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8019U -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8019U
CN210218019U CN201920856667.XU CN201920856667U CN210218019U CN 210218019 U CN210218019 U CN 210218019U CN 201920856667 U CN201920856667 U CN 201920856667U CN 210218019 U CN210218019 U CN 210218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valve
air chamb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66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ing Deng
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Maijk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Maijk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Maijk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Maijk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66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8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8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8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包括第一筒身、第二筒身、上盖、握把、底座以及切换阀组件,其切换阀组件的旋塞在转动过程中,第一配合阀口及第二配合阀口可转动至不同位置,以控制上过渡气室与排气通道的通断,以及控制第一外管与排气通道的通断,进而实现双筒双向充气模式、双筒单向充气模式及单筒单向充气模式这三种不同的充气模式。这种切换阀的整体结构大大简化,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当通控制旋塞将排气通道与第一外管阻断时,第一外管是通过第一外管阀口与充气通道连通,而不是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再次通过切换阀组件将第一外管与充气通道连通,这有效地减少了旋塞的磨损,提高了切换阀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拉气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背景技术
目前手拉气筒(也叫气泵)种类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单向手拉气筒,这种手拉气筒在活塞上、下移动一个往返行程中,只能够有单一行程提供充气作用,其充气效率低。另外一种是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其可在握把推、拉双向行程中均进行充气动作,这种气筒具有充气效率高的优点。如专利号为ZL00255072.5(公告号为CN245040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双向充气泵》;专利号为ZL200620100394.9(公告号为CN287405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向充气泵》;它们均披露了一种能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
现有手拉气筒,不管是单向的(仅在下压的时候打气)还是双向的(上拉下压都会打气),都不能超过一定的气流量(升/次数),因为受到了筒身直径及高度的限制。为提高充气效率以及实现不同模式的充气过程,市场上出现一种具有两个筒身且每个筒身内各设有一个活塞的手拉气筒,如申请号为CN201810379645.9(公开号为CN108412729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双筒手拉气筒》,该双筒手拉气筒通过上过渡气室、排气通道、两根外管及设于排气通道内切换阀结构的设置,决定上过渡气室或其中一根外管与排气空间导通与否,最终实现三种充气模式的切换,如在开始阶段,需要快速大量充气,两个筒身内的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均双向充气;当压力上升并且双向充气开始变得吃力的时候(上拉比下压要难很多),两个筒身内的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均单向充气;当压力继续上升,使用起来很累的时候,只有一个筒身内的活塞握把联动结构进行单向充气。
虽然上述专利中的双筒手拉气筒在充气过程能够切换不同的充气模式,但是仍存在有一定的不足,首先,在切换至不同的充气模式时,该手拉气筒的第一外管中的空气是通过切换阀结构的内通腔通入相应的出气通道中或通过切换阀结构的外通腔通入排气通道中,而为了保证在切换至不同的位置时,该切换阀结构可精确地控制上过渡气室与外界的通断,以及控制第一外管仅与外界连通或与出气通道的连通,这就对切换阀结构(尤其是旋塞)的各外通腔和内通腔的尺寸加工要求较高,这无疑会相应增加了手拉气筒生产成本;其次,该手拉气筒的切换阀结构是设置在上盖上,这就使得两者之间的装配结构较为复杂,且容易出现漏气,致使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如,由于第一外管中的空气是通过该切换阀结构通入到相应的出气通道或排气通道中,因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切换阀结构的旋塞容易因气体往复冲击变形而使相邻设置的外通腔和内通腔出现泄漏,进而容易造成三种充气模式切换失效问题,使用寿命较短。
