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7479U - 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7479U
CN210297479U CN201921616230.5U CN201921616230U CN210297479U CN 210297479 U CN210297479 U CN 210297479U CN 201921616230 U CN201921616230 U CN 201921616230U CN 210297479 U CN210297479 U CN 210297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motor
substrate
inverter board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62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喜幸
阿部达夫
坂本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os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7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74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03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08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2/1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he outer member having more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e.g. rollers, than the inner member
    • F04C2/102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he outer member having more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e.g. rollers, than the inner member the two members rotating simultaneously around their respective a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20Fluid liquid, i.e. incompressible
    • F04C2210/206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40Electric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5Fastening means, e.g. bo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8Electronic circuits (e.g. inverters) installed inside the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单元及电动泵装置。马达单元包括:马达;逆变器基板,与马达电连接;壳体,收容马达及逆变器基板;端子,位于横跨壳体的外部与内部延长的配线构件的端部,插入贯穿逆变器基板的端子插入孔;螺钉构件,插入贯穿逆变器基板的螺钉插入孔,相对于壳体或马达固定逆变器基板;以及基板定位结构,相对于壳体对逆变器基板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单元及电动泵装置可抑制逆变器基板与螺钉构件共转,并可抑制对端子或焊料施加负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抑制逆变器基板与螺钉构件共转,并可抑制对端子或焊料施加负荷的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Description

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泵装置包括:泵、马达、壳体、以及基板。专利文献1的电动泵装置利用多个螺钉将电路基板紧固在绝缘体的台座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9463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可想到将配线构件的端子插入设置在基板的贯穿孔来进行焊接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当紧固第一个螺钉时,存在基板与螺钉共转,对端子施加弯曲负荷或对焊料施加负荷的担忧。
鉴于所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逆变器基板与螺钉构件共转,并可抑制对端子或焊料施加负荷的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单元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马达;逆变器基板,与所述马达电连接;壳体,收容所述马达及所述逆变器基板;端子,位于横跨所述壳体的外部与内部延长的配线构件的端部,插入贯穿所述逆变器基板的端子插入孔;螺钉构件,插入贯穿所述逆变器基板的螺钉插入孔,相对于所述壳体或所述马达固定所述逆变器基板;以及基板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壳体对所述逆变器基板进行定位。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所述马达单元。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图2的III-III剖面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的背面图(平面图),表示从装置卸下了逆变器壳体部的第一构件等的状态。
图5是将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背面图,且表示从装置卸下了逆变器壳体部的第一构件及逆变器基板等的状态。
图6是将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且表示从装置卸下了逆变器壳体部的第一构件及逆变器基板等的状态。
图7是表示图5的VII-VII剖面的纵剖面图。
