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0043U - Pcb板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Pcb板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60043U CN210260043U CN201921142183.5U CN201921142183U CN210260043U CN 210260043 U CN210260043 U CN 210260043U CN 201921142183 U CN201921142183 U CN 201921142183U CN 210260043 U CN210260043 U CN 2102600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pcb
- conveyor
- assembly
- pcb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输送系统,其包括中转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中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在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PCB板钻孔机的工作台之间输送PCB板,第二输送装置被配置为能够依次在各个第一输送组件处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输送组件之间输送PCB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输送系统,其中转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装置能够依次向各个第一输送组件输送PCB板,第一输送组件同时向PCB板钻孔机的工作台输送多个PCB板,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输送效率高,而且工艺流程更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板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s印制电路板)行业,随着PCB钻孔机和成型机的逐步成熟,厂内的加工规模日益扩大,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自动化程度的需求被提上日程。
而目前的PCB钻孔、铣边等加工过程中,通常都是人工将PCB板固定至钻孔机或铣边机等的工作台上,人工手动上下料,而且需要专门作业人员一直在现场跟进生产;尤其是加工时间较短的PCB板,需要人员一直在机器旁边上下料,人力成本很大。而且,如果在机器完成一次加工时,人员没有及时换料,则机器一直处于停止状态,影响机器的生产效率与设备稼动率;同时,作业人员在换料的时候,是每个作业加工轴逐次换料,换料时间较长,加工效率低。另外,产品工艺流程相对不稳定,在产品工艺过程分析的时候人的因素需要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的PCB板输送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板输送系统,包括:
中转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PCB板钻孔机的工作台之间输送PCB板;以及
第二输送装置,其被配置为能够依次在各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处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之间输送所述PCB板。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转装置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工作台供送所述PCB板,另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接收由所述工作台供送来的所述PCB板。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处设置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上开设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一销钉导向通槽。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在所述销钉导向通槽的至少一端设置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能够在遮挡所述第一销钉导向通槽的端部的状态和释放所述第一销钉导向通槽的端部的状态之间转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转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支架和多个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多个第二输送组件。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架上的每个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开设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二销钉导向通槽。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三输送组件,所述第三输送组件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输送所述PCB板。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输送组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三销钉导向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输送系统,其中转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装置能够依次向各个第一输送组件输送PCB板,第一输送组件同时向PCB板钻孔机的工作台输送多个PCB板,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输送效率高,而且工艺流程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PCB板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去除防尘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中转装置;200、第二输送装置;300、工作台;400、PCB板;
110、第一输送装置;120、底座;
210、车体;220、支架;230、第二输送组件;240、托板;250、第二导向件;
310、第三输送组件;320、第三销钉导向通槽;
410、定位销钉;
111、第一输送组件;112、输送架;113、第一导向件;114、伸缩件;
231、第一输送辊;232、第一滚轮;
251、第二销钉导向通槽;
311、皮带架;312、皮带轮;313、皮带;
1111、第二输送辊;1112、第二滚轮;
1121、防尘盖板;
1131、第一销钉导向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输送系统,其可以但不局限为输送PCB,也可用于输送其他板状的PCB板或者其他形状的产品。
如图1至图6所示,PCB板输送系统包括中转装置100、第二输送装置200和工作台300,中转装置100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10,第一输送装置110包括沿第一方向(图1中箭头P指示的是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输送组件111,第一输送组件111用于在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图1中箭头Q指示的是第二方向)上与工作台300之间输送PCB板400;第二输送装置200被配置为能够依次在各个第一输送组件111处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输送组件111之间输送PCB板400。其中,工作台300可以但不局限为PCB板钻孔机的工作台300,PCB板于该工作台上进行打孔,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需要为其他PCB板加工或者检测用途的工作台。其中,第一输送组件111的数量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本具体实施以第一输送组件111的数量为六个为例进行介绍。第一输送组件111在沿第二方向上与工作台300之间输送PCB板400,可以是第一输送组件111向工作台300输送PCB板400,也可以是工作台300向第一输送组件111输送PCB板400。第二输送装置200被配置为能够依次在各个第一输送组件111处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输送组件111之间输送PCB板400,可以是第二输送装置200向第一输送组件111输送PCB板400,也可以是第一输送组件111向第二输送装置200输送PCB板400。
