶片和密封组件。泵体形成进入口、排出口和泄出口。动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泵体,动转轴形成有多个叶片槽。定筒体套在动转轴外侧。盘体组件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套在动转轴外侧,且位于定筒体的轴向两侧以封闭定筒体两端口。多片叶片对应设在多个叶片槽内,多片叶片两端面分别贴合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多片叶片之间形成压缩室,压缩室适于与进入口、排出口和第二导通孔连通。密封组件间隙配合地设置在泵体和第二盘体之间,以形成适于将泄出口和第二导通孔连通的密封缝隙。本实用新型的变量叶片泵,运转时噪音小,热变形小,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变量叶片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领域,尤其涉及变量叶片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量叶片泵工作时,内部的叶片转动时会带来较大噪音以及产生较多热量,导致变量叶片泵热变形大,噪音大,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变量叶片泵,运转时噪音小,热变形小,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变量叶片泵,包括:一泵体,所述泵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泵体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入口、排出口和泄出口;一动转轴,所述动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动转轴形成有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叶片槽;一定筒体,所述定筒体套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相对于所述动转轴偏心设置;一盘体组件,所述盘体组件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套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位于所述定筒体的轴向两侧以封闭所述定筒体两端口,所述第二盘体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导通孔;多片叶片,多片所述叶片对应设在多个所述叶片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所述叶片两端面分别贴合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且适于随所述动转轴转动而与所述定筒体内周面抵接以在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压缩室,所述压缩室适于与所述进入口、所述排出口和所述第二导通孔连通;以及一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间隙配合地设置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以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形成适于将所述泄出口和所述第二导通孔连通的密封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环状的第一密封件和一环状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密封件外围,所述第二导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中至少一个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第二盘体和所述泵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泵体和第二盘体形成所述密封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件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形成所述密封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密封件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以在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形成所述密封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均形成所述密封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包括一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设在所述定筒体的径向外侧,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且按压力可调以使所述定筒体的中心位置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一弹性件和一螺纹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定筒体的径向外侧,且一端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所述螺纹件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且与所述泵体螺纹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一活塞和一按压座,所述活塞滑动密封在所述泵体,且分别与所述螺纹件和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按压座设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包括一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套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所述轴承组件外周面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包括一第三密封件和一限位卡环,所述泵体形成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插入口,用于供所述动转轴插入,所述第三密封件套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位于所述插入口处,所述限位卡环设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相比于所述第三密封件靠近所述插入口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量叶片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量叶片泵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线下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剖视线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变量叶片泵;
10、泵体;101、空腔;102、进入口;103、排出口;104、泄出口;105、插入口;
20、动转轴;201、叶片槽;
30、定筒体;
40、盘体组件;41、第一盘体;4101、第一导通孔;42、第二盘体;4201、第二导通孔;
50、叶片;501、压缩室;
60、密封组件;61、第一密封件;62、第二密封件;
70、按压组件;71、弹性件;72、螺纹件;73、活塞;74、按压座;
80、轴承组件;81、第一轴承;82、第二轴承;
90、第三密封件;
110、限位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量叶片泵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量叶片泵100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线下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剖视线下的剖视图。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量叶片泵100包括一泵体10、一动转轴20、一定筒体30、一盘体组件40、多片叶片50和一密封组件60。
所述泵体10内形成有空腔101,所述泵体10形成有与所述空腔101连通的进入口102、排出口103和泄出口104。所述动转轴20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空腔101内,所述动转轴20形成有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叶片槽201。所述定筒体30套在所述动转轴20外侧,且相对于所述动转轴20偏心设置。
