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2137U -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2137U
CN210312137U CN201920841200.8U CN201920841200U CN210312137U CN 210312137 U CN210312137 U CN 210312137U CN 201920841200 U CN201920841200 U CN 201920841200U CN 210312137 U CN210312137 U CN 210312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ergy storage
brake
branch
oi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12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继华
姜雪
李国清
周生朋
张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8412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2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2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2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箱上连接有蓄能系统和缓冲制动系统,缓冲制动系统包括制动供油主路;制动供油主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一制动供油支路和第一制动出油支路;第一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通过第一连通油路连接有并联的第二制动供油支路和第二制动出油支路;蓄能系统包括蓄能供油主路,蓄能供油主路的出油端连接并联的第一蓄能出油支路和第一蓄能供油支路;第一蓄能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二蓄能出油支路和第二蓄能供油支路;第二蓄能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三蓄能供油支路和第三蓄能出油支路,第三蓄能出油支路与第一连通油路相连通。该液压系统中实现制动盘的柔性蓄能缓冲制动。

Description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领域,具体涉及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一般是指长距离、大功率和大倾角的带式输送机,在重载停车尤其是紧急停车时,由于运量大、运距长、带速高,系统的惯性力很大,对胶带的冲击也很大。现有技术中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上一般使用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在制动时,盘式制动器会快速抱闸;盘式制动器快速抱闸后由于制动较为猛烈,会对胶带和机架造成很大冲击,严重的话会撕裂胶带,拉翻机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中的结构部件设计合理,制动盘实现柔性蓄能缓冲制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连接有蓄能系统和缓冲制动系统,缓冲制动系统包括制动供油主路,制动供油主路内串接有双联油泵;
制动供油主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一制动供油支路和第一制动出油支路,第一制动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一电磁溢流阀,第一制动供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一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通过第一连通油路连接有并联的第二制动供油支路和第二制动出油支路,第二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制动器,第二制动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
所述第二制动出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三制动出油支路和第四制动出油支路,第三制动出油支路内串接有节流阀,第四制动出油支路内串接有先导式溢流阀;
蓄能系统包括蓄能供油主路,双联油泵串联在蓄能供油主路上,蓄能供油主路的出油端连接并联的第一蓄能出油支路和第一蓄能供油支路,第一蓄能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二电磁溢流阀,第一蓄能供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一蓄能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二蓄能出油支路和第二蓄能供油支路,第二蓄能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二电磁换向阀和调速阀;
第二蓄能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三蓄能供油支路和第三蓄能出油支路,第三蓄能供油支路的末端连有第二蓄能器组,第三蓄能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第三蓄能出油支路的出油端与第一连通油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上还连接有第一手控出油支路,第一手控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一手动泵。
优选的,所述第二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还连接有第一制动蓄能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制动蓄能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与制动器并联设置,并且通过第二制动供油支路与制动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双联油泵上连接有电动机,双联油泵前端的制动供油主路上串接有第一吸油过滤器,双联油泵前端的蓄能供油主路上串接有第二吸油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为管式单向阀,第三单向阀为直角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前端的第三蓄能出油支路上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电磁换向阀及第三单向阀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溢流阀前端的第一制动出油支路上通过油管连接有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表与第一电磁溢流阀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磁溢流阀前端的第一蓄能出油支路上通过油管连有第二压力表,第二压力表与第二电磁溢流阀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双联油泵包括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第一油泵连在制动供油主路上,第二油泵连在蓄能供油主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具有在超速情况下,点刹减速制动功能,具有紧急制动功能,具有突然断电制动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具有应急开闸功能(配有进口的第一手动泵),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具有出口压力反馈检测功能,使系统压力调节更加迅速与准确。双联油泵可以同时供油,也可以分开供油,且电机可以空载起动,具有实用性高,使用范围广的优点。第二蓄能器组与制动器的油缸之间有一单向阀,保证制动器的油缸中油液不会向第二蓄能器组进行反向充液。正常制动时第二蓄能器组的液压油是不参与制动的,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需要一直得电。在突然失电时,第二电磁换向阀、调速阀组合使用,会让改油路保持恒定的流量,其时间是可调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中的结构部件设计合理,制动盘实现柔性蓄能缓冲制动,结构新颖,实用性高,创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油箱和缓冲制动系统油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油箱和蓄能系统油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制动器和托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蓄能器和液压泵站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蓄能器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6,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所述油箱1上连接有缓冲制动系统2和蓄能系统3。缓冲制动系统2包括制动供油主路21,制动供油主路21内串接有双联油泵201。
