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2648U - 工件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件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2648U
CN210242648U CN201920883391.4U CN201920883391U CN210242648U CN 210242648 U CN210242648 U CN 210242648U CN 201920883391 U CN201920883391 U CN 201920883391U CN 210242648 U CN210242648 U CN 210242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feedback part
workpiece
ro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33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ueliang Zhang
张学良
Leping Luo
罗乐平
Zhao Wang
王钊
Guangxu Li
李广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33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2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2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2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检测装置,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包括:支架、测量杆、第一反馈部以及第二反馈部;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间隔设置于支架上,测量杆活动设置于支架上,测量杆具有接触端和动作端,动作端设置于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之间,接触端运动时带动动作端在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之间运动,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受到压力时能够发出反馈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使用时,只需将待测工件放置于测量杆下方,使其上表面与测量杆的接触端接触,工作人员便能够快速直观地通过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的反馈情况判断出工件是否合格,相较于人工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也避免了工人疲劳时发生误检测的情况。

Description

工件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在生产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板状材料。其中玻璃基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在生产时就需要使用到板状的玻璃材料,例如CIGS薄膜电池。而光伏组件在生产时,对材料的精度要求较高,若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制造,会大大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故而需要在进行生产前,检测工件的厚度是否符合标准。现有的生产线中,都是工作人员手动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对工件进行测量,检测工件是否合格,但这种方式效率低,而且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过长后,也会因疲劳等因素发生误检测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检测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生产线中,都是通过人工检测工件厚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测量杆、第一反馈部以及第二反馈部;所述第一反馈部和所述第二反馈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测量杆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测量杆具有接触端和动作端,所述动作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反馈部和所述第二反馈部之间,所述接触端运动时带动所述动作端在所述第一反馈部和所述第二反馈部之间运动,且所述动作端与所述第一反馈部或所述第二反馈部接触时,所述第一反馈部或所述第二反馈部发出对应的反馈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工件检测装置,安装时可将支架与生产线的传送带或工件盛放工装等连接。使用时,将测量杆的接触端与工件的上表面接触,同时,将测量杆设置为接触端与标准工件接触时,动作端位于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之间(优选为,此时动作端到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的距离相等),且与两者均不接触。同时,设置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之间的间距为工件厚度的允许变化范围。由于接触端运动时能够带动动作端在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之间运动,故而,在支架与盛放待测工件的工装之间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接触端在与不同厚度的工件接触时,其位置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动作端的位置也会随之变化。如此,当工件的厚度过高或过低(超出工件厚度的允许变化范围)时,动作端就会在接触端的带动下,与第一反馈部或第二反馈部接触,并对其施加压力。第一反馈部或第二反馈部接受到压力时发出反馈信号,工作人员观测到反馈信号后,即可知道该工件为不合格工件。反之,若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均未发出反馈信号,则该工件为合格工件。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使用时,只需将待测工件放置于测量杆下方,使其上表面与测量杆的接触端接触,工作人员便能够快速直观地通过第一反馈部和第二反馈部的反馈情况判断出工件是否合格,相较于人工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也避免了工人疲劳时发生误检测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支架1;第一架体11;第二架体12;测量杆2;第一杆部21;接触端211;滚轮212;第二杆部22;动作端221;转轴23;第一反馈部3;第二反馈部4;弹性件5;承载台6;辊子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测量杆2、第一反馈部3以及第二反馈部4。
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间隔设置于支架1上,具体的,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沿待测工件的厚度方向排布,本实施例中,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沿竖直方向排布,第一反馈部3位于第二反馈部4下方,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受到压力时能够发出反馈信号。实际应用时,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可采用压力传感器或限位开关。其反馈信号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连接对应的LED灯,当第一反馈部3或第二反馈部4发出反馈信号时,对应的LED灯点亮或关闭。也可将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与控制器或电脑端连接,控制器或电脑端接收反馈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或扬声器等形式反馈给工作人员。通过LED灯、控制器或电脑端接受传感器信号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查找文献或教科书的方式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测量杆2活动设置于支架1上,测量杆2具有接触端211和动作端221,动作端221设置于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之间,接触端211动作时能够带动动作端221运动,具体的,接触端211运动时能够带动动作端221在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之间运动,并且在接触端211运动到一定位置时,动作端221能够和第一反馈部3或第二反馈部4接触。具体实施时,支架1可设置成分体式,具体由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组成。其中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设置在第一架体11上,测量杆2设置在第二架体1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安装时可将支架1与生产线的传送带或工件盛放工装等连接,可使用螺栓固定等通用固定方式。本实施中,以盛放工装进行距离说明,该工装具有一承载面,用于承载待测工件。
