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4744U - 一种花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花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4744U
CN210314744U CN201921157858.3U CN201921157858U CN210314744U CN 210314744 U CN210314744 U CN 210314744U CN 201921157858 U CN201921157858 U CN 201921157858U CN 210314744 U CN210314744 U CN 210314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assembly
seat
positioning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78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Zhigu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Zhigu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Zhigu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Zhigu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78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4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4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4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样机,包括工作台机构、缝制机构、X向驱动机构、Y向驱动机构和模板快装组件和模板组件。工作台机构包括主机架和工作台板。工作台板设置在主机架上。缝制机构包括缝纫机头,缝纫机头固定设置在主机架上。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机架上,由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驱动模板快装组件带动模板组件进行运动。其要点是:还包括换模装置,由换模装置将模板组件送至模板快装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或将模板组件从模板快装组件上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花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花样机。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性的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在汽车相撞时,汽车安全气囊(气囊袋)可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其中头部气囊也叫侧气帘,在碰撞时弹出遮盖B柱侧、窗玻璃以及安全带侧面支撑扣等容易对人体造成碰撞伤害的东西,把驾乘人员和这些东西隔开以达到保护驾乘人员的效果。侧气帘的长度较长,其缝制面积较大,缝制线迹复杂,通常采用大型的花样机来缝制。现有的花样机通常包括工作台机构和设置在工作台机构上的缝制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缝纫模板的X向Y向驱动机构。缝制机构包括缝纫机头和换锁芯机构等,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了。各设备厂家通常是采购现成的缝制机构,然后根据行程范围的大小需要设计相应的工作台机构和X向Y向驱动机构。缝制时缝纫机头不动,由X向Y向驱动机构驱动相应的缝纫模板按照缝制线迹在工作台机构上运动。缝制机构在缝制气囊袋时,通常是在一个缝制结束后,将缝纫模板取下,从缝纫模板中取出缝好的气囊袋,然后再将下一个要缝制的气囊袋摆放到缝纫模板中,固定好后再将缝纫模板放到花样机上进行缝制。这样缝制的时间工人就处于等待状态,生产效率太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气囊袋缝制的花样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花样机,包括工作台机构、缝制机构、X向驱动机构、Y向驱动机构、模板快装组件和模板组件。工作台机构包括主机架和工作台板。工作台板设置在主机架上。缝制机构包括缝纫机头,缝纫机头固定设置在主机架上。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机架上,由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驱动模板快装组件带动模板组件进行运动。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换模装置,由换模装置将模板组件送至模板快装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或将模板组件从模板快装组件上取出。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换模装置有两个。模板组件也有两个。一个换模装置用于一个模板组件摆放待缝制的气囊袋,另一个就准备将缝制好气囊袋的另一个模板组件从模板快装组件上取下,两组换模装置交替输送模板组件和取下模板组件。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X向驱动机构包括X向安装座、X向驱动电机、滚珠花键、X向齿轮、X向齿条、X向直线导轨和X向连接座组件。X向连接座组件通过X向直线导轨沿左右向滑动设置在X向安装座上。X向齿条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X向连接座组件的后侧上部上,与X向齿轮相啮合。由X向驱动电机通过滚珠花键驱动X向齿轮转动,从而使X向连接座组件左右移动。滚珠花键轴的花键轴可以沿前后向滑动。模板快装组件固定设置在X向连接座组件上。
Y向驱动机构包括Y向驱动电机、Y向主传动组件、Y向从动传动组件、Y向导向组件和Y向安装座。Y向从动传动组件有四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主机架的左部上,另外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主机架的右部上。Y向导向组件有四组,两组Y向导向组件对称设置在主机架的左部上,位于相应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之间。另外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主机架的右部上,位于相应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之间。
X向连接座组件沿左右向水平固定连接在四个Y向安装座上。由Y向驱动电机通过Y向主传动组件和各Y向从动传动组件驱动各相应Y向安装座沿Y向导向组件同步前后运动,从而使X向安装座前后运动。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X向驱动机构还包括压紧轮。压紧轮采用凸轮从动轴承,压紧轮转动设置在X向安装座上,其转动轴与X向齿轮的转动轴相互平行设置,压紧轮从上方对X向齿条进行限位,与X向齿条滚动接触。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模板快装组件有四组,四组模板快装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模板定位板、模板定位座、定位销和定位销驱动机构。X向驱动机构的X向连接座组件包括左侧X向连接座、右侧X向连接座和中间X向连接座。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结构相同,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X向直线导轨上相应的滑块上。中间X向连接座分别与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固定连接,用于固定连接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
四组模板快装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X向连接座组件的前侧上。各模板定位板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上。模板定位座固定设置在模板定位板的前侧下部上,模板定位座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导向套。定位销驱动机构采用气缸,定位销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模板定位板的前侧上部上,位于模板定位座的上方,其活塞杆向下伸出,定位销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模板定位座的导向套同轴设置,由定位销驱动机构驱动定位销上下运动。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两个换模装置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换模装置和右侧换模装置。
左侧换模装置包括左侧工作台组件、左侧Y向驱动机构和左侧模板快装组件。左侧工作台组件包括左侧机架和左侧放料台板。左侧放料台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上,与工作台板相平。左侧Y向驱动机构包括左侧Y向驱动电机、左侧Y向主传动组件、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和左侧Y向导向组件。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有三组,三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左侧机架的上部上。左侧Y向导向组件有三组,三组左侧Y向导向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左侧机架上,位于相应1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的右侧。左侧模板快装组件有三组。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分别设置在相应的1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上,由左侧Y向驱动电机通过左侧Y向主传动组件和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驱动各相应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沿左侧Y向导向组件同步前后运动。
