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8372U - 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8372U
CN210278372U CN201920777529.2U CN201920777529U CN210278372U CN 210278372 U CN210278372 U CN 210278372U CN 201920777529 U CN201920777529 U CN 201920777529U CN 210278372 U CN210278372 U CN 210278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plate
pipe
mud
settler
water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75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阳
宋才寿
杨辉
杨智
谷琳
李彦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g Ding Jin (tianji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g Ding Jin (tianji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g Ding Jin (tianji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g Ding Jin (tianji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75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8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8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83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包括沉淀器本体,沉淀器本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沉淀器底部设有若干呈倒锥体的储泥斗,储泥斗上方依次设有与沉淀器本体侧壁垂直设置的泥位观察装置、与沉淀器本体侧壁垂直设置的中排管、斜板区和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溢流槽,储泥斗的底部自上至下并列设有排泥管和高压冲洗水管,高压冲洗水管通过高压水泵驱动,斜板区四周分别与若干竖向的防塌池连通管相连通,泥位观察装置包括四根均匀分布的排泥管和与排泥管连通的取样槽,前述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排污顺畅,使用寿命长,极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成本低,后期维护方便,节约能源,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背景技术
在矿井水预处理中,如何分离煤泥水是工艺的关键,斜板沉淀池由于占地面积小,上升流速快,沉淀效果好等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各个煤矿的矿井水预处理中。但实际应用中来看,由于矿井水波动大,表现在井下涌水量有波动,而且煤泥含量波动也很大,不同的时段实地取样,悬浮物相差10倍都是很普遍的。在系统设计中如果选择某点的水质,只能代表取样点的水质,并不能代表更长时间段的实际情况,因而对煤泥量预估不准,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的是岗位人员无法判断池内的准确泥位,目前的通常做法是采用PLC底部定期的自动排泥,这种方式也和实际很大偏差,排泥过频,造成水利用偏低,对节水节能不利,若排泥间隔过长,煤泥得不到及时排出,水质恶化,加药量增加,运行成本提高,随着泥位上升发生填料污堵甚至发生塌池的情况,轻则仅仅是斜板进行更换,重则甚至协管倒塌时连同池体埋件一同破坏,给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此外,底部排泥管的污堵问题严重,经常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人工清污等,成本耗费极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排污顺畅,使用寿命长,极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成本低,后期维护方便,节约能源,安全系数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包括沉淀器本体,所述沉淀器本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沉淀器底部设有若干呈倒锥体的储泥斗,所述储泥斗上方依次设有与沉淀器本体侧壁垂直设置的泥位观察装置、与沉淀器本体侧壁垂直设置的中排管、斜板区和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溢流槽,所述储泥斗的底部自上至下并列设有排泥管和高压冲洗水管,所述高压冲洗水管通过高压水泵驱动,所述斜板区四周分别与若干竖向的防塌池连通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中排管、排泥管、高压冲洗水管和防塌池连通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所述泥位观察装置包括四根均匀分布且与侧壁相垂直设置用于观察池内泥位的排泥管和与排泥管连通的取样槽,四根所述排泥管沿竖向排列且管径均为DN50,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所述斜板区的四角分别与四根竖向的防塌池连通管相连通,所述防塌池连通管的管径为DN100-200;