图8是表示基板定位结构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符号的说明]
1:电动泵装置
10:马达单元
11:壳体
12:马达壳体部
13:逆变器壳体部
20:马达
40:逆变器基板
41:端子插入孔
42:螺钉插入孔
43:定位孔部
44:定位凹部
45a:第一角部
50:配线构件
51:端子
60:螺钉构件
70:基板定位结构
71:销部
71a:接触部
71b:台座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0及包括其的电动泵装置1进行说明。在附图中,适宜表示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的XYZ坐标系。马达单元10以及电动泵装置1包括马达20与逆变器基板40。马达20具有中心轴J,中心轴J沿着Z轴方向延长。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事先无特别说明,则将与中心轴J平行的方向仅称为“轴方向”。马达20的轴方向位置与逆变器基板40的轴方向位置互不相同。轴方向之中,将从马达20前往逆变器基板 40的方向称为轴方向一侧(+Z侧),将从逆变器基板40前往马达20的方向称为轴方向另一侧(-Z侧)。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径向仅称为“径向”。径向之中,将接近中心轴J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J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即环绕中心轴J的轴仅称为“圆周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行的方向”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包含大致正交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泵装置1例如吸入、喷出油等流体。电动泵装置1例如具有使流体在流路循环的功能。在流体为油的情况下,电动泵装置1也可以另称为电动油泵装置。虽然未特别图示,但电动泵装置1例如设置在车辆的驱动装置等。也就是说,电动泵装置1搭载在车辆。
如图1~图7所示,马达单元10包括:壳体11、紧固螺钉18、固定螺钉19、马达20、逆变器基板40、配线构件50、螺钉构件60、基板定位结构 70、以及线圈支架80。配线构件50具有位于配线构件50的端部的端子51。也就是说,马达单元10包括端子51。电动泵装置1包括:马达单元10、泵部90、以及泵盖95。即,电动泵装置1包括:壳体11、紧固螺钉18、固定螺钉19、马达20、逆变器基板40、配线构件50及其端子51、螺钉构件60、基板定位结构70、线圈支架80、泵部90、以及泵盖95。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基板40的一对板面朝向轴方向。逆变器基板40的一对板面中的一个板面朝向轴方向一侧。逆变器基板40的一对板面中的另一个板面朝向轴方向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方向观察”的含义与“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相同。
壳体11收容马达20及逆变器基板40。壳体11具有马达壳体部12与逆变器壳体部13。马达壳体部12收容马达20。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体部 12也收容泵部90。也就是说,壳体11也收容泵部90。马达壳体部12具有:收容筒部12a、凸缘部12b、泵收容壁部12c、轴承保持筒部12d、油封12e、以及支柱部12g。
收容筒部12a为在轴方向上延长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筒部12a 为圆筒状。在收容筒部12a收容马达20。凸缘部12b从收容筒部12a的轴方向一侧的端部朝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12b为板面朝向轴方向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方向观察,凸缘部12b的外形为大致多角形状。
泵收容壁部12c配置在收容筒部12a的轴方向另一侧的端部。泵收容壁部12c配置在收容筒部12a内。泵收容壁部12c堵塞收容筒部12a的轴方向另一侧的开口。泵收容壁部12c为板面朝向轴方向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泵收容壁部12c为大致圆板状。泵收容壁部12c收容泵部90。泵收容壁部12c 具有泵收容孔12f、及多个减重孔(lightening hole)(省略图示)。
泵收容孔12f从泵收容壁部12c的朝向轴方向另一侧的板面朝轴方向一侧凹陷。在本实施方式中,泵收容孔12f为圆孔状。从轴方向观察,泵收容孔12f配置在泵收容壁部12c的中央部。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多个减重孔从泵收容壁部12c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板面朝轴方向另一侧凹陷,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来配置。多个减重孔配置在泵收容孔12f的径向外侧。
轴承保持筒部12d为从泵收容壁部12c朝轴方向一侧延长的筒状。轴承保持筒部12d从泵收容壁部12c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板面朝轴方向一侧突出。轴承保持筒部12d保持马达20的后述的第一轴承35。第一轴承35是在轴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而配置在马达20的多个轴承35、36之中,位于后述的转子芯23的轴方向另一侧的轴承。第一轴承35嵌合在轴承保持筒部12d内。油封12e为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的环状。油封12e配置在轴承保持筒部12d 内,与第一轴承35相比位于轴方向另一侧。