右侧换模装置包括右侧工作台组件、右侧Y向驱动机构、右侧活动台板组件、右侧模板快装组和右侧同步连接板。右侧工作台组件包括右侧机架和右侧放料台板。右侧放料台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上,与工作台板相平。右侧Y向驱动机构包括右侧Y向驱动电机、右侧Y向主传动组件、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和右侧Y向导向组件。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有三组,三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右侧机架的上部上。右侧Y向导向组件有三组,三组右侧Y向导向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右侧机架上,位于相应1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的左侧。右侧模板快装组件有三组。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分别设置在相应的1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上。由右侧Y向驱动电机通过右侧Y向主传动组件和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驱动各相应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沿右侧Y向导向组件同步前后运动。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相互之间的间距与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相互之间的间距相同。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左侧换模装置还包括左侧同步连接板。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模板定位座、左侧定位销和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左侧模板定位座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左侧Y向导向组件上,左侧模板定位座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左侧导向套。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采用气缸,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左侧Y向导向组件上,位于左侧模板定位座的下方,其活塞杆向上伸出,左侧定位销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左侧模板定位座的左侧导向套同轴设置,由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驱动左侧定位销上下运动。左侧同步连接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在左侧放料台板的上侧上,与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的左侧模板安装座的前侧上部固定连接。其中两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的左侧同步连接板上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
右侧换模装置还包括右侧同步连接板。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右侧模板定位座、右侧定位销和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右侧模板定位座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右侧Y向导向组件上,右侧模板定位座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右侧导向套。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采用气缸,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右侧Y向导向组件上,位于右侧模板定位座的下方,其活塞杆向上伸出,右侧定位销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右侧模板定位座的右侧导向套同轴设置,由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驱动右侧定位销上下运动。右侧同步连接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在右侧放料台板的上侧上,与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的右侧模板安装座的前侧上部固定连接。其中两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的右侧同步连接板上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左侧换模装置还包括左侧活动台板组件。左侧活动台板组件包括翻转台板、翻转台板架和台板驱动机构。翻转台板固定设置在翻转台板架上。翻转台板架的左侧铰接连接在左侧机架的右侧上部上,台板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由其各自的缸体铰接连接在左侧机架的右侧前部和后部上,两个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分别铰接连接在翻转台板架的下侧右部前部和后部上。从而由台板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台板架向上呈水平状使翻转台与左侧放料台板相接且相平或者驱动翻转台板右部向下倾斜。
右侧换模装置还包括右侧活动台板组件。右侧活动台板组件包括翻转台板、翻转台板架和台板驱动机构翻转台板固定设置在翻转台板架上。翻转台板架的右侧铰接连接在右侧机架的左侧上部上,台板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由其各自的缸体铰接连接在右侧机架的左侧前部和后部上,两个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分别铰接连接在翻转台板架的下侧左部前部和后部上。从而由台板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台板架向上呈水平状使翻转台板与右侧放料台板相接且相平或者驱动翻转台板左部向下倾斜。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三组左侧Y向导向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左侧滑座和左侧防尘输送带。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上。左侧滑座固定设置在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左侧防尘输送带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上,位于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的上方,用于导轨的防尘。左侧滑座滑动设置在左侧防尘输送带上。
三组右侧Y向导向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右侧滑座和右侧防尘输送带。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上。右侧滑座固定设置在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右侧防尘输送带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上,位于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的上方,用于导轨的防尘。右侧滑座滑动设置在右侧防尘输送带上。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模板组件包括模板底板、上压板、附件定位组件和模板连接组件。模板底板上设有一组气囊袋定位柱,各气囊袋定位柱固定设置在模板底板上,围成的形状与气囊袋的形状相对应。模板底板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形状与气囊袋缝制线迹相对应的下模孔。上压板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形状与气囊袋缝制线迹相对应的上模孔。上压板由其后侧铰接连接在模板底板上,上压板的上侧四周固定设有形状与其相对应的加强框,用于提高上压板的整体强度,上压板的位于上压板的加强框的内部的部分上还设有加强筋。上压板左右两侧通过气弹簧与模板底板相连。上压板上还设有与模板底板上的气囊袋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柱孔。上压板的右侧设有贯穿其上下的织带缝制孔,织带缝制孔的上侧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织带压紧磁铁。上压板的后侧中部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耳片框孔。上压板的前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把手。
附件定位柱组件包括耳片定位柱调节座、耳片定位柱、织带定位柱调节座、织带定位柱和耳片定位框。耳片调节座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上,其位置可以根据摆放的耳片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耳片定位柱固定设置在耳片调节座上。织带定位柱调节座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的右部上,位置与上压板上的织带缝制孔相对应,织带定位柱固定设置在织带定位柱调节座上。耳片定位框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上,其位置可以根据摆放的耳片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耳片定位框的形状与相应的耳片的形状相对应,耳片定位框位置与上压板上的耳片框孔相对应。模板连接组件用于与模板快装组件和换模装置固定连接。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四组模板快装组件中的二组模板快装组件的模板定位板上设有模板安装接近开关。模板组件的前侧设有三组模板连接组件,模板组件的后侧设有四组模板连接组件,七组模板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安装座和导向块。连接板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模板底板上,连接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安装座上,连接板上远离模板底板的一侧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导向块有两个,两个导向块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安装座上远离模板底板的一侧,且分别位于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模板组件的后侧与设有模板安装接近开关的二组模板快装组件相对应的二组模板连接组件上设有相应的接近感应板。模板组件的前侧与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的二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相对应的二组模板连接组件上设有相应的接近感应板。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上压板沿上模孔的周围固定设有一组压板压紧磁铁,压板压紧磁铁用于吸附位于下方的模板底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结构简单的,减少了等待时间,工人在前一个气囊袋的缝制过程中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气囊袋的摆放安装,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工作台机构设有移动台板组件,移动台板组件的活动台板可以升降打开,便于更换梭芯。
(3)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X向驱动机构通过滚珠花键和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大大减少了其在Y向上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增加花样机的Y向的缝制范围,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加工能力,应用范围广。