综上所述,现有双筒手拉气筒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合理,且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包括第一筒身、第二筒身、第一外管、第二外管、上盖、底座以及切换阀组件,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内分别设有能实现双向充气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和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一活塞将第一筒身内分隔成第一上气室和第一下气室,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二活塞将第二筒身内分隔成第二上气室和第二下气室;第一外管与设于底座上的第一下过渡气室连通,所述第一下过渡气室与第一下气室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下气室进入第一下过渡气室的第一下过渡阀片,第二外管与设于底座上的第二下过渡气室连通,所述第二下过渡气室与所述第二下气室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进入第二下过渡气室的第二下过渡阀片;所述上盖内设有充气通道,第一外管的上端口与所述充气通道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外管进入充气通道的第一外管阀片,第二外管的上端口直接与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切换阀组件具有上过渡气室、与第一外管相通的旁路通道以及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第一上气室和第二上气室始终与上过渡气室连通,所述上过渡气室与所述充气通道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上过渡气室进入充气通道的上过渡阀片,所述切换阀组件的切换能决定上过渡气室与所述排气通道的通断、及能决定第一外管仅与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或决定第一外管仅通过旁路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前后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之间;所述切换阀组件设于所述上盖的下方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外管的一侧。这样的结构设置,方便了第一外管与上盖组件之间的装配。
作为改进,所述切换阀组件包括阀座、设于阀座内的阀套以及转动配合在该阀套内的旋塞,所述阀套在与所述旋塞密封配合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上过渡气室相通的第一衔接阀口、及与所述旁路通道相通的所述第二衔接阀口,所述旋塞具有环形壁,该环形壁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排气通道,该环形壁沿其周向方向上依次间隔开设有能选择地与所述第一衔接阀口相通的第一配合阀口、以及能选择地与所述第二衔接阀口相通的第二配合阀口。这种切换阀组件旋钮是通过环形壁的外壁面与阀套的内壁之间实现密封,这种面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较好,其可有效提高切换阀组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切换阀组件的旋钮在加工时只需要在环形壁上开设对应的配合阀口即可,其加工方便、生产成本较低。
为了方便对相应阀片进行装配,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充气通道相通的凹腔,所述切换阀组件还包括能伸入上述凹腔中的转换接头,该转换接头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转换接头上还装配有能覆盖第一气管的上部端口及第二气管的上部端口的阀片固定板,所述上过渡阀片与所述第一外管阀片均设于所述阀片固定板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管的上部端口及所述第二气管的上部端口相对应;所述第一气管的内腔形成所述上过渡气室,所述第一气管的下部端口与所述阀套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下部端口与第一外管连通。
为了进一步方便切换阀中各部件的装配,所述阀座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二气管的联通管,所述联通管上还设有由该联通管连通至所述排气通道的联通支管,所述联通支管的内腔形成所述旁路通道;所述阀套上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的上管接头,该阀套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联通支管的下管接头。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气管的管壁上设有与第一上气室相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二上气室相通的第二气口。
