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2536U -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2536U
CN210212536U CN201921155343.XU CN201921155343U CN210212536U CN 210212536 U CN210212536 U CN 210212536U CN 201921155343 U CN201921155343 U CN 201921155343U CN 210212536 U CN210212536 U CN 210212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plate
connecting plate
side wal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53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engtao Wang
王圣陶
Jiangbo Zhang
张江渤
Biao Ma
马彪
Zhenfeng Wang
王振峰
Changhong Xin
信常宏
Kunpeng Sun
孙坤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53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2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2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2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顶盖横梁连接板包括顶盖连接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分别与顶盖连接板部和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相连,顶盖横梁连接板为一体成型式板体构件,顶盖横梁连接板的板厚大于立柱内板的板厚。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包括顶盖横梁连接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通过将其设置为集合了顶盖连接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的一体式板体构件,增强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对白车身扭转刚度的贡献;并设计直接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且板厚更大的顶盖连接板部,增大了连接部位的强度。

Description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大多是:B柱内板与顶盖总成的第二横梁螺纹连接,而作为安全气帘成功展开的辅助构件——安全气帘导向板则与B柱内板采用焊接连接,即安全气帘导向板和侧围总成都是借助B柱内板与顶盖总成相连。
上述结构存在一定问题,B柱内板作为一体式板体结构,其零部件本体较大,且其成型工序较多且成型难度较高。为降低整车重量,B柱内板一般设计为1mm-1.2mm的薄板,因B柱内板整体厚度限制,致使其与顶盖横梁连接的部位钣金厚度较薄,导致此部位强度较低,而且B柱内板自身弯折较少、抗扭强度低,对白车身扭转刚度贡献比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部位存在的连接强度低、对白车身扭转刚度贡献比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顶盖横梁连接板,包括:
顶盖连接板部,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
立柱内板连接板部,用于与侧围总成的立柱内板相连;以及
安全气帘导向板部;
其中,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分别与所述顶盖连接板部和所述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相连,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为一体成型式板体构件,且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的板厚大于所述立柱内板的板厚。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顶盖连接板部和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的过度连接板部,所述过度连接板部设有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包括顶盖总成、侧围总成以及上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所述侧围总成包括立柱内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立柱加强板以及上边梁内板,所述侧围外板、所述立柱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内板和所述立柱内板由外而内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所述顶盖总成与所述侧围外板相连,所述立柱内板设置于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且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位于所述立柱内板和所述顶盖总成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内板为直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为2mm厚钣金构件,所述立柱内板为1mm 厚钣金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与所述立柱内板采用多点点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与所述立柱内板点焊连接中各相邻的点焊点上下交错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总成包括顶盖外板以及与所述顶盖外板相连的顶盖横梁,所述顶盖外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相连,所述顶盖横梁与所述顶盖连接板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加强板为B柱加强板,所述立柱内板为B柱内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横梁连接板设置为集合了顶盖连接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以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的一体式板体构件,增强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提高了对白车身扭转刚度的贡献;并设计了直接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且板厚更大的顶盖连接板部,增大了顶盖横梁连接板与顶盖总成的连接部位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顶盖横梁连接板的示意图之一;
图4为图2中顶盖横梁连接板的示意图之二。
图中:100’-安全气帘导向板;200’-侧围外板;300’-B柱加强板;400’- 上边梁内板;500’-B柱内板;600’-顶盖外板;700’-顶盖横梁;100-顶盖横梁连接板;110-顶盖连接板部;120-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30-安全气帘导向板部;140-过度连接板部;141-减重孔;200-侧围外板;300-立柱加强板;400- 上边梁内板;500-立柱内板;600-顶盖外板;700-顶盖横梁;800-点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这里应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2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顶盖横梁连接板100,包括顶盖连接板部110、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 以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130。
其中,顶盖连接板部110直接用于和顶盖总成相连,而不再像现有技术中一样通过薄弱的立柱内板500与顶盖总成相连;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与立柱内板500相连,安全气帘导向板部130起现有技术中安全气帘导向板100’的作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分别与顶盖连接板部110和安全气帘导向板部130 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100为一体成型式板体构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100的板厚要大于立柱内板500的板厚。在包括本实施的顶盖横梁连接板100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中,不再使薄弱的立柱内板500与顶盖总成相连,也不再设置单独的安全气帘导向板100’,而是直接替代设计一个具有安全气帘导向功能的连接板,使其直接与顶盖总成和立柱内板500相连,由于其板厚大于立柱内板500的板厚,所以其与顶盖连接部位的强度更大,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100为集合了顶盖连接板部110、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以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130的一体弯折式成型构件,其弯折结构更多、强度和刚度更佳,提高了对白车身扭转刚度的贡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设置为集合了顶盖连接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以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的一体式板体构件,增强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提高了对白车身扭转刚度的贡献;并设计了直接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且板厚更大的顶盖连接板部,增大了顶盖横梁连接板与顶盖总成的连接部位的强度。
请参见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横梁连接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盖横梁连接板100还包括用于连接顶盖连接板部110和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的过度连接板部140,即过度连接板部140设置在顶盖连接板部110 和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之间,同时为了进一步减重,过度连接板部140设有减重孔141。