(4)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X向驱动机构设有压紧轮,压紧轮采用凸轮从动轴承,便于调节,消除装配误差,通过压紧轮从上方对X向齿条进行限位,与X向齿条滚动接触,保证X向齿条左右运动时平稳,高度一致,确保了缝制平整,提高缝制质量。
(5)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Y向驱动机构的Y向导向组件设有防尘输送带,能有效防止布屑灰尘等从工作台板的安装槽中落在直线导轨上造成卡阻,延长维护的周期,减少维护的次数,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设有模板快装组件,便于快速安装拆卸模板组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7)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模板快装组件设有模板安装接近开关,当所有的模板安装接近开关均感应到模板组件上相应的接近感应板时,表示模板组件已经摆放到位,此时可以通过定位销进行固定连接,从而避免了因摆放不到位而造成设备损伤。
(8)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设有两个换模装置,其中一个用于缝制的同时,可以在另一个上面进行气囊袋的摆放放料,消除了工人的等待时间,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两个换模装置实现了模板组件的自动安装和取下,相比人工更加高效和可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9)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两个换模装置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相应的活动台板组件,翻转台板可以向下收起,从而使得两个换模装置之间的通道变宽,工人可以更加便于靠近缝纫机头,进行梭芯的更换。
(10)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模板组件的上压板可以进行开合,并操作方便,打开后便于工人摆料,提高生产效率。
(11)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模板组件的上压板铰接连接在模板底板上,打开时由气弹簧进行支撑,操作方便且节约空间(现有的模板组件的上压板通常有四块,分别铰接在模板底板的四周上,需要全部翻转打开,操作麻烦而且占用空间)。
(12)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模板组件的上压板的上侧四周固定设有形状与其相对应的加强框,上压板的位于上压板的加强框的内部的部分上还设有加强筋,能提高上压板的整体强度,不易变形,便于气弹簧进行支撑;同时压板压紧磁铁能吸附位于下方的模板底板,使上压板更贴合在模板底板上,保持气囊袋固定牢固且平整有利于提高缝制质量。
(13)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附件定位柱组件,可以根据耳片和织带的摆放位置的不同要求进行调节,适应能力强,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6为从图1的右后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7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去掉工作台机构的工作台板、换模装置和模板组件后的示意图。
图8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去掉工作台机构的工作台板、换模装置和模板组件后的示意图。
图9为从图1的右后上方观察时去掉工作台机构的工作台板、换模装置和模板组件后的示意图。
图10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工作台机构的升降台板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从图1的右后下方观察时工作台机构的升降台板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的X向驱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X向驱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Y向驱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Y向导向组件的滑座和防尘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滑座去掉了上座体。
图16为从图1的左前上方观察时模板连接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左侧换模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右侧换模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从图1的左前下方观察时左侧换模装置的左侧Y向导向组件的左侧滑座和左侧防尘输送带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左侧换模装置的左侧Y向导向组件的左侧滑座和左侧防尘输送带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模板组件的上压板向上打开时处于待摆放气囊袋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22为从图1的左后上方观察时模板组件的上压板向上打开时处于待摆放气囊袋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图2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工作台机构1,主机架1-1,工作台板1-2,安装槽1-21,移动台板组件1-3,活动台板1-31,前限位部1-31-1,左限位部1-31-2,右限位部1-31-3,台板升降驱动装置1-32,左侧台板升降气缸1-32-1,右侧台板升降气缸1-32-2,第一连接座1-32-3,台板前后驱动装置1-33,台板导向组件1-34,
缝制机构2,缝纫机头2-1,换锁芯装置2-2,
X向驱动机构3,X向安装座3-1,X向驱动电机3-2,X向减速机3-3,X向第一同步带轮3-4,X向第二同步带轮3-5,X向同步带3-6,滚珠花键3-7,X向齿轮3-8,X向齿条3-9,X向直线导轨3-10,压紧轮3-11,X向连接座组件3-12,左侧X向连接座3-12-1,右侧X向连接座3-12-2,中间X向连接座3-12-3,
Y向驱动机构4,Y向驱动电机4-1,Y向减速机4-2,Y向主传动组件4-3,Y向第一同步带轮4-31,Y向传动轴4-32,Y向第二同步带轮4-33,Y向同步带4-34,Y向从动传动组件4-4,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4-41,Y向第二从动同步带轮4-42,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4-43,Y向导向组件4-5,Y向第一直线导轨4-51,滑座4-52,上座体4-52-1,下座体4-52-2,防尘输送带4-53,Y向安装座4-6,
模板快装组件5,模板定位板5-1,模板安装接近开关5-11,模板定位座5-2,导向套5-21,定位销5-3,定位销驱动机构5-4,
换模装置6,左侧换模装置6a,左侧工作台组件6a1,左侧机架6a1-1,左侧放料台板6a1-2,左侧送料槽6a1-21,左侧Y向驱动机构6a2,左侧Y向驱动电机6a2-1,左侧Y向主传动组件6a2-2,左侧Y向第一同步带轮6a2-21,左侧Y向传动轴6a2-22,左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a2-23,左侧Y向同步带6a2-24,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a2-3,左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6a2-31,左侧Y向第二从动同步带轮6a2-32,左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6a2-33,左侧Y向导向组件6a2-4,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a2-41,左侧滑座6a2-42,左侧防尘输送带6a2-43,左侧活动台板组件6a3,翻转台板6a3-1,翻转台板架6a3-2,台板驱动机构6a3-3,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左侧导向套6a4-21,左侧定位销6a4-3,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a4-4,左侧同步连接板6a5,模板取料接近开关6a6,
右侧换模装置6b,右侧工作台组件6b1,右侧机架6b1-1,右侧放料台板6b1-2,右侧送料槽6b1-21,右侧Y向驱动机构6b2,右侧Y向驱动电机6b2-1,右侧Y向主传动组件6b2-2,右侧Y向第一同步带轮6b2-21、右侧Y向传动轴6b2-22、右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b2-23,右侧Y向同步带6b2-24,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b2-3,右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6b2-31,右侧Y向第二从动同步带轮6b2-32,右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6b2-33,右侧Y向导向组件6b2-4,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b2-41,右侧滑座6b2-42,右侧防尘输送带6b2-43,右侧活动台板组件6b3,翻转台板6b3-1,翻转台板架6b3-2,台板驱动机构6b3-3,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右侧模板定位座6b4-2,右侧导向套6b4-21,右侧定位销6b4-3,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b4-4,右侧同步连接板6b5,模板取料接近开关6b6,
模板组件7,模板底板7-1,气囊袋定位柱7-11,上压板7-2,加强框7-21,加强筋7-22,压板压紧磁铁7-23,织带缝制孔7-24,织带压紧磁铁7-25,耳片框孔7-26,
附件定位组件7-3,耳片定位柱调节座7-31,耳片定位柱7-32,织带定位柱调节座7-33,织带定位柱7-34,耳片定位框7-35,
模板连接组件7-4,连接板7-41,销轴孔7-41-1,连接板安装座7-42,导向块7-43,接近感应板7-44,气弹簧7-5,把手7-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图1的左右方向为花样机的X向,图1的前后方向为花样机的Y向。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23,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包括工作台机构1、缝制机构2、X向驱动机构3、Y向驱动机构4、模板快装组件5、换模装置6和模板组件7。
见图1至图11,工作台机构1包括主机架1-1、工作台板1-2和移动台板组件1-3。工作台板1-2固定设置在主机架1-1上。工作台板1-2上设有活动台板孔。工作台板1-2上从左至右依次设四个贯穿工作台板1-2上下的安装槽1-21。