作为改进,所述旋塞的第一配合阀口和第二配合阀口分别设于所述环形壁的左右两侧,在旋塞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阀口能够与所述阀套的上管接头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配合阀口能够与所述阀套的下管接头对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配合阀口在沿环形壁的周向上的开口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配合阀口在沿环形壁的周向上的开口长度。旋塞在转动过程中,可具有三个角度位置状态,当旋塞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状态下,环形壁将第一衔接阀口以及第二衔接阀口遮挡,上过渡气室与排气通道阻断而与充气通道相通,旁路通道与排气通道阻断,同时,第一外管经第一外管阀口与充气通道连通;在旋塞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状态下,上过渡气室经第一衔接阀口和第一配合阀口与排气通道相通,旁路通道与排气通道仍处于阻断状态,同时,第一外管经第一外管阀口与充气通道连通;在旋塞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状态下,由于第一配合阀口的开口长度较长,因而第一配合阀口仍可与第一衔接阀口对应相通,所以上过渡气室同样可以经第一衔接阀口、第一配合阀口与排气通道相通,与此同时,第一外管经旁路通道、第二衔接阀口和第二配合阀口与排气通道连通。
作为改进,还包括握把,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联动管,第一活塞通过第一联动管与握把连接,第一活塞内部设有第一导气室,第一导气室与第一联动管内部连通,在第一导气室的上、下方活塞表面分别设有第一上阀口和第一下阀口,第一上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导气室进入第一上气室中的第一上阀片,第一下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导气室进入第一下气室中的第一下阀片;所述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联动管,第二活塞通过第二联动管与握把连接,所述第二活塞内部设有第二导气室,第二导气室与第二联动管内部连通,在第二导气室的上、下方活塞表面分别设有第二上阀口和第二下阀口,第二上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上气室进入第二导气室的第二上阀片,第二下阀口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进入第二导气室的第二下阀片;所述握把内设有连通第一联动管内部、第二联动管内部及外界的进气通道。与现有双向充气的活塞握把联动结构相比,该手拉气筒的活塞握把联动结构,无需复杂的气流通道,结构更为简单,联动管及活塞内的导气室仅起到对上下气室的补气作用,无需起到充气流道的作用,当活塞上移时,下阀片受压打开,上阀片受压关闭,外界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联动管,再经由下阀片进入下气室,当活塞下移时,上阀片受压打开,下阀片受压关闭,外界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联动管,再经由上阀片进入上气室。
为了实时、准确地观察被充气设备的内部气压,所述上盖上安装有压力表,压力表的压力感应端伸入充气通道内。
为了方便装配及对切换阀组件检修或更换,所述阀座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上盖上并通过螺钉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双筒手拉气筒的切换阀组件在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双筒双向充气模式、双筒单向充气模式及单筒单向充气模式三种不同充气模式的切换,其中,该双筒手拉气筒的第一外管是直接与上盖上的充气通道相连通,并通过设于两者之间的第一外管阀片进行控制通断,与此同时,该第一外管还通过旁路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并通过切换阀组件进行切换控制通断,当控制切换阀组件将旁路通道与排气通道进行连通时,第一外管中的空气可通过旁路通道排送至外界,不再进入充气通道中,而当控制切换阀组件将与第一外管连通的旁路通道与排气通道进行阻断时,第一外管可通过第一外管阀片直接与充气通道连通,而不再经由该切换阀结构,因而该双通手拉气筒的切换阀组件的结构相对简单,其进行不同充气模式的切换时,只需保证通过该切换阀组件控制旁路通道与排气通道能够连通或断开即可,而不必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切换阀结构的旋塞上开设多个外通腔及内通腔,使手拉气筒的第一外管中的空气必须是通过该旋塞的内通腔通入到相应的出气通道或和通过旋塞的外通腔通入排气通道中,这有效地简化了切换阀组件结构,提高了切换阀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相应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切换阀组件是独立于上盖进行设置,而不是如现有技术中手拉气筒是将切换阀组件设于上盖中,这种装配结构相对简单、且拆装方便,便于后期切换阀组件拆卸维修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前后方向的剖视图(双筒双向充气状态);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前后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双筒单向充气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前后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单筒单向充气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左右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B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上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旋