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2233U - 储物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储物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2233U
CN210212233U CN201920984112.3U CN201920984112U CN210212233U CN 210212233 U CN210212233 U CN 210212233U CN 201920984112 U CN201920984112 U CN 201920984112U CN 210212233 U CN210212233 U CN 210212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locking
storage device
lock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41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 Xing
邢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41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2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2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2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及车辆,涉及储物盒领域。储物装置包括本体、盖板、支撑臂和锁止结构。本体限定有具有开口的储物空间。盖板可枢转地设置于本体,盖板用于开启/封闭储物空间的开口。支撑臂具有相对的阻尼端和固定端。阻尼端通过阻尼结构与本体相连,固定端与盖板相连。锁止结构设置于盖板处,锁止机构可相对于盖板独立操作,用于实现盖板与本体之间的锁止/解锁其中,在盖板与本体之间处于解锁状态时,支撑臂在阻尼结构的驱动下将盖板开启。通过将锁止机构与盖板分开设置,盖板即使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也不会对锁止机构产生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盖板自动开启的风险,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储物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物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轿车内饰件中的储物装置能给驾乘人员带来诸多便利,通常设计人员会在其上设置盖板,在需要使用时再打开盖板即可。
目前市场上中置储物盒采用按压锁结构,直接按压盖板就可以控制盖板的开启和关闭,此方案在极端条件下会有盖板自动开启风险。如气囊爆破或汽车在较差路况(颠簸路面)行驶过程中冲击达到9g时,盒盖会自动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储物装置,以解决盖板自动开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在盖板上增加一个独立的按压式扣板,通过扣板控制锁钩实现盖板的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包括:
本体,其限定有具有开口的储物空间;
盖板,可枢转地设置于本体,用于开启/封闭储物空间的开口;
支撑臂,其具有相对的阻尼端和固定端,阻尼端通过阻尼结构与本体相连,固定端与盖板相连;
锁止结构,设置于盖板,锁止机构可相对于盖板独立操作,用于实现盖板与本体之间的锁止/解锁;其中,在盖板与本体之间处于解锁状态时,支撑臂在阻尼结构的驱动下将盖板开启。
可选地,锁止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设置于盖板的锁钩,其具有相对的连接端和锁止端,连接端可枢转地设置于盖板;
设置于本体的锁孔,锁孔与锁止端相配合;
扣板,与锁钩的连接端相连,用于可操控地驱动锁钩沿连接端做枢转运动以使锁孔与锁止端从锁止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可选地,锁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锁钩的连接端之间通过枢转轴相连,扣板与枢转轴相连,用于可操控地驱动枢转轴以带动锁钩做枢转运动。
可选地,扣板可枢转地设置于盖板,扣板具有相对的枢转端和按压端,按压端与锁钩的连接端相连。
可选地,连接端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于在连接端未受到扣板的驱动时使锁孔与锁止端处于解锁状态。
可选地,盖板的内部限定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在盖板远离储物空间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纳按压端的按钮孔。
可选地,锁钩除锁止端外的其他部分均设置于盖板的容置空间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内设有上述的储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包括本体、盖板、支撑臂和锁止结构。本体限定有具有开口的储物空间。盖板可枢转地设置于本体,盖板用于开启/封闭储物空间的开口。支撑臂具有相对的阻尼端和固定端。阻尼端通过阻尼结构与本体相连,固定端与盖板相连。锁止结构设置于盖板处,锁止机构可相对于盖板独立操作,用于实现盖板与本体之间的锁止/解锁其中,在盖板与本体之间处于解锁状态时,支撑臂在阻尼结构的驱动下将盖板开启。通过将锁止机构与盖板分开设置,盖板即使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也不会对锁止机构产生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盖板自动开启的风险,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结构包括锁钩、锁孔和扣板。锁钩具有相对的连接端和锁止端,连接端可枢转地设置于盖板。锁孔设置于本体。锁孔与锁止端相配合。扣板与锁钩的连接端相连,用于可操控地驱动锁钩沿连接端做枢转运动以使锁孔与锁止端从锁止状态变为解锁状态。采用扣板按压锁钩,使锁钩可枢转的运动,以实现解锁/锁止,其结构简单,可进一步降低盖板自动开启的风险,同时取消原有的一体式按压锁结构,降低成本。