支柱部12g在轴方向上延长。支柱部12g配置在凸缘部12b,从凸缘部 12b朝轴方向一侧延长。支柱部12g从凸缘部12b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板面朝轴方向一侧突出。设置多个支柱部12g。从轴方向观察,多个支柱部12g 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来配置。详细而言,从轴方向观察,也就是说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多个支柱部12g相互空开间隔而配置在与逆变器基板40的外周部重叠的位置。支柱部12g与逆变器基板40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柱部12g为大致圆筒状。支柱部12g随着前往轴方向一侧,外径变小。支柱部12g的外周面为锥状。支柱部12g在支柱部12g 的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支柱部12g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端面为与中心轴J 垂直的平面状。支柱部12g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端面与逆变器基板40的朝向轴方向另一侧的板面接触。
支柱部12g配置在逆变器壳体部13内。支柱部12g在逆变器壳体部13 的内部延长。支柱部12g贯穿逆变器壳体部13的后述的第二构件17。支柱部12g在轴方向上贯穿第二构件17的后述的底壁部17a。从轴方向观察,支柱部12g配置在第二构件17的后述的周壁部17b的内部。从径向观察,支柱部12g与周壁部17b相比更朝轴方向一侧突出。
逆变器壳体部13收容逆变器基板40。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壳体部 13也收容线圈支架80。也就是说,壳体11也收容线圈支架80。逆变器壳体部13具有第一构件16与第二构件17。
第一构件16也可以另称为逆变器壳体部13的盖构件。第一构件16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轴方向一侧,从轴方向一侧覆盖逆变器基板40。第一构件16与逆变器基板40的一对板面中的一个板面相向。在轴方向上,第一构件16与逆变器基板40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一个板面空开间隙而相向。第一构件16为有顶筒状。
第一构件16具有:顶壁16a、周壁16b、以及凸缘16c。顶壁16a与逆变器基板40的一个板面相向。周壁16b为从顶壁16a的外周部朝轴方向另一侧延长的筒状。从径向观察,周壁16b与逆变器基板40重叠来配置。凸缘16c 从周壁16b的轴方向另一侧的端部朝径向外侧扩展。
第二构件17也可以另称为逆变器壳体部13的本体构件。在轴方向上,第二构件17位于马达壳体部12与第一构件16之间。也就是说,第二构件 17配置在马达壳体部12与第一构件16之间。第二构件17固定在凸缘部12b。在轴方向上,第二构件17被夹在凸缘部12b与凸缘16c之间,通过紧固螺钉 18来固定。设置多个紧固螺钉18。多个紧固螺钉18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来配置。
第二构件17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轴方向另一侧,从轴方向另一侧覆盖逆变器基板40。第二构件17与逆变器基板40的一对板面中的另一个板面相向。在轴方向上,第二构件17与逆变器基板40的朝向轴方向另一侧的另一个板面空开间隙而相向。第二构件17为有底筒状。
第二构件17具有底壁部17a与周壁部17b。底壁部17a与逆变器基板40 的另一个板面相向。底壁部17a为板面朝向轴方向的板状。底壁部17a通过固定螺钉19而与凸缘部12b固定。也就是说,第二构件17通过固定螺钉19 而固定在马达壳体部12。设置多个固定螺钉19。多个固定螺钉19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来配置。
底壁部17a具有:轴承固定器17c、波形垫圈17g、嵌合筒部17d、贯穿孔17e、肋部17f、以及销部71。也就是说,第二构件17具有轴承固定器17c 及贯穿孔17e。另外,销部71设置在逆变器壳体部13。
轴承固定器17c为金属制。当将第二构件17射出成形时,将轴承固定器 17c与其他金属零件一同配置在未图示的模具内。将已熔融的树脂填充至所述模具内并进行固化,由此将第二构件17与轴承固定器17c一同嵌入成形。也就是说,第二构件17具有树脂制的部分。轴承固定器17c为有顶筒状。轴承固定器17c保持马达20的后述的多个轴承35、36中的至少一个轴承36。轴承固定器17c保持第二轴承36。第二轴承36是多个轴承35、36之中,位于后述的转子芯23的轴方向一侧的轴承。第二轴承36嵌合在轴承固定器17c 内。
波形垫圈17g为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的环状。波形垫圈17g配置在轴承固定器17c内,在轴方向上,位于轴承固定器17c的顶壁部与第二轴承36之间。在轴方向上,波形垫圈17g接触轴承固定器17c的顶壁部与第二轴承36。
嵌合筒部17d为从底壁部17a朝轴方向另一侧延长的筒状。嵌合筒部17d 嵌合在收容筒部12a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筒部17d为圆筒状,嵌合在收容筒部12a的轴方向一侧的端部(开口部)的内侧。
贯穿孔17e在轴方向上贯穿底壁部17a。在本实施方式中,贯穿孔17e 为圆孔状。设置多个贯穿孔17e。从轴方向观察,多个贯穿孔17e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来配置。详细而言,从轴方向观察,也就是说在逆变器基板 40的俯视中,多个贯穿孔17e相互空开间隔而配置在与逆变器基板40的外周部重叠的位置。在各贯穿孔17e分别插入支柱部12g。也就是说,在贯穿孔 17e插入支柱部12g。
肋部17f从底壁部17a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板面朝轴方向一侧突出,并沿着与中心轴J垂直的未图示的假想的平面延长。设置多个肋部17f。多个肋部17f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而呈放射状地延长。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肋部 17f具有在径向上延长的肋部17f、及从轴方向观察在径向以外的方向上延长的肋部17f。多个肋部17f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来配置。肋部17f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周壁部17b连接。与周壁部17b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端面相比,肋部17f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端面位于轴方向另一侧。
销部71在轴方向上延长。销部71从底壁部17a朝轴方向一侧延长。在本实施方式中,销部71与多个肋部17f中的一个肋部17f一体地设置。也就是说,销部71与一个肋部17f是单一的构件的部分。销部71位于一个肋部 17f的径向内端部与径向外端部之间。