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的旋塞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去阀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4,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包括第一筒身10a、第二筒身10b、第一外管7a、第二外管7b、上盖61、握把30、底座40以及切换阀组件,上盖61和底座40分别同时盖设在第一筒身10a与第二筒身10b的上部和下部,第一筒身10a和第二筒身10b内分别设有能实现双向充气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和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一活塞5a将第一筒身10a内分隔成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一下气室1a2,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二活塞5b将第二筒身10b内分隔成第二上气室1b1和第二下气室1b2。
参见图1-图4,上盖61内设有充气通道610,其中,通过一外接皮管(未示出)与该充气通道610连通便可对待充气物进行充气。第一外管7a设于第一筒身10a外部,第一外管7a的上端插设在上盖61内,第一外管7a的上端口与充气通道610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外管7a进入充气通道610的第一外管阀片615,充气通道610上开设有与第一外管7a相通的第一外管阀口614,该第一外管阀口614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外管7a进入充气通道610的第一外管阀片615,第一外管7a的下端插设在底座40上并与设于底座40上的第一下过渡气室4a连通,第一下过渡气室4a上开有与第一下气室1a2连通的第一下过渡阀口4a1,第一下过渡阀口4a1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下气室1a2进入第一下过渡气室4a的第一下过渡阀片4a2;第二外管7b设于第二筒身10b的外部,第二外管7b的上端插设在上盖61内并直接与充气通道610连通,第二外管7b的下端插设在底座40上并与设于底座40上的第二下过渡气室4b连通,第二下过渡气室4b上开有与第二下气室1b2连通的第二下过渡阀口4b1,第二下过渡阀口4b1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1b2进入第二下过渡气室4b的第二下过渡阀片4b2。此外,为了合理布局及方便装配,上述第一外管7a和第二外管7b分别前后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筒身10a和第二筒身10b之间,详见图1及图2。
参见图4-图6,切换阀组件是独立于上盖61进行设置,并具有上过渡气室611、与第一外管7a相通的旁路通道622以及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620,其中,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始终与上过渡气室611连通,上过渡气室611与充气通道610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上过渡气室611进入充气通道610的上过渡阀片613,在本实施例中,切换阀组件的切换能决定上过渡气室611与排气通道620的通断、及能决定第一外管7a仅与充气通道610连通或决定第一外管7a仅通过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连通。
参见图10,切换阀组件包括阀座62、设于阀座62内的阀套625以及转动配合在该阀套625内的旋塞63,阀套625在与旋塞63密封配合的内壁上具有与上过渡气室611相通的第一衔接阀口621、及与旁路通道622相通的第二衔接阀口623,该旋塞63包括操作旋钮64以及与阀套625密封配合的环形壁65,操作旋钮64露出阀座62的前侧以供用户操作,该环形壁65的内部空间形成上述排气通道620,该环形壁65沿其周向方向上依次间隔开设有能选择地与第一衔接阀口621相通的第一配合阀口651、以及能选择地与第二衔接阀口623相通的第二配合阀口652。
参见图6及图13,切换阀组件设于上盖61的下方并位于靠近第一外管7a的一侧,其中,切换阀组件的阀座62可拆卸地装配在上盖61上并通过螺钉固定。上盖61设有与充气通道610相通的凹腔,切换阀组件还包括能伸入上述凹腔中的转换接头66,该转换接头66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气管661和第二气管662,具体地,该第一气管661和第二气管662并列竖向设置形成一体件,设于上述上盖61的凹腔中,转换接头66的上端周缘与该凹腔的内壁密封接触,以使空气只能通过第一气管661和第二气管662与充气通道610相通而不会发生泄漏。参见图10,转换接头66上还装配有能同时覆盖第一气管661的上部端口及第二气管662的上部端口的阀片固定板663,该阀片固定板663上设有上过渡阀口612及第一外管阀口614,其中,上过渡阀口612与第一气管661的上部端口相对应,第一外管阀口614与第二气管662的上部端口相对应,上述上过渡阀片613及第一外管阀片615分别设于阀片固定板663上的上过渡阀口612及第一外管阀口614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管661的内腔形成上述上过渡气室611,第一气管661的下部端口与阀套625连接,第二气管662的下部端口与第一外管7a连通。
参见图10及图13,第一气管661的管壁上设有与第一上气室1a1相通的第一开口664、以及与第二上气室1b1相通的第二气口665,当第一筒身10a与第二筒身10b的上部连接在上盖61上时,第一上气室1a1及第二上气室1b1分别通过第一开口664及第二气口665与上过渡气室611连通。