使用时,将待测工件平放在工装上,并将测量杆2的接触端211与工件的上表面接触。同时,将测量杆2设置为接触端211与标准工件接触时,动作端221位于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之间(优选为,此时动作端221到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的距离相等),且与两者均不接触。同时,设置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之间的间距为工件厚度的允许变化范围。该过程可通过调节支架1与工装的相对位置完成。
由于接触端211运动时能够带动动作端221在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之间运动,故而,在支架1与盛放待测工件的工装之间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接触端211在与不同厚度的工件接触时,其位置会发生改变,相应的,动作端221的位置也会随之变化。如此,当工件的厚度过高或过低(超出工件厚度的允许变化范围)时,动作端221就会在接触端211的带动下,与第一反馈部3或第二反馈部4接触,并对其施加压力。第一反馈部3或第二反馈部4接受到压力时发出反馈信号,工作人员观测到反馈信号后,即可知道该工件为不合格工件。反之,若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均未发出反馈信号,则该工件为合格工件。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使用时,只需将待测工件放置于测量杆2下方,使其上表面与测量杆2的接触端211接触,工作人员便能够快速直观地通过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的反馈情况判断出工件是否合格,相较于人工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也避免了工人疲劳时发生误检测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除了能够检测工件厚度以外,也能够检测工件的翘曲度是否合格。有的板状工件要求完全平整或需要拥有一定的翘曲度,但翘曲度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本实施例提供的工件检测装置在检测工件的翘曲度时,同样将工件平放在工装上,然后使接触端211与工件的上表面接触。板状工件具有翘曲度后,平放在工装上时,会呈现为拱状或两边翘起的形状。检测时,保持接触端211与工件接触并推动工件,接触端211就会随工件的翘曲部分变动位置,从而使动作端221运动。同样的,当动作端221与第一反馈部3或第二反馈部4接触时,即可判断该工件为不合格产品,反之为合格产品。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测量杆2包括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之间设有转轴23。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通过转轴23与支架1连接,接触端211设置于第一杆部21远离转轴23的一端,动作端221设置于第二杆部22远离转轴23的一端。
实际设置时,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可为整体式也可以是分体式的。为整体式时,测量杆2整体呈长杆状,转轴23安装于杆体上将杆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第一杆部21另一部分为第二杆部22。为分体式时,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杆体,与转轴23连接时,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相对的一端与转轴23连接,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采用分体式结构,同时,在转轴23的轴线方向上,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如此设置,能够实现只有第一杆部21位于工件上方,避免对其他装置造成干涉。工作时,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配合转轴23形成一个杠杆,转轴23即为支点位置。运动时,接触端211和动作端221反向运动,即接触端211向上运动时,动作端221向下运动,反之亦然。如此,在进行工件检测时,若工件的厚度过大(过厚),接触端211会向上运动,带动动作端221向下运动,并与第一反馈部3接触。反之,动作端221与第二反馈部4接触。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杆部22的长度大于第一杆部21的长度。以此能够使动作端221放大接触端211的动作,例如接触端211运动1mm,动作端221会对应运动2mm或更大的距离。由于光伏组件中对材料的精度要求很高,达到毫米及或微米级,故而有些工件的偏差值会很小。如此,若动作端221与接触端211的运动距离相同,对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的精度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而且在距离设置上也会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本实施例中,通过杠杆原理,使动作端221将接触端211的运动放大,降低了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的精度要求也减小了技术难度,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也能够适应高精度的检测。优选的,第二杆部22的长度与第一杆部21的长度的比值大于10。本实施例中,第二杆部22的长度为第一杆部21的长度的10倍,即接触端211运动0.5mm,动作端221相应运动5mm。
由于第二杆部22的长度远大于第一杆部21的长度,会导致第二杆部22的重量也会大于第一杆部21的重量,从而使测量杆2在无外力作用时,接触端211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被第二杆部22带动而翘起与工件脱离,影响工件的检测。故而在本实施例中,测量杆2和支架1之间设有弹性件5,通过弹性件5,接触端211与待测工件挤压配合。具体的,弹性件5能够对第一杆部21施加向下的力,克服重力将接触端211推向工件,使接触端211一直保持与工件接触。具体地,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为弹簧,同时支架1上和转轴23上设有相对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均位于转轴23远离第二杆部22的一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面抵接。如此弹簧能够对转轴23施力,使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一杆部21压下,使接触端211始终能够与工件接触。
由于在工件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推动工件,此时,工件会与接触端211发生相对移动,为避免在移动时,接触端211划伤工件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端211上设有转子。转子能够沿工件运动的方向转动,从而减小和工件之间的摩擦,避免对工件表面造成损伤。具体的,转子可为滚轮212或走珠。本实施例中,转子为滚轮212。