上述的PCB板输送系统,中转装置100包括多个第一输送组件111,第二输送装置200能够依次向各个第一输送组件111输送PCB板400,第一输送组件111能够同时向工作台300输送多个PCB板400,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输送效率高,而且工艺流程更稳定。
第二输送装置200可以但不局限为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等物流机器人。AGV可以自行在仓库等位置与中转装置100之间运输PCB板400,灵活性高。
请结合参阅图7,为了提高输送效率,第二输送装置200包括车体210、设置于车体210上的支架220和多个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支架220上的多个第二输送组件230。第二输送组件230的数量与第一输送组件111的数量优选但不局限为相等。第二输送组件230可以但不局限为包括第一输送辊231。第一输送辊231上可以但不局限为设置有第一滚轮232。第一输送辊231和第一滚轮232可以在第一电机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一同转动。有些PCB板400上设置有定位销钉410。可选的,如图2所示,在PCB板400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销钉410。该情况下,第一滚轮232的半径大于定位销钉410的长度,以避免第一输送辊231干涉定位销钉410。为了保证PCB板400沿直线运动,在支架220上的每个第二输送组件230的下方均设置有托板240,托板240上开设有第二导向件250,第一输送辊231穿设于第二导向件250上,第二导向件250上具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二销钉导向通槽251。
为了实现PCB板400在第二输送装置200与中转装置100之间的有效传递,可选的,输送装置可升降地设置于中转装置100的底座120上,每接收一层第二输送组件230上的PCB板400后,第一输送装置110的高度改变以与下一层第二输送组件230对齐。可选的,第一输送装置110通过气缸或者其他动力装置可升降地设置于底座120上。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令支架220可升降地设置于车体210上。
可选的,中转装置100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第一输送装置110,其中一个第一输送装置110用于向工作台300供送PCB板400,另一个第一输送装置110用于接收由工作台300供送来的PCB板400。工作台300可以在将其上的多个PCB板400传递给其中一个第一输送装置110后,再接收另一个第一输送装置110上的多个PCB板400。两层第一输送装置110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得结构更紧凑,减少整个系统的占用面积,另一方面,在工作台300接收PCB板400加工的过程中,AGV可以原地等待并接收由第一输送装置110传递来的料板,工作效率更高。
可选的,第一输送装置110包括输送架112,两个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送架112可以但不局限为连接在一起。位于上方的第一输送装置110的输送架112可以但不局限为包括防尘盖板1121。第一输送组件111的结构不限,可选的,第一输送组件11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第二输送辊1111,第二输送辊1111设置于输送架112上。第二输送辊1111上可以但不局限为设置有第二滚轮1112。第二输送辊1111和第二滚轮1112可以在第一电机等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一同转动。当PCB板400上设置有定位销钉410时,第二滚轮1112的半径大于定位销钉410的长度。
为了保证PCB板400在第一输送组件111上沿直线运动,第一输送组件111处设置有第一导向件113,第一导向件113上开设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一销钉导向通槽1131。第二输送辊1111穿设于第一导向件113上。可选的,第一输送装置110包括在第一销钉导向通槽1131的两端设置的伸缩件114,伸缩件114能够在遮挡第一销钉导向通槽1131的端部的状态和释放第一销钉导向通槽1131的端部的状态之间转换,以避免PCB板400脱落。具体的,伸缩件114设置于输送架112上。伸缩件114可以但不局限为气缸。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仅在第一销钉导向通槽1131的任一端设置的伸缩件114。
可选的,每个第一输送组件111处均设置有第一到位传感器,第一到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其所对应的第一输送组件111处的PCB板400是否已输送到位。
工作台300可以同时接收第一输送装置110输送来的多个PCB板400,工作台300可以通过移动其工作头来对工作台300上的各个PCB板400进行加工,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工作头。
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方便PCB板400的输送,工作台300上设置有第三输送组件310,第三输送组件310用于沿第二方向输送PCB板400。第三输送组件310可以但不局限为皮带组件,可选的,皮带组件包括皮带架311、设置于皮带架311上的皮带轮312和绕设于皮带轮312上的皮带313。皮带轮312可以但不局限为由电机等动力装置驱动。由于中转装置100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第一输送装置110,为了便于在工作台300与中转装置100之间传输PCB板400,第三输送组件310可升降地设置于工作台300上。可选的,第三输送组件310通过气缸等动力装置可升降地设置于工作台300上。具体的,皮带架311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有些PCB板400上设置有定位销钉410,为了保证PCB板400沿直线输送,工作台300上开设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三销钉导向通槽320。第三销钉导向通槽320可以但不局限为可升降地设置于工作台300上。
可选的,工作台300上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用于在PCB板400到位后夹紧PCB板400。可选的,夹紧装置即为第三销钉导向通槽320,第三销钉导向通槽32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壁可以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紧或者释放PCB板400。或者,可选的,夹紧装置为设置于工作台300上的压紧件等。
可选的,工作台300上设置有第二到位传感器,第二到位传感器用于检测PCB板400是否已输送到位。
以下简要介绍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PCB板输送系统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二输送装置200依次在各个第一输送组件111处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输送组件111之间输送PCB板400。
S2:第一输送组件111将其上的PCB板400沿第二方向输送给工作台300。
还包括步骤:
S3:第二到位传感器检测PCB板400在工作台300上传输至预设位置时,夹紧装置夹紧PCB板400。
当第二输送装置200为AGV时,步骤S1为:
