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0229U -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0229U
CN210310229U CN201920883057.9U CN201920883057U CN210310229U CN 210310229 U CN210310229 U CN 210310229U CN 201920883057 U CN201920883057 U CN 201920883057U CN 210310229 U CN210310229 U CN 210310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rear cover
wire harness
groove
sh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30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伟
王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ting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Suzhou Co ltd
Shanghai Jinting Automobile Harness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ting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ting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ting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30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0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0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0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包括一外轮廓纵向呈7字型的后盖主体,后盖主体的一端用于与插接件固定,后盖主体的另一端为出线端,后盖主体内设有呈7字型的线束通道,线束通道与外部导通,后盖主体包括两块壳体,两块壳体互相对称,且两块壳体之间通过一连接片连接,两块壳体内均设有用于构成线束通道的线束槽;线束槽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插接件连接的接插件固定结构,线束槽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线束的导向槽,插接件固定机构与导向槽均沿线束槽的轴向方向排布;两块壳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机构和第二卡接机构,第一卡接机构位于接插件固定结构的外侧,第二卡接机构位于导向槽的外侧。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背景技术
扎带产品具有绑扎快速、绝缘性好、自锁禁锢、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厂、捆扎电视机、电脑等内部连接线,灯饰、电机、电子玩具等产品内线路的固定,机械设备油路管道的固定,船舶上电缆线路的固定,自行车整车包装或捆绑其他物体等,也可用于农业、园艺、手工艺品等捆扎物品。
当走线数量多,方向性强,还需考虑与其他部件干涉时,常用的捆扎装置难以满足特定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震动大,部件多,温度高的汽车设备,需要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包括一外轮廓纵向呈7字型的后盖主体,所述后盖主体的一端用于与插接件固定,所述后盖主体的另一端为出线端,所述后盖主体内设有呈7字型的线束通道,所述线束通道与外部导通,所述后盖主体包括两块壳体,所述两块壳体互相对称,且两块壳体之间通过一连接片连接,所述两块壳体内均设有用于构成线束通道的线束槽;
所述线束槽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插接件连接的接插件固定结构,所述线束槽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线束的导向槽,所述插接件固定机构与所述导向槽均沿所述线束槽的轴向方向排布;
所述两块壳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机构和第二卡接机构,所述第一卡接机构位于接插件固定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二卡接机构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后盖主体纵向为7字型,内部为线束槽,用于对线束进行走向的限制,配合线束槽对线束进行导向,保护线束、延长线束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对线束固定牢固,让线束减少和其他零件的摩擦从而,保护线束、延长线束使用寿命。
所述线束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导向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线束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导向槽包括至少两条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线束通道的中心轴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槽从而能够更好的对线束进行固定。
所述两块壳体分别为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上安装有第一卡接机构的卡扣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卡扣,所述右壳体上安装有第一卡接机构的凸起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凸起,所述第一卡接机构的卡扣和第一卡接机构的凸起互相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机构的卡扣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凸起互相卡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卡接能够更好的对线束进行固定,提高固定强度,减少线束的晃动。
所述接插件固定结构包括与插接件固定的凹槽。通过凹槽实现与插接件的固定。
所述线束通道靠近接插件固定结构处的内径大于所述线束通道靠近出线端处的内径,所述出线端处的内径在10mm-12mm之间。能适合走线数量多的情况。
所述出线端的内径优选为11.4mm。
所述线束槽的中间处还设有一倾斜的坡道。便于走线还能更好的对线束进行固定。
所述两个壳体是由聚己二酰己二胺制成的壳体。聚己二酰己二胺简称PA66,此款材料具有高抗张强度,耐韧,耐冲击性,耐磨性高,具有自熄性。
所述线束通道的内壁附着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是由橡胶制成的缓冲层。从而能够减少线束之间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盖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壳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盖主体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左壳体;2、右壳体;3、连接片;4、线束槽;5、接插件固定结构;6、导向槽;7、第一卡接机构的卡扣;8、第二卡接机构的卡扣;9、第一卡接机构的凸起;10、第二卡接机构的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包括一外轮廓纵向呈7字型的后盖主体,所述后盖主体的一端用于与插接件固定,所述后盖主体的另一端为出线端,所述后盖主体内设有呈7字型的线束通道,所述线束通道与外部导通,所述后盖主体包括两块壳体,所述两块壳体互相对称,且两块壳体之间通过一连接片3连接,所述两块壳体内均设有用于构成线束通道的线束槽4;所述线束槽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插接件连接的接插件固定结构5,所述线束槽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线束的导向槽6,所述插接件固定机构与所述导向槽均沿所述线束槽的轴向方向排布;所述两块壳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机构和第二卡接机构,所述第一卡接机构位于接插件固定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二卡接机构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后盖主体纵向为7字型,内部为线束槽,用于对线束进行走向的限制,配合线束槽对线束进行导向,保护线束、延长线束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对线束固定牢固,让线束减少和其他零件的摩擦从而,保护线束、延长线束使用寿命。