所述盘体组件40包括第一盘体41和第二盘体42。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2套在所述动转轴20外侧,且位于所述定筒体30的轴向两侧以封闭所述定筒体30两端口。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盘体41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盘体4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盘体41和第二盘体42分别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导通孔4101和一第二导通孔4201,所述第一导通孔4101与所述进入口102和所述排出口103连通。多片所述叶片50对应设在多个所述叶片槽201内,多片所述叶片50位于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且两端面分别贴合所述第一盘体41和所述第二盘体42,多片所述叶片50适于随所述动转轴20转动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所述定筒体30内周面抵接,以在相邻的所述叶片50之间形成压缩室501,进而在多片所述叶片50之间形成容积可变且互不连通的多个压缩室501,所述压缩室501与所述第一导通孔4101和所述第二导通孔4201连通。
如此,当利用所述变量叶片泵100吸排油液时,所述变量叶片泵100可以利用随所述动转轴20旋转而容积增大的一些所述压缩室501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一导通孔4101从所述进入口102吸油,并利用随所述动转轴20旋转而容积减小的另一些所述压缩室501通过另外若干个所述第一导通孔4101从所述排出口103排油。例如,在所述定筒体30相对于所述动转轴20向下偏心设置,即所述定筒体30的中心位于所述动转轴20中心下方的情况下,当所述动转轴20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所述定筒体30下半部分的一些所述叶片50沿所述动转轴20的径向从所述叶片槽201中伸出,两所述叶片50间的容积增大,进而能够通过所述进入口102吸油。而经过所述定筒体30上半部分的另一些所述叶片50被所述定筒体30内周面逐渐压入所述叶片槽201内,从而使得两所述叶片50间的容积减少,进而能够通过所述排出口103排油,由此使得所述变量叶片泵100实现对油的吸排。
所述密封组件60间隙配合地设置在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以在所述泵体10和第二盘体42之间形成适于将与所述泄出口104和所述第二导通孔4201连通的密封缝隙601。
如此,在所述变量叶片泵100吸排油时,所述密封组件60不仅能够给予所述第二盘体42合适的压力,保证所述第二盘体42与所述叶片50端面贴合且封闭所述定筒体30的端口,而且又不致于挤压所述第二盘体42,能够避免所述叶片50伸出或收缩时由于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摩擦力过大而产生较大噪音的情况,而且所述压缩室501内的油液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导通孔4201流入所述密封缝隙601,进而再通过所述密封缝隙601流入所述泄出口104,油液通过所述密封缝隙601和所述泄出口104泄出能够带走所述变量叶片泵100运转产生的热量,使得所述变量叶片泵100运转时的热变形和噪音小,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参阅图3和图6,所述密封组件60包括一环状的第一密封件61和一环状的第二密封件62。所述第二密封件62设在所述第一密封件61外围,所述第二导通孔4201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中至少一个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第二盘体42和所述泵体10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泵体和第二盘体形成所述密封缝隙601。
如此,在所述变量叶片泵100运转时,所述压缩室501内的油液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导通孔4201进入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之间,并大部分保持在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之间,进而对所述第二盘体42产生推力,使得所述第二盘体42能够更为稳定封闭所述定筒体30的端口和与所述叶片50贴合,且流入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之间的油液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62与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的密封缝隙601流入所述泄出口104,进而将油液小部分泄漏。
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件61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密封件61与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形成所述密封缝隙601。如此一来,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之间的油液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61与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的密封缝隙601流入所述泄出口104,进而泄漏。
或者,所述第二密封件62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以在所述第二密封件62与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形成所述密封缝隙601。如此一来,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之间的油液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62与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的密封缝隙601流入所述泄出口104,进而泄漏。
又或者,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均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与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均形成所述密封缝隙601。如此一来,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之间的油液可以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与所述泵体10和所述第二盘体42之间的密封缝隙601流入所述泄出口104,进而泄漏。
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件6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62可以为O型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参阅图4,所述变量叶片泵100还包括一按压组件70,所述按压组件70设在所述定筒体30的径向外侧,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30且按压力可调以使所述定筒体30的中心位置可调。如此,所述按压组件70能够提供沿所述定筒体30径向的按压力且提供的按压力可调,从而使得所述定筒体30按压后的中心位置可调,由此使得多片所述叶片50之间的容积变化程度可调,多片所述叶片50之间的容积变化程度可调使得所述排出口103的排出压力可调,进而使得所述变量叶片泵100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70包括一弹性件71和一螺纹件72。所述弹性件71设在所述定筒体30的径向外侧,且一端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30。所述螺纹件72与所述弹性件71的另一端相连,且与所述泵体螺纹配合。如此一来,当所述螺纹件72螺纹旋入所述泵体时,所述弹性件71的压缩程度增大,所述弹性件71内形成的弹力较大,由此使得所述弹性件71对所述定筒体30提供的按压力较大。而当所述螺纹件72螺纹旋出所述泵体时,所述弹性件71的压缩程度减小,所述弹性件71内形成的弹力减小,由此使得所述弹性件71对所述定筒体30提供的按压力较小。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按压组件70即通过所述螺纹件72旋入和旋出所述泵体10实现了对所述定筒体30的按压力的调节。
具体地,所述螺纹件72可以为螺栓等带有外螺纹的构件,所述弹性件71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70还包括一活塞73和一按压座74。所述活塞73滑动密封在所述泵体10,且分别与所述螺纹件72和所述弹性件71相连。所述按压座74设在所述弹性件71的一端,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30。
如此一来,当所述螺纹件72螺纹旋入或旋出所述泵体时,所述活塞73在所述泵体10内沿所述定筒体30的径向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定筒体30的方向移动,从而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件71,使得所述弹性件71的弹力发生变化,进而使得设在所述弹性件71一端的所述按压座74对所述定筒体30的按压力不同,且在上述过程中,所述活塞73有利于防止油从所述螺纹件72与所述泵体10的螺纹连接处泄漏,所述按压座74方便对所述定筒体30顺利按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参阅图3,所述变量叶片泵100还包括一轴承组件80,所述轴承组件80包括第一轴承81和第二轴承82,所述第一轴承81和所述第二轴承82套在所述动转轴20外侧,且位于所述盘体组件40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轴承81和所述第二轴承82上均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槽。如此一来,所述动转轴20转动时,所述导槽内可以导入一定的油液,进而对所述动转轴20转动起到润滑作用,延长所述动转轴2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参阅图3,所述变量叶片泵100还包括一第三密封件90和一限位卡环110。所述泵体10形成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插入口105,用于供所述动转轴20插入。所述第三密封件90套在所述动转轴20外侧,且位于所述插入口105处。所述限位卡环110设在所述动转轴20外侧,且相比于所述第三密封件90靠近所述插入口105设置。
