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2415U -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32415U
CN210232415U CN201920713507.XU CN201920713507U CN210232415U CN 210232415 U CN210232415 U CN 210232415U CN 201920713507 U CN201920713507 U CN 201920713507U CN 210232415 U CN210232415 U CN 210232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cooling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35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gguang Zheng
郑景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District Licailong Non Ferrous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District Licailong Non Ferrous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District Licailong Non Ferrous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District Licailong Non Ferrous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35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32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32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32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循环增压泵分别将空气和冷却液通过气液管泵送入喷头,喷头对刀具喷射气液混合物,加工室底部连接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罐底部通过液体循环管输送至循环增压泵的液体入口,气液分离罐底部通过气体循环管输送至循环增压泵的气体入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中,不仅起到快速冷却作用,同时降低冷却液的使用量;将气体与雾化之后的冷却液与气体混合之后喷射至刀头加工面,相比较单纯的气体冷却,冷却速度更快,相比较单纯的液体冷却,更节约冷却液,同时雾化之后的液滴拥有更高的比表面,吸热效率高,携带热量的气体和小液滴进入气液分离罐静置后产生分层。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中心的普遍转速可达8000r/min,高速机型的每分钟转速已达上万。高速运转的刀具与坯料的直接接触会产生大量热量。数控加工中心高速切削过程产生的热量和碎屑附着在工作台或工件表面上,会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设备本身造成不利影响。冷却系统在数控加工中心的整套加工环节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冷却系统可以在金属加工过程中控制摩擦、减少刀具磨损、帮助排屑从而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传统方式喷射冷却液或者气体对加工面进行冷却,气体冷却由于气体冷却速度慢,不适合高转速加工,液体冷却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液,通常冷却液以及处理费用,占到零件加工成本的10%到12%,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不仅起到快速冷却作用,同时降低冷却液的使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包括循环增压泵,循环增压泵分别将空气和冷却液通过气液管泵送入喷头,喷头对刀具喷射气液混合物,加工室底部连接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罐底部通过液体循环管输送至循环增压泵的液体入口,气液分离罐底部通过气体循环管输送至循环增压泵的气体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包括与气液管中气体管连通的外腔,还包括与气液管中液体管连通的内腔,内腔端部设置有收窄的内喷嘴,外腔端部设置有收窄的外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内喷嘴的内侧设置有雾化网。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网孔径小于0.2mm。
进一步地,所述内喷嘴与外喷嘴之间设置有导流片。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片剖面为V形,其尖端向内喷嘴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片尖端向内喷嘴端。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罐高度为直径的二十倍。
进一步地,加工室底部设置有下凹的集液盘,集液盘底端连通连接气液分离罐。
本实用新型的收益效果是:
不仅起到快速冷却作用,同时降低冷却液的使用量;将气体与雾化之后的冷却液与气体混合之后喷射至刀头加工面,相比较单纯的气体冷却,冷却速度更快,相比较单纯的液体冷却,更节约冷却液,同时雾化之后的液滴拥有更高的比表面,吸热效率高,携带热量的气体和小液滴进入气液分离罐静置后产生分层,顶部的气体通过气体循环管输送至循环增压泵的气体入口,底部的液体通过液体循环管输送至循环增压泵的液体入口,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包括循环增压泵1,循环增压泵1分别将空气和冷却液通过气液管2泵送入喷头3,喷头3对刀具喷射气液混合物,加工室底部连接气液分离罐5,气液分离罐5底部通过液体循环管6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液体入口,气液分离罐5底部通过气体循环管7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气体入口。
优选地,喷头3包括与气液管2中气体管连通的外腔31,还包括与气液管2中液体管连通的内腔32,内腔32端部设置有收窄的内喷嘴33,外腔31端部设置有收窄的外喷嘴35。
优选地,内喷嘴33的内侧设置有雾化网34。
优选地,雾化网34孔径小于0.2mm。
优选地,内喷嘴33与外喷嘴35之间设置有导流片36。
优选地,导流片36剖面为V形,其尖端向内喷嘴33端。
优选地,导流片36尖端向内喷嘴33端。
优选地,气液分离罐5高度为直径的二十倍。
