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5749U -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5749U
CN210275749U CN201921071196.8U CN201921071196U CN210275749U CN 210275749 U CN210275749 U CN 210275749U CN 201921071196 U CN201921071196 U CN 201921071196U CN 210275749 U CN210275749 U CN 210275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oor
cabinet body
tea
exhaust fan
prom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11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治国
张春花
强继业
蒋智林
成文章
陶忠
舒梅
李孙洋
陈云飞
赵远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u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u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0711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5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5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57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它涉及普洱茶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放置座设置在柜体底部左侧端,加湿器放置在放置座上,柜体右侧端为风道,密封门通过铰链设置在柜体上,移动轮设置在柜体底部,控制设备设置在风道前表面;加热片设置在风道内部,抽风机连接风道并设置在风道侧端表面,排风口和加湿口均开在柜体顶部表面,加湿管连接加湿器与加湿口,排风扇设置在排风口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其采用自动化控制,能够自动监测并控制,其仓储存放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诸多环境因子,可以对普洱茶饼进行最大效率地陈化并确保保持其达到应有的更高的良好标准和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洱茶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属于乔木型,大叶种,嫩枝有茸毛,顶芽有白茸毛。叶张上面为革质,叶常呈椭圆形,叶上面呈黄绿色,略有光泽,背面呈浅绿色,叶被生有茸毛,老叶茸毛掉落;茶真叶侧脉一般为8-9对,叶脉在叶片上明显显露。花腋生,被茸毛。苞片2,早落。萼片一般为5片,近圆形,绿色,外面无毛。花瓣一般为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果实为蒴果,一般呈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约为1厘米。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红河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式和方法极为丰富,既可清饮,也可调饮。普洱茶茶汤清盈透亮,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厚实,经久耐泡。
普洱茶的陈化,是指在普洱茶储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在一定的储藏条件下,发生后发酵。目的是为了让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品质持续优化,达到“越陈越香”的效果。普洱茶的仓储陈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生产出来的茶跟经过一段时间陈化过的茶在品质上是不一样的,究其原因是在干仓环境中,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普洱茶叶里边的酶催化多酚、氨基酸、茶色素、茶多糖产生了氧化、分解、水解和酯化反应,生成新的具有陈香陈韵风味的物质,不同的陈化物质都有它不同的特定气味。再如陈酒,经过放置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后,酒里面的物质会发生有关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包括芳香类物质在内的多种成分,令酒的风味更加醇和与芳香。
普洱茶饼制成之后只有放在干仓环境下,经过一定的时间慢慢陈化,才能达到足够好的陈化品质,这一时间往往比较长,少则三年两载,多则十年八年,乃至更长,所以需要一种能够人工加快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普洱茶仓储陈化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它采用自动化控制,能够自动监测并控制其仓储存放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诸多环境因子,可以对普洱茶饼进行最大效率地陈化并保持其口味达到应有的更高的良好标准与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柜体、放置座、风道、铰链、密封门、加湿器、加热片、抽风机、排风口、加湿口、放置架、盛放架、加湿管、报警装置、控制设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探测器、移动轮、排风扇;放置座设置在柜体底部左侧端,加湿器放置在放置座上,柜体右侧端为风道,密封门通过铰链设置在柜体前表面,移动轮设置在柜体底部,控制设备设置在风道前表面;加热片设置在风道内部,抽风机连接风道并设置在风道侧端表面,排风口和加湿口均开在柜体顶部表面,加湿管连接加湿器与加湿口,排风扇设置在排风口内部;放置架放置在柜体内部,放置架分为多层的盛放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探测器均设置在柜体内侧顶部。
所述的密封门包含密封门A、密封门B、密封门C、把手、卡圈、凸台、卡栓、密封圈;密封门A、密封门B、密封门C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密封门A、密封门B、密封门C的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圈且外表面均设置有把手;密封门A和密封门B表面设置有卡圈,密封门B和密封门C表面设置有凸台,卡栓穿过卡圈内部至凸台。
所述的移动轮为万向移动轮。
所述的抽风机的进风口出设置有高效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灰尘等赃物。
所述的盛放架为镂空盛放架。
所述的加热片的加热温度在20℃-5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利用控制设备设定加热温度、加湿湿度,通过抽风机将新风抽入穿过加热片,形成暖风控制柜体内部温度,加湿器进行湿度控制,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当前温度、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其采用自动化控制,能够自动监测并控制其仓储存放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诸多环境因子,可以对普洱茶饼进行最大效率地陈化并保持其口达到应有的更高的良好标准与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58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柜体1、放置座2、风道3、铰链4、密封门5、加湿器6、加热片7、抽风机8、排风口9、加湿口10、放置架11、盛放架12、加湿管13、报警装置14、控制设备15、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二氧化碳探测器18、移动轮19、排风扇20、密封门A51、密封门B52、密封门C53、把手54、卡圈55、凸台56、卡栓57、密封圈58、高效过滤装置8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柜体1、放置座2、风道3、铰链4、密封门5、加湿器6、加热片7、抽风机8、排风口9、加湿口10、放置架11、盛放架12、加湿管13、报警装置14、控制设备15、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二氧化碳探测器18、移动轮19、排风扇20;放置座2设置在柜体1底部左侧端,加湿器6放置在放置座2上,柜体1右侧端为风道3,密封门5通过铰链4设置在柜体1前表面,移动轮19设置在柜体1底部,控制设备15设置在风道3前表面;加热片7设置在风道3内部,抽风机8连接风道3并设置在风道3侧端表面,排风口9和加湿口10均开在柜体1顶部表面,加湿管13连接加湿器6与加湿口10,排风扇20设置在排风口9内部;放置架11放置在柜体1内部,放置架11上分为多层的盛放架12,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二氧化碳探测器18均设置在柜体1内侧顶部。