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0941U -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0941U
CN210260941U CN201921249039.1U CN201921249039U CN210260941U CN 210260941 U CN210260941 U CN 210260941U CN 201921249039 U CN201921249039 U CN 201921249039U CN 210260941 U CN210260941 U CN 210260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winch
fixed
carriage
flat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90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远平
高大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anfang Dim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anfang Dim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anfang Dim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anfang Dima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90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0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0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0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绞盘变向机构,包括平板车、绞盘、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活动滑轮及钢丝绳;平板车可运动地设于车厢内;绞盘固定于车厢内的靠近车头的一侧;第一滑轮固定于车厢内,且与绞盘设于车厢内的同一侧;第二滑轮,固定于车厢内的靠近车尾的一侧;活动滑轮包括第三滑轮及固定座,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旁边各设一固定座,第三滑轮的支撑架能固定到任一固定座上;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绞盘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之后与平板车连接。当活动滑轮分别固定在第二滑轮或者第一滑轮旁边的固定座上时,钢丝绳将平板车分别拉向车外或者车内,相比于人力推动平板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且免去了人多拥挤的不安全因素。

Description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背景技术
有些重型工具或设备需要被车辆运输到别处去使用,还需要频繁的将这些重型工具或设备装车或者卸车,不但过程麻烦,还有安全隐患。为方便运输及使用这些重型工具或设备,采用集装厢或类似集装厢等车厢运输这些重型工具或设备,通常将这些重型工具或设备固定放置到平板车上,再将平板车推入车厢内固定好。当需要使用时,只需将平板车从车厢尾部拉出来,靠近车尾一侧的车轮可直接以地面为支撑(平板车尾部设有可调节高低的车轮),让这些重型工具或设备脱离车厢的车顶遮挡的范围即可;待工作或使用完毕,再将平板车拖进车厢内。用平板车负载固定重型工具或设备的方法,免去了对重型工具或设备的装卸车以及重新安装固定等工序,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排除了频繁吊装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由于平板车负载固定有重型工具或设备,其重力产生的滚动摩擦力非常大,依靠人力将平板车在车厢内前后移动,不仅浪费人力,而且非常耗费时间。目前拖拉平板车主要采用绞盘辅助机构,在车厢靠近车头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手动绞盘,在绞盘下方靠近平板车车头处设置一个定滑轮,在平板车车尾设置一个定滑轮,然后用钢丝绳依次穿绕过车头、车尾的定滑轮,再固定到平板车车头上,通过转动绞盘可以将平板车拉出车厢。
现有的绞盘辅助拖拉机构只能解决平板车朝车厢外运动的问题,当需要将平板车拖入车厢内时,还是需要人力推动,由于车厢内狭窄造成人力拥挤,推动很困难,不但浪费人力,而且非常耗费时间,且存在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绞盘变向机构,对绞盘的输出的动力方向进行变化,既能拖动平板车向车厢外运动,又能拖动平板车向车厢内运动,免去了人力推动,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免去了人多拥挤的不安全因素。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包括:
平板车,可移动地设于车厢内的底板上;
绞盘,固定于车厢内的靠近车头的一侧;
第一滑轮,固定于车厢内,且与所述绞盘设于车厢内的同一侧;
第二滑轮,固定于车厢内的靠近车尾的一侧;
活动滑轮,包括第三滑轮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的旁边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能固定到任一所述固定座上;及
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所述绞盘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和所述第三滑轮之后与所述平板车连接。