见图1至图11,移动台板组件1-3包括活动台板1-31、台板升降驱动装置1-32、台板前后驱动装置1-33和台板导向组件1-34。台板升降驱动装置1-32包括左侧台板升降气缸1-32-1、右侧台板升降气缸1-32-2和第一连接座1-32-3。左侧台板升降气缸1-32-1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座1-32-3的上侧左部上,其活塞杆向上伸出。右侧台板升降气缸1-32-2由其缸体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座1-32-3的上侧右部上,其活塞杆向上伸出。活动台板1-31水平固定设置在左侧台板升降气缸1-32-1的活塞杆和右侧台板升降气缸1-32-2的活塞杆的上端上。由左侧台板升降气缸1-32-1和右侧台板升降气缸1-32-2驱动活动台板1-31上下运动,活动台板1-31向上伸入工作台板1-2的活动台板孔中,将活动台板孔填平。活动台板1-31的下侧前部设有向前凸出的前限位部1-31-1,活动台板1-31的下侧左部设有向左凸出的左限位部1-31-2,活动台板1-31的下侧右部设有向右凸出的右限位部1-31-3,各限位部用于对活动台板1-31在向上运动时的限位,确保活动台板1-31的上表面与工作台板1-2的上表面相平。
台板前后驱动装置1-33采用气缸驱动方式,本实施例采用SMC的CY1L15H-200磁偶式无杆气缸。磁偶式无杆气缸的缸筒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工作台板1-2的下侧上,位于工作台板1-2的活动台板孔的左方。台板导向组件1-34采用圆柱直线导轨,圆柱直线导轨的圆柱轴沿前后向水平固定设置在工作台板1-2的下侧上,位于工作台板1-2的活动台板孔的右方。台板升降驱动装置1-32的第一连接座1-32-3的左部与台板前后驱动装置1-33的磁偶式无杆气缸活塞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座1-32-3的右部与台板导向组件1-34的圆柱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连接,从而由台板前后驱动装置1-33驱动台板升降驱动装置1-32和活动台板1-31沿台板导向组件1-34前后移动。
见图1至图9,缝制机构2包括缝纫机头2-1和换锁芯装置2-2。缝制机构2为现有技术。缝纫机头2-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机构1的主机架1-1上。移动台板组件1-3位于缝纫机头2-1的前侧。换梭芯装置2-2采用扬州海立信公司的自动换底线装置,该自动换底线装置一次能安装8个梭芯,当8个梭芯的线全部用完后,一起取出更换新的梭芯,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见图1至图9、图12和图13,X向驱动机构3包括X向安装座3-1、X向驱动电机3-2、X向减速机3-3、X向第一同步带轮3-4、X向第二同步带轮3-5、X向同步带3-6、滚珠花键3-7、X向齿轮3-8、X向齿条3-9、X向直线导轨3-10、压紧轮3-11和X向连接座组件3-12。
X向安装座3-1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位于工作台板1-2的上侧。X向驱动电机3-2与X向减速机3-3固定连接,X向驱动电机3-2的电机轴与X向减速机3-3的输入端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X向减速机3-3通过相应的涨紧调节座固定设置在主机架1-1上,位于缝纫机头2-1的右方下侧。X向减速机3-3的输出端朝向后方设置,X向第一同步带轮3-4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X向减速机3-3的输出端上。
滚珠花键3-7由花键母通过相应的轴承转动设置在主机架1-1上,位于缝纫机头2-1的右侧工作台板1-2的上侧,其花键轴与X向减速机3-3的输出端相互平行设置。X向第二同步带轮3-5传动设在滚珠花键3-5的花键母上,X向同步带3-6围绕X向第一同步带轮3-4和X向第二同步带轮3-5设置,从而由X向驱动电机3-2驱动滚珠花键3-7的花键轴转动,花键轴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滚珠花键3-7的花键轴的前部通过轴承及轴承座转动设置在X向安装座3-1的后部上,X向齿轮3-8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滚珠花键3-7的花键轴的前端上,上部相应部分向上露出X向安装座3-1外,花键轴上设有护套3-71,护套3-71固定设置在主机架1-1上,位于所述轴承座的后方。
X向直线导轨3-10由其导轨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X向安装座3-1的前侧上。
X向连接座组件3-12包括左侧X向连接座3-12-1、右侧X向连接座3-12-2和中间X向连接座3-12-3。左侧X向连接座3-12-1和右侧X向连接座3-12-2结构相同,左侧X向连接座3-12-1和右侧X向连接座3-12-2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X向直线导轨3-10上相应的滑块上。中间X向连接座3-12-3分别与左侧X向连接座3-12-1和右侧X向连接座3-12-2固定连接,用于固定连接左侧X向连接座3-12-1和右侧X向连接座3-12-2。
X向齿条3-9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左侧X向连接座3-12-1和右侧X向连接座3-12-2的后侧上部上,位于X向安装座3-1的上方,且与X向齿轮3-8相啮合。压紧轮3-11采用凸轮从动轴承,压紧轮3-11转动设置在X向安装座3-1上,其转动轴与X向齿轮3-8的转动轴相互平行设置,压紧轮3-11从上方对X向齿条3-9进行限位,与X向齿条3-9滚动接触,保证X向齿条3-9左右运动时平稳,高度一致。
见图1至图9、图14和图15,Y向驱动机构4包括Y向驱动电机4-1、Y向减速机4-2、Y向主传动组件4-3、Y向从动传动组件4-4、Y向导向组件4-5和Y向安装座4-6。
Y向驱动电机4-1与Y向减速机4-2固定连接,Y向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与Y向减速机4-2的输入端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Y向减速机4-2通过相应的涨紧调节座固定设置在主机架1-1上,位于缝纫机头2-1的左方工作台板1-2的下侧。
Y向主传动组件4-3包括Y向第一同步带轮4-31、Y向传动轴4-32、Y向第二同步带轮4-33和Y向同步带4-34。Y向第一同步带轮4-31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Y向减速机4-2的输出端上。Y向传动轴4-32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主机架1-1的后部上。Y向第二同步带轮4-33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Y向传动轴4-32的中部上,Y向同步带4-34围绕Y向第一同步带轮4-31和Y向第二同步带轮4-33设置。
Y向从动传动组件4-4有四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4-4对称设置在主机架1-1的左部上,另外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4-4对称设置在主机架1-1的右部上。四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4-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4-41、Y向第二从动同步带轮4-42和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4-43。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4-41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Y向传动轴4-32上。Y向第二从动同步带轮4-42通过相应的涨紧座转动设置在主机架1-1的前部上。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4-43围绕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4-41和Y向第二从动同步带轮4-42设置。
Y向导向组件4-5有四组,两组Y向导向组件4-5对称设置在主机架1-1的左部上,位于相应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4-4之间。另外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4-5对称设置在主机架1-1的右部上,位于相应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4-4之间。四组Y向导向组件4-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Y向第一直线导轨4-51、滑座4-52和防尘输送带4-53。Y向第一直线导轨4-51的导轨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主机架1-1上。滑座4-52包括上座体4-52-1和下座体4-52-2。上座体4-52-1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开口向外的贯穿其上下的辊筒槽,下座体设有开口向上的贯穿其前后的安装槽,上座体4-52-1固定设置在下座体4-52-2上,形成具有中间腔体的结构,腔体两端与外界相通。上座体4-52-1的前后两端的辊筒槽中各设有一个辊筒,辊筒转动设置在上座体4-52-1上,辊筒的转动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下座体4-52-2的安装槽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辊筒,辊筒转动设置在下座体4-52-2上,辊筒的转动轴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且分别位于相应的上座体4-52-1的两个辊筒的下方。
下座体4-52-2固定设置在Y向第一直线导轨4-51的滑块上。防尘输送带4-53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主机架1-1上,位于Y向第一直线导轨4-51的导轨的上方,用于导轨的防尘。防尘输送带4-53从前向后依次绕过上座体4-52-1的位于前方的辊筒的上方和后方、下座体4-52-2的位于前方的辊筒的前方和下方、下座体4-52-2的位于后方的辊筒的下方和后方以及上座体4-52-1的位于后方的辊筒的前方和上方,从而滑座4-52滑动设置在防尘输送带4-53的上。防尘输送带4-53的上表面与上座体4-52-1的上表面相平。下座体4-52-2通过同步带夹与相应的Y向从动传动组件4-4的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4-43传动连接。
Y向安装座4-6有四个,四个Y向安装座4-6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应一组Y向导向组件4-5的滑座4-52的上座体4-52-1上。Y向安装座4-6的上部向上伸出工作台板1-2外,相应部分位于相应的安装槽1-21中。X向安装座3-1沿左右向水平固定连接在四个Y向安装座4-6上。从而由Y向驱动电机4-1通过Y向减速机4-2、Y向主传动组件4-3和Y向从动传动组件4-4驱动Y向安装座4-6沿Y向导向组件4-5同步前后运动,从而使X向安装座3-1前后运动。
见图1至图9和图15,模板快装组件5有四组,四组模板快装组件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模板定位板5-1、模板定位座5-2、定位销5-3和定位销驱动机构5-4。四组模板快装组件5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X向连接座组件3-12的左侧X向连接座3-12-1和右侧X向连接座3-12-2的前侧上。各模板定位板5-1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左侧X向连接座3-12-1和右侧X向连接座3-12-2上。
模板定位座5-2固定设置在模板定位板5-1的前侧下部上,模板定位座5-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导向套5-21。定位销驱动机构5-4采用SMC的CUJB16-10D小型自由安装气缸,定位销驱动机构5-4固定设置在模板定位板5-1的前侧上部上,位于模板定位座5-2的上方,其活塞杆向下伸出,定位销5-3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模板定位座5-2的导向套5-21同轴设置,由定位销驱动机构5-4驱动定位销5-3向下运动插入导向套5-21中或向上使定位销5-3脱离导向套5-21。其中从左往右数的第二组模板快装组件5的模板定位板5-1和第三组模板快装组件5的模板定位板5-1上设有模板安装接近开关5-11。
