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4616U - 一种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4616U
CN210204616U CN201920625225.4U CN201920625225U CN210204616U CN 210204616 U CN210204616 U CN 210204616U CN 201920625225 U CN201920625225 U CN 201920625225U CN 210204616 U CN210204616 U CN 210204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floating
sweeping robot
cleaning module
swee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52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ngyi Shi
石永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52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4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4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4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其包括机器人主体、清洁模块、浮动组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清洁模块安装于机器人主体,所述浮动组件与清洁模块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清洁模块与浮动组件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架与清洁模块之间预留缓冲间隙,通过所述浮动组件带动所述清洁模块做往复运动以调整清洁模块与地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浮动组件使得清洁模块能够很好的贴合地面,充分吸收地面的灰尘颗粒,改善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果,其次通过所述浮动组件提高了扫地机器人越过障碍物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家庭环境卫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人们的心情, 处理好家庭环境卫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清洁设备 有吸尘器、扫地机、自动拖布机等。一般的扫地机在底部设有吸口, 垃圾从吸口被吸入扫地机内部,吸口与地面需要保持较适宜的距离, 扫地机的清扫效果才会比较好,然而扫地机处在家庭环境中时,地面 的环境复杂多变,若扫地机移动至不平整的地面时,扫地机的机身整 体高度发生变化、导致扫地机底部与地面不平行,扫地机底部的吸口 不能很好的贴近地面,使得扫地机不能很好地将灰尘、垃圾吸入内部, 所清扫区域会残余一些垃圾,清扫效果较差,因此对现有的扫地机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适应于不平整地面环境的扫地机器人,所述扫地机器人在不平整 的地面环境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清扫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器人,其包括
机器人主体,
清洁模块,所述清洁模块安装于机器人主体,
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与清洁模块活动连接,
支撑架,所述浮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其中,所述支撑架与清洁模块之间预留缓冲间隙,通过所述浮动 组件带动所述清洁模块做往复运动以调整清洁模块与地面的距离。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设有枢纽结构,所述浮动组件 与所述枢纽结构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 清洁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下方,所述浮动组件至少一个端部与清洁 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动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浮动杆 和第二浮动杆,所述第一浮动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浮动杆的中部与所 述枢纽结构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清洁模块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 有与所述第一浮动杆连接的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浮动杆连接的第 二定位部。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 第一定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第二定位部至少部分位 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浮动杆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 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浮动杆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浮动杆包括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 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浮动杆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凹槽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浮动杆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的 第二连接段,第二浮动杆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的第四连接段, 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二凹槽内、第四连接段至少部分容 纳于第一凹槽内。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动组件设置有连接第一浮动杆和第 二浮动杆的枢纽结构,所述清洁模块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或所述枢纽结 构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清洁模块包括设置在安装架内的清洁元件, 清洁元件包括清洁刷、拖地模块、吸入组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其包括机器人主体、清洁模块、 浮动组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清洁模块安装于机器人主体,所述浮动组 件与清洁模块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清洁模块与浮动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架与清洁模块之间预留缓冲间隙,通过所述浮动组件 带动所述清洁模块做往复运动以调整清洁模块与地面的距离。本实用 新型的方案通过浮动组件使得清洁模块能够很好的贴合地面,充分吸 收地面的灰尘颗粒,改善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果,其次通过所述浮 动组件提高了扫地机器人越过障碍物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浮动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浮动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在平坦地面行走时扫地机器人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在不平坦地面行走时扫地机器人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在平坦地面行走时扫地机器人部分结构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在不平坦地面行走时扫地机器人部分结构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在不平坦地面行走时扫地机器人部分结构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扫地机器人在不平坦地面行走时扫地机器人部分结构的第四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扫地机器人10;机器人主体100;清洁模块2;第一定位部21;第二定位部22;电机23;风道24;清洁元件25;浮动组件3;第一浮动杆31;第二浮动杆32;第一连接段311;第二连接段312;第三连接段321;第四连接段322;加强块3120;第一避让部3110;第二避让部3210;支撑架4;第三定位部41;第四定位部42;枢纽结构43;入口44;第一限位孔410;第二限位孔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考附图1和附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10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10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10,所述扫地机器人10,包括机器人主体100和安装于机器人主体100上的清洁模块2,以及浮动组件3和支撑架4,所述浮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 4上,参考附图8和附图9,所述支撑架4与清洁模块2之间预留缓冲间隙,通过所述浮动组件3带动所述清洁组件做往复运动以调整清洁模块2与地面的距离。