优选地,加工室底部设置有下凹的集液盘4,集液盘4底端连通连接气液分离罐5。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循环增压泵1分别将空气和冷却液通过气液管2泵送入喷头3,喷头3对刀具喷射气液混合物,加工室底部连接气液分离罐5,气液分离罐5底部通过液体循环管6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液体入口,气液分离罐5底部通过气体循环管7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气体入口;
将气体与雾化之后的冷却液与气体混合之后喷射至刀头加工面,相比较单纯的气体冷却,冷却速度更快,相比较单纯的液体冷却,更节约冷却液,同时雾化之后的液滴拥有更高的比表面,吸热效率高,携带热量的气体和小液滴进入气液分离罐5静置后产生分层,顶部的气体通过气体循环管7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气体入口,底部的液体通过液体循环管6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液体入口,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实施例二:
循环增压泵1分别将空气和冷却液通过气液管2泵送入喷头3,喷头3包括与气液管2中气体管连通的外腔31,还包括与气液管2中液体管连通的内腔32,内腔32端部设置有收窄的内喷嘴33,外腔31端部设置有收窄的外喷嘴35,内喷嘴33的内侧设置有雾化网34,内喷嘴33与外喷嘴35之间设置有导流片36,喷头3对刀具喷射气液混合物,加工室底部连接气液分离罐5,气液分离罐5底部通过液体循环管6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液体入口,气液分离罐5底部通过气体循环管7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气体入口;
将气体与雾化之后的冷却液与气体混合之后喷射至刀头加工面,喷头3中,内腔32的冷却液经过雾化网34变成小液滴,相比较收窄部喷溅雾化,形成的液滴直径更小,也更加均匀,导流片36将气体和小液滴充分混合,上述方案相比较单纯的气体冷却,冷却速度更快,相比较单纯的液体冷却,更节约冷却液,同时雾化之后的液滴拥有更高的比表面,吸热效率高,携带热量的气体和小液滴进入气液分离罐5静置后产生分层,顶部的气体通过气体循环管7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气体入口,底部的液体通过液体循环管6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液体入口,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包括循环增压泵(1),其特征在于:循环增压泵(1)分别将空气和冷却液通过气液管(2)泵送入喷头(3),喷头(3)对刀具喷射气液混合物,加工室底部连接气液分离罐(5),气液分离罐(5)底部通过液体循环管(6)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液体入口,气液分离罐(5)底部通过气体循环管(7)输送至循环增压泵(1)的气体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包括与气液管(2)中气体管连通的外腔(31),还包括与气液管(2)中液体管连通的内腔(32),内腔(32)端部设置有收窄的内喷嘴(33),外腔(31)端部设置有收窄的外喷嘴(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嘴(33)的内侧设置有雾化网(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网(34)孔径小于0.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嘴(33)与外喷嘴(35)之间设置有导流片(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36)剖面为V形,其尖端向内喷嘴(33)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36)尖端向内喷嘴(33)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罐(5)高度为直径的二十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加工室底部设置有下凹的集液盘(4),集液盘(4)底端连通连接气液分离罐(5)。
CN201920713507.XU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Active CN210232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3507.XU CN21023241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3507.XU CN21023241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32415U true CN210232415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70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3507.XU Active CN21023241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32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0584A (zh) 一种磨粒流微孔抛光装置及其抛光工艺
CN204430303U (zh) 一种内冷车刀
US8529312B2 (en) Nozzle for cooling lubricant
CN206981900U (zh) 一种侧出水反向排屑铰刀
CN210232415U (zh) 一种金属数控加工中心冷却机构
CA2356423A1 (en) Liquid coolant nozzle for machine tool
CN101767291A (zh) 齿轮切削设备的低温喷雾系统及技术
CN115284460A (zh) 一种适用于划片机的喷嘴组件以及划片机
CN206716262U (zh) 一种高精度切削液喷头
CN214920839U (zh) 一种叶盘加工用锥度球铣刀
CN208322856U (zh) 一种铝圈加工电动夹座台的碎屑清理收集装置
CN202622113U (zh) 一种深孔加工装置
CN204603963U (zh) 数控车床冷却液喷水管
CN207642369U (zh) 一种半干式外排屑深孔钻
CN203527142U (zh) 嵌套式水、油和气三相混合喷嘴及包含该喷嘴的喷嘴系统
CN214489883U (zh) 一种内冷刀具
KR102533205B1 (ko) 드릴 및 엔드밀 복합 공구
CN212665587U (zh) 一种龙门大型雕铣加工中心的喷淋结构
CN210524185U (zh) 一种具有多个孔散热的激光喷嘴
CN205684862U (zh)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平衡冷却装置
CN215847222U (zh) 一种机床
CN219169637U (zh) 一种内出水刀杆
CN216265406U (zh) 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高精度外圆磨床
CN219852296U (zh) 一种具有内冷孔的4刃渐变槽铣刀
CN206509832U (zh) 内孔加工用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