制动供油主路21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一制动供油支路22和第一制动出油支路23,第一制动出油支路23内串接有第一电磁溢流阀202,第一制动供油支路22内串接有第一单向阀203。
所述第一制动供油支路22的出油端通过第一连通油路24连接有并联的第二制动供油支路25和第二制动出油支路26,第二制动供油支路25的出油端连接制动器204,第二制动出油支路26内串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205。
所述第二制动出油支路26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三制动出油支路27和第四制动出油支路28,第三制动出油支路27内串接有节流阀206,第四制动出油支路28内串接有先导式溢流阀207。
蓄能系统3包括蓄能供油主路31,双联油泵201串联在蓄能供油主路31上,蓄能供油主路31的出油端连接并联的第一蓄能出油支路32和第一蓄能供油支路33,第一蓄能出油支路32内串接有第二电磁溢流阀301,第一蓄能供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二单向阀302。
所述第一蓄能供油支路33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二蓄能出油支路34和第二蓄能供油支路35,第二蓄能出油支路34内串接有第二电磁换向阀303和调速阀304。
第二蓄能供油支路35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三蓄能供油支路36和第三蓄能出油支路37,第三蓄能供油支路36的末端连有第二蓄能器组305,第三蓄能出油支路37内串接有第三电磁换向阀306和第三单向阀307,第三蓄能出油支路37的出油端与第一连通油路24相连通。
第一制动供油支路22的出油端上还连接有第一手控出油支路29,第一手控出油支路29内串接有第一手动泵208。
第二制动供油支路25的出油端还连接有第一制动蓄能器20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10,第一制动蓄能器20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10与制动器204并联设置,并且通过第二制动供油支路25与制动器204相连通。
双联油泵201上连接有电动机211,双联油泵201前端的制动供油主路21上串接有第一吸油过滤器212,双联油泵201前端的蓄能供油主路31上串接有第二吸油过滤器213。
第一单向阀203和第二单向阀302为管式单向阀,第三单向阀307为直角单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306前端的第三蓄能出油支路37上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08,第二压力传感器308与第三电磁换向阀306及第三单向阀307并联设置。
第一电磁溢流阀202前端的第一制动出油支路23上通过油管连接有第一压力表214,第一压力表214与第一电磁溢流阀202并联设置。
第二电磁溢流阀301前端的第一蓄能出油支路32上通过油管连有第二压力表309,第二压力表309与第二电磁溢流阀301并联设置。双联油泵201包括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第一油泵连在制动供油主路上,第二油泵连在蓄能供油主路上。油箱1上设置有液温计11和空气过滤器12,空气过滤器12与油箱1的内腔相连通,油箱1的底部连接有排油阀13。
实施例1
制动器松闸过程。
电控系统发出松闸指令,第一电磁换向阀205、第二电磁换向阀303和第三电磁换向阀306得电,电动机211得电带动双联油泵201工作,液压油经过第一吸油过滤器212和第二吸油过滤器213吸油。第一电磁溢流阀202和第二电磁溢流阀301此时暂时不得电。电动机211空载启动避免对电网形成冲击。
延时1秒后,第一电磁溢流阀202得电,液压油经过第一单向阀203和第一电磁溢流阀202调压后,在第一压力表214和第一压力传感器210上显示相应压力,液压油进入第一制动蓄能器209和制动器204,经过第一压力传感器210检测达到设定值后,第一电磁溢流阀202端点,双联油泵201的第一油泵卸荷,依靠第一电磁换向阀205、第二电磁换向阀303和第三电磁换向阀306的得电保压,此时快速松闸完成。本实施例中,制动器204安装在托架5上,蓄能器209连接在液压泵站6上。托架5的下端设置有底座51。制动器204有四个,四个制动器204之间的托架5的中部上设置有轴承座52。
实施例2
制动器保压过程。
给第二蓄能器组305充液保压,充当应急能源。给第二电磁溢流阀301得电,电动机211得电带动双联油泵201的第二油泵工作,液压油经过第二单向阀302和第二电磁溢流阀301调压后,在第二压力表309、第二压力传感器308显示相应压力,液压油进入到第二蓄能器组305中,经过第二压力传感器308检测达到设定值后,第一电磁溢流阀202和第二电磁溢流阀301失电,电动机211失电,整个系统松闸保压完成,此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05、第二电磁换向阀303和第三电磁换向阀306一直得电。
实施例3
正常制动器抱闸,柔性制动过程。
电控系统发出抱闸指令,第二电磁换向阀303和第三电磁换向阀306通电,第一电磁换向阀205断电复位导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液压油由第一制动蓄能器209经过先导式溢流阀207快速抱闸再由节流阀206缓慢抱闸,通过调节节流阀206的开口度抱闸时间可调。
实施例4
突然断电和紧急制动过程。
所用用电设备全部断电时,制动器204油缸、第一制动蓄能器209、第二蓄能器组305中的油经过第一电磁换向阀205、第二电磁换向阀303和第三电磁换向阀306导通。
一路液压油经过调速阀304回油箱1。此调速阀304基本保持进出口压差基本恒定,调速阀304中不管压力多大,在圈数相同的情况下,流量是一样的,流量圈数是可调的。
调速阀304恒定的流量下多余的液压油需经过先导式溢流阀207和节流阀206回到油箱1,此时制动器204油缸和第一制动蓄能器209泄压完成,延长了抱闸时间,减少了制动器突然抱闸对皮带机机架的冲击。
实施例5
上述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具有在超速情况下,点刹减速制动功能,具有紧急制动功能,具有突然断电制动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具有应急开闸功能(配有进口的第一手动泵208),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具有出口压力反馈检测功能,使系统压力调节更加迅速与准确。双联油泵可以同时供油,也可以分开供油,且电机可以空载起动,具有实用性高,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第二蓄能器组305与制动器204的油缸之间有一单向阀,保证制动器204的油缸中油液不会向第二蓄能器组305进行反向充液。正常制动时第二蓄能器组305的液压油是不参与制动的,第二电磁换向阀303和第三电磁换向阀306需要一直得电。
在突然失电时,第二电磁换向阀303、调速阀304组合使用,会让改油路保持恒定的流量,其时间是可调的。
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中的第二蓄能器组305的工作与制动器204的工作压力可以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210、第二压力传感器308分别监测两个油路的油压,与电控系统控制相连,决定第三电磁换向阀306的通断。
第三电磁换向阀306通电则使得缓冲制动系统2和蓄能系统3是两个独立回路,第三电磁换向阀306断电则是使得蓄能系统3充当应急能源。当然也可以是通断几个循环之后,经过第一压力传感器210、第二压力传感器3088压力监测,低于工作油压时,电动机211得电带动双联油泵201的第一油泵工作,为第二蓄能器组305和制动器204补压。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连接有蓄能系统和缓冲制动系统,缓冲制动系统包括制动供油主路,制动供油主路内串接有双联油泵;