当所述扫地机器人10在平坦的地面行走时,如附图8和附图6所示,清洁模块2和支撑架4之间有缓冲间隙,使得清洁模块2有上下浮动的空间。当所述扫地机器人10移动至不平整的地面时,扫地机机器人10 整体高度发生变化,请参考附图9和附图7,与附图6和附图8相比,所述清洁模块2整体上浮,清洁模块2和支撑架4充分贴合,使得清洁模块2和地面保证良好的接触,更充分的清扫地面上的灰尘和颗粒物等,从而提高扫地机器人10的清扫效率。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方案中,通过浮动组件3带动所述清洁组件做往复运动,使得清洁模块2能够很好的贴合地面,充分吸收地面的灰尘颗粒,改善了扫地机器人10的清扫效果,其次通过所述浮动组件3提高了扫地机器人10越过障碍物的能力。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3和附图2,附图3是与附图2相对应的爆炸图,所述支撑架4设有枢纽结构43,所述浮动组件3与所述枢纽结构43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浮动组件3的中部与所述枢纽结构43连接。具体地,所述枢纽结构43可以是固定设置在支撑架4上的定位部件,所述浮动组件3包括第一浮动杆和第二浮动杆,第一浮动杆31和第二浮动杆32通过螺钉/螺杆连接在枢纽结构43上,枢纽结构43设有连接孔,利用螺钉穿过连接孔将第一浮动杆31和第二浮动杆32连接在枢纽结构上43,枢纽结构43的连接孔的高度大于所述螺钉的直径,使得第一浮动杆31和第二浮动杆32可在小范围内上下移动。此外,作为一种可替代方案,所述枢纽结构43还可以是不固定于支撑架4的部件,第一浮动杆31与第二浮动杆32可活动地交叉连接于所述枢纽结构43,所述枢纽结构43本身可以是中心轴,中心轴穿过第一浮动杆31与第二浮动杆32的中部,使得第一浮动杆 31与第二浮动杆32可绕中心轴(枢纽结构43)转动。可选地,所述枢纽结构43与支撑架4或支撑架4与清洁模块2之间设置弹性构件,使清洁模块2在清扫过程中可以稳定地轻缓地上下浮动,使得浮动更平稳,减小可能产生的噪音。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设置于清洁模块2与浮动组件3之间,所述支撑架4的形状与清洁模块2的安装架形状相适应,使得支撑架4与清洁模块2能够很好地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浮动组件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上,所述清洁模块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4下方,所述浮动组件3的端部与清洁模块2连接。所述支撑架4设置有允许清洁模块2的电机23穿过的缺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底座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与所述安装架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再次参考附图3和附图2,所述清洁模块 2包括安装架(图中未标示),所述安装架设有与所述第一浮动杆31连接的第一定位部21、与所述第二浮动杆32连接的第二定位部22。所述支撑架4设有第一限位孔410和第二限位孔420,第一定位部2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410内,第二定位部2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420内。第一定位部21和第二定位部22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410、第二限位孔420与浮动组件3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4设置有第三定位部 41和第四定位部42。第三定位部41与第二浮动杆32的一个端部连接,第四定位部42与第一浮动杆31的一个端部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附图8和附图9,所述浮动组件3 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浮动杆31和第二浮动杆32,所述第一浮动杆31 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浮动杆32的中部与所述枢纽结构43连接。第一浮动杆31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部21、第四定位部42连接,第二浮动杆3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部22、第三定位部41连接。所述第三定位部41和所述第四定位部42均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限位孔,所述水平限位孔有设有活动空间供所述第一浮动杆和所述第二浮动杆浮动时上下活动。
需要说明地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动杆31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部21、第四定位部42连接,第二浮动杆3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部22、第三定位部41连接时,所述枢纽结构43与所述支撑平台4之间可相对活动或者所述枢纽结构43与所述支撑平台4 之间无连接,具体的如附图10所示,所述枢纽结构43仅连接第一浮动杆31和第二浮动杆32。
优选的,附图11所示,所述第一浮动杆31的一端与第一定位部 21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浮动杆32的一端与第二定位部 22连接,另一端也为自由端,所述设计可减少浮动组件3整体的重量,使得扫地机器人10整体更加轻便。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参考附图4,第一浮动杆31包括第一连接段311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段311连接的第二连接段312,第一连接段311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凹槽开口朝下,所述第二浮动杆32 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连接段311与第二连接段312一体成型。请参考附图5,第二浮动杆32包括第三连接段321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段321连接的第四连接段322,第三连接段321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浮动杆31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段312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二凹槽内、第四连接段322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凹槽内。作为一种优选,第三连接段321 与第四连接段322一体成型。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第一浮动杆31和第二浮动杆32形成十字交叉的结构,第一浮动杆31和第二浮动杆32部分重叠连接更加牢固有效,并且使得空间利用更加充分、内部空间更加紧凑,节省扫地机器人10的内部空间。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段312与第一定位部21连接、第四连接段322与第二定位部2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312和第四连接段322中至少一者设有加强块3120。作为一种优选,请参考附图4,附图4中第二连接段312设置有加强块3120,以增强第一浮动杆31的机械强度。此处仅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第四连接段322 也可设置加强块3120。
请参考附图8和附图9,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311 设有第一避让部3110,第三连接段321设有第二避让部3210。所述第一避让部3110和第二避让部3210内凹形成开口朝下的凹口,以避开第二定位部22和第一定位部21。第一避让部3110和第二避让部3210,一方面使得清洁模块2有更大的上浮空间,另一方面对第一定位部21和第二定位部22进行避让,避免造成第一浮动杆31和第二浮动杆32的损坏。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与第一浮动杆3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构件、所述支撑架4与第二浮动杆3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构件。当扫地机器人10遇到障碍物或在不平坦地面行走时,浮动结构带动清洁模块2做往复运动,浮动结构有利于扫地机器人10越过障碍物或越过不平坦地面,浮动构件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构建和第二弹性构件被压缩,所述第一弹性构建和第二弹性构件在被压缩时可以提供弹性支持力,有利于浮动结构的复位。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清洁模块2包括设置在安装架内的清洁元件25,清洁元件25包括清洁刷、拖地模块、吸入组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参考附图6和附图7,所述清洁元件25可以是毛刷、滚刷等。再次参考附图3,所述清洁模块2设有风道24,风道 24附近设置有电机23,支撑架4设置有入口44,所述入口44的轮廓与风道24相适应,在电机23的带动下清洁元件25转动,配合风机产生的吸力,使得地面的灰尘颗粒等依次经过清洁元件25、风道 24、入口44,进入所述扫地机器人10内部的集尘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器人主体;
