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3181U -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3181U
CN210293181U CN201921355711.5U CN201921355711U CN210293181U CN 210293181 U CN210293181 U CN 210293181U CN 201921355711 U CN201921355711 U CN 201921355711U CN 210293181 U CN210293181 U CN 210293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earing ring
charging tray
lasso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57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邦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u Auto Bearing Co ltd
Wenzhou Renben Motor Bearing Co ltd
Shanghai C&U Group Co Ltd
C&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u Auto Bearing Co ltd
Wenzhou Renben Motor Bearing Co Ltd
C&U Group Ltd
Shanghai C&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u Auto Bearing Co ltd, Wenzhou Renben Motor Bearing Co Ltd, C&U Group Ltd, Shanghai C&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u Auto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57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3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3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3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通过料道连接,送料机构包括转料盘和第一驱动机构,转料盘上设有若干根串料杆,串料杆朝向转料盘的一端与转料盘之间存在供串料杆上的一个套圈脱离串料杆的间隙,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将间隙内的套圈推入料道的推杆和驱动推杆靠近或远离间隙的第一驱动件,串料杆可一次性放置大量的套圈,串料完成后可在较长时间不需要重新串料,转料盘方便切换串料杆,第一驱动机构将串料杆上的套圈推入料道,并通过料道进入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实现自动上料,自动检测筛选合格的套圈,提高效率,提高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部件,一般包括套圈和滚动体,各零件先各自加工,在组合成轴承成品,套圈需要通过多个加工工序,现有的加工工序中,初步加工完成的套圈半成品在进入后续工序时需要通过人工上料,这种上料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上料工作强度大,工作枯燥,不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效率不高,二是上料之前需要工人对半成品进行筛选,将不合格品取出,人工筛选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错筛或漏筛的情况,造成材料浪费,也容易使不合格的半成品进入后续加工步骤,影响加工效率,影响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节省人力,提升上料效率的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通过料道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转料盘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料盘上设有若干根串料杆,所述串料杆朝向转料盘的一端与转料盘之间存在供串料杆上的一个套圈脱离串料杆的间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将间隙内的套圈推入料道的推杆和驱动推杆靠近或远离间隙的第一驱动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串料杆可一次性放置大量的套圈,串料完成后可在较长时间不需要重新串料,转料盘方便切换串料杆,第一驱动机构将串料杆上的套圈推入料道,并通过料道进入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实现自动上料,自动检测筛选合格的套圈,提高效率,提高良品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料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所述第一料道为由转料盘向第二料道传送的传送带,所述第一料道朝向转料盘的一侧与间隙连通,所述第一料道与第二料道的连接处设有将第一料道上的套圈移动至第二料道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料道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一驱动机构、转料盘电联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传感器可检测是否有套圈通过第一料道,传送带使套圈能匀速通过第一传感器的感应位置,方便第一传感器感应,在第一传感器未检测到套圈经过时,第一驱动机构停止活动,转料盘开始转动,使相邻的串料杆转至原串料杆所在的位置,转料盘转动后,第一驱动机构重新启动,若第一驱动机构重新启动后,第一传感器仍未检测到套圈经过,警报中心发出警报,提示工人重新串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机构位于第二料道,所述第二料道包括与第一料道连接的进料口、供合格套圈出料的第一出料口和供不合格套圈出料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料道上设有将未通过检测的不合格套圈推入第二出料口的第三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料道内的套圈从进料口进入第二料道,并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检测机构检测到不合格套圈后,第三驱动机构将不合格套圈从第二出料口推出,将合格套圈与不合格套圈分开,节省人力,方便后续加工,同时方便收集不合格套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位于第二料道上方的固定架和位于固定架下方的提料台,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固定架活动连接的检测臂和控制检测臂摆动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上设有与第三驱动机构电联接的位移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待检测的套圈动移至提料台后,提料台将待检测的套圈移动至检测臂的检测范围,减少检测机构的位移,使检测机构的检测更加准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料道上设有外径检测工位和内径检测工位,所述检测机构为设置在外径检测工位的外径检测机构或设置在内径检测工位的内径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料道上设有操作爪。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套圈的外径或内径,来判断套圈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优选内径和外径均进行检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操作爪可将待检测的套圈快速而准确的送入外径检测工位或内径检测工位,并将检测完毕的套圈移出外径检测工位或内径检测工位,提高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包括滚动槽和连接滚动槽的侧壁与第一出料口的底面的弧形面,所述滚动槽的槽宽大于套圈的轴向宽度且小于套圈的外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合格的套圈从第一出料口进入滚动槽,滚动槽的宽度使检测合格的套圈均能沿滚动槽滚动,使检测合格的套圈加快进入下一工序的速度,弧形面使第一出料口与滚动槽平稳过渡,没有凸起的棱,不会对进入滚动槽的套圈造成刮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串料杆大于或等于两根且沿转料盘的轴线旋转对称。