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储物装置的盖板内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图2所示储物装置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本体,11-储物空间,2-盖板,21-容置空间,3-支撑臂,31-阻尼端,32-固定端,33-阻尼结构,41-锁钩,411-连接端,412-锁止端,42-扣板,421-按压端,422-枢转端,43-枢转轴,44-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储物装置的盖板内部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图2所示储物装置的示意性主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物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图1-4,本实施例中的储物装置,包括本体1、盖板2、支撑臂3和锁止结构。本体1限定有具有开口的储物空间11。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设置于车辆内,开口朝上,由于本体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结构,此处不再详述。盖板2可枢转地设置于本体1,用于开启/封闭储物空间11的开口。一般地,盖板2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设置于本体1,盖板2的第二端可绕第一端枢转运动。支撑臂3具有相对的阻尼端31和固定端32,阻尼端31通过阻尼结构33与本体1相连,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支撑臂3,分别设置于本体1相对的两侧。同时,每个支撑臂3对应设置一个阻尼结构33,当然,为了降低成本,也可以只设置一个阻尼结构33。支撑臂3的固定端32与盖板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端32与盖板2的第二端相连。支撑臂3为弧形结构。锁止结构设置于盖板2且锁止机构可相对于盖板2独立操作,用于实现盖板2与本体1之间的锁止/解锁其中,在盖板2与本体1之间处于解锁状态时,支撑臂3在阻尼结构33的驱动下将盖板2开启。具体地,锁止结构与盖板2相对独立是指在解锁过程中两者相互独立,当解锁后,位于盖板2的部分锁止结构会随着盖板2一起运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按压盖板2即能解锁的结构,由于将锁止机构与盖板2相对分开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盖板2即使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也不会对锁止机构产生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盖板2自动开启的风险,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参考图2-4,本实施例的锁止结构包括锁钩41、锁孔44和扣板42。在本实施例中,锁钩41具有相对的连接端411和锁止端412,连接端411可枢转地设置于盖板2。锁止端412为钩状结构,锁孔44设置于本体1,锁孔44与锁止端412相配合。扣板42与锁钩41的连接端411相连,用于可操控地驱动锁钩41沿连接端411做枢转运动以使锁孔44与锁止端412从锁止状态变为解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扣板42压设于连接端411的上方。具体地,当扣板42未受力时,锁止端412钩在锁孔44处,当扣板42收到向下的压力时,扣板42会对锁钩41的连接端411施加压力,锁钩41在连接端411受力后以连接端411作为枢转中心做枢转运动,此时,锁止端412与锁孔44分离,在阻尼结构33的作用下,支撑臂3带动盖板2向上运动,盖板2慢慢开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扣板42按压锁钩41,使锁钩41可枢转的运动,以实现解锁/锁止,其结构简单,可进一步降低盖板2自动开启的风险,同时取消原有的一体式按压锁结构,降低成本。进一步地,锁止端412的钩状结构可以设计的相对较深一些。
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锁钩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锁钩41的连接端411之间通过枢转轴43相连,扣板42与枢转轴43相连,用于可操控地驱动枢转轴43以带动锁钩41做枢转运动。两个锁钩41分别设置于扣板42的两侧,可以使整个盖板2保持平衡,通过一个枢转轴43将两个锁钩41联动,可以有效保持的锁钩41的一致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锁钩41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一起,扣板42压设于连接轴的中间,以保持两个锁钩41的运动一致性。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扣板42可枢转地设置于盖板2,扣板42具有相对的枢转端422和按压端421,按压端421与锁钩41的连接端411相连,如上述实施例,既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中间件联动。枢转端422可以为一枢转轴43。枢转轴43可枢转的设置于盖板2内,按压端421通过连接杆与枢转轴43连接,当按压端421受力时,按压端421可绕枢转轴43枢转运动,整个扣板42可以一体化成型。
为了保证在盖板2从开启状态到闭合状态时锁止结构可以及时进行锁定,连接端411设置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于在连接端411未受到扣板42的驱动时使锁孔44与锁止端412处于解锁状态。在这里,弹性元件的作用力小于阻尼结构33的作用力,以保证在扣板42按下后支撑臂3能将盖板2顶起。
为了使整个储物装置保持美观,盖板2的内部限定有容置空间21,容置空间21在盖板2远离储物空间11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纳按压端421的按钮孔。扣板42的大部分结构设置于容置空间21内,只漏出一个按钮即可。进一步地,为了扩大储物空间11使用率,锁钩41除锁止端412外的其他部分均设置于盖板2的容置空间21内。容置空间21的存在还可以有效保护锁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内设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储物装置。此处不再详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其限定有具有开口的储物空间;