如此,所述第三密封件90能够起到限制所述轴承组件80导入的油液从所述插入口105处泄漏的作用,所述限位卡环110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密封件62脱落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第三密封件90可以为环形的油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泵体,所述泵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泵体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入口、排出口和泄出口;
一动转轴,所述动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动转轴形成有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叶片槽;
一定筒体,所述定筒体套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相对于所述动转轴偏心设置;
一盘体组件,所述盘体组件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套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位于所述定筒体的轴向两侧以封闭所述定筒体两端口,所述第二盘体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导通孔;
多片叶片,多片所述叶片对应设在多个所述叶片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所述叶片两端面分别贴合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且适于随所述动转轴转动而与所述定筒体内周面抵接以在相邻的所述叶片之间形成压缩室,所述压缩室适于与所述进入口、所述排出口和所述第二导通孔连通;以及
一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间隙配合地设置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以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形成适于将所述泄出口和所述第二导通孔连通的密封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环状的第一密封件和一环状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密封件外围,所述第二导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中至少一个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第二盘体和所述泵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泵体和第二盘体形成所述密封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形成所述密封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以在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形成所述密封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间隙配合地设在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二盘体之间均形成所述密封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设在所述定筒体的径向外侧,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且按压力可调以使所述定筒体的中心位置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一弹性件和一螺纹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定筒体的径向外侧,且一端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所述螺纹件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且与所述泵体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一活塞和一按压座,所述活塞滑动密封在所述泵体,且分别与所述螺纹件和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按压座设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用于按压所述定筒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套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所述轴承组件外周面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量叶片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密封件和一限位卡环,所述泵体形成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插入口,用于供所述动转轴插入,所述第三密封件套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位于所述插入口处,所述限位卡环设在所述动转轴外侧,且相比于所述第三密封件靠近所述插入口设置。
CN202322138997.4U 2023-08-10 2023-08-10 变量叶片泵 Active CN220487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8997.4U CN220487854U (zh) 2023-08-10 2023-08-10 变量叶片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8997.4U CN220487854U (zh) 2023-08-10 2023-08-10 变量叶片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7854U true CN220487854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6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8997.4U Active CN220487854U (zh) 2023-08-10 2023-08-10 变量叶片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7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33001U (zh) 斜盘式旋转阀配流纯水柱塞泵
JP2002202072A (ja) アンダーベーンのポート構成が改善された回転式液圧ベーンポンプ
KR100552597B1 (ko) 회전식 용적형 펌프
CN114585837A (zh) 具有改进的间隙密封的冷却剂泵
CN220487854U (zh) 变量叶片泵
JPH1150949A (ja) プランジャポンプ及び多連プランジャポンプ装置
CN113431753B (zh) 水液压径向柱塞泵
US2952215A (en) Variable delivery high speed and pressure vane pump
US6158994A (en) Grooved rotor for an internal gear pump
CN203847402U (zh) 一种内部集成前置泵的柱塞式液压电机泵
US20150132167A1 (en) Rotary pump or motor with orbital piston aspiration,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uses thereof
CN111963428B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0422903U (zh) 一种高转速轴向柱塞泵
CN110500270B (zh) 一种插装油口的双向高速微型柱塞泵
CN111946580B (zh) 数字变量式液压电机径向柱塞泵
JP2993197B2 (ja) 斜板式圧縮機
CN114001005A (zh) 一种液压柱塞泵
CN117072435A (zh) 一种叶片泵
CN219640007U (zh) 机油泵以及车辆
CN111520304B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液压泵/马达
CN213394562U (zh) 可变排量机油泵
CN213511182U (zh) 一种具有叶片特征的径向异形柱塞泵
CN220267949U (zh) 一种变量叶片泵
CN219911131U (zh) 一种极间自增压齿轮泵
CN219035030U (zh) 带回油导流套的叶片泵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