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5791U - 一种自动缝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缝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5791U
CN210215791U CN201920894155.2U CN201920894155U CN210215791U CN 210215791 U CN210215791 U CN 210215791U CN 201920894155 U CN201920894155 U CN 201920894155U CN 210215791 U CN210215791 U CN 210215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transfer
conveying
lifting
l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41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sheng Cai
蔡金盛
Yafeng Cao
曹亚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jin Technology (Zhejia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Android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Android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Android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41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5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5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5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缝接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物料传输件、加工件,所述物料传输件用于传输物料,所述加工件用于对物料传输件上的物料进行加工;所述机架一侧设有物料传输机构,所述物料传输机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上的物料平面,所述物料平面上设有转移部件,所述转移部件用于将物料传输件传输来的物料传递至指定位置。折叠之后的物料放置于物料传输件上,便可完成对应加工、运输的目的,加工、运输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缝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接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自动缝接机。
背景技术
长条形的物料条缝接成圆环形的物料环,传统的做法是:首先,人工将长条形的物料条进行折叠,物料条的两个端部重叠;其次,通过缝制设备对处于重叠状态的两个物料条进行缝线;再次,通过裁剪设备将多余的物料条端部进行裁剪;最后,将物料条进行转运到指定位置。
其中的缝制设备通常会采用缝纫机,裁剪设备通常会采用裁剪机,市面上的缝制设备以及裁剪设备通常为独立的单个加工设备,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仅对物料条进行折叠、缝线、裁剪、转运四个步骤,物料至少需要经过四次转运,加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缝接机,其对物料的加工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缝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物料传输件、加工件,所述物料传输件用于传输物料,所述加工件用于对物料传输件上的物料进行加工;
所述机架一侧设有物料传输机构,所述物料传输机构包括连接于机架上的物料平面,所述物料平面上设有转移部件,所述转移部件用于将物料传输件传输来的物料传递至指定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物料条进行折叠,物料条的两个端部重叠,平放于物料传输件上,物料传输件会带动物料条发生位移,在这过程中,位于物料传输件上的物料条会受到加工件的对应加工作用,物料条经过加工之后,继续受到物料传输件的传输作用,直至运输至物料传输机构处,物料传输机构会将物料条继续传递至指定位置;上述加工运输中,只需将折叠后的物料条放置于物料传输件上,物料条便会自动被加工件加工处理,并且可在传输带上依次间隔放置多个物料条,多个物料条便可被加工件依次加工,后期也会逐个被物料传输机构传递,整体加工效率极高。