清洁模块,所述清洁模块安装于机器人主体;
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与清洁模块活动连接;
支撑架,所述浮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其中,所述支撑架与清洁模块之间预留缓冲间隙,通过所述浮动组件带动所述清洁模块做往复运动以调整清洁模块与地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有枢纽结构,所述浮动组件与所述枢纽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下方,所述浮动组件至少一个端部与清洁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浮动杆和第二浮动杆,所述第一浮动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浮动杆的中部与所述枢纽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有与所述第一浮动杆连接的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浮动杆连接的第二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第一定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第二定位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浮动杆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浮动杆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二浮动杆包括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浮动杆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第一浮动杆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二浮动杆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段连接的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二凹槽内、第四连接段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设置有连接第一浮动杆和第二浮动杆的枢纽结构,所述清洁模块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或所述枢纽结构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清洁模块包括设置在安装架内的清洁元件,清洁元件包括清洁刷、拖地模块、吸入组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CN201920625225.4U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0204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225.4U CN210204616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225.4U CN210204616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4616U true CN210204616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4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5225.4U Active CN210204616U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461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6917A (zh) * 2021-02-10 2021-05-18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洁设备
CN112842160A (zh) * 2020-12-31 2021-05-28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及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113679291A (zh) * 2021-02-10 2021-11-23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自动清洁设备
CN114073462A (zh) * 2020-08-19 2022-02-22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
WO2022171146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洁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3462A (zh) * 2020-08-19 2022-02-22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
CN114073462B (zh) * 2020-08-19 2023-07-18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装置
CN112842160A (zh) * 2020-12-31 2021-05-28 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及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112806917A (zh) * 2021-02-10 2021-05-18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洁设备
CN113679291A (zh) * 2021-02-10 2021-11-23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自动清洁设备
WO2022171146A1 (zh) * 2021-02-10 2022-08-18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04616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WO2021023048A1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底盘结构以及清洁机器人
KR100538949B1 (ko) 로봇청소기의 구동장치
CN103860109A (zh) 用于跨越行驶障碍物的装置
CN211256818U (zh) 一种滚刷机构高度调节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6167243U (zh) 升降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104797182A (zh)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和包括该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
CN113333391B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113749574A (zh) 升降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2939576U (zh) 一种清洁组件以及具有该清洁组件的移动机器人
CN108814419B (zh) 扫地机
JP5986230B2 (ja) 小型のクリーニングヘッドリフト機構およびサスペンションを有する表面メンテナンス車
CN213538795U (zh) 一种清洁车用移动式盘刷结构
CN214799399U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滚刷组件的光伏清洁机器人
CN212755509U (zh) 一种清扫机器人
CN209975439U (zh) 一种用于扫地车前挡尘板的竖直上拉结构
CN113197515B (zh) 一种移动机构及一种机器人
CN208804162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安装座
CN214128448U (zh) 一种拖地设备
CN217852770U (zh) 清洁机器人
CN112012143A (zh) 路面清扫车用边吸嘴装置及路面清扫车
CN218922432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滚刷控制装置
CN217659656U (zh) 清洁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14595768U (zh) 大容量扫地机
CN213531816U (zh) 一种人工智能新型编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10 1701, building 2, Yinxing Zhijie, No. 1301-72, sightseeing Road, Xinl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xing Intellig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Building A1, Yinxing Hi-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lan Street Sightseeing Road,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