销部71插入逆变器基板40的后述的定位孔部43。销部71之中,轴方向一侧的端部插入定位孔部43。与支柱部12g的轴方向一侧的端面相比,销部71的轴方向一侧的端部朝轴方向一侧突出。从轴方向观察,销部71与多个支柱部12g中的至少一个支柱部12g空开间隙而相向。即,从轴方向观察,销部71与至少一个支柱部12g空开间隙而接近配置。销部71随着从底壁部 17a前往轴方向一侧,外径阶段性地变小。销部71具有:接触部71a、台座部71b、以及销肋部71c。
接触部71a为在轴方向上延长的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71a为圆柱状。接触部71a具有位于销部71的轴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部分。接触部71a 的外周面与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孔部43的内周面接触。在接触部71a之中未配置销肋部71c的轴方向一侧的部分中,将销部71的外径设为最小。销部 71之中,在轴方向上未配置销肋部71c的接触部71a的部分,也就是说接触部71a的轴方向一侧的部分也可以另称为销部71的小径部。销部71的小径部插入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孔部43。
台座部71b为在轴方向上延长的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台座部71b为圆柱状。台座部71b的外径比接触部71a大。台座部71b位于接触部71a的轴方向另一侧。台座部71b与接触部71a的轴方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台座部71b从轴方向另一侧支撑接触部71a。也就是说,台座部71b支撑接触部 71a。在台座部71b中将销部71的外径设为最大。销部71之中,在轴方向上配置台座部71b的部分也可以另称为销部71的大径部。销部71的大径部的外径比销部71的小径部的外径大。
销肋部71c为在轴方向上延长的肋状。销肋部71c设置在接触部71a的外周面之中,位于轴方向另一侧的部分。销肋部71c不设置在接触部71a的外周面中的轴方向一侧的部分。与逆变器基板40的朝向轴方向另一侧的板面相比,销肋部71c的轴方向一侧的端部朝轴方向另一侧分离来配置。也就是说,销肋部71c与逆变器基板40在轴方向上相互分离来配置。销肋部71c的轴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与台座部71b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端面连接。销肋部71c 随着前往轴方向另一侧,从接触部71a的外周面突出的高度变大。
设置多个销肋部71c。从轴方向观察,多个销肋部71c相互空开间隔而配置在接触部71a的外周面。销部71之中,在轴方向上配置销肋部71c的部分也可以另称为销部71的中径部。销部71的中径部的外径比销部71的小径部的外径大,比销部71的大径部的外径小。销部71的中径部及大径部与逆变器基板40相比配置在轴方向另一侧。
周壁部17b为从底壁部17a的外周部朝轴方向一侧延长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17b为大致多角形筒状。周壁部17b具有间隔件17h与连接器部17i。
间隔件17h为在轴方向上延长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17h为圆筒状。间隔件17h设置在周壁部17b,在轴方向上贯穿第二构件17。设置多个间隔件17h。多个间隔件17h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来配置。在各间隔件17h内分别插入紧固螺钉18。间隔件17h为金属制。当将第二构件17 射出成形时,将间隔件17h与其他金属零件一同配置在未图示的模具内。将已熔融的树脂填充至所述模具内并进行固化,由此将第二构件17与间隔件17h一同嵌入成形。
连接器部17i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连接。连接器部17i为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部17i为四角形筒状。从轴方向观察,连接器部17i从周壁部 17b朝周壁部17b的外侧延长。连接器部17i沿着与中心轴J垂直的未图示的假想的平面,从周壁部17b朝外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连接器部 17i从周壁部17b突出的方向称为突出方向。连接器部17i的突出方向为+X 侧。与突出方向相反侧为-X侧。另外,有时将从轴方向观察,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在宽度方向上,连接器部17i 配置在与中心轴J不同的位置。在宽度方向上,将从中心轴J前往连接器部 17i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一侧(+Y侧),将从连接器部17i前往中心轴J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另一侧(-Y侧)。
连接器部17i与周壁部17b是单一的构件的部分。在连接器部17i的内部配置配线构件50的一部分。连接器部17i与配线构件50固定。
马达20具有:转子21,定子26,以及多个轴承35、36。转子21具有:轴22、转子芯23、磁铁24、以及磁铁固定器25。
轴22沿着中心轴J延长。轴22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在轴方向上延长。轴22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进行旋转。轴22由多个轴承35、36环绕中心轴J 旋转自如地支撑。多个轴承35、36例如为滚珠轴承等。多个轴承35、36之中,第一轴承35支撑轴22的与转子芯23相比位于轴方向另一侧的部分。多个轴承35、36之中,第二轴承36支撑轴22的与转子芯23相比位于轴方向一侧的部分。
转子芯23固定在轴22的外周面。转子芯23为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延长的环状。转子芯23为在轴方向上延长的筒状。转子芯23例如为将多个电磁钢板在轴方向上层叠来构成的钢板层叠体。
磁铁24配置在转子芯23的径向外侧面。设置多个磁铁24。多个磁铁24 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而配置在转子芯23的径向外侧面。此外,磁铁 24例如也可以是一个圆筒状的环形磁铁。
磁铁固定器25设置在转子芯23,保持磁铁24。磁铁固定器25相对于转子芯23固定磁铁24。磁铁固定器25配置在转子芯23的径向外侧面及朝向轴方向另一侧的面。磁铁固定器25从径向外侧及轴方向另一侧按压磁铁24。磁铁固定器25具有:位于在圆周方向上邻接的一对磁铁24彼此之间并在轴方向上延长的部分、及位于磁铁24的轴方向另一侧且为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的环状的部分。