见图1至图5和图15,换模装置6有两个,两个换模装置6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换模装置6a和右侧换模装置6b。
左侧换模装置6a包括左侧工作台组件6a1、左侧Y向驱动机构6a2、左侧活动台板组件6a3、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和左侧同步连接板6a5。
左侧工作台组件6a1包括左侧机架6a1-1和左侧放料台板6a1-2。左侧放料台板6a1-2水平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6a1-1上,与工作台板1-2相平。左侧机架6a1-1固定连接在主机架1-1的前侧左部上,左侧放料台板6a1-2的后侧与工作台板1-2的左部前侧相接。左侧放料台板6a1-2上沿前后向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左侧送料槽6a1-21。左侧送料槽6a1-21有三个,三个左侧送料槽6a1-21从左至右依次相互平行设置。
左侧Y向驱动机构6a2包括左侧Y向驱动电机6a2-1、左侧Y向主传动组件6a2-2、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a2-3和左侧Y向导向组件6a2-4。左侧Y向驱动电机6a2-1通过相应的涨紧调节座固定设置在左侧工作台组件6a1的左侧机架6a1-1的上部后部上,位于左侧放料台板6a1-2的下侧。左侧Y向主传动组件6a2-2包括左侧Y向第一同步带轮6a2-21、左侧Y向传动轴6a2-22、左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a2-23和左侧Y向同步带6a2-24。左侧Y向第一同步带轮6a2-21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左侧Y向驱动电机6a2-1的电机轴上。左侧Y向传动轴6a2-22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左侧机架6a1-1的后部上。左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a2-23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左侧Y向传动轴6a2-22的中部上,左侧Y向同步带6a2-24围绕左侧Y向传动轴6a2-22和左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a2-23设置。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a2-3有三组,三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a2-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左侧机架6a1-1的上部上。三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a2-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6a2-31、左侧Y向第二从动同步带轮6a2-32和左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6a2-33。左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6a2-31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左侧Y向传动轴6a2-22上。左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a2-23通过相应的涨紧座转动设置在左侧机架6a1-1的前部上。左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6a2-33围绕左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6a2-31和左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a2-23设置。左侧Y向导向组件6a2-4有三组,三组左侧Y向导向组件6a2-4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左侧机架6a1-1上,位于相应1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a2-3的右侧。三组左侧Y向导向组件6a2-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a2-41、左侧滑座6a2-42和左侧防尘输送带6a2-43。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a2-41的导轨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6a1-1上。左侧滑座6a2-42固定设置在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a2-41的滑块上。左侧防尘输送带6a2-43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6a1-1上,位于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a2-41的导轨的上方,用于导轨的防尘。左侧滑座6a2-42的前部上下和中部上下各设有一个辊筒,4个辊筒均转动设置在左侧滑座6a2-42,且转动轴线均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左侧防尘输送带6a2-43从前向后依次绕过位于前部上部的辊筒的上方和后方、前部下部的辊筒的前方和下方、后部下部的辊筒的下方和后方以及后部上部的辊筒的前方和上方,从而左侧滑座6a2-42滑动设置在左侧防尘输送带6a2-43上。左侧滑座6a2-42通过同步带夹与相应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a2-3的左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6a2-33传动连接。
左侧活动台板组件6a3包括翻转台板6a3-1、翻转台板架6a3-2和台板驱动机构6a3-3。翻转台板6a3-1固定设置在翻转台板架6a3-2上。翻转台板架6a3-2的左侧铰接连接在左侧机架6a1-1的右侧上部上,台板驱动机构6a3-2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均采用SMC的CM2E20-100单杆双作用气缸。两个气缸分别由其各自的缸体铰接连接在左侧机架6a1-1的右侧前部和后部上,两个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分别铰接连接在翻转台板架6a3-2的下侧右部前部和后部上。从而由台板驱动机构6a3-2驱动翻转台板架6a3-2向上呈水平状使翻转台板6a3-1与左侧放料台板6a1-2相接且相平或者驱动翻转台板6a3-1右部向下倾斜。
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有三组,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左侧定位销6a4-3和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a4-4。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1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a2-3的左侧滑座6a2-42上。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固定设置在左侧滑座6a2-42的前后两组辊筒之间,且位于左侧放料台板6a1-2的上侧上,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左侧导向套6a4-21。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a4-4采用SMC的CUJB16-10D小型自由安装气缸,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a4-4固定设置在左侧滑座6a2-42的前后两组辊筒之间,位于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的下方,其活塞杆向上伸出,左侧定位销6a4-3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的左侧导向套6a4-21同轴设置,由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a4-4驱动左侧定位销6a4-3向上运动插入左侧导向套6a4-21中或向下使左侧定位销6a4-3脱离左侧导向套6a4-21。
左侧同步连接板6a5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在左侧放料台板6a1-2的上侧上,与三组左侧Y向导向组件6a2-4的各左侧滑座6a2-4的上部前侧固定连接。左侧同步连接板6a5上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6a6,模板取料接近开关6a6位于从左往右数的第一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的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的右侧和第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的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的左侧。
右侧换模装置6b包括右侧工作台组件6b1、右侧Y向驱动机构6b2、右侧活动台板组件6b3、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和右侧同步连接板6b5。
右侧工作台组件6b1包括右侧机架6b1-1和右侧放料台板6b1-2。右侧放料台板6b1-2水平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6b1-1上,与工作台板1-2相平。右侧机架6b1-1固定连接在主机架1-1的前侧右部上,右侧放料台板6b1-2的后侧与工作台板1-2的右部前侧相接。右侧放料台板6b1-2上沿前后向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右侧送料槽6b1-21。右侧送料槽6b1-21有三个,三个右侧送料槽6b1-21从左至右依次相互平行设置。