在智能仓库中,通过传送带其他方式将PCB板400放置在AGV的各层第二输送组件230上,AGV承载PCB板400并行驶至预定位置。可选的,AGV沿着预先设计好的磁导线进入预定位置,通过WiFi远程控制或者识别二维码等方式实现停车。
步骤S1为:
各个第一输送组件111依次与各层第二输送组件230对齐从而接收各层第二输送组件230上的PCB板400。
当中转装置100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输送装置110时,步骤S1具体为:
S11:工作台300上加工完毕的PCB板400输送至其中一个未承载PCB板400的第一输送装置110a上;
S12:第一输送装置110a和另一个第一输送装置110b与工作台300在高度方向相对运动,使得第一输送装置110b与工作台300对齐,将第一输送装置110b上的PCB板400输送给工作台300。
S13:将第一输送装置110a接收的PCB板400传输给第二输送装置200。
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转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用于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PCB板钻孔机的工作台之间输送PCB板;以及
第二输送装置,其被配置为能够依次在各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处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之间输送所述PCB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装置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工作台供送所述PCB板,另一个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接收由所述工作台供送来的所述PCB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处设置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上开设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一销钉导向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销钉导向通槽的至少一端设置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能够在遮挡所述第一销钉导向通槽的端部的状态和释放所述第一销钉导向通槽的端部的状态之间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支架和多个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多个第二输送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的每个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开设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二销钉导向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三输送组件,所述第三输送组件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输送所述PCB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组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PCB板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两端和顶部开口的第三销钉导向通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42183.5U CN210260043U (zh) | 2019-07-19 | 2019-07-19 | Pcb板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42183.5U CN210260043U (zh) | 2019-07-19 | 2019-07-19 | Pcb板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60043U true CN210260043U (zh) | 2020-04-07 |
Family
ID=70011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42183.5U Active CN210260043U (zh) | 2019-07-19 | 2019-07-19 | Pcb板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600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3189A (zh) * | 2019-07-19 | 2020-08-25 |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Pcb板输送系统 |
-
2019
- 2019-07-19 CN CN201921142183.5U patent/CN2102600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3189A (zh) * | 2019-07-19 | 2020-08-25 |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Pcb板输送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45362B2 (ja) | 金属薄板加工装置と搬送装置とを備えた、金属薄板加工に用いられる機械的なアッセンブリ | |
JP2000044010A (ja) |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 |
CN117399968B (zh) | 一种电机自动化生产线及电机装配的方法 | |
JP6029928B2 (ja) | 切断設備 | |
JP2866778B2 (ja) | レーザ加工装置 | |
CN212122300U (zh) | 螺母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系统 | |
CN210260043U (zh) | Pcb板输送系统 | |
CN1110400C (zh) | 自动加工工件的装置 | |
CN210255409U (zh) | Pcb板中转装置及pcb板输送系统 | |
CN111573189A (zh) | Pcb板输送系统 | |
CN114572670A (zh) | 料盘定位治具、物料运载模组及划片机 | |
CN111571313A (zh) | Pcb板中转装置及pcb板输送系统 | |
JP2011212696A (ja) | 溶接ライン | |
CN210024214U (zh) | 自动传输焊接装置 | |
CN110668186A (zh) | 一种物料送件装置 | |
CN109048065B (zh) | 一种汽车前后轴自动化加工系统 | |
CN210914380U (zh) | 一种物料送件装置 | |
CN209023656U (zh) | 一种电动机盖双向输送结构 | |
CN212100735U (zh) | 一种硅酸钙板模板自动叠板机 | |
CN210655131U (zh) | 一种物料转接装置、一种上料设备、一种出料设备以及一种检测系统 | |
CN108082892A (zh) | 压合机 | |
JPH05123883A (ja) | レーザー切断設備における素材搬送方法および同搬送装置 | |
CN113071850A (zh) | 自动搬运机构及加工系统 | |
CN218855968U (zh) | 一种用于腹板总成自动拼焊系统 | |
JPH06144510A (ja) | レーザ加工システムの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5000 No.188 Chuangyuan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Weiji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188 Chuangyuan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VEGA CNC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