定子26配置在转子21的径向外侧,在径向上与转子21空开间隙而相向。也就是说,定子26在径向上与转子21相向。定子26遍及圆周方向的全周,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1。定子26具有:定子芯27、绝缘体28、以及多个线圈29。
定子芯27为将中心轴J作为中心的环状。定子芯27在转子21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1。定子芯27配置在转子21的径向外侧,在径向上与转子21 空开间隙而相向。定子芯27例如为将多个电磁钢板在轴方向上层叠来构成的钢板层叠体。
定子芯27具有芯背(core back)27a与多个齿(teeth)27b。芯背27a为将中心轴作为中心的环状。芯背27a为在轴方向上延长的筒状。芯背27a的径向外侧面与收容筒部12a的内周面固定。齿27b从芯背27a的径向内侧面朝径向内侧延长。多个齿27b在圆周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而配置在芯背27a 的径向内侧面。齿27b的径向内侧面从径向外侧与磁铁24的径向外侧面空开间隙而相向。
绝缘体28安装在定子芯27。绝缘体28具有覆盖多个齿27b的部分。绝缘体28的材料例如为树脂等绝缘材料。线圈29安装在定子芯27。线圈29 经由绝缘体28而安装在定子芯27。多个线圈29分别通过将导线经由绝缘体 28而卷绕在各齿27b来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0为三相马达。所谓三相,是指U相、V相及 W相。在三相马达的情况下,构成U相、V相及W相的各线圈29的导线彼此互不相同。即,U相的线圈29的导线与V相的线圈29的导线及W相的线圈29的导线互不相同。线圈29在线圈29的导线的两端部具有从线圈29抽出的一对端部。线圈29的导线的端部29a也可以另称为线圈29的抽出部。
逆变器基板40经由配线构件50而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电连接。逆变器基板40与马达20电连接。逆变器基板40将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供给至马达20的定子26。逆变器基板40对供给至马达20的电流进行控制。
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逆变器基板40为多角形状,具有多个角部45a、45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逆变器基板 40为大致五角形状,逆变器基板40具有五个角部45a、45b、……。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多个角部45a、45b、……之中,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位于逆变器基板40的宽度方向一侧(+Y侧)且位于突出方向(+X侧)的角部称为第一角部45a。第一角部45a与中心轴J相比位于宽度方向一侧且位于突出方向。另外,第二角部45b是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位于逆变器基板 40的宽度方向另一侧(-Y侧)且位于与突出方向相反侧(-X侧)的角部。第二角部45b与中心轴J相比位于宽度方向另一侧且位于与突出方向相反侧。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第三角部与中心轴J相比位于宽度方向另一侧且位于突出方向。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第四角部及第五角部与中心轴J 相比位于宽度方向一侧且位于与突出方向相反侧。
逆变器基板40具有:抽出部插入孔48、端子插入孔41、螺钉插入孔42、以及定位孔部43。抽出部插入孔48在逆变器基板40的板厚方向上(在轴方向上)贯穿逆变器基板40。也就是说,抽出部插入孔48贯穿逆变器基板40。设置多个抽出部插入孔4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多个抽出部插入孔48排列成直线状。多个抽出部插入孔48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在突出方向上并列。在各抽出部插入孔48 分别插入线圈29的端部29a。线圈29的端部29a通过焊料30而与逆变器基板40接合。
端子插入孔41在逆变器基板40的板厚方向上贯穿逆变器基板40。也就是说,端子插入孔41贯穿逆变器基板40。设置多个端子插入孔4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多个端子插入孔41排列成直线状。多个端子插入孔41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突出方向(+X侧)的端部,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并列。端子插入孔41配置在第一角部45a。换言之,逆变器基板40的多个角部45a、45b、……之中,端子插入孔41所在的角部为第一角部45a。在各端子插入孔41分别插入配线构件50的端子51。端子 51通过焊料31而与逆变器基板40接合。
螺钉插入孔42在逆变器基板40的板厚方向上贯穿逆变器基板40。也就是说,螺钉插入孔42贯穿逆变器基板40。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也就是说从轴方向观察,螺钉插入孔42与支柱部12g的内螺纹部重叠来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设置多个螺钉插入孔42。从轴方向观察,各螺钉插入孔42与各支柱部12g的内螺纹部重叠来配置。
螺钉插入孔42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多个角部45a、45b、……。多个螺钉插入孔42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第一角部45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角部45a配置两个螺钉插入孔42。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在第一角部 45a的两个螺钉插入孔42彼此之间配置端子插入孔41。在宽度方向上,端子插入孔41位于两个螺钉插入孔42之间。