右侧Y向驱动机构6b2包括右侧Y向驱动电机6b2-1、右侧Y向主传动组件6b2-2、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b2-3和右侧Y向导向组件6b2-4。右侧Y向驱动电机6b2-1通过相应的涨紧调节座固定设置在右侧工作台组件6b1的右侧机架6b1-1的上部后部上,位于右侧放料台板6b1-2的下侧。右侧Y向主传动组件6b2-2包括右侧Y向第一同步带轮6b2-21、右侧Y向传动轴6b2-22、右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b2-23和右侧Y向同步带6b2-24。右侧Y向第一同步带轮6b2-21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右侧Y向驱动电机6b2-1的电机轴上。右侧Y向传动轴6b2-22沿左右向转动设置在右侧机架6b1-1的后部上。右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b2-23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右侧Y向传动轴6b2-22的中部上,右侧Y向同步带6b2-24围绕右侧Y向传动轴6b2-22和右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b2-23设置。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b2-3有三组,三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b2-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右侧机架6b1-1的上部上。三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b2-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右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6b2-31、右侧Y向第二从动同步带轮6b2-32和右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6b2-33。右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6b2-31通过键联接传动连接在右侧Y向传动轴6b2-22上。右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b2-23通过相应的涨紧座转动设置在右侧机架6b1-1的前部上。右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6b2-33围绕右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轮6b2-31和右侧Y向第二同步带轮6b2-23设置。右侧Y向导向组件6b2-4有三组,三组右侧Y向导向组件6b2-4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右侧机架6b1-1上,位于相应1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b2-3的左侧。三组右侧Y向导向组件6b2-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b2-41、右侧滑座6b2-42和右侧防尘输送带6b2-43。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b2-41的导轨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6b1-1上。右侧滑座6b2-42固定设置在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b2-41的滑块上。右侧防尘输送带6b2-43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6b1-1上,位于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6b2-41的导轨的上方,用于导轨的防尘。右侧滑座6b2-42的前部上下和中部上下各设有一个辊筒,4各辊筒均转动设置在右侧滑座6b2-42,且转动轴线均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右侧防尘输送带6b2-43从前向后依次绕过位于前部上部的辊筒的上方和后方、前部下部的辊筒的前方和下方、后部下部的辊筒的下方和后方以及后部上部的辊筒的前方和上方,从而右侧滑座6b2-42滑动设置在右侧防尘输送带6b2-43上。右侧滑座6b2-42通过同步带夹与相应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b2-3的右侧Y向第一从动同步带6b2-33传动连接。
右侧活动台板组件6b3包括翻转台板6b3-1、翻转台板架6b3-2和台板驱动机构6b3-2。翻转台板6b3-1固定设置在翻转台板架6b3-2上。翻转台板架6b3-2的右侧铰接连接在右侧机架6b1-1的左侧上部上,台板驱动机构6a3-2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均采用SMC的CM2E20-100单杆双作用气缸。两个气缸分别由其各自的缸体铰接连接在右侧机架6a1-1的左侧前部和后部上,两个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分别铰接连接在翻转台板架6a3-2的下侧左部前部和后部上。从而由台板驱动机构6b3-2驱动翻转台板架6a3-2向上呈水平状使翻转台板6b3-1与右侧放料台板6b1-2相接且相平或者驱动翻转台板6b3-1左部向下倾斜。
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有三组,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右侧模板定位座6b4-2、右侧定位销6b4-3和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b4-4。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1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6b2-3的右侧滑座6b2-42上。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相互之间的间距与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相互之间的间距相同。右侧模板定位座6b4-2固定设置在右侧滑座6b2-42的前后两组辊筒之间,且位于右侧放料台板6b1-2的上侧上,右侧模板定位座6b4-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右侧导向套6b4-21。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b4-4采用SMC的CUJB16-10D小型自由安装气缸,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b4-4固定设置在右侧滑座6b2-42的前后两组辊筒之间,位于右侧模板定位座6b4-2的下方,其活塞杆向上伸出,右侧定位销6b4-3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右侧模板定位座6b4-2的右侧导向套6b4-21同轴设置,由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6b4-4驱动右侧定位销6b4-3向上运动插入右侧导向套6b4-21中或向下使右侧定位销6b4-3脱离右侧导向套6b4-21。
右侧同步连接板6b5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在右侧放料台板6b1-2的上侧上,与三组右侧Y向导向组件6b2-4的各右侧滑座6b2-42的上部前侧固定连接。右侧同步连接板6b5上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6b6,模板取料接近开关6b6位于从左往右数的第一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的右侧模板安装座6b4-1的右侧。
见图1至图6和图21至图23,模板组件7包括模板底板7-1、上压板7-2、附件定位组件7-3和模板连接组件7-4。模板组件7有两个。
模板底板7-1上设有一组气囊袋定位柱7-11,各气囊袋定位柱7-11固定设置在模板底板7-1上,围成的形状与气囊袋的形状相对应,使用时将待缝制的气囊袋的边缘上相应的定位孔套在气囊袋定位柱7-11上。模板底板7-1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形状与气囊袋缝制线迹相对应的下模孔。
上压板7-2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形状与气囊袋缝制线迹相对应的上模孔。上压板7-2由其后侧铰接连接在模板底板7-1上,上压板7-2的上侧四周固定设有形状与其相对应的加强框7-21,用于提高上压板7-2的整体强度,上压板7-2的位于上压板7-2的加强框7-21的内部的部分上还设有加强筋7-22。上压板7-2左右两侧通过气弹簧7-5与模板底板7-1相连,当上压板7-2向上打开时,通过两侧的气弹簧7-5对其进行支撑固定,便于工人将待缝制的气囊袋摆放到模板底板7-1上或将缝制好的气囊袋从模板底板7-1上取下。上压板7-2上还设有与模板底板7-1上的气囊袋定位柱7-11相对应的定位柱孔,使用时模板底板7-1上的气囊袋定位柱7-11插入相应的定位柱孔中。上压板7-2沿上模孔的周围固定设有一组压板压紧磁铁7-23,本实施例有13个,压板压紧磁铁7-23使用时吸附位于下方的模板底板7-1,从而使上压板7-2更贴合在模板底板7-1上,保持气囊袋固定牢固且平整。上压板7-2的右侧设有贯穿其上下的织带缝制孔7-24,模板底板7-11上设有与织带缝制孔7-24相应的通孔,织带缝制孔7-24的上侧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织带压紧磁铁7-25。上压板7-2的后侧中部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耳片框孔7-26。上压板7-2的前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把手7-6。
附件定位柱组件7-3包括耳片定位柱调节座7-31、耳片定位柱7-32、织带定位柱调节座7-33、织带定位柱7-34和耳片定位框7-35。耳片是缝制在气囊袋一侧上的用于将气囊袋固定安装连接在车上的侧气帘安装用部件。本实施例的耳片定位柱调节座7-31有5个。5个耳片定位柱调节座7-3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模板底板7-1上,位于下模孔的后侧。耳片调节座7-31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7-1上,其位置可以根据摆放的耳片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耳片定位柱7-32固定设置在耳片调节座7-31上,使用时将耳片上相应的定位孔套在耳片定位柱7-32上,气囊袋缝制时将其缝制在气囊袋上。织带定位柱调节座7-33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7-1的右部上,位置与上压板7-2上的织带缝制孔7-24相对应,织带定位柱7-34固定设置在织带定位柱调节座7-33上,使用时将织带上相应的定位孔套在织带定位柱7-34上,气囊袋缝制时将其缝制在气囊袋上。耳片定位框7-35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7-1上,其位置可以根据摆放的耳片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耳片定位框7-35的形状与相应的耳片的形状相对应,耳片定位框7-35位置与上压板7-2上的耳片框孔7-26相对应。
模板连接组件7-4有七组,七组模板连接组件7-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板7-41、连接板安装座7-42和导向块7-43。七组模板连接组件7-4中,其中四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模板底板7-1的后端上,其相互之间的设置间距分别与四组模板快装组件5之间的间距相同,其中与设有模板安装接近开关5-11的二组模板快装组件5相对应的二组模板连接组件7-4上设有相应的接近感应板(图上未画出)。另外三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模板底板7-1的前端上,其相互之间的设置间距分别与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相互之间的间距相同,其中与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6a6的两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相对应的二组模板连接组件7-4上设有相应的接近感应板7-44。
连接板安装座7-42固定设置在模板底板7-1上,连接板7-41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安装座7-42上,连接板7-41上远离模板底板7-1的一侧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7-41-1。导向块7-43有两个,两个导向块7-43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安装座7-42上远离模板底板7-1的一侧,且分别位于连接板7-41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花样机使用时:先将两个空的模板组件7分别放置在左侧换模装置6a的左侧放料台板6a1-2和右侧换模装置6b的右侧放料台板6b1-2上。左侧换模装置6a上的模板组件7的位于前侧的连接板7-41伸相应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的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的下侧,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的左侧定位销6a4-3向上穿过连接板7-41的销轴孔7-41-1后伸入左侧模板定位座6a4-2的左侧导向套6a4-21中,从而模板组件7被固定连接在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上。