上述绞盘变向机构,绞盘驱动钢丝绳,当活动滑轮固定在第二滑轮旁边的固定座上时,缠绕通过第三滑轮的钢丝绳拉动平板车向车厢尾部运动,即把车厢内的平板车拉到车厢外;当活动滑轮固定在第一滑轮旁边的固定座上时,缠绕通过第三滑轮的钢丝绳拉动平板车向车厢头部运动,即把车厢外的平板车拉到车厢内。相比于人力将平板车推入车厢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免去了人多拥挤的不安全因素。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车底面设有多个滚轮,车厢内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滚轮的外轮廓吻合的滚轮槽,所述滚轮在所述滚轮槽内滚动导向。平板车在车厢内运动采用车轮滚动的方式,减小了平板车与车厢底板之间的摩擦力,节省了驱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绞盘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驱动所述绞盘转动。手柄结构简单,手动绞盘产品成熟可靠,且此处采用手柄为狭窄的车厢节省了空间;手柄的转轴与绞盘的转轴间设有齿轮驱动,为省力设置成手柄的转轴的小齿轮驱动绞盘的转轴的大齿轮,且手动绞盘还采用了棘轮机构防止绞盘反转,使得绞盘上的钢丝绳只能缠绕而不能松开,只有拨动棘轮机构的拨叉后绞盘才能反转使钢丝绳松开。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滑轮还包括插销,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和所述固定座均设有插销孔,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可通过所述插销与所述任一固定座固定连接。由于第三滑轮根据平板车的运动方向需安装在不同的固定座上,使得第三滑轮与固定座间要经常拆卸安装,插销的设置使得第三滑轮的支撑架和固定座间的拆卸安装更简捷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滑轮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于车厢内的底板上,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滑槽连接在固定座之间,使得第三滑轮在固定座之间的运动更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滑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手轮、第一连接绳、第二手轮及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手轮设于任一所述固定座旁边,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手轮和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手轮设于另一所述固定座旁边,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手轮和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连接;转动所述第一手轮或第二手轮驱动所述第三滑轮在所述滑槽内来回滑动。采用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驱动第三滑轮在滑槽内滑动,结构简单,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的与所述平板车连接的一端设有圆环,所述平板车上设有螺杆,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螺杆的外端部设有螺帽。圆环被螺杆的螺帽挡住,防止圆环与所述螺杆脱开;当第三滑轮在滑槽内来回滑动时,缠绕通过第三滑轮的钢丝绳从不同的方向拉动平板车,钢丝绳上的圆环可绕平板车上的螺杆自由转动到相应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上述绞盘变向机构,通过采用活动滑轮改变拉动平板车方向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2、通过设置活动滑轮在滑槽内滑动的驱动机构,使得第三滑轮在固定座之间的运动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把平板车向车厢外拉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把平板车向车厢外拉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把平板车向车厢内拉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把平板车向车厢内拉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与滚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2及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绞盘变向机构,包括:平板车1、绞盘2、第一滑轮3、第二滑轮4、活动滑轮5及钢丝绳6。
请参阅图5,平板车1可移动地设于车厢内的底板上。介于车厢通常是沿车辆前进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结构,平板车1需在车厢内沿车辆前进方向前后运动,以实现平板车1上负载的设备在车厢内外的转移。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平板车1底面设有多个滚轮11,车厢内底板上设有与滚轮11的外轮廓吻合的滚轮槽12,滚轮槽12沿车厢的前后方向延伸,滚轮11可在滚轮槽12内滚动导向,采用这种车轮滚动导向的方式,减小了平板车1与车厢底板之间的摩擦力,节省了驱动力,且运动轨迹始终保持在导向方向上,空间规划合理,且能避免平板车1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运行更加平稳和安全。