盖板,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用于开启/封闭所述储物空间的开口;
支撑臂,其具有相对的阻尼端和固定端,所述阻尼端通过阻尼结构与所述本体相连,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盖板相连;
锁止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板,所述锁止机构可相对于所述盖板独立操作,用于实现所述盖板与所述本体之间的锁止/解锁;其中,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支撑臂在所述阻尼结构的驱动下将所述盖板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盖板的锁钩,其具有相对的连接端和锁止端,所述连接端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盖板;
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锁孔,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止端相配合;
扣板,与所述锁钩的连接端相连,用于可操控地驱动所述锁钩沿所述连接端做枢转运动以使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止端从锁止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钩的连接端之间通过枢转轴相连,所述扣板与所述枢转轴相连,用于可操控地驱动所述枢转轴以带动所述锁钩做枢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板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盖板,所述扣板具有相对的枢转端和按压端,所述按压端与所述锁钩的连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在所述连接端未受到所述扣板的驱动时使所述锁孔与所述锁止端处于解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的内部限定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在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储物空间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按压端的按钮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钩除所述锁止端外的其他部分均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容置空间内。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
CN201920984112.3U 2019-06-27 2019-06-27 储物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0212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112.3U CN210212233U (zh) 2019-06-27 2019-06-27 储物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112.3U CN210212233U (zh) 2019-06-27 2019-06-27 储物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2233U true CN210212233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4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4112.3U Active CN210212233U (zh) 2019-06-27 2019-06-27 储物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2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0299B2 (en) Central console for a vehicle
EP3230120B1 (en) Armrest assembly for vehicle interior
KR20030086806A (ko) 자동차용 2웨이 오픈형 콘솔박스 커버구조
EP0718134B1 (en) A hatch back door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s
CN211684878U (zh) 一种前后排乘客可共同使用的扶手箱
CN210212233U (zh) 储物装置及车辆
US5478126A (en) Vehicle storage compartment latch assembly with anti-rattle device
US20210291710A1 (en) Armrest assembly mounted on console of vehicle
JP4551241B2 (ja) オープンカーにおけるル−フ部材のロック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JP3650844B2 (ja) ドア及びカップホルダの開閉機構
JP4943603B2 (ja) 車載用ルーフボックス
CN215883837U (zh) 充电口盖总成和车辆
CN220247857U (zh) 手套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0413732C (zh) 车辆手套箱
CN215850996U (zh) 一种可双侧打开的汽车扶手箱盖
KR100802817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내측 버튼장치
CN218197880U (zh) 敞篷车折叠车顶的锁紧装置及敞篷车
KR20060004177A (ko) 자동차의 후드래치
JP2002180722A (ja) 自動車のテールゲートラッチ
CN219241629U (zh) 一种平出式车门把手
KR20030015020A (ko) 자동차용 테일게이트의 핀결합 연계형 래치 구조
CN107472154B (zh) 副仪表板解锁机构
CN117962721A (zh) 可两侧翻转开启的扶手箱
KR100369005B1 (ko) 자동차의 콘솔 암레스트 록킹 구조
KR20230134736A (ko) 자동차의 암레스트 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