右侧换模装置6b上的模板组件7的位于前侧的连接板7-41伸相应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的右侧模板定位座6b4-2的下侧,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的右侧定位销6b4-3向上穿过连接板7-41的销轴孔7-41-1后伸入右侧模板定位座6b4-2的右侧导向套6b4-21中,从而模板组件7被固定连接在右侧模板快装组件6b4上。工人将待缝制的气囊袋和附件(耳片和织带)摆放到模板底板7-1上后,将上压板7-2合上压住气囊袋和附件。
然后左侧换模装置6a的左侧Y向驱动机构6a2驱动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向后推,使模板组件7的位于后侧的连接板7-41伸相应的模板快装组件5的模板定位座5-2的上方,模板快装组件5的定位销5-3向下穿过连接板7-41的销轴孔7-41-1后伸入模板定位座5-2的导向套5-21中,从而模板组件7被固定连接在模板快装组件5上,然后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的左侧定位销6a4-3向下缩回,左侧换模装置6a的左侧Y向驱动机构6a2驱动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6a4向前复位。由X向驱动机构3和Y向驱动机构4驱动模板快装组件5运动,从而带动模板组件7运动,由缝纫机头2进行缝制,缝制过程中,工人可以在位于右侧换模装置6b上的模板组件7上进行摆料。当前面一个模板组件7上的气囊袋缝制好以后,由相应的送料时的左侧换模装置6a将其从模板快装组件5上取下至左侧放料台板6a1-2。然后右侧换模装置6b上的模板组件7送至模板快装组件5上,由模板快装组件5带动模板组件7运动,由缝纫机头2进行缝制。此时,工人可以将左侧换模装置6a上的缝制好的气囊袋取下,再摆放下一个带待缝制的气囊袋,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局限于气囊袋的缝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花样机,包括工作台机构、缝制机构、X向驱动机构、Y向驱动机构、模板快装组件和模板组件;工作台机构包括主机架和工作台板;工作台板设置在主机架上;缝制机构包括缝纫机头,缝纫机头固定设置在主机架上;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机架上,由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驱动模板快装组件带动模板组件进行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模装置,由换模装置将模板组件送至模板快装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或将模板组件从模板快装组件上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模装置有两个;模板组件也有两个;一个换模装置用于一个模板组件摆放待缝制的气囊袋,另一个就准备将缝制好气囊袋的另一个模板组件从模板快装组件上取下,两组换模装置交替输送模板组件和取下模板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X向驱动机构包括X向安装座、X向驱动电机、滚珠花键、X向齿轮、X向齿条、X向直线导轨和X向连接座组件;X向连接座组件通过X向直线导轨沿左右向滑动设置在X向安装座上;X向齿条沿左右向固定设置在X向连接座组件的后侧上部上,与X向齿轮相啮合;由X向驱动电机通过滚珠花键驱动X向齿轮转动,从而使X向连接座组件左右移动;滚珠花键轴的花键轴可以沿前后向滑动;模板快装组件固定设置在X向连接座组件上;
Y向驱动机构包括Y向驱动电机、Y向主传动组件、Y向从动传动组件、Y向导向组件和Y向安装座;Y向从动传动组件有四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主机架的左部上,另外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主机架的右部上;Y向导向组件有四组,两组Y向导向组件对称设置在主机架的左部上,位于相应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之间;另外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主机架的右部上,位于相应的两组Y向从动传动组件之间;
X向连接座组件沿左右向水平固定连接在四个Y向安装座上;由Y向驱动电机通过Y向主传动组件和各Y向从动传动组件驱动各相应Y向安装座沿Y向导向组件同步前后运动,从而使X向安装座前后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X向驱动机构还包括压紧轮;压紧轮采用凸轮从动轴承,压紧轮转动设置在X向安装座上,其转动轴与X向齿轮的转动轴相互平行设置,压紧轮从上方对X向齿条进行限位,与X向齿条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模板快装组件有四组,四组模板快装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模板定位板、模板定位座、定位销和定位销驱动机构;
X向驱动机构的X向连接座组件包括左侧X向连接座、右侧X向连接座和中间X向连接座;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结构相同,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在X向直线导轨上相应的滑块上;中间X向连接座分别与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固定连接,用于固定连接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
四组模板快装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X向连接座组件的前侧上;各模板定位板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左侧X向连接座和右侧X向连接座上;模板定位座固定设置在模板定位板的前侧下部上,模板定位座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导向套;定位销驱动机构采用气缸,定位销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模板定位板的前侧上部上,位于模板定位座的上方,其活塞杆向下伸出,定位销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模板定位座的导向套同轴设置,由定位销驱动机构驱动定位销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换模装置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换模装置和右侧换模装置;
左侧换模装置包括左侧工作台组件、左侧Y向驱动机构和左侧模板快装组件;左侧工作台组件包括左侧机架和左侧放料台板;左侧放料台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上,与工作台板相平;左侧Y向驱动机构包括左侧Y向驱动电机、左侧Y向主传动组件、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和左侧Y向导向组件;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有三组,三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左侧机架的上部上;左侧Y向导向组件有三组,三组左侧Y向导向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左侧机架上,位于相应1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的右侧;左侧模板快装组件有三组;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分别设置在相应的1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上,由左侧Y向驱动电机通过左侧Y向主传动组件和各左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驱动各相应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沿左侧Y向导向组件同步前后运动;
右侧换模装置包括右侧工作台组件、右侧Y向驱动机构、右侧活动台板组件、右侧模板快装组和右侧同步连接板;右侧工作台组件包括右侧机架和右侧放料台板;右侧放料台板水平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上,与工作台板相平;右侧Y向驱动机构包括右侧Y向驱动电机、右侧Y向主传动组件、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和右侧Y向导向组件;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有三组,三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右侧机架的上部上;右侧Y向导向组件有三组,三组右侧Y向导向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右侧机架上,位于相应1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的左侧;右侧模板快装组件有三组;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分别设置在相应的1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上;由右侧Y向驱动电机通过右侧Y向主传动组件和各右侧Y向从动传动组件驱动各相应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沿右侧Y向导向组件同步前后运动;
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相互之间的间距与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相互之间的间距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左侧换模装置还包括左侧同步连接板;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模板定位座、左侧定位销和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左侧模板定位座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左侧Y向导向组件上,左侧模板定位座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左侧导向套;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采用气缸,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左侧Y向导向组件上,位于左侧模板定位座的下方,其活塞杆向上伸出,左侧定位销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左侧模板定位座的左侧导向套同轴设置,由左侧定位销驱动机构驱动左侧定位销上下运动;左侧同步连接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在左侧放料台板的上侧上,与三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的左侧模板安装座的前侧上部固定连接;其中两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的左侧同步连接板上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