上述技术方案中,串料杆沿转料盘旋转对称,使整个转料盘受力平均,在串料杆上串满套圈后,不会出现因受力不均导致转料盘向一侧倾斜的情况,使串料杆上的套圈顺利进入第一料道,使转料盘不会因受力不均导致一侧摩擦力增大,延长转料盘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位于上层,所述上层的侧壁上设有窗户,所述下层设有储物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将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抬高,方便工人操作,且在不需要上料或其他必要情况时,可将窗户关闭,防止外界污染物对内部造成污染,储物间可放置推车或其他工具,方便工人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实际安装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俯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箱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使用以下术语比如“上”和“下”,“右”和“左”或类似的相对表述时,这些仅指附图而并不必须是实际的使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01、检测机构02和箱体05,箱体05包括上层051和下层052,送料机构01和检测机构02设在上层051,上层051的侧壁上设有窗户0511,下层052设有储物间,箱体05将送料机构01和检测机构02抬高,方便工人操作,且在不需要上料或其他必要情况时,可将窗户0511关闭,防止外界污染物对内部造成污染,储物间可放置推车或其他工具,方便工人使用,送料机构01和检测机构02通过料道03连接,送料机构01包括转料盘011和第一驱动机构012,本实施例中,转料盘011上设有24根串料杆013,可一次性放置大量的套圈,串料完成后可在较长时间不需要重新串料,转料盘011方便切换串料杆013,串料杆013沿转料盘011的轴线旋转对称,使整个转料盘011受力平均,在串料杆013上串满套圈后,不会出现因受力不均导致转料盘011向一侧倾斜的情况,使转料盘011不会因受力不均导致一侧摩擦力增大,延长转料盘011的使用寿命,串料杆013朝向转料盘011的一端与转料盘011之间存在供串料杆013上的一个套圈脱离串料杆013的间隙014,第一驱动机构012包括将间隙014内的套圈推入料道03的推杆0121和驱动推杆0121靠近或远离间隙014的第一驱动件0122,第一驱动机构012将串料杆013上的套圈推入料道03,并通过料道03进入检测机构02进行检测,实现自动上料,自动检测筛选合格的套圈,提高效率,提高良品率,料道0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料道031和第二料道032,第一料道031为由转料盘011向第二料道032传送的传送带,第一料道031朝向转料盘011的一侧与间隙014连通,第一料道031与第二料道032的连接处设有将第一料道031上的套圈移动至第二料道032的第二驱动机构0312,第一料道031上设有第一传感器0311,第一传感器0311与第一驱动机构012、转料盘011电联接,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0311为红外传感器,第一传感器0311可检测是否有套圈通过第一料道031,传送带使套圈能匀速通过第一传感器0311的感应位置,方便第一传感器0311感应,在第一传感器0311未检测到套圈经过时,第一驱动机构012停止活动,转料盘011开始转动,使相邻的串料杆013转至原串料杆013所在的位置,转料盘011转动后,第一驱动机构012重新启动,若第一驱动机构012重新启动后,第一传感器0311仍未检测到套圈经过,警报中心发出警报,提示工人重新串料,检测机构02位于第二料道032,第二料道032包括与第一料道031连接的进料口0321、供合格套圈出料的第一出料口0322和供不合格套圈出料的第二出料口0323,第二料道032上设有将未通过检测的不合格套圈推入第二出料口0323的第三驱动机构0324,第一料道031内的套圈从进料口0321进入第二料道032,并通过检测机构02检测,检测机构02检测到不合格套圈后,第三驱动机构0324将不合格套圈从第二出料口0323推出,将合格套圈与不合格套圈分开,节省人力,方便后续加工,同时方便收集不合格套圈,检测机构02包括位于第二料道032上方的固定架021和位于固定架021下方的提料台022,固定架021上设有与固定架021活动连接的检测臂023和控制检测臂023摆动的控制件024,控制件024上设有与第三驱动机构0324电联接的位移传感器,待检测的套圈移动至提料台022后,提料台022向上移动,将待检测的套圈移动至检测臂023的检测范围,减少检测机构02的位移,使检测机构02的检测更加准确,第二料道032上设有外径检测工位0325和内径检测工位0326,检测机构02为设置在外径检测工位0325的外径检测机构02或设置在内径检测工位0326的内径检测机构02,第二料道032上设有操作爪0327,通过检测套圈的外径或内径,来判断套圈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优选内径和外径均进行检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操作爪0327可将待检测的套圈快速而准确的送入外径检测工位0325或内径检测工位0326,并将检测完毕的套圈移出外径检测工位0325或内径检测工位0326,提高效率,第一出料口0322处设有翻边结构04,翻边结构04包括滚动槽041和连接滚动槽041的侧壁与第一出料口0322的底面的弧形面042,检测合格的套圈从第一出料口0322进入滚动槽041,滚动槽041的槽宽大于套圈的轴向宽度且小于套圈的外径,使检测合格的套圈均能沿滚动槽041滚动,使检测合格的套圈加快进入下一工序的速度,弧形面042使第一出料口0322与滚动槽041平稳过渡,没有凸起的棱,不会对进入滚动槽041的套圈造成刮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通过料道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转料盘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料盘上设有若干根串料杆,所述串料杆朝向转料盘的一端与转料盘之间存在供串料杆上的一个套圈脱离串料杆的间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将间隙内的套圈推入料道的推杆和驱动推杆靠近或远离间隙的第一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所述第一料道为由转料盘向第二料道传送的传送带,所述第一料道朝向转料盘的一侧与间隙连通,所述第一料道与第二料道的连接处设有将第一料道上的套圈移动至第二料道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料道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一驱动机构、转料盘电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位于第二料道,所述第二料道包括与第一料道连接的进料口、供合格套圈出料的第一出料口和供不合格套圈出料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料道上设有将未通过检测的不合格套圈推入第二出料口的第三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位于第二料道上方的固定架和位于固定架下方的提料台,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固定架活动连接的检测臂和控制检测臂摆动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上设有与第三驱动机构电联接的位移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料道上设有外径检测工位和内径检测工位,所述检测机构为设置在外径检测工位的外径检测机构或设置在内径检测工位的内径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料道上设有操作爪。