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工件检测装置也可自带用于承载工件的承载台6,而不需要接住传送带或工装等,使工件检测装置能够单独完成对工件的检测。具体的,承载台6具有用于承载待测工件的承载面,支架1与承载台6连接,且使接触端211位于承载面上方,使接触端211能够配合承载面对工件形成双向挤压。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承载台6上设置有若干可转动的辊子61,若干辊子61平行设置且相邻排布,若干辊子61的顶端共同组成承载面。工作时,将工件放置在辊子61上,使在推动工件时,辊子61能够随工件的运动而转动,从而减小对工件的摩擦,避免损伤工件。
优选的,滚轮212和辊子61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接触端211的位置。由于不同工件的标准厚度存在差异,若接触端211的位置保持不变,就只能为单一型号的工件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调节接触端211的位置,以使工件检测装置能够同时适用于多种型号的工件。具体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沿工件厚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基座与承载台6固定连接,支架1滑动设置于滑槽内,使用时,通过控制支架1沿滑槽滑动,调节支架1与滑槽的相对位置,从而带动接触端211移动,改变其位置,以适应多种型号的工件。进一步地,由于支架1包括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故而实际应用时基座上对应设置两个滑道,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滑道内。调节时,为避免因接触端211的位置改变,影响动作端221与第一反馈部3和第二反馈部4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可进行同步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测量杆、第一反馈部以及第二反馈部;所述第一反馈部和所述第二反馈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测量杆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测量杆具有接触端和动作端,所述动作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反馈部和所述第二反馈部之间,所述接触端运动时带动所述动作端在所述第一反馈部和所述第二反馈部之间运动,且所述动作端与所述第一反馈部或所述第二反馈部接触时,所述第一反馈部或所述第二反馈部发出对应的反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接触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动作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杆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杆部的长度的比值大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和所述支架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接触端与待测工件挤压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上设有转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滚轮或走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台,所述支架与所述承载台连接,所述承载台具有用于承载待测工件的承载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上设有若干辊子,若干所述辊子组成所述承载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接触端的位置。
CN201920883391.4U 2019-06-12 2019-06-12 工件检测装置 Active CN210242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3391.4U CN210242648U (zh) 2019-06-12 2019-06-12 工件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3391.4U CN210242648U (zh) 2019-06-12 2019-06-12 工件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2648U true CN210242648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75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3391.4U Active CN210242648U (zh) 2019-06-12 2019-06-12 工件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2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3953B2 (en)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warpage of sheet-like member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warpage of sheet-like member
CN105674848B (zh) 厚度检测仪
CN104785452A (zh) 一种轴承高度检测装置
CN203416570U (zh) 一种对位组装机
US20200191543A1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of Battery Materials
CN104990796A (zh) 一种检测机构
KR20180023739A (ko) 틸팅 스테이지 시스템
CN204666124U (zh) 一体化板板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09540046B (zh) 全自动化窑炉辊棒检测装置
CN112113850A (zh) 一种软包电池测厚装置及测厚方法
CN210401600U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电池片iv检测机
CN210242648U (zh) 工件检测装置
CN205669986U (zh) 一种钢体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6817814B (zh) 一种冲压件检测设备
CN206974401U (zh) 一种雨刮动力传动组件多尺寸检测装置
CN113686682A (zh) 一种太阳能背板基膜的在线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KR101764681B1 (ko) 플렉시블 필름 푸싱테스트방법
CN111562191A (zh) 盾尾密封油脂的初粘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装置
CN210981167U (zh) 一种测厚仪
CN212228639U (zh) 盾尾密封油脂的初粘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装置
CN212843484U (zh) 一种测厚度机构和片材厚度测量装置
CN110961368A (zh) 一种发动机轴瓦盖位置度智能检具
CN211282856U (zh) 一种双工位自动上下料厚度测量设备
CN219977310U (zh) 一种冲压件平整度检测设备
CN210135900U (zh) 带轮孔高自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76 6015, 6th floor, building 8, 9 Yingshun Road, Yinghai Tow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4

Address after: 518066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6 6015, 6th floor, building 8, 9 Yingshun Road, Yinghai Tow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ingro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2

Address after: 201203 3rd floor, no.665 Zhangjia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66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