参见图13及图14,阀座62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外管7a和第二气管662的联通管626,该联通管626上还设有由该联通管626连通至排气通道620的联通支管627,联通支管627的内腔形成上述旁路通道622。阀套625的上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气管661的上管接头6251,该阀套625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联通支管627的下管接头6252。
参见图11-图13,在本实施例中,旋塞63的第一配合阀口651和第二配合阀口652分别设于环形壁65的左右两侧,在旋塞63转动过程中,第一配合阀口651能够与阀套625的上管接头6251对应连通,第二配合阀口652能够与阀套625的下管接头6252对应连通,并且,第一配合阀口651在沿环形壁65的周向上的开口长度大于第二配合阀口652在沿环形壁65的周向上的开口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旋塞63在转动过程中,具有三个角度位置状态,当旋塞63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状态下,环形壁65将第一衔接阀口621以及第二衔接阀口623遮挡,上过渡气室611与排气通道620阻断而与充气通道610相通,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阻断,同时,第一外管7a经第一外管阀口614与充气通道610连通,详见图4;在旋塞63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状态下,上过渡气室611经第一衔接阀口621和第一配合阀口651与排气通道620相通,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仍处于阻断状态,同时,第一外管7a经第一外管阀口614与充气通道610连通,详见图5;在旋塞63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状态下,由于第一配合阀口651的开口长度较长,因而第一配合阀口651仍可与第一衔接阀口621对应相通,所以上过渡气室611同样可以经第一衔接阀口621、第一配合阀口651与排气通道620相通,与此同时,第一外管7a经旁路通道622、第二衔接阀口623和第二配合阀口652与排气通道620连通,详见图6。
参见图7及图8,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包括第一活塞5a和第一联动管80a,第一活塞5a通过第一联动管80a与握把30连接,第一活塞5a内部设有第一导气室5a1,第一导气室5a1与第一联动管80a内部连通,在第一导气室5a1的上、下方活塞表面分别设有第一上阀口51a和第一下阀口52a,第一上阀口51a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导气室5a1进入第一上气室1a1中的第一上阀片53a,第一下阀口52a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导气室5a1进入第一下气室1a2中的第一下阀片54a。
继续参见图7及图8,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包括第二活塞5b和第二联动管80b,第二活塞5b通过第二联动管80b与握把30连接,第二活塞5b内部设有第二导气室5b1,第二导气室5b1与第二联动管80b内部连通,在第二导气室5b1的上、下方活塞表面分别设有第二上阀口51b和第二下阀口52b,第二上阀口51b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上气室1b1进入第二导气室5b1的第二上阀片53b,第二下阀口52b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1b2进入第二导气室5b1的第二下阀片54b;握把30内设有连通第一联动管80a内部、第二联动管80b内部及外界的进气通道。
参见图1及图5,为了实时、准确地观察被充气设备的内部气压,上盖61上安装有压力表67,压力表的压力感应端伸入充气通道610内。
本实施例中的双筒手拉气筒具有多个优点:首先,该双筒手拉气筒的切换阀组件在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双筒双向充气模式、双筒单向充气模式及单筒单向充气模式三种不同充气模式的切换,其中,该双筒手拉气筒的第一外管7a是直接与上盖61上的充气通道610相连通,并通过设于两者之间的第一外管阀片615进行控制通断,与此同时,该第一外管7a还通过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连通并通过切换阀组件进行切换控制通断,当控制切换阀组件将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进行连通时,第一外管7a中的空气可通过旁路通道622排送至外界,不再进入充气通道610中,而当控制切换阀组件将与第一外管7a连通的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进行阻断时,第一外管7a可通过第一外管阀片615直接与充气通道610连通,而不再经由该切换阀结构,因而该双通手拉气筒的切换阀组件的结构相对简单,其进行不同充气模式的切换时,只需保证通过该切换阀组件控制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能够连通或断开即可,而不必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切换阀结构的旋塞上开设多个外通腔及内通腔,使手拉气筒的第一外管中的空气必须是通过该旋塞的内通腔通入到相应的出气通道或和通过旋塞的外通腔通入排气通道中,这有效地简化了切换阀组件结构,提高了切换阀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相应的生产成本;其次,本实施例中的切换阀组件是独立于上盖61进行设置,而不是如现有技术中手拉气筒是将切换阀组件设于上盖61中,这种装配结构相对简单、且拆装方便,便于后期切换阀组件拆卸维修或更换;此外,这种切换阀组件旋钮63是通过环形壁65的外壁面