请参阅图1-图4,绞盘2固定于车厢内的靠近车头的一侧。绞盘2的转动可采用电机驱劝,液压马达驱动,机械驱动及人工驱动。本实施例中,绞盘2的一端设有手柄21,采用人工驱动手动绞盘,手动绞盘产品成熟可靠,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为狭窄的车厢节省了空间。手动绞盘水平设于车厢内靠近车头的侧壁上,以方便人工操作。现有的手动绞盘采用手柄的转轴的小齿轮驱动绞盘的转轴的大齿轮以省力,且手动绞盘还采用了棘轮机构防止绞盘反转,使得绞盘上的钢丝绳6只能朝缠绕的方向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只有拨动棘轮机构的拨叉后绞盘才能反转使钢丝绳6松开。
第一滑轮3固定于车厢内,且与绞盘2设于车厢内的同一侧。由于绞盘2需要人工操作,位置距离车厢内底板约1米高度,而平板车1底部较低,第一滑轮3设置在与平板车1底部差不多高的位置,第一滑轮3主要用于将绞盘2的驱动力引到平板车1的底部位置。
第二滑轮4固定于车厢内的靠近车尾的一侧。第二滑轮4设置在与平板车1的底部差不多高的位置,用于对驱动力转变方向。
活动滑轮5,包括第三滑轮51及固定座52,固定座52在第一滑轮3和第二滑轮4的旁边各设置一个,固定座52固定于车厢内,第三滑轮51的支撑架能固定到任一固定座52上。具体实施中,第三滑轮51的支撑架和固定座52还可以设有插销孔,可将第三滑轮51的支撑架通过插销53固定在任一固定座52上,使得第三滑轮51的支撑架与固定座52间的拆卸安装更方便快捷;当然,在两个固定座5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滑槽54,滑槽54设于车厢内的底板上,第三滑轮51的支撑架可插入滑槽54内,可在滑槽54内沿滑槽54延伸方向滑动,滑槽54用于第三滑轮51在两个固定座52之间滑动,滑槽54使得第三滑轮51在固定座52之间的运动更方便快捷。
为了驱动第三滑轮51在滑槽54内滑动,还可以进一步地设置驱动机构,具体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手轮55、第一连接绳56、第二手轮57及第二连接绳58;第一手轮55设于任一固定座52旁边,第一连接绳5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轮55和第三滑轮51的支撑架连接;第二手轮57设于另一固定座52旁边,第二连接绳5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手轮57和第三滑轮51的支撑架连接;转动第一手轮55或第二手轮57即可驱动第三滑轮51在滑槽54内来回滑动,驱动机构结构简单,省时省力。
钢丝绳6的一端固定在绞盘2上,钢丝绳6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3、第二滑轮4和第三滑轮51之后与平板车1连接。具体实施中,钢丝绳6的与平板车1连接的一端设有圆环62,平板车1上设有螺杆61,圆环62套设于螺杆61上,且螺杆61的外端部设有螺帽。圆环62被螺杆61的螺帽挡住,防止圆环62与螺杆61脱开;当通过第三滑轮51的钢丝绳6从不同的方向拉动平板车1时,钢丝绳6上的圆环62可绕平板车1上的螺杆61自由转动到相应方向。为方便套绕钢丝绳6,将滑轮一侧的支架设置成合叶结构,关闭合叶即为支撑的支架,打开合叶即可将钢丝绳6套绕到滑轮上。
上述绞盘变向机构,人工操作手动绞盘驱动钢丝绳6,当活动滑轮5固定在第二滑轮4旁边的固定座52上时,钢丝绳6把车厢内的平板车1拉到车厢外;当活动滑轮5固定在第一滑轮3旁边的固定座52上时,钢丝绳6把车厢外的平板车1拉到车厢内。活动滑轮5的位置,可通过转动第一手轮55和第二手轮57来驱动第三滑轮51在滑槽54内滑动。整个绞盘变向机构,均采用了人力辅助机构,相比于纯人力驱动或者部分纯人力驱动,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免去了人多拥挤的不安全因素。
请一并参阅图1-图5,上述绞盘变向机构的工作过程具体为:
在通常情况下,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平板车1保持在车厢内,此时活动滑轮5固定在第一滑轮3旁边的固定座52上,钢丝绳6紧绷将平板车1拉向车头的方向,防止车厢在上下坡或颠簸时平板车1在车厢内前后晃动;当需要将平板车1向后拉出车厢时,拔去将活动滑轮5固定在固定座52上的插销53,转动第二滑轮4旁边的手轮,将活动滑轮5移动到第二滑轮4旁边的固定座52上,并插上插销53将活动滑轮5固定在固定座52上;转动手动绞盘,将平板车1拉出车厢外。当需要将平板车1拉进车厢时,先拨动手动绞盘的棘轮机构的拨叉,使钢丝绳6松动,且使绞盘2可以反转,再拔去将活动滑轮5固定在固定座52上的插销53,转动第一滑轮3旁边的手轮,将活动滑轮5移动到第一滑轮3旁边的固定座52上,并插上插销53将活动滑轮5固定在固定座52上,然后拨回手动绞盘的棘轮机构的拨叉;转动手动绞盘,将平板车1拉进车厢内。
上述绞盘变向机构,采用活动滑轮5将钢丝绳6的拉力变向,使得平板车1被拉出车厢或拉进车厢均可用手动绞盘来完成,且活动滑轮5的运动也采用相应的人力辅助驱动机构来完成,相比于纯人力驱动或者部分纯人力驱动,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免去了人多拥挤的不安全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绞盘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板车,可移动地设于车厢内的底板上;
绞盘,固定于车厢内的靠近车头的一侧;
第一滑轮,固定于车厢内,且与所述绞盘设于车厢内的同一侧;
第二滑轮,固定于车厢内的靠近车尾的一侧;
活动滑轮,包括第三滑轮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在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的旁边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能固定到任一所述固定座上;及