优选地,所述出水溢流槽与出水管之间设有出水三角堰;
优选地,所述斜板区底部通过支撑架与沉淀器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板区的斜管采用酚醛树脂玻璃钢蜂窝斜管,规格为500mm ×1000mm×1000mm,孔径60~80mm,壁厚大于等于1.0mm;
优选地,所述斜管的倾斜角度为65°~70°;
优选地,所述高压冲洗水管的管径为DN20;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沉淀器上方用于冲洗斜板区的冲洗装置;
优选地,所述冲洗装置为与高压水泵相连的喷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斜板区四周增加了若干竖向防塌池连通管道,有效了现有技术中随着泥位上升发生填料污堵甚至造成斜板内上下腔存在压力差发生塌池的情况,实时保持斜管上下部压力的一致,即使出现堵料的情况,压力可以及时卸出,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延迟设备寿命;同时防塌池连通管道的管径采用DN100-200,管径选用合理,不会存在泥位将防塌池连通管道污堵的问题。
2.在斜板区和储泥斗之间的侧壁上增设泥位观察装置,回避了泥位计高额的投资费用,简单易行,池体侧壁安装多处排泥管引出,可方便的判定泥位,且排泥管与取样槽相连通,便于定期取样检测,指导岗位操作。
3.储泥斗的底部并列设有排泥管和高压水管线,根据实际需求定期通过用高压水冲洗泥斗底部,以方便煤泥顺畅排出,方便彻底排泥,极大减轻了维护的工作压力,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煤泥不同于生活污泥,密度大,压实度好,经常出现排泥管堵料的情况,检修时通过排泥潜水泵人工彻底排泥清理,成本耗费较高的技术问题;而且沉淀器的底部由若干呈倒锥体的储泥斗连接组成,由于储泥斗形状限制,储泥斗内的污泥受自身重力作用通过排泥管实现排泥,极大程度提高排泥效率。
4.池壁增加中排管,仅仅需要排除填料上部的水,需要冲洗斜板填料时不必全部放空池体内的水,操作方便,节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泥斗 11.排泥管 12.高压冲洗水管 2.泥位观察装置 21.排泥管 22. 取样槽 3.中排管 4.斜板区 41.支撑架 5.防塌池连通管道 6.出水溢流槽 7.进水管 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包括沉淀器本体,沉淀器本体包括进水管7和出水管8,沉淀器底部设有若干呈倒锥体的储泥斗1,储泥斗1的底部自上至下并列设有排泥管11和高压冲洗水管12,高压冲洗水管12的管径为DN20且通过高压水泵驱动,沉淀器的底部由若干截面呈倒锥体的储泥斗1组成,储泥斗1内的污泥受自身重力作用通过排泥管11实现排泥,极大程度提高排泥效率。根据实际需求定期通过用高压冲洗水冲管12冲洗泥斗底部,以方便煤泥顺畅排出,方便彻底排泥,极大减轻了维护的工作压力。储泥斗1上方依次设有与沉淀器本体侧壁垂直设置的泥位观察装置、与沉淀器本体侧壁垂直设置的中排管3、斜板区4和与出水管8相连的出水溢流槽6,出水管8设置于斜板区4上方,通过出水三角堰与出水溢流槽6连接;进水管7设置于斜板区4和储泥斗1之间,也可采用配水墙穿孔等现有常规技术手段配水。斜板区4底部通过支撑架41与沉淀器本体固定连接,斜板区4 的斜管采用酚醛树脂玻璃钢蜂窝斜管,斜管内表面质地均匀光滑,规格为500mm ×1000mm×1000mm,孔径60~80mm,壁厚大于等于1.0mm,倾斜角度为65°~70°。斜板区4四周分别与若干竖向的防塌池连通管5相连通,优选在斜板区4的四角分别与四根竖向的防塌池连通管5相连通,防塌池连通管5的管径为DN100-200。沉淀器塌池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泥位上升到协管内部时,浓缩机排泥不及时,继续入料,致使混液层区和积泥区的积泥涌入斜管,而现场又不能视出水浓度增高而及时增加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因此造成部分斜管堵塞。正常时斜管内的煤泥和斜管上部水的重力,由于浮力作用,斜管下部支撑架尚可承托,但当斜板区已经污染突然排泥,斜管下部积泥突然排走,容易出现真空,上下不能平衡,斜管、斜管堵塞的煤泥、斜管上部水的荷载均由斜管支撑架来承担,因载荷过大,引起斜板区支撑架变形,这是造成斜板倒塌的主要原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斜板区4的四角分别与四根竖向的防塌池连通管5相连通,有效了现有技术中随着泥位上升发生填料污堵甚至造成斜板内上下腔存在压力差发生塌池的情况,实时保持斜板区4斜管上下部压力的一致,即使出现斜板区4堵料的情况,压力通过防塌池连通管道5可以及时卸出,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延迟设备寿命;同时防塌池连通管道5的管径采用DN100-200,管径选用合理,不会存在泥位将防塌池连通管道污堵的问题。
泥位观察装置2包括四根均匀分布且与侧壁相垂直设置用于观察池内泥位的排泥管21和与排泥管21连通的取样槽22,四根排泥管21沿竖向排列且管径均为DN50,排泥管21上设有控制阀门。有效回避了泥位计高额的投资费用,简单易行,池体侧壁安装多处排泥管21引出,可方便的判定泥位,且四根排泥管21均与取样槽22相连通,便于定期取样检测,指导岗位操作。