优选的,所述转移部件包括安装于物料平面上的物料转移架、安装于物料转移架上且位于物料平面上方的物料转移组件,所述物料转移组件包括滑移连接于物料转移架的转移滑架、用于驱动转移滑架进行滑移的第一驱动部,所述转移滑架上设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驱动端上设有转移板,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转移板进行竖直上下运动,物料能被夹持于转移板与物料平面之间,所述转移板的下板面与物料表面摩擦力大于所述物料平面上板面与物料表面摩擦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位于物料平面上时,第二驱动部件会驱动转移板向下运动,物料被夹持于转移板下板面和物料平面上板面之间,第一驱动部会驱动转移滑架进行滑移,由于转移板的下板面与物料表面摩擦力大于物料平面上板面与物料表面摩擦力,物料能跟随着转移板发生移动,进而转移到指定位置上;上述物料转移机构结构巧妙,物料转移速率及稳定性较高。
优选的,所述物料传输机构还包括位于物料平面一侧的堆叠平面,所述物料平面与堆叠平面之间设有拖拽部件,所述转移部件将物料传递至拖拽部件,所述拖拽部件用于将转移部件传递来的物料传递至堆叠平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移部件将物料从物料传输件转移至拖拽部件,拖拽部件会将物料三次自动拖拽转移到堆叠平面上,不仅物料转移速率高,而且物料在拖拽过程中,物料下侧面会与物料平面、堆叠平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摩擦,有利于减少物料堆叠时所产生的褶皱量。
优选的,所述物料平面与堆叠平面之间设有吹气抚平部件,所述吹气抚平部件朝向物料平面一侧吹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被运输物料平面上,此时物料表面不可避免会存在不平整,拖拽部件拉动物料的同时,吹气抚平部件朝向物料平面一侧吹气,吹气抚平部件吹出的气体会将物料表面不平整位置自然理顺,之后,拖拽部件往堆叠平面方向进行拖动。在拖动的过程中,一方面,物料会与物料平面、堆叠平面接触,有助进一步提升物料表面的平整度;另一方面,物料的移动方向与吹气抚平部件的气流方向相反,也有助于提升物料表面的抚平效果;直至拖拽部件将物料拖拽至堆叠平面上。如此往复,物料会被不断抚平,并堆叠于堆叠平面上,物料条的抚平效果好,堆叠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吹气抚平部件包括上部吹气组件、下部支撑组件,上部吹气组件位于下部支撑组件上方,所述上部吹气组件包括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进气口对接于气源,所述吹气管的出气口朝向物料平面一侧;所述下部支撑组件包括下部升降件、连接于下部升降件升降端的支撑架,所述下部升降件用于驱动支撑架进行上下升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部升降件会驱动支撑架向上运动,支撑架会对物料的中部产生向上的推力并使该物料中部产生拱起,物料的绝大部分位置处于悬挂状态,气源的气体吹入吹气管,吹气管的出气口吹出气体,气体会与物料进行接触;在拖拽部件在拖拽物料的过程中,悬挂状态的物料并受到气体的吹动作用,物料抚平效果更佳。
优选的,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堆叠平面发生上下升降动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堆叠平面上的物料堆叠到一定高度时,升降组件能驱动堆叠平面向下移动,以便于物料平面上的物料持续性堆叠到位于堆叠平面上的物料上部。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安装架、升降电机、升降同步带、升降同步轮、升降台,所述升降电机、升降同步轮均安装于升降安装架上,所述升降台连接于堆叠平面,且所述升降台竖向滑移连接于升降安装架,所述升降同步带一端绕卷于升降电机输出端,所述升降同步带另一端绕卷于升降同步带,所述升降台连接于升降同步带,升降台受升降同步带的拉动而发生竖直上下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能带动升降同步带发生移动,连接在升降同步带上的升降台也会随之发生对应上下移动,升降台拉动堆叠平面进行对应升降动作;上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灵敏度高。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控制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安装于物料平面上,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于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控制器输出端电连接于升降电机;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堆放在堆叠平面最上层物料表面所处高度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红外线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控制升降电机的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拖拽至堆叠平面,红外线传感器会实时检测位于堆叠平面最上层物料表面所处高度,当堆叠平面上的物料堆叠到一定高度时,红外线传感器将该高度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红外线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控制升降电机的转动,升降电机通过升降同步带带动堆叠平面下降,保证堆叠平面最上层物料表面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值,也更便于物料平面上的物料持续堆叠在堆叠平面的物料上方。