所述线束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导向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线束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导向槽包括至少两条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线束通道的中心轴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槽从而能够更好的对线束进行固定。所述两块壳体分别为左壳体1和右壳体2,所述左壳体上安装有第一卡接机构的卡扣7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卡扣8,所述右壳体上安装有第一卡接机构的凸起9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凸起10,所述第一卡接机构的卡扣和第一卡接机构的凸起互相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机构的卡扣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凸起互相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卡接能够更好的对线束进行固定,提高固定强度,减少线束的晃动。所述接插件固定结构包括与插接件固定的凹槽。通过凹槽实现与插接件的固定。所述线束通道靠近接插件固定结构处的内径大于所述线束通道靠近出线端处的内径,所述出线端处的内径在10mm-12mm之间。能适合走线数量多的情况。所述出线端的内径优选为11.4mm。所述线束槽的中间处还设有一倾斜的坡道。便于走线还能更好的对线束进行固定。所述两个壳体是由聚己二酰己二胺制成的壳体。聚己二酰己二胺简称PA66,此款材料具有高抗张强度,耐韧,耐冲击性,耐磨性高,具有自熄性。所述线束通道的内壁附着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是由橡胶制成的缓冲层。从而能够减少线束之间的晃动。所述后盖主体的高度为81.1mm。所述连接片的厚度在0.3mm-0.7mm。该范围下易于弯折且保证了强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轮廓纵向呈7字型的后盖主体,所述后盖主体的一端用于与插接件固定,所述后盖主体的另一端为出线端,所述后盖主体内设有呈7字型的线束通道,所述线束通道与外部导通,所述后盖主体包括两块壳体,所述两块壳体互相对称,且两块壳体之间通过一连接片连接,所述两块壳体内均设有用于构成线束通道的线束槽;
所述线束槽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插接件连接的接插件固定结构,所述线束槽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线束的导向槽,所述插接件固定机构与所述导向槽均沿所述线束槽的轴向方向排布;
所述两块壳体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机构和第二卡接机构,所述第一卡接机构位于接插件固定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二卡接机构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导向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线束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导向槽包括至少两条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线束通道的中心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壳体分别为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上安装有第一卡接机构的卡扣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卡扣,所述右壳体上安装有第一卡接机构的凸起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凸起,所述第一卡接机构的卡扣和第一卡接机构的凸起互相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机构的卡扣和第二卡接机构的凸起互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固定结构包括与插接件固定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通道靠近接插件固定结构处的内径大于所述线束通道靠近出线端处的内径,所述出线端处的内径在10mm-12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槽的中间处还设有一倾斜的坡道。
CN201920883057.9U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Active CN210310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3057.9U CN21031022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3057.9U CN21031022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0229U true CN210310229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3057.9U Active CN21031022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0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0690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5830295B (zh) 带保护件的电线
CN104584349B (zh) 线束外装部件和线束
CN105594082B (zh) 屏蔽管
CN102055122A (zh) 线束
CN105474490A (zh) 线束
CN108075241A (zh) 电线安装部件、带电线的电线安装部件以及连接器
CN106356781B (zh) 外装部件和线束
CN106104937B (zh) 多极的电气的插塞连接器部件
US9776580B2 (en) Wire harness
CN109564800A (zh) 线束
US10242768B2 (en) Wire harness exterior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CN105830296A (zh) 保护管和保护管装接方法
WO2014021348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0310229U (zh)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接插件后盖
CN111376847B (zh) 线束
KR102381550B1 (ko) 와이어 하네스용 전선 구조체
US20180208134A1 (en) Protector and wire harness
JP2013232347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US20190092255A1 (en) Wire harness
CN21032626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总成
JPH0677116U (ja) 平角導体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平角導体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クランプ
CN210405884U (zh) 一种防止汽车线束互相干涉的电器盒橡胶护盖
CN216564345U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保护套
CN210391012U (zh) 一种用于固定保护汽车线束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