右侧换模装置还包括右侧同步连接板;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右侧模板定位座、右侧定位销和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右侧模板定位座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右侧Y向导向组件上,右侧模板定位座上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销轴孔中设有右侧导向套;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采用气缸,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右侧Y向导向组件上,位于右侧模板定位座的下方,其活塞杆向上伸出,右侧定位销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端头上,与右侧模板定位座的右侧导向套同轴设置,由右侧定位销驱动机构驱动右侧定位销上下运动;右侧同步连接板沿左右向水平设置在右侧放料台板的上侧上,与三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的右侧模板安装座的前侧上部固定连接;其中两组右侧模板快装组件的右侧同步连接板上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左侧换模装置还包括左侧活动台板组件;左侧活动台板组件包括翻转台板、翻转台板架和台板驱动机构;翻转台板固定设置在翻转台板架上;翻转台板架的左侧铰接连接在左侧机架的右侧上部上,台板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由其各自的缸体铰接连接在左侧机架的右侧前部和后部上,两个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分别铰接连接在翻转台板架的下侧右部前部和后部上;从而由台板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台板架向上呈水平状使翻转台与左侧放料台板相接且相平或者驱动翻转台板右部向下倾斜;
右侧换模装置还包括右侧活动台板组件;右侧活动台板组件包括翻转台板、翻转台板架和台板驱动机构翻转台板固定设置在翻转台板架上;翻转台板架的右侧铰接连接在右侧机架的左侧上部上,台板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别由其各自的缸体铰接连接在右侧机架的左侧前部和后部上,两个气缸的活塞杆的端头分别铰接连接在翻转台板架的下侧左部前部和后部上;从而由台板驱动机构驱动翻转台板架向上呈水平状使翻转台板与右侧放料台板相接且相平或者驱动翻转台板左部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三组左侧Y向导向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左侧滑座和左侧防尘输送带;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上;左侧滑座固定设置在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左侧防尘输送带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左侧机架上,位于左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的上方,用于导轨的防尘;左侧滑座滑动设置在左侧防尘输送带上;
三组右侧Y向导向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右侧滑座和右侧防尘输送带;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沿前后向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上;右侧滑座固定设置在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右侧防尘输送带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右侧机架上,位于右侧Y向第一直线导轨的导轨的上方,用于导轨的防尘;右侧滑座滑动设置在右侧防尘输送带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模板组件包括模板底板、上压板、附件定位组件和模板连接组件;模板底板上设有一组气囊袋定位柱,各气囊袋定位柱固定设置在模板底板上,围成的形状与气囊袋的形状相对应;模板底板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形状与气囊袋缝制线迹相对应的下模孔;
上压板设有贯穿其上下的形状与气囊袋缝制线迹相对应的上模孔;上压板由其后侧铰接连接在模板底板上,上压板的上侧四周固定设有形状与其相对应的加强框,用于提高上压板的整体强度,上压板的位于上压板的加强框的内部的部分上还设有加强筋;上压板左右两侧通过气弹簧与模板底板相连;上压板上还设有与模板底板上的气囊袋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柱孔;上压板的右侧设有贯穿其上下的织带缝制孔,织带缝制孔的上侧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织带压紧磁铁;上压板的后侧中部设有贯穿其上下的耳片框孔;上压板的前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把手;
附件定位柱组件包括耳片定位柱调节座、耳片定位柱、织带定位柱调节座、织带定位柱和耳片定位框;耳片调节座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上,其位置可以根据摆放的耳片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耳片定位柱固定设置在耳片调节座上;织带定位柱调节座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的右部上,位置与上压板上的织带缝制孔相对应,织带定位柱固定设置在织带定位柱调节座上;耳片定位框可调节设置在模板底板上,其位置可以根据摆放的耳片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耳片定位框的形状与相应的耳片的形状相对应,耳片定位框位置与上压板上的耳片框孔相对应;模板连接组件用于与模板快装组件和换模装置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四组模板快装组件中的二组模板快装组件的模板定位板上设有模板安装接近开关;模板组件的前侧设有三组模板连接组件,模板组件的后侧设有四组模板连接组件,七组模板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安装座和导向块;连接板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模板底板上,连接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安装座上,连接板上远离模板底板的一侧设有贯穿其上下的销轴孔;导向块有两个,两个导向块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安装座上远离模板底板的一侧,且分别位于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模板组件的后侧与设有模板安装接近开关的二组模板快装组件相对应的二组模板连接组件上设有相应的接近感应板;模板组件的前侧与设有模板取料接近开关的二组左侧模板快装组件相对应的二组模板连接组件上设有相应的接近感应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花样机,其特征在于:上压板沿上模孔的周围固定设有一组压板压紧磁铁,压板压紧磁铁用于吸附位于下方的模板底板。
CN201921157858.3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花样机 Active CN210314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7858.3U CN21031474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花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7858.3U CN21031474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花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4744U true CN210314744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7858.3U Active CN21031474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花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47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1190A (zh) * 2023-07-27 2023-08-25 延锋(南通)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面套多头同步缝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1190A (zh) * 2023-07-27 2023-08-25 延锋(南通)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面套多头同步缝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6641190B (zh) * 2023-07-27 2023-09-22 延锋(南通)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面套多头同步缝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0425B (zh) 全自动多饰条缝制设备
CN107164888B (zh) 一种周边缝自动缝纫机
KR19980701684A (ko) 수평 스핀들을 구비한 공작기계
CN111058197A (zh) 花样机
CN210314744U (zh) 一种花样机
WO2006006538A1 (ja) プレス機械のワーク搬送装置
CN100506421C (zh) 输送装置
CN114082671A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打标及检测一体机
CN111113704A (zh) 一种通过式全自动晶棒四线开方四面磨削抛光装置
CN214060877U (zh) 一种缝纫装置
KR100851334B1 (ko) 그린타이어 인출장치
CN214060885U (zh) 一种安全气囊缝制设备
KR100836208B1 (ko) 그린타이어 인출장치
KR101560141B1 (ko) 4차종 헤밍다이 교환장치
CN210341288U (zh) 一种花样机的换模装置
CN216335087U (zh) 一种供料流水线的工位机构
JP3665026B2 (ja) パンチングプレスにおける金型交換装置
CN111469015B (zh) 一种化工机械制造用打磨设备
CN211590812U (zh) 一种通过式全自动晶棒四线开方四面磨削抛光装置
JP3901283B2 (ja) パンチングプレスにおける金型交換装置
CN111074434A (zh) 花样机的换模装置
CN210636177U (zh) 一种花样机的模板组件
CN213094037U (zh) 绕线机构及吊扇定子绕线机
CN216779328U (zh) 一种自动点胶设备
CN214298071U (zh) 一种分拣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