优选的,所述物料传输件还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传输辊、传输带、动力部,所述传输带连接于传输辊上,所述动力部用于驱动传输辊进行转动,靠近于物料平面的传输辊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安装区、传动区,所述安装区上设有传动件,所述传输带绕卷于传动区;
所述物料平面的板边上设有凹部和凸部,所述凸部对应插入于传输辊的传动区,所述凹部对应插入于传输辊的安装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可放置于物料传输件的传输带上,动力部驱动传输辊进行正向旋转,传输辊带动传输带进行运动,传输带将物料传输往物料平面方向,物料会先与传输辊的传动件表面进行接触,之后再被传送至物料平面上;
物料也可先放置于物料平面上,将物料推动向物料传输件,物料也会先与传输辊的传动件表面进行接触,之后被传送至物料传输件的传输带上;
无论采用上述何种物料传输方式,在接触过程中,由于物料平面板边与传输辊外辊面之间的间隙呈现为齿状间隙,有效降低了物料卡嵌于间隙的风险,物料传输平稳性高。
优选的,所述堆叠平面所在的高度低于物料平面所在的高度,所述物料平面的下方设有衔接板、衔接推力件,所述衔接板连接衔接推力件的推力端上,所述衔接推力件可将衔接板推动至堆叠平面上方或物料平面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物料平面的物料被拖拽部件拖拽后,衔接推力件可将衔接板往物料平面一侧推移,物料脱离物料平面之后,会先接触衔接板,后再接触堆叠平面,减少物料掉落时所产生的反弹量,有助于提升物料堆叠时的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折叠之后的物料放置于物料传输件上,便可完成对应加工、运输的目的,加工、运输效率高;
(2)通过物料转移组件、拖拽动作件的相互配合动作,能将物料依次从物料平面顺利转移至堆叠平面上,物料转运自动化程度高;
(3)物料在通过物料平面、堆叠平面的过程中,吹气抚平部件能对物料产生较佳的抚平效果,转运至堆叠平面上的物料平整度高;
(4)根据堆叠于堆叠平面上的物料高度,升降组件驱动堆叠平面对应下降一定高度,以使物料堆叠更加顺畅进行;
(5)物料平面板边的齿状构造与对应传输辊辊壁的齿状构造相互配合,以是两者之间形成齿状间隙,大幅度降低了物料卡嵌于间隙的风险,物料传输平稳性高;
(6)物料在通过物料平面、堆叠平面的过程中,衔接板减少物料掉落时所产生的反弹量,有助于提升物料堆叠时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未安装物料传输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物料传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未安装物料传输机构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未安装拖拽部件、堆叠平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中各部件的排列位置关系;
图6为物料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转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拖拽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物料平面、吹气抚平部件、堆叠平面三者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吹气抚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未安装物料传输件时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于重点展示此状态下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3为实施例中未安装物料传输件时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重点展示控制系统与堆叠部件之间的关系;
图14为升降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物料平面、衔接板、衔接推力件、堆叠平面四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1、机架;101、出料端;102、入料端;
2、物料传输件;21、传输带;22、动力部;23、传输辊;231、安装区;232、传动区;233、传动件;234、防滑纹;
3、物料压紧部件;31、压紧件;32、压紧辊;33、压紧带;34、辅助压紧部;341、压紧头;342、弹力件;35、压紧架;36、压紧区;
4、加工件;41、缝线端;42、裁边端;
5、物料传输机构;51、物料平面;511、凹部;512、凸部;52、转移部件;521、物料转移架;53、物料转移组件;531、转移滑架;532、第一驱动部;533、第二驱动部;534、转移板;54、堆叠平面;
6、拖拽部件;61、拖拽动作件;611、拖拽电机;612、拖拽同步带;613、拖拽同步轮;614、拖拽架;62、夹持头;621、上夹持片;622、下夹持片;623、夹持气缸;