制动供油主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一制动供油支路和第一制动出油支路,第一制动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一电磁溢流阀,第一制动供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一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通过第一连通油路连接有并联的第二制动供油支路和第二制动出油支路,第二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制动器,第二制动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
所述第二制动出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三制动出油支路和第四制动出油支路,第三制动出油支路内串接有节流阀,第四制动出油支路内串接有先导式溢流阀;
蓄能系统包括蓄能供油主路,双联油泵串联在蓄能供油主路上,蓄能供油主路的出油端连接并联的第一蓄能出油支路和第一蓄能供油支路,第一蓄能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二电磁溢流阀,第一蓄能供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一蓄能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二蓄能出油支路和第二蓄能供油支路,第二蓄能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二电磁换向阀和调速阀;
第二蓄能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连接有并联的第三蓄能供油支路和第三蓄能出油支路,第三蓄能供油支路的末端连有第二蓄能器组,第三蓄能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第三蓄能出油支路的出油端与第一连通油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上还连接有第一手控出油支路,第一手控出油支路内串接有第一手动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供油支路的出油端还连接有第一制动蓄能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制动蓄能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与制动器并联设置,并且通过第二制动供油支路与制动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油泵上连接有电动机,双联油泵前端的制动供油主路上串接有第一吸油过滤器,双联油泵前端的蓄能供油主路上串接有第二吸油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为管式单向阀,第三单向阀为直角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前端的第三蓄能出油支路上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三电磁换向阀及第三单向阀并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溢流阀前端的第一制动出油支路上通过油管连接有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表与第一电磁溢流阀并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溢流阀前端的第一蓄能出油支路上通过油管连有第二压力表,第二压力表与第二电磁溢流阀并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油泵包括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第一油泵连在制动供油主路上,第二油泵连在蓄能供油主路上。
CN201920841200.8U 2019-06-06 2019-06-06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Active CN210312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1200.8U CN210312137U (zh) 2019-06-06 2019-06-06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1200.8U CN210312137U (zh) 2019-06-06 2019-06-06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2137U true CN21031213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2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1200.8U Active CN210312137U (zh) 2019-06-06 2019-06-06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2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23203U (zh) 两桥工程机械液压转向及制动回路
CN208544412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综合收放刹车双系统
CN108317112B (zh) 一种叉车双联泵转向停车制动解除液压系统
CN201745568U (zh) 重型矿用自卸车制动控制系统
CN201779083U (zh)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
CN111634277A (zh) 一种制动集成阀块及应用该阀块的双回路湿式制动系统
CN111173788A (zh) 一种强夯机液压回转控制系统
CN210312137U (zh) 长距离输送机用柔性制动液压系统
CN109027063B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变压力偏航制动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23314U (zh) 双向驾驶防爆胶轮车制动保护系统
CN211765479U (zh) 一种液压制动系统
CN113757207A (zh) 一种负载敏感剪叉式高空作业车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CN201858082U (zh) 风力发电液压系统
CN112173994A (zh) 控制阀单元、液压控制回路及具有伸缩式起重臂的工程设备
CN216077824U (zh) 一种节能型减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CN211496640U (zh) 一种蓄电池单轨吊辅助运输设备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13479007U (zh) 一种基于液压系统的防爆制动器装置结构
CN212605061U (zh) 一种液压刹车系统
CN214170976U (zh) 一种液压单元结构
CN205779963U (zh) 平地机负载敏感液压系统
CN209146045U (zh) 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及集装货物装载机
JPH0640324A (ja) 鉄道車両用流体ブレーキ装置及び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の制御方法
CN202264758U (zh) 全液压制动系统
CN113062939A (zh) 用于无人机刹车系统的电液供给装置
CN208304565U (zh) 一种气液增压式配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ANDONG KED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370010004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lexible brake hydraulic system for long-distance conveyo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