请参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包括顶盖总成、侧围总成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顶盖横梁连接板100,其中侧围总成包括立柱内板5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顶盖横梁连接板设置为集合了顶盖连接板部、立柱内板连接板部以及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的一体式板体构件,增强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提高了其对白车身扭转刚度的贡献;并设计了直接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且板厚更大的顶盖连接板部,摒弃了立柱内板与顶盖的连接结构,增大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中顶盖横梁连接板与顶盖的连接部位的强度。
请参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侧围总成还包括侧围外板200、立柱加强板300以及上边梁内板400。
侧围外板200、立柱加强板300、上边梁内板400和立柱内板500由外而内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即立柱加强板300分别与侧围外板200和上边梁内板400 相连,上边梁内板400也与立柱内板500相连,此外位于顶部的顶盖总成还与侧围外板200相连。立柱内板500设置于顶盖横梁连接板100和上边梁内板400 之间,且顶盖横梁连接板100位于立柱内板500和顶盖总成的内侧。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柱内板500设计为直板板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立柱内板500已经不再兼具与顶盖总成连接的作用,故可将其设置为直板结构,减少制造过程和步骤,以降低成本,消除立柱内板500大件成型难的问题,并且减小立柱内板500的外形尺寸可有效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磕碰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盖横梁连接板100设计为2mm厚钣金构件,立柱内板500为1mm厚钣金构件,其一减少立柱内板500的重量从而为整车减重,增大顶盖横梁连接板100 的厚度,提高其与顶盖总成连接部位的强度,而且这种设计相比较现有技术中体积较大的立柱内板500而言,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实际重量更轻。
请参见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盖连接板部110设计为用于与顶盖总成(顶盖横梁 700)贴合的板体结构,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设计为用于与立柱内板500贴合的板体结构,而安全气帘导向板部130还保持现有的安全气帘导向板100’的板体结构,过度连接板部140设计为连接顶盖连接板部110和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的弧形板体结构,这样顶盖横梁连接板100就成了一种C字形板体,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加强。
请参见图2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与立柱内板500采用多点点焊连接形式进行连接,制造易实现。
请参见图2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柱内板连接板部120与立柱内板500点焊连接中各相邻的点焊点800(点焊位置)上下交错排布,这样这些电焊点800就形成了类似“W”或者“M”形错落分布,提高焊接连接强度。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盖总成包括顶盖外板600以及与顶盖外板600相连的顶盖横梁700,顶盖外板600与侧围外板200相连,顶盖横梁700与顶盖连接板部 110相连。
请参见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盖横梁700与顶盖连接板部110采用螺纹旋紧组件螺纹连接,顶盖连接板部110设有供螺纹旋紧组件穿过的过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柱加强板300为B柱加强板,立柱内板500为B柱内板,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可以应用于顶盖及B柱侧围的连接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连接板部,用于与顶盖总成相连;
立柱内板连接板部,用于与侧围总成的立柱内板相连;以及
安全气帘导向板部;
其中,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分别与所述顶盖连接板部和所述安全气帘导向板部相连,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为一体成型式板体构件,且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的板厚大于所述立柱内板的板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顶盖连接板部和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的过度连接板部,所述过度连接板部设有减重孔。
3.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包括顶盖总成以及侧围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包括立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盖横梁连接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立柱加强板以及上边梁内板,所述侧围外板、所述立柱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内板和所述立柱内板由外而内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所述顶盖总成与所述侧围外板相连,所述立柱内板设置于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且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位于所述立柱内板和所述顶盖总成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板为直板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横梁连接板为2mm厚钣金构件,所述立柱内板为1mm厚钣金构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与所述立柱内板采用多点点焊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板连接板部与所述立柱内板点焊连接中各相邻的点焊点上下交错排布。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包括顶盖外板以及与所述顶盖外板相连的顶盖横梁,所述顶盖外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相连,所述顶盖横梁与所述顶盖连接板部相连。
10.如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加强板为B柱加强板,所述立柱内板为B柱内板。
CN201921155343.XU 2019-07-22 2019-07-22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0212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5343.XU CN210212536U (zh) 2019-07-22 2019-07-22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5343.XU CN210212536U (zh) 2019-07-22 2019-07-22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2536U true CN210212536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5343.XU Active CN210212536U (zh) 2019-07-22 2019-07-22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25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925A (zh) * 2020-09-17 2021-01-05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弧形加强板
CN114275051A (zh) * 2021-12-31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b柱内板和中横梁支撑板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2925A (zh) * 2020-09-17 2021-01-05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弧形加强板
CN114275051A (zh) * 2021-12-31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b柱内板和中横梁支撑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9249B (zh) 一种轨道车辆不锈钢车体
CN105984505B (zh) 车身结构
US10442467B2 (en) Central part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210212536U (zh) 顶盖横梁连接板及顶盖总成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
CN202827772U (zh) 一种前立柱组件
CN205524489U (zh)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CN106005028B (zh) 车身侧围a柱总成
CN110466552A (zh) 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9467202U (zh) 一种前纵梁及具有该前纵梁的车辆
CN111483526B (zh) 车身结构
CN202046370U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顶盖结构
CN210063130U (zh) 一体式侧围内板
CN218703539U (zh) 门槛梁总成及汽车
CN201120907Y (zh) 一种轿跑车b柱侧碰加强结构
CN206067912U (zh) 用于车辆的b柱内板
CN107628118B (zh) 一种汽车正面碰撞纵梁结构
CN215851513U (zh) 车身门槛及车辆
CN115257945A (zh) 一种前围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CN211252761U (zh) 一种纵梁前段结构
CN203739991U (zh) 汽车b柱
CN209904885U (zh) 用于前地板和门槛梁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912633U (zh) 具有高承载力的副车架连接板及汽车
CN107444494B (zh) 顶盖支撑横梁及车身和汽车
CN206664336U (zh) 前排座椅安装横梁支架和电动汽车
CN110667619A (zh) 一种铰接式高地板有轨电车侧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