7、吹气抚平部件;71、上部吹气组件;711、吹气管;712、嵌槽;713、上部升降件;714、上部吹气架;72、下部支撑组件;721、下部升降件;722、支撑架;
8、升降组件;81、升降安装架;82、升降电机;83、升降同步带;84、升降同步轮;85、升降台;86、长螺杆;87、导柱;
9、衔接板;10、衔接推力件;11、对料边;
12、集料部;121、吸气部;122、集料框;
13、框体;14、控制系统;141、红外线传感器;14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自动缝接机,参见图1,包括机架1,机架1放置于地面上,在机架1上安装有物料传输件2,物料传输件2的左端为出料端101,物料传输件2的右端为入料端102;物料从入料端102处放置入物料传输件2,物料传输件2会将物料传输至出料端101处。
其中,参见图1以及图2,物料传输件2包括动力部22、传输带21、至少两个安装在机架1上的传输辊23,出料端101、入料端102处均设有上述传输辊23。
参见图1以及图2,以位于靠近出料端101的传输辊23为例,该传输辊2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安装区231、传动区232,传输带21绕卷在传动区232上,动力部22带动传输辊23进行转动,传输辊23驱动传输带21进行运动。在安装区231上则设置有传动件233,本实施例中,传动件233为圆环形,传动件233套接于传输辊23的外辊面上,为提升传动件233与传输辊2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采用螺栓将传动件233和传输辊23相连。传动件233安装完成之后,传动件233的外圆周表面突出于传输带21的带面,以便于传输带21传输来的物料先与传动件233的外表面接触。
另外,参见图2,在传动件233背离传输辊23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防滑纹234,该防滑纹234以横向条状纹为佳,多条横向条状纹沿传动件233周向进行排布,每条横向条状纹均平行于传输辊23的转动轴心,防滑纹234能有效提升传动件233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提升物料传输稳定性。
参见图1以及图3,为了能对位于物料传输件2上的物料产生更好的压紧效果,还包括安装于机架1的物料压紧部件3,该物料压紧部件3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压紧架35,在压紧架35上设有压紧辊32,本实施例中,压紧辊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紧辊32沿传输带21的传输方向进行排布,两个压紧辊32之间绕卷有压紧带33。
参见图1以及图3,还可设置有辅助压紧部34,本实施例中,辅助压紧部34的数量最好为两个,两个辅助压紧部34沿压紧带33的长度方向进行分布,能大幅度提升压紧带33与传输带21之间的紧密贴合有效距离,从而进一步提升物料的传输稳定性;每个辅助压紧部34均包括压紧头341、弹力件342,压紧头341上端竖直贯穿于压紧架35,弹力件342选用弹簧,弹力件342套设于压紧头341上,弹力件342弹力施加于压紧头341上,压紧头341上安装有滚轮,压紧头341上的滚轮抵触于压紧带33,对应于两个辅助压紧部34的区域为压紧区36,通过压紧头341的向下压紧作用,提升了压紧区36内的压紧带33带面与传输带21带面之间的贴合紧密性。
另外,参见图1,也可在压紧架35上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压紧辊32进行转动,需保证压紧带33与传输带21之间的移动同步性。
参见图1、图2以及图3,在机架1上设有对料边11,对料边11平行于传输带21的传输方向,对料边11位于物料压紧部件3的一侧,还包括安装于机架1的加工件4,加工件4包括加工组件,加工组件位于压紧区36一侧,加工组件包括缝线端41、裁边端42,缝线端41、裁边端42沿传输带21的传输方向进行分布,缝线端41用于对物料进行缝线,裁边端42用于对物料端部进行裁边。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性地不需要设置裁边端42。
参见图4,机架1上还安装有集料部12,集料部12包括吸气部121、集料框122,集料框122一端开口对接于裁边端42下方,吸气部121提供对接于裁边端42一侧开口向内的空气吸力,裁边端42裁落的物料废料会直接吸入到集料框122内。
参见图2、图5以及图6,在物料传输件2的出料端101一侧设有物料传输机构5,物料传输机构5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物料平面51,在物料平面51的板边上设有凹部511和凸部512,设置有凹部511和凸部512的物料平面51,物料平面51的板边呈现出齿状结构,并且物料平面51上的凸部512对应插入于传输辊23的传动区232,凹部511对应插入于传输辊23的安装区231,安装时要保证物料平面51板边与传动件233、传输带21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参见图7,在物料平面51上方还设有转移部件52。
参见图7以及图8,转移部件52包括安装于物料平面51上的物料转移架521、安装于物料转移架521上且位于物料平面51上方的物料转移组件53。