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包括滚动槽和连接滚动槽的侧壁与第一出料口的底面的弧形面,所述滚动槽的槽宽大于套圈的轴向宽度且小于套圈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料杆大于或等于两根且沿转料盘的轴线旋转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送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位于上层,所述上层的侧壁上设有窗户,所述下层设有储物间。
CN201921355711.5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Active CN210293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5711.5U CN210293181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5711.5U CN210293181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3181U true CN210293181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5711.5U Active CN210293181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31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5757A (zh) * 2021-01-26 2021-06-11 重庆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轴接头压钢碗机
CN113579873A (zh) * 2021-09-28 2021-11-02 海安亚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尺寸检测设备
CN113639632A (zh) * 2021-07-20 2021-11-12 郎溪兴阳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轴承套圈加工用尺寸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5757A (zh) * 2021-01-26 2021-06-11 重庆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轴接头压钢碗机
CN113639632A (zh) * 2021-07-20 2021-11-12 郎溪兴阳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轴承套圈加工用尺寸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579873A (zh) * 2021-09-28 2021-11-02 海安亚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尺寸检测设备
CN113579873B (zh) * 2021-09-28 2021-12-03 海安亚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套圈尺寸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93181U (zh) 一种轴承套圈的上料检测装置
CN206146642U (zh) 一种轴承检测装置
CN109404425B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CN10450235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滑动轴承内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方法
CN109677867B (zh) 用于驱动轴扣环组装防错的分选装置
CN109668514B (zh) 一种小方型件尺寸自动分bin装置
CN108745925B (zh) 一种零部件全方位检测方法
CN206343861U (zh) 一种轴承装配机的滚子进料机构
CN105234090A (zh) 冲压外圈轴承检测机
CN109454017B (zh) 一种轴承沟道自动化检测装置
CN105758307A (zh) 锻造件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6343883U (zh) 一种轴承装配机的分拣机构
CN110672320B (zh) 轴承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CN210626361U (zh) 一种全自动套圈影像检测机
CN114346453B (zh) 一种用于z轴承柱面的全自动激光打标装置
CN217515474U (zh) 药品自动分拣传送装置
CN110723522A (zh) 轴承噪声的检测设备
CN112908670B (zh) 一种磁粉芯全自动定位倒角、检测、分类系统及其方法
CN106513334A (zh) 一种轴承外圈内径自动分选装置
CN212238222U (zh) 一种紧固件影像分选机
CN108502460B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送料装置
CN106696473B (zh) 一种自动分拣式激光打标机
CN206347033U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全自动装配机
CN211303855U (zh) 一种纸杯自动检测分料装置
KR101348192B1 (ko) 와류탐상검사에 의한 이차 건전지용 캔의 자동검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000 Binhai five road 515,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C&U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U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WENZHOU C&U AUTO BEA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Wenzhou renben Motor Bea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Binhai five road 515,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C & U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U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C&U AUTO BEA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renben Motor Bea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