定位孔部43在逆变器基板40的板厚方向上贯穿逆变器基板40。也就是说,定位孔部43贯穿逆变器基板4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逆变器基板40设置一个定位孔部43。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定位孔部43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角部。定位孔部43配置在第一角部45a。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定位孔部43配置在端子插入孔41与逆变器基板40的外周端面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宽度方向上,定位孔部43配置在端子插入孔41与逆变器基板40的朝向宽度方向一侧的外周端面之间。
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定位孔部43与第一角部45a的两个螺钉插入孔42之中的一个螺钉插入孔42在突出方向上空开间隙而相向,所述一个螺钉插入孔42与端子插入孔41相比位于宽度方向一侧。也就是说,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第一角部45a的螺钉插入孔42与定位孔部43空开间隙而相向。
配线构件50穿过连接器部17i,横跨第二构件17的外部与内部延长。也就是说,配线构件50横跨壳体11的外部与内部延长。配线构件50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电连接。配线构件50与逆变器基板4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线构件50为金属制的细长的板状。配线构件50也可以另称为母线。设置多个配线构件50。
在各配线构件50分别设置端子51。也就是说,设置多个端子51。端子 51位于配线构件50的两端部之中,配置在壳体11的内部的一个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线构件50为单一的构件,端子51构成配线构件50的一部分。端子51在逆变器壳体部13的内部,在轴方向上延长。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端子51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第一角部45a。端子51插入端子插入孔41。端子51利用焊料31来与逆变器基板40连接。
螺钉构件60插入螺钉插入孔42。螺钉构件60具有外螺纹部。插入螺钉插入孔42的螺钉构件60的外螺纹部螺固在支柱部12g的内螺纹部。也就是说,螺钉构件60插入螺钉插入孔42,并固定在支柱部12g。螺钉构件60相对于壳体11固定逆变器基板40。
基板定位结构70相对于壳体11对逆变器基板40进行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定位结构70具有销部71、及销部71的外周面所接触的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部。具体而言,销部71的接触部71a与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部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部为定位孔部43的内周面。即,接触部71a的外周面与定位孔部43的内周面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在通过基板定位结构70而已将逆变器基板40定位在壳体11的状态下,利用螺钉构件60进行固定。由此,可抑制逆变器基板 40与螺钉构件60共转,并可抑制对端子51或焊料31施加负荷。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通过使销部71的外周面接触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部这一简单的构成,而相对于壳体11对逆变器基板40进行定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销部71的外周面遍及其全周被定位孔部43的内周面包围。因此,在沿着与中心轴J垂直的未图示的假想的平面的所有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1稳定地对逆变器基板40进行定位。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将销部71中的接触部71a的外径抑制得小来提高逆变器基板40的配线图案的自由度,并通过台座部71b及销肋部71c来确保销部71的刚性,而稳定地进行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
基板定位结构70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第一角部45a。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将基板定位结构70与端子插入孔41接近来配置,因此使基板定位结构70 稳定地发挥功能,并容易将端子51插入端子插入孔41。
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基板定位结构70配置在端子插入孔41与逆变器基板40的外周端面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宽度方向上,基板定位结构70配置在端子插入孔41与逆变器基板40的朝向宽度方向一侧的外周端面之间。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基板定位结构70接近逆变器基板40的外周端面来配置,因此可抑制基板定位结构70对逆变器基板40的配线图案的自由度产生影响。
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基板定位结构70与第一角部45a的两个螺钉插入孔42之中的一个螺钉插入孔42在突出方向上空开间隙而相向,所述一个螺钉插入孔42与端子插入孔41相比位于宽度方向一侧。也就是说,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第一角部45a的螺钉插入孔42与基板定位结构70 空开间隙而相向。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角部45a中,螺钉插入孔42与基板定位结构70空开间隙而邻接,接近来配置。由于在螺钉插入孔42的附近难以配置逆变器基板40的配线图案,因此即便配置基板定位结构70,也良好地维持配线图案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螺钉插入孔42配置在逆变器基板40的多个角部45a、45b、……。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多个角部45a、45b、……的螺钉构件60来固定逆变器基板40,因此逆变器基板40的固定状态更稳定。