参见图8,物料转移组件53包括滑移连接于物料转移架521的转移滑架531、用于驱动转移滑架531进行滑移的第一驱动部532,第一驱动部532为气缸,第一驱动部532的伸缩方向平行于物料传输件2的物料传输方向;在转移滑架531上设有第二驱动部533,第二驱动部533的驱动端上设有转移板534,第二驱动部533用于驱动转移板534进行竖直上下运动,出料端101处的物料能被夹持于转移板534与物料平面51之间,转移板534的下板面与物料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物料平面51上板面与物料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参见图10,物料传输机构5还包括位于物料平面51一侧的堆叠平面54,该堆叠平面54所在的平面高度最好齐平于或低于物料平面51所在的平面高度,本实施例中,堆叠平面54所在的平面高度低于物料平面51所在的平面高度。
参见图5以及图7,在物料平面51与堆叠平面54之间设有拖拽部件6、吹气抚平部件7,拖拽部件6位于吹气抚平部件7靠近堆叠平面54一侧。
其中,参见图7以及图9,拖拽部件6包括拖拽动作件61、夹持头62,拖拽动作件61可采用至少以下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结构形式,拖拽动作件61包括拖拽架614,拖拽架614上安装有拖拽电机611、拖拽同步带612、拖拽同步轮613,该拖拽同步带612一端绕卷于拖拽同步轮613且另一端绕卷于拖拽电机611的输出端上,拖拽电机611输出端的转动能带动拖拽同步带612进行移动;第二种结构形式,拖拽动作件61也可选择如气缸、电缸等能实现伸缩功能的部件即可,夹持头62安装在拖拽动作件61的动力头上。
参见图7以及图9,夹持头62包括上夹持片621、下夹持片622以及夹持气缸623,下夹持片622连接于拖拽同步带612上,拖拽同步带612能带动下夹持片622进行移动,下夹持片622的移动方向为沿着物料平面51、堆叠平面54的排布方向,下夹持片622的侧边滑移连接在拖拽架614的侧壁上,夹持气缸623安装在下夹持片622上,夹持气缸623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上夹持片621安装在夹持气缸623的伸缩端上,且上夹持片621位于下夹持片622的上方位置,通过夹持气缸623的伸缩驱动作用,上夹持片621与下夹持片622之间能实现相互抵触或相互分离;夹持头62始终位于堆叠平面54的上方位置。
其中,参见图10以及图11,吹气抚平部件7朝向物料平面51一侧吹气,吹气抚平部件7吹出的气体会与夹持在夹持头62的物料接触。吹气抚平部件7包括上部吹气组件71、下部支撑组件72,在物料平面51上安装有框体13,上部吹气组件71安装在框体13上,下部支撑组件72安装在物料平面51上,并且保证上部吹气组件71位于下部支撑组件72上方。
参见图10以及图11,下部支撑组件72包括下部升降件721,本实施例中,下部升降件721最好为气缸,下部升降件721的输出端竖直朝上,且下部升降件721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支撑架722,该支撑架722的整体形状为C形,C形的支撑架722开口朝下,C形的支撑架722中部朝上,下部升降件721能驱动该支撑架722进行竖直上下升降动作。当支撑架722向上运动时,支撑架722的C形中部位置能与物料相抵触并施加物料向上起顶力;当支撑架722向下运动时,支撑架722能下降至物料平面51的下方位置。
参见图10以及图11,上部吹气组件71包括上部升降件713,上部升降件713安装于框体13上,本实施例中,上部升降件713最好为气缸。上部升降件713的输出端竖直朝下,且上部升降件713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上部吹气架714,上部吹气架714上安装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吹气管711,本实施例中,吹气管711的数量为两根,所有吹气管711沿垂直于物料平面51、堆叠平面54排列方向进行分布,且两根吹气管711之间留有间隔,每根吹气管711的进气口对接于气源,吹气管711的出气口弯折且朝向物料平面51一侧。
另外,参见图11,在上部吹气架714上设有供支撑架722嵌入的嵌槽712,当上部吹气架714向下移动、支撑架722向上移动时,支撑架722能嵌入到嵌槽712当中。当拖拽部件6对物料产生拉力时,支撑架72架体会嵌入到上部吹气架714的嵌槽中,物料拖拽过程中,物料表面会与支撑架72侧壁产生摩擦力,此时,支撑架72能与嵌槽712相互嵌合,进而有效提升了支撑架72的整体支撑稳定性。
参见图12,在堆叠平面54下方还设置有升降组件 8,升降组件 8用于驱动堆叠平面54发生上下升降动作。
其中,升降组件 8可采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中的其中一种,但不局限于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3以及图14,升降组件 8包括升降安装架81,在升降安装架81内安装有升降电机82、升降同步带83、升降台85,升降台85连接于堆叠平面54,且升降台85竖向滑移连接于升降安装架81,升降同步带83一端绕卷于升降电机82输出端,升降同步带83另一端绕卷于升降同步带83,升降台85连接于升降同步带83,升降台85受升降同步带83的拉动而发生竖直上下移动。
参见图13,在升降安装架81内还设置有控制系统14,控制系统14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41、控制器142,红外线传感器141安装于物料平面51上,红外线传感器141电连接于控制器142输入端,控制器142输出端电连接于升降电机82,当物料平面51上的物料传输至堆叠平面54之后,红外线传感器141会检测到位于堆叠平面54最上层的物料表面高度并产生对应信号,红外线传感器141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142,控制器142根据红外线传感器141反馈的数据控制升降电机82进行对应转动。