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所述绞盘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和所述第三滑轮之后与所述平板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盘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车底面设有多个滚轮,车厢内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滚轮的外轮廓吻合的滚轮槽,所述滚轮在所述滚轮槽内滚动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盘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驱动所述绞盘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盘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滑轮还包括插销,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和所述固定座均设有插销孔,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可通过所述插销与任一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绞盘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滑轮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于车厢内的底板上,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盘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滑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手轮、第一连接绳、第二手轮及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手轮设于任一所述固定座旁边,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手轮和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手轮设于另一所述固定座旁边,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手轮和所述第三滑轮的支撑架连接;转动所述第一手轮或第二手轮驱动所述第三滑轮在所述滑槽内来回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绞盘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与所述平板车连接的一端设有圆环,所述平板车上设有螺杆,所述圆环套设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螺杆的外端部设有螺帽。
CN201921249039.1U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Active CN210260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9039.1U CN210260941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9039.1U CN210260941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0941U true CN210260941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6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9039.1U Active CN210260941U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0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3574B2 (en) Motorcycle lift
CN106080351B (zh) 一种自装卸货车车厢的装卸方法
CN21194543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块卸料装置
US3971484A (en) Truck mounted carpet handling equipment
US20170355575A1 (en) Cargo container crane
CN210971178U (zh) 一种工地上便于装卸建筑材料的推车
CN210821972U (zh) 一种运输车货物提升结构
CN206427987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设备运输的抬升装置
US201302239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 atv
CN210260941U (zh) 一种绞盘变向机构
US20090257854A1 (en) Self-leveling roll-on/roll-off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on a tiltable platform
CN109501844B (zh) 一种船舶工程用的便携式搬运小推车
CN111320000A (zh) 一种整车卸货翻转机构
CN215513717U (zh) 一种具有快捷运动功能的轮胎运输车
CN214273108U (zh) 一种载车平台
US2169661A (en) Tipping load-carrying platform
JP5900843B2 (ja) 車載式昇降装置
CN21289007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钢筋输送的物流车
CN112937403A (zh) 一种辅助重物上公交车的抬升装置
CN110103798B (zh) 一种基于物流管理软件控制的物流搬运机器人
CN115258916B (zh) 一种起重机用的自动脱钩的挂钩
CN214775939U (zh) 一种易于取用的电线杆牵引炮车
CN219584211U (zh) 一种应急式道路救援搬运车
CN218560870U (zh) 机电设备安装转运工具
CN216332228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滑道式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