与阀套625的内壁之间实现密封,这种面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较好,其可有效提高切换阀组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切换阀组件的旋钮63在加工时只需要在环形壁65上开设对应的配合阀口即可,其加工方便、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中的双筒手拉气筒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双筒双向充气过程,如图4所示,开始阶段需要快速大量充气,将旋塞63转动至第一角度位置状态下,旋塞63的环形壁65可将第一衔接阀口621以及第二衔接阀口623遮挡,此时,上过渡气室611与充气通道610和外界阻断,而通过上过渡阀口612与充气通道610相通,并且,与第一外管7a相通的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阻断,第一外管7a经第一外管阀口614与充气通道610连通;握把30带动第一活塞5a和第二活塞5b同步下移,第一下过渡阀片4a2和第二下过渡阀片4b2打开,上过渡阀片613则关闭,第一下气室1a2内的空气经由第一下过渡阀口4a1、第一下过渡气室4a、第一外管7a及第一外管阀口614与充气通道610连通,同时,第二下气室1b2内的空气经由第二下过渡阀口4b1、第二下过渡气室4b、第二外管7b后直接与充气通道610连通,完成下压过程中的双筒充气;同时,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内部体积变大,形成负压,第一上阀片53a和第二上阀片53b打开,外部空气由进气通道300进气分别通过第一联动管80a和第二联动管80b进入第一导气室5a1和第二导气室5b1,第一导气室5a1和第二导气室5b1内的空气分别经由第一上阀口51a和第二上阀口51b进入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完成补气。上拉握把30带动第一活塞5a和第二活塞5b同步上移,第一下过渡阀片4a2和第二下过渡阀片4b2关闭,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内的空气同时压入上过渡气室611,再经由上过渡阀口612进入充气通道610,完成上拉过程中的双筒充气;同时,第一下气室1a2和第二下气室1b2内部体积变大,形成负压,第一下阀片54a和第二下阀片54b打开,外部空气由进气通道300进气分别通过第一联动管80a和第二联动管80b进入第一导气室5a1和第二导气室5b1,第一导气室5a1和第二导气室5b1内的空气分别经由第一下阀口52a和第二下阀口52b进入第一下气室1a2和第二下气室1b2,完成补气,如此往复操作,完成双筒双向充气。
双筒单向充气过程,如图5所示,当压力上升并且双向充气开始变得吃力的时候(上拉比下压要难很多),将旋塞63转动至第二角度位置状态下,上过渡气室611经第一衔接阀口621和第一配合阀口651与排气通道620相通,旁路通道622与排气通道620阻断,同时,第一外管7a仍经第一外管阀口614与充气通道610连通;握把30带动第一活塞5a和第二活塞5b同步下移,第一下过渡阀片4a2和第二下过渡阀片4b2打开,上过渡阀片613则关闭,第一下气室1a2内的空气经由第一下过渡阀口4a1、第一下过渡气室4a、第一外管7a及第一外管阀口614与充气通道610连通,同时,第二下气室1b2内的空气经由第二下过渡阀口4b1、第二下过渡气室4b、第二外管7b后直接与充气通道610连通,完成下压过程中的双筒充气;补气时,外部空气可通过排气通道620、第一配合阀口651、第一衔接阀口621和上过渡气室611分别进入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完成补气。上拉握把30带动第一活塞5a和第二活塞5b同步上移,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内的空气同时压入上过渡气室611,上过渡气室611内的气体则经由第一衔接阀口621、第一配合阀口651和排气通道620排出外界,该过程不充气,第一下气室1a2和第二下气室1b2补气过程参考双筒双向充气过程。
单筒单向充气过程,如图6所示,当压力继续上升,使用起来很累的时候,将旋塞63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状态下,上过渡气室611经第一衔接阀口621和第一配合阀口651与排气通道620相通,同时,第一外管7a经旁路通道622、第二衔接阀口623和第二配合阀口652与排气通道620连通。下压握把30带动第一活塞5a和第二活塞5b同步下移,第一下过渡阀片4a2和第二下过渡阀片4b2打开,上过渡阀片613则关闭,第一下气室1a2内的空气经由第一下过渡阀口4a1、第一下过渡气室4a、第一外管7a、旁路通道622、第二配合阀口652和第二衔接阀口623进入排气通道620,然后排出外界,第一筒身10a不充气,同时,第二下气室1b2内的空气经由第二下过渡阀口4b1、第二下过渡气室4b、第二外管7b后直接与充气通道610连通,完成下压过程中的单筒充气;补气时,外部空气也可通过排气通道620、第一配合阀口651、第一衔接阀口621和上过渡气室611分别进入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完成补气。上拉握把30带动第一活塞5a和第二活塞5b同步上移,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内的空气同时压入上过渡气室611,上过渡气室611内的气体则经由第一衔接阀口621、第一配合阀口651和排气通道620排出外界,该过程不充气,第一下气室1a2和第二下气室1b2补气过程参考双筒双向充气过程。这种充气压力最大,适合给充气设备充气快结束后进行充气。

Claims (10)