参见图13,物料拖拽至堆叠平面54,红外线传感器141会实时检测位于堆叠平面54最上层物料表面所处高度h,当堆叠平面54上的物料堆叠到一定高度时,红外线传感器141将该高度信号反馈给控制器142,控制器根据红外线传感器141反馈的数据控制升降电机82的转动,升降电机82通过升降同步带83带动堆叠平面下降,保证堆叠平面54最上层物料表面与红外线传感器141之间的距离为固定值,也更便于物料平面51上的物料持续堆叠在堆叠平面54的物料上方。
另外,该控制系统14也可选用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安装于物料平面51板面上,行程开关的触发条朝向堆叠平面54,行程开关电连接于外接电源以及升降电机82之间,以控制外接电源与升降电机82之间的电力通断;当堆叠平面54上的物料堆叠至一定高度时,该部分物料便会对行程开关的触发条产生向上挤压力,行程开关便会接通外接电源以及升降电机82,升降电机82运转,进而带动堆叠平面54下降;反之,当堆叠平面54上的物料堆叠未达到一定高度时,该部分物料便不会对行程开关的触发条产生向上挤压力,行程开关便不会接通外接电源以及升降电机82,升降电机82停止运转,堆叠平面54停滞于目前高度。
实施方式二:
参见图14,该升降组件 8也可直接采用升降电机82,升降电机82的输出端竖直朝上,升降电机8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长螺杆86,长螺杆86贯穿且螺纹连接于堆叠平面54,升降电机82带动长螺杆86进行旋转,长螺杆86驱动堆叠平面54进行上下升降动作。为了增加堆叠平面54的升降稳定性,还可设置一根或多根导柱87,导柱87呈竖直设置,导柱87贯穿于堆叠平面54。当需要运用实施方式一中的控制系统14时,升降电机82可采用步进电机,控制器142输出端对接于升降电机82。
参见图15,在物料平面51的下方设有衔接板9、衔接推力件10,衔接推力件10可选用气缸,衔接板9连接衔接推力件10的推力端上,衔接推力件10可将衔接板9水平推动至堆叠平面54上方或物料平面51下方。
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柔质布料条为待加工物料主体为例。
操作人员站立于进料端102,将物料沿中部对折,物料的两端重叠在一起,将物料重叠的端部贴近于对料边11,物料中部折叠处朝向背离对料边11一侧,保持物料水平并放置于物料传输件2的传输带21上,传输带21带动物料往出料端101一侧移动,物料在移动过程中,物料中部位置会被夹持于压紧带33与传输带21之间,且此时,物料重叠的端部依旧露于压紧带33之外,物料经过加工件4时,会依次被加工件4上的缝线端41缝线、裁边端42进行裁边,裁边端42裁下的余料会向下掉落至集料框122内,当然,吸气部121也会将余料吸入到集料框122内。
经过缝线、裁边之后的物料会传输至靠近出料端101处,物料会先与传动件233的外侧壁相接触,后移动至物料平面51上。
第二驱动部533驱动转移板534向下移动,物料会被挤压于转移板534与物料平面51之间,第一驱动部532推动转移滑架531往背离物料传输件2方向移动,物料会跟随着转移滑架531进行移动,直至物料端部到上夹持片621、下夹持片622之间,夹持气缸623会驱动上夹持片621和下夹持片622相互闭合,上夹持片621、下夹持片622会将物料端部夹持住。
下部升降件721驱动支撑架722向上移动,支撑架722将物料支起,与此同时,上部升降件713驱动上部吹气架714向下运动,上部吹气架714上的嵌槽712会与支撑架722相互嵌合,吹气管711上的出气口会朝向物料平面51一侧且斜向下吹出气体,吹出的气体会与物料相接触。
拖拽电机611带动拖拽同步带612进行运动,拖拽同步带612带动整个夹持头62往堆叠平面54一侧进行移动,与此同时,衔接推力件10会将衔接板9推向堆叠平面54一侧,物料背离夹持头62的尾部会依次与物料平面51、衔接板9、堆叠平面54接触,并最终平铺停留于堆叠平面54,夹持头62松开物料端部。
此时,参见图12以及图13,红外线传感器141会检测位于堆叠平面54上的物料的上表面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42,控制器142根据该信号来进行升降电机82,升降电机82带动升降同步带83运动,升降同步带83拉动升降台85向下移动,堆叠平面54便会同步下降,以始终保证位于堆叠平面54上的最上层物料与红外线传感器141之间的距离h保持恒定值。
如此往复,待加工的物料只需放置到物料传输件2上,便可自动化完成加工、堆叠过程,操作简便,加工效率高。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缝接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物料传输件(2)、加工件(4),所述物料传输件(2)用于传输物料,所述加工件(4)用于对物料传输件(2)上的物料进行加工;