在轴方向上,线圈支架80位于马达20与逆变器基板40之间。也就是说,线圈支架80配置在马达20与逆变器基板40之间。线圈支架80在马达20与逆变器基板40之间支撑线圈29的端部29a。线圈支架80在轴方向上朝逆变器基板40引导线圈29的端部29a。
泵部90由马达20的动力来驱动。泵部90吸入、喷出油等流体。泵部 90配置在马达20的轴方向另一侧。泵部90位于电动泵装置1的轴方向另一侧的部分。虽然未特别图示,但泵部90与设置在车辆的驱动装置等的油等流体的流路连接。因此,在电动泵装置1中,泵部90所在的轴方向另一侧的部分固定在车辆的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泵部90具有摆线泵(trochoid pump)结构。泵部90 具有内转子91与外转子92。内转子91及外转子92分别具有摆线齿形。内转子91固定在轴22的轴方向另一侧的端部。此外,也可以在规定范围内容许内转子91与轴22的环绕中心轴J的相对的转动。外转子92配置在内转子 91的径向外侧。外转子92从径向外侧,遍及圆周方向的全周包围内转子91。
泵盖95固定在马达壳体部12的轴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从轴方向另一侧覆盖泵部90。也就是说,泵盖95固定在壳体11并覆盖泵部90。泵盖95与未图示的车辆的构件固定。泵盖95的朝向轴方向另一侧的面与车辆的构件接触。泵盖95具有盖部96与脚部97。
从轴方向观察,盖部96与泵部90重叠来配置,并从轴方向另一侧覆盖泵部90。也就是说,盖部96覆盖泵部90。盖部96具有流入口96a与流出口96b。流入口96a及流出口96b分别与泵部90连接。流入口96a包含在轴方向上贯穿盖部96的贯穿孔。流入口96a使流体流入泵部90。即,泵部90经由流入口96a而从装置外部吸入流体。流出口96b包含在轴方向上贯穿盖部 96的贯穿孔。流出口96b使流体从泵部90中流出。即,泵部90经由流出口 96b而朝装置外部喷出流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方向观察,流入口96a 与流出口96b在突出方向上并列。
脚部97与盖部96连接,配置在盖部96的径向外侧。脚部97与收容筒部12a相比更朝径向外侧突出。在圆周方向上并列设置多个脚部97。在各脚部97的径向外端部分别设置螺栓插入孔97a。螺栓插入孔97a在轴方向上贯穿脚部97。使用插入螺栓插入孔97a的未图示的螺栓构件,将电动泵装置1 固定在车辆的构件。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如可如下述所说明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构成的变更等。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螺钉构件60相对于壳体11固定逆变器基板40的构成作为一例来列举,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螺钉构件60相对于马达 20的构成元件(例如绝缘体28等)固定逆变器基板40的构成。即,螺钉构件60相对于壳体11或马达20固定逆变器基板40。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基板定位结构70中的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部为定位孔部43的内周面的一例,但并不限定于此。图8表示基板定位结构 70的变形例。在此变形例中,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部为从逆变器基板40的外周端面凹陷的定位凹部44的内周面。根据此变形例,当相对于壳体11安装逆变器基板40时,容易将销部71设置在定位凹部44内,而容易制造。
另外,作为与所述不同的变形例,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基板定位结构70 也可以具有:孔部,设置在逆变器壳体部13;以及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部,在逆变器基板40的俯视中与所述孔部重叠。孔部例如从底壁部17a的朝向轴方向一侧的板面朝轴方向另一侧凹陷,并从轴方向另一侧与逆变器基板40相向。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部为贯穿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孔部43、及从逆变器基板40的外周端面凹陷的定位凹部44的任一者。根据此变形例,可将未图示的夹具销插入孔部,使夹具销的外周面与逆变器基板40的定位孔部43 的内周面及定位凹部44的内周面的任一者接触。通过简单的构成,可相对于壳体11对逆变器基板40进行定位。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沿着与中心轴J垂直的未图示的假想的平面的方向上,规定了突出方向及宽度方向,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与连接器部17i从周壁部17b突出的方向无关,将与突出方向平行的方向另称为“第一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方向是沿着与中心轴J垂直的假想的平面的方向中的规定的方向。在此情况下,第一方向的一侧(+X侧)相当于突出方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X侧)相当于与突出方向相反侧。另外,也可以将宽度方向另称为“第二方向”。也就是说,第二方向是沿着与中心轴J垂直的假想的平面的方向之中,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此情况下,第二方向的一侧(+Y 侧)相当于宽度方向一侧,第二方向的另一侧(-Y侧)相当于宽度方向另一侧。
此外,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将所述实施方式、变形例等中所说明的各构成(构成元件)加以组合,另外,可进行构成的附加、省略、替换、其他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不由所述实施方式限定,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达;
逆变器基板,与所述马达电连接;
壳体,收容所述马达及所述逆变器基板;
端子,位于横跨所述壳体的外部与内部延长的配线构件的端部,插入贯穿所述逆变器基板的端子插入孔;
螺钉构件,插入贯穿所述逆变器基板的螺钉插入孔,相对于所述壳体或所述马达固定所述逆变器基板;以及
基板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壳体对所述逆变器基板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