通过在沉淀器本体的侧壁设置中排管3,需要冲洗斜板区4斜管填料时,仅仅需要排除沉淀器本体上部的水,不必全部放空池体内的水,快捷,方便,节水。
还包括设置于沉淀器上方用于冲洗斜板区4的冲洗装置,冲洗装置为与高压水泵相连的喷枪。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包括沉淀器本体,所述沉淀器本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器底部设有若干呈倒锥体的储泥斗,所述储泥斗上方依次设有与沉淀器本体侧壁垂直设置的泥位观察装置、与沉淀器本体侧壁垂直设置的中排管、斜板区和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溢流槽,所述储泥斗的底部自上至下并列设有排泥管和高压冲洗水管,所述高压冲洗水管通过高压水泵驱动,所述斜板区四周分别与若干竖向的防塌池连通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中排管、排泥管、高压冲洗水管和防塌池连通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泥位观察装置包括四根均匀分布且与侧壁相垂直设置用于观察池内泥位的排泥管和与排泥管连通的取样槽,四根所述排泥管沿竖向排列且管径均为DN50,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区的四角分别与四根竖向的防塌池连通管相连通,所述防塌池连通管的管径为DN100-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溢流槽与出水管之间设有出水三角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区底部通过支撑架与沉淀器本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区的斜管采用酚醛树脂玻璃钢蜂窝斜管,规格为500mm×1000mm×1000mm,孔径60~80mm,壁厚大于等于1.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的倾斜角度为65°~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冲洗水管的管径为DN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沉淀器上方用于冲洗斜板区的冲洗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装置为与高压水泵相连的喷枪。
CN201920777529.2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78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7529.2U CN210278372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7529.2U CN210278372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8372U true CN210278372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752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78372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8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1534U (zh) 一种提高野外水位观测结果准确性的径流桶
CN107269892B (zh) 一种液体输送管路及其系统
CN210278372U (zh) 一种应用于煤泥水系统改进型斜板沉淀器
CN212789897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09522619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03613082U (zh) 一种泥水两段式化粪池
CN209780800U (zh) 一种海洋模块钻机专用气吹式泥浆返回槽装置
CN106629956A (zh) 污水污泥减量处理装置
CN104818980B (zh) 一种新型高效四相分离器
CN212610043U (zh) 一种高含水油田拉运开采增效装置
CN204251479U (zh) 一种高位储泥消纳池
CN201660493U (zh) 改进型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反应器
CN207483407U (zh) 一种回转窑托轮油与水分离装置
CN211168273U (zh) 一种旋流管外承压罐
CN106746445A (zh) 气浮浓缩一体化设备集成装置
CN105344134A (zh) 一种周进周出辅流式沉淀池
CN206940479U (zh) 一种用于油泥处理的气浮吹气收油系统
CN205907156U (zh) 高浓度污水污泥减量处理的气浮浓缩一体化设备集成装置
CN220877835U (zh) 一种斜板浓缩机用底流缓冲管道
CN117142574B (zh) 一种叔胺生产废水油水分离装置
CN205368258U (zh) 原油二次沉降罐中间层过渡带的浮动收取装置
CN216036497U (zh) 一种玻璃钢罐体螺纹卸料口
CN205307886U (zh) 一种周进周出辅流式沉淀池
CN220530750U (zh) 一种折叠式浅层辐流沉淀池
CN213954502U (zh) 一种循环水缓冲池平衡流量防溢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