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一侧设有物料传输机构(5),所述物料传输机构(5)包括连接于机架(1)上的物料平面(51),所述物料平面(51)上设有转移部件(52),所述转移部件(52)用于将物料传输件(2)传输来的物料传递至指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所述转移部件(52)包括安装于物料平面(51)上的物料转移架(521)、安装于物料转移架(521)上且位于物料平面(51)上方的物料转移组件(53),所述物料转移组件(53)包括滑移连接于物料转移架(521)的转移滑架(531)、用于驱动转移滑架(531)进行滑移的第一驱动部(532),所述转移滑架(531)上设有第二驱动部(533),所述第二驱动部(533)的驱动端上设有转移板(534),所述第二驱动部(533)用于驱动转移板(534)进行竖直上下运动,物料能被夹持于转移板(534)与物料平面(51)之间,所述转移板(534)的下板面与物料表面摩擦力大于所述物料平面(51)上板面与物料表面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所述物料传输机构(5)还包括位于物料平面(51)一侧的堆叠平面(54),所述物料平面(51)与堆叠平面(54)之间设有拖拽部件(6),所述拖拽部件(6)包括拖拽动作件(61)、夹持头(62),所述夹持头(62)用于夹持物料,所述拖拽动作件(61)用于驱动夹持头(62)移动并使夹持于夹持头(62)上的物料往堆叠平面(54)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所述物料平面(51)与堆叠平面(54)之间设有吹气抚平部件(7),所述吹气抚平部件(7)朝向物料平面(51)一侧吹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所述吹气抚平部件(7)包括上部吹气组件(71)、下部支撑组件(72),上部吹气组件(71)位于下部支撑组件(72)上方,所述上部吹气组件(71)包括吹气管(711),所述吹气管(711)的进气口对接于气源,所述吹气管(711)的出气口朝向物料平面(51)一侧;所述下部支撑组件(72)包括下部升降件(721)、连接于下部升降件(721)升降端的支撑架(722),所述下部升降件(721)用于驱动支撑架(722)进行上下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还包括升降组件( 8),所述升降组件( 8)用于驱动堆叠平面(54)发生上下升降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组件( 8)包括升降安装架(81)、升降电机(82)、升降同步带(83)、升降同步轮(84)、升降台(85),所述升降电机(82)、升降同步轮(84)均安装于升降安装架(81)上,所述升降台(85)连接于堆叠平面(54),且所述升降台(85)竖向滑移连接于升降安装架(81),所述升降同步带(83)一端绕卷于升降电机(82)输出端,所述升降同步带(83)另一端绕卷于升降同步带(83),所述升降台(85)连接于升降同步带(83),升降台(85)受升降同步带(83)的拉动而发生竖直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组件(8)还包括控制系统(14),所述控制系统(14)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41)、控制器(142),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41)安装于物料平面(51)上,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41)电连接于控制器(142)输入端,所述控制器(142)输出端电连接于升降电机(82);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41)用于检测堆放在堆叠平面(54)最上层物料表面所处高度并反馈给控制器(142),控制器根据红外线传感器(141)反馈的数据控制升降电机(82)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所述物料传输件(2)还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传输辊(23)、传输带(21)、动力部(22),所述传输带(21)连接于传输辊(23)上,所述动力部(22)用于驱动传输辊(23)进行转动,靠近于物料平面(51)的传输辊(23)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安装区(231)、传动区(232),所述安装区(231)上设有传动件(233),所述传输带(21)绕卷于传动区(232);
所述物料平面(51)的板边上设有凹部(511)和凸部(512),所述凸部(512)对应插入于传输辊(23)的传动区(232),所述凹部(511)对应插入于传输辊(23)的安装区(231)。
10.根据权利要求3-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缝接机,其特征是:所述堆叠平面(54)所在的高度低于物料平面(51)所在的高度,所述物料平面(51)的下方设有衔接板(9)、衔接推力件(10),所述衔接板(9)连接衔接推力件(10)的推力端上,所述衔接推力件(10)可将衔接板(9)推动至堆叠平面(54)上方或物料平面(51)下方。
CN201920894155.2U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自动缝接机 Active CN210215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4155.2U CN210215791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自动缝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4155.2U CN210215791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自动缝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5791U true