所述的密封门5包含密封门A51、密封门B52、密封门C53、把手54、卡圈55、凸台56、卡栓57、密封圈58;密封门A51、密封门B52、密封门C53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密封门A51、密封门B52、密封门C53的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圈58且外表面均设置有把手54;密封门A51和密封门B52表面设置有卡圈55,密封门B52和密封门C53表面设置有凸台56,卡栓57穿过卡圈55内部至凸台56。所述的移动轮19为万向移动轮。所述的抽风机8的进风口出设置有高效过滤装置81。用于过滤灰尘等赃物。所述的盛放架12为镂空盛放架。所述的加热片7的加热温度在20℃-50℃之间。
将普洱茶饼放入盛放架上,利用控制设备设定加热温度、加湿湿度,抽风机将新风抽入穿过加热片,形成暖风控制柜体内部温度,加湿器进行加湿,对柜体内部的湿度进行控制,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当前温度、湿度。将其温度控制在20℃-50℃之间,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即保持干仓状态,又可大大地加快陈化效率。密封门可以一道一道打开也可以一起打开,通过控制卡栓来控制打开门的数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其采用自动化控制,能够自动监测并控制,其仓储存放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诸多环境因子,可以对普洱茶饼进行最大效率地陈化并保持其口味达到应有的更高的良好标准与水平。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柜体(1)、放置座(2)、风道(3)、铰链(4)、密封门(5)、加湿器(6)、加热片(7)、抽风机(8)、排风口(9)、加湿口(10)、放置架(11)、盛放架(12)、加湿管(13)、报警装置(14)、控制设备(15)、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二氧化碳探测器(18)、移动轮(19)、排风扇(20);放置座(2)设置在柜体(1)底部左侧端,加湿器(6)放置在放置座(2)上,柜体(1)右侧端为风道(3),密封门(5)通过铰链(4)设置在柜体(1)前表面,移动轮(19)设置在柜体(1)底部,控制设备(15)设置在风道(3)前表面;加热片(7)设置在风道(3)内部,抽风机(8)连接风道(3)并设置在风道(3)侧端表面,排风口(9)和加湿口(10)均开在柜体(1)顶部表面,加湿管(13)连接加湿器(6)与加湿口(10),排风扇(20)设置在排风口(9)内部;放置架(11)放置在柜体(1)内部,放置架(11)分为多层的盛放架(12),温度传感器(16)、湿度传感器(17)、二氧化碳探测器(18)均设置在柜体(1)内侧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门(5)包含密封门A(51)、密封门B(52)、密封门C(53)、把手(54)、卡圈(55)、凸台(56)、卡栓(57)、密封圈(58);密封门A(51)、密封门B(52)、密封门C(53)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密封门A(51)、密封门B(52)、密封门C(53)的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圈(58)且外表面均设置有把手(54);密封门A(51)和密封门B(52)表面设置有卡圈(55),密封门B(52)和密封门C(53)表面设置有凸台(56),卡栓(57)穿过卡圈(55)内部至凸台(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轮(19)为万向移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风机(8)的进风口出设置有高效过滤装置(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放架(12)为镂空盛放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片(7)的加热温度在20℃-50℃之间。
CN201921071196.8U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75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196.8U CN210275749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196.8U CN210275749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5749U true CN210275749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119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75749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57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4049A (zh) * 2022-09-15 2022-12-09 郝连奇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4049A (zh) * 2022-09-15 2022-12-09 郝连奇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6564B (zh) 一种红茶萎凋发酵一体机及红茶制备方法
CN101073344B (zh) 一种茶叶的后发酵方法
CN104430951B (zh) 一种红茶光照萎凋方法
CN101617799A (zh) 一种在控温控湿和封闭条件下霉制豆腐的方法
CN210275749U (zh) 一种促进普洱茶饼陈化效率的装置
CN105532965A (zh) 红茶制茶工艺
CN205912792U (zh) 一种高效的微波茶叶杀青机
CN110384138A (zh) 一种精品六堡茶生产工艺及设备
CN105230827B (zh) 一种金花菌茶自动化发酵工艺
CN205455791U (zh) 一种带有自动筛选功能的茶叶发酵房
CN205161777U (zh) 一种用于黄金茶的储青设备
CN105815467A (zh) 一种红茶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216493208U (zh) 一种红茶生产用萎凋装置
CN101791019A (zh) 用于加工红茶的多层多列仿自然同步萎凋装置
CN110495503B (zh) 一种可预灭菌和浸润接种的散茯茶发酵设备
CN204969243U (zh) 一种茶饼风干设备
CN113951341A (zh) 工夫红茶的发酵工艺
CN113229377A (zh) 一种连续化生产红茶的发酵工艺
CN207612799U (zh) 一种用于姬菇养殖的培养柜
CN102669315B (zh) 一种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CN108020055B (zh) 一种高效率茶叶烘干筛选装置
CN111961023A (zh) 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CN111264805A (zh) 一种柿饼的制备方法
CN205512071U (zh) 一种红茶生产装置
CN219160801U (zh) 茶树花逐级降温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