1.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包括第一筒身(10a)、第二筒身(10b)、第一外管(7a)、第二外管(7b)、上盖(61)、底座(40)以及切换阀组件,第一筒身(10a)和第二筒身(10b)内分别设有能实现双向充气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和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一活塞(5a)将第一筒身(10a)内分隔成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一下气室(1a2),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中的第二活塞(5b)将第二筒身(10b)内分隔成第二上气室(1b1)和第二下气室(1b2);
第一外管(7a)与设于底座(40)上的第一下过渡气室(4a)连通,所述第一下过渡气室(4a)与第一下气室(1a2)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下气室(1a2)进入第一下过渡气室(4a)的第一下过渡阀片(4a2),第二外管(7b)与设于底座(40)上的第二下过渡气室(4b)连通,所述第二下过渡气室(4b)与所述第二下气室(1b2)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1b2)进入第二下过渡气室(4b)的第二下过渡阀片(4b2);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1)内设有充气通道(610),第一外管(7a)的上端口与所述充气通道(610)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外管(7a)进入充气通道(610)的第一外管阀片(615),第二外管(7b)的上端口直接与充气通道(610)连通;
所述切换阀组件具有上过渡气室(611)、与第一外管(7a)相通的旁路通道(622)以及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620),第一上气室(1a1)和第二上气室(1b1)始终与上过渡气室(611)连通,所述上过渡气室(611)与所述充气通道(610)之间设有仅让空气由上过渡气室(611)进入充气通道(610)的上过渡阀片(613),所述切换阀组件的切换能决定上过渡气室(611)与所述排气通道(620)的通断、及能决定第一外管(7a)仅与所述充气通道(610)连通或决定第一外管(7a)仅通过旁路通道(622)与所述排气通道(6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7a)和第二外管(7b)前后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筒身(10a)和第二筒身(10b)之间;
所述切换阀组件设于所述上盖(61)的下方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外管(7a)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组件包括阀座(62)、设于阀座(62)内的阀套(625)以及转动配合在该阀套(625)内的旋塞(63),所述阀套(625)在与所述旋塞(63)密封配合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上过渡气室(611)相通的第一衔接阀口(621)、及与所述旁路通道(622)相通的第二衔接阀口(623),所述旋塞(63)具有环形壁(65),该环形壁(65)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排气通道(620),该环形壁(65)沿其周向方向上依次间隔开设有能选择地与所述第一衔接阀口(621)相通的第一配合阀口(651)、以及能选择地与所述第二衔接阀口(623)相通的第二配合阀口(6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1)设有与所述充气通道(610)相通的凹腔,所述切换阀组件还包括能伸入上述凹腔中的转换接头(66),该转换接头(66)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气管(661)和第二气管(662),所述转换接头(66)上还装配有能覆盖第一气管(661)的上部端口及第二气管(662)的上部端口的阀片固定板(663),所述上过渡阀片(613)与所述第一外管阀片(615)均设于所述阀片固定板(663)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管(661)的上部端口及所述第二气管(662)的上部端口相对应;
第一气管(661)的内腔形成所述上过渡气室(611),所述第一气管(661)的下部端口与所述阀套(625)连接,所述第二气管(662)的下部端口与第一外管(7a)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62)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外管(7a)和所述第二气管(662)的联通管(626),该联通管(626)上还设有由该联通管(626)连通至所述排气通道(620)的联通支管(627),所述联通支管(627)的内腔形成所述旁路通道(622);
所述阀套(625)的上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气管(661)的上管接头(6251),该阀套(625)的下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联通支管(627)的下管接头(62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661)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上气室(1a1)相通的第一开口(664)以及与第二上气室(1b1)相通的第二气口(66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63)的第一配合阀口(651)和第二配合阀口(652)分别设于所述环形壁(65)的左右两侧,在旋塞(63)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阀口(651)能够与所述阀套(625)的上管接头(6251)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配合阀口(652