CN210215791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4155.2U Active CN210215791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自动缝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57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2788A (zh) * 2019-06-14 2019-08-27 台州安卓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缝接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2788A (zh) * 2019-06-14 2019-08-27 台州安卓缝纫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缝接机
CN110172788B (zh) * 2019-06-14 2024-03-29 朗进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缝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1389A (zh) 一种集成墙面板快速覆膜设备
WO2023116840A1 (zh) 一种自动续料装置
CN210215791U (zh) 一种自动缝接机
CN111153251A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纸张切割机的自动上料纠偏装置
CN110523806A (zh) 一种t型材矫正装置
CN207130524U (zh) 一种全自动裁布装置
CN102328152A (zh) 电池负极片点焊机
CN110735236A (zh) 一种机器人缝纫装置
CN110172788B (zh) 一种自动缝接机
CN114014068A (zh) 全自动贴合机
CN209922575U (zh) 一种eva板料主机分切装置
CN110524247A (zh) 一种t型材生产线
KR101276645B1 (ko) 타발기의 속도에 따라 정밀 제어가 가능한 자동급지기
CN110524145A (zh) 一种t型材组立点焊总成
CN110640365A (zh) 高效焊接设备
CN206344213U (zh) 一种自动裁切机
CN206983380U (zh) 伺服半自动钉箱机
CN216427583U (zh) 一种自动送衣片贴条装置
CN216511868U (zh) 全自动贴合机
CN214831046U (zh) 一种半自动辅助埋袖机
CN104369239A (zh) 一种全自动钢边箱锁扣装订机
CN108754882A (zh) 多机头循环缝纫系统
CN211541323U (zh) 一种卷料裁切装置及其系统
CN210594391U (zh) 一种全自动锡箔纸分页压纸收料一体机
CN211870841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纸张切割机的自动上料纠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31

Address after: 318000 Ju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108 Jichang Middle Road,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TAIZHOU LYGOLD SEWING MACHIN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Hou Ruan village, Lunan street,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ANZHUO SEWING MACHIN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8000 Ju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108 Jichang Middle Road,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Langjin Technology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Ju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108 Jichang Middle Road,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LYGOLD SEWING MACHIN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2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Pledgee: Bank of Taizhou Co.,Ltd. Shifu Avenue sub branch

Pledgor: Langjin Technology (Zhejia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33000068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