马达壳体部,收容所述马达;以及
逆变器壳体部,收容所述逆变器基板;
所述基板定位结构具有:
销部,设置在所述逆变器壳体部;以及
所述逆变器基板的定位部,接触所述销部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为贯穿所述逆变器基板的定位孔部的内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为从所述逆变器基板的外周端面凹陷的定位凹部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部具有:
接触部,与所述定位部接触;以及
台座部,外径比所述接触部大,支撑所述接触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
马达壳体部,收容所述马达;以及
逆变器壳体部,收容所述逆变器基板;
所述基板定位结构具有:
孔部,设置在所述逆变器壳体部;以及
所述逆变器基板的定位部,在所述逆变器基板的俯视中与所述孔部重叠;且
所述定位部为贯穿所述逆变器基板的定位孔部、及从所述逆变器基板的外周端面凹陷的定位凹部的任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基板在所述逆变器基板的俯视中为多角形状,具有多个角部,
所述基板定位结构配置在所述多个角部之中,所述端子插入孔所在的第一角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逆变器基板的俯视中,所述基板定位结构配置在所述端子插入孔与所述逆变器基板的外周端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逆变器基板设置多个所述螺钉插入孔,
多个所述螺钉插入孔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所述第一角部,且
在所述逆变器基板的俯视中,所述第一角部的所述螺钉插入孔与所述基板定位结构空开间隙而相向。
10.一种电动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
CN201921616230.5U 2018-09-28 2019-09-26 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974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5675 2018-09-28
JP2018185675A JP2020058109A (ja) 2018-09-28 2018-09-28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7479U true CN210297479U (zh) 2020-04-10

Family

ID=69946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623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97479U (zh) 2018-09-28 2019-09-26 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06329A1 (zh)
JP (1) JP2020058109A (zh)
CN (1) CN21029747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9681B2 (ja) * 2020-04-10 2023-05-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04584A (ja) * 2009-05-20 2011-01-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モータ及びそのモータを備えたポンプ及びそのポンプを備えた液体循環装置
JP6601329B2 (ja) * 2016-07-01 2019-11-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装置
JP2018042350A (ja) * 2016-09-06 2018-03-15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8109A (ja) 2020-04-09
US20200106329A1 (en)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1388B (zh) 马达
US9537367B2 (en) Driving device
US10494014B2 (en) Motor including nonmagnetic contamination cove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9692270B2 (en) Motor including brackets and fixing members
JP7218861B2 (ja) 回転電機
CN110971046B (zh) 电动泵装置
US11398762B2 (en) Electric pump device
CN212627368U (zh) 马达
US20200106331A1 (en) Electric pump device
JP7302234B2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CN210297479U (zh) 马达单元以及电动泵装置
CN210564941U (zh) 电动泵装置
CN210578154U (zh) 电动泵装置
CN111033977B (zh)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13243691U (zh) 马达机械装置
JP2020165409A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US11611269B2 (en) Rotor and r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12649201U (zh) 马达
JP7331541B2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
JP2020165410A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CN215292875U (zh) 电动泵
CN214380526U (zh) 马达以及电动泵
JP7275434B2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JP7400489B2 (ja) 電動ポンプ
JP6019733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