)能够与所述阀套(625)的下管接头(6252)对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配合阀口(651)在沿环形壁(65)的周向上的开口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配合阀口(652)在沿环形壁(65)的周向上的开口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把(30),第一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包括第一活塞(5a)和第一联动管(80a),第一活塞(5a)通过第一联动管(80a)与握把(30)连接,第一活塞(5a)内部设有第一导气室(5a1),第一导气室(5a1)与第一联动管(80a)内部连通,在第一导气室(5a1)的上、下方活塞表面分别设有第一上阀口(51a)和第一下阀口(52a),第一上阀口(51a)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导气室(5a1)进入第一上气室(1a1)中的第一上阀片(53a),第一下阀口(52a)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一导气室(5a1)进入第一下气室(1a2)中的第一下阀片(54a);
所述第二活塞握把联动结构包括第二活塞(5b)和第二联动管(80b),第二活塞(5b)通过第二联动管(80b)与握把(30)连接,所述第二活塞(5b)内部设有第二导气室(5b1),第二导气室(5b1)与第二联动管(80b)内部连通,在第二导气室(5b1)的上、下方活塞表面分别设有第二上阀口(51b)和第二下阀口(52b),第二上阀口(51b)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上气室(1b1)进入第二导气室(5b1)的第二上阀片(53b),第二下阀口(52b)上设有仅让空气由第二下气室(1b2)进入第二导气室(5b1)的第二下阀片(54b);
所述握把(30)内设有连通第一联动管(80a)内部、第二联动管(80b)内部及外界的进气通道(300)。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1)上安装有压力表(67),压力表(67)的压力感应端伸入充气通道(61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62)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上盖(61)上并通过螺钉固定。
CN201920856667.XU 2019-06-06 2019-06-06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Active CN210218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6667.XU CN210218019U (zh) 2019-06-06 2019-06-06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6667.XU CN210218019U (zh) 2019-06-06 2019-06-06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8019U true CN210218019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0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6667.XU Active CN210218019U (zh) 2019-06-06 2019-06-06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80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474A (zh) * 2019-06-06 2019-08-09 余姚迈杰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474A (zh) * 2019-06-06 2019-08-09 余姚迈杰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7593B (zh) 打氣筒
CN210218019U (zh)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JP2011509839A (ja) 真空チャック
CN108412729B (zh) 一种双筒手拉气筒
TW202035868A (zh) 打氣筒
CN109944765B (zh) 打气筒
CN205533117U (zh) 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筒出气构造改良
CN211950780U (zh) 一种自动充气泵及充气泵系统
CN101493085A (zh) 可变压力的打气筒
CN201050491Y (zh) 一种气垫床用的内置式电动气泵
TWM582530U (zh) Inflator
CN212130704U (zh) 双筒手拉气筒
CN103935422A (zh) 快速安装门框密封条的工具
CN213235399U (zh) 排气快速的气动隔膜泵的充排气结构
CN102022365B (zh) 滑动切换式气泵
CN203793473U (zh) 快速安装门框密封条的工具
CN201067891Y (zh) 气动打钉枪后排气装置
CN105351568B (zh) 一种组合阀及其单阀
TWI842482B (zh) 三段式變壓打氣筒
CN110541801A (zh) 具有充气及抽气功能的大气量打气筒
CN219782670U (zh) 一种自吸一体式痔疮套扎器
CN218467988U (zh) 功能头的气路连接结构
CN110107474A (zh) 改进的双筒手拉气筒
CN216032147U (zh) 一种气动省模枪
CN220025033U (zh) 充放气阀及具有该充放气阀的血压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